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最低工资标准能否抑制新僵尸企业的形成 被引量:125
1
作者 蒋灵多 陆毅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8-136,共19页
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妥善处置僵尸企业过程中,谨防新僵尸企业形成与处置现有僵尸企业同等重要。本文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城市统计年鉴数据与城市最低工资数据,利用2004年中国《最低工资规定》颁布这一准自然实验,... 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妥善处置僵尸企业过程中,谨防新僵尸企业形成与处置现有僵尸企业同等重要。本文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城市统计年鉴数据与城市最低工资数据,利用2004年中国《最低工资规定》颁布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探讨最低工资标准对新僵尸企业形成的影响。研究表明,样本期内僵尸企业平均占比为13.92%;不同行业及不同所有制样本的僵尸企业占比存在明显差异;最低工资标准显著抑制了新僵尸企业的形成,且结果十分稳健。最低工资标准促使企业精简雇佣人员实现内部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生产率、利润率并降低企业负债率,从而抑制僵尸企业的形成;最低工资标准对异质企业新僵尸企业的形成具有不同影响,更大程度作用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及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此外,最低工资标准还有利于对现有僵尸企业的妥善处置。政府应更多运用市场机制处置僵尸企业并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中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低工资标准 僵尸企业处置 内部结构调整 双重差分模型
原文传递
ESG评级是否促进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微观证据 被引量:26
2
作者 赵沁娜 李航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6-135,共20页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关键驱动力,企业如何利用好ESG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是当前热门话题。基于商道融绿首次公布上市公司ESG评级事件的准自然实验,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关键驱动力,企业如何利用好ESG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是当前热门话题。基于商道融绿首次公布上市公司ESG评级事件的准自然实验,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ESG评级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整体上看,ESG评级事件能显著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且该结论在平行趋势检验、动态性检验、内生性讨论以及一系列稳健性分析后仍然成立。同时,ESG评级分值越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也越高,但随着ESG评级分值不确定性程度的提高,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作用也有所削弱。通过异质性探究发现,ESG评级更能诱发污染行业和处于成长期、衰退期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位于环境规制较强和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ESG评级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影响的边际效应更大。从机制分析结果来看,ESG评级通过降低代理成本、缓解融资约束以及提高管理层环保意识三条途径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本文拓展了ESG评级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在理论上为第三方评级机构在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方面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实践上为上市公司主动进行ESG评级、投资者利用ESG评级进行决策、政府部门完善ESG评级体系提供了经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双重差分法
下载PDF
新安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的经济效应 被引量:27
3
作者 刘聪 张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40-1948,共9页
以新安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01~2017年中国安徽和浙江省内县域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方法(DID)定量研究了试点政策对流域上下游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结果显示:试点政策对上游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 以新安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01~2017年中国安徽和浙江省内县域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方法(DID)定量研究了试点政策对流域上下游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结果显示:试点政策对上游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抑制影响,表现为相关地区的人均GDP或地区GDP出现了下降,而对流域下游地区经济发展并无显著作用,这一结论在进行多项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新安江试点政策对上游地区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呈现出了“先增强后减弱”的动态变化规律;此外,机制分析显示5个试点县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显著下降,表明“企业退出”是新安江试点政策对上游地区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的重要原因.本研究可为后续制定和实施跨地区水资源保护的利益调配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生态补偿 流域上下游地区 地区经济发展 双重差分法 新安江流域
下载PDF
人才计划与科学家职业流动:以长江学者为例 被引量:8
4
作者 史冬波 张子江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2-50,共9页
[目的/意义]科学家的职业流动容易受到政策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回归模型分析人才计划与科学家职业流动的关系,特别是与其职业流动方向的关系。对于我国未来的人才政策制定具有参考价值。[研究设计/方法]本文以入选长江学者特聘计划的... [目的/意义]科学家的职业流动容易受到政策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回归模型分析人才计划与科学家职业流动的关系,特别是与其职业流动方向的关系。对于我国未来的人才政策制定具有参考价值。[研究设计/方法]本文以入选长江学者特聘计划的科学家为样本,构建其职业经历数据,并通过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入选人才计划对职业流动行为的影响。[结论/发现]研究发现,入选长江计划促进了科学家的职业流动。在入选长江计划5年内,科学家更多地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流动,也更多地向排名级别更低的高校流动。[创新/价值]在研究方法上使用了回归模型而非描述性分析;研究结论为认知人才计划对科学家职业流动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计划 科学家职业流动 长江学者计划 双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双循环发展的影响——来自“宽带中国”战略的经验证据
5
作者 刘家民 马晓钰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1-85,共15页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路径。信息基础设施作为网络强国建设的“新基石”,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公共资源。在分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双循环发展的影...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路径。信息基础设施作为网络强国建设的“新基石”,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公共资源。在分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双循环发展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06—2022年我国284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从内循环系统和外循环系统构建双循环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并以“宽带中国”战略作为政策冲击事件,利用多期双重差分(DID)模型,系统考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双循环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能有效赋能双循环发展。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及内生性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分析发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双循环发展产生的显著正向影响,呈现出从西部地区到中部地区、再到东部地区,从三四五线城市到一二线城市,从外围城市到中心城市依次递增的地理梯度特征。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劳动力收入、促使供应链配置多元化和提升供应链效率的渠道促进双循环发展。基于此,提出政策建议,第一,加快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部署,打通双循环发展的堵点。政府需要以数字中国为导向,持续升级和改造传统基础设施,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布局。第二,推进技术创新、提高劳动力收入、优化供应链配置和提升供应链效率。改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环境,以缓解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的再生产环节循环信息差,推动“引进来”与“走出去”协同发展。第三,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采取因势利导和因情施策的政策。引导发达地区为欠发达地区提供试点政策的可行性经验和技术指导支持,欠发达地区需要结合自身产业结构特点、资源禀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双循环发展 “宽带中国”战略 双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劳动合同法》实施、制度成本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被引量:2
6
作者 杨筝 邹梓叶 王红建 《珞珈管理评论》 2019年第2期93-119,共27页
关于制度成本是否驱动了实体经济金融化是当前理论界与实务界争议的热点问题。本文选择了2001—2016年非金融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2008年我国《劳动合同法》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基于企业劳动密集型程度构成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劳... 关于制度成本是否驱动了实体经济金融化是当前理论界与实务界争议的热点问题。本文选择了2001—2016年非金融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2008年我国《劳动合同法》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基于企业劳动密集型程度构成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劳动合同法》实施导致制度成本的增加是否促进了实体企业金融化。经过系列严格检验发现:《劳动合同法》实施并没有显著增加实体企业金融化程度,且按照产权性质分组后,《劳动合同法》实施与实体企业金融化两者之间均未发现稳定的显著相关关系。这表明,通过上述严格的实证结果检验证明,未有充足证据表明《劳动合同法》实施促进了实体企业金融化。因此,本文研究从《劳动合同法》实施视角澄清了制度成本与实体经济虚拟化之间的关系,为有效遏制金融资本'脱实向虚'实施精准对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制度成本 金融化 双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绿色发展政策能够促进就业显著增加吗?——基于中国284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何雄浪 史世姣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3期34-46,共13页
利用2003—2018年我国284个地级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绿色发展政策对就业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相对于非试点城市,低碳试点城市建设更利于实现充分就业,进一步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替换因变量后,低碳城市... 利用2003—2018年我国284个地级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绿色发展政策对就业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相对于非试点城市,低碳试点城市建设更利于实现充分就业,进一步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替换因变量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依然稳健;控制时间效应后发现绿色发展政策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不具有时滞性但具有持续性;绿色发展政策对就业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相对于东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政策对中部地区城市就业的促进作用更大;相对于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政策对非资源型城市就业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作用机制的检验结果表明,绿色发展政策会诱发技术创新,通过提升创新水平产生就业“扩充效应”。本研究从低碳城市试点视角评估了绿色发展政策对城市就业的影响效应,为进一步推广低碳城市试点、协调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政策 低碳城市试点 就业 双重差分模型 技术创新
原文传递
高铁开通如何影响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
8
作者 王培志 孙利平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76-90,共15页
基于地级市市辖区是否开通高铁构造"准自然实验",采用2000—2013年企业生产和贸易数据,探究城市开通高铁对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可以通过企业生产率进步机制和出口产品结构优化机制显著提高企业出... 基于地级市市辖区是否开通高铁构造"准自然实验",采用2000—2013年企业生产和贸易数据,探究城市开通高铁对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可以通过企业生产率进步机制和出口产品结构优化机制显著提高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且企业生产率进步对国内附加值率的促进效应优于企业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对国内附加值率的促进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东部地区一线和二线城市开通高铁对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促进效应优于其他地区和其他城市,高铁开通对技术密集型产业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促进效应优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对正常经营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促进效应优于僵尸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开通 出口国内附加值率 全球价值链 双重差分模型 企业异质性
下载PDF
科技金融政策的绿色发展效应评价--基于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9
作者 刘潭 徐璋勇 宋甜甜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56-66,共11页
将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视为一项准自然试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科技金融政策的绿色发展效应。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政策能够显著提升试点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并且政策效果随时间推移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动态特征。另外,对于等级较高... 将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视为一项准自然试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科技金融政策的绿色发展效应。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政策能够显著提升试点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并且政策效果随时间推移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动态特征。另外,对于等级较高城市和东部城市,科技金融政策对绿色发展的驱动效应更强。机制分析表明,产业升级、技术创新、政府支持是科技金融政策促进绿色发展的主要路径,其中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最为有效。结论启示应进一步完善科技金融政策实施细则,结合各地区情况补充差异化的绿色发展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政策评估 绿色发展 多期双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基于双重比较的差异化准备金率政策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闫达文 杨梅春 迟国泰 《系统工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5,共15页
大、中小商业银行差异化准备金率政策在我国实施多年,然而鲜有看到对该政策实施效果的定量研究工作。本文从明晰差异化的政策目标出发,运用13家上市商业银行2005~2014年中报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对比了差异化政策实施前后,法定准... 大、中小商业银行差异化准备金率政策在我国实施多年,然而鲜有看到对该政策实施效果的定量研究工作。本文从明晰差异化的政策目标出发,运用13家上市商业银行2005~2014年中报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对比了差异化政策实施前后,法定准备金率的上调对大、中小银行关键性指标——流动性比例、资本充足率、平均资产收益率的影响,意在从流动性、资本充足性和盈利性三个方面反映差异化政策是否对中小银行更有利;通过回归分析,揭示准备金率差异化的力度对大小银行流动性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大银行相比,差异化政策对缓解小银行的流动性压力和提高盈利水平更有利,而对资本充足状况不利;准备金率的差异化程度与小银行流动性二者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化的存款准备金 政策效果 上市商业银行 双重差分模型
原文传递
环境治理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
11
作者 景维民 祝德生 《理论与现代化》 2021年第3期35-45,共11页
环境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对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利用2007-2019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以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为切入点,通过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发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提升了企业研发... 环境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对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利用2007-2019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以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为切入点,通过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发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提升了企业研发投入;异质性分析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主要提升国有企业和中西部地区企业的研发投入。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环境治理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相关部门应推广低碳城市成功经验,因地制宜制定低碳城市发展规划,引导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来减少环境治理带来的短期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治理 企业研发 低碳城市 双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