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西医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
作者 周芹 周建勇 叶志勇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24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西医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9月泰兴市中医院收治的82例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西医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9月泰兴市中医院收治的82例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疼痛、冷感、麻木的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1.54±0.43)分、(1.63±0.50)分、(1.58±0.63)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1、2.318、2.244,P均<0.05);研究组治疗后踝臂指数、胫后动脉、足背动脉指标分别(0.81±0.26)、(2.84±0.39)mm、(1.93±0.28)mm,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3、8.553、3.417,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9,P均<0.05)。结论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西医治疗能够改善症状,改善血管内径与踝臂指数指数值,整体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冯文帅 李萌雨 +2 位作者 李先行 辛珂 冯志海 《中医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809-818,共10页
目的:归纳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diabetes 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sis,LEAD)的用药规律,并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核心处方治疗糖尿病LEA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检索近20年中药复方治疗... 目的:归纳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diabetes 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sis,LEAD)的用药规律,并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核心处方治疗糖尿病LEA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检索近20年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LEAD的相关文献,统计相关药物的频率、性味、归经、功效类别,并对高频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得到核心处方。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检索核心处方组方中药的化学成分及相关靶点;通过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获取糖尿病LEAD相关靶点;运用R4.0.0软件获取药物与疾病的共同靶点,即是药物治疗疾病的潜在靶点,并利用venny 2.1.0做出韦恩图;将潜在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获得蛋白质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PPI)网络,并进行拓扑分析筛选核心靶点;利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网络图并筛选主要活性成分。利用R软件对潜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纳入138篇合格文献,118首完整方药,涉及158种中药,中药总频次为1173次,黄芪、当归、牛膝等药物频率较高,以活血化瘀药、补虚药为主,甘苦并用,寒温同调,归经以肝、心、脾经为主。关联分析发现黄芪-牛膝关联度最高;聚类分析显示补阳还五汤、黄芪桂枝五物汤为治疗糖尿病LEAD的主方。基于TCMSP检索核心处方组方中药(红花、桃仁、川芎、赤芍、当归、牛膝、黄芪、甘草、地龙)活性成分110个,相关靶点373个;获得糖尿病LEAD相关靶点3478个,与活性成分靶点取交集得到的潜在靶点245个。基于“中药-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网络筛选出棕榈油酸、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用药规律 网络药理学 数据挖掘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