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南上扬子区下奥陶统红花园组顶界的穿时性 被引量:12
1
作者 廖翰卿 刘建波 +2 位作者 吴荣昌 孙永超 詹仁斌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34,共17页
在早奥陶世弗洛早期,广布于华南扬子台地的浅海碳酸盐台地沉积(红花园组)逐渐被陆源碎屑沉积所替代,而海洋生物分异度快速升高,随后出现了奥陶纪生物大辐射的第一次高潮。因此下奥陶统红花园组顶界附近的岩石地层学和年代地层学研究具... 在早奥陶世弗洛早期,广布于华南扬子台地的浅海碳酸盐台地沉积(红花园组)逐渐被陆源碎屑沉积所替代,而海洋生物分异度快速升高,随后出现了奥陶纪生物大辐射的第一次高潮。因此下奥陶统红花园组顶界附近的岩石地层学和年代地层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该组顶界的穿时性及其横向分布规律尚无定论。通过对贵州桐梓红花园、习水吼滩、湖北兴山古洞口和湖南张家界温塘4个剖面红花园组牙形石动物群的系统分析,从下至上识别出了3个牙形石带,分别是Serratognathus diversus带、Prioniodus honghuayuanensis-Oepikodus communis带和Oepikodus evae带。采用统一的红花园组顶界定义,即以中—厚层亮晶颗粒灰岩的消失作为红花园组与上覆地层之间的界线,结合研究剖面和前人牙形石生物地层学资料,发现上扬子区红花园组顶界具有明显的穿时性,而且这种穿时性在空间上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上扬子区红花园组顶界大部分位于P.honghuayuanensis-O.communis带内;从上扬子区中部向台地南北两侧的边缘区,红花园组顶界大体上逐渐升高至O.evae带;而在靠近陆源碎屑沉积的西部地区顶界则降低至S.diversus带。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控制因素除了海平面的升高外,可能还与陆源碎屑供应的增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形石 红花园组 穿时 奥陶系 扬子区 地层 中国
原文传递
对穿时普遍性的解释 被引量:2
2
作者 姚华舟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3年第5期81-87,共7页
穿时是沉积地层的基本属性,其根本原因是地层的形成作用,即沉积作用本身。有沉积作用就有穿时(侧向加积);或者小范围内不穿时但大范围内必穿时(纵向加积)。海水进退只能影响穿时的具体形式而不是穿时的本质原因或必要条件。板块的运移... 穿时是沉积地层的基本属性,其根本原因是地层的形成作用,即沉积作用本身。有沉积作用就有穿时(侧向加积);或者小范围内不穿时但大范围内必穿时(纵向加积)。海水进退只能影响穿时的具体形式而不是穿时的本质原因或必要条件。板块的运移和增生不仅造成了沉积地层的穿时,还造成了火山地层的穿时。这种穿时与沉积作用直接引起的穿时有本质不同,本文称之为构造穿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时 地层核 侧向加积 沉积 地层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层序地层特征 被引量:5
3
作者 李运振 刘震 +1 位作者 郭彦如 韩品龙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26-36,共11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钻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分析,寻找作为层序界面的冲刷侵蚀面与不整合面,认为延长组岩石地层单元的划分存在穿时性。延长组沉积时期鄂尔多斯盆地为克拉通盆地,其沉积层序特征:①三级层序在盆地内厚度变化不大,...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钻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分析,寻找作为层序界面的冲刷侵蚀面与不整合面,认为延长组岩石地层单元的划分存在穿时性。延长组沉积时期鄂尔多斯盆地为克拉通盆地,其沉积层序特征:①三级层序在盆地内厚度变化不大,发育稳定;②沉积坡折带为主要的坡折类型,不会形成巨厚的低位体系域砂体;③物源控制了湖平面之上砂体的分布,坡折带控制了湖平面之下砂体的分布;④整个层序结构具有多物源多旋回充填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 层序边界 体系域 岩石地层单元 穿时
下载PDF
对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中“时代性”观念的反省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翔海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3-78,共6页
长期以来学界存在的以“时代性”为衡量中国哲学基本标准的理论立场,实根源于西方“现代性”理论的影响。此一理论立场确有其积极意义,但也容易得出在整体上否定中国哲学传统之现代价值的结论。这一主张隐含着以特定时期西方文化的民族... 长期以来学界存在的以“时代性”为衡量中国哲学基本标准的理论立场,实根源于西方“现代性”理论的影响。此一理论立场确有其积极意义,但也容易得出在整体上否定中国哲学传统之现代价值的结论。这一主张隐含着以特定时期西方文化的民族性充任人类文化之时代性的理论内涵,轻忽乃至抹杀了非西方民族文化传统的超越性与继承性,并以将西方式现代性看作封闭而完备的价值系统为前提。为完成由主要关注“非西方文化如何彻底照搬西方”向更多地关注“如何集中多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智慧以解决地球村的共同困限”这一“中心主题的置换”,必须摒弃机械地持守时代性之一维的僵硬思维模式,而从时代性与民族性两个维度对文化问题予以更完整的关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哲学 时代性 现代性 民族性 轴心时代
原文传递
太行山地区寒武系崮山组的穿时性及沉积层序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立峰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9年第2期185-189,共5页
崮山组是以页岩为主的岩石地层单位,在太行山地区表现了明显的穿时性。在井陉地区,崮山组仅限于崮山阶下部的Blackwelderia延限带,厚2~5m;在曲阳地区,崮山组包括崮山阶及长山阶的中部,位于Blackwelde... 崮山组是以页岩为主的岩石地层单位,在太行山地区表现了明显的穿时性。在井陉地区,崮山组仅限于崮山阶下部的Blackwelderia延限带,厚2~5m;在曲阳地区,崮山组包括崮山阶及长山阶的中部,位于Blackwelderia与Changshania延限带之间;在涞源地区,它包括了崮山阶、长山阶及凤山阶中部,其界线位于Blackwelderia延限带与Tsinania-Ptychaspis组合带之间。由此可见,崮山组是一个自北向南增厚、向上穿时的岩石地层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时性 崮山组 寒武系 太行山 沉积层序
下载PDF
鄂尔多斯西南缘陕西崛山剖面马家沟组牙形刺兼论马家沟组顶界的穿时性 被引量:4
6
作者 戴霜 薛春玲 +3 位作者 陈中阳 汪卫国 席海雨 田超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7-327,共11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奥陶系出露广泛且分布连续,而有关马家沟组的时代在不同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制约了盆地周缘地层划分和对比。陕西岐山地区崛山剖面的马家沟组上部识别出牙形刺6属10种,属于上奥陶统Belodina compressa带至Belodina co...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奥陶系出露广泛且分布连续,而有关马家沟组的时代在不同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制约了盆地周缘地层划分和对比。陕西岐山地区崛山剖面的马家沟组上部识别出牙形刺6属10种,属于上奥陶统Belodina compressa带至Belodina confluens带。因此,崛山剖面马家沟组上部的时代为晚奥陶世早—中期。通过对各地区马家沟组的时代对比,发现马家沟组的顶界穿时,范围下至中奥陶统达瑞威尔阶中上部,上达上奥陶统凯迪阶下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形刺 穿时性 马家沟组 上奥陶统 崛山 鄂尔多斯西南缘
原文传递
ON THE STRATIGRAPHICAL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KEPINGOPHYLLIDS DURING THE MAPING AGE IN CHINA
7
作者 徐涵秋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0年第2期116-122,共7页
Since the 1970s, a type of massive rugose coral having very special interwalls in the Mapingian and Chihsian strata in many regions of China has been described and reported in succession. In 1982, WU Wang-shi and ZHOU... Since the 1970s, a type of massive rugose coral having very special interwalls in the Mapingian and Chihsian strata in many regions of China has been described and reported in succession. In 1982, WU Wang-shi and ZHOU Kang-jie established a new family Kepingophyllidae to represent such a type of rugose coral. Later on, WU Wang-sh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ADVANCED FORMS of the kepingophyllids the rugose CORAL the Maping age diachroneity.
原文传递
华北地台东部寒武系崮山组(古丈阶)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任咣营 袁金良 +4 位作者 孟凡巍 高健 赵艳 郭颖 杨飞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0-325,共16页
本文以山东济南市九龙山剖面为主剖面,考察了山东、河北、安徽、辽宁等地的12条剖面,经对比和综合研究,对崮山组的岩石地层和生物地层进行了重新界定。崮山组底界以灰色或青灰色页岩夹灰色薄层瘤状灰岩出现为标志(在九龙山剖面为第93层)... 本文以山东济南市九龙山剖面为主剖面,考察了山东、河北、安徽、辽宁等地的12条剖面,经对比和综合研究,对崮山组的岩石地层和生物地层进行了重新界定。崮山组底界以灰色或青灰色页岩夹灰色薄层瘤状灰岩出现为标志(在九龙山剖面为第93层);而顶界划在浅灰色竹叶状灰岩夹页岩之上,以暗红色和深灰色薄层含海绿石灰岩的底部(在九龙山剖面为第152层)作为炒米店组的开始。在华北地台的东区,本研究将崮山组(自下而上)划分为9个三叶虫带(组合带):Damesella paronai-Ajacicrepida ajax组合带;Damesella paronai-Teinistion typicalis组合带;Wongia(=Cyclolorenzella或Jiulongshania)rotundata带;Wongia triangulata带;Wongia subcylindrica带;Wongia regularis带;Neodrepanura-Liostracina tangwangzhaiensis组合带;Neodrepanura premesnili带和Diceratocephalus armatus带。此外,在炒米店组底部新建了Liostracina simesi-Placosema convexa组合带,作为华北地台崮山阶(古丈阶)最上部的一个三叶虫带。为不同地区和相区的同期地层对比提供了宝贵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台 崮山组 古丈阶 岩石地层 生物地层 穿时性
原文传递
论桂北环江地区罗城组的穿时性 被引量:1
9
作者 廖开立 《广西地质》 1999年第4期11-15,共5页
广西环江下石炭统罗城组具穿时性在桂北地区罗城组有关资料报道中属首次。文章概述了环江地区相关剖面罗城组岩性特征及古生物组合分布概况 ,并对该区上。
关键词 下石炭统 罗城组 广西 穿时性 地层
下载PDF
江西陆相红色盆地区域地质填图工作中岩石地层序列界面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廖瑞君 衷存堤 肖晓林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16-21,26,共7页
根据江西境内陆相红色盆地1∶5万区调填图实践,拟定了陆相岩石地层序列界面2类8种的划分方案;总结了各类界面的鉴别特征及其对于划分岩石地层单位的作用;提出了构造界面具等时性和相转变面具穿时性的新认识。
关键词 江西 陆相红色盆地 岩石地层序列界面 界面鉴别特征 界面等时性 穿时性 地质填图
下载PDF
六盘山东西两侧红粘土沉积起源年代差异原因初探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乐意 常宏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61-872,共12页
红粘土被认为类似于黄土,也是风成沉积。六盘山东侧红粘土底部沉积年龄主要集中于8Ma左右,而西侧底部最老沉积年龄主要在25-22Ma。通过综合分析红粘土的物源,青藏高原的隆升以及亚洲内陆干旱原因等方面认为:1亚洲内陆晚渐新世—早中新... 红粘土被认为类似于黄土,也是风成沉积。六盘山东侧红粘土底部沉积年龄主要集中于8Ma左右,而西侧底部最老沉积年龄主要在25-22Ma。通过综合分析红粘土的物源,青藏高原的隆升以及亚洲内陆干旱原因等方面认为:1亚洲内陆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的干旱主要是青藏高原的隆升阻挡了西南气流的深入和副特提斯海向西退出造成下风向区水汽来源减少而形成。2六盘山以西红粘土的沉积主要是在西风绕流和狭管效应作用下形成。以东没有沉积底界年龄为25-22Ma的红粘土可能是那个时间段冬季风势力较弱,且受沿途山脉以及山地地区西风的阻挡,所以无法携带风尘沉积物在六盘山以东沉积。8Ma左右红粘土在六盘山以东的沉积说明冬季风势力增强,穿过了西风在山地地区的阻挡形成之。38Ma左右冬季风穿过西风在山地的阻挡携带红粘土到六盘山以东,说明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已经大大增强,当时的沉积范围已与现在相当,显示环流系统接近现在的特征。同时根据青藏高原与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关系,结合青藏高原构造运动证据,8Ma左右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可能对亚洲季风的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 红粘土 冬季风 西风 青藏高原 年代差异
下载PDF
对英语委婉语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皇甫斐斐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27-132,共6页
对有关英语委婉语(euphemism)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对于英语委婉语可以根据Rawson提出的公式进行量化的评估,说明了英语委婉语的历时性与共时性,指出了率直语(dysphemism)通过语境软化的可能性,介绍了在委婉语使用上的歧见,并归纳... 对有关英语委婉语(euphemism)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对于英语委婉语可以根据Rawson提出的公式进行量化的评估,说明了英语委婉语的历时性与共时性,指出了率直语(dysphemism)通过语境软化的可能性,介绍了在委婉语使用上的歧见,并归纳了英语委婉语的主要构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委婉语 历时性与共时性 率直语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缘西域组的底界、时代、成因与变形过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2
13
作者 陈杰 尹金辉 +1 位作者 曲国胜 张克旗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B12期104-116,共13页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西缘代表性剖面的岩石地层和磁性地层研究 ,以多重地层划分概念为指导 ,讨论了西域组地层的内涵、外延及变形过程。西域组为一套冲洪积扇相深灰色巨厚层块状砾岩堆积。与下伏阿图什组河流相苍棕色粉砂岩、泥岩层呈整合...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西缘代表性剖面的岩石地层和磁性地层研究 ,以多重地层划分概念为指导 ,讨论了西域组地层的内涵、外延及变形过程。西域组为一套冲洪积扇相深灰色巨厚层块状砾岩堆积。与下伏阿图什组河流相苍棕色粉砂岩、泥岩层呈整合接触。西域组的顶、底界均具有穿时特征 ,其地质年龄在不同地点是不一致的。与阿图什组相比 ,西域组的古水流方向、沉积物源、沉积相和沉积速率均发生了明显变化 ,这一变化及大面积西域砾岩的出现 ,代表了后陆的强烈隆升和剥蚀 ,但此时前陆盆地则未发生明显构造变形 ,以强烈沉陷和沉积为主。阿图什组 -西域组的强烈褶皱变形即西域运动的起止时间及变形强度在塔里木盆地不同地点可能是不同的 ,在盆地西北缘的博古孜河约为 1 6~ 1 0MaB .P .,盆地北缘的库车河剖面约为 2 58~ 1 5MaB .P .,盆地西南缘的叶城剖面约为 3 6~ 1 3MaB .P .。这表明塔里木盆地南北缘的晚新生代构造变形在时空上可能存在不均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构造变形 变形过程 剖面 古水流 砾岩 隆升 冲洪积扇 强度 大面积
下载PDF
试论华北板块寒武纪地层的穿时性 被引量:29
14
作者 章雨旭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1期78-87,共10页
华北板块寒武系馒头组和毛庄组 ,徐庄组和张夏组 ,崮山组、长山组和凤山组分别以紫红色泥质白云岩及页岩、鲕粒灰岩和竹叶状灰岩为特征 ,依次形成于湖—塞卜哈、鲕滩和滩外斜坡环境。若按传统的时代划分 ,必然得出互相矛盾的古地理解... 华北板块寒武系馒头组和毛庄组 ,徐庄组和张夏组 ,崮山组、长山组和凤山组分别以紫红色泥质白云岩及页岩、鲕粒灰岩和竹叶状灰岩为特征 ,依次形成于湖—塞卜哈、鲕滩和滩外斜坡环境。若按传统的时代划分 ,必然得出互相矛盾的古地理解释。按Walther相律 ,应有大量的紫红色泥质白云岩和页岩 ,鲕粒灰岩与竹叶状灰岩是同时形成的。无论泥质白云岩和页岩 ,鲕粒灰岩还是竹叶状灰岩都是随着海侵、相迁移而一个地区 ,一个地区依次形成 ,并且它们都是穿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武系 穿时性 华北板块 沉积地层时代 灰岩 馒头组 泥质白云岩
下载PDF
对地震沉积学理论创新的认识 被引量:24
15
作者 刘化清 卫平生 +3 位作者 李相博 洪忠 牛海青 张兆辉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2年第1期7-12,19,共7页
地震沉积学自创建以来,关于其理论基础和理论创新方面的讨论较少。文中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勘探实践,认为作为一门利用地震资料研究沉积岩及其形成过程的新兴边缘学科,地震沉积学以现代沉积学和地球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 地震沉积学自创建以来,关于其理论基础和理论创新方面的讨论较少。文中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勘探实践,认为作为一门利用地震资料研究沉积岩及其形成过程的新兴边缘学科,地震沉积学以现代沉积学和地球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其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①地震数据体揭示沉积体的平面几何形态比垂向形态更加容易;②地震反射同相轴具有穿时性,地震数据的频率控制了同相轴的倾角和内部反射结构。同时认为这2点是地震沉积学核心思想(发掘地震数据体中等时沉积界面上的地震地貌信息来研究沉积相、沉积结构和沉积演化)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沉积学 理论基础 地震同相轴 穿时性 沉积体平面形态
下载PDF
河南禹州与山西太原石炭—二叠纪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 被引量:16
16
作者 裴放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9年第2期132-139,147,共9页
河南禹州的本溪组、太原组与山西太原的岩性相似,唯厚度较小;禹州的石盒子组与太原的岩性和厚度差异大,而且太原的煤层厚、层位低,禹州的煤层薄、层位高。由本溪组至山西组呈向南穿时,石盒子组为向北穿时,显示海水先向南侵后又向... 河南禹州的本溪组、太原组与山西太原的岩性相似,唯厚度较小;禹州的石盒子组与太原的岩性和厚度差异大,而且太原的煤层厚、层位低,禹州的煤层薄、层位高。由本溪组至山西组呈向南穿时,石盒子组为向北穿时,显示海水先向南侵后又向北回泛的变化趋势。沉积环境由下而上由陆表海经三角洲向大陆体系演化,并向南迁移,反映了该区总体上北部是陆地,南部是海洋的古地理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二叠纪 多重地层划分 古地理格局 地层
下载PDF
广西中-上泥盆统界线附近的化学地层学特征 被引量:18
17
作者 王大锐 白志强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0-54,共5页
中国广西是世界上泥盆系发育最好的地区之一 ,沉积相齐全、出露良好 ,是进行地层学及沉积相研究的理想地区。大乐剖面与马鞍山剖面直线距离约为 7km,根据生物地层学的研究 ,两剖面中 -上泥盆统 (D2 - D3 )界线附近发生了明显的穿时现象... 中国广西是世界上泥盆系发育最好的地区之一 ,沉积相齐全、出露良好 ,是进行地层学及沉积相研究的理想地区。大乐剖面与马鞍山剖面直线距离约为 7km,根据生物地层学的研究 ,两剖面中 -上泥盆统 (D2 - D3 )界线附近发生了明显的穿时现象。化学地层学的研究表明在这两条剖面上的界线附近 disparilis带内碳同位素组成发生了明显的两次负向波动 ,波动幅度分别可达 1.1‰和 0 .8‰ (马鞍山军田剖面 )和 1.5‰和 1.3‰ (大乐剖面 ) ;两条剖面上该牙形石化石带内及上下地层中元素锶 (Sr)的含量波动趋势同样可以很好地对比 ,本研究结果显示了岩石地层学界线的穿时现象并纠正了以往用岩石地层学特征划定 D2 - D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上泥盆统界线 泥盆系 广西 岩石地层 化学地层 生物地层学
原文传递
从不整合面复杂的地质涵义窥视层序地层学的诞生:层序地层学重要的科学命题之一 被引量:17
18
作者 梅冥相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9-192,共14页
不整合是地层记录中最显眼的最壮观的地质现象之一,这种表现为地层的不协调接触关系的地层面具有复杂的地质学涵义。上世纪60年代以前,地质学家对不整合的地质涵义主要集中在构造地质学方面,因为角度不整合明显包含着褶皱幕,这不但产生... 不整合是地层记录中最显眼的最壮观的地质现象之一,这种表现为地层的不协调接触关系的地层面具有复杂的地质学涵义。上世纪60年代以前,地质学家对不整合的地质涵义主要集中在构造地质学方面,因为角度不整合明显包含着褶皱幕,这不但产生了构造旋回或构造地层学的概念,而且产生了繁杂混乱的不整合名称。在沉积岩地层中,不整合常常表现为两种:角度不整合面和平行不连续面;前者表明存在明显的构造作用,后者可能意味着构造上升,而且均包含有明显的地层缺失。早期的学者将不整合面所限定的地层序列定义为"层序",代表只是由不整合面所限定的地层单位;随着地震地层学的兴起和广泛应用,地层体内部各种终止现象的发现、以及它们的地层学和沉积学解释,导致了层序地层学的出现,从而产生了"层序"这一术语的变化,即"不整合面及其可以对比的整合面所限定的相对整合的地层序列"为新的"层序"概念。新的定义不但使层序地层学进入了地层学实践的主流,而且赋予了层序地层学新的活力。但是,在基于地震资料的层序地层学模式中,把可以对比的整合面被刻画为等同于基准面上升的时间面。这种将概念性的时间面作为层序界面一部分的使用,导致了层序地层学等同于年代地层学,而且这种解释导致了一系列的误解和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层序地层学中单元的定义和界面的识别。特别有趣的是,基于地震反射终止所提供的地层体内部各种复杂的终止现象,在建立"沉积层序"的地震地层学模式时,地质学家们展现了极为精妙的地层穿时性的实际几何形态。所以,追索不整合面的复杂地质涵义来了解层序地层学的发展和存在问题自然就成为层序地层学的重要科学命题之一,解读前辈学者对这个科学命题的长期探索将有助于层序地层学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地震地层学 不整合面 穿时性 层序
原文传递
华北地台晚古生代含煤地层多重划分 被引量:16
19
作者 汪曾荫 刘汉男 +1 位作者 唐锦秀 尚冠雄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 1996年第1期9-23,共15页
以60个大体均匀分布于华北地台的地层剖面为基础,以晚古生代聚煤盆地的整体性为依托,对华北晚古生代地层进行了多重划分研究。在岩石地层方面,研究了地层分区,划分了18个岩石地层单位“组”。分析了组的穿时性;在生物地层方面... 以60个大体均匀分布于华北地台的地层剖面为基础,以晚古生代聚煤盆地的整体性为依托,对华北晚古生代地层进行了多重划分研究。在岩石地层方面,研究了地层分区,划分了18个岩石地层单位“组”。分析了组的穿时性;在生物地层方面,重点介绍了、古植物和孢粉虫物地层,划分了各个组合带、延限带和顶峰带,分析了生物演化系列,空间展布和对比,提出了多方面的新认识;在年代地层方面,应用界线层型概念以及与首要门类生物地层单位界线的相关性。讨论了各个年代地层界线,包括石炭系、三叠系界线,石炭系内部界线和二叠系内部界线.并和国际通用阶名进行比较,建立了系统的和完整的华北晚古生代年代地层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煤地层 多重划分 华北地台 煤系 晚古生代
下载PDF
福建省晚侏罗世──白垩纪陆相火山岩地层划分、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李兼海 《福建地质》 1994年第4期240-247,共8页
本文应用地层多重划分观点和方法,对福建省东、西部中生代陆相火山沉积岩系进行地层划分、对比,确立晚侏罗世─白垩纪岩石地层单位19个,其中群级4个,组级15个,并与年代地层单位进行对比,指出坂头组与小溪组属晚侏罗世一早白... 本文应用地层多重划分观点和方法,对福建省东、西部中生代陆相火山沉积岩系进行地层划分、对比,确立晚侏罗世─白垩纪岩石地层单位19个,其中群级4个,组级15个,并与年代地层单位进行对比,指出坂头组与小溪组属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火山岩地层从内地(西北)向沿海(东南)略具穿时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地层划分 对比 晚侏罗世 白垩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