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东部干旱发生规律及其变化趋势 被引量:20
1
作者 杨芳 刘露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4-288,共5页
通过对青海东部地区干旱状况的调查,结合气候变化,分析该地区的干旱特点、形成原因、时空分布及干旱的成灾和危害程度。结果表明:受全球变暖的影响,青海省东部地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气温持续升高,降水量没有显著增加,河川径流略有减少... 通过对青海东部地区干旱状况的调查,结合气候变化,分析该地区的干旱特点、形成原因、时空分布及干旱的成灾和危害程度。结果表明:受全球变暖的影响,青海省东部地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气温持续升高,降水量没有显著增加,河川径流略有减少,导致该地区干旱频繁发生,并且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干旱形势难以缓解。由此引发的地质灾害和农业生物灾害等会给该地区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发生规律 时空分布 危害程度 青海
原文传递
应用土壤水模拟模型研究区域干旱 被引量:5
2
作者 余晓珍 夏自强 刘新仁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9,共6页
旨在应用平原地区土壤水模拟模型,给出区域旱情分析所需的干旱信息。以多年平均土壤含水量为判断旱情发生的临界函数,经过统计分析后,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平原地区分析区域旱情严重程度的实用方法和拟定评价旱情的定量标准。此方法经在... 旨在应用平原地区土壤水模拟模型,给出区域旱情分析所需的干旱信息。以多年平均土壤含水量为判断旱情发生的临界函数,经过统计分析后,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平原地区分析区域旱情严重程度的实用方法和拟定评价旱情的定量标准。此方法经在华北平原聊城等地区试用,结果表明,干旱模拟成果与地区历史文献记载的实际旱情基本一致,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与推广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干旱 干旱程度 土壤 含水量 模拟模型
下载PDF
西北内陆流域下游区天然绿洲退变主因与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光辉 聂振龙 +4 位作者 崔浩浩 王茜 严明疆 田言亮 王金哲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1,共11页
西北内陆流域平原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近50 a来各流域下游区天然绿洲面积不断萎缩。以石羊河流域、艾丁湖流域为研究区,针对下游区天然绿洲退变主因与机制问题,基于农田面积、出山地表径流量及灌溉引用水量、地下水开采量和流入下游... 西北内陆流域平原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近50 a来各流域下游区天然绿洲面积不断萎缩。以石羊河流域、艾丁湖流域为研究区,针对下游区天然绿洲退变主因与机制问题,基于农田面积、出山地表径流量及灌溉引用水量、地下水开采量和流入下游区地表径流量调查统计、潜水埋深及包气带水理指标原位监测和地下水水位统测,以及植被类型、分布范围、覆盖度和NDVI指数等遥感解译获得的资料,应用流域水循环和水量均衡理论、时间序列分析和地学多元相关分析方法开展研究,得出如下认识:(1)近50 a来,西北内陆流域下游区天然绿洲严重退化的根源是天然水资源匮乏,主因是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和上、中游区拦用出山地表径流水量大。(2)灌溉耕地不断扩大是下游区天然绿洲面积萎缩的主要驱动因素,每增加1.0 km^(2)灌溉耕地导致石羊河流域下游、艾丁湖流域平原区的天然绿洲面积分别减少1.35~2.07 km^(2)和1.57~3.83 km^(2);气候越干旱、上游出山年径流水量越少,灌溉引用出山径流水量占当年总径流量的比率越大,流入下游区地表径流水量越少,由此造成下游区天然绿洲面积减少越大。(3)西北内陆流域天然绿洲退化可控,但是由于水资源不足,制约了天然绿洲退化的可控性。在水资源匮乏背景下,现状人口数量驱动的农田用水规模难以继续调减,需要有序促进经济社会用水规模与天然绿洲修复供水规模之间的和谐程度。因此,本研究成果为西北内陆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天然绿洲退化修复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内陆流域 天然绿洲 灌溉耕地 干旱程度 退变主因与机制
下载PDF
蔬菜作物水分胁迫遥感光谱指数构建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许鹤 潘军 +2 位作者 蒋立军 孙也涵 仲伟敬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8期245-252,共8页
蔬菜作物干旱程度是影响其长势及产量的关键因素,实时掌握其各生长阶段的干旱程度在农业估产、旱情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遥感监测技术可以快速、方便地获取作物的生长信息,对其各生长阶段的干旱程度进行实时监控和防治。通过... 蔬菜作物干旱程度是影响其长势及产量的关键因素,实时掌握其各生长阶段的干旱程度在农业估产、旱情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遥感监测技术可以快速、方便地获取作物的生长信息,对其各生长阶段的干旱程度进行实时监控和防治。通过同种小白菜在不同供水量条件下的室内实验,用ASD光谱仪实测其整个生长周期的冠层光谱。通过分析小白菜在不同供水量条件下的光谱特征,利用可分性度量方法构建归一化水分指数,实现了对小白菜整个生长阶段水分含量信息的识别;之后在已有卫星遥感器波段设置的基础上,通过可分性度量与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数学方法构建两个光谱指数:生长指数(GI)和干旱指数(DI),实现了对小白菜的生长阶段及干旱程度的准确识别。室内实验直接观测得到的结果也为星载数据的使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作物 生长阶段 干旱程度 因子分析 可分性度量 光谱指数 室内实验
下载PDF
西藏南羌塘盆地重要湖盆孢粉组合与环境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淼 张文卿 +5 位作者 蔡五田 李颖智 耿婷婷 张涛 张智印 张学敏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87-996,共10页
对南羌塘盆地内流湖盆区多个湖盆晚更新世—全新世地层孢粉组合进行分析,采用蒿属(Artemisia)与藜科(Chenopodiaceae)比值(A/C值)和麻黄(Ephedra)、藜科、蒿属含量变化趋势分析,恢复了该地区的植被与气候变化特征,总结了3个钻... 对南羌塘盆地内流湖盆区多个湖盆晚更新世—全新世地层孢粉组合进行分析,采用蒿属(Artemisia)与藜科(Chenopodiaceae)比值(A/C值)和麻黄(Ephedra)、藜科、蒿属含量变化趋势分析,恢复了该地区的植被与气候变化特征,总结了3个钻孔和区域上湖盆环境干湿度变化规律:扎仓茶卡湖盆南侧、搭拉不错湖盆南侧,呈针阔叶混交森林草原植被,气候总体温暖湿润;别若则错湖盆西侧,呈针阔叶混交疏林植被,气候总体较寒冷干燥。区域上由西向东干燥程度逐渐加强,佐证了通过孢粉组合分析得出的气候变化特征。此次成果对南羌塘盆地湖盆区气候演变趋势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键词:南羌塘盆地 内流湖盆 孢粉组合 气候 干燥程度
下载PDF
区域场次特大旱灾划分标准与界定——以明清以来的山西省为例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伟兵 史春生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07年第1期19-23,共5页
基于方志、清宫档案、民国报刊以及当代的水利、农业和气象资料,以明清以来的山西省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省区性旱灾等级划分方法,即以县级政区为基本分析单元,采用自下而上的等级划分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场次特大旱灾的概念,探讨了场... 基于方志、清宫档案、民国报刊以及当代的水利、农业和气象资料,以明清以来的山西省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省区性旱灾等级划分方法,即以县级政区为基本分析单元,采用自下而上的等级划分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场次特大旱灾的概念,探讨了场次特大旱灾的划分标准,同时对明清以来山西省的场次特大旱灾时限进行了界定。研究发现,明清至2000年,山西省共发生过6场场次特大旱灾,且平均每3 a就有2 a发生旱灾。其中特大旱灾年12 a,大旱灾年50 a,中等旱灾年114 a,一般旱灾年214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次特大旱灾 旱灾等级 划分标准 山西省
下载PDF
昌吉市夏季气候要素及旱涝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叶尔克江 阿帕尔 华宛江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6期697-702,共6页
利用新疆昌吉市1961~2004年夏季逐日最高气温、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平均风速和降水量等气候资料分析了各气象要素及旱涝变化规律并给出了昌吉市旱涝等级资料。结果表明:夏季3个月中,昌吉市6月份温度最低,风速最大,降水量最多;7月份温... 利用新疆昌吉市1961~2004年夏季逐日最高气温、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平均风速和降水量等气候资料分析了各气象要素及旱涝变化规律并给出了昌吉市旱涝等级资料。结果表明:夏季3个月中,昌吉市6月份温度最低,风速最大,降水量最多;7月份温度最大、风速较大、降水量较多;8月份温度较高,风速最小,降水量最少的气候特征。昌吉市的最高、最低、平均温度呈明显上升趋势,风速呈变小趋势,降水呈增加趋势;旱涝等级呈逐年下降趋势,暴雨次数呈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要素 气候变化趋势系数 气候倾向率 旱涝等级
下载PDF
不同干旱胁迫程度对不同品种玉米关键生育期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崔蓉 柳鑫婧 +4 位作者 李锦秀 王呈玉 张欣宇 常洪艳 刘淑霞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45-552,共8页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测定关键生育期不同抗旱胁迫程度下不同品种玉米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Pro)及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阐明玉米在不同干旱胁迫程度下的生理应激响应,为玉米抗旱稳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金庆707’‘嫩单19’及‘富...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测定关键生育期不同抗旱胁迫程度下不同品种玉米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Pro)及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阐明玉米在不同干旱胁迫程度下的生理应激响应,为玉米抗旱稳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金庆707’‘嫩单19’及‘富单16’3个不同耐旱能力的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抗旱棚微区试验,于玉米拔节期、抽雄期及灌浆期分别设置正常供水(CK)、轻旱(LS)、中旱(MS)、重旱(SS)及持续干旱(S)处理5个水分梯度对玉米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随干旱胁迫程度的不断增强,玉米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中度干旱[田间持水量的(45±5)%]时达到峰值。抽雄期玉米生长速率较快,干旱胁迫条件下3种抗氧化酶活性也最高,3个品种玉米酶活性从高到低分别为‘金庆707’‘嫩单19’‘富单16’。随干旱胁迫的增强,不同品种玉米叶片Pro含量显著升高,其中抽雄期Pro含量最高,最高可达到2101.12 ng·g^(-1)。玉米叶片MDA含量在灌浆期最高,胁迫程度严重时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玉米品种‘金庆707’MDA含量最低,玉米品种耐旱性越强,MDA含量越低。[结论]抽雄期干旱胁迫影响产量,土壤水分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50%以上时,玉米通过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及脯氨酸含量来保护膜系统,在水分低于田间持水量的50%时则较易受到胁迫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耐旱性 干旱胁迫程度 抗氧化特性
下载PDF
湛江地区旱涝特征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谢平 陈晓宏 王兆礼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9-92,13,共5页
用Z指数确定湛江月降水量的旱涝等级,并对旱涝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湛江地区大涝、极涝、大旱、极旱出现的机率大。一年中,雨季的后期(9~10月)和旱季的后期(2~3月)旱涝出现的机率大;雨季的中期(6~7月)和旱季的前期(11~12月)旱涝... 用Z指数确定湛江月降水量的旱涝等级,并对旱涝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湛江地区大涝、极涝、大旱、极旱出现的机率大。一年中,雨季的后期(9~10月)和旱季的后期(2~3月)旱涝出现的机率大;雨季的中期(6~7月)和旱季的前期(11~12月)旱涝出现的机率小。全年,涝年景比旱年景多,雨季相反;全年和雨季,多数年份旱涝相继出现。50、60年代为偏旱型,70、80、90年代为偏涝型,2001~2005年为偏旱型,从70年代到2005年,湛江的旱涝表现为从偏涝型向偏旱型转变的趋势。湛江旱涝的发生有7~8、10~11、13~14个月的振荡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特征 Z指数 旱涝等级 湛江
下载PDF
基于相对生长率的大豆旱灾系统敏感性定量评估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蒋尚明 袁宏伟 +3 位作者 崔毅 金菊良 张宇亮 周玉良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2-100,共9页
针对大豆旱灾系统敏感性定量评估的复杂性与重要性,依托新马桥农水综合试验站开展大豆防雨棚盆栽受旱胁迫专项试验,分析了大豆不同生育期受旱胁迫对根(冠)干物质积累及根冠比的影响,运用作物生长解析法构建了基于相对生长率(RGR)的大豆... 针对大豆旱灾系统敏感性定量评估的复杂性与重要性,依托新马桥农水综合试验站开展大豆防雨棚盆栽受旱胁迫专项试验,分析了大豆不同生育期受旱胁迫对根(冠)干物质积累及根冠比的影响,运用作物生长解析法构建了基于相对生长率(RGR)的大豆旱灾系统敏感性函数,实现对大豆旱灾系统敏感性的定量评估。结果表明:大豆苗期受旱胁迫会出现相对生长率较大幅度的降低,但随着受旱胁迫度的增大对大豆生长和干物质积累的抑制作用增强不明显,且受旱胁迫会激发自身适应受旱胁迫的机制而可能对后期生长发育有利,宜根据时机控制该生育期水分供给,保证苗全即可;大豆分枝期旱灾系统敏感性较强,但该生育期内轻度受旱胁迫对大豆生长发育影响不明显,宜保证该生育期水分供给高于轻度受旱胁迫(土壤含水率>田间持水含水率的55%),以保障大豆株壮、枝多;大豆花荚期是水分和养分需求最大的时期,该生育期旱灾系统较敏感,特别是重度受旱胁迫时系统敏感性最大,宜充分保证该生育期的水分供给(土壤含水率>田间持水含水率的75%),以保障大豆花多、荚多、粒多;大豆鼓粒成熟期由于营养生长基本停止、干物质积累几乎停滞,导致基于总干物质相对生长率旱灾系统敏感性最小,但该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宜保证该生育期尤其鼓粒期的水分供给(土壤含水率>田间持水含水率的75%),以保障完熟期粒多、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灾系统敏感性 生长解析法 相对生长率 受旱胁迫度 大豆受旱试验
下载PDF
干旱及复水对冬小麦叶片生理指标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11
作者 崔兆韵 徐祎 +2 位作者 邹俊丽 尹逊栋 江梦圆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6-42,共7页
为了探究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冬小麦叶片生理指标和光合特性的变化规律,选用‘济麦22’为研究对象,在拔节期开始时以正常补水量的80%、50%、25%和0%4个水平条件进行一次性灌水,之后不再补水,进入开花期后统一复水,并以正常灌溉管理的... 为了探究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冬小麦叶片生理指标和光合特性的变化规律,选用‘济麦22’为研究对象,在拔节期开始时以正常补水量的80%、50%、25%和0%4个水平条件进行一次性灌水,之后不再补水,进入开花期后统一复水,并以正常灌溉管理的冬小麦作为对照,测定不同时段各处理冬小麦叶片抗氧化酶的活性、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叶片的光合参数。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冬小麦叶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升高,冬小麦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细胞间隙CO_(2)浓度(Ci)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呈下降的趋势,气孔限制值(Ls)呈升高的趋势,并且干旱胁迫程度越重,变化幅度越大,在达到特旱条件时,SOD值、CAT值较其他处理略有降低,Ci值略有升高,Ls值略有降低。复水后的冬小麦产生补偿效应,干旱胁迫较轻的处理各项指标均能恢复到正常水平,而干旱胁迫较重的处理未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需水期 冬小麦叶片 水分胁迫 干旱胁迫程度 复水 水分利用效率 补偿效应 气孔限制 生理指标 光合特性
下载PDF
近600年来巢湖流域旱涝灾害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贾铁飞 施汶妤 +2 位作者 郑辛酉 张卫国 俞立中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6-73,共8页
基于历史文献中的水旱灾害记录,重建巢湖流域1370~1988年早涝灾害等级序列,并进行连续功率谱分析。结果表明:近600多a来,巢湖流域涝灾和旱灾发生的频率几乎相当,平均为2.28~2.40a一遇;但特大涝灾和大涝灾的频率远高于特大旱... 基于历史文献中的水旱灾害记录,重建巢湖流域1370~1988年早涝灾害等级序列,并进行连续功率谱分析。结果表明:近600多a来,巢湖流域涝灾和旱灾发生的频率几乎相当,平均为2.28~2.40a一遇;但特大涝灾和大涝灾的频率远高于特大旱灾和大旱灾。巢湖流域水旱灾害存在准周期的变化,主要为:2~3、7~10a,这与长江中下游的洪涝灾害变化步调基本一致。自然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对环境演变的影响是今后进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流域 旱涝灾害 旱涝等级 功率谱分析
下载PDF
明代济南地区旱灾发生频次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恩菊 赵景波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0-235,共6页
通过对明代济南地区历史文献中干旱灾害记载的整理统计,分析了该时期济南地区旱灾的时间变化特征、等级和成因。结果表明,在明代276 a间,济南地区共发生旱灾92次,平均每3 a发生1次。明代济南地区旱灾主要分为两个发生阶段:1370—1460年... 通过对明代济南地区历史文献中干旱灾害记载的整理统计,分析了该时期济南地区旱灾的时间变化特征、等级和成因。结果表明,在明代276 a间,济南地区共发生旱灾92次,平均每3 a发生1次。明代济南地区旱灾主要分为两个发生阶段:1370—1460年代旱灾偏少期和1470—1630年代旱灾多发期。从明代早期到晚期,济南地区旱灾发生频次呈明显增加趋势,而明代中后期旱灾呈较明显的波动变化特点。明代济南地区干旱灾害可划分为4个等级:①以三级大旱灾发生频次最多,为36次,平均每7.7 a发生1次,占旱灾总次数的39%;②一级轻度旱灾和二级中度旱灾,各发生25次和22次,分别占旱灾总次数的27%和24%;③四级特大旱灾发生次数最少,共9次,约占旱灾总次数的10%。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是旱灾发生的主要原因,人为因素有可能加重了本区旱灾的危害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灾 旱灾等级 明代 济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