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矫正的正义:司法认同的公共性象征
1
作者 陈洪杰 《东方学刊》 CSSCI 2023年第3期61-78,139,共19页
在高度分化并且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异质性社会,法律作为一种社会体制注定不可能单纯凭借不偏不倚的道德理性假设来建构普遍认同的同质性正义想象。所谓的“民意审判”现象等层出不穷的公共舆论事件表明,貌似具有普遍性的形式正义和道德... 在高度分化并且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异质性社会,法律作为一种社会体制注定不可能单纯凭借不偏不倚的道德理性假设来建构普遍认同的同质性正义想象。所谓的“民意审判”现象等层出不穷的公共舆论事件表明,貌似具有普遍性的形式正义和道德理性不可能超出个殊化的社会关系情境。为了规避潜在的异议风险,即便是奠基于高度制度理性化成就之上的普遍正义也依然需要回应社会多元诉求进行个案矫正。而发轫于革命年代的人民司法在实践方法上最可称道之处,即在于其以一种既伸张差异又敉平差异的唯物辩证法有效回应了时代转型的异质性挑战。这种看似矛盾的悖论式表达既不是放任以强化差异的异质性崇拜颠覆普遍规范,也不是武断地敉平差异,而是尝试以去差异化的方式伸张差异:每个人都有权利主张自身的特殊利益,但这种主张权利的方式又必须建立在对所有人都平等,并且每一个其他人都会接受的道德原则基础上。就实现司法认同的主观感知视角而言,为之提供想象基础的或许并不仅仅有由国家单方面施予的正义,还有由社会进行选择的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政治 合法性想象 沟通差异 司法信任 主观程序正义
原文传递
后现代民主思想述评
2
作者 常士訚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70-75,共6页
后现代生活世界民主理论注重日常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民主化 ,将差异和民主交流作为主要内容。
关键词 信息社会 西方民主思想 差异政治 民主交流 文化民主化 后现代民主思想
原文传递
论差异政治与多元文明——简评帕依“多元政治文化分析”和亨廷顿“文明冲突论”
3
作者 卢太平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9期50-54,共5页
帕依的"多元政治文化分析"和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是典型的后现代差异政治观的代表,它们把多元文化、文明作为理解差异政治的切入点,为理解多级的世界政治格局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路径,但同时它们也过分彰显和强调... 帕依的"多元政治文化分析"和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是典型的后现代差异政治观的代表,它们把多元文化、文明作为理解差异政治的切入点,为理解多级的世界政治格局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路径,但同时它们也过分彰显和强调了当今政治学中差异与冲突的固有性和不可避免性。只有辩证地理解政治文化中的异与同,用辩证的观点来审视文化、文明中的差异以及后现代差异政治观,才能科学把握纷繁复杂的世界政治图景,弘扬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政治 多元政治文化 文明冲突 和平与发展
下载PDF
差异政治:超越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正义之争——I.M.杨的政治哲学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马晓燕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4-119,共6页
在当代西方政治伦理论域中,尽管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正义论辩激烈且影响广泛,但在差异政治的主将艾里斯·杨看来,仍不足以应对现代社会多样性的支配与压迫的非正义境况,无论是自由主义的中立性理想还是社群主义的共同体理想都不同程... 在当代西方政治伦理论域中,尽管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正义论辩激烈且影响广泛,但在差异政治的主将艾里斯·杨看来,仍不足以应对现代社会多样性的支配与压迫的非正义境况,无论是自由主义的中立性理想还是社群主义的共同体理想都不同程度地培育了对差异的否认,并进而造成了对某些群体和个体的非正义,因而,为削弱"自我发展和自我决定的制度化限制",杨以结构性社群和间接关系为根基尝试性发展了一种差异政治的正义构想。在明同别异的前提下开展差异政治、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多边互动,既为彼此取益,更为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 中立性 社群 间接关系 差异政治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城市社区物业费收缴的运作逻辑——以南京一房改房社区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屈群苹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4-109,159,共6页
以南京西苑一个房改房社区为例,分析了物业费收缴中物业公司的收费策略及其对物业秩序和邻里政治的影响。游走在"撤出"与"被炒"之间,是物业公司常规化行动选择和物业费收缴逻辑。在此行动框架和利益逻辑下,物业公... 以南京西苑一个房改房社区为例,分析了物业费收缴中物业公司的收费策略及其对物业秩序和邻里政治的影响。游走在"撤出"与"被炒"之间,是物业公司常规化行动选择和物业费收缴逻辑。在此行动框架和利益逻辑下,物业公司依据业主的交费差异制造分化,并采取了依法追缴、规则运作以及拉拢积极分子、瓦解钉子户等收费策略。物业公司针对分化业主而实施的策略性收费,不但建构了具有韧性边界的物业秩序,而且依据差异政治的运作逻辑,制造了业主分化的邻里政治。如何保持韧性物业秩序和警惕物业公司对差异政治的运作,是需要加以注意的物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缴物业费 物业公司 分异业主 物业秩序 差异政治
下载PDF
权力结构改革与监察体制改革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永忠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6,共3页
2016年11月,《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际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正式发布,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由同体监督转向异体监督的重大政治改革。监察委员会应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强干弱枝,强法弱纪,强前弱后,实现内涵发展。
关键词 监察体制改革 权力结构 同体监督 异体监督
下载PDF
北宋时期“异论相搅”思想及其实践影响
7
作者 王智临 《政治思想史》 CSSCI 2024年第4期19-34,197,共17页
为抑制臣权膨胀,北宋自赵匡胤开始全面推行重文抑武方针,同时探索了一套包括“异论相搅”在内的“驭臣宝训”,以防范诸臣“万口同议”而为非。“异论相搅”思想的政治实践,不仅令庆历新政草草收场,更成为熙宁变法进程的严重阻碍。反对... 为抑制臣权膨胀,北宋自赵匡胤开始全面推行重文抑武方针,同时探索了一套包括“异论相搅”在内的“驭臣宝训”,以防范诸臣“万口同议”而为非。“异论相搅”思想的政治实践,不仅令庆历新政草草收场,更成为熙宁变法进程的严重阻碍。反对派借“异论相搅”之名,通过“三不足”“游宴会”等流言、王安石借《淮南杂说》表达“异志”“不臣之心”的文字狱等手段打击变法派,导致王安石二次罢相,变法失利。“异论相搅”虽有强化皇权之利,但也令宋王朝党争不断,极大动摇了统治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论相搅” 熙宁变法 “驭臣宝训” 祖宗之法
下载PDF
索尔仁尼琴:一个永远持不同政见的作家——重读俄罗斯文学系列论文之一 被引量:3
8
作者 林建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86-92,共7页
重新解读197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仁尼琴及其代表作,分两个部分析之:一是用传记批评的方法剖析索尔仁尼琴持不同政见的成因、发展和永远持不同政见的全过程,还特别指出他爱国主义的思想和行为以及他个人道德上的缺陷,尽可能客观公正... 重新解读197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仁尼琴及其代表作,分两个部分析之:一是用传记批评的方法剖析索尔仁尼琴持不同政见的成因、发展和永远持不同政见的全过程,还特别指出他爱国主义的思想和行为以及他个人道德上的缺陷,尽可能客观公正地还原他的本来面目。二是通过分析索尔仁尼琴的代表作品,对他的文学创作来一番认真而实事求是的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不同政见 诺贝尔文学奖 道德 文品 人品
下载PDF
推动两岸社会融合发展促进台胞融入大陆的思考 被引量:3
9
作者 胡石青 《台湾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25,共9页
推动两岸社会融合,促进台湾同胞更好更快地融入大陆社会的工作已经成为对台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大陆从中央到地方不断推出相关政策措施,取得了较好成效,但鉴于相关政策措施推出时间不长,其中仍存在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如何在具... 推动两岸社会融合,促进台湾同胞更好更快地融入大陆社会的工作已经成为对台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大陆从中央到地方不断推出相关政策措施,取得了较好成效,但鉴于相关政策措施推出时间不长,其中仍存在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如何在具体工作中如何更好地帮助台湾同胞应对因为两岸政治与社会制度差异造成的种种不适应,从而协助其更好更快地适应在大陆工作与生活。只有做好这项工作,两岸社会融合才有望真正取得进展,从而为两岸和平统一夯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社会融合 台湾同胞 制度差异 耐心与信心
原文传递
后翻译文化研究:论译者的政治意识参与
10
作者 赵静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92-100,共9页
“文化转向”的翻译研究实质上是翻译理论与以后结构主义为基础的文化研究相结合的产物,不仅带有明显的后结构主义特点,还有明显的政治倾向。从“差异”和“政治”两个核心要素入手,具体探讨后翻译文化研究中译者在面对主流霸权所形成... “文化转向”的翻译研究实质上是翻译理论与以后结构主义为基础的文化研究相结合的产物,不仅带有明显的后结构主义特点,还有明显的政治倾向。从“差异”和“政治”两个核心要素入手,具体探讨后翻译文化研究中译者在面对主流霸权所形成的权力、语言和文化身份差异时,如何介入自己的政治意识。除此之外,进一步探讨了中国文学作品外译中译者政治意识的介入情况,以此为中国文化的对外翻译与传播找到新的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翻译文化 后结构主义 政治意识 差异与政治
下载PDF
唐绍仪与孙中山的交往
11
作者 张晓辉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32-35,79,共5页
唐绍仪和孙中山都是广东香山县人,属同时代的政治家。他们在民国初年曾共同为反对军阀独裁专制、维护民主共和而携手合作,同时在实现共同目标所采取的手段和方法上又存在着重大分歧,以致最后在政治方面分道扬镳。但两人是君子之交,并未... 唐绍仪和孙中山都是广东香山县人,属同时代的政治家。他们在民国初年曾共同为反对军阀独裁专制、维护民主共和而携手合作,同时在实现共同目标所采取的手段和方法上又存在着重大分歧,以致最后在政治方面分道扬镳。但两人是君子之交,并未反目为仇,反而一直保持着私人的过从和友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绍仪 孙中山 政见分歧 私人友谊
下载PDF
民营上市公司政治关联方式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衣昭颖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04-115,共12页
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民营上市公司2009-2011年的数据为样本,利用虚拟变量度量政治关联,实证验证了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政治关联会影响公司的盈余管理。在此基础上,研究进一步区分了政治关联的不同方式,分别研究了政府官员类政治关联和... 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民营上市公司2009-2011年的数据为样本,利用虚拟变量度量政治关联,实证验证了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政治关联会影响公司的盈余管理。在此基础上,研究进一步区分了政治关联的不同方式,分别研究了政府官员类政治关联和代表委员类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不同影响。研究表明,从整体上看民营上市公司建立的政治关联对其进行盈余管理有显著的正相关作用;进一步区分政治关联方式后,发现政府官员类政治关联对民营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代表委员类政治关联对民营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关联 政治关联方式 盈余管理
原文传递
谈礼貌语对会话的影响
13
作者 卢大凯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286-289,共4页
通过对日英汉三种语言的礼貌语的对比以及它们在会话中的实际运用的研究 ,探讨了礼貌语在会话中的作用以及对会话的影响。三种语言的礼貌语形式各异 ,但它们在会话中所起的作用相同。在一般情况下礼貌语必须受到会话约定俗成规则的规范 。
关键词 礼貌语 会话 影响 日语 英语 汉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