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超低密度水泥浆(ULCS)技术 被引量:7
1
作者 韩立胜 靳文龙 +2 位作者 李晓岚 权虎林 张野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68,90,共4页
在枯竭油藏和弱胶结地层固井时,通常使用低密度水泥浆。随着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强,这些油藏的地层压力梯度不断下降,以往使用的低密度水泥浆体系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还没有一种单独的体系能够适应越来越困难的固井条件。国外提出了一... 在枯竭油藏和弱胶结地层固井时,通常使用低密度水泥浆。随着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强,这些油藏的地层压力梯度不断下降,以往使用的低密度水泥浆体系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还没有一种单独的体系能够适应越来越困难的固井条件。国外提出了一种新的超低密度水泥浆技术,这种技术基于加入微珠和充气产生泡沫2种配制低密度水泥浆方法的优点,将2种降低密度的方法联合使用,从而产生密度更低、性能更加优良的超低密度水泥浆(ULCS)。介绍了用密度为0.998 g/cm3的ULCS在墨西哥的中南部Samaria区域固井以及用密度为0.647g/cm3的ULCS在墨西哥Cantarell油田封固尾管的情况。结果表明,使用该技术配制的ULCS能够适应枯竭油藏苛刻的固井条件,没有发生漏失,固井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水泥浆 超低密度 枯竭油藏 弱胶结地层
下载PDF
枯竭油藏CO_2地质封存对地表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郑永香 刘建军 张伯虎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1-6,共6页
二氧化碳封存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当前碳排放过量的问题,但是其注入地层后与地层发生相互作用引发地层变形,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探究CO_2注入对地表变形的具体影响,基于渗流-应力耦合理论,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二氧化碳封存对... 二氧化碳封存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当前碳排放过量的问题,但是其注入地层后与地层发生相互作用引发地层变形,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探究CO_2注入对地表变形的具体影响,基于渗流-应力耦合理论,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二氧化碳封存对地表变形的影响,得到了二氧化碳注入速度、注入压力和原始地层压力对地表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地表变形与注入速度和注入压力为正相关关系,与原始地层压力为负相关。研究可为降低CO_2地质封存过程中的地质灾害风险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地质封存 地表变形 流固耦合 数值模拟 枯竭油气藏
下载PDF
尾管钻井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8
3
作者 陈维荣 许利辉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3年第2期66-70,共5页
尾管钻井技术主要用于对相邻地层存在很大压差的困难井段进行短距离快速钻进 ,是一种开发压力衰竭产层的钻井新技术。该技术已在一些油气田投入应用 ,取得了显著的技术效益和经济效益。介绍了尾管钻井技术的发展概况及其分类、尾管钻井... 尾管钻井技术主要用于对相邻地层存在很大压差的困难井段进行短距离快速钻进 ,是一种开发压力衰竭产层的钻井新技术。该技术已在一些油气田投入应用 ,取得了显著的技术效益和经济效益。介绍了尾管钻井技术的发展概况及其分类、尾管钻井使用的井下工具、施工工艺和实际应用等情况 ,指出了尾管钻井的施工要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管钻井技术 应用 石油钻井 钻井设备 钻井工具 衰竭油气藏
下载PDF
大港油田地下储气库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崔立宏 刘聪 +1 位作者 杨树合 宗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83-85,共3页
通过对大港油田已枯竭的板820气藏的更加深入的地质研究,重新评价了该气藏的储集层和盖层,论证了作为地下储气库的地质可行性;通过对开发史分析研究,论证了作为地下储气库的开发可行性,并计算了气藏开发动态储量。根据多年来对... 通过对大港油田已枯竭的板820气藏的更加深入的地质研究,重新评价了该气藏的储集层和盖层,论证了作为地下储气库的地质可行性;通过对开发史分析研究,论证了作为地下储气库的开发可行性,并计算了气藏开发动态储量。根据多年来对天津市供气规律,确定了储气库调峰周期和基本参数。设计了注采井生产能力和注采方案。根据经济评价,认为利用废弃气藏作为地下储气库经济效益显著。图2表1(郭海莉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气库 地下储气库 可行性研究 油田
下载PDF
海上浅层压力衰竭储层长水平井裸眼砾石充填防砂实践 被引量:10
5
作者 韩成 方达科 +2 位作者 韦龙贵 许发宾 陈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8-71,129,共5页
南海西部海上D气田新增三口长水平调整井均采用裸眼砾石充填完井。三口调整井开发层位浅,水平裸眼段长,破裂压力低,砾石充填作业主要面临着充填压力窗口窄的难题,同时由于储层井眼轨迹复杂,防砂筛管下入摩阻大,且储层存在压力衰竭,易发... 南海西部海上D气田新增三口长水平调整井均采用裸眼砾石充填完井。三口调整井开发层位浅,水平裸眼段长,破裂压力低,砾石充填作业主要面临着充填压力窗口窄的难题,同时由于储层井眼轨迹复杂,防砂筛管下入摩阻大,且储层存在压力衰竭,易发生井漏,进一步增大了砾石充填作业的难度。针对这些难题,现场通过优化防砂筛管送入管柱组合及钻井液润滑性能,保障筛管下入到位;使用低密度充填陶粒、高导流性优质筛管、优化冲筛比,显著降低了充填压力及提高了充填效率;最后,应用承压高、易返排、易破胶的完井液,防漏及储层保护效果好,形成了一套海上浅层压力衰竭储层长水平井裸眼砾石充填防砂工艺,可为类似油田开发提供借鉴。现场三口井砾石充填防砂作业均顺利完成,无井漏发生,三口井测试产量整体超配产要求。其中一口井水平段充填长度达到1 104 m,创造了国内海上水平井裸眼砾石充填长度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衰竭储层 长水平井 砾石充填 防砂
下载PDF
疏松砂岩衰竭油藏完井工艺技术优化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晓诚 范白涛 +2 位作者 杨程 张瑞纲 赵少伟 《石油科技论坛》 2010年第5期21-24,共4页
地层疏松和储层压力衰竭,是目前渤海油田在调整开发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针对这类油藏完井作业过程中,防砂与储层保护的技术难点,根据适度防砂的理念,采用了"量体裁衣"式的防砂设计,创新发展了简易PRD射孔液技术及其配套完... 地层疏松和储层压力衰竭,是目前渤海油田在调整开发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针对这类油藏完井作业过程中,防砂与储层保护的技术难点,根据适度防砂的理念,采用了"量体裁衣"式的防砂设计,创新发展了简易PRD射孔液技术及其配套完井工艺,达到了"适度防砂+储层保护"的双效目的。在绥中36-1油田的现场应用表明,此项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砾石充填与防止漏失之间的矛盾,大幅度提高了单井产能,为同类油田的完井工艺技术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松砂岩 衰竭油藏 储层保护 完井工艺 绥中36-1
下载PDF
南海西部气田高温衰竭储层钻完井液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娜 张崇 +2 位作者 任冠龙 余意 董钊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17年第2期27-30,共4页
针对南海西部某气田调整井高温、储层衰竭、井深大、水平位移大、裸眼段长的特点,分析了气田开发的地质情况及技术难点,通过改进油基钻井液体系,对其配方进行滤失及封堵性能评价,并通过模拟高温衰竭储层钻井液侵污实验,获得了良好的封... 针对南海西部某气田调整井高温、储层衰竭、井深大、水平位移大、裸眼段长的特点,分析了气田开发的地质情况及技术难点,通过改进油基钻井液体系,对其配方进行滤失及封堵性能评价,并通过模拟高温衰竭储层钻井液侵污实验,获得了良好的封堵和滤失性能,3个小时高温高压滤失量只有2.6ml,储层保护效果好,返排压力仅1~2MPa,返排后岩心渗透率恢复值均在90%以上的改进型油基钻井液配方。现场应用配合连续油管氮气诱喷、不破胶完井液等合适的钻完井工艺技术,成功进行连续油管气举造负压反排和诱喷成功,投产产量超过了配产预期,成功的解决了高温衰竭储层井的钻完井难题,为类似海上和陆地高温衰竭储层油田的开发提供的基础,连续油管下深至6100m诱喷成功也创造了新的纪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西部 钻完井液 高温 衰竭储层 储层保护
下载PDF
衰竭式开发油藏产量递减规律预测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洪见 张顶学 +1 位作者 李炼文 杜文博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4-65,共2页
为满足新油田选择采油方式时对不同时期油井产能数据的需要 ,从油层岩石的压力敏感性试验结果出发 ,首先导出采液指数变化规律的预测方法 ,从而确定出油井的供液能力 ;再结合井筒举升能力预测不同举升方式下油井的产量变化规律。
关键词 衰竭式开发油藏 产量递减规律 预测方法 应用 压力敏感性
下载PDF
自动随钻遥测系统在欠平衡钻井中的实施分析与优化
9
作者 高丽萍 《石化技术》 CAS 2018年第4期70-72,共3页
本文提供一种位移法系统模型,特别适用于枯竭贫油储层,用以优选适宜的随钻遥测系统,并对实施效果做出合理评价。该模型实时收集大量钻井和储层信息,采用有效算法,计算影响参数,再由影响参数配选适宜的随钻遥测系统。
关键词 随钻遥测 实时 枯竭贫油储层 钻井实施 NPT
下载PDF
注超临界CO_2开采高温废弃气藏地热机制与采热能力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任韶然 崔国栋 +3 位作者 李德祥 庄园 李欣 张亮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1-98,共8页
高温废弃气藏具有巨大的地热开采潜力。在对比分析超临界CO2和常规携热介质水的热物性基础上,提出注超临界CO2开采高温废弃气藏地热的方法。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CO2在高温废弃气藏中的采热能力及影响因素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由于CO2具有... 高温废弃气藏具有巨大的地热开采潜力。在对比分析超临界CO2和常规携热介质水的热物性基础上,提出注超临界CO2开采高温废弃气藏地热的方法。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CO2在高温废弃气藏中的采热能力及影响因素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由于CO2具有很高的可注性和流动性,超临界CO2的采热速率可达到水的1.5倍;利用CO2循环开采高温气藏地热,不仅可以实现高效地热开发,还可以实现CO2地质埋存;对废弃气藏而言,可以充分利用现有井网和地面设施,减少初期资本投入,实现高温废弃气藏地热的有效和经济开发,进一步提高气藏的利用价值,延长其经济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高温废弃气藏 地热开采 采热能力 携热介质
下载PDF
川渝地区相国寺地下储气库库址选择 被引量:14
11
作者 毛川勤 郑州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2-75,共4页
为确保川渝地区天然气季节性调峰和供气的安全性,充分发挥"中卫—贵阳联络线"管道系统的输气能力,迫切需要建设配套的地下储气库。川渝地区处于"中卫—贵阳联络线"中段,天然气需求旺盛,天然气资源较丰富,因天然气... 为确保川渝地区天然气季节性调峰和供气的安全性,充分发挥"中卫—贵阳联络线"管道系统的输气能力,迫切需要建设配套的地下储气库。川渝地区处于"中卫—贵阳联络线"中段,天然气需求旺盛,天然气资源较丰富,因天然气开发历史长,具有多个可用于建设地下储气库的枯竭性气藏。在借鉴和对比国内外地下储气库库址选择方法和建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川渝地区地下储气库库址优选的标准:地理位置优越、地质条件符合建库要求、注采能力和库容满足应急与调峰需要以及储气库气源有保障等。利用该标准对现有的几个气藏进行了筛选,其中相国寺气田石炭系枯竭气藏建设地下储气库地质上具有完整性,气库功能和气库库址具有明显优势,进而分析了用其建库的可行性;最后对相国寺地下储气库进行了初步规划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渝地区 枯竭气藏 建设 地下储气库 库址 选择 相国寺气田
下载PDF
天然气藏CO_2驱及地质埋存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2
作者 郭平 许清华 +2 位作者 孙振 杜建芬 汪周华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11,共6页
目前,随着CO_2排放量的增加,全球温室效应日趋显著,CO_2的处理问题显得愈加重要。中国现阶段的CO_2埋存点均为油藏或盐水层,将干气藏CO_2驱与其埋存相结合的研究甚少,现场试验更是没有。为此,调研了大量国外的相关研究,综述了目前已有... 目前,随着CO_2排放量的增加,全球温室效应日趋显著,CO_2的处理问题显得愈加重要。中国现阶段的CO_2埋存点均为油藏或盐水层,将干气藏CO_2驱与其埋存相结合的研究甚少,现场试验更是没有。为此,调研了大量国外的相关研究,综述了目前已有的衰竭干气藏CO_2驱及地质埋存示范工程,并结合已发表的气藏CO_2驱室内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成果,分析了影响CO_2驱提高气藏采收率(EGR)的各个因素,CO_2驱的优缺点及发展方向,以及今后在低渗致密气藏CO_2驱方面应做的工作。结果表明:CO_2埋存于干气藏中安全可靠、存储量大、成本低,同时可采出部分剩余天然气;束缚水可减弱储层非均质性对干气藏CO_2驱的影响;在中高渗气藏中,与气态CO_2驱相比,液态或超临界态CO_2驱效果更好;进行气态CO_2驱开注时气藏压力越小,注入压力和注入速度越大,其提高采收率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驱 地质埋存 提高气藏采收率 衰竭干气藏 低渗致密气藏
下载PDF
海上气田压力衰竭储层长水平段安全钻井控制技术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万栋 杨玉豪 +3 位作者 杨前亮 韩成 张可 谢露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4-458,共5页
南海西部海域东方某气田Y平台采取浅层大位移水平井模式开发莺歌海组二段浅部气藏,储层埋深在井深1300m左右,最大水平位移为3783m,最高水垂比为2.73。该气田经过十几年的开采,储层存在一定程度压力衰竭。同时,Y平台水平段穿过断层,钻进... 南海西部海域东方某气田Y平台采取浅层大位移水平井模式开发莺歌海组二段浅部气藏,储层埋深在井深1300m左右,最大水平位移为3783m,最高水垂比为2.73。该气田经过十几年的开采,储层存在一定程度压力衰竭。同时,Y平台水平段穿过断层,钻进期间漏失风险高。在前期的一些开发井作业中,储层段钻进时曾多次发生井漏等复杂情况。因此,针对以往开发难题和结合Y平台的地层特点,进一步改良屏蔽暂堵无固相钻井液体系,配套环空ECD实时监测与精细控制工艺,成功解决了该区域储层漏失难题。Y平台实施的5口井提效显著,φ215.9mm水平井段平均机械钻速为77.27m/h,创造了东方区域类似浅部气藏大位移水平井的作业纪录。储层保护效果好,测试产量超油藏配产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位移水平井 压力衰竭储层 安全钻井 钻井液优化 循环当量密度 南海西部
下载PDF
考虑储层孔隙介质分形特点的衰竭气藏储气库储层压力分布预测 被引量:9
14
作者 于本福 闫相祯 +1 位作者 杨秀娟 王同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17-1022,共6页
考虑储层孔隙介质分形特点以及储层压力变化对储层介质渗流参数的影响,根据气体不稳定渗流理论,建立了衰竭气藏储气库储层压力动态分布的分形渗流模型,并推导出了注气过程动态储层压力的预测公式。在对本文模型计算结果与三维渗流模型... 考虑储层孔隙介质分形特点以及储层压力变化对储层介质渗流参数的影响,根据气体不稳定渗流理论,建立了衰竭气藏储气库储层压力动态分布的分形渗流模型,并推导出了注气过程动态储层压力的预测公式。在对本文模型计算结果与三维渗流模型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基础上,研究了分形维数、弯曲率、储层厚度、气体黏度、注气速率和注气时间对地下储气库储层压力分布的影响,并计算了国内某衰竭气藏储气库BN-4井注气后的储层压力分布。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可以满足实际工程计算需求;分形维数和渗透率随着孔隙度的增大而增大,储气库储层介质的应力敏感性受毛细管外壁的岩性影响较大;衰竭气藏储气库的储层压力随着储层介质弯曲率、气体黏度、注气速率、注气时间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分形维数和储层厚度的增大而减小;分形维数、储层厚度、注气速率、注气时间对储气库储层压力的影响比较显著,而介质弯曲率和气体黏度对其影响不明显。为充分利用储气库储层,实际工程中注气井的间距不宜过大及可适当延长注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竭气藏储气库 天然气 分形理论 分形维数 储层压力
下载PDF
中国油田地热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社教 施亦做 +2 位作者 方朝合 曹倩 任路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2,共10页
基于中国地热发展现状、地热资源赋存和分布特点、不同地热开发方式对比,分析了油田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并探讨了中国地热产业,尤其是油田地热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的地热资源较为丰富,以中低温地热资源为主。浅层地... 基于中国地热发展现状、地热资源赋存和分布特点、不同地热开发方式对比,分析了油田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并探讨了中国地热产业,尤其是油田地热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的地热资源较为丰富,以中低温地热资源为主。浅层地热资源分布全国;中低温地热资源分布于沉积盆地、东南沿海和隆起山区,在不同深度形成了大面积分布的含地热水的热储层,为水热型地热资源;高温地热资源集中分布在西藏南部、四川西部、云南西部和台湾地区。中国浅层地热能资源(浅于200 m)年可开采量折合7×10^(8)t标准煤。(2)由于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环境与效率问题、深井直接换热的效率问题,以及干热岩开发利用的技术瓶颈问题,中深层水热型地热资源将是当今中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最主要和最现实的领域。(3)油田地热开发中形成了地热资源勘查与评价、砂岩地层回灌、废弃井改造为地热井、高温钻完井等一批关键技术,均在大型地热开发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油田拥有丰富的采出水资源,可以直接利用,大量的废弃井或低效油井可以通过工艺改造为地热井进行地热资源开发,从而降低地热开发成本,提高地热项目的经济性。(4)油田地热除用于油田生产用能替代和清洁供暖外,中低温地热发电、氦气等伴生资源的开发、废弃油气藏储热和CO_(2)封存等领域的发展潜力巨大,地热综合开发利用是油田地热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地热 水热型地热资源 地热供暖 地热发电 废弃油气藏储热 CO_(2)封存
下载PDF
枯竭油藏型储气库库容量化室内实验研究
16
作者 丁洋洋 秦正山 +3 位作者 何勇明 刘文龙 向祖平 程泽华 《非常规油气》 2024年第4期89-96,共8页
在油藏改建地下储气库时,为了研究不同初始含水饱和度对库容的影响,利用实际矿场岩心开展了不同初始含水饱和度条件下气驱油水多轮次注采实验,分析了不同初始含水饱和度下气驱油水后的驱替效率及建库效果。结果表明,低含水饱和度条件下... 在油藏改建地下储气库时,为了研究不同初始含水饱和度对库容的影响,利用实际矿场岩心开展了不同初始含水饱和度条件下气驱油水多轮次注采实验,分析了不同初始含水饱和度下气驱油水后的驱替效率及建库效果。结果表明,低含水饱和度条件下,油相的相对渗透率显著高于水相而更易被驱替出,因此主要通过气驱油来提高储气空间;中、高含水饱和度时,水相更易被驱替出,储气空间的提高逐渐由被驱替出的原油体积贡献转向于由驱替出的水相体积贡献。相同注采轮次下,由于储层岩石水湿及渗吸作用,高初始含水饱和度时的剩余水饱和度增大,气驱油水总的驱替效率降低,储气库的注采能力和库容相对减小;储层初始含水饱和度增大会降低气驱油水的驱替效率,不利于提高原油采收率及储气库扩容;初始含水饱和度越高,储气库达容时间越久,建库初期的注采能力越低。该研究成果可为油藏型储气库注采能力评价和库容分析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竭油藏 储气库 含水饱和度 多轮次注采实验 驱替效率 储气空间
下载PDF
罗家寨气田CO_(2)地质封存数值模拟研究
17
作者 罗瑜 母若愚 +4 位作者 张婷婷 秦楠 周俊豪 甘泉 李波 《新能源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08,共8页
基于罗家寨嘉陵江组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利用FLAC3D-TOUGHREACT模拟评估了CO_(2)注入地层后的地质压力、储层物性变化和CO_(2)运移规律等。结果表明,在CO_(2)注入的10年间,CO_(2)的注入提高了整个地层压力,高压场以注入井为中心呈现梯度... 基于罗家寨嘉陵江组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利用FLAC3D-TOUGHREACT模拟评估了CO_(2)注入地层后的地质压力、储层物性变化和CO_(2)运移规律等。结果表明,在CO_(2)注入的10年间,CO_(2)的注入提高了整个地层压力,高压场以注入井为中心呈现梯度递减向四周扩大。储层的孔渗性随着CO_(2)的注入逐渐增大,而盖层物性未发生明显变化。CO_(2)羽流主要在中间储层中运移,未突破上下盖层。此外,通过模拟研究发现嘉陵江组的CO_(2)总封存量为3.211×10^(7)kg。结果说明嘉陵江组所选层位可有效封存C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埋存 枯竭气藏 数值模拟 嘉陵江组
下载PDF
枯竭油气藏储气库出砂机理及防砂研究进展
18
作者 秦余福 谢瑞阳 +3 位作者 冯代英 米建华 路昊昕 刘建军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7期1-7,共7页
枯竭油气藏储气库出砂会导致储层损害、井下管柱磨蚀及地面辅助设备故障等危害,严重影响储气库安全运行和有效储气能力。本文从油气藏开发阶段与储气库运行阶段出砂的异同出发,调研分析了现有枯竭油气藏储气库出砂机理、临界出砂生产压... 枯竭油气藏储气库出砂会导致储层损害、井下管柱磨蚀及地面辅助设备故障等危害,严重影响储气库安全运行和有效储气能力。本文从油气藏开发阶段与储气库运行阶段出砂的异同出发,调研分析了现有枯竭油气藏储气库出砂机理、临界出砂生产压差预测以及防砂工程措施,对储气库出砂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总结,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攻关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竭油气藏储气库 出砂机理 临界生产压差 模拟实验 数值模拟 防砂措施
下载PDF
宁东煤田枯竭油层回注存储高矿化度矿井水技术思路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莲净 王颂 +3 位作者 杜松 赵宝峰 张阳 卢才武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9-158,共10页
宁东煤田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是我国批准建设的14个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之一,目前存在高矿化度矿井水量大、处理技术成熟但成本高、综合利用率低等问题。为实现宁东煤田高矿化度矿井水的低成本资源化回注存储和水文生态环境保护,... 宁东煤田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是我国批准建设的14个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之一,目前存在高矿化度矿井水量大、处理技术成熟但成本高、综合利用率低等问题。为实现宁东煤田高矿化度矿井水的低成本资源化回注存储和水文生态环境保护,结合宁东煤田13座煤矿矿井水矿化度高的典型特征,因地制宜地提出在煤油资源重叠区,利用枯竭油层回注存储高矿化度矿井水这种宝贵的非常规水资源的技术思路,即利用枯竭油层孔-裂隙双重结构中储水空间、油田关停初期地层压力亏空和废弃油井/注水井低成本处置高矿化度矿井水经资源化利用后的余量水;系统阐述枯竭油层选择、回注工艺、储水潜力、预处理水质要求和环境的可行性;凝练出基础理论、法律法规政策和实时监测监管的研究展望。结果表明,提出的枯竭油层回注存储技术具有可行性,可实现宁东煤田高矿化度矿井水的低成本资源化处置,“如何精细刻画注水渗流过程”是回注处置技术瓶颈问题,科学实质是高矿化度矿井水-砂岩耦合化学作用下孔裂隙介尺度的枯竭油层注水渗流演化机理。同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实时监测监管方面亟需完善,以保障枯竭油层回注存储技术的顺利实施。研究旨在为高矿化度矿井水资源化回注存储提供新思路,为煤油气资源开发中二次水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矿化度矿井水 枯竭油层 回注存储 煤油资源重叠区 宁东煤田
下载PDF
枯竭气藏型储气库CO_2作垫层气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胡书勇 胡欣芮 +1 位作者 李勇凯 马俊修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8年第5期56-59,共4页
天然气地下储气库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天然气储存方式和调峰手段。天然气地下储气库需要用垫层气来保持储层压力、防止水体侵入和保证储气库工作的稳定性。垫层气量一般占储气库总量的30%~70%。若采用天然气本身作垫层气,当一个储气库... 天然气地下储气库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天然气储存方式和调峰手段。天然气地下储气库需要用垫层气来保持储层压力、防止水体侵入和保证储气库工作的稳定性。垫层气量一般占储气库总量的30%~70%。若采用天然气本身作垫层气,当一个储气库废弃时,相当数量的天然气不能被开采出来,浪费了大量的天然气资源。通过对热力学性质研究及CO_2与天然气混气实验研究发现,在储气库的运行压力及温度条件下,CO_2处于临界状态附近,其"高密度"、"高黏度"的物理特性使得CO_2与天然气呈现出分层而不是混合的状态,这表明CO_2作枯竭气藏型储气库的垫层气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竭气藏 天然气地下储气库 垫层气 可行性研究 二氧化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