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虾养殖环境脱氮脱硫复合菌的构建与效能分析
1
作者 李梓路 刘畅 +3 位作者 李腾 王俏俏 窦乐 潘鲁青 《渔业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7,共10页
随着对虾集约化养殖的快速发展,由于追求高产量和过量投饲等原因导致养殖水体中氨氮(NH_(4)^(+)-N)、亚硝酸盐氮(NO_(2)^(-)-N)和硫化物污染加重,严重危害对虾生长和生理功能。本研究利用自对虾养殖环境中筛选出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 随着对虾集约化养殖的快速发展,由于追求高产量和过量投饲等原因导致养殖水体中氨氮(NH_(4)^(+)-N)、亚硝酸盐氮(NO_(2)^(-)-N)和硫化物污染加重,严重危害对虾生长和生理功能。本研究利用自对虾养殖环境中筛选出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HHVEN1和SDVEA2)和硫氧化菌(GHWS3和GHWS5),成功构建了两种高效脱氮脱硫复合菌NS1-1和NS2-2,并研究其脱氮、脱硫能力。结果显示:复合菌NS1-1对NH_(4)^(+)-N、NO_(2)^(-)-N和硫化物去除率均达到95%以上,NS2-2的去除率分别为90.27%、97.38%和89.62%,且均优于单一菌株;复合菌NS1-1和NS2-2在温度20℃~35℃、碳氮比(C/N) 5~20、盐度20~30和以葡萄糖或琥珀酸钠为碳源的培养条件下均能发挥最大脱氮脱硫效能,两者最适pH范围不同,分别为7.5~8.0和7.0~8.5。复合菌NS1-1和NS2-2在水产养殖尾水中各菌株之间具有良好的共存性,在实际养殖尾水中NH_(4)^(+)-N、NO_(2)^(-)-N、硫化物去除率分别为78.75%、75.09%、79.61%和81.44%、62.68%、72.64%。研究表明,复合菌NS1-1和NS2-2具有高效脱氮脱硫的去除效能和优异的环境适应能力,研究成果为水产养殖环境消除氮、硫污染提供了科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养殖 脱氮脱硫菌株 复合菌 条件优化 效能解析 降解应用
下载PDF
聚乳酸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俊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85-287,295,共4页
聚乳酸及其共聚物是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 ,无毒 ,可吸收。其研制与开发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各个领域尤其是医药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制备的方法有直接缩聚法、开环聚合法、共聚法。对聚乳酸及其共聚... 聚乳酸及其共聚物是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 ,无毒 ,可吸收。其研制与开发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各个领域尤其是医药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制备的方法有直接缩聚法、开环聚合法、共聚法。对聚乳酸及其共聚物降解性的试验评价已有三十多年 ,但都有缺陷。在有些方面它们的性能和制造工艺还有待改进。作为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 ,聚乳酸一旦工业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共聚物 生物降解 生物相容性 合成
下载PDF
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水中双酚A的降解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晓媛 白雪 +2 位作者 黄欣 戴章艳 顾海鑫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77-1184,共8页
双酚A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已经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水体中双酚A污染.近年来,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因其优越的光催化性能受到广泛关注.尤其石墨烯等新型纳米碳基材料,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官能团,为二... 双酚A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已经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水体中双酚A污染.近年来,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因其优越的光催化性能受到广泛关注.尤其石墨烯等新型纳米碳基材料,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官能团,为二氧化钛的负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其表面可以形成化学键,为双酚A的吸附降解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本文重点介绍了国内外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讨论了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对双酚A的降解效果及其降解机理;分析了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再生性能.最后总结这种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前景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二氧化钛 优化 双酚A降解 环境应用.
下载PDF
草酸脱羧酶及其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曹茂新 洪枫 朱利民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4期170-175,共6页
草酸脱羧酶是一种含锰的酶,在白腐菌中广泛存在,少数低等真菌和细菌中也能产生。目 前,至少10多种草酸脱羧酶得到了分离和纯化。该酶是一种氨基酸残基在379个左右的单体 酶,一般都为酸性糖蛋白,含有2个锰离子,形成2个活性区域;表面一些... 草酸脱羧酶是一种含锰的酶,在白腐菌中广泛存在,少数低等真菌和细菌中也能产生。目 前,至少10多种草酸脱羧酶得到了分离和纯化。该酶是一种氨基酸残基在379个左右的单体 酶,一般都为酸性糖蛋白,含有2个锰离子,形成2个活性区域;表面一些氨基酸被不同程度地糖 基化。晶体结构和其它一些波谱学研究解释了其空间结构和可能的电子传递机制。运用PCR 技术和cDNA文库技术,越来越多的草酸脱羧酶基因被克隆。已研究的该酶基因中都含有17个 左右的内含子,这些内含子在活性域位置上有比较高的保守性。一些特殊氨基酸序列的存在决 定了该酶的表达形式为诱导型,菌株的基因调控序列中含有一段受草酸化合物作用的序列。该 酶在一些酵母和植物等异源表达系统中有成功表达的报道。该酶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 面:造纸废水中的草酸盐降解;食品中的草酸降解;草酸生物检测(如临床诊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脱羧酶 草酸降解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