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协商共治模式初探 被引量:40
1
作者 王树义 赵小姣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1-39,共9页
作为现代社会治理模式转型的重要方向,协商共治强调民主真实性、主体多元性及决策合法性等价值理念,在仅仅依靠政府管制的方式难以解决纷繁复杂的环境问题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协商共治理念融入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契合“共抓大保护,不... 作为现代社会治理模式转型的重要方向,协商共治强调民主真实性、主体多元性及决策合法性等价值理念,在仅仅依靠政府管制的方式难以解决纷繁复杂的环境问题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协商共治理念融入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契合“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基本定位,旨在构建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共担治理责任的大环保格局。作为善治的路径选择,协商共治理论框架包括主体多元性、客体确定性和权力多向性三个方面,旨在解决“谁来治理”“治理什么”及“怎么治理”的问题。应用上述分析框架,审视制约长江流域治理有效性的瓶颈如下:客体层面的“边界失效”和“信息不对称”、主体层面“缺乏多元性”及权力层面的“运行单向性”。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基于环境管理“大部制”改革的要求,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建设推行协商共治模式势在必行。具体而言,制定《长江保护法》进行流域统一和专门立法,为多元共治的大环保格局提供法律保障,旨在以良法促善治;改革长江水利委员会为综合性管理机构,协调好流域管理机构与地方河长的关系,重塑以流域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旨在提供体制保障;借助自愿环境协议推动企业自治,辅之以信息充分披露,并提供经济激励手段促进企业自愿参与,旨在实现政企共担责任;明确社会公众参与的权利义务,注重培育环保组织以保证公众参与的组织性及有效性,实现流域治理过程的全景式监督,旨在实现决策民主;最终打造“绿色升级版”的长江经济带,实现主体共存、生态共享及利益共荣的价值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共治 善治 长江保护法 自愿性环境协议 公众参与
下载PDF
协商共治:我国大学院系有效治理的可行模式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成恩 常亮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6-51,共6页
院系是履行大学核心职能的具体实施单位,是我国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在对我国大学院系治理现状进行述评的基础上,归纳提出了院系治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欧美大学院系治理模式的考察和比较,着重探讨了美国大... 院系是履行大学核心职能的具体实施单位,是我国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在对我国大学院系治理现状进行述评的基础上,归纳提出了院系治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欧美大学院系治理模式的考察和比较,着重探讨了美国大学共同治理模式的特征及发展趋势。综合参考欧美院系治理经验,结合我国大学院系治理实际,提出了大学院系"协商共治"模式构想。在我国现有政策法规框架下,凝练提出了"党政共管、分工合作、教授治学、民主协商"的院系治理原则,重构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下的院系治理结构与模式运行方式,初步构建了适于我国大学院系有效治理的"协商共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系治理现代化 共同治理 协商治理 网络治理 协商共治
原文传递
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科学内涵和实现路径
3
作者 石露露 欧阳霞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53-58,共6页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这深刻表明了党要以更高的标准、更柔性的手段来推进社会治理的决心。以人人为主体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蕴含着党百年奋斗的治理经验,超越了共同体的虚假性,是带...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这深刻表明了党要以更高的标准、更柔性的手段来推进社会治理的决心。以人人为主体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蕴含着党百年奋斗的治理经验,超越了共同体的虚假性,是带有共同体本质的特殊共同体。因此,要辨明其科学内涵,抓住其主要特征,构建一核多元、协商共治、人民至上的共同体,可以从强化多元主体有效参与、推动治理重心下移以及综合运用治理手段等方面付诸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共同体 一核多元 协商共治 人民至上 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院系协商共治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的探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静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3-108,共6页
高校院系治理结构变革是我国高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议题。当前,我国高校在院系治理中存在着治理能力不足、治理文化淡薄、治理体系匮乏等问题。院系协商共治让现代大学的内部治理更具协同性,让现代大学制度更具现代性,也... 高校院系治理结构变革是我国高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议题。当前,我国高校在院系治理中存在着治理能力不足、治理文化淡薄、治理体系匮乏等问题。院系协商共治让现代大学的内部治理更具协同性,让现代大学制度更具现代性,也让新时代大学治理更具动能性。在契合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实质与内在规律的协商共治理念下,我国高校院系治理应通过明晰高校院系治理的权力分配原则、健全高校院系治理的权力运行机制和增强高校院系治理变革的制度保障等,重塑院系治理的格局和生态,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的深度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大学制度 高校院系治理 协商共治 治理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