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颌窦提升术中单独应用牛无机骨基质(Bio-Oss)或人冻干脱钙骨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邓飞龙 曾融生 +2 位作者 罗智斌 陈卓凡 张辉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04年第3期112-115,共4页
目的 :评价Bio -Oss骨粉和同种异体冻干脱钙骨在上颌窦底植骨提升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牛无机骨基质(Bio -Oss)和人冻干脱钙骨对56例患者共60侧上颌窦行植骨提升术 ,同期或延期行牙种植术。种植修复后随访36~48个月。结果 :术后半年X... 目的 :评价Bio -Oss骨粉和同种异体冻干脱钙骨在上颌窦底植骨提升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牛无机骨基质(Bio -Oss)和人冻干脱钙骨对56例患者共60侧上颌窦行植骨提升术 ,同期或延期行牙种植术。种植修复后随访36~48个月。结果 :术后半年X线检查发现 ,两种骨移植材料和移植物周围正常骨组织界线变模糊。在所植入95枚种植体中共有1枚种植体松动脱落 ,其余种植体均和新形成的骨组织形成良好的骨结合 ,种植体周围未见明显骨吸收阴影 ,种植体3年成功率为98.9 %。结论 :Bi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底提升术 无机骨基质 冻干脱钙骨
下载PDF
仿生磷酸钙缓释涂层改性三维支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宁 朱勇 +3 位作者 刘昌奎 郭芳 黄硕 李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运用仿生磷酸钙涂层技术将淫羊藿苷(icariin,ICA)负载到去蛋白牛骨无机材料(deproteinized bovine bone,DBB)表面,检测其成骨诱导性能。方法取2周龄C57雄鼠的腹股沟脂肪,采用酶消化培养法分离培养得到脂肪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me... 目的运用仿生磷酸钙涂层技术将淫羊藿苷(icariin,ICA)负载到去蛋白牛骨无机材料(deproteinized bovine bone,DBB)表面,检测其成骨诱导性能。方法取2周龄C57雄鼠的腹股沟脂肪,采用酶消化培养法分离培养得到脂肪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SCs)。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对ASCs进行成骨和成脂诱导,通过茜素红染色和油红O染色检测其多向分化潜能。在DBB表面制备磷酸钙(calcium phosphate,Ca P)涂层,将ASCs接种在材料上,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材料表面形貌和细胞的附着情况。制备负载ICA的Ca P涂层,将材料分为三组:DBB组(未经处理的DBB),Ca P组(Ca P涂层改性的DBB),ICA-CaP组(Ca P涂层内含有ICA的DBB)。通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实验检测三组支架材料的成骨诱导性能。结果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细胞呈纤维细胞样梭形,呈簇或散在分布。成骨分化茜素红染色及成脂分化油红O染色结果都呈强阳性。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DBB表面为不平坦的沟壑状形貌,Ca P涂层表面为相互交错的网格状结晶体,Ca P涂层促进ASCs在DBB表面的附着。ICA-CaP组的ALP活性显著高于DBB组和Ca P组(P <0. 05)。结论 ICA-CaP涂层改性的DBB具有成骨诱导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磷酸钙涂层 去蛋白牛骨无机材料 淫羊藿苷 脂肪干细胞
下载PDF
仿生磷酸钙缓释涂层改性三维支架异位成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宁 刘昌奎 +2 位作者 郭芳 黄硕 李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785-788,共4页
目的研究负载淫羊藿苷(icariin,ICA)去蛋白牛骨无机材料(deproteinized bovine bone,DBB)的异位成骨能力。方法使用仿生磷酸钙涂层技术制备负载ICA的改性DBB材料。6只雄性SD大鼠麻醉后,每只大鼠背部皮下分别植入3种材料:DBB组(未经处理... 目的研究负载淫羊藿苷(icariin,ICA)去蛋白牛骨无机材料(deproteinized bovine bone,DBB)的异位成骨能力。方法使用仿生磷酸钙涂层技术制备负载ICA的改性DBB材料。6只雄性SD大鼠麻醉后,每只大鼠背部皮下分别植入3种材料:DBB组(未经处理的DBB),CaP组(CaP涂层改性的DBB),ICA-CaP组(CaP涂层内含有ICA的DBB)。8周后取材,HE和Masson染色并对样本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DBB组材料的周围被纤维组织包绕,少量新生骨形成;CaP组的材料表面可见散在分布的新生骨;ICA-CaP组的材料表面可见多处新生骨生成。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ICA-CaP组的新生骨面积百分比显著高于DBB组和CaP组,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仿生磷酸钙涂层技术负载ICA的改性DBB材料具有较好的异位骨诱导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磷酸钙涂层 去蛋白牛骨无机材料 淫羊藿苷 异位成骨
下载PDF
胶原基纳米骨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张丽军 王影 +7 位作者 吴燕丽 齐小良 张洁 韩志峰 朱菲 姚丽 胡雪兰 崔福斋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目的 研究胶原基纳米骨(nHAC)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理想的骨替代材料。方法 在32只成年兔双侧下颌骨形成0.8 mm×0.6mm全层骨膜骨质缺损,每一缺损作为一个实验单位。术后4、5、6、8、10、11、12周取材,行大体标... 目的 研究胶原基纳米骨(nHAC)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理想的骨替代材料。方法 在32只成年兔双侧下颌骨形成0.8 mm×0.6mm全层骨膜骨质缺损,每一缺损作为一个实验单位。术后4、5、6、8、10、11、12周取材,行大体标本、X线片、组织学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nHAC与CPC相比同期成骨量大。8周时nHAC成骨情况尚不如Bio-Oss。而12周时已接近Bio-Oss成骨水平。空白缺损则未能修复。结论 nHAC生物相容性好,效果较好于CPC,远期与Bio-Oss相似,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骨替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基纳米骨 修复 下颌骨缺损 实验 骨替代材料
下载PDF
胶原基纳米骨修复拔牙创及颌骨囊肿术后骨腔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廖福琴 张洁 +8 位作者 吴燕丽 韩志峰 张丽军 朱菲 姚丽 张昊 齐小良 胡雪兰 崔福斋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16-318,329,共4页
目的 研究胶原基纳米骨 (nHAC)修复智齿拔牙创及颌骨囊肿术后骨腔的治疗效果。方法  6 6例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 3组 :nHAC组 30例 ,阻生齿 2 1例 ,根端囊肿 9例 ,骨创植入nHAC ;多孔矿化骨 (Bio Oss)组 6例 ,阻生齿 2例 ,根端囊肿 3... 目的 研究胶原基纳米骨 (nHAC)修复智齿拔牙创及颌骨囊肿术后骨腔的治疗效果。方法  6 6例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 3组 :nHAC组 30例 ,阻生齿 2 1例 ,根端囊肿 9例 ,骨创植入nHAC ;多孔矿化骨 (Bio Oss)组 6例 ,阻生齿 2例 ,根端囊肿 3例 ,含牙囊肿 1例 ,骨创植入Bio Oss;对照组 30例 ,阻生齿 2 7例 ,根端囊肿 3例 ,骨创不植入材料。结果 nHAC与Bio Oss组 ,12周时x线显示两者骨密度基本一致。nHAC与空白对照组临床疗效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nHAC生物相容性好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骨替代材料 ,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C Bio-Oss 拔牙创 骨腔 纳米骨 颌骨囊肿 阻生齿 胶原 术后 骨修复
下载PDF
新型骨修复材料和Bio-oss骨粉用于种植牙骨缺损的填充修复效果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刘一 《当代医学》 2020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新型骨修复材料和脱蛋白牛骨矿物基质(Bio-oss骨粉)用于种植牙骨缺损的填充修复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在本院种植牙骨缺损填充修复术的80例患者纳入本组研究,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40例。... 目的探讨新型骨修复材料和脱蛋白牛骨矿物基质(Bio-oss骨粉)用于种植牙骨缺损的填充修复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在本院种植牙骨缺损填充修复术的80例患者纳入本组研究,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Bio-oss骨粉进行填充修复治疗,研究组采用新型骨修复材料进行填补修复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的骨体积转化率和种植牙生长情况,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植骨厚度和骨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有效转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0.394,P>0.05),但研究组患者的骨体积转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t=2.037,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0.346,P>0.05)。结论新型骨修复材料和Bio-oss骨粉应用于种植牙骨缺损的填充修复术中均有良好的修复效果,且安全性较高,但新型骨修复材料更有利于促进骨愈合,因此,临床可考虑将新型骨修复材料作为骨移植修复的首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骨修复材料 脱蛋白牛骨矿物基质 种植牙 骨缺损 填充修复
下载PDF
块状自体骨联合脱细胞牛骨基质重建牙槽嵴的影像学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堃 王舒思 +1 位作者 张磊 汤春波 《口腔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312-317,共6页
目的探索以外斜线或颏部为供区的自体块状骨联合去蛋白牛骨基质表面覆盖可吸收生物膜进行牙槽嵴缺损修复时的骨再生效果及其吸收规律,为临床操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9月时间段内,术前CBCT评估骨量严重不足,需先行骨增... 目的探索以外斜线或颏部为供区的自体块状骨联合去蛋白牛骨基质表面覆盖可吸收生物膜进行牙槽嵴缺损修复时的骨再生效果及其吸收规律,为临床操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9月时间段内,术前CBCT评估骨量严重不足,需先行骨增量再行种植体植入患者共10例。手术以下颌外斜线或颏部为供区取自体块状骨,结合骨引导再生术重建缺损区牙槽骨。术后对创口愈合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记录。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和种植体植入前拍摄CBCT,对受区牙槽嵴顶、牙槽嵴中段和牙槽嵴基底部骨宽度进行测量。数据采用SPSS 2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取骨和植骨手术,术后均无头晕、头痛等不适。2例颏部取骨患者术后无局部麻木或异样感。1例患者(2个位点)出现移植骨块暴露,暴露率为9.52%,其余位点至种植体植入前均愈合良好。牙槽嵴顶、中段和基底部实际骨增量分别为:(3.93±1.80)mm、(3.90±1.60)mm和(2.89±1.43)mm,增量效果明显。牙槽嵴顶、中段和基底部增量骨吸收比例分别为:28.00%(13.55%,42.20%)、17.10%(8.20%,30.55%)和10.00%(5.80%,24.70%)。三组间移植骨吸收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两比较,牙槽嵴顶与牙槽嵴基底部吸收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组间吸收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口内来源自体骨联合去蛋白牛骨基质进行引导性骨再生时,牙槽嵴顶处吸收率较基底部明显增大,提示临床操作时,我们更应关注嵴顶处的骨增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增量 去蛋白牛骨基质 定量分析 锥形束CT
下载PDF
三种材料封闭磨牙牙槽嵴保存术创的早期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邱伟恩 杨婷婷 +4 位作者 胡涵韬 陈沁怡 朱湛枫 张维 班宇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137-142,共6页
目的:评价应用三种材料封闭磨牙牙槽嵴保存术创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纳入30颗磨牙样本,随机分为三组,即骨胶原(Bone collagen,BC)组、胶原基质(Collagen matrix,CM)组及自体游离龈移植物(Free gingival graft,FGG)组,分别进行牙槽嵴保... 目的:评价应用三种材料封闭磨牙牙槽嵴保存术创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纳入30颗磨牙样本,随机分为三组,即骨胶原(Bone collagen,BC)组、胶原基质(Collagen matrix,CM)组及自体游离龈移植物(Free gingival graft,FGG)组,分别进行牙槽嵴保存术创封闭,每组10颗。结合CBCT、口腔扫描观察软组织厚度、创口面积、牙槽骨高度及体积变化。结果:术后15 d Collagen组创口面积收缩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术后即刻、15 d、30 d软组织厚度CM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术后30 d牙槽骨垂直高度变化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牙槽骨体积减少量Collagen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在牙槽嵴保存术创面愈合早期应用胶原基质及自体游离龈移植物封闭创面能阻止游离龈收缩塌陷,有利于维持附着龈稳定及成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嵴保存术 骨胶原 胶原基质 游离龈移植物 去蛋白牛骨基质
下载PDF
浓缩生长因子联合脱蛋白牛骨基质骨粉在种植牙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吴雨耘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第13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种植牙骨缺损修复中浓缩生长因子与脱蛋白牛骨基质骨粉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此文将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48例患者仅给予脱蛋白牛骨基质(DBBM,deprotei... 目的探讨种植牙骨缺损修复中浓缩生长因子与脱蛋白牛骨基质骨粉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此文将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48例患者仅给予脱蛋白牛骨基质(DBBM,deproteinized bovine bone matrix)骨粉治疗,观察组48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浓缩生长因子(CGF,concentrate growth factors)治疗,统计分析种植成功率、治疗后不同时间段新生骨密度、骨厚度增量及种植体骨表面钙含量。结果两组之间种植成功率、新生骨密度、骨厚度增量及种植体骨表面钙含量相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牙列缺损患者进行种植牙骨缺损修复治疗的过程中应用脱蛋白牛骨基质骨粉与浓缩生长因子联合治疗可提升疗效,提高种植成功率,降低感染及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新生骨密度与骨厚度,提高骨表面钙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牙 骨缺损 修复治疗 浓缩生长因子 脱蛋白牛骨基质骨粉
原文传递
重度牙周炎后牙位点保存术中联合应用浓缩生长因子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夏婷婷 汪涌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0-655,共6页
目的:评价蛋白牛骨基质(deproteinized bovine bone matrix,DBBM)与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CGF)联合用于重度牙周炎患牙位点保存中对牙槽骨三维轮廓的维持疗效。方法:选择后牙罹患重度牙周炎需要拔除,且有种植修复意... 目的:评价蛋白牛骨基质(deproteinized bovine bone matrix,DBBM)与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CGF)联合用于重度牙周炎患牙位点保存中对牙槽骨三维轮廓的维持疗效。方法:选择后牙罹患重度牙周炎需要拔除,且有种植修复意向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实验组微创拔牙,彻底清创后,采用DBBM联合CGF液体作为骨移植材料置于拔牙窝内;对照组采用DBBM与生理盐水混合,作为骨移植材料。2组拔牙创口均覆盖可吸收生物膜和游离角化龈组织。初诊时、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进行CBCT扫描,将CT图像导入Mimics 20.0软件包,拟合后测量,获得数据,采用SPSS 2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牙槽骨垂直高度术后6个月与初诊时相比显著增加(P<0.05),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初诊时与术后6个月牙槽骨宽度在牙槽嵴顶下1 mm处的变化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水平宽度吸收量小于对照组;实验组骨移植材料在牙槽嵴顶下1 mm处的水平吸收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独应用DBBM相比,DBBM和CGF联合应用可以更好维持重度牙周炎患牙拔牙窝的牙槽骨轮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缩生长因子 去蛋白牛骨基质 位点保存 CBCT
下载PDF
单纯应用低替代率异种骨增量材料行上颌窦底提升的思考
11
作者 武诗语 陈卓凡 +2 位作者 黄宝鑫 陈泽涛 刘远翔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3年第5期327-331,共5页
上颌窦底提升是恢复患者后牙区垂直骨量的关键技术。然而,上颌窦底提升目前仍具有创伤较大、有时需要开辟第二术区、治疗周期过长等局限性,这些局限与其成骨机制及所采用的骨增量方案密不可分。本文基于窦腔成骨机制,从空间维系能力和... 上颌窦底提升是恢复患者后牙区垂直骨量的关键技术。然而,上颌窦底提升目前仍具有创伤较大、有时需要开辟第二术区、治疗周期过长等局限性,这些局限与其成骨机制及所采用的骨增量方案密不可分。本文基于窦腔成骨机制,从空间维系能力和新骨形成质量角度,梳理上颌窦底提升骨增量材料“金标准”的演变,并重点介绍单纯应用去蛋白牛骨矿物质的临床应用现状,为临床规范化治疗和转化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底提升 骨代用品 去蛋白牛骨矿物质 引导骨再生
下载PDF
浓缩生长因子联合脱蛋白牛骨矿物质对牙槽嵴位点保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地力努尔·克然木 尼加提·努尔穆罕默德 +4 位作者 艾力麦尔旦·艾尼瓦尔 图玛热·阿里木 努尔麦麦提·图尔迪 马廷林 王玲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11期1180-1184,共5页
目的 观察拔除单根牙后牙槽窝内植入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 CGF)和脱蛋白牛骨矿物质(deproteinized bovine bone mineral, DBBM)后牙槽骨高度、宽度和骨密度变化,探讨二者联合对牙槽嵴位点保存的效果。方法 拟行单... 目的 观察拔除单根牙后牙槽窝内植入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 CGF)和脱蛋白牛骨矿物质(deproteinized bovine bone mineral, DBBM)后牙槽骨高度、宽度和骨密度变化,探讨二者联合对牙槽嵴位点保存的效果。方法 拟行单根牙种植术患者32例,拔除单根牙后牙槽窝内植入DBBM 16例为对照组,植入CGF联合DBBM 16例为联合组。2组拔牙后第1、3周评估Landry创面愈合指数;分别于拔牙前及拔牙后3个月行口腔颌面锥形束CT检查,测量颊、腭侧牙槽骨高度,牙槽嵴顶下3 mm(W1)、7 mm(W2)、11 mm(W3)宽度,牙槽骨骨密度;拔牙后3、6个月评估牙槽骨新骨轮廓评分。结果 (1)对照组、联合组拔牙后第3周Landry创面愈合指数(4.88±0.34、5.00±0.10)均大于拔牙后第1周(2.44±0.51、4.00±0.63)(t=-15.912,P<0.001;t=-6.350,P<0.001);联合组拔牙后第1周Landry创面愈合指数大于对照组(P<0.05),第3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拔牙前对照组颊侧牙槽骨高度[(17.31±1.18)mm]、腭侧牙槽骨高度[(16.93±1.26)mm]、W1宽度[(6.28±0.78)mm]、W2宽度[(8.02±0.56)mm]、W3宽度[(10.87±0.44)mm]、牙槽骨骨密度[(1 360.31±38.32)Hu]与联合组[(17.26±1.29)mm、(16.84±1.27)mm、(6.43±0.57)mm、(8.24±0.52)mm、(10.91±0.52)mm、(1 356.50±54.79)Hu]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牙后3个月,联合组颊侧牙槽骨高度[(16.96±1.29)mm]、腭侧牙槽骨高度[(16.79±1.29)mm]、W1宽度[(5.90±0.62)mm]、W2宽度[(7.60±0.77)mm]、W3宽度[(10.14±0.59)mm]、牙槽骨骨密度[(2 265.25±28.73)Hu]均大于对照组[(14.14±1.18)mm、(14.18±1.23)mm、(3.41±0.68)mm、(5.24±1.02)mm、(8.03±0.93)mm、(2 051.75±130.49)Hu](P<0.05);拔牙后3个月,对照组颊侧牙槽骨高度、腭侧牙槽骨高度均小于拔牙前(P<0.05),联合组与拔牙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拔牙后3个月W1、W2、W3宽度均小于拔牙前(P<0.05),牙槽骨骨密度大于拔牙前(P<0.05)。(3)联合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嵴保存 牙种植术 牙槽骨 浓缩生长因子 脱蛋白牛骨矿物质
原文传递
三种骨移植材料应用于牙周再生术后的中长期效果研究
13
作者 李晶 苏瑞 +3 位作者 张源 赵静 王志涛 康健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532-536,共5页
目的探讨3种骨移植材料治疗牙周再生术后牙周炎的中长期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7月至2018年11月天津市口腔医院行牙周再生术的牙周炎患者16例,根据骨移植材料不同随机分为3组:脱蛋白牛骨矿物基质(Bio-Oss)组(n=6)、同种异体骨修复材料... 目的探讨3种骨移植材料治疗牙周再生术后牙周炎的中长期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7月至2018年11月天津市口腔医院行牙周再生术的牙周炎患者16例,根据骨移植材料不同随机分为3组:脱蛋白牛骨矿物基质(Bio-Oss)组(n=6)、同种异体骨修复材料(Bio-Gene)组(n=5)和胶原基骨修复材料(Bone3)组(n=5)。比较术前、术后6个月及术后4年3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影像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术后6个月、4年,3组患者的探诊深度(PD)和临床附着丧失(CAL)较术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PD的变化(ΔPD)和CAL的变化(ΔCAL)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4年,3组患者的牙龈退缩(GR)较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R的变化(ΔGR)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4年,ΔGR、ΔPD及ΔCAL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4年,3组患者的剩余牙槽骨高度(RBH%)较术前均明显升高(均P<0.05),其变化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4年,RBH%变化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3种骨移植材料治疗牙周再生术后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为临床再生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蛋白牛骨矿物基质 同种异体骨修复材料 胶原基骨修复材料 牙周炎 牙周再生术
原文传递
纤维蛋白胶复合脱蛋白小牛骨的成骨效果观察
14
作者 杨帆 陈建萍 王林红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15期1579-1583,共5页
目的观察纤维蛋白胶(FG)复合脱蛋白小牛骨(DBBM)在兔颅骨极限骨缺损模型中的成骨效果。方法构建两种DBBM/FG复合材料,分别为Bio-oss/FG与HA/FG。将24只新西兰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Bio-oss组、Bio-oss/FG组、HA组、HA/FG组、FG组和空白组... 目的观察纤维蛋白胶(FG)复合脱蛋白小牛骨(DBBM)在兔颅骨极限骨缺损模型中的成骨效果。方法构建两种DBBM/FG复合材料,分别为Bio-oss/FG与HA/FG。将24只新西兰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Bio-oss组、Bio-oss/FG组、HA组、HA/FG组、FG组和空白组,每组4只。构建兔颅骨极限骨缺损模型行骨修复手术,按照分组植入相应材料。术后4、8周分批处死新西兰兔,取出骨缺损区及其组织,各组骨片标本行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及硬组织切片Mc-Neal染色观察成骨效果。结果术后4周时,Bio-oss/FG组的成骨效果优于Bio-oss组,HA/FG组的成骨效果优于HA组,且以上4组的成骨效果均优于FG组和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术后8周时,Bio-oss/FG组与Bio-oss组、HA/FG组与HA组的成骨效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FG在4周时明显促进了DBBM组的成骨作用,但8周时与单纯应用DBBM组无统计学差异,单纯应用FG不能促进成骨。结论FG复合DBBM修复骨缺损,可较好的填补DBBM塑形困难的缺陷,在术后早期有促进成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胶 脱蛋白小牛骨 极限骨缺损 成骨效应
下载PDF
脱蛋白牛骨基质对骨膜细胞影响巨噬细胞M1表型的调控
15
作者 黄翀 陈斯 +1 位作者 陈冬 夏海斌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第3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脱蛋白牛骨基质骨替代材料与炎症环境中骨膜细胞的条件培养液对巨噬细胞M1表型的影响。方法:取P3代小鼠颅骨骨膜细胞,10 ng/mL LPS刺激24 h,分别换成常规培养基和脱蛋白牛骨基质(Bio-Oss骨粉)浸提液培养24 h,取上清记为A液、B... 目的:探讨脱蛋白牛骨基质骨替代材料与炎症环境中骨膜细胞的条件培养液对巨噬细胞M1表型的影响。方法:取P3代小鼠颅骨骨膜细胞,10 ng/mL LPS刺激24 h,分别换成常规培养基和脱蛋白牛骨基质(Bio-Oss骨粉)浸提液培养24 h,取上清记为A液、B液。体外培养小鼠RAW264.7细胞,100 ng/mL LPS诱导成为M1型巨噬细胞,分别加入条件培养液A液(对照组)和B液(实验组)。培养24 h后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qRT-PCR分析M1型表型基因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免疫荧光检测iNOS的表达。结果:CCK-8结果显示,实验组M1巨噬细胞增殖活性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iNOS、TNF-α、IL-1β的mRNA表达均下调(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实验组的iNOS表达下调。结论:脱蛋白牛骨基质可抑制骨膜细胞间接作用下的巨噬细胞M1表型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膜细胞 巨噬细胞 脱蛋白牛骨基质
原文传递
PRP/脱蛋白异种骨修复兔桡骨骨缺损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翟文亮 练克俭 +3 位作者 周亮 熊隆江 李扬 柯希煌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7期536-538,共3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和脱蛋白牛松质骨复合物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疗效。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8只,切除兔桡骨中下段1 cm的骨质,其中空白组骨缺损区不作处理,试验组骨缺损区植入PRP+脱蛋白牛松质骨,对照组骨缺损...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和脱蛋白牛松质骨复合物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疗效。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8只,切除兔桡骨中下段1 cm的骨质,其中空白组骨缺损区不作处理,试验组骨缺损区植入PRP+脱蛋白牛松质骨,对照组骨缺损区单纯植入脱蛋白牛松质骨。于术后第2、4、8、12周分别处死7只试验动物,结果按Lane骨移植组织学评分标准评分,并进行图像分析,测其新生骨面积。结果术后实验组Lane骨移植组织学评分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新生骨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复PRP异种脱蛋白骨可用于节段性骨缺损的修复,在骨缺损的修复中具有促进作用成骨方式为骨传导和骨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脱蛋白牛松质骨 修复 骨缺损 组织学
下载PDF
淫羊藿苷去蛋白无机牛骨复合材料与去蛋白无机牛骨材料修复下颌骨缺损 被引量:1
17
作者 董文杰 张诗扬 +1 位作者 赵磊 王禹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4期5467-5472,共6页
背景:去蛋白无机牛骨与人体骨的结构相似,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口腔临床骨再生手术,但其缺乏成骨诱导能力。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淫羊藿具有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去蛋白无机牛骨复合材料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小鼠... 背景:去蛋白无机牛骨与人体骨的结构相似,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口腔临床骨再生手术,但其缺乏成骨诱导能力。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淫羊藿具有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去蛋白无机牛骨复合材料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分别接种于淫羊藿苷去蛋白无机牛骨复合材料(观察组)与去蛋白无机牛骨材料(对照组)上,培养7 d后,活死染色观察材料表面细胞的存活,扫描电镜观察材料表面细胞的黏附;培养5,10 d后,检测细胞分泌碱性磷酸酶情况。在30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下颌骨制作13 mm×6 mm×4 mm的全层骨缺损,右侧植入淫羊藿苷去蛋白无机牛骨复合材料(实验侧),左侧植入去蛋白无机牛骨材料(对照侧),术后4,8,12周获取双侧下颌骨组织,分别进行锥形束CT检测、组织学观察与改良Gomori染色观察。实验获得牡丹江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①活死染色显示,两组材料表面的成骨细胞生长状态良好;②扫描电镜显示,成骨细胞可在两种材料表面黏附,在观察组材料表面的黏附数量更多、分布更加均匀;③观察组培养10 d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④锥形束CT显示,实验侧骨缺损至术后12周时基本愈合,对照侧术后12周时仍可见骨缺损;⑤术后12周组织学观察显示,实验侧缺损区可见大量成熟骨组织,仅见少量残余材料,可见少量脂肪组织;对照侧虽然材料部分降解,可见较多的新生骨组织,骨成熟度低于实验侧;⑥术后12周改良Gomori染色显示,实验侧可见大量成熟度较高的新生骨组织,对照侧也可见较多成熟度较高的骨组织,但骨量与骨成熟度均不及实验侧;⑦结果表明相对于去蛋白无机牛骨材料,淫羊藿苷去蛋白无机牛骨复合材料可促进下颌骨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下颌骨 去蛋白无机牛骨 淫羊藿苷 骨缺损 骨再生
下载PDF
浓缩生长因子联合脱蛋白牛骨基质位点保存效果的临床及组织学评价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枭 王连飞 程刚 《口腔疾病防治》 2022年第6期412-418,共7页
目的 从临床及组织形态计量学角度评价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CGF)联合脱蛋白牛骨基质(deproteinated bovine bone mineral,DBBM)在拔牙位点保存中成骨效果。方法 选取需拔除患牙并接受位点保存后延期种植的26例患者... 目的 从临床及组织形态计量学角度评价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CGF)联合脱蛋白牛骨基质(deproteinated bovine bone mineral,DBBM)在拔牙位点保存中成骨效果。方法 选取需拔除患牙并接受位点保存后延期种植的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DBBM组和CGF+DBBM组,每组13例。DBBM组拔牙后同期植入DBBM,CGF+DBBM组拔牙后同期植入CGF+DBBM,两组均覆盖BioGide胶原膜。术前、术后6个月分别拍摄CBCT以测量牙槽骨高度、宽度的变化,并于位点保存术后6个月种植术中钻取骨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和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 影像学结果显示CGF+DBBM组和DBBM组位点保存术后6个月牙槽骨高度和宽度均发生吸收,CGF+DBBM组牙槽嵴宽度吸收少于DBBM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织形态计量学结果显示CGF+DBBM组和DBBM组新生骨平均面积百分比分别为(35.30±3.56)%、(26.38±5.04)%,CGF+DBBM组新生骨量优于DBBM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GF联合骨替代材料DBBM可以更有效地维持拔牙后牙槽骨体积、形态,其成骨效果优于DBBM单一材料的应用,可为种植修复创造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位点保存 骨替代材料 脱蛋白牛骨基质 BIO-OSS Bio-Gide胶原膜 引导骨再生 浓缩生长因子 新生骨 组织形态计量学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重组脱蛋白异种骨修复兔桡骨骨缺损的放射学评估 被引量:1
19
作者 练克俭 翟文亮 +3 位作者 李扬 丁真奇 柯希煌 熊隆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5期363-365,共3页
目的从放射学方面来评价富血小板血浆重组脱蛋白异种骨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疗效。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8只,采用二次离心法制成PRP,将PRP与激活剂按5:1比例制成PRP凝胶。在右桡骨中下段造一长1 cm的骨缺损,随机分空白组、实验组、对照组。... 目的从放射学方面来评价富血小板血浆重组脱蛋白异种骨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疗效。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8只,采用二次离心法制成PRP,将PRP与激活剂按5:1比例制成PRP凝胶。在右桡骨中下段造一长1 cm的骨缺损,随机分空白组、实验组、对照组。术后第2、4、8、12周分别对3组家兔行尺桡骨X线检查,根据Lane骨移植X线片评分了解两侧桡骨骨缺损区修复情况。结果术后伤口愈合良好,实验侧Lane骨移植X线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侧。结论复PRP异种脱蛋白骨可用于节段性骨缺损的修复,动物卖验证明PRP在骨缺损的修复中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脱蛋白牛松质骨 修复 骨缺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