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石墨化提纯晶质(鳞片)石墨 被引量:39
1
作者 张向军 陈斌 高欣明 《炭素技术》 CAS CSCD 2001年第2期39-40,共2页
以晶质 (鳞片 )石墨为原料 ,采用石墨化高温提纯原理 ,研究不同纯度的坩埚、晶质石墨及石墨化温度等条件对提纯效果的影响。结果证明 :用高温石墨化法提纯晶质石墨 ,可使石墨的含碳量达到 99.99%以上。
关键词 晶质石墨 高温石墨化 提纯
下载PDF
芽孢杆菌对养殖水体净化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郑虹 施巧琴 +1 位作者 施碧红 黄建忠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1-44,共4页
利用平板鉴定法比较了5株芽孢杆菌的产蛋白酶、淀粉酶、细菌素能力。并以鳗鱼场的养殖污水作为培养基进一步试验,筛选到1株对养殖污水具有较强净化作用的菌株—芽孢杆菌FB123,接种有FB123菌株的被测试水中氨氮含量由空白的2.7 mg/L下降... 利用平板鉴定法比较了5株芽孢杆菌的产蛋白酶、淀粉酶、细菌素能力。并以鳗鱼场的养殖污水作为培养基进一步试验,筛选到1株对养殖污水具有较强净化作用的菌株—芽孢杆菌FB123,接种有FB123菌株的被测试水中氨氮含量由空白的2.7 mg/L下降到0.72 mg/L,挥发性酸从10.9μg/mL上升到16.4μg/mL,乳酸菌数由4.9×104cfu/mL上升到1.21×106cfu/mL,对养殖污水的抑菌能力(以抑菌圈直径表示)则为1.3 cm。结果表明菌株FB123对养殖污水具有较强的净化作用,在改善养殖水质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养殖水体 净化 细菌素 氨氮 挥发性酸
下载PDF
采用臭氧系统净化太平洋牡蛎中的大肠杆菌 被引量:21
3
作者 乔庆林 蔡友琼 +1 位作者 徐捷 姜朝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2-75,共4页
采用人工方法使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体内积累的埃希氏大肠杆菌(E.coli)达到5个对数值后,放入小型臭氧净化实验系统中,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各种环境因子对太平洋牡蛎自身净化能力的影响。经48 h净化处理后,贝肉中的E.coli减小... 采用人工方法使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体内积累的埃希氏大肠杆菌(E.coli)达到5个对数值后,放入小型臭氧净化实验系统中,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各种环境因子对太平洋牡蛎自身净化能力的影响。经48 h净化处理后,贝肉中的E.coli减小约2~3个对数值,太平洋牡蛎的最佳净化条件为:温度15℃、换水率3次/h、贝水质量比为1:4。海水中O_3浓度为0.1~0.2mg/L时具有明显的杀菌作用。同时分析了臭氧系统处理海水的原理和影响因子,证明了臭氧系统用于净化太平洋牡蛎中的E.coli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系统 净化处理 太平洋牡蛎 埃希氏大肠杆菌
下载PDF
UV系统净化贝类中大肠杆菌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乔庆林 蔡友琼 +1 位作者 徐捷 姜朝军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15,64,共4页
经人工方法使菲律宾蛤仔(Ruditapesphilippinarum)体内积累埃希氏大肠菌(Escherichiacoli)达到5个对数值后,放入小型紫外线(UV)循环净化系统中,通过正交试验来研究各种环境因子对贝类自身净化能力的影响。经56h净化处理后,贝肉中的E.col... 经人工方法使菲律宾蛤仔(Ruditapesphilippinarum)体内积累埃希氏大肠菌(Escherichiacoli)达到5个对数值后,放入小型紫外线(UV)循环净化系统中,通过正交试验来研究各种环境因子对贝类自身净化能力的影响。经56h净化处理后,贝肉中的E.coli减小约3个对数值。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菲律宾蛤仔净化效果的因子依次为水交换率、贝水比和温度,其最佳的净化条件为:换水率3次/h、贝水比为1∶4、温度15℃。证明紫外线系统用于净化菲律宾蛤仔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蛤仔 净化 紫外线 埃希氏大肠菌
下载PDF
中国贝类前处理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5
作者 徐文其 沈建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6-80,共5页
贝类清洗、分级、净化等前处理加工是贝类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一工艺可以大幅提升贝类品质与食用安全性。文章简要介绍了中国贝类前处理加工的现状,回顾了中国贝类前处理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目前中国贝类加工产业链上所存... 贝类清洗、分级、净化等前处理加工是贝类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一工艺可以大幅提升贝类品质与食用安全性。文章简要介绍了中国贝类前处理加工的现状,回顾了中国贝类前处理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目前中国贝类加工产业链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今后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 前处理 清洗 分级 净化
下载PDF
贝类产生异味的体内石油烃阈值试验 被引量:12
6
作者 蔡友琼 乔庆林 徐捷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176-178,共3页
关键词 阈值 异味 贝类 净化 石油烃
下载PDF
蓝莓花青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7
作者 孙倩怡 鲁宝君 张晶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381-384,390,共5页
蓝莓是一种富含花色素,营养价值非常高的浆果,其中的花青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蓝莓中的花青素,本文对蓝莓中的化学成分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整理,并重点归纳了蓝莓中花青素的提取、纯化的方法... 蓝莓是一种富含花色素,营养价值非常高的浆果,其中的花青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蓝莓中的花青素,本文对蓝莓中的化学成分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整理,并重点归纳了蓝莓中花青素的提取、纯化的方法和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希望对其以后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花青素 提取 纯化 生物活性
下载PDF
近江牡蛎在净化和生态冰温保活过程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14
8
作者 费星 秦小明 +2 位作者 林华娟 沈建 章超桦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8-71,共4页
近江牡蛎经过臭氧净化后分为薄膜包装组和散装组在5℃进行生态冰温保活;在净化前后和保活1、3、5、7、9d分别取样,分析上述过程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净化前后牡蛎的主要营养成分基本未发生变化;在生态冰温保活过程中粗蛋白... 近江牡蛎经过臭氧净化后分为薄膜包装组和散装组在5℃进行生态冰温保活;在净化前后和保活1、3、5、7、9d分别取样,分析上述过程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净化前后牡蛎的主要营养成分基本未发生变化;在生态冰温保活过程中粗蛋白和水分基本保持稳定,粗脂肪和糖原呈明显下降趋势,而乳酸呈显著的上升趋势。与保活前相比,薄膜包装组粗脂肪、糖原分别降低了55.7%和29.2%,乳酸含量增加了57.3%;散装组脂肪、糖原分别降低了51.2%和41.0%,乳酸含量增加了107.7%。由结果可知,薄膜包装组主要营养成分的损失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江牡蛎 净化 生态冰温保活 营养成分
原文传递
氧压酸浸液中和除铁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谢克强 杨显万 +3 位作者 舒毓璋 沈庆峰 杨德志 杨海滨 《云南冶金》 2007年第2期52-56,75,共6页
文章进行了湿法炼锌过程中氧压酸浸液净化中和除铁的工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浸出液的成分,通过采用两种方案,控制合适的中和条件,可以将浸酸液中铁95%以上除去,净化后液中Fe3+浓度可降至0.5 mg/L以下,同时也能使加入中和剂中Zn浸... 文章进行了湿法炼锌过程中氧压酸浸液净化中和除铁的工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浸出液的成分,通过采用两种方案,控制合适的中和条件,可以将浸酸液中铁95%以上除去,净化后液中Fe3+浓度可降至0.5 mg/L以下,同时也能使加入中和剂中Zn浸出率达95%以上,酸浸液中Cu95%以上进入净化后液,通过后续置换工序得以回收。从而实现净化除铁与低酸浸出一步完成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炼锌 酸浸液 氧压 净化 中和 浸出率
下载PDF
易逝期干露对菲律宾蛤仔活品净化及贮藏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慧慧 刘俊荣 +3 位作者 田元勇 李亚烜 冷寒冰 于笛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9-118,共10页
为探究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采捕后可容忍的干露时间,以研究干露对净化及随后的活品贮藏特性的影响,将采捕后的蛤仔原料设置6个处理组,分别为湿藏对照组(CW)、干藏对照组(CD)和干露0、1、3、4 d组(即E0、E1、E3、E4组),湿... 为探究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采捕后可容忍的干露时间,以研究干露对净化及随后的活品贮藏特性的影响,将采捕后的蛤仔原料设置6个处理组,分别为湿藏对照组(CW)、干藏对照组(CD)和干露0、1、3、4 d组(即E0、E1、E3、E4组),湿藏及净化条件均为室温海水,干露及干藏条件均为4℃湿布覆盖,分析各组的存活率、三磷酸腺苷(ATP)含量、核苷酸能荷(AEC)值和K值,并对各组蛤仔从外观、气味、滋味、质地和回味5个方面进行风味品质评价。结果表明:干露3 d内蛤仔有近100%的存活率,4 d干露存活率仍可保持90%左右,与初始原料相比,干露静置后的蛤仔均呈现恢复态势,E1、E3和E4组具有相同的ATP、AEC和K值水平,蛤仔呈现非愉悦性特征(苦、腥、土),经1~3 d静置后恢复了愉悦特征(甜、鲜、咸、香),干露4 d时则呈现臭味特征;原料经1、3、4 d干露,净化后蛤仔存活率分别为100%、91%和85%,随着干露时间的延长,净化过程ATP消耗增加,E4组的K值高于其他组,AEC值则未发现明显差异;感官评价结果显示,2 d内干露处理的净化产品具有良好的风味品质,而3 d以上的干露会导致风味下降,而E4组依然突出臭味;7 d活品湿藏的E0和E1组均具90%以上的存活率,E3组存活率在70%以上,而E4组存活率急剧下降至0;干藏下的E0、E1组同样具有90%以上的存活率,E3、E4组则可维持80%以上的存活率;E3、E4组在活品贮藏阶段的K值明显高于E0和E1组,除E4湿藏组外,其他所有组均呈现相同的ATP和AEC值平稳水平,而E4组则明显下降;此外,2 d内湿藏的E0、E1、E3组均可呈现愉悦特征;干藏的E0和E1组同样具有愉悦风味,E3组风味开始下降,E4组则突出臭味。研究表明,易逝期的菲律宾蛤仔品质可恢复,期间原料可容忍的干露期限是冷却条件下2 d左右,该阶段的干露暂存或运输不会影响后续的活品净化,且无论是干藏还是湿藏均具有7 d的活品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蛤仔 易逝期 干露 净化 活品贮藏
下载PDF
加工前净化处理对团头鲂肌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郭晓东 吕昊 +2 位作者 刘茹 刘友明 熊善柏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共7页
采用循环水净化装置净化处理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研究净化时间(0~10 d)对团头鲂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净化处理对团头鲂肌肉的理化成分、风味、质构及感官品质均有显著影响;随着净化时间延长,团头鲂肌肉的粗脂肪含... 采用循环水净化装置净化处理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研究净化时间(0~10 d)对团头鲂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净化处理对团头鲂肌肉的理化成分、风味、质构及感官品质均有显著影响;随着净化时间延长,团头鲂肌肉的粗脂肪含量、总糖含量、水溶性蛋白含量、总挥发性盐基态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含量、羰基值(carbonylvalue,COV)和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值明显下降,游离氨基酸含量和灰分含量显著增加(P<0.05);质构、电子鼻及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净化处理可显著增加鱼肉的弹性、咀嚼性和甜味,降低其腥味及异味;净化处理8 d的团头鲂肌肉TVB-N含量、COV和TBA值分别比对照组(未净化处理)样品降低12.73%、20.35%和35.13%,鱼肉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则比对照组样品提高43.83%。综上所述,在加工前对团头鲂净化处理8 d可显著改善鱼肉的食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净化 肉质 风味 感官特性
下载PDF
臭氧净化对近江牡蛎的存活率和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费星 秦小明 +2 位作者 林华娟 刘允婷 章超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1-93,共3页
以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为指标,探讨了臭氧对近江牡蛎的净化效果;并分析了臭氧净化处理对牡蛎存活率的影响以及净化前后牡蛎的主要营养成分变化。在净化温度20℃条件下,探讨了循环海水流量、贝水比对净化工艺的影响,得出最佳的近江牡蛎净... 以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为指标,探讨了臭氧对近江牡蛎的净化效果;并分析了臭氧净化处理对牡蛎存活率的影响以及净化前后牡蛎的主要营养成分变化。在净化温度20℃条件下,探讨了循环海水流量、贝水比对净化工艺的影响,得出最佳的近江牡蛎净化条件,并对该条件下净化前后牡蛎的存活率、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臭氧制备无菌海水(臭氧浓度0.15mg/L),在温度20℃、净化海水流量1.68t/h.m3、贝水比1:10的条件下净化24h,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指标符合海水贝类卫生标准(GB2744-1996)。在净化过程中牡蛎的存活率达到100%,主要营养成分无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江牡蛎 臭氧 净化 存活率 营养成分
下载PDF
基于GC-MS鉴别活体太平洋牡蛎不同流通阶段气味特征变化 被引量:7
13
作者 林恒宗 梁志源 +6 位作者 秦小明 高加龙 范秀萍 黄艳平 常向阳 邓杰 吴炜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9-287,共9页
为揭示活体牡蛎在商业流通各环节风味品质变化规律,优化活品运输管理,提升牡蛎存活质量,本研究模拟太平洋牡蛎产业流通实际,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活体太平洋牡蛎暂养净化、诱导休眠、无水保活流通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种... 为揭示活体牡蛎在商业流通各环节风味品质变化规律,优化活品运输管理,提升牡蛎存活质量,本研究模拟太平洋牡蛎产业流通实际,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活体太平洋牡蛎暂养净化、诱导休眠、无水保活流通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及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活体太平洋牡蛎组织中共鉴定出49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由醛类、酮类、酯类、烃类、醇类、含氮含硫杂环类化合物构成;采捕后应激胁迫对其风味品质有较大影响,通过24 h暂养净化,牡蛎愉悦性风味化合物明显提升,刺激性气味化合物明显降低,脂质氧化得到明显的缓解;诱导休眠至保活流通阶段,牡蛎脂质氧化随保活流通时间的延长进一步加剧,挥发性风味物质总量呈缓慢积聚特征。气味活性值分析表明,己醛、庚醛、十一醛、(E)-2-壬烯醛、4-乙基苯甲醛、壬醛、(E)-2-癸烯醛、(E,E)-2,4-壬二烯醛、癸醛、(E)-2-辛烯醛、2-戊基呋喃、3-辛酮、2-壬酮是活体太平洋牡蛎流通中的关键风味物质,可以作为反映活体牡蛎生理状态的参考。主成分分析显示,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5.6%,可对不同流通阶段进行明显区分。研究表明,太平洋牡蛎采捕后通过暂养净化24 h,其活力品质与风味物质达到新的水平,更有利于后期长时低温无水保活;同时挥发性成分分析可以作为活体贝类流通过程中活力品质鉴定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牡蛎 暂养净化 无水保活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波纹巴非蛤净化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学娟 秦小明 +2 位作者 林华娟 费星 章超桦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1-104,共4页
采用紫外线制备无菌海水对波纹巴非蛤进行净化处理,以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为指标,探讨影响波纹巴非蛤净化效果的几个关键因素。结果表明,波纹巴非蛤净化的最佳工艺条件确定为:温度25℃、贝水比1∶15、循环海水流量3.66×10-5m3/s,净... 采用紫外线制备无菌海水对波纹巴非蛤进行净化处理,以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为指标,探讨影响波纹巴非蛤净化效果的几个关键因素。结果表明,波纹巴非蛤净化的最佳工艺条件确定为:温度25℃、贝水比1∶15、循环海水流量3.66×10-5m3/s,净化处理24h后,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指标符合海水贝类卫生标准(GB2744-19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纹巴非蛤 无菌海水 净化
原文传递
室内空气净化现状及主要问题 被引量:9
15
作者 杨海 《环境与发展》 2013年第3期164-170,共7页
本文介绍了空气净化设备的发展,对常用室内空气净化技术的特点进行了比较,通过分析我国室内空气净化器市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 室内空气 净化 现状 主要问题
下载PDF
鲤鱼对三种硝基芳族化合物的摄取、释放和生物富集 被引量:8
16
作者 赵晓明 郎佩珍 +1 位作者 张笑天 包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33-438,共6页
用第二松花江水和鱼体中多次检出的三种硝基芳族化合物来分别测定鲤鱼(Cyprinus Corpio L.)体中的生物富集系数(BCF).摄取和释放动力学参数;以及在肌肉、肠、肝和鳃等组织中的分布.试验在半静态条件下进行.硝基芳族化合物在鲤鱼体内的... 用第二松花江水和鱼体中多次检出的三种硝基芳族化合物来分别测定鲤鱼(Cyprinus Corpio L.)体中的生物富集系数(BCF).摄取和释放动力学参数;以及在肌肉、肠、肝和鳃等组织中的分布.试验在半静态条件下进行.硝基芳族化合物在鲤鱼体内的释放可用双区一级动力学模型很好地描述.鲤鱼对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富集 摄取 释放 硝基芳族化合物 鲤鱼
下载PDF
锌精矿酸浸液H_2O_2法净化除铁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龙小艺 罗六保 饶春华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8-70,共3页
研究了用H2O2从锌精矿酸浸液中除铁。锌精矿酸浸液除铁工艺条件为:温度控制在90℃,溶液pH控制在3.0~4.0之间,H2O2体积分数25%,连续反应2.5 h后过滤。结果表明,滤液中铁离子质量浓度降至0.08 g/L左右,达到净化要求。
关键词 锌精矿 过氧化氢 铁离子 净化
下载PDF
紫外线系统净化文蛤中大肠杆菌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乔庆林 蔡友琼 +1 位作者 徐捷 姜朝军 《海洋渔业》 CSCD 2008年第4期371-375,共5页
文蛤经人工方法使其体内积累埃希氏大肠杆菌达到5个对数值后,放入小型紫外线循环净化系统中,通过正交试验来研究各种环境因子对文蛤自身净化能力的影响。经36 h净化处理后,贝肉中埃希氏大肠杆菌减小约3个对数值。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影响... 文蛤经人工方法使其体内积累埃希氏大肠杆菌达到5个对数值后,放入小型紫外线循环净化系统中,通过正交试验来研究各种环境因子对文蛤自身净化能力的影响。经36 h净化处理后,贝肉中埃希氏大肠杆菌减小约3个对数值。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文蛤净化效果的因子依次为水交换率、贝水比和温度;最佳的净化条件为:换水率3次/h、贝水比为1∶4、温度15℃。文蛤的净化生产证明,这些净化条件是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蛤 净化 紫外线 埃希氏大肠杆菌
下载PDF
GFP标记在转基因青鳉同系繁殖纯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龙华 木下政人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9-413,共5页
从载体pBluescript SK+的Nde I位点处插入外源基因片段,构建了含有青鳉(Oryzias latipes)β-肌动蛋白(β-Actin)启动子和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基因的新表达载体。显微注射实验证实:在青鳉受精卵的单细胞期进行显微注射,标记基因的表达... 从载体pBluescript SK+的Nde I位点处插入外源基因片段,构建了含有青鳉(Oryzias latipes)β-肌动蛋白(β-Actin)启动子和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基因的新表达载体。显微注射实验证实:在青鳉受精卵的单细胞期进行显微注射,标记基因的表达率和胚胎的存活率均较高。对嵌合体的转基因青鳉(F_1)进行了两代的杂合体(F_2和F_3)筛选和一代的纯合体(F_4)筛选,获得第4代转基因青鳉纯系品种。立体荧光显微镜检测结果表明: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是一种理想的标记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P标记 青鳉 同系繁殖 纯化 绿色荧光蛋白 转基因鱼
下载PDF
醋酸菌对甲醇的净化及细菌纤维素合成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邵伟 乐超银 +1 位作者 唐明 熊泽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2年第6期18-20,共3页
介绍了巴氏醋酸杆菌以甲醇为唯一碳源 ,通过合成细菌纤维素而将含甲醇的废水中的甲醇净化。在试验条件下 ,适宜的培养条件为 :培养基初始pH值 5 0~ 6 0 ,接种量为 5% ,发酵培养温度为 30℃ ,振瓶转速 1 0 0r min ,巴氏醋酸杆菌对甲醇... 介绍了巴氏醋酸杆菌以甲醇为唯一碳源 ,通过合成细菌纤维素而将含甲醇的废水中的甲醇净化。在试验条件下 ,适宜的培养条件为 :培养基初始pH值 5 0~ 6 0 ,接种量为 5% ,发酵培养温度为 30℃ ,振瓶转速 1 0 0r min ,巴氏醋酸杆菌对甲醇的最大净化浓度为 3 8% ,培养 4d时的最大净化率达 96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菌 甲醇 净化 细菌纤维素 合成 废水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