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坝地淤积物干容重分布规律及其在层泥沙还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魏霞 李占斌 +1 位作者 李勋贵 鲁克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92-196,共5页
针对淤地坝减水减沙效益计算中以1.35 g/cm3作为转换值求层泥沙淤积量时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选取典型坝挖取剖面进行剖面分析,并提取每层淤积物的土样进行土样干容重测定,分析了典型坝坝地淤积物的干容重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对同一座典... 针对淤地坝减水减沙效益计算中以1.35 g/cm3作为转换值求层泥沙淤积量时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选取典型坝挖取剖面进行剖面分析,并提取每层淤积物的土样进行土样干容重测定,分析了典型坝坝地淤积物的干容重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对同一座典型坝,其坝地淤积物的干容重值并不是沿深度方向保持不变,而是沿纵向有一定的波动趋势,但波动幅度不大;对于淤积程度相似的典型坝,其干容重值接近,干容重变化幅度类似;以实测每层淤积物干容重还原层泥沙淤积量,可以较精确地对应层淤积量与次侵蚀性降雨,以此对淤积过程机理进行分析将更加科学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地坝 淤积物 干容重 层泥沙还原 减水减沙效益计算
下载PDF
醋酸铜氨溶液沉淀物综合利用的新方法
2
作者 王晓钰 刘冰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5期24-25,共2页
通过氨酸法、硝酸法、熔炼法对醋酸铜氨溶液中的沉淀物进行综合回收利用,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沉淀物 氨酸法 硝酸法 熔炼法 回收利用 醋酸铜氨溶液
下载PDF
不同母质砖红壤的磷有效性差异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淑仪 廖观荣 +1 位作者 廖新荣 蓝佩玲 《土壤与环境》 CSCD 1999年第3期227-229,共3页
不同母质的砖红壤,其磷素含量有差异;磷的有效性受土壤营养体系中其它元素的制约;桉树植株的磷营养受土壤有效磷含量和土壤营养体系中多种元素相互作用的影响。
关键词 砖红壤 玄武岩 浅海沉积物 磷有效性
下载PDF
岩石学方法区分页岩中有机质类型 被引量:20
4
作者 赵建华 金之钧 +3 位作者 金振奎 杜伟 温馨 耿一凯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4-520,527,共8页
有机质孔在富有机质泥/页岩中广泛发育,被认为是含气页岩孔隙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机质孔不仅在干酪根中发育,在固体沥青内部同样发现了大量的有机质孔,不同类型的有机质内部有机孔的形态和发育程度有所差异。根据有机质的成因,可... 有机质孔在富有机质泥/页岩中广泛发育,被认为是含气页岩孔隙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机质孔不仅在干酪根中发育,在固体沥青内部同样发现了大量的有机质孔,不同类型的有机质内部有机孔的形态和发育程度有所差异。根据有机质的成因,可将其分为沉积有机质和迁移有机质。沉积有机质为原始的有机质及其蚀变产物,这些有机质未发生过迁移,与陆源矿物紧密结合;迁移有机质存在于矿物孔隙中,由外地迁移过来的沥青或石油,随着热成熟度的增加,可演变成固体沥青或焦沥青,其周缘通常可见自生矿物。自生石英对页岩孔隙的影响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充填了孔隙空间,减少了页岩孔隙;另一方面自生石英起到了支撑孔隙的作用,抑制了页岩的压实,为迁移有机质的充填保留了一部分孔隙空间。沉积有机质和迁移有机质中均发育孔隙,迁移有机质充填三维空间相互连通的矿物孔隙,内部形成的有机质孔隙在三维空间上的连通性要比沉积有机质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由下至上呈网络状分布的迁移有机质逐渐减少,相互连通的有机质孔隙网络也相应减少,页岩储层质量逐渐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孔 干酪根 沉积有机质 迁移有机质 固体沥青 孔隙网络
下载PDF
楚雄盆地有机质、膏盐与砂岩铜矿生成关系的有机地球化学证据与机理 被引量:9
5
作者 庄汉平 冉祟英 +2 位作者 何明勤 卢家烂 刘金钟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29-138,共10页
云南楚雄中生代陆相盆地发育了良好的含煤、含铜和含膏盐的三位一体的建造组合。煤、膏盐和砂岩铜矿床中有机质在丰度、类型、成熟度、可溶有机质及生物标志物上既有一定差异,又有一定的相似性。煤和膏盐均参与了砂岩铜矿成矿作用,煤... 云南楚雄中生代陆相盆地发育了良好的含煤、含铜和含膏盐的三位一体的建造组合。煤、膏盐和砂岩铜矿床中有机质在丰度、类型、成熟度、可溶有机质及生物标志物上既有一定差异,又有一定的相似性。煤和膏盐均参与了砂岩铜矿成矿作用,煤系为改造成矿作用提供了丰富的还原性有机质,膏盐提供了氧化性的SO2-4,间接提供了硫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膏盐 砂岩铜矿床 有机地球化学 铜矿床
下载PDF
海相烃源岩的正反演对比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解习农 殷鸿福 谢树成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61-867,共7页
海相优质烃源岩有效的评价体系是海相地层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沉积盆地内保存的残余有机质从生物物质到烃源岩的演化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即从生物物质到沉积有机质的形成阶段和从沉积有机质到残余有机质的烃源岩形成阶段,后... 海相优质烃源岩有效的评价体系是海相地层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沉积盆地内保存的残余有机质从生物物质到烃源岩的演化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即从生物物质到沉积有机质的形成阶段和从沉积有机质到残余有机质的烃源岩形成阶段,后者包括沉积有机质在未熟阶段经历生物化学作用成为埋藏有机质和在成熟-过成熟阶段经历热解作用成为残余或风化残余有机质两个亚阶段.烃源岩反演分析是利用残余或风化残余有机质的量来推断埋藏有机质的量或者原始生烃潜力.而正演分析则是根据沉积物沉积环境、生物物质及其介质物理化学条件特征运用地球生态学、地球微生物学、分子地球生物学和生物地球化学方法推断沉积有机质的量,甚至推断埋藏有机质的量,进而评估烃源岩的原始生烃潜力,也就是利用生物生产力和保存环境等综合分析沉积有机质的量.正反演对比分析相互验证和相互补充,更好地揭示了烃源岩基本特征,为海相优质烃源岩的预测和评价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烃源岩 沉积有机质 埋藏有机质 残余有机质 评价体系
下载PDF
有机质演化特征在造山带研究中的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曹代勇 张守仁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48-352,共5页
介绍了沉积有机质演化的基本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在此基础上 ,讨论了利用有机质演化特征研究造山带的有关问题 ,如重塑造山过程 ,造山带空间特征以及造山带变形标志等 ;认为造山带中的沉积有机质演化特征记录了温度、围压、应力和应变等... 介绍了沉积有机质演化的基本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在此基础上 ,讨论了利用有机质演化特征研究造山带的有关问题 ,如重塑造山过程 ,造山带空间特征以及造山带变形标志等 ;认为造山带中的沉积有机质演化特征记录了温度、围压、应力和应变等地质环境方面的丰富信息 ,从而有可能成为重建造山过程 ,尤其是极低级变质作用阶段的敏感地质温压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有机质 造山带 造山作用 极氏级变质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