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2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钼矿资源特征及其成矿规律概要 被引量:55
1
作者 黄凡 王登红 +3 位作者 王成辉 陈郑辉 袁忠信 刘新星 《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96-2314,共19页
中国钼矿资源丰富,是我国的优势矿种之一.近年来钼矿找矿成果突出,钼矿在我国遍地开花,呈现出“面型”分布的特征.从地理分布上看,总体集中在中国东部地区,其中河南省钼储量居首;从矿床规模看,查明的超大型钼矿床约占全国钼资源量的53%... 中国钼矿资源丰富,是我国的优势矿种之一.近年来钼矿找矿成果突出,钼矿在我国遍地开花,呈现出“面型”分布的特征.从地理分布上看,总体集中在中国东部地区,其中河南省钼储量居首;从矿床规模看,查明的超大型钼矿床约占全国钼资源量的53%,大型钼矿床约占30%,中型钼矿床约占14%,小型钼矿床和钼矿(化)点仅占约3%;从矿床类型来看,主要有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脉)型和沉积(变质)型,分别占钼总资源量的85.75%,8.83%,2.79%,2.63%.根据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将中国钼成矿期划分为六个阶段:前寒武纪(>800Ma)、寒武纪—志留纪(540~415Ma,加里东期)、泥盆纪—二叠纪(400~290Ma,海西期)、三叠纪(260~200Ma、印支期)、侏罗纪—白垩纪(195~70Ma、燕山期)和古近纪—新近纪(65~10Ma、喜马拉雅期),其中燕山期是最主要的成矿期,形成了约76.69%钼资源,其次为喜马拉雅期.本文初步总结了中国钼矿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矿规律,将全国钼矿划分为41个Ⅲ级成钼带,13个Ⅱ级成钼省,4个Ⅰ级成钼域,建立了中国钼矿成矿谱系,探讨了不同类型钼矿的时空演化、钼成矿作用与构造演化的关系,并认为钼是反映中国地壳演化的有效示踪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矿 矿床类型 成钼带 成矿规律 构造演化
下载PDF
中国铼矿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黄凡 王登红 +3 位作者 王岩 江彪 李超 赵鸿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52-1269,共18页
铼是重要的稀散元素,主要应用于国防和航空航天以及石油化工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对中国铼矿尚未开展过系统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全国铼矿产资源勘查和科研成果的系统梳理,初步总结了中国铼矿的资源特征与成矿规律。研究认为,中国铼矿... 铼是重要的稀散元素,主要应用于国防和航空航天以及石油化工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对中国铼矿尚未开展过系统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全国铼矿产资源勘查和科研成果的系统梳理,初步总结了中国铼矿的资源特征与成矿规律。研究认为,中国铼矿分布较广泛,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和找矿前景。将中国铼矿划分为斑岩型、矽卡岩型、碳酸岩脉型等8种矿床类型,以斑岩型、矽卡岩型及其复合类型最为重要,占估算资源量的90%以上。铼成矿作用的时间跨度很大,从古元古代到新生代均有发育,以喜马拉雅期形成的资源量最多,次为燕山期、印支期和加里东期,呈现出越年轻铼越富集的趋势。将内生铼矿划分为25个成铼带,以冈底斯成铼带和东秦岭成铼带最重要。首次划分了铼矿的矿产预测类型,包括斑岩型、矽卡岩型、岩浆-热液脉型、陆相沉积型和海相沉积型5种类型,对每种预测类型的有利找矿区域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找矿方向,并对未来铼资源调查和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铼矿 矿床类型 成铼带 成矿规律 找矿建议
下载PDF
东秦岭钼矿的主要类型和成矿时代浅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孙红杰 《中国钼业》 2009年第4期28-33,共6页
根据钼矿床的成因、控矿构造、矿石成分及结构构造等,把东秦岭钼矿床分为2组七大类:斑岩-角砾岩型矿床、矽卡岩型矿床、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破碎带蚀变岩型矿床、石英脉型矿床、韧性剪切带型矿床和碳酸盐脉型矿床。脉型钼矿的发现,... 根据钼矿床的成因、控矿构造、矿石成分及结构构造等,把东秦岭钼矿床分为2组七大类:斑岩-角砾岩型矿床、矽卡岩型矿床、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破碎带蚀变岩型矿床、石英脉型矿床、韧性剪切带型矿床和碳酸盐脉型矿床。脉型钼矿的发现,丰富了河南省内钼矿的类型。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进行了成矿地质特征论述,进一步阐明了成矿时代,东秦岭钼矿的成矿年龄从1884±210—106.89±2.14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类型 成矿时代
下载PDF
新疆卡拉麦里地区金矿成矿条件分析及找矿预测 被引量:3
4
作者 闫海忠 谭森 +2 位作者 王春 王健 曲红明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6年第3期44-47,共4页
卡拉麦里地区是新疆重要的金成矿带,该区经历了多次的拉伸—碰撞过程,在晚古生代以后卡拉麦里形成有限洋盆,伴随着大规模的洋壳闭合及碰撞造山运动,区域内岩石发生的变质变形、蛇绿岩就位、大规模的中酸性(碱性)花岗岩的侵入,为该区金... 卡拉麦里地区是新疆重要的金成矿带,该区经历了多次的拉伸—碰撞过程,在晚古生代以后卡拉麦里形成有限洋盆,伴随着大规模的洋壳闭合及碰撞造山运动,区域内岩石发生的变质变形、蛇绿岩就位、大规模的中酸性(碱性)花岗岩的侵入,为该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从区域构造运动、热液活动及金矿的空间分布等角度对该地区的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进行了论述,通过对地质背景、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划分出4种矿床类型和6个找矿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拉麦里 库布苏 金矿床 化探异常 矿床类型 找矿预测
下载PDF
中国金矿资源特征及成矿规律概要 被引量:81
5
作者 王成辉 徐珏 +3 位作者 黄凡 陈郑辉 应立娟 刘善宝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15-2325,共11页
我国金矿资源较为丰富,金矿是中国重要的战略矿种之一。本文在全国潜力评价项目开展过程中,在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资源特征、勘查进展、金矿类型、时空分布、成矿谱系的分析与归纳,初步总结了中国金矿成矿规律。文章总结了... 我国金矿资源较为丰富,金矿是中国重要的战略矿种之一。本文在全国潜力评价项目开展过程中,在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资源特征、勘查进展、金矿类型、时空分布、成矿谱系的分析与归纳,初步总结了中国金矿成矿规律。文章总结了我国金矿的资源特征及存在的问题;从预测的角度,将我国金矿分为花岗绿岩型金矿、火山岩型金矿、与岩浆岩有关金矿、沉积建造中的金矿、与表生作用有关金矿等五大预测类型;在统计的基础上,将我国金矿分为新太古代—古元古代、中—新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5个成矿期,并初步总结了各成矿期金矿的空间分布特征等;提出了成金带的概念,并划分了53个成金带,概括了其主要特征;厘定出71个与金矿有关的成矿系列,建立了中国金矿成矿谱系。认为应该继续加强我国金矿成矿体系和成矿规律研究,通过理论指导找矿勘查部署并综合评价,以期取得更大的找矿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资源特征 金矿类型 成矿时代 成金带 成矿系列
下载PDF
闽西南地区大地构造演化和矿床时空分布规律 被引量:27
6
作者 张振杰 左仁广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7-229,共13页
在充分吸收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讨论了闽西南地区的主要矿床类型及其特征,将闽西南地区的矿床划分为三个矿床成矿系列:晋宁期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铅、锌、银多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系列;海西-印支期与火成岩有关的铁、铜、铅、锌... 在充分吸收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讨论了闽西南地区的主要矿床类型及其特征,将闽西南地区的矿床划分为三个矿床成矿系列:晋宁期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铅、锌、银多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系列;海西-印支期与火成岩有关的铁、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燕山期与中酸性火成岩有关的铁、铜、铅、锌、钼、钨、锡、金、银、铀等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其中,与燕山期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可进一步划分为侏罗纪早期与壳幔混合源I型花岗闪长岩有关的铁、铜、铅、锌矿床成矿亚系列;侏罗纪晚期与壳源S型花岗质岩体有关的钨、锡、钼、铋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早白垩世与壳源型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层控矽卡岩型铁、铜、铅、锌、钼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早白垩世与壳幔混合源型中酸性侵入岩-次火山作用有关的金、银、铜、钼、铅、锌、铀等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总结研究提出了各成矿(亚)系列的形成背景、时空分布规律,初步认为晋宁期VMS型多金属矿床形成于华南联合陆块拉张裂解形成的政和-大埔海底双峰式火山盆地环境,海西-印支期岩浆热液-斑岩型金属矿床形成于陆内伸展与挤压环境交替出现的岩浆侵入过程中,而燕山期成矿(亚)系列则形成于太平洋构造域时期的陆内伸展与挤压环境交替出现的岩浆侵入与火山喷发的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系列 构造演化 地质特征 矿床类型 矿床时空分布 闽西南
下载PDF
火山次火山岩型银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 被引量:4
7
作者 唐铭 《矿产与地质》 1992年第5期387-392,共6页
火山、次火山岩型银矿床储量约占全国银总储量的80%,是我国重要的银矿床类型。该类型矿床均分布于地洼区的不同构造单元的交接部位。结合地洼构造单元分区,将47个银矿床划分为东南、华中、五台—南兴安岭、吉辽、额尔古纳和滇西等6个... 火山、次火山岩型银矿床储量约占全国银总储量的80%,是我国重要的银矿床类型。该类型矿床均分布于地洼区的不同构造单元的交接部位。结合地洼构造单元分区,将47个银矿床划分为东南、华中、五台—南兴安岭、吉辽、额尔古纳和滇西等6个银成矿区带。运用地洼成矿理论,初步总结了火山、次火山岩型银矿床产布,矿物组合,赋存形式和载体矿物以及成矿机构等方面的基本地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矿床 次火山岩 地质特征
下载PDF
与陆相火山作用有关的稀有金属矿化 被引量:3
8
作者 林德松 《矿产与地质》 1992年第4期264-269,共6页
与陆相火山作用有关的稀有金属矿床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含稀有金属火山岩矿床,火山期后热液矿床和火山岩风化矿床。从火山岩浆作用、火山构造及围岩地层成矿条件,初步探讨了内生成矿控制因素,并指出火山岩型稀有稀土矿床在我国具有找矿... 与陆相火山作用有关的稀有金属矿床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含稀有金属火山岩矿床,火山期后热液矿床和火山岩风化矿床。从火山岩浆作用、火山构造及围岩地层成矿条件,初步探讨了内生成矿控制因素,并指出火山岩型稀有稀土矿床在我国具有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金属 矿化 火山作用 陆相
下载PDF
我国金矿资源分布特征及国家级实物地质资料筛选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苏江 夏浩东 +2 位作者 范景义 王楠 尚磊 《现代矿业》 CAS 2016年第3期118-122,共5页
金矿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矿种之一,在全国范围内均有分布,矿床类型以绿岩带型、浅变质碎屑岩型及卡林型为主,集中分布于胶东、华北地台南缘、西秦岭、东秦岭、辽东、滇黔桂、哀牢山等9个成矿带中,青海、新疆地区金矿资源潜力巨大,是未来找... 金矿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矿种之一,在全国范围内均有分布,矿床类型以绿岩带型、浅变质碎屑岩型及卡林型为主,集中分布于胶东、华北地台南缘、西秦岭、东秦岭、辽东、滇黔桂、哀牢山等9个成矿带中,青海、新疆地区金矿资源潜力巨大,是未来找矿重点。在分析我国金矿资源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认为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金矿资源实物地质资料筛选应考虑金矿床成矿规模、矿床类型、成矿区(带)、成矿时代等因素,可将具有典型性、潜力巨大的金矿床作为筛选对象。上述研究成果对于我国金矿资源勘探找矿、资源开发利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物地质资料 分布特征 矿床类型 成矿区 成矿时代
下载PDF
隐伏矿床的基本类型及其预测途径
10
作者 梅燕雄 《河北地质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47-55,共9页
随着矿产普查勘探工作的长期大规模进行,直接出露地表的易发现的矿床数量不断减少,隐伏矿床逐步成为地质勘查和开发的主要对象。本文在研究隐伏矿床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将隐伏矿床分为准隐伏矿床、半隐伏矿床、覆盖矿床、隐蔽矿床和盲矿... 随着矿产普查勘探工作的长期大规模进行,直接出露地表的易发现的矿床数量不断减少,隐伏矿床逐步成为地质勘查和开发的主要对象。本文在研究隐伏矿床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将隐伏矿床分为准隐伏矿床、半隐伏矿床、覆盖矿床、隐蔽矿床和盲矿床等五个基本类型,提出矿床成因理论、矿床分布规律和矿床指示标志是预测隐伏矿床的三大科学基础,并进一步讨论了预测隐伏矿床的某些途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伏矿床 矿床 类型 矿产预测
下载PDF
桦甸市三家子泥炭矿地质特征与矿床类型浅析
11
作者 鲍永生 鲍继文 《中国电子商务》 2010年第12期71-72,共2页
三家子泥炭矿因其规模较小没有进行勘查工作而未被大量开发利用,属于优质-优良级中有机质中分解度低位泥炭,为“陆地沟谷沼泽沉积”矿床。
关键词 三家子 泥炭 地质特征 矿床类型
下载PDF
华北地台北缘燕辽钼(铜)成矿带矿床地质特征及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132
12
作者 代军治 毛景文 +4 位作者 杨富全 叶会寿 赵财胜 谢桂青 张长青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8-612,共15页
华北地台北缘是中国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中段部位钼(铜)矿床的分布受区域EW向、NE向、NNE向断裂的联合控制。成矿带东端辽西地区以钼矿为主,西端冀北地区以铜(钼)矿为主。钼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期中酸性小侵入体关系密切,矿床多产于花岗斑... 华北地台北缘是中国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中段部位钼(铜)矿床的分布受区域EW向、NE向、NNE向断裂的联合控制。成矿带东端辽西地区以钼矿为主,西端冀北地区以铜(钼)矿为主。钼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期中酸性小侵入体关系密切,矿床多产于花岗斑岩体之中或内外接触带中,矿床类型以斑岩型、斑岩_矽卡岩型、矽卡岩型为主。同位素研究表明,钼(铜)矿床成矿物质及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下地壳或与太古代结晶基底有关的花岗岩;钼矿的形成主要与中生代富硅、富钾质花岗岩有关,而与铜矿成因有关的花岗岩酸碱度相对较低。成矿年代学研究表明,燕辽钼(铜)成矿带大规模成矿作用发生于180Ma左右和140Ma左右2个时期,其对应的成矿动力学背景分别为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后碰撞造山阶段和中国东部构造体制大转折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燕辽钼(铜)成矿带 矿床类型 时空分布 成矿作用 成矿动力学背景
下载PDF
藏南拆离系锑金成矿特征与成因模式 被引量:127
13
作者 杨竹森 侯增谦 +4 位作者 高伟 王海平 李振清 孟祥金 曲晓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77-1391,共15页
藏南拆离系是一条重要的锑、金成矿带,呈东西向平行于变质核杂岩带展布。通过对典型矿床成矿特征的研究,识别出3种主要矿床类型:1沙拉岗式锑矿床:受南北向正断层和东西向层间断层控制,矿体为石英-辉锑矿脉,围岩蚀变较弱;2马扎拉式锑-金... 藏南拆离系是一条重要的锑、金成矿带,呈东西向平行于变质核杂岩带展布。通过对典型矿床成矿特征的研究,识别出3种主要矿床类型:1沙拉岗式锑矿床:受南北向正断层和东西向层间断层控制,矿体为石英-辉锑矿脉,围岩蚀变较弱;2马扎拉式锑-金矿床:主要受间断层控制,局部与南北向断层相关,矿体主要由含金石英-辉锑矿脉体群组成,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等围岩蚀变发育;3浪卡子式金矿床:位于变质核杂岩周缘,受剥离断层和正断层控制,矿体呈石英细脉和蚀变岩构成的透镜体,硅化、绿泥石化和绢云母化蚀变强烈。石英流体包裹体测温表明,流体主要为低温和低盐度流体。氢、氧、硫同位素研究显示,沙拉岗式锑矿床具有西藏地热水的特征(δD值为-140‰^-166‰),而马扎拉式锑-金矿床为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两者的硫同位素大多具有岩浆硫的特征。矿床的形成与变质核杂岩驱动的地热系统密切相关,在变质核杂岩附近形成浪卡子式金矿床,向外形成马扎拉式锑-金矿床,远离核杂岩形成沙拉岗式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金矿床 矿床类型 流体包裹体 氢氧同位素 变质核杂岩 藏南拆离系
下载PDF
藏南地区金和锑矿床(点)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23
14
作者 聂凤军 胡朋 +3 位作者 江思宏 李振清 刘妍 周永章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3-385,共13页
本文首次对藏南地区金和锑矿床(点)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和空间分布特点进行了总结,对金和锑成矿作用与中新生代构造-岩浆活动的关系进行了论证,对区域地壳演化过程中金和锑成矿动力学机制进行了讨论。该区的金和锑矿床(点)可按容矿围岩... 本文首次对藏南地区金和锑矿床(点)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和空间分布特点进行了总结,对金和锑成矿作用与中新生代构造-岩浆活动的关系进行了论证,对区域地壳演化过程中金和锑成矿动力学机制进行了讨论。该区的金和锑矿床(点)可按容矿围岩划分为:1变质岩为主要容矿围岩矿床(点),包括金和金-锑矿床(点);2沉积岩为主要容矿围岩矿床(点),包括金、锑、金-锑和锑多金属矿床(点);3火山岩为主要容矿围岩矿床(点),以金-银矿床为代表。根据金和锑矿床(点)空间分布特点和地质特点,将本区划分为4个矿化集中区:拉昂错—马攸木—帕羊金矿化集中区(A),然勒金和锑矿化集中区(B),洛扎—措美锑矿化集中区(C)和邛多江金-锑矿化集中区(D)。各矿化集中区内大多数金和锑矿床(点)与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富碱火成岩具密切时空分布关系,它们是古板块对接碰撞期和碰撞期后大规模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近东西向挤压性和南北向张性断裂交汇部位以及富碱火成岩发育区是寻找金和锑矿床(点)的有利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南地区 锑矿床 时空分布特征 金矿化集中区 分布特点 岩浆活动 新生代构造 动力学机制 多金属矿床 地质特征 成因类型 成矿作用 演化过程 区域地壳 围岩划分 地质特点 分布关系 喜马拉雅 燕山晚期 张性断裂 火成岩 碰撞期
下载PDF
熊耳山Au-Ag-Pb-Mo矿集区成矿模式与找矿方向 被引量:122
15
作者 郭保健 李永峰 +1 位作者 王志光 叶会寿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3-47,共5页
熊耳山地区是华北地块南缘继小秦岭金矿田之后发现的又一金银铅钼矿集中区。该区经历了发生于中国东部燕山期的构造体制大转换和岩石圈减薄事件,产出了大量燕山期热液金矿床及银、铅、钼矿床,发育了不同的矿床类型:隐爆角砾岩型金矿,构... 熊耳山地区是华北地块南缘继小秦岭金矿田之后发现的又一金银铅钼矿集中区。该区经历了发生于中国东部燕山期的构造体制大转换和岩石圈减薄事件,产出了大量燕山期热液金矿床及银、铅、钼矿床,发育了不同的矿床类型:隐爆角砾岩型金矿,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构造蚀变岩型银铅矿和斑岩型钼矿。文章讨论了该区燕山期大规模成矿作用的构造背景,各种矿床类型的特征、成岩成矿时间及其相互关系、成矿规律、成矿模式并提出了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类型 成矿规律 成矿模式 找矿方向 熊耳山
下载PDF
中国铅锌矿床成矿规律概要 被引量:80
16
作者 张长青 吴越 +4 位作者 王登红 陈毓川 芮宗瑶 娄德波 陈郑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52-2268,共17页
中国铅锌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全国铅锌矿产地有3000多处,铅锌金属储量1亿多吨,铅、锌储量均居世界第二位。鉴于铅锌矿床分类一直以来极具争议,本次在铅锌矿成矿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将成因类型和工业类型相结合,提出了以成矿作用为一级要素,... 中国铅锌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全国铅锌矿产地有3000多处,铅锌金属储量1亿多吨,铅、锌储量均居世界第二位。鉴于铅锌矿床分类一直以来极具争议,本次在铅锌矿成矿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将成因类型和工业类型相结合,提出了以成矿作用为一级要素,容矿围岩为二级要素的5类13亚类铅锌矿床类型划分方案。总结了全国铅锌矿床时空分布规律,提出多期次、多旋回的造山带环境是铅锌矿床发育的最有利部位,元古宙是火山岩型矿床发育的主要时期,古生代是沉积型铅锌矿床发育的重要时期,中、新生代是岩浆型铅锌矿床发育的全盛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构造演化与铅锌成矿的关系,并认为对成矿时代的确定、对成矿关键地质要素的厘定、对构造环境的判定是影响成矿类型划分、时空分布规律总结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类型 时空分布 构造环境 铅锌矿床 中国
下载PDF
富含钴矿床研究进展与问题分析 被引量:76
17
作者 赵俊兴 李光明 +1 位作者 秦克章 唐冬梅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484-2500,共17页
钴是各主要工业国家政府定义的重要战略金属.全球钴矿可分为大陆钴矿和现代海底钴矿两大类.大陆钴矿主要为沉积岩赋矿层控型、风化型和岩浆铜镍硫化物伴生矿,其余类型也有独立/共/伴生钴矿产出.在海底富钴的铁锰结壳和结核中虽有大量资... 钴是各主要工业国家政府定义的重要战略金属.全球钴矿可分为大陆钴矿和现代海底钴矿两大类.大陆钴矿主要为沉积岩赋矿层控型、风化型和岩浆铜镍硫化物伴生矿,其余类型也有独立/共/伴生钴矿产出.在海底富钴的铁锰结壳和结核中虽有大量资源却无法开采.不同构造背景和岩浆含水量下钴的配分系数较稳定,其在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形成过程中更容易进入橄榄石中.在热液环境下,钴的溶解度与流体温度和盐度密切相关,流体冷却和流体稀释过程均能造成钴金属沉淀.研究发现富钴矿床成因争论表现同生成因与后期叠加之争.除了少数脉状、黑色页岩型、密西西比河谷型和铁氧化物铜金矿床,钴富集过程均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岩浆演化、后期热液过程和风化作用均有利于富集钴元素.而钴的超常富集则往往与多期次成矿作用相关.在今后研究工作中,应尽快研究我国各类钴矿其形成在造山带和克拉通演化中所代表的地球动力学意义,确定我国各类型矿床中钴富集的关键控制因素,厘定钴在高-中-低温热液环境的迁移机制,关注地球系统各圈层间的相互作用与钴矿的形成关系,重视现代海底铁-锰-钴结核分布控制因素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矿床 矿床类型 富集机制 矿床成因
原文传递
中国铝土矿资源特征及潜力分析 被引量:62
18
作者 高兰 王登红 +3 位作者 熊晓云 齐帅军 易承伟 夹少辉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53-863,共11页
本文从铝土矿资源现状、成因类型、预测类型、资源潜力等方面总结了中国铝土矿资源特征。中国铝土矿划分为古风化壳沉积型、堆积型和红土型3大矿床成因类型,对应于铝土矿3大预测类型;根据中国铝土矿查明资源储量和预测资源量分布,从成... 本文从铝土矿资源现状、成因类型、预测类型、资源潜力等方面总结了中国铝土矿资源特征。中国铝土矿划分为古风化壳沉积型、堆积型和红土型3大矿床成因类型,对应于铝土矿3大预测类型;根据中国铝土矿查明资源储量和预测资源量分布,从成铝区带、省区市和主成矿期3个层面,重点分析了中国铝土矿资源潜力,提出中国南方红土型铝土矿和中国北方煤下铝土矿是今后主要的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资源现状 成矿特征 成因类型 预测类型 资源潜力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北缘西拉沐沦钼多金属成矿带钼矿化类型、特征及地球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53
19
作者 曾庆栋 刘建明 +6 位作者 张作伦 陈伟军 覃锋 张瑞斌 于文斌 张晓晖 翟明国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25-1238,共14页
最近,在华北克拉通北缘,沿东西走向的西拉沐沦构造带两侧异军突起地出现了一个400多千米长、300千米宽的钼矿带,短短4年时间已经发现了10余个大型-中型钼矿床,显示了巨大的资源前景。钼矿床的空间分布受区域东西向、北东向及北西向断裂... 最近,在华北克拉通北缘,沿东西走向的西拉沐沦构造带两侧异军突起地出现了一个400多千米长、300千米宽的钼矿带,短短4年时间已经发现了10余个大型-中型钼矿床,显示了巨大的资源前景。钼矿床的空间分布受区域东西向、北东向及北西向断裂联合控制,钼矿床的形成与中生代的中酸性侵入体关系密切,矿床产于花岗岩体中、斑岩体内外接触带或附近,矿床类型以斑岩型、石英脉型、火山热液型及云英岩型为主。空间关系表明钼矿床的形成主要与中生代富硅、富钾酸性侵入岩有关。成矿年代学研究表明,西拉沐沦成矿带钼矿具有三期成矿作用:包括245Ma、150Ma和138Ma。其对应的成矿动力学背景为印支期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造山后伸展阶段和燕山期中国东部构造大转折期。其中,印支期的成矿作用和相应的岩浆活动在以往的工作中较少论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拉沐沦钼多金属成矿带 矿床类型 印支期 燕山期 成矿动力学背景
下载PDF
西昆仑地区成矿远景 被引量:51
20
作者 董永观 郭坤一 +3 位作者 肖惠良 张传林 王爱国 赵宇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73-178,共6页
西昆仑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北缘和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的结合部,构造上处于古亚洲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的结合部,是横亘于中国中部巨型纬向构造带(昆仑-祁连-秦岭构造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层、构造、岩浆活动等多种成矿地质条件非常优越,... 西昆仑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北缘和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的结合部,构造上处于古亚洲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的结合部,是横亘于中国中部巨型纬向构造带(昆仑-祁连-秦岭构造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层、构造、岩浆活动等多种成矿地质条件非常优越,区内已经发现的矿床种类、类型繁多,矿种较全,在空间上分带规律明显,矿化相对集中。多种成矿信息表明,研究区是寻找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有利远景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昆仑地区 成矿远景 青藏高原 地层 构造 岩浆活动 成矿地质条件 成矿信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