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9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登革减毒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朱武洋 秦鄂德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8-272,共5页
登革热是近30年来危害最严重的蚊媒病毒性传染病,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其发病率及病死率急剧上升,但目前仍缺乏安全有效的登革疫苗。本文回顾了登革传统减毒疫苗的研究概况,着重介绍近年来通过反向遗传技术构建登革新型减毒疫苗的进展情况。
关键词 登革病毒 减毒疫苗 反向遗传系统
原文传递
登革Ⅱ型病毒在白纹伊蚊体内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谢超 赵彤言 +1 位作者 杨发青 陆宝麟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8-23,共6页
利用蚊虫连续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对登革Ⅱ型病毒 (DEN 2 )感染白纹伊蚊Aedesalbopictus后的散播时间、程度及组织器官的感染顺序进行监测 ,以了解DEN 2在媒介白纹伊蚊体内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 :大剂量感染登革Ⅱ型病毒后 ,在... 利用蚊虫连续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对登革Ⅱ型病毒 (DEN 2 )感染白纹伊蚊Aedesalbopictus后的散播时间、程度及组织器官的感染顺序进行监测 ,以了解DEN 2在媒介白纹伊蚊体内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 :大剂量感染登革Ⅱ型病毒后 ,在蚊虫消化道的主要部位以及大多数组织器官包括神经及内分泌系统在内 ,如涎腺、脑、神经节等亦检测到病毒抗原。登革Ⅱ型病毒一旦感染并逸出中肠会迅速侵染其它组织。从各组织感染率的高低推断 ,病毒逸出中肠后通过血淋巴传播到其它组织的顺序通常为 :前肠、涎腺、咽部神经节、脑及食管下神经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纹伊蚊 登革Ⅱ型病毒 免疫组织化学 体内分布
下载PDF
我国D2-43病毒株PrM-E基因的重组SFV的制备及生物学鉴定 被引量:9
3
作者 陈水平 秦鄂德 +5 位作者 于曼 赵卫 胡志君 苑锡同 范宝昌 杨佩英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39-742,共4页
为构建含PrM E基因的重组SFV病毒 ,将含我国登革 2型病毒PrM E基因的SFV表达载体和辅助载体DNA线性化后 ,进行体外转录 .然后将获得的 2种RNA转录物共转染BHK2 1细胞 ,以RT PCR法证明转染后的细胞培养上清中含有重组SFV .进一步将该重... 为构建含PrM E基因的重组SFV病毒 ,将含我国登革 2型病毒PrM E基因的SFV表达载体和辅助载体DNA线性化后 ,进行体外转录 .然后将获得的 2种RNA转录物共转染BHK2 1细胞 ,以RT PCR法证明转染后的细胞培养上清中含有重组SFV .进一步将该重组病毒经蛋白酶激活后可使BHK2 1细胞产生细胞病变 ,并且以间接免疫荧光法在感染细胞内可检测到登革 2型病毒所特有的蛋白 .含我国登革 2型病毒PrM E基因的重组SFV的获得 ,为进一步观察该重组病毒的免疫原性奠定了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2型病毒 重组SFV病毒 PrM-E基因 体外转录 生物学鉴定
下载PDF
我国两株登革2型病毒基因组的全序列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胡志君 杨敬 +4 位作者 赵卫 杨佩英 范宝昌 秦鄂德 于曼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2年第1期17-21,共5页
本研究对我国两株登革2型病毒D2-43株、D2-04株的基因组进 行 了全序列测定,在此基础上对这两株引起不同临床症状及鼠神经毒力的登革病毒的基因组序 列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D2-43株与D2-04株基因组全长约... 本研究对我国两株登革2型病毒D2-43株、D2-04株的基因组进 行 了全序列测定,在此基础上对这两株引起不同临床症状及鼠神经毒力的登革病毒的基因组序 列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D2-43株与D2-04株基因组全长约为10 723nt,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5.1%,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7.6%, 不存在特别的高变区。这两株序列中共有83个核苷酸的变化导致了氨基酸的变化,其中21个 差异氨基酸可引起所在位点电荷或极性的变化,位于登革病毒粒子表面的E糖蛋白第126位氨 基酸由Glu (D2-04株)→Lys(D2-43株)的变化对其抗原性有影响,可能引起了病毒对鼠神 经 毒力的改变。对结构糖蛋白E基因的聚类分析表明D2-43株与新几内亚株、台湾87株及菲律 宾 83株亲缘关系较近,D2-04株与牙买加株及巴西90年分离株的亲缘关系较近,表明我国存 在不同起源的登革2型病毒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 基因组 全序列分析 D2-43株 D2-04株
下载PDF
5种重要虫媒病毒液相蛋白芯片多重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石莹 田绿波 +3 位作者 樊学军 陈肖潇 常晓松 杨雨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5年第21期3604-3607,共4页
目的建立森林脑炎、乙型脑炎、登革热、基孔肯雅和刚果-克里米亚出血热5种虫媒病毒的液相蛋白芯片检测方法,为虫媒病毒的筛查检测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将病毒抗原包被微球,采用间接法原理,利用病毒抗体和阳性血清建立并优化5种虫媒病毒... 目的建立森林脑炎、乙型脑炎、登革热、基孔肯雅和刚果-克里米亚出血热5种虫媒病毒的液相蛋白芯片检测方法,为虫媒病毒的筛查检测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将病毒抗原包被微球,采用间接法原理,利用病毒抗体和阳性血清建立并优化5种虫媒病毒液相蛋白芯片检测方法。对临床样本进行检测,评价液相蛋白芯片方法的敏感性、准确性。结果以病毒抗体和阳性血清建立的5种虫媒病毒液相蛋白芯片检测方法,病毒抗体及生物素标记二抗的孵育时间均为1 h,生物素标记羊抗兔/鼠/人Ig G的最佳稀释度为1∶100,能对5种虫媒病毒进行准确检测。该方法具有高通量、快速、敏感、特异等特点。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5种虫媒病毒液相蛋白芯片检测方法,可用于这5种虫媒病毒的同时筛查检测,适用于国境口岸对虫媒病毒进行筛查检测,能提高检测的效率,满足口岸检疫中快速检验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脑炎病毒 乙型脑炎病毒 登革热病毒 基孔肯雅病毒 刚果-克里米亚出血热病毒 液相蛋白芯片 检测
原文传递
围食膜在蚊虫对登革Ⅱ型病毒中肠感染屏障中的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谢超 赵彤言 陆宝麟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92-95,T002,共5页
通过透射电镜观察了致倦库蚊和白纹伊蚊围食膜的形成特点及登革Ⅱ型病毒感染蚊虫中肠上皮细胞的规律 ,针对围食膜在蚊虫对登革Ⅱ型病毒中肠感染屏障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DEN 2能在吸血 2h内侵染白纹伊蚊上皮细胞并大量复制 ,... 通过透射电镜观察了致倦库蚊和白纹伊蚊围食膜的形成特点及登革Ⅱ型病毒感染蚊虫中肠上皮细胞的规律 ,针对围食膜在蚊虫对登革Ⅱ型病毒中肠感染屏障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DEN 2能在吸血 2h内侵染白纹伊蚊上皮细胞并大量复制 ,而经过一定的外潜伏期仍不能侵染致倦库蚊的上皮细胞 ,提示致倦库蚊对DEN 2存在中肠感染屏障。而从围食膜形成的时间及病毒感染的规律推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食膜 蚊虫 登革Ⅱ型病毒 中肠感染屏障 致倦库蚊 白纹伊蚊
下载PDF
我国登革1型病毒广州株基因组全序列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晓萸 耿丽卿 +6 位作者 苑锡同 于曼 胡志君 赵卫 赵月峨 杨佩英 秦鄂德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1-165,共5页
目的 :对引起 1980年广州登革热流行的登革 1型病毒 (GZ/ 80 )株的基因组全序列进行测定 ,为进一步了解病毒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从分子水平探讨登革病毒的传播和流行规律及致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用广州登革热流行期间从患者血... 目的 :对引起 1980年广州登革热流行的登革 1型病毒 (GZ/ 80 )株的基因组全序列进行测定 ,为进一步了解病毒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从分子水平探讨登革病毒的传播和流行规律及致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用广州登革热流行期间从患者血清中分离的GZ/ 80株病毒感染乳鼠 ,取鼠脑制备病毒RNA。对基因组编码区分段进行RT PCR扩增 ,非编码区采用RACE法进行cDNA扩增。然后将特异产物纯化后与pGEM Teasy载体连接 ,分别进行克隆测序。结果 :GZ/ 80株基因组全长 10 735nt,5′和 3′非编码区长度分别为 94nt和 4 65nt;基因组单一的读码框架长度为 10 176nt,编码 3392个氨基酸。与登革 1型病毒 160 0 7株、WestPac74株、新加坡S2 75 / 90株和FGA/ 89株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 94 % ,93% ,95 %和 91% ;推测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 98.0 % ,97.9% ,97.9%和 97.1%。结论 :GZ/ 80株基因组大小及结构与已知的登革 1型病毒其他地区分离株一致。系统发生树分析显示 ,GZ/ 80株属于第Ⅱ基因型 ,与台湾 87株、88株和泰国 80株为同一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病毒 序列测定 基因组
原文传递
C6/36细胞上登革2型病毒受体的免疫共沉淀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美德 赵彤言 +1 位作者 董言德 陆宝麟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4年第3期217-219,共3页
本文利用差速离心方法提纯的登革2型病毒、抗登革病毒单抗、病毒受体、耦合有G蛋白的琼脂糖珠之间特异性结合的作用,利用免疫共沉淀方法从C6/36细胞中分离鉴定出分子量约为35kDa受体蛋白;并用糖蛋白染色方法否定了此蛋白的糖基化特征。
关键词 登革2型病毒 C6/36细胞 受体 免疫共沉淀 糖蛋白
下载PDF
登革2型病毒全长基因组的长链RT-PCR法扩增 被引量:6
9
作者 贡树基 赵卫 +3 位作者 曹虹 张文炳 周浩 陈丽丹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9-430,共2页
目的采用长链RT-PCR技术扩增登革2型病毒新几内亚株(NGC)全长基因组。方法根据登革2型病毒NGC株基因组全序列设计引物,在上游引物中加入Sp6 RNA聚合酶启动子核心序列,下游引物中加入ClaⅠ内切酶位点。从病毒感染的乳鼠脑中提取RNA,采用... 目的采用长链RT-PCR技术扩增登革2型病毒新几内亚株(NGC)全长基因组。方法根据登革2型病毒NGC株基因组全序列设计引物,在上游引物中加入Sp6 RNA聚合酶启动子核心序列,下游引物中加入ClaⅠ内切酶位点。从病毒感染的乳鼠脑中提取RNA,采用长链RT-PCR技术进行扩增。以获得的PCR产物为模板分别扩增3个NGC株特异的基因片段。结果长链RT-PCR法扩增出约11 kb基因片段,经PCR法证实为登革2型病毒NGC株特异序列。结论通过长链RT-PCR技术,获得了登革2型病毒NGC株全长基因组,为进一步构建感染性克隆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2型病毒 全长CDNA 长链RT—PCR
下载PDF
登革2型病毒在C6/36细胞上受体蛋白的鉴定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美德 赵彤言 +2 位作者 董言德 朱礼华 陆宝麟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32-235,共4页
应用VOPBA (病毒辅覆蛋白结合分析 )技术 ,结合免疫印迹化学发光的方法在C6 36细胞上鉴定出了登革 2型病毒唯一的大小约为 35kDa的受体蛋白成分。为研究病毒对白纹伊蚊的感染机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登革2型病毒 受体 C6/36 受体蛋白
下载PDF
致倦库蚊对登革Ⅱ型病毒的中肠感染屏障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谢超 赵彤言 +1 位作者 董言德 陆宝麟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0-164,共5页
为探讨致倦库蚊对登革Ⅱ型病毒的中肠感染屏障作用 ,通过病毒分离、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透射电镜等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 :吸食感染性血液后 ,登革Ⅱ型病毒能侵染白纹伊蚊中肠上皮细胞并大量复制 ,但不能侵染致倦库蚊中肠上皮... 为探讨致倦库蚊对登革Ⅱ型病毒的中肠感染屏障作用 ,通过病毒分离、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透射电镜等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 :吸食感染性血液后 ,登革Ⅱ型病毒能侵染白纹伊蚊中肠上皮细胞并大量复制 ,但不能侵染致倦库蚊中肠上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倦库蚊 登革Ⅱ型病毒 中肠感染 屏障作用
下载PDF
白纹伊蚊C6/36细胞登革Ⅱ型病毒结合分子的筛选 被引量:4
12
作者 郑学礼 雷子庆 潘京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70-1273,共4页
目的筛选白纹伊蚊C6/36细胞表达连接登革Ⅱ型病毒分子。方法提取C6/36细胞的总蛋白和膜蛋白,收集和纯化登革Ⅱ型病毒,用12%SDS.PAGE分析C6/36细胞的总蛋白和膜蛋白,转于硝纤膜上,用病毒覆盖蛋白结合实验(VOPBA)筛选C6/36细... 目的筛选白纹伊蚊C6/36细胞表达连接登革Ⅱ型病毒分子。方法提取C6/36细胞的总蛋白和膜蛋白,收集和纯化登革Ⅱ型病毒,用12%SDS.PAGE分析C6/36细胞的总蛋白和膜蛋白,转于硝纤膜上,用病毒覆盖蛋白结合实验(VOPBA)筛选C6/36细胞表达连接登革Ⅱ型病毒分子。结果C6/36细胞的总蛋白和膜蛋白经12%SDS.PAGE分离后转膜,分别与纯化的病毒液和阴性对照液孵育,用抗登革病毒I~Ⅳ单克隆抗体检测,结果显示病毒孵育组在67000和30000的位置有特异性的条带出现,而阴性对照组无此条带。结论用VOPBA法初步从白纹伊蚊C6/36细胞中筛选67000和30000等登革Ⅱ型病毒结合分子,其功能的鉴定正在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纹伊蚊C6/36细胞 登革Ⅱ型病毒 结合分子 筛选
下载PDF
我国登革病毒分离株NS1基因的扩增 被引量:5
13
作者 秦鄂德 于曼 +4 位作者 杨佩英 韩照中 司炳银 徐品芳 阎国珍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93-95,共3页
本研究利用逆转录(RT-PCR)技术将由聚乙二醇浓缩的登革病毒制备的RNA合成为双股cDNA,建立了扩增登革病毒大片段cDNA的条件。采用该方法扩增了我国登革2型病毒株的cDNA片段,长度为1383bp。它不但包括完... 本研究利用逆转录(RT-PCR)技术将由聚乙二醇浓缩的登革病毒制备的RNA合成为双股cDNA,建立了扩增登革病毒大片段cDNA的条件。采用该方法扩增了我国登革2型病毒株的cDNA片段,长度为1383bp。它不但包括完整NS1基因,而且也包括了对NS1编码蛋白的功能起重要作用的位于其上游和下游的部分碱基序列。登革病毒大片段cDNA的扩增有助于对我国毒株NS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NS1基因 登革病毒
原文传递
多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快速检测3种蚊媒病毒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忠华 罗鹏 +1 位作者 吕沁风 郑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975-1977,共3页
目的建立多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快速检测方法,用于黄热病毒(YFV)、登革热病毒(DFV)、基孔肯雅热病毒(CHIKV)的同时检测和鉴别诊断。方法分别针对YFV 3'UTR基因、DFV 3'UTR C-M基因和CHIKV nsp2基因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 ... 目的建立多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快速检测方法,用于黄热病毒(YFV)、登革热病毒(DFV)、基孔肯雅热病毒(CHIKV)的同时检测和鉴别诊断。方法分别针对YFV 3'UTR基因、DFV 3'UTR C-M基因和CHIKV nsp2基因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 Man探针,建立并优化多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反应体系,评价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并用临床标本进行验证。结果该方法可同时检测YFV、DFV和CHIKV,检测结果的特异性强,灵敏度达1×103copy/ml,结果的重复性很好,其变异系数分别为1.03%、0.90%和0.34%。临床确诊的11例DFV标本,5例CHIKV标本和10例黄热病疫苗标本核酸检测结果皆为阳性。结论研究建立的多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可同时检测YFV、DFV和CHIKV,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是一种可同时快速检测多种蚊媒病毒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热病毒 登革热病毒 基孔肯雅热病毒 多重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检测
原文传递
济南市两株输入性登革热3型病例病毒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及分析
15
作者 韩莹 焦海涛 +2 位作者 刘子薇 武晶晶 刘岚铮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256,共4页
目的对济南市两株输入性登革热病例进行血清学和基因检测,获取全基因数据并进行分子特征分析。方法采集济南市2例登革热疑似阳性病例的全血样本,通过Real-time PCR对病毒进行分型检测。离心分离血清,用于胶体金法检测登革病毒NS1抗原、... 目的对济南市两株输入性登革热病例进行血清学和基因检测,获取全基因数据并进行分子特征分析。方法采集济南市2例登革热疑似阳性病例的全血样本,通过Real-time PCR对病毒进行分型检测。离心分离血清,用于胶体金法检测登革病毒NS1抗原、IgM抗体和IgG抗体;同时扩增病毒全基因序列,将序列与国内外分离株序列进行比对,Mega 7.0软件构建进化树,RDP4软件进行基因重组分析。结果2例病例核酸分型检测结果为DENV3型,胶体金检测结果显示NS1抗原均为阳性,IgG抗体结果均为阴性;测序后拼接序列长度分别为10707 nt和10706 nt,两条序列仅在末端有6个核苷酸的差异,经系统进化分析,这两例病毒株属于DENV3型基因1型,与2017年孟加拉国流行株具有高度同源性。结论济南市登革热的防控依旧需要加强输入性病例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 全基因序列 系统进化分析
下载PDF
登革热脑炎伴降钙素原升高1例报道
16
作者 陈祖芝 张永辉 +3 位作者 张彦 向相 杨平 尹昌林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69-72,共4页
该文报道了1例患登革热脑炎的年轻女性患者。收集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生化标志物、影像学表现、宏基因检测等资料,并查阅相关文献。该患者以“发热、头痛4 d,腹泻、呕吐3 d,全身抽搐伴意识障碍3 h”为主诉被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 该文报道了1例患登革热脑炎的年轻女性患者。收集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生化标志物、影像学表现、宏基因检测等资料,并查阅相关文献。该患者以“发热、头痛4 d,腹泻、呕吐3 d,全身抽搐伴意识障碍3 h”为主诉被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入院。入院第2天脑脊液宏基因组学检测(RNA)结果显示,登革热病毒1型,且伴有降钙素原升高,明确了登革热脑炎的诊断。临床上遇到发热、头痛、腹泻、呕吐,伴随降钙素原水平升高的患者,应怀疑登革热脑炎,并进行登革热血清学检查和脑脊液登革热RNA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登革热病毒 降钙素原
下载PDF
Study on the determinants of suckling mice neurovirulence of dengue 2 virus
17
作者 赵卫 范宝昌 +7 位作者 胡志君 陈水平 王鹏程 苑锡同 李晓萸 于曼 秦鄂德 杨佩英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03年第1期95-103,共9页
pDVWS501 was a genomic-length cDNA clone of dengue 2 virus, through which infec-tious virus (MON501) could be rescued. MON501 was neurovirulent in mice, whose E residues 62 and 203 were Lys and Asn, respectively. Two ... pDVWS501 was a genomic-length cDNA clone of dengue 2 virus, through which infec-tious virus (MON501) could be rescued. MON501 was neurovirulent in mice, whose E residues 62 and 203 were Lys and Asn, respectively. Two genomic-length cDNA clones (TB62 and TB203) were constructed by pointed mutation of pDVWS501 with OL-PCR, E62 of TB62 and E203 of TB203 were converted to Glu and Asp, respectively. RNA transcripts of pDVWS501, TB62 and TB203 were produced in vitro and electroporated into BHK-21 cells. The cultures were collected after 7 days and used as inoculum to infect C6/36 cells. The existence of rescued dengue viruses in the culture was proved by RT-PCR, and the typical cytopathic effect (CPE) of C6/36 caused by dengue virus emerged after 2—5 days?inoculation. Sequence analysis further confirmed the exis-tence of recovered and recombinant DEN2 viruses, whose 5′ termini had an additional non-virus nucleotides 揋? while the 3′ terminal sequences remained the same as natural. The neuroviru-lence of three viruses was evaluated in 1-day-old mice by the intracerebral route with 105—102 TCID50. Compared with MON501 group, the number of infected mice with the signs of encephalitis in HFT62 and HFT203 groups was less, and the surviving time was longer. The properties of these mutants demonstrated that E62 and E203 are determinants of suckling mice neurovirul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gue 2 virus VIRULENT determinants infectious transcripts point mutation.
原文传递
登革2型型内嵌合病毒全长cDNA克隆的构建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卫 胡志君 +6 位作者 杨佩英 秦鄂德 于曼 陈水平 王鹏程 耿丽卿 范宝昌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1年第2期8-12,共5页
运用OL PCR(OverlapPCR)方法 ,扩增出D2 0 4和D2 MON5 0 1结构蛋白区、5′非编码区等区域的嵌合片段 ,以此片段替换 pDVWS5 0 1质粒中的相应部分后 ,转化DH5α菌。测序结果表明 ,已成功构建含有D2 0 4株完整的PrM和E基因、一部分C基... 运用OL PCR(OverlapPCR)方法 ,扩增出D2 0 4和D2 MON5 0 1结构蛋白区、5′非编码区等区域的嵌合片段 ,以此片段替换 pDVWS5 0 1质粒中的相应部分后 ,转化DH5α菌。测序结果表明 ,已成功构建含有D2 0 4株完整的PrM和E基因、一部分C基因 ,及D2 MON5 0 1株非编码区、非结构蛋白区和大部分C基因的嵌合病毒全长cD NA(QH 0 4/MON5 0 1)克隆。为进一步研究登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2型病毒 嵌合病毒 全长CDNA克隆
下载PDF
我国登革2型病毒prM-E基因与SFV病毒载体重组RNA的构建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水平 秦鄂德 +3 位作者 于曼 赵卫 欧武 杨佩英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55-258,共4页
目的 :构建我国登革 2型病毒 4 3株prM E基因的甲病毒 (Semlikiforestvirus ,SFV)重组RNA ,为登革新型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首先将含有多种稀有限制酶位点的接头插入pSFV载体的多克隆位点 ,再把prM E基因克隆至该载体中。将获得... 目的 :构建我国登革 2型病毒 4 3株prM E基因的甲病毒 (Semlikiforestvirus ,SFV)重组RNA ,为登革新型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首先将含有多种稀有限制酶位点的接头插入pSFV载体的多克隆位点 ,再把prM E基因克隆至该载体中。将获得的重组质粒DNA经体外转录后 ,通过电穿孔法将其转录的RNA产物导入宿主细胞 ,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prM E基因的表达。结果 :已获得含多种酶位点的pSFV病毒载体 ,并且所构建的含prM E基因的重组pSFV病毒RNA ,在宿主细胞中的表达产物可与登革 2型病毒特异抗体起反应。结论 :构建的含prM E基因的重组pSFV病毒RNA可表达我国登革 2型病毒株的特异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病毒 orM-E基因 重组病毒 SFV 重组RNA
原文传递
登革3型病毒NS1基因重组质粒DNA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段鸿元 秦鄂德 +3 位作者 姜涛 于曼 陈水平 邓永强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3-35,39,共4页
目的 :构建登革 3型病毒NS1基因的真核重组表达质粒 ,观察其免疫原性 ,为登革新型疫苗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从感染鼠脑中提取登革 3型病毒RNA ,经RT_PCR获得NS1基因片段 ,然后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中。用电穿孔法将重组质粒DNA转入C... 目的 :构建登革 3型病毒NS1基因的真核重组表达质粒 ,观察其免疫原性 ,为登革新型疫苗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从感染鼠脑中提取登革 3型病毒RNA ,经RT_PCR获得NS1基因片段 ,然后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中。用电穿孔法将重组质粒DNA转入COS7细胞 ,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外源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将重组质粒DNA免疫BALB c小鼠 ,观察其免疫原性。结果 :通过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证实了NS1基因片段已经插入真核表达载体。用免疫荧光法证明转染了重组质粒的COS7细胞的胞浆中有特异荧光。重组质粒DNA免疫小鼠后可观察到诱发产生的细胞免疫应答。结论 :含有登革 3型病毒NS1基因的真核重组表达质粒可以在COS7细胞中进行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3型病毒 NS1基因 基因表达 免疫原性 DNA重组 质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