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HRIMP ages of detrital zircons from the Changcheng System in the Ming Tombs area,Beijing:Constraints on the protolith nature and maximum depositional age of the Mesoproterozoic cover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被引量:62
1
作者 WAN Yusheng1,2, ZHANG Qiaoda1 & SONG Tianrui1 1.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37, China 2. Beijing SHRIMP Laboratory, Beijing 100037, China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 to Wan Yusheng (e-mail: wanyusheng@cags.net.c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3年第22期2500-2506,共7页
The Mesoproterozoic Changcheng System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North China Craton. Determining its time of deposition and sources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Precambrian crustal evolution of the North China Cra... The Mesoproterozoic Changcheng System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North China Craton. Determining its time of deposition and sources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Precambrian crustal evolutio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This paper suggests age distribution patterns for detrital zircons from clastic sediments of the Changcheng System in the Ming Tombs area, Beijing. Samples of feldspar-bearing sandstone (CHc-2) and pure sandstone (CHc-9)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Changzhougou Formation, which constitutes the basal part of the Changcheng System. Detrital zircons show an age range from 2.35 to 2.60 Ga. However, sample CHc-9 in the upper Changzhougou Formation also contains some zircons with ages of 1.9-1.8 Ga and 2.3-2.1 Ga. The age patterns lead to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Most of the detrital material came from a source area composed predominantly of ~2.5 Ga continental crust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2) 1.9-1.8 Ga reflects the age record of Palaeoproterozoic continent-continent collisional event in the North China Craton; and (3) the oldest age for deposition of the Changcheng System is 1.8 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 原岩 中国 北部地区 地壳演变
原文传递
西峡北部秦岭群变质沉积岩锆石SHRIMP定年:物源区复杂演化历史和沉积、变质时代确定 被引量:58
2
作者 万渝生 刘敦一 +1 位作者 董春艳 殷小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72-1178,共7页
本文对秦岭群典型分布区西峡北部一个遭受高级变质作用的碎屑沉积岩样品(黑云斜长片麻岩)进行了锆石年代学研究。阴极发光图像显示锆石普遍具有核-边结构。在U-Pb年龄谐和图上数据点分散分布,年龄变化范围为>3.0Ga到~400Ma。结合以... 本文对秦岭群典型分布区西峡北部一个遭受高级变质作用的碎屑沉积岩样品(黑云斜长片麻岩)进行了锆石年代学研究。阴极发光图像显示锆石普遍具有核-边结构。在U-Pb年龄谐和图上数据点分散分布,年龄变化范围为>3.0Ga到~400Ma。结合以往研究,获得如下结论和认识:(1)秦岭群变质沉积岩的变质原岩形成于古元古代之后,其中一些可能形成于中元古代晚期甚至更晚,原秦岭群是由不同时代地质体组成,需进一步解体;(2)锆石特征表明,岩石遭受加里东期强烈变质,变质作用经历了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向角闪岩相的转变过程;(3)秦岭造山带及邻区存在长期复杂的早期演化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 SHRIMP定年 变质时代 秦岭群 秦岭造山带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胶东地区粉子山群碎屑锆石SHRIMP U-Pb定年 被引量:50
3
作者 谢士稳 王世进 +5 位作者 颉颃强 刘守偈 董春艳 马铭株 刘敦一 万渝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989-2998,共10页
胶东是华北克拉通重要的变质基底出露区之一。对该区古元古代粉子山群和荆山群中碎屑锆石的年龄分布特征的研究,可以为胶东地区早前寒武纪演化提供重要依据。由于Pb丢失作用,前人仅在粉子山群中获得少量锆石谐和年龄。本文对粉子山群长... 胶东是华北克拉通重要的变质基底出露区之一。对该区古元古代粉子山群和荆山群中碎屑锆石的年龄分布特征的研究,可以为胶东地区早前寒武纪演化提供重要依据。由于Pb丢失作用,前人仅在粉子山群中获得少量锆石谐和年龄。本文对粉子山群长石石英片岩中碎屑锆石进行了SHRIMP定年。52颗锆石的61个数据点分析,获得36个谐和年龄(不谐和度〈10%)。所有具谐和年龄的锆石都具有高的Th/U比值,大多显示明显的岩浆环带,原为岩浆成因。谐和锆石年龄分布在2033~3429Ma之间,主要峰值分别为~2.19Ga和~2.48Ga。该样品中还含有2颗年龄大于3.3Ga的锆石,位于谐和线上的2颗最年轻碎屑锆石的年龄为~2.08Ga。结合前人研究,可得出如下结论:1)粉子山群和荆山群原岩沉积时代可进一步限制在1.9~2.1Ga之间;2)粉子山群与荆山群的碎屑锆石年龄分布形式存在明显区别,指示其源区可能不同;3)胶东地区可能存在古太古代地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 SHRIMP 古元古代 古太古代 粉子山群 胶东
下载PDF
内蒙古林西地区上二叠统林西组砂岩碎屑锆石的年龄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50
4
作者 韩杰 周建波 +1 位作者 张兴洲 邱海峻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8-269,共12页
林西地区林西组的主体岩性以碎屑岩为主,对其中代表性岩石组合——长石石英砂岩进行了年代学研究。50粒碎屑锆石样品的LA-ICP-MS U-Pb年代学测试结果显示2个主要年龄区间:(256±2~322±3)Ma,峰值年龄为279Ma±2Ma;(357... 林西地区林西组的主体岩性以碎屑岩为主,对其中代表性岩石组合——长石石英砂岩进行了年代学研究。50粒碎屑锆石样品的LA-ICP-MS U-Pb年代学测试结果显示2个主要年龄区间:(256±2~322±3)Ma,峰值年龄为279Ma±2Ma;(357±7~497±4)Ma,峰值年龄为441Ma±3Ma。另有3颗锆石的年龄分别为797Ma±6Ma、1413Ma±38Ma、1661Ma±24Ma。其中256 Ma±2Ma的年龄限定了林西组原岩年龄应为晚二叠世;第二组年龄(357±7~497±4)Ma,峰期年龄441Ma±3Ma,与东北地区的主要泛非期事件年龄一致,表明主要的物源区为东北地块(佳蒙地块)。而797Ma±6Ma、1413Ma±38Ma、1661Ma±24Ma等年龄反映了东北地块基底年龄的信息。这些年龄数据表明,林西组应为东北地块的一部分,并进一步限制了华北与西伯利亚两大板块的缝合线应位于林西组发育地区的南部,即西拉木伦河断裂,而拼合时代应晚于晚二叠世,可能为早三叠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碎屑锆石年龄 林西组砂岩 构造意义
下载PDF
碎屑岩物源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49
5
作者 徐杰 姜在兴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9-396,共18页
沉积物物源研究作为沟通沉积盆地与剥蚀区的纽带,有助于恢复源区构造背景、估计沉积物搬运路径与距离、重建古水系和恢复沉积盆地充填演化历史等,在源-汇系统分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方法如岩石学、沉积学、重矿物和元素地球... 沉积物物源研究作为沟通沉积盆地与剥蚀区的纽带,有助于恢复源区构造背景、估计沉积物搬运路径与距离、重建古水系和恢复沉积盆地充填演化历史等,在源-汇系统分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方法如岩石学、沉积学、重矿物和元素地球化学等方法在物源体系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同位素测试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碎屑矿物同位素测年开始大量地被应用到物源分析当中。近些年碎屑锆石测年被广泛地应用到沉积盆地物源体系恢复和古水系重建中,而针对碎屑矿物如金红石、独居石和磷灰石等的同位素测年也同样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多种矿物组合分析以及单矿物多重定年,可以更全面地恢复物源区的构造演化史,从而更准确地恢复构造演化与盆地充填过程之间的耦合关系。同时随着碎屑锆石U/Pb数据的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开始被引入用于定量分析不同物源区对沉积区砂体展布的影响。现今和未来的物源分析将是不断引入新的研究技术、将传统方法与新技术的结合、从单一方法到多种方法的综合、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化研究、从单一学科到多学科交叉的过程,从而更好地让我们认识沉积物在地表的剥蚀搬运沉积的整个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分析 碎屑锆石 同位素测年 定量分析
下载PDF
碎屑锆石年代学在沉积物源研究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 被引量:34
6
作者 郭佩 刘池洋 +1 位作者 王建强 李长志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6-56,共11页
近年来,碎屑锆石U-Pb定年技术的不断突破极大地促进了沉积盆地物源分析的发展,该方法被进一步应用于分析古地理环境、沉积盆地演化以及物源区剥蚀速率等。在广泛应用的同时,国际学者逐渐意识到诸多不确定因素可影响分析结果、导致偏差... 近年来,碎屑锆石U-Pb定年技术的不断突破极大地促进了沉积盆地物源分析的发展,该方法被进一步应用于分析古地理环境、沉积盆地演化以及物源区剥蚀速率等。在广泛应用的同时,国际学者逐渐意识到诸多不确定因素可影响分析结果、导致偏差。在系统总结碎屑锆石年代学在沉积物源研究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的基础上,分析结果认为:1采样过程中要注意采样间隔和水动力对锆石的分选作用;2实验过程中合理地选择U-Pb定年方法,根据特定科学问题选定待测锆石和确定分析数量;3物源对比过程中不应简单地将沉积岩的碎屑锆石年龄谱与周缘造山带结晶岩体(包括岩浆岩和变质岩)的年龄进行对比,还应关注较老沉积岩提供的再旋回锆石、不同源岩的锆石产出能力、剥蚀区适当的隆升时间及碎屑锆石的"滞后时间"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分析 碎屑锆石 U-PB定年 偏差 再旋回锆石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北缘白云鄂博群和腮林忽洞群底部碎屑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分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3
7
作者 马铭株 章雨旭 +1 位作者 颉颃强 万渝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973-2988,共16页
白云鄂博群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由于赋存超大型REE-Nb-Fe矿而受到广泛关注。白云鄂博群形成时代有中元古代、古生代等不同认识。腮林忽洞群位于白云鄂博群的南部,与白云鄂博群的关系也有不同认识。本文报道了白云鄂博群和腮林忽洞群底部... 白云鄂博群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由于赋存超大型REE-Nb-Fe矿而受到广泛关注。白云鄂博群形成时代有中元古代、古生代等不同认识。腮林忽洞群位于白云鄂博群的南部,与白云鄂博群的关系也有不同认识。本文报道了白云鄂博群和腮林忽洞群底部中-粗粒砂岩的碎屑锆石SHRIMP U-Pb年龄和LA-ICPMS Hf同位素组成。两个岩群碎屑沉积岩的碎屑锆石在形态和内部结构上类似,按结构特征可分为继承或捕获锆石、岩浆锆石、变质锆石和重结晶锆石等不同类型。年龄都主要分布在1.8~2.1Ga之间和2.4~2.7Ga之间,尽管年龄峰值存在一定区别。它们的Hf同位素组成也类似,εHf(t)和tDM2(Hf)变化范围分别主要在约-6.0~6.0之间和2550~2950Ma之间。结合前人研究,可得出如下结论:白云鄂博群和腮林忽洞群的物源区类似,主要由新太古代晚期和古元古代晚期岩浆岩组成,为新太古代早期陆壳物质再循环产物;部分岩石遭受新太古代晚期和古元古代晚期高级变质作用改造;碎屑物质都来自华北克拉通北缘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与其形成时代相同的认识不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鄂博群 腮林忽洞群 碎屑锆石 SHRIMP定年 HF同位素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Formation ages and source regions of the Palaeoproterozoic Gaofan, Hutuo and Dongjiao groups in the Wutai and Dongjiao areas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from SHRIMP U-Pb dating of detrital zircons: Resolution of debates over their stratigraphic relationships 被引量:33
8
作者 WAN YuSheng MIAO PeiSheng +7 位作者 LIU DunYi YANG ChongHui WANG Wei WANG HuiChu WANG ZheJiu DONG ChunYan DU LiLin ZHOU HongYi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0年第13期1278-1284,共7页
这份报纸在北方中国 Craton 的 Wutai 和 Dongjiao 区域报导 Gaofan, Hutuo 和 Dongjiao 组的元沉积的岩石的由岩屑形成的锆石年龄分布。由岩屑形成的锆石一从 Gaofan 组的 quartzite 主要是在年龄的 2.5 Ga,与大约 2.7 Ga 并且更旧... 这份报纸在北方中国 Craton 的 Wutai 和 Dongjiao 区域报导 Gaofan, Hutuo 和 Dongjiao 组的元沉积的岩石的由岩屑形成的锆石年龄分布。由岩屑形成的锆石一从 Gaofan 组的 quartzite 主要是在年龄的 2.5 Ga,与大约 2.7 Ga 并且更旧。A 石英岩从 Hutuo 组的基础集团企业的卵石在到 Gaofan 组的 quartzite 的由岩屑形成的锆石年龄分发是类似的。为从 Dongjiao 组的 meta-feldspar-quartz 沙岩,由岩屑形成的锆石的年龄主要在 2.5 Ga 被集中。比 2.6 Ga 旧的锆石都没被识别,但是在年龄与一些是 1.84 Ga 和 2.22.0 Ga。与更早的研究结合了,下列结论能被得出:(1 ) Gaofan 组是在年龄的早 Palaeoproterozoic 并且对迟了的 Neoarchaean Wutai 花岗石绿岩岩层年轻得多、无关,它 unconformably 躺它。因此, Gaofan 组是在诺思中国 Craton 的最旧的 Palaeoproterozoic 元沉积的单位之一。(2 ) Hutuo 组在一个大陆人地下室上在中间的 Palaeoproterozoic (2.14-2.09 Ga ) 被扔,在早 Palaeoproterozoic Gaofan 组后面。(3 ) Dongjiao 组在 1.84 Ga 以后被形成,并且可能属于 Changcheng 系统的更低的部分。(4 ) 从所有三个组的由岩屑形成的锆石显示出 2.5 Ga 的一座明显的年龄山峰,从在北方中国 Craton 在太古代的结束在强烈 tectono-magma-thermal 事件形成的火的岩石被采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 古元古代 形成年代 地层关系 滹沱河 五台山 克拉通 源区
原文传递
Pre-Devonian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eastern South China Block:Geochronological evidence from detrital zircons 被引量:29
9
作者 Lei Xiang LiangShu Shu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0年第10期1427-1444,共18页
Using the U-Pb LA-ICP-MS analysis technique we analyzed geochronological features of detrital zircons from Devonian and Ordovician coarse sandstone in southern Jiangxi Province,northern Cathaysia Block.Abundant ancien... Using the U-Pb LA-ICP-MS analysis technique we analyzed geochronological features of detrital zircons from Devonian and Ordovician coarse sandstone in southern Jiangxi Province,northern Cathaysia Block.Abundant ancient crustal information was obtained.The 350 groups of U-Pb age center on five ranges:2600-2300 Ma(peak at 2470 Ma),1100-900 Ma(peak at 980 Ma),900-700 Ma(peak at 800 Ma),650-520 Ma(peak at 600 Ma) and 450-400 Ma(peak at 440 Ma).We also found a detrital zircon of ~3.5 Ga.This is the oldest age in northern Cathaysia Block obtained so far.From the analysis we concluded that:(1) the 2600-2300 Ma period,characterized by a global continent-building,records late Neoarchean magmatism that did not occur in the neighboring area of Cathaysia;(2) the marked peak at 1100-900 Ma corresponds with the assembly time of the Neoproterozoic supercontinent,Rodinia,suggesting that the Cathaysia Block was once a part of Rodinia,and numerous euhedral zircons with similar ages likely resulted from the Grenville event;(3) the peak at 900-700 Ma corresponds to the breakup of Rodinia,as evidenced by wide occurrence of Neoproterozoic granite,basic dyke swarms and continental rift-type deposition;(4) the 650-520 Ma period is the typical time of the Pan-African event,but as yet no associated magmatic rock has been reported in this area;and(5) the peak at 450-400 Ma,representing the early Paleozoic orogeny,was recorded in various igneous rocks.Abundant Silurian-Lower Devonian granitic plutons,orthogneisses and their zircon U-Pb dating ages(450-400 Ma) are important evidence of an early Paleozoic orogenic event.Geological data support the interpretation of an Early Paleozoic tectonic heat event in Cathaysia,which was likely to be caused by intracontinental colli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trital zircon U-PB dating tectonic evolution pre-Devonian South China
原文传递
柴北缘-南祁连地区构造热事件 被引量:28
10
作者 刘永江 Franz Neubauer +2 位作者 李伟民 Johann Genser 李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17-1329,共13页
对柴北缘路乐河剖面新生代沉积物和山前现代河沙中碎屑的锆石U-Pb同位素热年代学研究表明:研究区物源区发育~260、~450、500~600、800~900Ma 4个主要年龄峰值和~1.8、2.5~2.6Ga 2个较小的年龄峰值。结合研究区已有的同位素年龄数... 对柴北缘路乐河剖面新生代沉积物和山前现代河沙中碎屑的锆石U-Pb同位素热年代学研究表明:研究区物源区发育~260、~450、500~600、800~900Ma 4个主要年龄峰值和~1.8、2.5~2.6Ga 2个较小的年龄峰值。结合研究区已有的同位素年龄数据提出:柴北缘—南祁连地区在二叠纪中—晚期遭受了一次较强烈的低温区域构造热事件的改造;柴北缘高压榴辉岩及其相关的地质体隆升到地表的时间晚于上新世;柴北缘—南祁连地区先后主要经历了800~900 Ma的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500~600 Ma的泛非区域变质事件和~450Ma的俯冲碰撞变质事件;柴北缘—南祁连地区的主要构造热事件发生在元古代,主要集中在500~600Ma和800~900Ma,表明柴北缘—南祁连地区的前寒武纪基底性质与扬子板块相似,与华北板块完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北缘 南祁连 碎屑锆石 U-PB定年 构造热事件 构造
下载PDF
塔里木西北缘阿克苏地区震旦系苏盖特布拉克组沉积物源分析:碎屑锆石年代学证据 被引量:26
11
作者 何景文 朱文斌 +3 位作者 郑碧海 吴海林 葛荣峰 罗梦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9-162,共14页
阿克苏地区位于新疆塔里木克拉通西北缘,是研究塔里木克拉通前寒武纪演化的关键地区.该区出露有较好的前寒武系变质基底和沉积盖层,包括新元古界阿克苏群,南华系巧恩布拉克组和尤尔美那克组以及震旦系苏盖特布拉克组和奇格布拉克组.震... 阿克苏地区位于新疆塔里木克拉通西北缘,是研究塔里木克拉通前寒武纪演化的关键地区.该区出露有较好的前寒武系变质基底和沉积盖层,包括新元古界阿克苏群,南华系巧恩布拉克组和尤尔美那克组以及震旦系苏盖特布拉克组和奇格布拉克组.震旦系苏盖特布拉克组主要为一套红色河流相,湖相砂岩—粉砂岩序列,底部发育有砾岩和玄武岩夹层.本文对苏盖特布拉克组顶底两个沉积岩样品进行了LA-ICP-MS碎屑锆石UPb定年,旨在揭示苏盖特布拉克组的源区特征以及区域构造演化历史.碎屑锆石年龄谱指示出600~680Ma、730~900Ma、1800~2050Ma和2300~2600Ma四期构造-岩浆活动,与塔里木克拉通广泛发育的前寒武系岩体时代相匹配,说明塔里木克拉通可以为苏盖特布拉克组提供直接的物源.这四期构造-岩浆活动分别反映了塔里木克拉通对泛非造山、Rodinia超大陆、Columbia超大陆和新太古代—古元古代早期全球陆壳生长事件的响应.苏盖特布拉克组碎屑锆石记录落入碰撞背景盆地范围.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苏盖特布拉克组沉积可能代表了该区由会聚背景向伸展背景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 U-PB定年 物源 震旦系 苏盖特布拉克组 阿克苏 塔里木克拉通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直罗组内碎屑锆石和铀矿物赋存形式简析及其对铀源的指示 被引量:25
12
作者 陈印 冯晓曦 +7 位作者 陈路路 金若时 苗培森 司马献章 苗爱生 汤超 王贵 刘忠仁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90-1206,共17页
鄂尔多斯盆地作为中国重要的多种能源共生的大型盆地,发育了大量的砂岩型铀矿床。本次工作选择盆地东北部纳岭沟铀矿床作为研究对象,在直罗组含矿段附近采取5个砂岩样品进行碎屑锆石U-Pb定年,并针对含矿样品进行电子探针分析。该地区直... 鄂尔多斯盆地作为中国重要的多种能源共生的大型盆地,发育了大量的砂岩型铀矿床。本次工作选择盆地东北部纳岭沟铀矿床作为研究对象,在直罗组含矿段附近采取5个砂岩样品进行碎屑锆石U-Pb定年,并针对含矿样品进行电子探针分析。该地区直罗组含矿段碎屑锆石U-Pb年龄集中分布于5个阶段:(2479±11)Ma^(2460±19)Ma、(2300~1950)Ma、(1896±21)Ma^(1820±32)Ma、(316~266)Ma及165 Ma。同时,本文整理了鄂尔多斯盆地北部造山带内古老变质基底、孔兹岩带和晚古生代侵入岩时代,并发现在直罗组内获得的碎屑锆石年龄与北部造山带内地质体所记录的年龄相一致。结合前人地球化学及古地理研究,本次工作推断纳岭沟地区直罗组砂岩沉积物最终来自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造山带。纳岭沟铀矿床内铀矿赋存形式主要为存在于碎屑颗粒内部、黏土矿物周边、黄铁矿周边和炭屑裂隙内部。结合野外地质体放射性异常测量,本次工作认为铀源主要来自于沉积成岩阶段含铀碎屑颗粒的预富集和后期高放射性异常地质体通过含铀含氧水向盆地内部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直罗组 碎屑锆石 U-PB定年 铀矿
下载PDF
合肥盆地中生代地层时代与源区的碎屑锆石证据 被引量:23
13
作者 王薇 朱光 +2 位作者 张帅 刘程 顾承串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55-977,共23页
合肥盆地位于大别造山带北侧、郯庐断裂带西侧,其发育过程与这两大构造带演化密切相关。本次工作对合肥盆地南部与东部出露的中生代砂岩与火山岩进行了锆石年代学研究,从而限定了各组地层的沉积时代,确定了火山岩喷发时间,指示了沉积物... 合肥盆地位于大别造山带北侧、郯庐断裂带西侧,其发育过程与这两大构造带演化密切相关。本次工作对合肥盆地南部与东部出露的中生代砂岩与火山岩进行了锆石年代学研究,从而限定了各组地层的沉积时代,确定了火山岩喷发时间,指示了沉积物的源区。这些年代学数据表明,合肥盆地南部的中生代碎屑岩自下而上分别为下侏罗统防虎山组、中侏罗统圆筒山组或三尖铺组、下白垩统凤凰台组与周公山组(或黑石渡组)与上白垩统戚家桥组,其间缺失上侏罗统。盆地东部白垩系自下而上为下白垩统朱巷组与响导铺组和上白垩统张桥组。该盆地出露的毛坦厂组或白大畈组火山岩喷发时代皆为早白垩世(130~120 Ma)。盆地南部的下——中侏罗统及白垩系源区皆为大别造山带,分别对应该造山带的后造山隆升与造山后伸展隆升。而盆地东部白垩系的源区始终为东侧的张八岭隆起带,后者属于郯庐断裂带伸展活动中的上升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盆地 碎屑锆石 U-PB定年 沉积时代 沉积物源区
下载PDF
西天山乌孙山地区大哈拉军山组碎屑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8
14
作者 白建科 李智佩 +3 位作者 徐学义 李婷 茹艳娇 李晓英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5-95,共11页
西天山伊犁地区广泛出露的大哈拉军山组火山-沉积岩系,是研究西天山早石炭世古地理格局和天山古生代造山作用演化过程最为直接的载体。文章对西天山乌孙山地区大哈拉军山组砂岩样品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其碎屑锆石206... 西天山伊犁地区广泛出露的大哈拉军山组火山-沉积岩系,是研究西天山早石炭世古地理格局和天山古生代造山作用演化过程最为直接的载体。文章对西天山乌孙山地区大哈拉军山组砂岩样品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其碎屑锆石206Pb/238U表面年龄分布范围较宽((321±2)^(435±2)Ma),按年龄及频率分布特征大致可以划分为2组:321~372 Ma和395~435 Ma。结合锆石的矿物学特征、CL图像特点及乌孙山区域地质资料,初步获得以下认识:(1)西天山乌孙山地区大哈拉军山组沉积时代不晚于早石炭世晚期;(2)所研究砂岩的碎屑物质主要来源于乌孙山及南部那拉提山相关的火山岩浆岩;(3)西天山造山带在中—晚泥盆世期间经历了一次重要的洋陆转换事件。早石炭世以后,进入后碰撞裂谷伸展演化阶段,因此大哈拉军山组火山-沉积岩系形成后碰撞伸展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天山 大哈拉军山组 碎屑锆石 U-PB定年 后碰撞伸展环境
下载PDF
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两岸志留-泥盆系碎屑锆石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7
15
作者 程胜东 方俊钦 +4 位作者 赵盼 徐备 鲍庆中 周永恒 邓荣敬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909-1921,共13页
为了通过碎屑岩的物源对比讨论古亚洲洋的闭合过程,笔者选择西拉木伦河北侧林西双井子地区和南侧奈曼旗下石碑地区的志留纪地层进行碎屑岩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北侧样品LX0831-11为粉砂质板岩,采于西拉木伦河北岸上志留统杏树洼组。碎... 为了通过碎屑岩的物源对比讨论古亚洲洋的闭合过程,笔者选择西拉木伦河北侧林西双井子地区和南侧奈曼旗下石碑地区的志留纪地层进行碎屑岩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北侧样品LX0831-11为粉砂质板岩,采于西拉木伦河北岸上志留统杏树洼组。碎屑锆石年龄分为三组:385~531Ma(N=52)、872~1097Ma(N=11)、1344~1901Ma(N=11),碎屑锆石的最小年龄限定地层沉积下限为中-晚泥盆世。南侧样品130417-06为石英岩屑砂岩,采于奈曼旗下石碑组顶部砂岩中。碎屑锆石年龄分为四组:370~523Ma(N=34)、884~1481Ma(N=21)、1573~1900Ma(N=6)、2369~2588Ma(N=8),碎屑锆石的最小年龄限定地层沉积下限为晚泥盆世。这两个分别来自西拉木伦河南、北两侧原志留纪样品,显示一致的志留-泥盆纪及晚元古代碎屑锆石年龄谱,表明两者从泥盆纪开始即具有相同的沉积物源;而代表兴蒙造山带的元古代碎屑锆石在奈曼旗地区的出现,说明泥盆纪以来兴蒙造山带的剥蚀物已到达华北板块北缘。因此,本次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暗示华北板块与其北部松辽地块在中-晚泥盆世之前已经完成拼合过程,即此时两者间已不存在古亚洲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定年 西拉木伦河 内蒙古 兴蒙造山带 古亚洲洋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部红水泉组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7
16
作者 赵芝 迟效国 +3 位作者 赵秀羽 孙巍 潘世语 胡兆初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6-135,共10页
红水泉组广泛出露于大兴安岭北部地区,主要由杂砂岩、砂板岩、碳酸盐岩和凝灰岩组成,含腕足、珊瑚和苔藓虫化石,时代为早石炭世。对额尔古纳右旗和扎兰屯地区的红水泉组砂岩样品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87个谐和-近谐和... 红水泉组广泛出露于大兴安岭北部地区,主要由杂砂岩、砂板岩、碳酸盐岩和凝灰岩组成,含腕足、珊瑚和苔藓虫化石,时代为早石炭世。对额尔古纳右旗和扎兰屯地区的红水泉组砂岩样品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87个谐和-近谐和年龄主要分布在4个年龄区间:353~379Ma,峰值年龄约为366Ma;428~473Ma,峰值年龄约为441Ma和464Ma;487~521Ma,峰值年龄约为502Ma;1790~1 943Ma,峰值年龄约为1 848Ma。其中:约366、441、464和502Ma的峰值年龄与额尔古纳、兴安地块的岩浆事件基本吻合,1 848Ma的峰值年龄普遍存在于2个地块,说明红水泉组的沉积物主要来自额尔古纳—兴安地块;约366Ma的峰值年龄反映沉积物部分来自大兴安岭北部晚泥盆世火山弧,物源区具有双向性(古老陆壳和火山弧)。结合区域早石炭世沉积特征认为红水泉组为一套弧后盆地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水泉组 碎屑锆石 U-PB年代学 大兴安岭北部:地质测年
下载PDF
西秦岭造山带徽县-成县盆地早白垩世沉积物源分析——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的约束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英利 王宗起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7-50,共14页
运用LA-ICP-MS U-Pb方法,对徽县-成县盆地下白垩统田家坝组花岗岩砾石和周家湾组、鸡山组砂岩中的锆石进行U-Pb年龄测定,分别获得了25组、89组和123组U-Pb有效年龄。结果表明:田家坝组花岗岩砾石年龄有2期,分别是210.8Ma±0.6Ma和2... 运用LA-ICP-MS U-Pb方法,对徽县-成县盆地下白垩统田家坝组花岗岩砾石和周家湾组、鸡山组砂岩中的锆石进行U-Pb年龄测定,分别获得了25组、89组和123组U-Pb有效年龄。结果表明:田家坝组花岗岩砾石年龄有2期,分别是210.8Ma±0.6Ma和218.8Ma±1.8Ma,与前人测得的迷坝岩体的年龄一致。周家湾组砂岩中的碎屑锆石U-Pb年龄主要分布在186-240Ma和629-1182Ma 2个区间,而鸡山组砂岩中的碎屑锆石U-Pb年龄集中在179-233Ma、305-459Ma和632-1281Ma 3个区间,表明物源区存在差异。综合分析锆石的U-Pb年龄数据,认为田家坝组物源主要来自于盆地南缘的迷坝岩体。周家湾组物源除迷坝岩体外,大量元古宙地层为其提供了沉积物。少量石炭系和泥盆系—奥陶系则成为鸡山组的次要物源区。碎屑锆石年龄结果还表明,徽成盆地南缘没有沉积下三叠统—二叠系,徽成盆地南部地区在207 Ma(206 Ma)、448Ma(428Ma)、791 Ma(874Ma)等发育多期岩浆活动,915Ma(910Ma)发生区域变质作用。周家湾组1个太古宙碎屑锆石年龄和已有的研究成果,有力地证明了西秦岭造山带存在新太古代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秦岭 徽县-成县盆地 下白垩统 物源分析 碎屑锆石测年
下载PDF
太原西山上二叠统—下三叠统地层最大沉积年龄的碎屑锆石U-Pb定年约束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超 孙蓓蕾 曾凡桂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79-1587,共9页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是古生界向中生界过渡的重要地质历史转折时期,发生了地史时期规模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石千峰组作为华北地台二叠系—三叠系过渡阶段沉积,其时代归属对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的准确划分至关重要。本文应用LA-MC-ICPMS...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是古生界向中生界过渡的重要地质历史转折时期,发生了地史时期规模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石千峰组作为华北地台二叠系—三叠系过渡阶段沉积,其时代归属对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的准确划分至关重要。本文应用LA-MC-ICPMS对华北中部太原西山晚二叠世—早三叠世上石盒子组、石千峰组、刘家沟组中4件砂岩样品进行碎屑锆石U-Pb定年,4件砂岩样品(SNF、XM、K8、LJG)分别给出了最年轻锆石峰值年龄270Ma、296Ma、250Ma、262Ma,表明太原西山上石盒子组师脑峰砂岩(SNF)的沉积时间不早于270Ma,石千峰组底部K8砂岩(K8)沉积时间不早于250Ma。因此,太原西山地区石千峰组应归属于早三叠世,二叠系—三叠系的界线应位于石千峰组K8砂岩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西山 石千峰组 砂岩碎屑锆石 U-PB 定年 二叠系-三叠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东北部DB1井中生界碎屑锆石LA-ICP-MSU-Pb定年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杨甫 陈刚 +5 位作者 章辉若 侯斌 张甲明 丁超 胡延旭 雷盼盼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3-319,共7页
对准噶尔盆地东北部Db1井中生界晚三叠世-中晚侏罗世三组砂岩样品,共计199颗锆石进行了显微结构和LA-ICP-MSU-Pb定年分析.根据锆石矿物特征,阴极发光图像和年龄分布特征,结合区域沉积古流体系的地质约束,对研究区晚三叠世-中晚侏罗世的... 对准噶尔盆地东北部Db1井中生界晚三叠世-中晚侏罗世三组砂岩样品,共计199颗锆石进行了显微结构和LA-ICP-MSU-Pb定年分析.根据锆石矿物特征,阴极发光图像和年龄分布特征,结合区域沉积古流体系的地质约束,对研究区晚三叠世-中晚侏罗世的沉积物源环境及其地质构造意义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碎屑锆石主要物源可能包括准噶尔盆地内部、准北周缘造山带,碎屑锆石U-Pb年龄以较宽的时域分布在150~1 224 Ma,并在统计分布上存在4个主要的538~360 Ma,354~271 Ma,267~208 Ma,185~150 Ma年龄区间及对应的510,490,410,330,290,250,162 Ma7个峰值年龄.碎屑锆石出现162 Ma的峰值年龄,反映了燕山运动对准噶尔地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 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 U-PB定年 物源分析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特瑞艾肯冰期时代的碎屑锆石年代学制约 被引量:9
20
作者 罗志文 徐备 何金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7-474,共8页
通过对特瑞艾肯组冰碛岩顶部含砾粉砂岩的碎屑锆石年代学分析,得到最年轻锆石的年龄为629±8Ma,代表特瑞爱肯冰碛岩的沉积时代上限。该年龄限定了特瑞爱肯冰期的结束时代,并可与扬子板块的南沱冰期以及全球范围的Elatina冰期或Marin... 通过对特瑞艾肯组冰碛岩顶部含砾粉砂岩的碎屑锆石年代学分析,得到最年轻锆石的年龄为629±8Ma,代表特瑞爱肯冰碛岩的沉积时代上限。该年龄限定了特瑞爱肯冰期的结束时代,并可与扬子板块的南沱冰期以及全球范围的Elatina冰期或Marinoan冰期对比。其余较老年龄集中分布在718~887 Ma,1822~2092 Ma和2345~2613 Ma,暗示库鲁克塔格地区前寒武纪的3个主要岩浆活动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鲁克塔格 冰碛岩 碎屑锆石年龄 新元古代冰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