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空间、建构和设计——建构作为一种设计的工作方法 |
顾大庆
|
《建筑师》
|
2006 |
74
|
|
2
|
我们今天有机会成为杨廷宝吗? 一个关于当今中国建筑教育的质疑 |
顾大庆
|
《时代建筑》
|
2017 |
18
|
|
3
|
反思风景园林学——写在学科专业目录调整之际 |
张振威
毛颜康
|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4
|
|
4
|
从《设计元素》看包豪斯设计教育的理性内核与视觉转向 |
崔婉怡
许懋彦
|
《世界建筑》
|
2023 |
3
|
|
5
|
“建造—空间”线索下的贯通式建构教学研究 |
吴佳维
傅筱
|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新工科教育语境中跨学科课程项目的设计教学法 |
周鼎
吕冠儒
郭鹏翔
陈龙宝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7
|
从《设计元素》看梁思成的“体形环境”建筑教育观与清华建筑设计基础教学 |
崔婉怡
许懋彦
|
《世界建筑》
|
2023 |
1
|
|
8
|
包豪斯预备课程的建筑迂行——以拉兹洛·莫霍利-纳吉主持的课程为例 |
王雨林
卢永毅
|
《建筑师》
|
2019 |
4
|
|
9
|
交融与调适:深圳大学“一横多纵”设计教学体系的实践 |
张轶伟(文\图)
陈佳伟(文\图)
肖靖(文\图)
彭小松(文\图)
范悦(文\图)
|
《世界建筑导报》
|
2023 |
0 |
|
10
|
通识与专业之辨:包豪斯预备课程在美国建筑教育的传播 |
张轶伟
曲菲
|
《建筑师》
|
2021 |
3
|
|
11
|
四步关联的空间类型教学——深圳大学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初探 |
张轶伟
顾蓓蓓
钟波涛
|
《中国建筑教育》
|
2022 |
0 |
|
12
|
略论莫霍利-纳吉的新式教育有机方法观 |
曹汝平
|
《艺术生活》
|
2019 |
0 |
|
13
|
包豪斯对于现代设计教学的意义 |
李逸斐
|
《艺术生活》
|
2019 |
0 |
|
14
|
包豪斯与日本设计教育的相互影响 |
海伦娜·查普科娃
张洁(译)
温静(校)
|
《时代建筑》
|
2019 |
0 |
|
15
|
范本转化与理性生成——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及思想演变 |
朱雷
|
《新建筑》
|
2019 |
6
|
|
16
|
作为设计教学战略的异常事物与惯例辩证法——1996~2007哈佛大学第一学年工作室课程(英文) |
普霄斯顿.斯科特.科恩
|
《新建筑》
|
2007 |
0 |
|
17
|
设计思维教学法的理念框架与支撑技术 |
林琳
董玉琦
沈书生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0
|
|
18
|
关于“建构实验”课程的方法学和教学法意义 |
顾大庆
|
《中国建筑教育》
|
2012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