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TSP-202超前预报系统探测距离的技术措施的研究 被引量:38
1
作者 李忠 刘秀峰 黄成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72-475,共4页
从地质构造学理论、爆破地震学理论出发,就如何提高TSP-202超前预报探测系统的探测距离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进行超长距离探测时的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TSP-202超前预报系统 工程地质 构造地质学 探测距离
下载PDF
类HTV-2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红外辐射特征与可探测性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杨霄 牛青林 +1 位作者 贺志宏 董士奎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7-46,共10页
以类HTV-2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为研究对象,对其红外辐射特征进行了仿真分析。综合考虑了目标、背景、传输过程的方向和光谱特性,系统分析了地基平台、浮空器、天基卫星对类HTV-2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红外探测能力,得到了不同探测波段、不同... 以类HTV-2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为研究对象,对其红外辐射特征进行了仿真分析。综合考虑了目标、背景、传输过程的方向和光谱特性,系统分析了地基平台、浮空器、天基卫星对类HTV-2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红外探测能力,得到了不同探测波段、不同探测平台的最大探测距离。研究结果表明,目标的红外辐射强度受观测方向的影响较大,最大探测距离随探测器灵敏度的增加而增大,中波波段(3.7~4.8μm、3.0~5.0μm)的探测距离比长波波段(7.7~9.5μm、8.0~12.0μm)的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测器 红外辐射特征 探测距离 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 探测波段 探测平台
原文传递
基于有效回波概率估计空间碎片激光测距系统作用距离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明 薛莉 +2 位作者 黄晨 王亮亮 刘翌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0-267,共8页
基于回波光子数方程估计空间碎片激光测距系统作用距离时,最小可接受回波光子数很难确定。本文提出了通过改变空间碎片实测数据回波稀疏性获得精度变化曲线的退化模型,以"精度不变"作为衡量条件,确定保精度情况下系统最小可识别有效... 基于回波光子数方程估计空间碎片激光测距系统作用距离时,最小可接受回波光子数很难确定。本文提出了通过改变空间碎片实测数据回波稀疏性获得精度变化曲线的退化模型,以"精度不变"作为衡量条件,确定保精度情况下系统最小可识别有效回波概率,从而估算系统作用距离的方法。首先,根据单光子雪崩探测器"关门"特性,得到了有效回波概率与测量距离关系。然后,建立实测数据的稀疏性退化模型得到测量精度与有效回波概率的跃变曲线,根据精度曲线中"保精度平台"的"跳变点"获得最小可识别有效回波概率。最后,根据最小可识别回波概率获得系统对不同大小典型空间碎片的作用距离。分别处理了有效截面积为3.884 0,6.391 2和9.855 5m2的3种典型空间碎片的实验数据,结果表明:系统在满足m级测距精度的前提下,可识别的最小有效回波概率为0.02~0.044,对上述不同特性典型空间碎片相应的最大作用距离分别为820,1 520和2 250km。提出的模型在精度不变情况下解决了系统最小可识别有效回波概率难以确定的问题,大大减少了实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激光测距系统 作用距离 有效回波概率 测距精度 数据稀疏性 退化模型
下载PDF
入射角对“猫眼”目标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瑜 刘秉琦 +1 位作者 周斌 武东生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0-434,共5页
激光雷达截面(LRCS)能够综合表征目标激光散射特性,在激光主动探测系统论证设计、探测性能估算中有广泛的应用。从LRCS定义出发,建立了正入射与斜入射条件下离焦"猫眼"目标的LRCS模型,得到了正入射与斜入射条件下离焦"猫... 激光雷达截面(LRCS)能够综合表征目标激光散射特性,在激光主动探测系统论证设计、探测性能估算中有广泛的应用。从LRCS定义出发,建立了正入射与斜入射条件下离焦"猫眼"目标的LRCS模型,得到了正入射与斜入射条件下离焦"猫眼"目标的探测距离计算公式,讨论了目标LRCS及主动探测距离随入射角和离焦量变化的规律,对入射角和离焦量对目标LRCS和主动探测距离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入射角和离焦量的增大会引起"猫眼"目标有效照射面积和回波发散角变小,进而引起LRCS和激光主动探测距离变小。这为激光主动探测系统的设计和性能评价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眼”效应 激光雷达截面 入射角 离焦量 探测距离
下载PDF
基于紫外成像技术的瓷绝缘子串放电程度量化评估 被引量:13
5
作者 贾志东 王林军 +3 位作者 尚晓光 贾骉 石海珍 张楠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67-1475,共9页
为利用紫外成像技术对绝缘子串的放电程度进行量化评估,首先以稳定放电源和紫外成像仪搭建试验装置,研究了增益、距离、角度和风力4种参数对紫外成像结果的影响。然后利用瓷绝缘子串开展了一系列人工污秽试验,用紫外成像仪记录下绝缘子... 为利用紫外成像技术对绝缘子串的放电程度进行量化评估,首先以稳定放电源和紫外成像仪搭建试验装置,研究了增益、距离、角度和风力4种参数对紫外成像结果的影响。然后利用瓷绝缘子串开展了一系列人工污秽试验,用紫外成像仪记录下绝缘子串在电压不断升高过程中的放电现象,从紫外检测视频中提取了光子数、光斑面积和光斑数量等指标,分析了其与绝缘子串放电强度的对应关系。稳定放电源试验发现,仪器增益、距离与紫外检测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均存在指数关系,角度和风力对放电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污闪试验研究发现,从视频中提取的指标与绝缘子串放电强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根据指标数值大小可将放电分为电晕放电、间歇性电弧放电和持续性电弧放电3个等级,实现了利用紫外成像技术对绝缘子串放电强度进行量化评估的目的。研究成果对紫外成像技术的应用以及绝缘子串污闪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成像 仪器增益 检测距离 紫外光子数 光斑面积脉冲 放电评估 污闪预警
下载PDF
红外偏振成像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赵永强 马位民 李磊磊 《飞控与探测》 2019年第3期77-84,共8页
作为一种新型光电探测技术,红外偏振成像探测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展现出的广阔应用前景,受到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和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对近几年红外偏振探测理论、红外偏振成像系统、探测系统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通过模拟不同材料的红... 作为一种新型光电探测技术,红外偏振成像探测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展现出的广阔应用前景,受到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和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对近几年红外偏振探测理论、红外偏振成像系统、探测系统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通过模拟不同材料的红外偏振辐射特性和进行实际的图像分析,对红外偏振成像探测技术的发展动向、存在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给出了系统的综述。分析了当前红外偏振成像技术存在的优、缺点,结合生物多波段偏振视觉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仿生偏振视觉的概念。通过分析目标辐射偏振特性,给出了偏振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并用实际拍摄图像分析了红外偏振成像的适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成像 红外辐射 目标检测 探测距离 仿生偏振视觉
下载PDF
美国STSS卫星有效载荷主要指标探讨 被引量:11
7
作者 郭松 贾成龙 陈杰 《上海航天》 2012年第3期38-41,72,共5页
根据目标光学特性、大气吸收特性及地球背景辐射特性,推测了美空间跟踪与监视系统(STSS)卫星助推段捕获相机和中段跟踪相机的波段选择。根据卫星轨道及目标运动特性,推测相机探测距离和视场。以推测结果为输入条件计算星座覆盖率,结果... 根据目标光学特性、大气吸收特性及地球背景辐射特性,推测了美空间跟踪与监视系统(STSS)卫星助推段捕获相机和中段跟踪相机的波段选择。根据卫星轨道及目标运动特性,推测相机探测距离和视场。以推测结果为输入条件计算星座覆盖率,结果验证了推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跟踪与监视系统 助推段 中段 捕获相机 跟踪相机 探测距离
下载PDF
高速滑翔目标点源红外辐射特征模拟及可探测性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牛青林 杨霄 +3 位作者 陈彪 贺志宏 刘连伟 董士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2-159,共8页
文中对天基和地基两种观测平台下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的点源红外可探测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双温度模型的N-S方程和气固耦合模型获得流场参数和壁面温度,并基于逐线法获得气体的物性参数;基于视在光线法求解辐射传输方程来获得HTV-2飞行器... 文中对天基和地基两种观测平台下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的点源红外可探测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双温度模型的N-S方程和气固耦合模型获得流场参数和壁面温度,并基于逐线法获得气体的物性参数;基于视在光线法求解辐射传输方程来获得HTV-2飞行器的点源本征辐射特性,并考虑大气透过率、背景以及路径辐射参数下计算不同平台的可探测性。结果表明:目标的中长波辐射强度强烈依赖于本体辐射,气体辐射可以忽略;3~5μm谱带内的本征辐射较8~12μm高近一个量级;在固定探测器灵敏度(10-12 W/cm^2)下,最大探测距离强烈依赖于波段和探测角度。3~5μm谱带内地基和天基观测的理想最大探测距离分别为450 km和1 450 km,8~12μm谱带分别为300 km和550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V-2 探测距离 红外辐射 高超声速 热力非平衡
下载PDF
海上交通巡逻和救助船舶配置规模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立波 《船舶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21,112,共4页
为适应海上交通安全管理需要,确定巡逻和救助船舶配置规模,根据船舶使用水域和功能定位,将巡逻和救助船舶划分3种类型和7个系列,基于巡逻船雷达基本探测原理和巡逻路径,计算巡逻船有效监管距离和面积,基于海上交通应急到达时间要求和救... 为适应海上交通安全管理需要,确定巡逻和救助船舶配置规模,根据船舶使用水域和功能定位,将巡逻和救助船舶划分3种类型和7个系列,基于巡逻船雷达基本探测原理和巡逻路径,计算巡逻船有效监管距离和面积,基于海上交通应急到达时间要求和救助路径,计算救助船有效救助距离和面积,根据离岸不同距离水域面积和岸线长度,确定巡逻和救助船舶配置规模,提高巡逻和救助船舶布局规划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安全 巡逻救助 探测距离 水域面积 配置规模
原文传递
简易估计激光探测系统作用距离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晓杰 何永强 +2 位作者 周冰 应家驹 周中亮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1-75,共5页
为了测试评估激光探测系统的有效作用距离,基于室内大气激光传输过程模拟,本文提出一种简易估计激光探测作用距离的方法,分析了大气传输的特性及室内模拟实现方法,模拟搭建了激光探测系统并对其进行了室内试验测试和外场实地验证,得到... 为了测试评估激光探测系统的有效作用距离,基于室内大气激光传输过程模拟,本文提出一种简易估计激光探测作用距离的方法,分析了大气传输的特性及室内模拟实现方法,模拟搭建了激光探测系统并对其进行了室内试验测试和外场实地验证,得到了一些有益参考数据,针对室内、外场试验数据偏差现象,定性分析了误差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可行,可简易估计激光探测系统的作用距离,为外场测试提供参照范围,增强外场测试针对性进而提高测试效率,为测试评估激光探测系统作用距离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作用距离 激光探测 测试方法
下载PDF
肉品无损检测光学传感器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9
11
作者 郭庆辉 彭彦昆 +2 位作者 李永玉 田文健 乔鑫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484-490,共7页
畜肉品质光谱检测过程中,不同样品之间的厚度差异导致肉品表面到光纤探头的检测距离存在差异,对预测结果影响较大。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肉品无损检测的光学传感器,并间隔玻璃从下至上对畜肉品质进行检测,消除了样品厚度对检测... 畜肉品质光谱检测过程中,不同样品之间的厚度差异导致肉品表面到光纤探头的检测距离存在差异,对预测结果影响较大。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肉品无损检测的光学传感器,并间隔玻璃从下至上对畜肉品质进行检测,消除了样品厚度对检测距离的影响,并分析了光谱曲线随检测距离变化的变化规律。为探究所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搭建了试验平台,包括光谱仪、距离调节机构、光源、石英玻璃、光学传感器和计算机,其中石英玻璃可透过220~2500 nm波长范围的光而无吸收,光学传感器可以帮助采集更多的肉品漫反射光。选择了18个猪肉样品贮藏在4℃环境中,并在不同的冷藏时间取出进行光谱采集(400~1100 nm),采用不同的检测距离(8~22 mm,间隔2 mm),最后测量样品的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在获得样品光谱数据后,分别用1阶导数、多元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换(SNV)和1阶导数+SNV等方法进行预处理,并建立猪肉的TVB-N含量的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当检测距离为16 mm,采用1阶导数+SNV预处理时,建立的TVB-N含量预测模型效果最好,校正集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8和0.92 mg/(100 g),预测集相关系数和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7和1.56 mg/(100 g)。因此,利用所设计光学传感器对猪肉新鲜度进行检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新鲜度 光学传感器 检测距离 可见近红外光谱
下载PDF
天空背景红外辐射亮度测量及其对目标探测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东 赵威 +3 位作者 陈勇 张岩岫 成斌 王冰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74-777,共4页
天空背景的红外辐射特征对目标侦察探测具有重要意义。利用3μm^5μm中波、8μm^12μm长波红外测量设备对天空背景红外辐射亮度进行了测量,长波波段辐射亮度在3.7~13.6 W?m-2?sr-1,中波波段辐射亮度在0.05~0.48 W?m-2?sr-1,相同条件长... 天空背景的红外辐射特征对目标侦察探测具有重要意义。利用3μm^5μm中波、8μm^12μm长波红外测量设备对天空背景红外辐射亮度进行了测量,长波波段辐射亮度在3.7~13.6 W?m-2?sr-1,中波波段辐射亮度在0.05~0.48 W?m-2?sr-1,相同条件长波辐射亮度高于中波辐射亮度1~2个数量级;随着观测角增大,天空背景辐射亮度显著降低,同时太阳辐射、大气温度等因素也对天空背景辐射有较大的影响。利用测量结果仿真分析了天空背景辐射对目标侦察探测距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观测角由9.6°降低到1.9°时,红外搜索跟踪系统探测距离会减少41.5%~4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空背景 红外辐射亮度 目标探测 程辐射 探测距离
下载PDF
探测距离对光幕系统探测灵敏度影响研究
13
作者 董运豪 张斌 +1 位作者 褚文博 赵冬娥 《舰船电子工程》 2024年第4期178-182,共5页
针对探测距离会对光幕系统探测灵敏度产生影响,分别建立弹丸进入系统时遮挡激光产生的光通量变化与系统接收弹丸反射激光功率的数学模型,得到最终弹丸过靶产生的光功率变化的数学模型,根据能够引起系统响应的最小光功率,得出了弹丸处于... 针对探测距离会对光幕系统探测灵敏度产生影响,分别建立弹丸进入系统时遮挡激光产生的光通量变化与系统接收弹丸反射激光功率的数学模型,得到最终弹丸过靶产生的光功率变化的数学模型,根据能够引起系统响应的最小光功率,得出了弹丸处于不同探测距离条件下光幕系统能够探测最小弹丸的尺寸,最后通过实验对数学模型结果进行验证。该研究对于根据所需探测灵敏度设计合理探测靶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测距离 弹丸尺寸 光幕系统 探测靶面 探测灵敏度
下载PDF
红外热像仪对面目标的作用距离的公式推导及误差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范书彦 石晓光 《红外》 CAS 2006年第8期6-9,共4页
通过分析红外热像仪镜头处所接收到的辐照度,结合红外辐射的基本理论,推导出红外热像仪对面目标的作用距离公式,讨论了影响红外热像仪对面目标的作用距离的各种因素,给出了误差计算模型.
关键词 红外热像仪 面目标 作用距离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高速物体速度测量反射式光幕光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蔡怀宇 王文涛 +1 位作者 孙秋实 黄战华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7-29,33,共4页
在使用区截装置的测速系统中,为了扩大靶面面积,适用于大口径的高速飞行物体的速度测量,系统采用没有反射装置的光幕做为靶面。通过理论分析了光幕探测距离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实验验证系统的实际探测性能,系统在距离镜头1 300 mm处,形成... 在使用区截装置的测速系统中,为了扩大靶面面积,适用于大口径的高速飞行物体的速度测量,系统采用没有反射装置的光幕做为靶面。通过理论分析了光幕探测距离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实验验证系统的实际探测性能,系统在距离镜头1 300 mm处,形成一个半径为400 mm的圆形有效探测区域,面积为0.502m2。在这个范围内,直径大于等于40 mm的物体通过时都可以被系统检测到。最后对其指标的改进根据不同的影响参数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光幕靶在完成过靶目标探测的同时,简化了机械结构,易于调节,大大缩小了体积,减轻了质量,同时降低了成本,更加方便于野外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式光幕 速度测量 探测距离 光电传感器
下载PDF
探测距离对激光定距引信探测能力影响的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6
16
作者 姚宗辰 张合 +2 位作者 张祥金 黄正祥 岳连永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54,共9页
为全面评价激光定距引信的探测能力,确定其随距离变化的规律,通过推导脉冲激光测距回波方程,建立脉冲激光测距数据分布解析方程并提出误差量化评价方法。仿真分析并评估了探测距离对回波信号及探测能力各指标的影响,最后通过试验得到验... 为全面评价激光定距引信的探测能力,确定其随距离变化的规律,通过推导脉冲激光测距回波方程,建立脉冲激光测距数据分布解析方程并提出误差量化评价方法。仿真分析并评估了探测距离对回波信号及探测能力各指标的影响,最后通过试验得到验证。结果表明:可靠测程内,引信可实现可靠探测,随探测距离减小,测距随机误差先减小后增加,系统误差逐渐增加;引信最大可靠测程为84.8 m,测程内随机误差为0.22~0.73 m,满足引信远程定距的需求;提高阈值可明显改善测距误差,但会造成可靠测程减小。所得探测能力变化规律与评价方法可为脉冲激光引信设计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引信 探测能力 测距误差 探测距离
下载PDF
不同探测距离与角度下典型煤岩近红外光谱特征与定性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悦 王世博 +4 位作者 葛世荣 王赛亚 向阳 杨恩 吕渊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737-2742,共6页
近红外波段的反射光谱测量较方便,不需对试样进行预处理,同时也适用于在线分析。为利用近红外光谱实现综放开采自动化放煤技术中的煤岩识别,从某矿井的综放工作面收集了炭质泥岩、砂质泥岩、砂岩、气煤4种典型的块状煤岩试样,综合考虑... 近红外波段的反射光谱测量较方便,不需对试样进行预处理,同时也适用于在线分析。为利用近红外光谱实现综放开采自动化放煤技术中的煤岩识别,从某矿井的综放工作面收集了炭质泥岩、砂质泥岩、砂岩、气煤4种典型的块状煤岩试样,综合考虑工作面后部刮板输送机的堆煤情况,在实验室利用光谱仪采集了常见探测距离(1.3, 1.4和1.5 m)与探测角度(10°, 20°, 30°, 40°和90°)下的4种典型煤岩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通过对4种典型煤岩光谱特征分析,发现探测角度与距离对光谱曲线波形和吸收谷位置无明显影响,但明显影响光谱曲线的反射率。炭质泥岩、砂质泥岩、砂岩这3种岩样,均在1 400, 1 900和2 200 nm波段附近出现较明显的吸收谷,此外,砂岩与炭质泥岩在2 200 nm波段附近出现双吸收谷,气煤在近红外波段内的漫反射光谱曲线整体呈水平趋势,无明显的吸收谷。在1.3 m探测距离下,光谱曲线反射率随着探测角度的增大而增大;在1.4和1.5 m探测距离下,光谱曲线反射率随着探测角度的增大而减小。在10°, 20°和30°探测角度下,光谱曲线的反射率随着探测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在40°和90°探测角度下,光谱曲线的反射率随着探测距离的增大而降低。使用一阶微分(FD)、 Savitzky-Golay卷积平滑(S-G卷积平滑)、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这三种方法来增强光谱曲线吸收特征以及消除探测条件对煤岩漫反射光谱的影响,发现S-G卷积平滑在增强光谱吸收特征的前提下,还有效的消除了探测角度与高度对光谱曲线的影响。利用余弦相似度与皮尔逊相关系数两种模型分别进行煤岩定性分析,结果发现,基于S-G卷积平滑预处理后的余弦相似度模型分类效果最优,其正确分类率为100%。最佳预处理方法与定性分析模型的获得可以为在不同探测距离与探测角度下直接利用反射光谱的波形进行快速、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反射光谱 近红外 定性分析 探测距离 探测角度
下载PDF
基于微波透射法的瓷质绝缘子XWP-70劣化检测 被引量:6
18
作者 万勋 刘正庭 +4 位作者 龚政雄 尹骏刚 汪霄飞 吴润琪 姚建刚 《电瓷避雷器》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07-214,共8页
为了对瓷质绝缘子进行非接触式快速无损检测,提出一种基于微波透射法的绝缘子劣化检测方法。该方法根据介质中均匀平面波传输理论,对微波在绝缘子内部及交界面的传播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将绝缘子复杂结构简化成均匀介质层,建立了微波在... 为了对瓷质绝缘子进行非接触式快速无损检测,提出一种基于微波透射法的绝缘子劣化检测方法。该方法根据介质中均匀平面波传输理论,对微波在绝缘子内部及交界面的传播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将绝缘子复杂结构简化成均匀介质层,建立了微波在绝缘子内部及交界面传输过程的数学模型。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和毫米波天线搭建了微波检测平台,对从现场取回的绝缘子样本进行对比实验。所实测的散射参量S21幅值差异的最大值达到16 d B以上,灵敏度较高,初步证明了微波透射方法应用于瓷质绝缘子劣化检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透射法 瓷质绝缘子劣化检测 微波透射角度 检测距离 天线极化
原文传递
基于子区间的雷达探测距离和测距精度分析
19
作者 欧阳衡 高硕 +2 位作者 王世涛 马正琰 张德权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2-339,共8页
探测距离和测距精度是雷达的关键性能指标,在实际服役工况下受雷达系统内部信号传输损耗、外部信号干扰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较大,提高其准确性已成为雷达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为了评估上述不确定性因素对雷达性能的影响程度,开展了雷... 探测距离和测距精度是雷达的关键性能指标,在实际服役工况下受雷达系统内部信号传输损耗、外部信号干扰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较大,提高其准确性已成为雷达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为了评估上述不确定性因素对雷达性能的影响程度,开展了雷达探测距离和测距精度的不确定性分析。首先,建立了考虑信号传输损耗和信号干扰的雷达探测距离和测距精度模型;其次,采用区间模型量化不确定性参数,实现内外部参数统一框架下的不确定性度量;然后,构建准确的探测距离和测距精度响应面模型,并采用Sobol'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实现多维参数对探测距离和测距精度影响的排序;最后,采用子区间分解分析方法获取了雷达探测距离和测距精度区间,并与通过蒙特卡洛模拟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将雷达探测距离和测距精度设定合理的容限与阈值,可提高雷达性能分析效率,降低性能分析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测距离 测距精度 不确定性 响应面 子区间
下载PDF
面向煤矸识别的近红外反射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 被引量:6
20
作者 丁震 常博深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3-97,共5页
利用近红外反射光谱进行煤矸识别时,光谱采集装置距工作面的探测距离变化及粉尘干扰会对近红外反射光谱产生影响。为选取最佳的煤矸近红外反射光谱预处理方法,收集了外观相近的无烟煤和矸石样本,在实验室搭建了由近红外光谱仪、准直镜... 利用近红外反射光谱进行煤矸识别时,光谱采集装置距工作面的探测距离变化及粉尘干扰会对近红外反射光谱产生影响。为选取最佳的煤矸近红外反射光谱预处理方法,收集了外观相近的无烟煤和矸石样本,在实验室搭建了由近红外光谱仪、准直镜、卤素灯等组成的光谱采集装置,采集了不同探测距离(1.2,1.5,1.8 m)和粉尘浓度(200,500,800 mg/m^(3))下的煤矸近红外反射光谱。通过对煤矸近红外反射光谱特征分析,发现探测距离和粉尘浓度变化对煤矸近红外反射光谱曲线波形和吸收谷位置无明显影响,即不会改变光谱特征吸收波长点,但对煤矸近红外反射光谱的反射率产生明显影响,即光谱反射率随着探测距离和粉尘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会造成煤矸近红外反射光谱漂移。为增强煤矸近红外反射光谱吸收特征,利用微分、标准正态变量变换和多项式平滑3种方法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将经过预处理的煤矸近红外反射光谱数据输入至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煤矸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微分预处理方法对探测距离和粉尘浓度变化下采集的煤矸近红外反射光谱数据的优化效果最佳,能有效消除探测距离和粉尘浓度变化对光谱反射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识别 近红外反射光谱 数据预处理 探测距离 粉尘浓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