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烧迹地在不同恢复方式下土壤氮素含量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金享 春雪 +1 位作者 辛颖 赵雨森 《森林工程》 2020年第4期12-20,共9页
为揭示大兴安岭地区重度火烧迹地在植被恢复后土壤氮素分布特征,本研究选取以1987年"5·6"大火后的重度火烧迹地经过人工恢复、人工促进天然恢复和天然恢复的林分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全氮、14 d可矿化氮、无机氮(铵态... 为揭示大兴安岭地区重度火烧迹地在植被恢复后土壤氮素分布特征,本研究选取以1987年"5·6"大火后的重度火烧迹地经过人工恢复、人工促进天然恢复和天然恢复的林分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全氮、14 d可矿化氮、无机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和微生物量氮进行探究。结果表明:①3种不同恢复方式下,天然恢复的林分土壤全氮储量最高,全氮含量均为上层土壤大于下层土壤。②土壤14 d可矿化氮与铵态氮分布规律相似,其由大到小顺序为:天然恢复、人工促进天然恢复、人工恢复。硝态氮与微生物量氮含量由大到小顺序为:天然恢复、人工恢复、人工促进天然恢复。天然恢复的硝态氮与微生物量氮含量显著大于人工恢复和人工促进天然恢复(P<0.05)。③土壤有机碳、pH、容重与全氮、有机氮和微生物量氮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碳氮比(C/N)与硝态氮和铵态氮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在土壤氮素各指标之间,微生物量氮与全氮、有机氮和14 d可矿化氮呈极显著相关关系。植被生长主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氮,本文通过对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14 d可矿化氮在不同恢复方式下的分布规律和结果表明,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在天然恢复30 a后土壤中无机氮更利于植被的生长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重度火烧迹地 不同恢复方式 土壤氮素
下载PDF
不同恢复方式下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林地土壤温室气体通量 被引量:7
2
作者 梁东哲 赵雨森 +1 位作者 曹杰 辛颖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7950-7959,共10页
为研究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在不同恢复方式下林地土壤CO2、CH4和N2O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在2017年生长季(6月—9月)对3种恢复方式(人工更新、天然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地土壤温室气体CO2、CH4、N2O通量进... 为研究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在不同恢复方式下林地土壤CO2、CH4和N2O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在2017年生长季(6月—9月)对3种恢复方式(人工更新、天然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地土壤温室气体CO2、CH4、N2O通量进行了原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3种恢复方式林地土壤在生长季均为大气CO2、N2O的源,CH4的汇;生长季林地土壤CO2排放通量大小关系为人工促进天然更新((634.40±246.52)mg m^-2 h^-1)>人工更新((603.63±213.22)mg m^-2 h^-1)>天然更新((575.81±244.12)mg m^-2 h^-1),3种恢复方式间无显著差异;人工更新林地土壤CH4吸收通量显著高于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天然更新林地土壤N2O排放通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恢复方式。(2)土壤温度是影响3种恢复方式林地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关键因素;土壤水分仅对人工更新林地土壤N2O通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3种恢复方式林地土壤CO2通量与大气湿度具有极显著的响应(P<0.01);土壤pH仅与天然更新林地土壤CO2通量显著相关(P<0.05);土壤全氮含量仅与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地土壤CH4通量显著相关(P<0.05)。(3)基于100年尺度,由3种温室气体计算全球增温潜势得出,人工促进天然更新(1.83×10^4 kg CO2/hm^2)>人工更新(1.74×10^4 kg CO2/hm^2)>天然更新(1.67×10^4 kg CO2/hm^2)。(4)阿木尔地区林地土壤年生长季CO2和N2O排放量为8.85×10^6 t和1.88×10^2 t,CH4吸收量为1.05×10^3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烧迹地 不同恢复方式 林地土壤 温室气体 全球增温潜势
下载PDF
不同修复方式在根管治疗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康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15期142-14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修复方式在根管治疗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2月在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口腔科行根管治疗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20例、20颗牙)、B组(20例、20颗牙)、C组(20例、20颗牙)。... 目的探讨不同修复方式在根管治疗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2月在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口腔科行根管治疗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20例、20颗牙)、B组(20例、20颗牙)、C组(20例、20颗牙)。A组治疗后采取树脂直接充填修复术进行修复,B组治疗后采取树脂嵌体间接修复术进行修复,C组治疗后采取树脂直接充填修复术+Biosplint固位纤维冠周保护进行修复。比较三组的破坏载荷值、临床疗效。结果B组的破坏载荷值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的破坏载荷值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修复成功率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修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治疗术后采用树脂直接充填修复术+Biosplint固位纤维冠周保护进行修复,能够提高整体修复成功率,降低破坏载荷值,其牙齿抗折性能较强,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治疗 不同修复方式 牙齿抗折性能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