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不同类型神经源性膀胱疗效观察 被引量:41
1
作者 王晓红 周宁 +1 位作者 王琴 黄晓夫 《中国康复》 2014年第5期362-364,共3页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脊髓损伤(SCI)后不同类型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67例SCI患者根据神经源性膀胱的类型分为逼尿肌反射亢进组(A组)和逼尿肌无反射组(B组),各组患者随机再分为2个亚组,即逼尿肌反射亢进组分为A1组和A2组,逼尿肌无反射...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脊髓损伤(SCI)后不同类型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67例SCI患者根据神经源性膀胱的类型分为逼尿肌反射亢进组(A组)和逼尿肌无反射组(B组),各组患者随机再分为2个亚组,即逼尿肌反射亢进组分为A1组和A2组,逼尿肌无反射组分为B1组和B2组。4组患者均根据膀胱功能制定间歇导尿计划,A1组和A2组采用盆底肌肉训练,B1和B2组采用Crede手法,A1组和B1组患者同时加用针灸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应用排尿记录、国际下尿道综合症状评分(LUTS)和尿流动力学分析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4周后,A1、A2组患者残余尿量、最大逼尿肌压、24h排尿次数及LUT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且A1组较A2组下降更显著(P<0.05);A1、A2组最大膀胱测压容积及最大尿流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加(P<0.05),且A1组较A2组提高更显著(P<0.05)。治疗后,B1、B2组残余尿量、最大膀胱测压容积及LUT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B1组更低于B2组(P<0.05);B1、B2组最大逼尿肌压、最大尿流率、24h排尿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B1组最大尿流率、24h排尿次数更高于B2组(P<0.05),B1、B2组最大逼尿肌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能够更好改善SCI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症状及尿流动力学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脊髓损伤 逼尿肌反射亢进 逼尿肌无反射
下载PDF
经尿道膀胱壁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脊髓损伤患者逼尿肌反射亢进及神经原性尿失禁 被引量:39
2
作者 廖利民 李东 +3 位作者 熊宗胜 韩春生 黄悦 史文博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96-598,共3页
目的 评估逼尿肌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脊髓损伤患者逼尿肌反射亢进和神经原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 方法 损伤平面在骶髓以上的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 31例 ,男 2 0例、女 11例 ,平均年龄 30岁。均表现为肾积水、输尿管返流及严重尿失禁。... 目的 评估逼尿肌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脊髓损伤患者逼尿肌反射亢进和神经原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 方法 损伤平面在骶髓以上的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 31例 ,男 2 0例、女 11例 ,平均年龄 30岁。均表现为肾积水、输尿管返流及严重尿失禁。将 30 0UA型肉毒毒素溶解于 15ml生理盐水 ,使用膀胱镜注射针分 30个点注射于三角区以外的膀胱壁 ,0 .5ml/点。治疗前后记录排尿日记、行尿动力学检查 ,并观察毒副作用。 结果 治疗后第 3周 ,31例平均尿失禁次数由 14 .2次 /d降至 2 .5次 /d ,平均导尿量由 12 4ml/次增至 4 95ml/次 ,尿动力学结果表明平均最大膀胱测压容积由 133ml增至 4 75ml、平均充盈末逼尿肌压力由 6 2 .7cmH2 O(1cmH2 O =0 .0 98kPa)降至 17.1cmH2 O。起效平均时间为 6 .8d(3~ 14d) ,6 .5 % (2 /31)患者因治疗后症状无改善改用其它方法 ,12 .9% (4 /31)患者因症状再次加重而接受第 2次肉毒素治疗 ,12 .9% (4 /31)患者因症状改善有限而同时服用托特罗定治疗。随访 1~ 15个月 ,平均 8.5个月。随访期未观察到任何毒副作用。 结论 逼尿肌A型肉毒毒素注射是一种治疗脊髓损伤患者逼尿肌反射亢进和神经原性尿失禁的有效、安全、可行、可重复的微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膀胱壁 A型肉毒毒素 注射治疗 脊髓损伤 逼尿肌 反射亢进 神经原性 尿失禁 毒副作用
原文传递
电针联合膀胱综合训练对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型)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1
3
作者 江浩清 艾坤 邹艺龙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627-630,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膀胱综合训练对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型)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型)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膀胱...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膀胱综合训练对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型)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型)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膀胱综合训练方法,观察组患者在膀胱综合训练的基础上增加电针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通过24h自主排尿次数、尿动力学检查、生活质量精简问卷(SQLP)评分评价2组患者膀胱功能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24h自主排尿次数、充盈期逼尿肌压力、残余尿量及SQLP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而最大膀胱测压容积及最大尿流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膀胱综合训练可有效改善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型)患者膀胱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 脊髓损伤 骶上节段 逼尿肌反射亢进 电针 尿动力学
下载PDF
电针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影响的尿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31
4
作者 孙岚 李建军 王征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11期903-904,共2页
目的应用标准的尿动力学测定方法分析电针刺激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影响。方法对15例逼尿肌反射亢进的脊髓损伤患者在尿流动力学测定的同时电针刺激关元(Ren4)、中极(Ren3),比较针刺前后膀胱容量(VH2O)、膀胱压(Pves)、逼尿肌压... 目的应用标准的尿动力学测定方法分析电针刺激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影响。方法对15例逼尿肌反射亢进的脊髓损伤患者在尿流动力学测定的同时电针刺激关元(Ren4)、中极(Ren3),比较针刺前后膀胱容量(VH2O)、膀胱压(Pves)、逼尿肌压力(Pdet)和膀胱顺应性(BC)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VH2O)由(124.00±77.37)ml增加至(144.47±85.87)ml(P<0.01),Pves由(65.33±23.90)cmH2O降为(55.27±17.52)cmH2O(P<0.05),Pdet由(52.87±18.68)cmH2O降为(44.93±15.82)cmH2O(P<0.05),BC由(2.35±2.05)ml/cmH2O增至(3.48±3.04)ml/cmH2O(P<0.01)。结论电针刺激对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功能有良性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电针 尿动力学 神经源性膀胱 逼尿肌反射亢进
下载PDF
电针“次髎”穴对逼尿肌反射亢进大鼠骶髓排尿中枢VR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马晓晶 于金娜 +5 位作者 刘志顺 吴振宇 张云 吴广均 邓燕华 顾宝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198-201,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次髎对逼尿肌反射亢进的效应及作用机理。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44只,脊髓横断术后纳入37只,分为手术后电针组16只、手术后模型组16只、正常组(假手术组)5只,电针组于大鼠出现尿失禁后给予电针双侧次髎,20Hz连续波每日1次,每... 目的:探讨电针次髎对逼尿肌反射亢进的效应及作用机理。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44只,脊髓横断术后纳入37只,分为手术后电针组16只、手术后模型组16只、正常组(假手术组)5只,电针组于大鼠出现尿失禁后给予电针双侧次髎,20Hz连续波每日1次,每次2h,共治疗14次,模型组、正常组不治疗,3组均于首次治疗前、末次治疗结束后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测,于末次疗后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辣椒素受体VR1表达的情况。结果:逼尿肌反射亢进大鼠(电针组和模型组)的最大膀胱内压升高(P<0.05),最大膀胱顺应性降低(P<0.05),骶髓排尿中枢VR1表达增多(P<0.05)。治疗后,电针组的最大膀胱内压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的最大膀胱内压亦明显降低(P<0.05),但与正常组有显著差异(P<0.05)。疗后电针组的最大膀胱顺应性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的最大膀胱顺应性无明显变化(P>0.05)。疗后电针组骶髓排尿中枢VR1表达比模型组少,比正常组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次髎"穴能抑制脊髓横断大鼠的膀胱活动过度状态,可以降低骶髓排尿中枢VR1的表达,表明C纤维活动减弱,这可能是电针"次髎"治疗逼尿肌反射亢进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髎 针刺 电针 逼尿肌反射亢进 VR1
下载PDF
任脉灸对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膀胱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魏方月 冷军 +3 位作者 田梦 娄天伟 刘会敏 訾阳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8期650-653,共4页
[目的]探究任脉灸对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表法,将50例存在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的脊髓损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组)和观察组(常规康复训练加任脉灸组),每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 [目的]探究任脉灸对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表法,将50例存在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的脊髓损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组)和观察组(常规康复训练加任脉灸组),每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并进行常规间歇导尿,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进行任脉灸的治疗。常规康复训练两组皆1次/天,连续治疗五天,休息两天,观察组的任脉灸治疗,3次/周,两组均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4周)。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分别进行日排尿记录(单次尿量、24h排尿次数、24h漏尿次数)、尿动力学测定[最大膀胱容量、逼尿肌漏尿点压(detrusor leak point pressure,DLPP)、残余尿量(residual urine volume,RUV)],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排尿次数、尿失禁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单次尿量、最大膀胱容量均较治疗前增加,逼尿肌漏尿点压降低,残余尿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过程中无泌尿系炎症发生。[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入任脉灸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膀胱最大容量,改善尿频,漏尿等症状,减少泌尿系的感染,对患者的膀胱功能有较好的调节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逼尿肌反射亢进 任脉灸 排尿日记 尿动力学测定
下载PDF
隔盐隔姜灸“神阙”穴对逼尿肌反射亢进大鼠尿动力及逼尿肌M2、M3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刘艺 王雪蕊 +4 位作者 李天然 林丽婷 石广霞 付渊博 刘存志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1-405,共5页
目的:探讨隔盐隔姜灸"神阙"穴对逼尿肌反射亢进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30只,其中20只大鼠采用T9完全脊髓横断方法建立逼尿肌反射亢进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和艾灸组(10只),余10只作为假手术组行假脊髓... 目的:探讨隔盐隔姜灸"神阙"穴对逼尿肌反射亢进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30只,其中20只大鼠采用T9完全脊髓横断方法建立逼尿肌反射亢进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和艾灸组(10只),余10只作为假手术组行假脊髓横断手术。艾灸组大鼠出现尿失禁(约造模2周)后,给以隔盐隔姜灸"神阙"穴治疗,每次灸3壮,每日1次,连续治疗7d。各组在干预结束后,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测,之后取膀胱逼尿肌,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M2、M3受体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排尿间期明显较短(P<0.01),最大膀胱内压明显较高(P<0.01),膀胱逼尿肌M2受体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M3受体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大鼠排尿间期明显较长(P<0.01),最大膀胱内压明显降低(P<0.01),膀胱逼尿肌M2受体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而M3受体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艾灸组以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隔盐隔姜灸"神阙"穴能抑制脊髓横断大鼠的膀胱过度活动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膀胱逼尿肌M2受体蛋白的表达、抑制逼尿肌的过度收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逼尿肌反射亢进 隔盐隔姜灸 神阙 尿动力参数 M2受体 M3受体
原文传递
骶3神经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彦彬 徐智慧 +2 位作者 诸靖宇 黄邦高 周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4-225,共2页
目的观察骶3神经根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的疗效。方法采用骶3神经根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的患者32例,观察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的排尿日记、尿动力学检查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患者排尿次数、漏尿次数、充... 目的观察骶3神经根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的疗效。方法采用骶3神经根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的患者32例,观察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的排尿日记、尿动力学检查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患者排尿次数、漏尿次数、充盈末期逼尿肌压减少(P<0.05),残余尿量无明显改变(P>0.05),排尿量、最大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改善(P<0.05)。结论骶3神经根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逼尿肌反射亢进 骶神经 电针 尿动力学
下载PDF
电针对骶上脊髓横断所致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大鼠脊髓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邓悦宁 周达岸 +5 位作者 徐笑梅 刘磊 聂晓娇 马贤德 刘树权 吕欣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22-728,共7页
目的:观察电针"大椎""次髎"穴对骶上脊髓横断后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大鼠的干预作用,探讨电针通过调控Wnt-1、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神经基因蛋白1(Ngn1)表达而改善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大鼠排尿功能的作用机制。方... 目的:观察电针"大椎""次髎"穴对骶上脊髓横断后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大鼠的干预作用,探讨电针通过调控Wnt-1、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神经基因蛋白1(Ngn1)表达而改善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大鼠排尿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电针组、电针对照组,每组12只。采用胸(T)10脊髓横断制备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模型,挤压膀胱排尿法辅助排尿。电针组予"大椎""次髎"穴电针干预;电针对照组于"大椎""次髎"穴区旁开(左右交替)1 cm处进行电针干预,每次20 min,每日1次,连续1周。通过脊髓损伤行为学(BBB)评分评价术后大鼠运动功能;通过尿流动力学判断模型大鼠的排尿功能;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脊髓组织中Wnt-1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脊髓组织中Ngn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BBB评分显著下降(P<0.01);电针组大鼠BBB评分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和电针对照组(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膀胱基础压力、最大压力和漏尿点压力升高(P<0.01),膀胱最大容量和顺应性下降(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组大鼠膀胱基础压力、最大压力和漏尿点压力下降(P<0.01),膀胱最大容量和顺应性升高(P<0.01,P<0.05);与电针组比较,电针对照组大鼠膀胱基础压力、最大压力和漏尿点压力升高(P<0.01),膀胱最大容量和顺应性下降(P<0.01,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脊髓组织中Wnt-1、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P<0.01),Ngn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组大鼠脊髓组织中Wnt-1、β-catenin和Ngn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电针组比较,电针对照组大鼠脊髓组织中Wnt-1、β-catenin和Ngn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1)。结论:电针"大椎""次髎"穴对骶上脊髓横断所致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大鼠排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骶上脊髓横断 逼尿肌反射亢进 WNT-1 β-连环蛋白 神经基因蛋白1
原文传递
托特罗定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东 廖利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11期895-896,共2页
目的评价抗胆碱能药物托特罗定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50例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患者口服托特罗定每日2次,每次2 mg,共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7 d排尿日记记录获得的数据。结果治疗12周后,患者平均功... 目的评价抗胆碱能药物托特罗定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50例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患者口服托特罗定每日2次,每次2 mg,共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7 d排尿日记记录获得的数据。结果治疗12周后,患者平均功能性膀胱容量从(114.0±44.3)ml增加到(207.7±54.9)ml,24 h平均排尿次数从(8.9±2.7)次减少到(4.6±2.5)次,24 h平均尿失禁量从(646.7±348.9)ml减少到(426.6±291.3)ml,24 h平均尿失禁次数从(7.8±3.1)次减少到(4.8±3.2)次,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5例患者(10%)出现口干症状,但能耐受,未退出本研究。结论托特罗定是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的安全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特罗定 脊髓损伤 逼尿肌反射亢进 药物治疗
下载PDF
逼尿肌A型肉毒毒素重复注射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及神经源性尿失禁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东 廖利民 +6 位作者 熊宗胜 付光 鞠彦合 吴娟 韩春生 史文博 黄悦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11期897-898,共2页
目的评价经尿道膀胱壁逼尿肌A型肉毒毒素重复注射治疗脊髓损伤患者逼尿肌反射亢进和神经源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损伤平面在骶髓以上的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6例,均有单侧或双侧肾积水,严重尿失禁,口服抗胆碱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将300 U ... 目的评价经尿道膀胱壁逼尿肌A型肉毒毒素重复注射治疗脊髓损伤患者逼尿肌反射亢进和神经源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损伤平面在骶髓以上的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6例,均有单侧或双侧肾积水,严重尿失禁,口服抗胆碱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将300 U A型肉毒毒素经膀胱镜注射针分30个点注射于除膀胱颈和三角区以外的膀胱壁.重复注射3次.治疗前后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并记录排尿日记,观察毒副作用.结果重复注射3次平均起效时间10.5 d(5~21 d), 3次注射间隔时间分别平均为8.9个月和5.8个月.第1次注射后平均尿失禁次数由10.1 /d降至3.3 /d,平均导尿量由98.5 ml/次增至404.2 ml/次,平均最大膀胱测压容积由95.4 ml增至385.6 ml,平均充盈末逼尿肌压力由105.8 cmH2O降至31 cmH2O.第2次注射后平均尿失禁次数由9.7 /d降至3.7 /d,平均导尿量由108.3 ml/次增至387.2 ml/次,平均最大膀胱测压容积由105.4 ml增至375.6 ml,平均充盈末逼尿肌压力由97.8 cmH2O降至33 cmH2O.第3次注射后平均尿失禁次数由9.2 /d降至3.9 /d, 平均导尿量由115.7 ml/次增至363.9 ml/次,平均最大膀胱测压容积由102 ml增至357.6 ml,平均充盈末逼尿肌压力由98.1cmH2O降至36.9 cmH2O.随访6个月,未观察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逼尿肌A型肉毒毒素重复注射是治疗脊髓损伤患者逼尿肌反射亢进和神经源性尿失禁的一种有效﹑安全的微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逼尿肌反射亢进 神经源性尿失禁 脊髓损伤
下载PDF
逼尿肌反射亢进大鼠膀胱ICC细胞兴奋性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永革 何晓伟 +6 位作者 张伟 马文强 吴永胜 吴群 李伟文 方强 宋波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5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后大鼠逼尿肌反射亢进膀胱Cajal间质细胞(ICC)细胞兴奋性的变化,探讨膀胱逼尿肌功能改变与ICC细胞兴奋性变化的可能关系。方法:制作大鼠骶髓上损伤模型,膀胱压力测定证实膀胱出现逼尿肌反射亢进后,取膀胱组织急性分离...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后大鼠逼尿肌反射亢进膀胱Cajal间质细胞(ICC)细胞兴奋性的变化,探讨膀胱逼尿肌功能改变与ICC细胞兴奋性变化的可能关系。方法:制作大鼠骶髓上损伤模型,膀胱压力测定证实膀胱出现逼尿肌反射亢进后,取膀胱组织急性分离ICC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ICC细胞兴奋性变化。结果:逼尿肌反射亢进大鼠模型制作成功,膀胱ICC细胞兴奋性较正常组和膀胱造瘘组明显增加。结论:脊髓损伤后大鼠膀胱功能改变可能与ICC细胞兴奋性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逼尿肌反射亢进 CAJAL间质细胞 兴奋性
原文传递
逼尿肌反射亢进和逼尿肌无反射大鼠膀胱Cajal间质细胞数量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永革 贾卓敏 +2 位作者 郑霁 方强 宋波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217-219,共3页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后大鼠逼尿肌反射亢进和逼尿肌无反射膀胱Cajal间质细胞(ICC)数量变化,探讨膀胱逼尿肌功能改变和ICC的可能关系。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膀胱造瘘组、逼尿肌反射亢进组和逼尿肌无反射组,每组10只。制作大鼠骶髓...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后大鼠逼尿肌反射亢进和逼尿肌无反射膀胱Cajal间质细胞(ICC)数量变化,探讨膀胱逼尿肌功能改变和ICC的可能关系。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膀胱造瘘组、逼尿肌反射亢进组和逼尿肌无反射组,每组10只。制作大鼠骶髓和骶髓上损伤模型,尿动力学检查证实膀胱出现逼尿肌反射亢进和逼尿肌无反射后,取膀胱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ICC数量变化。结果各组膀胱ICC数量比较:正常组与膀胱造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逼尿肌反射亢进组明显高于正常组和膀胱造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逼尿肌无反射组明显低于正常组和膀胱造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大鼠膀胱功能改变可能与ICC数量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逼尿肌反射亢进 逼尿肌无反射 CAJAL间质细胞
下载PDF
脊髓损伤致大鼠神经源性膀胱尿动力学变化及P2Y4的表达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全刚 姜华茂 +2 位作者 刘丁乙 司淑斌 朱家亮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3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大鼠不同平面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尿动力学变化及P2Y4的表达意义。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50只,雌雄不限,体重180-220g,随机分对照组、骶髓损伤组、骶上脊髓损伤组。建立神经源性膀胱大鼠模型。28d后,进行尿动力学检测。尿... 目的探讨大鼠不同平面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尿动力学变化及P2Y4的表达意义。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50只,雌雄不限,体重180-220g,随机分对照组、骶髓损伤组、骶上脊髓损伤组。建立神经源性膀胱大鼠模型。28d后,进行尿动力学检测。尿动力检测完毕后,取标本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2Y4表达情况。结果逼尿肌漏尿点压力在骶上脊髓损伤组较对照组、骶髄损伤组升高明显;逼尿肌漏尿点压在骶髄损伤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2Y4在骶上脊髓损伤组的表达较对照组、骶髓损伤组升高明显;P2Y4在骶髓损伤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大鼠骶上脊髓损伤后,逼尿肌表现为反射亢进,大鼠骶髓损伤后逼尿肌表现为反射减弱。膀胱逼尿肌中P2Y4表达增高可能是引起逼尿肌反射亢进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尿动力 逼尿肌反射亢进 P2Y4
下载PDF
托特罗定治疗脊髓损伤所致逼尿肌反射亢进的临床报道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容君 丁明福 +1 位作者 钟慧燕 杨霖 《华西医学》 CAS 2007年第2期270-271,共2页
目的观察托特罗定抑制脊髓损伤所致逼尿肌反射亢进,从而建立低压贮留安全膀胱的临床效果。方法36例脊髓损伤的患者经尿动力检查证实存在明确的逼尿肌反射亢进,逼尿肌漏尿点压力均大于40cmH2O,平均82.4cmH2O,并伴有严重的急迫性尿失禁。... 目的观察托特罗定抑制脊髓损伤所致逼尿肌反射亢进,从而建立低压贮留安全膀胱的临床效果。方法36例脊髓损伤的患者经尿动力检查证实存在明确的逼尿肌反射亢进,逼尿肌漏尿点压力均大于40cmH2O,平均82.4cmH2O,并伴有严重的急迫性尿失禁。全部患者均服用舍尼亭治疗,根据清洁间歇导尿记录判断治疗效果。结果4-8周后32例患者最大导尿容量均大于300ml,与治疗前首次无抑制收缩并发生尿失禁时的平均膀胱容量160ml相比明显增加,其中20例完全无尿失禁发生,获得满意效果,12例患者偶发尿失禁治疗有效,4例患者最大导尿容量小于200ml,治疗无效。总有效率89%。结论托特罗定可以有效的抑制脊髓损伤后发生的逼尿肌反射亢进,可以用来建立低压贮留膀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特罗定 逼尿肌反射亢进 脊髓损伤
下载PDF
托特罗定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39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根林 郑樱 +2 位作者 郝春霞 周红俊 黄彦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10期606-607,共2页
目的观察托特罗定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 9例脊髓损伤患者连续服药 2周以上 ,平均 (8.3 1± 6.47)个月 ,有效剂量为 1— 12mg /日 ,平均 (5 .82± 3 .13 )mg /日 ;其中 12例患者长期服药 (剂量 ... 目的观察托特罗定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 9例脊髓损伤患者连续服药 2周以上 ,平均 (8.3 1± 6.47)个月 ,有效剂量为 1— 12mg /日 ,平均 (5 .82± 3 .13 )mg /日 ;其中 12例患者长期服药 (剂量 1— 8mg /日 ) ,并随访 1年。结果 3 9例患者有效 3 7例 (94.87% ) ,平均膀胱容量扩大 (74.3 6± 3 5 .3 2 )ml (P <0 .0 0 1) ,2 4h排尿次数减少 (3 .85±2 .3 8)次 (P <0 .0 0 1) ,每次排尿量增加 (4 9.74± 41.2 0 )ml (P <0 .0 0 1) ,残余尿量增加 (64 .62± 41.98)ml (P <0 .0 0 1) ;2例肾积水患者积水消失。药物副作用 :口干 8例 (2 0 .5 1% )、心慌 1例、尿潴留 1例 ,服药超过 1年的患者心电图及肝肾功能无异常。结论托特罗定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效果明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特罗定 脊髓损伤 逼尿肌反射亢进
下载PDF
大鼠逼尿肌肌源性变化与逼尿肌反射亢进及逼尿肌不稳定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邱功阔 宋波 +6 位作者 金锡御 卢根生 方强 张庆华 张水文 唐伟 赵谦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96-598,共3页
目的观察骶髓上损伤或膀胱出口梗阻(BOO)后逼尿肌收缩功能的变化,探讨逼尿肌反射亢进(DH)及逼尿肌不稳定(DI)的发病机制。方法建立SD大鼠骶髓上损伤后4周及BOO4周动物模型,进行在体和离体膀胱充盈性测压及离体逼尿肌条机械牵拉试验。结... 目的观察骶髓上损伤或膀胱出口梗阻(BOO)后逼尿肌收缩功能的变化,探讨逼尿肌反射亢进(DH)及逼尿肌不稳定(DI)的发病机制。方法建立SD大鼠骶髓上损伤后4周及BOO4周动物模型,进行在体和离体膀胱充盈性测压及离体逼尿肌条机械牵拉试验。结果骶髓上损伤后DH的发生率为91.1%,BOO后DI的发生率为66.7%;正常对照组大鼠在体膀胱充盈至压力32.85±11.08cmH2O时尿液自导管周围溢出,在体及离体膀胱充盈测压全过程逼尿肌无节律性收缩反应,DH组和DI组在体及离体膀胱均于较低的膀胱内压下即出现节律性收缩反应,离体膀胱的收缩频率明显高于在体膀胱(P<0.05);DH组及DI组离体逼尿肌条机械牵拉致其出现收缩时的最小张力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相同前负荷下的收缩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逼尿肌能够自发兴奋产生收缩,骶髓上损伤或膀胱出口梗阻后膀胱逼尿肌发生继发性改变,自动节律性增强,DH及DI的发生与逼尿肌自身的兴奋性增强密切相关,传统观念忽略了肌源性变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脊髓损伤 梗阻 逼尿肌不稳定 逼尿肌反射亢进
下载PDF
托特罗定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知寒 关骅 石晶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10期608-609,共2页
目的评价托特罗定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 0例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患者口服托特罗定每日 2次 ,每次 2mg ,共治疗 12周。通过治疗前后尿动力学和排尿日记的数据分析 ,评价托特罗定的疗效与安全性。结... 目的评价托特罗定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 0例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患者口服托特罗定每日 2次 ,每次 2mg ,共治疗 12周。通过治疗前后尿动力学和排尿日记的数据分析 ,评价托特罗定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治疗 12周后 ,患者平均每次排尿量从 (113 .95± 2 6.5 9)ml增加到 (176.5 8± 3 7.86)ml (P <0 .0 1) ;平均功能性膀胱容量从(2 17.63± 3 3 .76)ml增加到 (2 3 1.3 2± 3 9.72 )ml (P <0 .0 5 ) ;排尿间隔时间从 (12 6.5 8± 2 1.41)min延长到 (15 1.0 5± 19.83 )min(P <0 .0 1) ;第一次收缩时膀胱容量从 (62 .62± 3 6.3 7)ml增加到 (12 6.75± 3 4.64 )ml (P <0 .0 1) ;最大逼尿肌收缩压力从 (74.81± 2 8.60 )cmH2 O降至 (61.90± 16.2 2 )cmH2 O (P <0 .0 5 ) ;最大收缩波幅从 (4 7.2 4± 3 0 .42 )cmH2 O降至 (3 9.3 6± 2 5 .2 8)cmH2 O (P <0 .0 5 )。结论托特罗定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安全有效 ,且依从性良好 ,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特罗定 脊髓损伤 逼尿肌反射亢进
下载PDF
电针关元穴治疗脊髓损伤患者逼尿肌反射亢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耿丹 钟丹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6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电针关元穴治疗脊髓损伤(SCI)患者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DH)的疗效。方法:收治SCI后DH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电针关元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片加膀胱训练治疗。结果:治疗前后,治疗... 目的:探讨电针关元穴治疗脊髓损伤(SCI)患者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DH)的疗效。方法:收治SCI后DH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电针关元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片加膀胱训练治疗。结果:治疗前后,治疗组尿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膀胱顺应性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最大膀胱测压容积、充盈末逼尿肌压力、最大尿流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膀胱顺应性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关元穴治疗SCI神经源性膀胱DH优于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片加膀胱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电针 尿动力学 神经源性膀胱 逼尿肌反射亢进
下载PDF
逼尿肌反射亢进大鼠膀胱ICC细胞数量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永革 贾卓敏 +1 位作者 方强 宋波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88-690,共3页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后大鼠逼尿肌反射亢进膀胱Cajal间质细胞(ICC)数量的变化,探讨膀胱逼尿肌功能改变和ICC的可能关系。方法:制作大鼠骶髓上损伤模型,膀胱压力测定证实膀胱出现逼尿肌反射亢进后,取膀胱组织行c-ki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激...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后大鼠逼尿肌反射亢进膀胱Cajal间质细胞(ICC)数量的变化,探讨膀胱逼尿肌功能改变和ICC的可能关系。方法:制作大鼠骶髓上损伤模型,膀胱压力测定证实膀胱出现逼尿肌反射亢进后,取膀胱组织行c-ki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ICC数量的变化。结果:逼尿肌反射亢进大鼠模型制作成功,膀胱ICC数量较正常组和膀胱造瘘组明显增加。结论:脊髓损伤后大鼠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可能由ICC数量变化所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逼尿肌反射亢进 CAJAL间质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