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充填输送管道冲蚀磨损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原勇 陈云华 朱翠雯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6-109,共4页
为研究高体积分数固-液两相流对输送管道的冲蚀磨损程度,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和固液两相流理论,建立冲蚀磨损及流场模型,采用欧拉模型中的稠密离散相模型(DDPM),利用Ansys中的流体动力学模块,对输送管道中的颗粒流场特性和颗粒对管道... 为研究高体积分数固-液两相流对输送管道的冲蚀磨损程度,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和固液两相流理论,建立冲蚀磨损及流场模型,采用欧拉模型中的稠密离散相模型(DDPM),利用Ansys中的流体动力学模块,对输送管道中的颗粒流场特性和颗粒对管道的冲蚀磨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入口速度较低时冲蚀主要集中在水平管靠近出口附近,随着入口速度的增加,冲蚀区域逐渐移到弯管附近,且管道的最大冲蚀量有降低的趋势;冲蚀率的大小既与冲蚀速度有关,也与颗粒体积分数有关,当两者符合一定关系时,冲蚀率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密离散相模型 输送管道 冲蚀磨损 流体动力学
下载PDF
基于蓄热式固定床气化装置的木质生物质固废气化CFD模拟
2
作者 孙泽芃 顾菁 +2 位作者 王亚琢 刘泽健 袁浩然 《新能源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0-531,共12页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稠密离散相模型,建立新型蓄热式气化装置的数值模拟模型,根据上吸式固定床气化特性优化了前处理设置,研究不同过量空气系数下炉内流体流速、压力、温度与组分的分布,分析炉内各组分质量分数在不同时刻及过量空气系数...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稠密离散相模型,建立新型蓄热式气化装置的数值模拟模型,根据上吸式固定床气化特性优化了前处理设置,研究不同过量空气系数下炉内流体流速、压力、温度与组分的分布,分析炉内各组分质量分数在不同时刻及过量空气系数下的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表明,颗粒床层为影响流体流速、压降的主要因素,流体流经床层产生了50~75 Pa的压降。炉内温度场呈现出明显的干燥-热解-还原氧化分区,各工况的温度曲线几乎重叠,大致存在4个拐点。在低过量空气系数区间,气化剂流率的提升对燃气组分影响不大。气化装置的设计有利于提升燃气中H2的质量分数及CO/CO_(2)的质量分数之比,有效提升了燃气热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吸式固定床 稠密离散相模型 过量空气系数 物理量分布
下载PDF
基于DDPM模型的气力输送弯管冲蚀模拟 被引量:1
3
作者 许留云 武浩冬 王嘉顺 《化工科技》 CAS 2023年第3期20-25,共6页
通过稠密离散相模型(Dense Discrete Phase Model,DDPM)和标准k-ε湍流模型探究了气力输送弯管的冲蚀情况和颗粒运动情况。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颗粒流经弯管时,会撞击弯管外侧壁面的中部,导致此处弯管的冲蚀速率最大,冲蚀形貌呈现“V”型... 通过稠密离散相模型(Dense Discrete Phase Model,DDPM)和标准k-ε湍流模型探究了气力输送弯管的冲蚀情况和颗粒运动情况。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颗粒流经弯管时,会撞击弯管外侧壁面的中部,导致此处弯管的冲蚀速率最大,冲蚀形貌呈现“V”型。在流体曳力和颗粒惯性力的共同作用下,弯管的冲蚀速率随气体速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管道压力的增加而减小,随弯管半径的增大而减小,由冲蚀角度考虑应尽量选择方位为竖直管道A的气力输送弯管,其冲蚀速率相对竖直管道B减小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力输送 稠密离散相模型(DDPM) 弯管冲蚀
下载PDF
基于稠密离散相模型的冲缝筛管冲蚀数值模拟研究
4
作者 蒋晓斌 高凌霄 +2 位作者 曹锴 党博 王治国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3年第4期24-32,共9页
针对压裂返排过程中固体颗粒引起的冲缝筛管冲蚀问题,分析颗粒近壁面冲蚀行为,为井下防砂工具的冲蚀研究提供依据。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基于稠密离散相模型,编写用户自定义函数UDF,研究高砂质量分数下撞击壁面的数目、速度和角度等颗... 针对压裂返排过程中固体颗粒引起的冲缝筛管冲蚀问题,分析颗粒近壁面冲蚀行为,为井下防砂工具的冲蚀研究提供依据。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基于稠密离散相模型,编写用户自定义函数UDF,研究高砂质量分数下撞击壁面的数目、速度和角度等颗粒的运动特性。通过冲蚀速率增长率的变化确定临界冲蚀流速。结果表明,在压裂返排过程中,颗粒撞击速度随着入口流速的增加而增加,是引起冲蚀速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入口流速从6 m/s增加到12 m/s时,孔眼出口处的冲蚀速率最大值从3.54×10^(-2)mm/kg增长到3.42×10^(-1)mm/kg,增长9.66倍;颗粒撞击角度随着流速增加不发生变化;砂质量分数增加,导致入口处颗粒数量增加,颗粒撞击频率也增加,颗粒平均撞击速度更低,速度波动幅度增大,同时颗粒平均撞击角度波动幅度较大,且颗粒平均撞击角度降低。研究结果为冲缝筛管在油气田的应用安全性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密离散相模型 计算流体力学 压裂返排 冲缝筛管 冲蚀
下载PDF
旋流流化床内的流动及传热特性 被引量:1
5
作者 武强 章凯 王帅 《中国粉体技术》 CAS CSCD 2021年第3期16-24,共9页
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混合方法,对旋流流化床的流动及传热性能进行相关研究;对旋流流化床中床层局部空隙率和颗粒旋流速度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探讨反应器内壁面的磨损行为,分析运行状态对于磨损行为的影响;进一步对床层与壁面间的传热行为... 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混合方法,对旋流流化床的流动及传热性能进行相关研究;对旋流流化床中床层局部空隙率和颗粒旋流速度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探讨反应器内壁面的磨损行为,分析运行状态对于磨损行为的影响;进一步对床层与壁面间的传热行为以及气固相间传热行为、操作速度的影响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床层空隙率分布以及颗粒旋流速度大小对于操作速度的变化较为敏感,稳定旋流模式下壁面磨损大幅增强;小颗粒相表现出更好的相间传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流化床 稠密离散相模型 流动 磨损 传热
下载PDF
基于CFD-DEM模型的喷动流化床内颗粒流动特性的研究
6
作者 张毅鹏 王晓伟 +1 位作者 窦岩 李正贵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90-95,共6页
采用稠密离散相模型与离散单元法耦合模型对工程塑料颗粒在流化床中的运动及混合行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获得了颗粒流型、温度分布、颗粒速度分布等,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合理地模拟稠密气固两相流的颗粒弥散特性,颗粒动态分布特性在喷... 采用稠密离散相模型与离散单元法耦合模型对工程塑料颗粒在流化床中的运动及混合行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获得了颗粒流型、温度分布、颗粒速度分布等,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合理地模拟稠密气固两相流的颗粒弥散特性,颗粒动态分布特性在喷动区、喷泉区、环隙区各不相同;初始气流温度对颗粒间的传热效果影响显著,对提高干燥效果起到明显作用;通过模拟结果,探讨了气固流化床内多相流动的耦合作用机制对传热的影响,结果为工业流化床的工艺参数设定、结构优化及缩放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 稠密离散模型 离散单元法 气固两相流
下载PDF
稠密同轴气固射流的CFD模拟
7
作者 周泉 姜从斌 +3 位作者 葛志红 丁建平 马冬 郭进军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42-551,共10页
同轴气固射流在能源领域具有广泛地应用,但大多数研究集中在颗粒浓度较低的工况。为了研究稠密同轴气固射流的流动特性,采用了稠密离散相模型(DDPM)耦合离散元模型(DEM)的方法对该体系进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该方法同时考虑了孔... 同轴气固射流在能源领域具有广泛地应用,但大多数研究集中在颗粒浓度较低的工况。为了研究稠密同轴气固射流的流动特性,采用了稠密离散相模型(DDPM)耦合离散元模型(DEM)的方法对该体系进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该方法同时考虑了孔隙率对气固曳力的影响和颗粒间的碰撞作用。由于射流过程中,气体对颗粒的作用占主导,分别考虑了不同环形气体速度和气固曳力模型对气固流动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合理地模拟在不同气速下稠密气固两相射流的颗粒弥散特性,与实验现象定性一致。在较高气速下,引入湍流模型对预测结果有显著影响,模拟得到的颗粒弥散程度较大。不同气固曳力模型对颗粒弥散的预测有明显影响,Wen&Yu曳力模型下颗粒弥散程度较大,Gidaspow模型次之,Syamlal&O’Brien模型给出的颗粒弥散程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射流 颗粒弥散 稠密离散相模型 离散元模型
下载PDF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liquid-solid binary fluidized beds: Radioactive particle tracking technique and dense discrete phase model simulations 被引量:3
8
作者 Varsha Jain Lipika Kalo +2 位作者 Deepak Kumar Harish J. Pant Rajesh K. Upadhyay 《Particu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4期112-122,共11页
Liquid-solid binary fluidized beds are widely used in many industries. However, the flow behavior of such beds is not well understood due to the lack of accurate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data. In the current study, ... Liquid-solid binary fluidized beds are widely used in many industries. However, the flow behavior of such beds is not well understood due to the lack of accurate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data. In the current study, the behavior of monodisperse and binary liquid-solid fluidized beds of the same density but dif- ferent sizes is investigated using radioactive particle tracking (RPT) technique and a dense discrete phase model (DDPM). Experiments and simulations are performed in monodisperse fluidized beds containing two different sizes of glass beads (0.6 and I mm) and a binary fluidized bed of the same particles for vari- ous bed composi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RPT and DDPM can predict the mixing and segregation pattern in liquid-solid binary fluidized beds. The mean velocity predictions of DDPM are in good agree- 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findings for both monodisperse and binary fluidized beds. However, the axial root mean square velocity predictions are only reasonable for bigger particles. Particle-particle interac- tions are found to be critical for predicting the flow behavior of solids in liquid-solid binary fluidized be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nary bed Liquid-solid flow Fluidized bed Radioactive particle tracking dense discrete phase model
原文传递
基于DDPM模型的化学链燃烧中二元颗粒定向分离过程放大模拟 被引量:2
9
作者 公宇桐 王晓佳 张波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47-1353,共7页
以拉格朗日法为基础,采用耦合离散元法(DEM)颗粒碰撞模型的稠密离散相模型(DDPM)对兆瓦级化学链燃烧放大系统中炭颗粒分离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探究其中载氧体(OC)/煤焦(Char)二元颗粒物的定向分离特性,进一步研究了热态条件和下降管出... 以拉格朗日法为基础,采用耦合离散元法(DEM)颗粒碰撞模型的稠密离散相模型(DDPM)对兆瓦级化学链燃烧放大系统中炭颗粒分离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探究其中载氧体(OC)/煤焦(Char)二元颗粒物的定向分离特性,进一步研究了热态条件和下降管出口压力对二元颗粒物分离效果的影响,为炭颗粒分离器在热态条件下的运行稳定性以及下端与空气反应器之间的独立性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放大后的炭颗粒分离器因为分离空间与时间的增加,使载氧体/煤焦二元颗粒物的分离效果更好;同时,在热态条件下因气体黏度增大,使得煤焦分离效率进一步提升;此外,下降管出口压力的适度提升也能提高炭颗粒分离器的分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 燃烧 炭颗粒分离器 数值模拟 稠密离散相模型(DDPM)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