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C-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 被引量:49
1
作者 郭伟伟 刘莉 吴德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74-678,共5页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免疫治疗联合TACE术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0年4月~2013年4月间在本院确诊并行TACE术的6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是否联合DC-CIK治疗分为联合治疗组(30例...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免疫治疗联合TACE术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0年4月~2013年4月间在本院确诊并行TACE术的6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是否联合DC-CIK治疗分为联合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8例),对比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生活质量改善、DC-CIK细胞治疗安全性等指标。结果治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6个月,而对照组则为7个月,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33);治疗组的中位总生存期为24个月,对照组为13个月,治疗组的1年生存率为80%,对照组则为75.2%,但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89);多因素分析提示BCLC分期、治疗前AFP水平是影响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而BCLC分期是影响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10例(33.3%)对比对照组4例(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CIK治疗组治疗后仅有3例患者出现发烧、1例出现过敏反应,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结论DC-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TACE术相比单纯TACE术,有助于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但在总生存期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此外,联合治疗能改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且治疗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细胞免疫治疗 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下载PDF
化疗联合DC-CIK细胞治疗对胰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爱华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20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DC-CIK细胞免疫治疗对化疗后胰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50例经病理确诊的胰腺癌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化疗联合自身DC-CIK细胞治疗25例患者作为联合治疗组,同期单纯化疗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相... 目的探讨DC-CIK细胞免疫治疗对化疗后胰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50例经病理确诊的胰腺癌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化疗联合自身DC-CIK细胞治疗25例患者作为联合治疗组,同期单纯化疗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相同时间点取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及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变化;ELISA方法检测IFN-γ及IL-4水平的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3+、CD4+、CD3+CD56+T细胞百分率上升,CD4+/CD8+值上调,CD8+T细胞百分率下降(P<0.05或P<0.01);CD4+CD25+CD127lowTreg下降(P<0.01);Th1细胞因子IFN-γ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而Th2细胞因子IL-4水平降低(P<0.01)。对照组单纯化疗后CD3+、CD4+、CD8+细胞百分率下降(P<0.05或P<0.01);CD4+CD25+CD127lowTreg下降(P<0.01);IFN-γ和IL-4水平降低(P均<0.01)。结论化疗联合DC-CIK细胞治疗能提高胰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是治疗胰腺癌患者的辅助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细胞因子类 胰腺肿瘤 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原文传递
DC-CIK细胞联合同步化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被引量:8
3
作者 韩文华 李宏伟 +2 位作者 谷凡 朱振国 杜东海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528-1530,共3页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DC-CIK)细胞联合同步化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 NSCLC患者65例随机分为A组(42例)和B组(23例),均采用同步化疗(DP)方案;A组加用DC-CIK细胞治疗。DC-CIK细胞治...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DC-CIK)细胞联合同步化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 NSCLC患者65例随机分为A组(42例)和B组(23例),均采用同步化疗(DP)方案;A组加用DC-CIK细胞治疗。DC-CIK细胞治疗方法:化疗前2d用血细胞成分分离机单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DC-CIK细胞;培养14d后静脉回输,每次5×109个,每疗程输注4次;4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 A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38.1%,高于B组的13.0%(P<0.05),进展率2.4%,显著低于B组的30.4%(P<0.05)。治疗后,A组CD3+CD8+和CD3+CD56+比例高于B组(P<0.05),而CD4+CD25+比例低于B组(P<0.05)。A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及Karnofsky评分均高于B组(P<0.05)。A组不良反应病例少于B组(5例vs.8例)(P<0.05)。结论 DC-CIK细胞联合同步化疗应用于老年局部晚期NSCLC治疗,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化疗的毒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老年
原文传递
索拉非尼联合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晚期肾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6
4
作者 帕提玛.阿布力米提 阿不都克依木.阿不力米提 +1 位作者 张立平 马建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18期1929-1932,共4页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联合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治疗晚期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78例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76例晚期肾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为38例。对照组采用索拉...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联合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治疗晚期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78例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76例晚期肾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为38例。对照组采用索拉非尼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DC-CIK治疗。比较两组客观有效率(ORR)及疾病控制率(DCR)、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免疫学指标水平、无进展生存期(PFS)、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ORR与DCR分别为18.42%与76.32%,对照组分别为18.42%与73.68%,两组患者ORR与D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3^+、CD4^+及CD4^+/CD8^+均显著大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8^+水平均显著小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0.05);实验组患者PF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6);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出现发热、皮疹、血压升高、转氨酶升高及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所有不良反应均未达到IV级。结论索拉非尼联合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治疗晚期肾癌的临床疗效比较明显,可有效提高患者细胞免疫水平及PFS,应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肾癌 索拉非尼 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免疫水平
下载PDF
DC-CIK联合含铂方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孙秋实 戈伟 宋婧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期93-99,共7页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脚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联合含铂方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含铂化疗方案、化疗、非小细胞肺癌、dendritic cells/cytokine ...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脚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联合含铂方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含铂化疗方案、化疗、非小细胞肺癌、dendritic cells/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 (DC-CIK)、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chemotherapy、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等数据库检索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在进行Meta分析之前应先对各研究之间的异质性进行评估。使用固定效应模型估算合并计算比数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同时进行灵敏度分析。结果纳入14项研究,包括116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比较DC—CIK联合化疗(实验组)和单纯化疗(对照组)的有效率及安全性。有效率(OR=1.83,P〈0.00001,95%CI:1.42~2.36),KPS评分(OR=1.97,P=0.005,95%CI:1.23~3.15)和骨髓抑制率(OR=0.35.P〈0.0001,95%CI:0.22~0.56),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然而,1年生存率(OR=1.38,P=0.21,95%CI:0.83~2.3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C—CIK联合化疗组在有效率、KPS评分和骨髓抑制率有优势,然而1年生存率无显著的改善。总的来说,联合治疗更安全,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含铂化疗方案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肝动脉灌注自体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庆 周定中 +2 位作者 龙文兴 肖华平 李涛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6年第5期526-530,共5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自体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80例临床确诊为HCC的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动脉联合组和静脉联合... 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自体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80例临床确诊为HCC的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动脉联合组和静脉联合组,每组各40例。动脉联合组患者给予肝动脉灌注自体DC-CIK细胞联合TACE治疗,静脉联合组患者给予静脉回输自体DC-CIK细胞联合TA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亚群变化、肿瘤大小、甲胎蛋白(AFP)变化及临床卡氏体能状态(KPS)。结果动脉联合组和静脉联合组患者肿瘤体积缩小率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57.5%;AFP转阴率分别为85.0%和45.0%;KPS评分生活质量稳定改善率分别为92.5%和65.0%,动脉联合组患者外周血CD3^+、CD4^+T细胞亚群较静脉联合组明显升高,动脉联合组CD8^+T细胞比例下降明显,静脉组CD8^+T细胞比例下降不明显。与静脉联合组治疗相比,动脉联合组患者的肿瘤大小、AFP变化及临床KPS评价、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亚群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联合TACE治疗HCC可明显提高肿瘤的疗效,在减少肿瘤残留、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受损、提高肿瘤的控制率方面均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外周T细胞亚群
原文传递
胃肠安联合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对结肠癌细胞杀伤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宏峰 韩凤娴 +2 位作者 郝莎 孙雯雯 孙浩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90-494,F0003,共6页
目的观察胃肠安(以下简称WCA)联合DC-CIK细胞对结肠癌HT29细胞和Hct116细胞的杀伤效果,为临床治疗结肠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建立结肠癌HT29细胞和Hct116细胞系,设置对照组(含二甲基亚砜的生理盐水)、WCA 500 mg/L组和WCA 1000 mg/L组。... 目的观察胃肠安(以下简称WCA)联合DC-CIK细胞对结肠癌HT29细胞和Hct116细胞的杀伤效果,为临床治疗结肠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建立结肠癌HT29细胞和Hct116细胞系,设置对照组(含二甲基亚砜的生理盐水)、WCA 500 mg/L组和WCA 1000 mg/L组。分别先后进行细胞毒实验、双染细胞流式术、细胞划痕实验,以及WCA联合DC-CIK细胞对结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实验等。以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划痕伤口宽度和CD133+细胞的比例为研究指标。采用SPSS 20.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和SNK-q法。结果各组治疗结束后,WCA治疗组对细胞增殖的抑制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且WCA 1000 mg/L组的抑制能力高于WCA 500mg/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WCA治疗组中CD133+细胞比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个治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WCA 1000 mg/L组早调亡、晚调亡及总凋亡细胞数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划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治疗组的细胞迁移均被显著抑制,WCA 1000 mg/L组抑制效果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效靶比的升高,DC-CIK细胞联合WCA 1000 mg/L组对细胞的杀伤活性要强于单独使用DC-CIK组。结论WCA联合DC-CIK细胞对结肠癌HT29细胞和Hct116细胞的杀伤效果好于单独使用DC-CIK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安 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结肠癌HT29细胞 结肠癌Hct116细胞 杀伤效果
原文传递
DC-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紫杉醇腹腔灌注化疗对卵巢癌患者HE4、bFGF和CYFRA21-1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佩 《医学综述》 2017年第18期3721-3724,3728,共5页
目的分析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紫杉醇腹腔灌注化疗对卵巢癌患者人附睾蛋白4(HE4)、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细胞角蛋白19血清片段21-1(CYFRA21-1)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8月陕西省第... 目的分析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紫杉醇腹腔灌注化疗对卵巢癌患者人附睾蛋白4(HE4)、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细胞角蛋白19血清片段21-1(CYFRA21-1)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8月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卵巢癌患者80例,按照抽签法分为常规化疗组(n=50)和免疫治疗组(n=30)。常规化疗组采用紫杉醇常规腹腔灌注化疗;免疫治疗组采用DC-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紫杉醇腹腔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HE4、b FGF和CYFRA21-1、糖类抗原(CA)19-9、CA125、甲胎蛋白(AF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E4、b FGF和CYFRA21-1、CA19-9、CA125、AF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免疫治疗组患者血清HE4、b FGF和CYFRA21-1、CA19-9、CA125、AFP水平显著低于常规化疗组[(42.3±10.8)pmol/L比(87.9±25.6)pmol/L,(70.3±15.4)ng/L比(91.6±18.5)ng/L,(1.5±0.3)μg/L比(2.4±0.6)μg/L,(14.3±9.8)k U/L比(39.9±10.6)k U/L,(10.8±5.6)k U/L比(38.6±10.5)k U/L,(3.3±1.2)μg/L比(24.7±2.3)μg/L](P<0.01)。两组白细胞减少、贫血、恶心呕吐、肾功能损害、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紫杉醇腹腔灌注化疗可显著降低卵巢癌患者HE4、b FGF和CYFRA21-1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免疫治疗 腹腔灌注化疗 人附睾蛋白4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细胞角蛋白19血清片段21-1
下载PDF
抗CD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标记的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对肺癌小鼠免疫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吴中杰 张雁飞 +1 位作者 胡奕 蒋伟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97-1699,共3页
目的通过抗CD3/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双特异性抗体标记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免疫细胞的制备、鉴定及检测体内外杀伤肺癌细胞的能力。方法用化学耦联法将抗CD3单克隆抗体和抗EGFR单克隆抗体耦联,并标记于... 目的通过抗CD3/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双特异性抗体标记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免疫细胞的制备、鉴定及检测体内外杀伤肺癌细胞的能力。方法用化学耦联法将抗CD3单克隆抗体和抗EGFR单克隆抗体耦联,并标记于DC-CIK细胞表面,进行鉴定;体外检测其对A549肺癌细胞杀伤能力,体内检测其对肺癌裸小鼠的抑瘤能力。结果抗CD3/抗EGFR双特异性抗体标记DC-CIK免疫细胞制备成功,双标记的DC-CIK细胞对EGFR阳性肺癌A549肿瘤细胞的杀伤率[(86.47±4.82)%]高于DC-CIK细胞[(51.23±0.81)%](F=41.432,P=0.003)。在肺癌裸小鼠治疗40d时,DC-CIK+双特异性抗体对肿瘤相对增殖率[(80.47±7.69)%]低于溶媒组[(97.68±10.56)%]与普通DC-CIK细胞组[(101.24±9.62)%](F=5.187,P=0.037;F=5.396,P=0.034),而DC-CIK组的肿瘤体积与溶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45,P=0.365)。结论用抗CD3一EGFR双特异性抗体标记的DC-CIK免疫细胞对A549肺癌细胞具有强的杀伤能力,体内条件下对肺癌可能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特异性抗体 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肺癌
原文传递
DC-CIK细胞联合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马洪波 黄涛 +1 位作者 韩风 陈伟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80-983,共4页
目的:评价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即DC-CIK细胞联合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行肝癌切除术,术后给予... 目的:评价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即DC-CIK细胞联合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行肝癌切除术,术后给予DC-CIK细胞治疗。对照组33例,行肝癌切除术。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的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生存率、肿瘤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DC-CIK细胞治疗后CD3+、CD4+、CD16+CD56+和CD4+/CD8+比值明显上升,CD8+效应细胞比例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16+CD56+和CD4+/CD8+比值显著上升,CD8+效应细胞比例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61.8%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4%(P<0.05)。治疗组的1年生存率为91.2%,对照组为81.8%,治疗组的1年复发率为8.8%,对照组为15.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DC-CIK细胞治疗常见的副反应为发热、寒颤,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结论:DC-CIK细胞联合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对提高肝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 肝肿瘤 肝切除术
下载PDF
DC-CIK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对卵巢癌患者的预后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秦雪 李秀琴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21期3459-3462,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DC-CIK细胞疗法改善卵巢癌患者的预后及免疫功能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均接受了规范的初始治疗、达到完全缓解(CR)的卵巢癌患者90例。分析比较其基本条件、免疫指标、... 目的:探讨自体DC-CIK细胞疗法改善卵巢癌患者的预后及免疫功能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均接受了规范的初始治疗、达到完全缓解(CR)的卵巢癌患者90例。分析比较其基本条件、免疫指标、无瘤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经DC-CIK生物免疫治疗的患者外周血CD3^+、CD4^+细胞百分率,CD3^+、CD8^+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均上升,NK细胞即CD16^+、CD56^+细胞增多,同时随着疗程数的增多,升高的更加明显(P<0.05)。一线治疗后,单纯观察组平均无瘤生存时间为15.88±2.7个月明显少于DC-CIK生物免疫治疗组的22.5±4.13个月(P=0.039)。其中使用DC-CIK生物免疫治疗疗程≥5程的平均无瘤生存时间为27.25±4.53个月明显高于DC-CIK生物免疫治疗疗程≤4程的19.69±2.81个月,两者相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412)。所有患者DC-CIK细胞治疗后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测与治疗前及单纯观察组患者相比无明显变化,也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DC-CIK免疫治疗提高卵巢癌患者的免疫反应,改善卵巢癌患者预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CIK过继性免疫治疗 卵巢癌 预后
下载PDF
CIK与DC细胞免疫治疗在血液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12
作者 黄刚 薛重重 《中华全科医学》 2009年第7期758-760,共3页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活性细胞,它是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γ-干扰素(interferon,IFN)和CD3单克隆抗体等诱导而成的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活性细胞,它是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γ-干扰素(interferon,IFN)和CD3单克隆抗体等诱导而成的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由于该种细胞同时表达CD3和CD56两种膜蛋白分子,故又称为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样T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目前所知抗原递呈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可有效的刺激幼稚T细胞活化和诱导特异性的抗原免疫反应,从而将先天和获得性免疫有机联系在一起,是免疫反应的始动者。本文就CIK、DC及DC-CIK细胞免疫治疗在血液肿瘤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 树突状细胞(DC) DC—CIK 血液肿瘤 细胞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自体DC/CIK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3
作者 程小珍 彭大为 +1 位作者 王美清 谢宗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01-1404,共4页
目的:观察自体DC/CIK细胞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中晚期肝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单纯TACE组,联合治疗组采用自体DC/CIK细胞联合TACE治疗(n=32),单纯TACE组采用单纯TACE治疗(n=28),观... 目的:观察自体DC/CIK细胞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中晚期肝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单纯TACE组,联合治疗组采用自体DC/CIK细胞联合TACE治疗(n=32),单纯TACE组采用单纯TACE治疗(n=28),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肿瘤大小、甲胎蛋白(AFP)、生存率、中位生存期、生活质量有无差异。结果:(1)经过治疗,联合治疗组有效率87.50%,单纯TACE组有效率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过治疗两组血清AFP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联合治疗组治疗0.5年生存率96.88%,1年生存率84.38%,2年生存率65.63%,中位生存期21个月;单纯TACE组治疗后0.5年生存率92.85%,1年生存率64.29%,2年生存率42.86%,中位生存期17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CIK联合TACE治疗能够控制肿瘤大小、降低AFP,延长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特别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中晚期肝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自体DC CIK细胞 原发性肝癌
下载PDF
T细胞亚群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超 徐志国 +4 位作者 杨旭巍 盛小琦 薛飞 贡波 闫铭杰 《转化医学杂志》 2014年第6期377-380,共4页
细胞免疫治疗技术作为一项新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在临床上相对传统疗法发挥了其特有的优势,已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T细胞作为免疫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在细胞治疗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作者对辅助型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和调节性T细... 细胞免疫治疗技术作为一项新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在临床上相对传统疗法发挥了其特有的优势,已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T细胞作为免疫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在细胞治疗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作者对辅助型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3类亚群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进行综合评述,并对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自然杀伤T细胞、γδT细胞、CD3单克隆抗体激活的杀伤细胞4种T细胞亚群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进行详细比较。随着医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及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细胞免疫治疗将发挥其更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 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自然杀伤T细胞 ΓΔT细胞 CD3单克隆抗体激活的杀伤细胞 免疫治疗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肿瘤杀伤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马锡慧 高钰 +1 位作者 肖漓 冯凯 《医学综述》 2013年第23期4268-4270,共3页
恶性肿瘤是导致死亡的重大疾病之一,而肿瘤的生物治疗因具有符合生理、高效和低毒的特点,已经成为手术、化疗、放疗外的第四种肿瘤治疗方式,有着巨大的治疗前景。免疫活性细胞的体内注射是肿瘤生物治疗的一个重要领域。其中,树突状细胞(... 恶性肿瘤是导致死亡的重大疾病之一,而肿瘤的生物治疗因具有符合生理、高效和低毒的特点,已经成为手术、化疗、放疗外的第四种肿瘤治疗方式,有着巨大的治疗前景。免疫活性细胞的体内注射是肿瘤生物治疗的一个重要领域。其中,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是肿瘤生物治疗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两者联合确保了一个高效和谐的免疫系统,已成为当今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就DC-CIK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肿瘤生物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肿瘤杀伤细胞 生物学特性 生物治疗 肿瘤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仲涛 王艳艳 刘琳琳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5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肿瘤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间收治的100例晚期消化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肿瘤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间收治的100例晚期消化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DC-CIK联合化疗,所有患者均于化疗前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将其体外培养产生DC-CIK细胞,化疗结束后,输回新产生的合格的DC-CIK细胞。对照组患者则单纯采用化疗,以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1、3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为8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92.0%和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和5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CIK联合化疗治疗消化道晚期肿瘤患者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消化道肿瘤 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药物疗法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自体DC/CIK细胞免疫治疗对EGFR基因突变阴性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陆华东 马志红 +4 位作者 刘志聪 邱国琴 华锋 崔恩海 王斌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501-504,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DC/CIK细胞免疫治疗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阴性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EGFR基因突变阴性的晚期肺腺癌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进行DC/CIK细胞免疫... 目的探讨自体DC/CIK细胞免疫治疗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阴性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EGFR基因突变阴性的晚期肺腺癌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进行DC/CIK细胞免疫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定期随访。采用RT-PCR法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治疗3个月的外周血微转移指标(CEA mRNA、MK mRNA和Lunx mRNA),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肿瘤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结果治疗组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3种指标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两组在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3种指标的表达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此外,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有38例患者CEA mRNA达到了108copies/ml以上,有32例患者MK mRNA达到了109copies/ml以上,有35例患者Lunx mRNA达到了109copies/ml。治疗组和对照组肿瘤的中位PFS分别是3.10和2.5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DC/CIK细胞免疫治疗在EGFR基因突变阴性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维持治疗中达到了初步的疗效,一定程度上延长了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DC/CIK 微转移指标 癌胚抗原MRNA 中期因子mRNA 肺癌特异性X蛋白mRNA 维持治疗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共培养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 被引量:15
18
作者 周东风 翟丽娜 +5 位作者 潘峰 白燕 蔡和花 吴耀辉 金润铭 孟浦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6-169,共4页
目的观察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共培养细胞(DC-CIK)过继免疫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5月-2011年5月本院确诊经联合化疗后达完全缓解的47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临床资料,观察DC-CIK过继... 目的观察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共培养细胞(DC-CIK)过继免疫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5月-2011年5月本院确诊经联合化疗后达完全缓解的47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临床资料,观察DC-CIK过继免疫治疗过程中细胞采集、细胞培养、细胞回输的安全性,随访过程中通过定期检测其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来评估其远期安全性;DC-CIK过继免疫治疗后通过定期进行患儿骨髓细胞学、微小残留病(MRD)检测,初步评判其疗效。结果47例患儿接受DC-CIK治疗后44例患儿持续完全缓解(CCR),CCR率达93.62%;治疗前MRD阳性的9例患儿,8例治疗后转阴。47例患儿共接受DC-CIK过继免疫治疗61例次,不良反应轻微,单个核细胞采集术后局部有轻微疼痛,且均在术后2 h左右自行缓解。细胞培养过程中进行3次病原体检测,仅1例次培养出毛霉菌。细胞回输过程中23例次出现发热,10例次出现皮疹。中位随访41(5~72)个月未见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损害,未见感染性疾病、第二肿瘤等的发生。结论 DC-CIK过继免疫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操作流程简便易行、安全性好,获得了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继免疫治疗 白血病 微小残留病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原文传递
DC/CIK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标 郭增清 +3 位作者 王丽莉 陈淑萍 叶韵斌 黄诚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917-920,共4页
目的:评价树突状细胞联合自体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 DC/CIK)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根据治疗情况将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120例含铂方案化疗4~6个周期后疾病稳定的晚期NSCLC患者分为对照组( n... 目的:评价树突状细胞联合自体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 DC/CIK)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根据治疗情况将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120例含铂方案化疗4~6个周期后疾病稳定的晚期NSCLC患者分为对照组( n=65)和研究组( n=55),仅研究组化疗后接受DC/CIK维持治疗。对两组进行生存随访并比较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PFS)和总生存期( OS),同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中位PFS为5.0个月,高于对照组的3.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中位OS为8.5个月,与对照组(8.0个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后获不同疗效亚组中位PFS和O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常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发热、乏力和关节酸痛,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DC/CIK维持治疗可延长化疗后疾病稳定晚期NSCLC患者的进展时间,且不良反应轻,患者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 维持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Combination treatment with comprehensive cryoablation and immunotherapy in metastatic hepatocellular cancer 被引量:17
20
作者 Li-Zhi Niu Jia-Liang Li +8 位作者 Jian-Ying Zeng Feng Mu Meng-Tian Liao Fei Yao Li Li Chun-Yan Liu Ji-Bing Chen Jian-Sheng Zuo Ke-Cheng X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3年第22期3473-3480,共8页
AIM: To retrospectively assess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cryosurgery (ablation of intraand extra-hepatic tumors) plus dendritic cell-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 immunotherapy in metastatic hepatocellular cancer. ME... AIM: To retrospectively assess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cryosurgery (ablation of intraand extra-hepatic tumors) plus dendritic cell-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 immunotherapy in metastatic hepatocellular cancer. METHODS: We divided 45 patients into cryo-immunotherapy (21 patients), cryotherapy (n = 12), immunotherapy (n = 5) and untreated (n = 7) groups. Overall survival (OS) after diagnosis of metastatic hepatocellular cancer was assessed after an 8-year follow-up. RESULTS: Median OS was higher following cryo-immu-notherapy (32 mo) or cryotherapy (17.5 mo; P < 0.05) than in the untreated group (3 mo) and was higher in the cryo-immunotherapy group than in the cryotherapy group (P < 0.05). In the cryo-immunotherapy group, median OS was higher after multiple treatments (36.5 mo) than after a single treatment (21 mo; P < 0.05). CONCLUSION: Cryotherapy and, especially, cryoimmunotherapy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OS in metastatic hepatocellular cancer patients. Multiple cryo-immunotherapy was associated with a better prognosis than single cryo-immuno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OABLATION dendritic cell-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 IMMUNOTHERAPY METASTATIC hepatocellular cancer Survival tim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