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乳柴油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吴可克 王海颍 徐龙全 《节能技术》 CAS 2003年第6期14-15,21,共3页
本文介绍了微乳柴油的组成 ,确定了柴油、水、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配比 ;对制得的微乳柴油进行了粘度、稳定性、节油率、尾气分析和烟度测试。研究结果表明 :表面活性剂含量为 3%、助表面活性剂为 0 2 8%、含水量为 10 5 %... 本文介绍了微乳柴油的组成 ,确定了柴油、水、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配比 ;对制得的微乳柴油进行了粘度、稳定性、节油率、尾气分析和烟度测试。研究结果表明 :表面活性剂含量为 3%、助表面活性剂为 0 2 8%、含水量为 10 5 %时 ,制得微乳柴油的粘度符合燃油国家标准。该微乳柴油在5~ 6 0℃温度范围内 ,稳定性在半年以上 ;在各种工况条件下微乳柴油都具有节能作用 ;与 0 #柴油相比 ,微乳柴油尾气排放CO降低 8 3%、HC降低 9 5 %、NOx降低 2 8 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柴油 柴油掺水 制备工艺 乳化油 性能 节能
下载PDF
助表面活性剂醇对柴油微乳液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中元 谷晓昱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6-400,共5页
采用几种不同碳链长度的醇为助表面活性剂、油酸单乙醇胺盐为表面活性剂,制备了柴油微乳液。考察了醇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ζas)和醇的种类对微乳化作用的影响,对不同碳链长度的醇制备的柴油微乳液粒径进行表征,计算得到了醇由连续相(c... 采用几种不同碳链长度的醇为助表面活性剂、油酸单乙醇胺盐为表面活性剂,制备了柴油微乳液。考察了醇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ζas)和醇的种类对微乳化作用的影响,对不同碳链长度的醇制备的柴油微乳液粒径进行表征,计算得到了醇由连续相(c)转移到界面层(i)的标准自由能变化(ΔG■c㈠→i)。实验结果表明,只有碳原子数大于3的中长链醇才能形成柴油微乳液;随醇碳链长度的增加,柴油微乳液的最大增溶水量、界面层中醇的含量及柴油微乳液平均粒径均减小;ΔG■㈠c→i与醇碳原子数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制备柴油微乳液较佳的助表面活性剂为正辛醇,ζas值约为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微乳液 表面活性剂 助表面活性剂 油酸单乙醇胺盐 醇转移 标准自由能变化
下载PDF
甲醇-柴油微乳燃料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袁凤英 《华北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25-127,共3页
 为甲醇-柴油混合燃料配制提出一种新工艺.采用复合乳化剂及辅助乳化剂制得一种甲醇-柴油-水微乳燃料.解决了因乳状液使用不便给甲醇-柴油乳化燃料的推广带来的困难,为甲醇-柴油清洁燃料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 甲醇 柴油 微乳液 复合乳化剂 乳化燃料 清洁燃料
下载PDF
正构醇的碳链长度对柴油微乳液组成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吴珣 鲁长波 谷晓昱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68-1072,共5页
在复合表面活性剂SPAN80和Triton x-114的微乳液体系中,以碳链长度为1~8的正构醇为助表面活性剂,研究了正构醇的碳链长度对柴油微乳液组成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只有碳链长度为2~6的乙醇、丙醇、正丁醇、正戊醇和正己醇可形成... 在复合表面活性剂SPAN80和Triton x-114的微乳液体系中,以碳链长度为1~8的正构醇为助表面活性剂,研究了正构醇的碳链长度对柴油微乳液组成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只有碳链长度为2~6的乙醇、丙醇、正丁醇、正戊醇和正己醇可形成透明稳定的微乳液。绘制了这5个体系相应的拟三元相图,并计算了各体系的微乳区面积;考察了正构醇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对微乳液中增溶水量的影响;表征了柴油微乳液的黏度、粒径及其分布。实验结果表明,以正戊醇为助表面活性剂的体系拟三元相图中微乳区的面积和最大增溶水量均最大;随正构醇碳链的增长,体系黏度增大,粒径减小,粒径分布变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柴油微乳液 正构醇 拟三元相图
下载PDF
柴油微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崔英 龚光碧 +3 位作者 胡才仲 宋兆成 宋同江 董静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3期393-396,共4页
采用油水法并结合超声分散法,在30℃下以油酸为表面活性剂、二乙基二乙醇胺为主剂,以甲醇和乙醇作为助剂,采用甲醚和乙醚作为溶剂,制备出最大增溶水量为26.16%的柴油微乳液,对柴油微乳液进行了运动粘度、稳定性、腐蚀性、密度、... 采用油水法并结合超声分散法,在30℃下以油酸为表面活性剂、二乙基二乙醇胺为主剂,以甲醇和乙醇作为助剂,采用甲醚和乙醚作为溶剂,制备出最大增溶水量为26.16%的柴油微乳液,对柴油微乳液进行了运动粘度、稳定性、腐蚀性、密度、静置燃烧等理化性能的检测。结果表明,制备出的柴油微乳液具有较低的运动粘度,比0#柴油具有更优异的耐低温性能;室温稳定时间为205—424d;各样品的腐蚀度均为1A级,不会对内燃机造成腐蚀。该柴油微乳液成本较低,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表面活性剂 微乳液 降污
下载PDF
醇对柴油微乳液组成及热力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陈中元 鲁长波 谷晓昱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4-428,共5页
研究了不同碳链长度的几种正构醇作为助表面活性剂对油酸单乙醇胺盐-柴油-水体系形成的微乳液的影响。通过稀释法测定并计算了不同碳链长度的醇由连续相转移到界面层的自由能变化ΔGΘc→i。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只有碳原子数n大于3的... 研究了不同碳链长度的几种正构醇作为助表面活性剂对油酸单乙醇胺盐-柴油-水体系形成的微乳液的影响。通过稀释法测定并计算了不同碳链长度的醇由连续相转移到界面层的自由能变化ΔGΘc→i。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只有碳原子数n大于3的中长链醇才能与柴油体系形成稳定的微乳液。随着醇碳链增长,醇-油酸单乙醇胺盐-水-柴油微乳液体系拟三元相图中的微乳液区面积及体系的最大增溶水量均呈现增加的趋势。碳原子数为4~8的5种正构醇与柴油体系形成微乳液时的ΔGΘ c→i都是负值,并随着碳原子数增加,ΔGΘc→i值减小。-ΔGΘc→i与醇碳原子数n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ΔGΘc→i=0.1635n+6.2505。确定了制备柴油微乳液的最佳醇的碳链长度为7或8,亲水亲油平衡值(HLB)约为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柴油 微乳液 拟三元相图
下载PDF
柴油微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陈焕朋 吕效平 韩萍芳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9-82,共4页
介绍了-10#,0#柴油微乳液的组成,确定了柴油、水、表面活性剂的质量配比,采用超声波处理为分散手段制备了微乳化柴油;并将-10#柴油制备的微乳液与0#柴油制备的微乳液作了对比;对制得的微乳化柴油的十六烷值、闪点、密度、黏度、粒径、... 介绍了-10#,0#柴油微乳液的组成,确定了柴油、水、表面活性剂的质量配比,采用超声波处理为分散手段制备了微乳化柴油;并将-10#柴油制备的微乳液与0#柴油制备的微乳液作了对比;对制得的微乳化柴油的十六烷值、闪点、密度、黏度、粒径、凝点、热值、胶质质量浓度等理化性能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对比;同时进行了道路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3%,掺水率(含水质量分数)分别为14%和15%制得的-10#柴油和0#柴油微乳液理化指标均符合燃油国家标准。2种柴油微乳液粒径均在50—70 nm之间,稳定时间均在1 a以上;与-10#柴油相比,0#柴油更易制得微乳液,相同条件下,0#柴油掺水率更高,乳化剂质量分数为3%时可达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微乳液 表面活性剂 超声波 理化性能
下载PDF
柴油微乳液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任绍梅 李庆杰 刘妮娜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50-53,共4页
以油酸、乙醇胺、Tween40为乳化剂,正丁醇为助剂,制备了柴油微乳液,并对其增溶水量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乙醇胺与油酸的物质的量的比为0.75时,微乳柴油体系增溶水量最大可以达到13.92%。微量无机盐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 以油酸、乙醇胺、Tween40为乳化剂,正丁醇为助剂,制备了柴油微乳液,并对其增溶水量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乙醇胺与油酸的物质的量的比为0.75时,微乳柴油体系增溶水量最大可以达到13.92%。微量无机盐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体系增溶水量。复配表面活性剂优于单一表面活性剂,当Tween40与油酸的物质的量的比为0.1时,二者发挥协同作用,达到最佳效果。在最佳配方下制备的微乳柴油稳定性良好,外观澄清透明。各项性能指标的检测表明,乳化柴油的低温性能、硫含量、腐蚀性等指标均优于柴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化柴油 配制 性能指标
下载PDF
ST-柴油微乳液捕收剂强化煤泥浮选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庹必阳 杜瑞康 +3 位作者 顾点发 王建丽 聂光华 唐云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3年第4期24-32,共9页
柴油作为煤泥浮选的捕收剂,分散及捕收效果差、用量大。为提高柴油的分散及捕收性能,采用Span80和Tween80两种表面活性剂对煤泥浮选柴油捕收剂进行乳化,配制出液滴粒径小于100 nm的新型捕收剂ST-柴油微乳液。通过单元浮选试验研究了煤... 柴油作为煤泥浮选的捕收剂,分散及捕收效果差、用量大。为提高柴油的分散及捕收性能,采用Span80和Tween80两种表面活性剂对煤泥浮选柴油捕收剂进行乳化,配制出液滴粒径小于100 nm的新型捕收剂ST-柴油微乳液。通过单元浮选试验研究了煤泥浮选指标的提升效果;通过接触角测试、Zeta电位分析、红外光谱分析、EDLVO理论计算等手段探讨了微乳液在煤泥表面的作用机理。ST-柴油微乳液作煤泥捕收剂时浮选效果较好,可燃体回收率可达68.13%,比柴油作捕收剂时高9.23百分点。与柴油相比,ST-柴油微乳液处理后纯煤表面接触角提高17.3°;表面Zeta电位绝对值减小;煤颗粒间相互作用总能VT的能垒降低,有利于颗粒间凝聚;表面活性剂与煤泥表面含氧官能团发生物理吸附,提高了煤粒表面疏水性。ST-柴油微乳液可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煤泥浮选捕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 浮选 柴油 表面活性剂 微乳液
下载PDF
轻柴油/海水微乳[状液]形成的相图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纪红 陈颖 +1 位作者 陈国华 丁增顺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3期345-352,共8页
用相图方法研究轻柴油/海水微乳的形成。体系相图由水或人工海水(盐度分别为S=0,10,115,29.471和41.071)/柴油/表面活性剂(AS、CTAB或BRIJ35)/助表面活性剂(正丁醇)在40℃时构成。本文分别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类型,油、... 用相图方法研究轻柴油/海水微乳的形成。体系相图由水或人工海水(盐度分别为S=0,10,115,29.471和41.071)/柴油/表面活性剂(AS、CTAB或BRIJ35)/助表面活性剂(正丁醇)在40℃时构成。本文分别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类型,油、醇、表面活性剂三者配比及海水盐度对微乳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种表面活性剂中CATB,酸与表面活性剂的重量比值大于0.43,含油量≤25%,最适宜于形成微乳;形成微乳区面积分数随柴油含量增加而减少,也随海水盐度增加而减少,微乳区总面积分数随海水盐度变化率CTAB>AS>BRIJ35,三种表面活性剂体系的微乳区总面积分数依次为CTAB>AS>BRIJ35;在含紫油量>50%时,三体系主要形成的W/O微乳区,在柴油含量≤25%时,对于CTAB体系可形成O/W至W/O连续变化微乳区,对于AS体系,可形成W/O和O/W两个独立的微乳区,而对于BRIJ35体系只形成W/O微乳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微乳 海水 表面活性剂 相图法
下载PDF
柴油中相微乳液的制备和相图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君 赵培侠 谢新玲 《化学研究》 CAS 2012年第1期43-46,共4页
制备了柴油/复合表面活性剂/正戊醇/MnCl2盐水五元微乳液;研究了MnCl2浓度、表面活性剂浓度及正戊醇浓度对五元微乳液体系中相微乳液的形成和鱼尾相图的影响.结果表明,用MnCl2扫描时形成的中相微乳液范围较窄;在鱼尾相图中,当复合表面... 制备了柴油/复合表面活性剂/正戊醇/MnCl2盐水五元微乳液;研究了MnCl2浓度、表面活性剂浓度及正戊醇浓度对五元微乳液体系中相微乳液的形成和鱼尾相图的影响.结果表明,用MnCl2扫描时形成的中相微乳液范围较窄;在鱼尾相图中,当复合表面活性剂D0821(双(C8-10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和AEO-3(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质量比为4∶6时,形成单相微乳液的表面活性剂效率最高,最佳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为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中相微乳液 制备 相图
下载PDF
棕榈油对柴油微乳液燃烧性能及稳定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崔英 潘宏丽 +3 位作者 宋同江 龚光碧 董静 陶惠平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0年第5期291-294,共4页
以油酸与油酸三乙醇胺为主乳化剂,正丁醇为助剂,制备出柴油微乳液,并以价格低廉的棕榈油替代部分柴油,考察了棕榈油的质量分数、水质量分数等对柴油微乳体系燃烧性能及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主乳化剂质量分数的增加,氮氧化合物... 以油酸与油酸三乙醇胺为主乳化剂,正丁醇为助剂,制备出柴油微乳液,并以价格低廉的棕榈油替代部分柴油,考察了棕榈油的质量分数、水质量分数等对柴油微乳体系燃烧性能及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主乳化剂质量分数的增加,氮氧化合物的排放量下降,碳氢化合物的排放量小幅上升;随着棕榈油质量分数的增加,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的排放量均增大;随着水或棕榈油质量分数的增加,氧氮放热量下降,稳定时间均大幅缩短,其中水的质量分数对微乳液稳定时间的影响更显著;当水的质量分数为20%时,稳定时间仅为未加入水体系的2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油 柴油 微乳液 燃烧性能 稳定性能
下载PDF
柴油乳化的研究及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许干 王如庭 董国群 《化工时刊》 CAS 2007年第10期45-49,共5页
传统乳化柴油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乳化柴油的节能降污机理以及微乳化的机理,乳化剂的选择和用量、乳化工艺对乳化柴油的稳定性的影响,乳化柴油对环境的改善,柴油微乳化工艺中微乳液的形成及微乳化柴油的特点。
关键词 乳化柴油 节能 微乳化 工艺
下载PDF
甲醇柴油微乳燃料 被引量:1
14
作者 祝云燕 赵德智 +2 位作者 朱英娣 酒巧娜 张哲鸣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1年第3期228-230,共3页
以生物柴油-正丁醇-异戊醇(三者质量比为1∶1∶1)混合物为微乳化助溶剂,将其加入到甲醇柴油体系中,可制备甲醇柴油微乳燃料。结果表明,甲醇柴油微乳燃料最佳配方(质量分数)为:甲醇10%,0号柴油72%,微乳化助溶剂18%(生物柴油、正丁醇和异... 以生物柴油-正丁醇-异戊醇(三者质量比为1∶1∶1)混合物为微乳化助溶剂,将其加入到甲醇柴油体系中,可制备甲醇柴油微乳燃料。结果表明,甲醇柴油微乳燃料最佳配方(质量分数)为:甲醇10%,0号柴油72%,微乳化助溶剂18%(生物柴油、正丁醇和异戊醇各占6%)。制得的甲醇柴油微乳燃料几乎不受机械力和温度的影响,属于热力学稳定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柴油微乳燃料 生物柴油 正丁醇 异戊醇 微乳化助溶剂 稳定性
下载PDF
纳米Ti02-柴油/水微乳复合体系的制备及其助燃特性研究
15
作者 朱静 李华峰 +2 位作者 毛健 陈国需 涂铭旌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4期1689-1691,共3页
利用单微乳法制备了Ti02-柴油/水微乳体系。微乳液的溶水量越大,更容易在柴油微乳体系中使钛酸丁酯水解形成TiO2水合物。柴油/水微乳液由于微爆机制能够提高试样的相对热效率,但由于溶水量较多,使得试样燃烧热值明显下降。与单纯... 利用单微乳法制备了Ti02-柴油/水微乳体系。微乳液的溶水量越大,更容易在柴油微乳体系中使钛酸丁酯水解形成TiO2水合物。柴油/水微乳液由于微爆机制能够提高试样的相对热效率,但由于溶水量较多,使得试样燃烧热值明显下降。与单纯的柴油/水微乳液相比,TiO2-柴油/水微乳复合体系的燃烧热值和相对热效率均明显提高。在溶水量为17.5%的情况下,其燃烧热值可以达到0#柴油的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02.柴油/水微乳体系 相对热效率 燃烧热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