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煤活性组分对高硫煤热解硫分的调控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成春生 申岩峰 +2 位作者 郭江 王美君 常丽萍 《煤质技术》 2021年第2期32-40,共9页
在热转化过程中对硫分变迁行为进行定向调控从而改变硫分在热解产物中的分布,将是解决高硫煤配煤炼焦所面临难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气固相的分析探讨从而研究气煤活性组分对硫分的调控机制,以期为气煤(QM)和高硫煤配煤炼焦提供理论基础... 在热转化过程中对硫分变迁行为进行定向调控从而改变硫分在热解产物中的分布,将是解决高硫煤配煤炼焦所面临难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气固相的分析探讨从而研究气煤活性组分对硫分的调控机制,以期为气煤(QM)和高硫煤配煤炼焦提供理论基础。根据国标方法将气煤进行浮沉实验,得到4个分选组分QM-D1(<1.30 g/cm^(3))、QM-D2(1.30 g/cm^(3)~1.35 g/cm^(3))、QM-D3(1.35 g/cm^(3)~1.40 g/cm^(3))、QM-D4(1.40 g/cm^(3)~1.50 g/cm^(3)),对其煤质特性、煤岩组成以及在高硫煤配煤热解过程中硫分的调控行为进行研究,并与原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气煤不同分选组分的煤质特性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密度的增加,煤样的芳构化程度增加,烷烃类气体的释放温度向高温区移动;脂肪结构丰富的活性组分主要富集在低密度组分(QM-D1)中,惰性组分集中在高密度组分(QM-D4)中;在煤共热解过程中用QM-D1代替QM时可降低焦中硫含量,究其原因是煤中活性组分产生的氢自由基会稳定硫自由基并形成气体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组分 高硫煤 气煤 配煤炼焦 硫分调控 芳构化程度 浮沉实验 煤岩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