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9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神健脾”配穴针刺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症状和睡眠质量: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66
1
作者 李静 陆瑾 +7 位作者 孙建华 阮志忠 徐大可 耿昊 周雪 黄志兰 徐万里 司鹤华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比较"调神健脾"配穴针刺与西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按2∶1比例将81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54例)和西药组(27例)。针刺组采用"调神健脾"配穴针刺,穴取百会、印堂、天枢、... 目的:比较"调神健脾"配穴针刺与西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按2∶1比例将81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54例)和西药组(27例)。针刺组采用"调神健脾"配穴针刺,穴取百会、印堂、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太冲,隔日治疗1次,1周治疗3次,共治疗6周;西药组口服匹维溴铵片,每次50mg,每日3次,共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6周后观察IBS症状严重度积分(IBS-SSS),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时观察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并评定两组疗效。结果:针刺组脱落病例3例、西药组脱落1例。除西药组治疗1周后腹胀程度积分无显著改善外,两组治疗1周、6周后IBS-SSS各单项积分和总积分均明显降低(P<0.01,P<0.05);治疗1周后,针刺组腹痛程度积分较西药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6周后,针刺组除了保持缓解腹痛的优势外,在腹痛天数、排便满意度、生活干扰度积分及总积分方面降低也较西药组明显(P<0.01,P<0.05);治疗6周后,针刺组PSQI评分及治疗前后评分差值均优于西药组(均P<0.05)。针刺组临床缓解率和临床缓解合显效率均高于西药组[(51.0%(26/51)vs 19.2%(5/26),P<0.01;64.7%(33/51)vs 34.6%(9/26),P<0.05)]。结论:"调神健脾"配穴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在治疗早期缓解腹痛即优于西药匹维溴铵片,治疗后期可明显地改善腹痛程度与发作频率,可提高排便满意度和减少生活干扰、优化睡眠质量,总体疗效优于西药匹维溴铵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调神健脾针法 睡眠质量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比较效果研究现状及思考 被引量:23
2
作者 陈敏 谢欣 +5 位作者 石云舟 郑晖 吴巧凤 周海燕 李志刚 余曙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795-1800,共6页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该病患病率高且反复发作。IBS-D患者常共患焦虑症、抑郁症,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医疗负担。IBS-D临床治疗措施选择较多,中医药治疗方法丰富。各种中医药治疗方法之间何者更优,成为临床医生、患...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该病患病率高且反复发作。IBS-D患者常共患焦虑症、抑郁症,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医疗负担。IBS-D临床治疗措施选择较多,中医药治疗方法丰富。各种中医药治疗方法之间何者更优,成为临床医生、患者和医疗决策者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回顾比较效果研究在中医药治疗IBS-D临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概况,结合近5年比较效果研究的方法学创新点,探讨中医药治疗IBS-D的比较效果研究开展现状,进而思考中医药在真实世界临床研究中如何进行比较效果研究的设计、实施及效果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比较效果研究 中医药疗法 综述
下载PDF
复方谷氨酰胺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胃肠激素和血清5-HT、SPY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4
3
作者 朱烟林 康敏 +2 位作者 彭时成 杨倩 文婷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2年第2期352-355,共4页
目的:探究复方谷氨酰胺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胃肠激素和血清5-羟色胺(5-HT)、神经肽Y(SP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IBS-D患者10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究复方谷氨酰胺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胃肠激素和血清5-羟色胺(5-HT)、神经肽Y(SP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IBS-D患者10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各52例。A组给予复方谷氨酰胺治疗,B组给予复方谷氨酰胺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检测并比较两组胃肠激素和血清5-HT、SPY水平,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及治疗疗效。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较A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5-HT水平下降,SPY水平上升,且与A组相比,B组治疗后5-HT水平较低,SPY水平较高(P<0.05);治疗后两组内毒素、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均下降,且与A组相比,B组治疗后内毒素、D-乳酸、DAO水平较低(P<0.05);治疗后B组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水平低于A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IBS-D患者经复方谷氨酰胺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胃肠激素和血清5-HT、SPY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联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谷氨酰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肠黏膜屏障功能 胃肠激素 5-羟色胺 神经肽Y
原文传递
益生菌联合谷氨酰胺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23
4
作者 沈哲 马良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2期234-236,共3页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谷氨酰胺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方法收集46例确诊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生菌联合谷氨酰胺治疗...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谷氨酰胺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方法收集46例确诊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生菌联合谷氨酰胺治疗。分别在治疗前1 d及治疗4周后检测两组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并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肠道菌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腹痛及腹泻恢复时间缩短。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乳杆菌属和肠球菌属的菌落数均明显增加(P<0.05),且多于对照组(P<0.05);酵母样真菌菌落数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谷氨酰胺可增加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乳杆菌等益生菌,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腹痛腹泻等症状的缓解,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谷氨酰胺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微生物
下载PDF
奥替溴铵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陈雅菲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0期1967-1971,共5页
目的探讨奥替溴铵片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腹泻性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奥替溴铵组、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组... 目的探讨奥替溴铵片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腹泻性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奥替溴铵组、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组和联合组,每组各42例。奥替溴铵组口服奥替溴铵片,1片/次,3次/d。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组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3片/次,3次/d。联合组给予奥替溴铵片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方法同上。3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比较3组的消化道症状改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和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评分。结果治疗后,奥替溴铵组、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组和联合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2%、69.0%、95.2%,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奥替溴铵组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症状严重程度评分和症状频率评分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奥替溴铵组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组,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和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奥替溴铵组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奥替溴铵组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肠易激综合征IBS-QOL评分显著下降,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评分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奥替溴铵组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替溴铵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替溴铵片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腹泻性肠易激综合征 IBS-QOL评分 SF-36评分
原文传递
P物质与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关系及中医药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6
作者 杨焱麟 陈敏 +1 位作者 周彦妮 唐菊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2-85,共4页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D)是以腹痛、腹泻为主要特征慢性非器质性肠道疾病。其主要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充分阐明,但已明确内脏超敏反应和胃肠动力紊乱是其主要的病理生理基础。中医学...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D)是以腹痛、腹泻为主要特征慢性非器质性肠道疾病。其主要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充分阐明,但已明确内脏超敏反应和胃肠动力紊乱是其主要的病理生理基础。中医学认为肝郁脾虚是IBS-D主要病机,具有腹痛欲泻、泻后痛减的特征。P物质(substance P,SP)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及胃肠道,可通过脑肠交互作用促进肠平滑肌收缩,参与痛觉信息传递,诱发内脏敏化和加速胃肠蠕动,与IBS-D的发生密切相关。中医药防治该病由来已久,临床疗效显著,研究发现中药防治该病的作用机制与脑肠交互的关键因子P物质关系密切。中医药调控肝郁脾虚型IBS-D与P物质存在一定相关性。故就P物质与肝郁脾虚型IBS-D之间关系及中医药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药 P物质 肝郁脾虚
下载PDF
基于SCF/c-kit信号通路探讨艾灸干预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免疫功能稳态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奎武 储浩然 +6 位作者 阮静茹 王娇娇 陈进雨 祝姗姗 邹玲 廖路敏 童婷婷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7-185,共9页
目的:观察艾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干细胞因子(SCF)/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信号通路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艾灸干预IBS-D的机制。方法:从6只健康SPF级孕鼠产下的52只幼鼠中随机选取12只作为正常组,剩余40只采用母子分... 目的:观察艾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干细胞因子(SCF)/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信号通路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艾灸干预IBS-D的机制。方法:从6只健康SPF级孕鼠产下的52只幼鼠中随机选取12只作为正常组,剩余40只采用母子分离、醋酸灌肠、慢性束缚应激三因素联合复制IBS-D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6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艾灸组、西药组,每组12只。艾灸组予悬灸“天枢”“上巨虚”,西药组予利福昔明悬浊液(150 mg/kg)灌胃,均每天1次,连续干预7 d。分别于醋酸灌肠前(35日龄)、造模后(45日龄)、干预后(53日龄)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稀便率(LSR)、腹壁回缩反射(AWR)评分达3分时最小容量阈值;干预后(53日龄),HE染色观察大鼠结肠组织形态,测定脾脏及胸腺脏器系数,ELISA法检测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10、IL-8]、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5+)、CD4+/CD8+值及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SCF、c-kit m RNA及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SCF、c-kit阳性表达。结果:干预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体质量、AWR评分达3分时最小容量阈值降低(P<0.01),LSR、脾脏及胸腺系数与血清TNF-α、IL-8、CD4+、CD8+、CD45+、CD4+/CD8+值、Ig A、Ig G、Ig M含量升高(P<0.01),血清IL-10与结肠组织SCF、c-kit蛋白及m RNA表达降低(P<0.01),结肠组织SCF、c-kit阳性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和西药组体质量、AWR评分达3分时最小容量阈值升高(P<0.01,P<0.05),LSR、脾脏及胸腺系数与血清TNF-α、IL-8、CD4+、CD8+、CD45+、CD4+/CD8+值、Ig A、Ig G、Ig M含量降低(P<0.01,P<0.05),血清IL-10与结肠组织SCF、c-kit蛋白及m RNA表达升高(P<0.01),结肠组织SCF及c-kit阳性表达升高(P<0.01)。与西药组比较,艾灸组血清CD4+含量降低(P<0.05),CD4+/CD8+值升高(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艾灸 干细胞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SCF/c-kit)信号通路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痛泻要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结肠水通道蛋白8表达影响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许惠娟 刘慧慧 +2 位作者 滕超 王艳杰 王德山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药抗组,采用应激与束缚的方法18 d复制肠易激综合征模型,造模成功后中药组和药抗组大鼠给予中药23.6...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药抗组,采用应激与束缚的方法18 d复制肠易激综合征模型,造模成功后中药组和药抗组大鼠给予中药23.6 g.kg-1,ig 1次/d,连续7 d,药抗组第4天开始给予血管活性肠肽(VIP)受体拮抗剂35μg.kg-1,iv 1次/d,连续4 d。检测大鼠粪便含水量,采用RT-PCR法和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水通道蛋白8(aquaporin 8,AQP8)的表达。结果:①大鼠粪便含水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粪便含水量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粪便含水量降低(P<0.01);药抗组粪便含水量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结肠组织AQP8: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QP8表达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AQP8表达上调(P<0.01);药抗组AQP8表达与模型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痛泻要方治疗D-IBS的药理学机制可能通过VIP途径调节AQP8的表达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泻要方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血管活性肠肽拮抗剂 水通道蛋白8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芪建中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叶坤 雷敏 +3 位作者 谢欣 郑晖 陈敏 余曙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814-1824,共11页
背景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复杂性功能性胃肠病,临床治疗效果欠佳。中药黄芪建中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临床运用普遍且疗效肯定,但确切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相关研究亦不多见。目的 通过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 背景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复杂性功能性胃肠病,临床治疗效果欠佳。中药黄芪建中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临床运用普遍且疗效肯定,但确切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相关研究亦不多见。目的 通过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初步探讨黄芪建中汤治疗IBS-D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黄芪建中汤的活性成分和潜在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TTD、Drug Bank、PharmGKB数据库获取IBS-D靶点,对疾病靶点和药物靶点取交集,获取黄芪建中汤治疗IBS-D的潜在靶点。使用Cytoscape软件、String数据库、Metascape数据库分别绘制“药材-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 Vina和PyMOL进行分子对接和结果的可视化。结果 最终得到黄芪建中汤活性成分123个,潜在靶点247个,IBS-D相关靶点3 486个,药物与疾病的交集靶点180个。GO功能富集分析中生物过程得到2 376个条目,分子功能得到194个条目,细胞成分得到115个条目;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获得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等通路。分子对接显示,黄芪建中汤治疗IBS-D的主要活性成分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异鼠李素、刺芒柄花素、豆甾醇、毛蕊异黄酮、7-O-甲基-异微凸剑叶莎醇与核心蛋白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细胞肿瘤抗原p53(TP53)、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IL)-6、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3)、IL-1B、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连环蛋白β1(CTNNB1)有较好的结合性。结论 黄芪建中汤可能通过增强肠屏障功能、降低内脏敏感性、减轻炎性反应、调节肠道菌群起到治疗IBS-D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黄芪建中汤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痛泻安脾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5-羟色胺、5-羟色胺转运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黄柳向 朱楚月 旷思敏 《中医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1034-1039,共6页
目的:观察痛泻安脾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模型大鼠5-羟色胺(5-hydroxytrypta mine,5-HT)、5-羟色胺转运蛋白(serotonintransporter,SERT)影响。方法:48只雌雄各半的SPF级SD大鼠进行适应性饲... 目的:观察痛泻安脾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模型大鼠5-羟色胺(5-hydroxytrypta mine,5-HT)、5-羟色胺转运蛋白(serotonintransporter,SERT)影响。方法:48只雌雄各半的SPF级SD大鼠进行适应性饲养1周后,遵循随机原则将大鼠分为正常组12只,造模组36只(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每组各12只,采用束缚+番泻叶灌胃法建立IBS-D肝郁脾虚证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西药组给予阿洛司琼溶液,中药组给予痛泻安脾汤灌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5-HT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组织、脑组织中5-HT、结肠组织SERT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中5-HT蛋白的表达。结果:血清5-HT水平比较:与正常组大鼠血清5-HT水平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5-HT水平升高明显(P<0.05);与模型组大鼠大鼠血清5-HT水平比较,中药组、西药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肠组织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比较:与模型组大鼠大鼠比较,中药组、西药组大鼠结肠5-HT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5-HT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结肠和脑组织(5-HT)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比较: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5-HT水平升高明显(P<0.01);中药组、西药组血清5-HT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肠免疫SERT结果比较:在模型组大鼠肠黏膜中SERT呈低表达状态,且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中药组、西药组大鼠肠组织SERT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痛泻安脾汤能够调节IBS-D大鼠5-HT、SERT水平,缓解腹痛、腹泻、腹胀等不适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泻安脾汤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5-羟色胺 5-羟色胺转运蛋白 大鼠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肠炎宁颗粒治疗功能性腹泻和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2
11
作者 田文国 陈金鹏 +5 位作者 王春芳 刘毅 盖晓红 刘全国 田成旺 陈常青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7135-7147,共13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究肠炎宁颗粒治疗功能性腹泻(functional diarrhea,FD)和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文献检索肠炎宁颗粒5味药材的成分;SwissA...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究肠炎宁颗粒治疗功能性腹泻(functional diarrhea,FD)和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文献检索肠炎宁颗粒5味药材的成分;SwissADME平台筛选肠炎宁颗粒活性成分;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反向靶标预测肠炎宁颗粒活性成分作用靶点;GeneCards数据库预测FD和IBS-D靶点;Venny 2.1.0获取肠炎宁颗粒治疗FD和IBS-D的交集靶点;STRING数据库获取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后导入Cytoscape 3.9.1软件获取核心靶点;OmicsBean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药材-活性成分-靶点”及“关键活性成分-核心靶点-通路”网络;Schr?dinger-Maestro对关键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从肠炎宁颗粒中筛选得到治疗FD和IBS-D的活性成分30个,其中10个关键活性成分为甲基异茜草素、槲皮素、4′,5-二羟基黄酮、山柰酚、鞣花酸、焦性没食子酸、金圣草黄素、咖啡酸、木犀草素、芹菜素;24个核心靶点为蛋白激酶B1(protein kinase B1,AKT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MMP9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其主要涉及内分泌抵抗、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前列腺癌等通路。分子对接表明关键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均可自发结合。结论肠炎宁颗粒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通路,降低内脏敏感、减少炎性反应、调节肠道菌群,从而治疗FD和IBS-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宁颗粒 功能性腹泻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网络药理学 甲基异茜草素 槲皮素 4′ 5-二羟基黄酮 山柰酚 鞣花酸 焦性没食子酸 金圣草黄素 咖啡酸 木犀草素 芹菜素
原文传递
疏肝健脾针法对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和血清5-HT、NPY、CGRP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鸿儒 李俊 +2 位作者 陆明 郭秀岚 李明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2年第2期259-263,共5页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针法治疗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和血清5-羟色胺(5-H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肽Y(NPY)的影响。方法:96例肝郁脾虚证IBS-D患者均来自天津市人民医院2018年5月~2021年2月...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针法治疗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和血清5-羟色胺(5-H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肽Y(NPY)的影响。方法:96例肝郁脾虚证IBS-D患者均来自天津市人民医院2018年5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门诊或住院患者。根据双色球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为48例,对照组接受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疏肝健脾针法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肠道菌群和血清5-HT、NPY、CGRP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后,研究组大便稀溏、少腹胀痛、食后腹胀、食欲减退、精神疲乏、口苦口黏、四肢无力、烦躁易急、畏寒怕冷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后,研究组血清5-HT、NPY、CG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后,研究组双歧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比值、乳酸杆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而大肠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针法治疗肝郁脾虚证IBS-D患者,可有效促进症状改善,调节肠道菌群,降低血清5-HT、NPY、CGRP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健脾针法 肝郁脾虚证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临床疗效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复方谷氨酰胺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桃 苗蓓 +2 位作者 周冰 李开鹏 邱坤武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21期4097-4100,4125,共5页
目的:研究复方谷氨酰胺以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0年2月安徽省濉溪县医院收治的81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患者仅口服420 mg的双歧杆... 目的:研究复方谷氨酰胺以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0年2月安徽省濉溪县医院收治的81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患者仅口服420 mg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每天3次;观察组40例患者加用500 mg的复方谷氨酰胺,每天3次。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内毒素、二胺氧化酶活性及D-乳酸水平;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血浆生长抑素和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并比较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5.61%,P<0.05);两组的血清内毒素、二胺氧化酶活性及D-乳酸、IL-6、TNF-α、IL-8、hs-CRP水平、血浆生长抑素和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的有2例嗜睡、头晕、乏力不适,发生率为5.00%,对照组有2例头晕,1例头痛、口干,发生率为7.32%,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谷氨酰胺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其可有效修复肠黏膜屏障损伤,可能与其减轻炎症反应并改善胃肠激素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复方谷氨酰胺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原文传递
平胃胶囊对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脑肠肽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任培培 王淼蕾 +5 位作者 赵丽 刘俊宏 吴亚娜 李红芳 汪龙德 陈怀霞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62-267,共6页
目的研究平胃胶囊对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相关脑肠肽因子含量的影响,基于脑肠轴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适应性饲养7 d后,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匹维溴铵组、平胃胶囊组(低、中、高剂... 目的研究平胃胶囊对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相关脑肠肽因子含量的影响,基于脑肠轴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适应性饲养7 d后,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匹维溴铵组、平胃胶囊组(低、中、高剂量平胃胶囊)。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的大鼠均采用乙酸灌肠+夹尾应激+束缚限制活动+饥饱失常的方法制备肝郁脾虚证的IBS病证结合模型,共造模21 d后,造模成功后进行给药,以2.5 mg·mL^(-1)匹维溴铵灌胃,平胃胶囊分别按临床等效剂量2、1、0.5倍给药。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以0.01 mL·g^(-1)灌胃,连续14 d。造模后及给药结束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腹泻情况、结肠排珠、腹壁撤退等行为学指标进行模型评价以及药物的可能作用机制。并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中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神经肽Y(NPY)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体重明显下降,腹泻指数显著上升,结肠排珠潜伏时间缩短,AWR评分增高,血清中CGRP、VIP、SP的含量显著升高,NPY的含量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治疗后各组大鼠的体重有所上升,腹泻指数、结肠动力及肠道敏感性均有所好转,具显著性差异;血清中CGRP、VIP、SP的水平降低,NPY的水平升高;结肠组织未见明显的病理学改变。结论平胃胶囊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血清中NPY的含量,降低SP、VIP、CGRP的含量有关,同时可改善肝郁脾虚型IBS-D模型大鼠的腹泻状况,恢复大鼠体重,抑制大鼠结肠运动,降低肠道高敏感性,减低疼痛阈值,从而达到治疗IBS-D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胃胶囊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脑肠肽 肝郁脾虚证 中医中药 治疗 作用机制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益生菌联合复方谷氨酰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赵鑫海 孟鑫鑫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1425-1428,共4页
目的益生菌联合复方谷氨酰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胃动素(MOT)、血管活性肠肽(VIP)和生长抑素(S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IBS-D患者66名,随机分为2组。两组患... 目的益生菌联合复方谷氨酰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胃动素(MOT)、血管活性肠肽(VIP)和生长抑素(S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IBS-D患者66名,随机分为2组。两组患者入组后均进行健康饮食宣教、心理评估等。A组患者采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评分及MOT、VIP和SS水平。结果 B组疗效显著好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IBS-SSS评分显著下降,MOT水平显著升高,VIP及SS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IBS-SSS评分显著低于A组,MOT、VIP及SS水平改变程度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AMA及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复方谷氨酰胺显著改善了IBS-D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了外周血MOT水平,降低了VIP和SS水平,临床疗效满意,可在IBS-D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益生菌 谷氨酰胺
原文传递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6
作者 曹健 吴耀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238-240,共3页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D)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目前,现代医学对IBS-D主要采用综合对症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停药后病情常易反复、长期用药副作用明显等。中医治...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D)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目前,现代医学对IBS-D主要采用综合对症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停药后病情常易反复、长期用药副作用明显等。中医治疗本病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该文综述近几年的中医药治疗IBS-D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研究 综述
下载PDF
基于叙事医学的医患沟通对消化内科患者健康的影响及其临床介入路径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向凡 张印 杨柠溪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6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叙事医学的医患沟通对消化内科患者健康的影响,并重点探索叙事医学的临床介入路径。方法将5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合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诊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基于叙事... 目的探讨基于叙事医学的医患沟通对消化内科患者健康的影响,并重点探索叙事医学的临床介入路径。方法将5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合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诊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基于叙事医学的医患沟通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胃肠激素指标水平,并总结叙事医学的临床介入路径。结果干预前,两组生长抑素和胃动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研究组生长抑素水平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胃动素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叙事医学的医患沟通有助于调节患者胃肠激素水平,促进患者健康。医务人员应重视医患沟通,完善基于叙事医学的医患沟通介入路径,将其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沟通 叙事医学 消化内科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四四固本颗粒对IBS-D(脾肾阳虚型)大鼠短链脂肪酸(SCFAs)含量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许云姣 蔡悦青 +4 位作者 姜莉云 张志毕 周瑞彬 杨翼豪 吴文笛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8-23,共6页
目的观察“四四固本颗粒”对脾肾阳虚型IBS-D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SCFAs)的影响,从“肠道菌群”角度揭示“四四固本颗粒”对IBS-D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采用番泻叶灌胃+避水... 目的观察“四四固本颗粒”对脾肾阳虚型IBS-D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SCFAs)的影响,从“肠道菌群”角度揭示“四四固本颗粒”对IBS-D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采用番泻叶灌胃+避水应激方法建立脾肾阳虚证IBS-D大鼠模型,造模后各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采用高通量测序检测大鼠肠道菌群,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肠道内容物菌群关键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SSGB组大鼠粪便Bristol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阳性药组和SSGB-H组AWR显著降低(P<0.05);SSGB-H/M/L组D-木糖、ACTH、CORT、尿17-OHCS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SSGB组Shannon指数显著增加(P<0.05),Simpson指数显著降低(P<0.05);SSGB-H组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丰度都显著降低(P<0.05),拟杆菌门丰度显著升高(P<0.05),而SSGB-M/L组放线菌门丰度显著升高(P<0.05);SSGB组在SCFAs总酸、丙酸、乙酸都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SSGB能够明显改善大鼠脾肾阳虚症状,降低大鼠内脏敏感性,增加IBS-D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有效逆转IBS-D大鼠肠道菌紊乱,提高益生菌丰度,降低致病菌丰度,促进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吸收,进而调节肠道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四四固本颗粒 升举三阴
下载PDF
奥替溴铵联合益生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陈洮明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9年第5期34-35,共2页
为探讨奥替溴铵联合益生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奥替溴铵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为探讨奥替溴铵联合益生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奥替溴铵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口服治疗。比较2组临床总体疗效,腹泻、腹部不适改善时间,以及肠道菌群分布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腹泻、腹部不适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2组酵母样真菌、肠球菌属、乳杆菌属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酵母样真菌含量低于对照组,肠球菌属、乳杆菌属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奥替溴铵联合益生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助于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临床疗效,且起效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奥替溴铵 双歧杆菌 三联活菌散 疗效
原文传递
参苓白术散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盛证的疗效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静宇 李树华 高玉肖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分析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脾虚湿盛证患者中使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市昌平区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间收治的80例中医辨证为脾虚湿盛证的IBS–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目的:分析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脾虚湿盛证患者中使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市昌平区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间收治的80例中医辨证为脾虚湿盛证的IBS–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单纯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IBS病情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评分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IBS–SS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症状评分、IBS–S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结论:IBS–D脾虚湿盛证患者使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脾虚湿盛证 参苓白术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