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8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干密度影响的人工压实非饱和黄土渗透系数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5
1
作者 王铁行 卢靖 张建锋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364-2368,共5页
首先室内配制不同干密度的压实黄土土样,采用水平土柱入渗法测得到不同干密度黄土水分扩散率与体积含水量的关系。结果显示:当含水量较大时,于密度对黄土扩散率的影响非常显著;当含水量较小时,土体水分主要以结合水形态存在,干密度对... 首先室内配制不同干密度的压实黄土土样,采用水平土柱入渗法测得到不同干密度黄土水分扩散率与体积含水量的关系。结果显示:当含水量较大时,于密度对黄土扩散率的影响非常显著;当含水量较小时,土体水分主要以结合水形态存在,干密度对黄土扩散率几乎无影响。然后采用高速离心机法测试得到不同干密度黄土土-水特征曲线,并分析确定非饱和黄土比水容。进一步回归得到黄土水分扩散率与干密度的关系及考虑干密度影响的非饱和黄土渗透系数的确定方法。最后分析非饱和黄土渗透系数随干密度和含水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渗透系数随着含水量的增大而单调加速增大,密实黄土的渗透系数对干密度的变化比较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黄土 干密度 渗透系数 扩散率 含水量
下载PDF
生物监测中叶绿素a浓度与藻类密度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54
2
作者 于海燕 周斌 +2 位作者 胡尊英 马勇 晁爱敏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0-43,共4页
通过测定叶绿素a浓度、藻类密度和藻类分类计数等,获取"水华"水体生物监测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a浓度和藻类密度在蓝藻"水华"(微囊藻为优势种)暴发期间存在显著相关,并拟合出了回归直线。且叶绿素a浓度和... 通过测定叶绿素a浓度、藻类密度和藻类分类计数等,获取"水华"水体生物监测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a浓度和藻类密度在蓝藻"水华"(微囊藻为优势种)暴发期间存在显著相关,并拟合出了回归直线。且叶绿素a浓度和藻类密度的自然对数比值也与藻类发生和兴衰存在着规律性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A 藻类密度 相关性 比值
下载PDF
洞庭湖区东方田鼠迁移的研究 被引量:46
3
作者 郭聪 王勇 +3 位作者 陈安国 李波 张美文 武正军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79-286,共8页
洞庭湖区东方田鼠以湖滩上的芦苇+荻或薹草沼泽为最适栖息地,枯水季节,多在其上生长、繁殖。汛期,随着湖水上涨,湖滩面积缩小,东方田鼠在拥挤的的压力下或直接被洪水所迫,越过防洪堤迁入垸内。东方田鼠在湖滩及农田间的迁移主要... 洞庭湖区东方田鼠以湖滩上的芦苇+荻或薹草沼泽为最适栖息地,枯水季节,多在其上生长、繁殖。汛期,随着湖水上涨,湖滩面积缩小,东方田鼠在拥挤的的压力下或直接被洪水所迫,越过防洪堤迁入垸内。东方田鼠在湖滩及农田间的迁移主要取决于湖水水位及种群密度,无固定的迁移时间。迁入垸内的东方田鼠主要分布于靠近防洪堤一带,其捕获率随着与防洪堤距离的增加而递减。个体较大的东方田鼠迁移距离较远。在迁移期,迁入垸内的东方田鼠的性比在不同的距离上无显著差异。湖水回落时,东方田鼠随湖滩出露而迁回沼泽草地。回迁时,个体较大的雄性首先回迁的比例较高。迁入垸内的东方田鼠,栖息在荒坡地的种群密度大于在农田中的种群密度;东方田鼠不在农田越冬,小部分可在岗地荒坡中越冬,但少有增殖。按迁移动因看,此种迁移乃洪水逼迫所至,而由逼迫外迁和自动回迁构成循环,保证了种群对湖区特殊环境的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鼠 迁移 种群密度 性比 年龄
下载PDF
基于RSM-BBD的废石-风砂胶结体配合比与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45
4
作者 付自国 乔登攀 +3 位作者 郭忠林 谢锦程 黄飞 王佳信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94-703,共10页
充填料浆配合比的选择直接决定了充填体的强度及运行成本。根据两种骨料混合堆积密实度试验,得到废石风砂最优配比。利用Design-Expert软件中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及响应面法(RSM)研究了料浆质量分数、水泥用量和骨料配比对充... 充填料浆配合比的选择直接决定了充填体的强度及运行成本。根据两种骨料混合堆积密实度试验,得到废石风砂最优配比。利用Design-Expert软件中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及响应面法(RSM)研究了料浆质量分数、水泥用量和骨料配比对充填体不同龄期内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建立了以粗骨料胶结体3,7,28 d强度为响应值的三元二次回归模型,并对该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充填体强度不仅受单一因素影响,而且两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强度影响显著。由模型的响应曲面可知,质量分数与骨料配比的交互作用对充填体早期强度影响显著,水泥用量与骨料配比的交互作用对充填体中期强度影响显著,质量分数与水泥用量的交互作用对充填体后期强度显著。通过回归模型及建立的充填材料成本函数,优选出一组料浆配合比,经现场试验满足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BB设计 充填骨料 堆积密实度 料浆配合比 强度试验 预测模型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甜玉米与鲜食糯玉米产量与品质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6
5
作者 曹庆军 姜晓莉 +5 位作者 杨粉团 毛刚 王富刚 曹欣欣 孔凡丽 李刚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4-98,共5页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低密度(3.5万株/hm^2,LD)、中密度(5.5万株/hm^2,MD)、高密度(6.5万株/hm^2,HD)种植对甜玉米(520)、糯玉米(吉农糯112)商品品质、食用品质以及部分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鲜食玉米商品品质的影响较...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低密度(3.5万株/hm^2,LD)、中密度(5.5万株/hm^2,MD)、高密度(6.5万株/hm^2,HD)种植对甜玉米(520)、糯玉米(吉农糯112)商品品质、食用品质以及部分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鲜食玉米商品品质的影响较大,高密度种植会显著降低有效穗长、出籽率以及百粒重等商品性状。甜玉米皮渣率以及糯玉米的种皮厚度受种植密度影响较大,高密度处理下甜玉米(520)的皮渣率比低密度处理增加29.2%,糯玉米(吉农糯112)种皮厚度下降24.78%。种植密度对脂肪、可溶性总糖以及赖氨酸含量的影响不显著,显著影响鲜食玉米子粒中蛋白的含量,高密度处理下甜玉米(520)与糯玉米(吉农糯112)蛋白含量比低密度处理分别降低近1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种植密度 皮渣率 种皮厚度 营养品质
原文传递
密肥组合对稻茬晚播小麦籽粒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30
6
作者 杨佳凤 丁锦峰 +4 位作者 顾后文 訾妍 朱新开 彭永欣 郭文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03-506,共4页
为筛选适宜南方晚播稻茬中筋小麦高产高效栽培的密肥组合,以中筋小麦品种扬麦20为材料,研究了江苏淮南地区晚播(11月20日之后播种)条件下密度、施氮量、氮肥基追比对稻茬小麦籽粒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晚播小麦密度与籽粒产量、... 为筛选适宜南方晚播稻茬中筋小麦高产高效栽培的密肥组合,以中筋小麦品种扬麦20为材料,研究了江苏淮南地区晚播(11月20日之后播种)条件下密度、施氮量、氮肥基追比对稻茬小麦籽粒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晚播小麦密度与籽粒产量、效益均呈二次曲线关系,密度为315×104株.hm-2时,籽粒产量最高,达6 721.65~7 884.91kg.hm-2,效益达3 783.6~5 111.55元.hm-2;施氮量为270kg.hm-2时籽粒产量极显著高于施氮量210kg.hm-2处理。在本试验条件下,基本苗为315×104株.hm-2、总施氮量270kg.hm-2、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为3∶1∶3∶3时,晚播小麦的籽粒产量和效益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播小麦 密度 施氮量 氮肥运筹 籽粒产量 效益
下载PDF
基于浸膏物理指纹谱评价不同干燥方式对浸膏粉体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9
7
作者 李延年 伍振峰 +5 位作者 尚悦 王芳 万娜 李远辉 李慧婷 杨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72-2377,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丹参浸膏粉体学性质的影响。方法以丹参提取物为模型药物,通过减压干燥、真空微波干燥及喷雾干燥得到3种浸膏粉,以粒径、粒径分布宽度、粒径范围、松密度、振实密度、豪斯纳比率、休止角、压缩度、黏性、比表面...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丹参浸膏粉体学性质的影响。方法以丹参提取物为模型药物,通过减压干燥、真空微波干燥及喷雾干燥得到3种浸膏粉,以粒径、粒径分布宽度、粒径范围、松密度、振实密度、豪斯纳比率、休止角、压缩度、黏性、比表面积、孔体积、含水量和吸湿性13个物理指标综合评价粉体学性质,并将粉体物理属性归纳为均一性、堆积性、流动性、可压性和稳定性5个方面,建立相应的物理指纹谱。通过物理属性数值评价粉体学性质;运用相似度评价法比较3种粉体的相似度;构建参数指数、参数轮廓指数以及良好可压指数,用于分析粉末的可压性。结果 3种干燥方式所得粉体均具有较差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其中减压干燥和真空微波干燥粉体具有良好的堆积性,喷雾干燥粉体具有优越的均一性和可压性;由相似度可知,喷雾干燥与减压干燥浸膏粉体学性质相似度为79%,与真空微波干燥的相似度为81.3%。结论中药物理指纹谱可用于评价不同干燥方式对中药提取物粉体学性质的影响,以及物理性质对药物成型性的影响,为中药浸膏粉体提供了新的评价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提取物 减压干燥 真空微波干燥 喷雾干燥 粉体学性质 物理指纹谱 相似度评价 可压性评价 粒径 粒径分布宽度 粒径范围 松密度 振实密度 豪斯纳比率 休止角 压缩度 黏性 比表面积 孔隙率 含水量 吸湿性 均一性 堆积性 流动性 可压性 稳定性
原文传递
蔬菜无土栽培基质初步筛选研究 被引量:27
8
作者 焦永刚 石琳琪 +2 位作者 董灵迪 郭敬华 曹彩霞 《河北农业科学》 2010年第9期26-28,共3页
以草炭、蛭石、炉渣、废菇料和粉碎后的玉米秸秆为原料,按不同材料种类及比例混合制成8种蔬菜无土栽培复合基质,测定并比较了8种复合基质的理化性质,初步筛选出适宜蔬菜栽培的优良基质。结果表明:8种基质的容重、pH值和总孔隙度均在蔬... 以草炭、蛭石、炉渣、废菇料和粉碎后的玉米秸秆为原料,按不同材料种类及比例混合制成8种蔬菜无土栽培复合基质,测定并比较了8种复合基质的理化性质,初步筛选出适宜蔬菜栽培的优良基质。结果表明:8种基质的容重、pH值和总孔隙度均在蔬菜栽培的适宜范围内;大小孔隙比、基质电导率及成本上各有优劣。通过综合考量,初步优选出的无土栽培基质为基质Ⅳ(V棉籽皮∶V炉渣=1∶1)、基质Ⅵ(V棉籽皮∶V蛭石=1∶1)和基质Ⅶ(V玉米秸秆∶V棉籽皮∶V蛭石=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无土栽培 基质 筛选 容重 PH值 孔隙度 大小孔隙比 电导率
下载PDF
大豆种植密度对玉米/大豆间作系统产量形成的竞争效应分析 被引量:29
9
作者 任媛媛 张莉 +2 位作者 郁耀闯 张彦军 张岁岐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978-1987,共10页
旱区作物间作系统是优化作物群体质量、提高产量的一种重要种植方式,从产量构成因子角度探讨作物间作竞争优势机制还鲜见报道。本研究设置3个大豆密度梯度和4个种植比例(玉米与大豆以2∶0、0∶2、2∶2和2∶4间作),分析间作系统的作物竞... 旱区作物间作系统是优化作物群体质量、提高产量的一种重要种植方式,从产量构成因子角度探讨作物间作竞争优势机制还鲜见报道。本研究设置3个大豆密度梯度和4个种植比例(玉米与大豆以2∶0、0∶2、2∶2和2∶4间作),分析间作系统的作物竞争指数、产量构成和最终产量的差异性变化,探讨间作群体产量增加的作物竞争机制。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密度和种植比例组合下的间作系统产量提高14%~23%。玉米的实际产量损失大于0,大豆的实际产量损失小于0。间作系统中玉米的穗重、穗长、穗粗、穗粒重、轴重和千粒重均显著高于单作;除结荚长度和主茎节间长度外,间作系统中大豆的单株粒重、单株荚数、单株总粒数、单株有效粒数、主茎节数和百粒重低于单作或与单作间无显著差异。间作系统中玉米的竞争比率大于1,大豆的竞争比率小于1,在3种大豆密度下玉米和大豆的竞争比率分别为2.08、1.84、1.68和0.49、0.56、0.63,表明随着大豆密度的增加,间作中玉米的竞争比率增加的同时大豆的竞争比率降低。玉米的侵占力大于0,大豆的侵占力小于0。玉米产量与轴重、千粒重、穗重、穗粒重、穗长、行粒数呈正相关关系,与秃尖长呈负相关关系。通径分析表明,直接作用中,穗粒重对玉米产量的贡献最大(2.18);间接作用中,轴重、千粒重通过每穗粒重对玉米产量的贡献较大(1.64和1.58)。综上所述,大豆间作玉米有间作优势,间作优势来源于每穗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间作 通径分析 竞争比率
下载PDF
不同花色菊花品种上西花蓟马种群密度及雌雄性比 被引量:27
10
作者 张晓明 姚茹瑜 +2 位作者 张宏瑞 桂富荣 李正跃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37-745,共9页
为明确不同花色菊花品种上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发生情况及种群变化规律,利用蓝色粘虫板调查了大棚种植的7种单色(黄色、橙色、白色、绿色、粉色、紫色、红色)以及4种双色(黄绿、黄红、白绿、黄白)菊花品种上不同时期西... 为明确不同花色菊花品种上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发生情况及种群变化规律,利用蓝色粘虫板调查了大棚种植的7种单色(黄色、橙色、白色、绿色、粉色、紫色、红色)以及4种双色(黄绿、黄红、白绿、黄白)菊花品种上不同时期西花蓟马的种群密度及雌雄性比。结果表明,根据四分位法得到西花蓟马的发生早期与菊花苗期重合,主要发生期与菊花开花期重合,发生晚期为切花后生长期。在所有单色菊花品种中,西花蓟马在黄色菊花品种上的种群密度最高,主要发生期虫口密度达19.98头/板;且雌雄性比最大,为5.85,显著高于其它单色菊花品种上的雌雄性比。在所有双色菊花品种中,黄绿菊花品种上的西花蓟马种群密度最高,主要发生期虫口密度达26.89头/板,显著高于其它双色菊花品种上数量,且雌雄性比也最大,为6.87。菊花开花是导致西花蓟马种群迅速上升和种群中雌虫比例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且西花蓟马偏好为害与黄色花色相关的菊花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色 菊花 西花蓟马 种群密度 性比
原文传递
测定陶瓷材料密度及其气孔率的方法 被引量:21
11
作者 朱海玲 陈沙鸥 +3 位作者 李达 邵渭泉 刘业磊 孙宁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06年第6期289-291,共3页
提出了利用电子天平测量陶瓷材料密度及其气孔率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利用电子天平的清零技术,可减少传统方法的实验步骤。结果表明,利用电子天平测定陶瓷材料密度及其气孔率可提高工作效率,并保证了实验的精确度。
关键词 电子天平 清零 密度 气孔率
下载PDF
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的祛寒逐风颗粒制备工艺及其物理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25
12
作者 毕映燕 李俊江 +3 位作者 李季文 闫志攀 张志瑞 李喜香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5891-5898,共8页
目的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 D)理念对祛寒逐风颗粒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并对颗粒剂进行物理指纹图谱评价。方法以干浸膏粉为主药,选取成型率、休止角、吸湿率、溶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选工艺参数,运用D-最优混料... 目的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 D)理念对祛寒逐风颗粒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并对颗粒剂进行物理指纹图谱评价。方法以干浸膏粉为主药,选取成型率、休止角、吸湿率、溶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选工艺参数,运用D-最优混料设计优选辅料种类。以二级物理指标相对均齐度指数、松密度、振实密度、水分、吸湿率、豪斯纳比、休止角为评价指标,建立物理指纹图谱,评价不同批次颗粒剂质量的一致性。结果祛寒逐风颗粒的制备工艺为以可溶性淀粉-糊精(3∶2)为辅料,药辅比1∶2,30 m L 80%乙醇为润湿剂。5批颗粒的物理指纹图谱相似度大于0.99。结论祛寒逐风颗粒制备工艺稳定可行,物理指纹图谱科学合理,为中药制剂制备工艺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寒逐风颗粒 质量源于设计 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 D-最优混料设计 物理指纹图谱 相对均齐度指数 松密度 振实密度 水分 吸湿率 豪斯纳比 休止角 质量一致性
原文传递
地应力作用下软弱层带的工程特性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符文熹 聂德新 +1 位作者 尚岳全 陈云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84-587,共4页
分析了勘探平洞中软弱层带取样试验存在的问题 ,研究了软弱层带受开挖松弛的影响 ,并采用了一种有效控制开挖松弛的取样办法 ,使软弱层带试验成果能反映天然地应力下的工程特性。以金沙江某水电站坝址软弱夹层为例 ,研究了地应力与软弱... 分析了勘探平洞中软弱层带取样试验存在的问题 ,研究了软弱层带受开挖松弛的影响 ,并采用了一种有效控制开挖松弛的取样办法 ,使软弱层带试验成果能反映天然地应力下的工程特性。以金沙江某水电站坝址软弱夹层为例 ,研究了地应力与软弱层带物理力学参数的关系 ,揭示了地应力是控制软弱层带工程特性最活跃的因素 ,这对岩体工程的建设和稳定性分析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 软弱层带 干密度 孔隙比 摩擦系数
下载PDF
一种基于高斯分布的自适应DBSCAN算法 被引量:24
14
作者 陈刚 刘秉权 吴岩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30,34,共5页
针对传统的DBSCAN算法只能依靠经验来设置阈值(minPts,Eps)和无法对多密度数据集进行有效聚类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可适用于所有密度分布特征的数据集的基于高斯分布的自适应DBSCAN算法.该算法根据数据集的特点寻找最大的聚类效果指数(CEI... 针对传统的DBSCAN算法只能依靠经验来设置阈值(minPts,Eps)和无法对多密度数据集进行有效聚类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可适用于所有密度分布特征的数据集的基于高斯分布的自适应DBSCAN算法.该算法根据数据集的特点寻找最大的聚类效果指数(CEI)来确定minPts,通过Distk图的层次数确定Eps个数并通过高斯分布中的参数估计来确定每个密度层次Eps大小,最后用所求得阈值进行聚类.将该算法与传统的DBSCAN算法分别应用于单密度数据集和多密度数据集,结果显示该算法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集 高斯分布 密度层次 聚类效果 噪音率
下载PDF
多次动压影响巷道支护技术及护巷煤柱留设 被引量:19
15
作者 颜立新 赵军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0-63,共4页
为了缓解采掘衔接紧张,工作面布置变跳采为顺采,相邻工作面复用巷道多次受采动影响。通过理论研究,采用高强度、高刚度强力锚杆支护系统能有效地解决受动压影响巷道支护技术难题,减小锚杆支护密度,提高掘进速度,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并能... 为了缓解采掘衔接紧张,工作面布置变跳采为顺采,相邻工作面复用巷道多次受采动影响。通过理论研究,采用高强度、高刚度强力锚杆支护系统能有效地解决受动压影响巷道支护技术难题,减小锚杆支护密度,提高掘进速度,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并能优化护巷煤柱尺寸,最大限度地开采不可再生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影响 顺序开采 支护密度 强力锚杆 采出率
下载PDF
当归破壁粉制备工艺优化及物理指纹图谱评价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罗铮 邓雯 +1 位作者 张前亮 成金乐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5980-5987,共8页
目的优选当归破壁粉的制备工艺,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建立当归中5种活性成分阿魏酸、洋川芎内酯I、阿魏酸松柏酯、藁本内酯和丁烯基苯酞的HPLC测定方法;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对粉碎时间、粉碎温度和投料量进行考察,以当归破壁粉... 目的优选当归破壁粉的制备工艺,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建立当归中5种活性成分阿魏酸、洋川芎内酯I、阿魏酸松柏酯、藁本内酯和丁烯基苯酞的HPLC测定方法;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对粉碎时间、粉碎温度和投料量进行考察,以当归破壁粉的粒径分布(D90,累计粒度分布数达到90%时所对应的粒径)和5种活性成分含量值作为响应值来构建响应面模型,在D90<45μm前提下,对5种活性成分含量做最大值求算,确定最优的当归破壁粉制备工艺参数;以D90、不均匀系数、粒径分布宽度、松装密度、振实密度、颗粒间孔隙度、卡尔指数、比表面积、孔体积、豪斯纳比、休止角、干燥失重和吸湿性13个物理指标构建当归破壁粉的物理指纹图谱,评价最优工艺制备的3批当归破壁粉的相似度。结果5种活性成分HPLC测定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等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指导原则要求。Box-Behnken响应面优选的工艺参数为粉碎时间35 min、粉碎温度−10℃,投料量580 g。最优工艺制备的3批当归破壁粉5种活性成分含量和响应面拟合结果之间的RSD值均小于3%,物理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94以上。结论Box-Behnken优选的当归破壁粉制备工艺方法在保留活性成分尤其是挥发性成分含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物理指纹图谱作为评价中药粉体物理属性质量一致性的工具有较好的实际效果,两者结合应用有助于实现更高的中药破壁粉生产质量控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破壁粉 物理指纹图谱 质量评价 阿魏酸 洋川芎内酯I 阿魏酸松柏酯 藁本内酯 丁烯基苯酞 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 HPLC 粒径分布 松装密度 振实密度 颗粒间孔隙度 卡尔指数 比表面积 孔体积 豪斯纳比 休止角 干燥失重 吸湿性
原文传递
特征含水率对轻量土基本性质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17
17
作者 侯天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581-2587,共7页
为了研究最优含水率、流动上、下限含水率对轻量土性能的影响,通过密度、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了混合土的工程性质。结果表明:采用流动性指标(180 20 mm)控制混合土的流动性基本可行。混合土处于流动性上、下限含水率时,无侧限应力-... 为了研究最优含水率、流动上、下限含水率对轻量土性能的影响,通过密度、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了混合土的工程性质。结果表明:采用流动性指标(180 20 mm)控制混合土的流动性基本可行。混合土处于流动性上、下限含水率时,无侧限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几乎重合,流动性上、下限含水率范围内土壤性质较为接近。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含水率增加而衰减,但流动上、下限含水率对应强度差别不大。不管含水率高低,强度随龄期增长,都可以采用双曲线模型进行预测,并且总结了7 d、90 d强度与28 d强度之间的经验关系。当含水率为最优含水率时,混合土基本不收缩;在流动性上、下限含水率范围内,线收缩率范围为1.53%~4.71%,体积收缩率范围为4.53%~13.46%,收缩性受含水率、水泥剂量等因素影响。理想密度模型可以近似预测混合土的湿密度,高含水率时预测值有一定误差,误差范围为3.834%~8.2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土 含水率 无侧限抗压强度 密度 收缩率
下载PDF
絮凝体的物理特性 被引量:8
18
作者 金鹏康 曹宇 王晓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1年第4期316-320,共5页
从絮凝体的密度、空隙率、絮凝体的粒径分布、絮凝体的强度以及絮凝体的分形维数五个方面综述了絮凝体的物理特性及结构特性 ,分析了影响絮凝体物理特性的因素 .
关键词 絮凝体 密度 空隙率 分形维数 水处理
下载PDF
晋西黄土区油松和刺槐人工林土壤养分及其化学计量比对林分密度的响应 被引量:16
19
作者 王岩松 马保明 +3 位作者 高海平 王百田 李莎 董秀群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1-93,共13页
【目的】研究对比油松和刺槐林在不同密度下土壤养分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变化规律及差异性,以加强黄土区人工林的林分管理和生态恢复建设。【方法】以油松和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将其划分为高(2000~2700株/hm^2)、中(1100~1600株/hm^2... 【目的】研究对比油松和刺槐林在不同密度下土壤养分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变化规律及差异性,以加强黄土区人工林的林分管理和生态恢复建设。【方法】以油松和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将其划分为高(2000~2700株/hm^2)、中(1100~1600株/hm^2)、低(800~1100株/hm^2)3组林分密度类型,每组挑选4个不同林分密度的林地,分别分层采取土样,测定土壤理化性质。【结果】(1)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林分类型对全磷含量(TP)、碳磷比(C∶P)、氮磷比(N∶P)均有显著影响,林分密度仅对TP有显著影响,林分类型与林分密度的交互作用对有机碳含量(SOC)、全氮含量(TN)、TP、C∶P、N∶P均有显著影响。(2)不同林分密度的油松林和刺槐林的SOC和TN表现为:高密度油松林(油H)>中密度油松林(油M)>低密度刺槐林(刺L)>高密度刺槐林(刺H)>低密度油松林(油L)>中密度刺槐林(刺M),全P表现为:刺M>油H>刺L>刺H>油M>油L;随林分密度增加,油松林各土层SOC和TN逐渐增加,TP变化相对稳定且无显著性差异,刺槐林各土层SOC和TN先减少后略有增加,TP则是先增加后减少;同一密度在不同林分类型下,油松林土壤养分含量在高密度和中密度时均优于刺槐林,低密度时则相反。(3)不同林分密度的油松和刺槐林的C:N比值表现为:油H>刺H>刺L>油M>刺M>油L,C∶P和N∶P比值均表现为:油H>油M>刺L>刺H>油L>刺M;随林分密度的增加,油松林土壤C∶P和N∶P逐渐增大,磷的有效性逐渐减小,刺槐林土壤C∶P和N∶P先减小后增大,磷的有效性先升高后降低,油松林土壤磷的有效性在高和中密度下低于同等密度的刺槐林,低密度下则相反;土壤SOC和TN分别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C∶P和N∶P水平;不同林分密度下土壤C∶N比较稳定,土壤氮含量较缺乏,林分生长过程受氮素的限制。(4)油松和刺槐林在不同林分密度下的土壤各养分含量呈现出"表聚现象"且随土层深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密度 油松 刺槐 土壤养分 化学计量比
下载PDF
轻量土击实密度模型与工程特性(英文) 被引量:15
20
作者 侯天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127-2135,共9页
为了探索软夹杂土体压实机理,指导轻量土配方设计与压实施工,基于混合土物质结构组成及土体压缩变密的物理本质,建立了击实密度模型。试验发现模型预测值与实测湿密度基本一致,绝对误差仅有0.003~0.051 g/cm3,相对误差仅有0.282%~5.267%... 为了探索软夹杂土体压实机理,指导轻量土配方设计与压实施工,基于混合土物质结构组成及土体压缩变密的物理本质,建立了击实密度模型。试验发现模型预测值与实测湿密度基本一致,绝对误差仅有0.003~0.051 g/cm3,相对误差仅有0.282%~5.267%,证明击实密度模型可以准确预测混合土不同击实条件下的湿密度。EPS颗粒压缩率、混合土湿密度随击实次数增大而增大,增大趋势逐渐变缓;混合土孔隙比随击实次数增大而减小。在击实作用下,轻量土湿密度的提高是由土体的孔隙减少和EPS颗粒软夹杂的塑性压缩共同完成的。与砂土轻量土性质相似,粘土轻量土的湿密度、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击实次数增大而增大。n=25击时,EPS颗粒压缩率范围6.13%~11.51%;n=94击时,EPS颗粒压缩率范围12.80%~14.87%。证明规范规定的击实次数与击实能量适合混合土的击实,不会导致EPS颗粒消泡。考虑到击实密度模型参数测定非常繁琐,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假设压实过程中土料含水量不变与压实后土颗粒-EPS颗粒之间的孔隙近似为0,进一步提出了简化击实密度模型,并且通过试验证明了简化模型完全适用于实际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土 击实密度模型 湿密度 无侧限抗压强度 压缩率 击实次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