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0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丽英从“虚、浊、毒、瘀”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 被引量:20
1
作者 姜威 崔红波 《河南中医》 2017年第12期2076-2079,共4页
郑丽英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的病机关键为脾肾虚损,浊毒潴留,为本虚标实之病,存在着"虚、浊、毒、瘀"四大病理机制,以脾肾虚损为本,湿浊、毒邪、瘀血为标。其治疗遵循健脾补肾、化浊解毒、活血祛瘀的法则,用药平... 郑丽英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的病机关键为脾肾虚损,浊毒潴留,为本虚标实之病,存在着"虚、浊、毒、瘀"四大病理机制,以脾肾虚损为本,湿浊、毒邪、瘀血为标。其治疗遵循健脾补肾、化浊解毒、活血祛瘀的法则,用药平和,慢病缓治,随证治之,每每取得显效。郑老师辨证施治强调:健脾益肾,培元固本;斡旋三焦,通调水道;化浊解毒,祛邪安正;急则治标,通腑泄浊。同时,郑老师再三强调在蛋白尿减少、肾功能好转、病情稳定后要特别注意善后调理,巩固疗效,防止病情反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脾肾虚损 郑丽英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的中医辨治思路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天涵 沈洪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191-1193,1236,共4页
炎症性肠病属于中医学"久痢""肠澼"的范畴,其病机往往虚实并见,寒热错杂,气血同病。探讨炎症性肠病的辨治思路与治则治法,辨治时需分病种、定病位、辨病性,提出脾肾亏虚是本病的发病基础,湿热、瘀毒、痰浊等病理产... 炎症性肠病属于中医学"久痢""肠澼"的范畴,其病机往往虚实并见,寒热错杂,气血同病。探讨炎症性肠病的辨治思路与治则治法,辨治时需分病种、定病位、辨病性,提出脾肾亏虚是本病的发病基础,湿热、瘀毒、痰浊等病理产物羁留肠腑,损膜伤络,终致本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治疗上以健脾固肾、清热化湿、凉血化瘀、敛疡生肌为要,分期、分级、分部论治,必要时中西医联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脾肾亏虚 辨证思路 中医药治疗
原文传递
刘文峰教授对糖尿病肾病中医病机之探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扈丽萍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5期831-833,共3页
刘文峰教授认为,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久病之变,其病机可谓是正虚为本,邪实为标,虚实相兼,寒热错杂。虚以脾肾气虚为要,肾气亏虚为本,实则为瘀血、痰浊、痰瘀交阻、邪热浊毒。其机制为因虚致实,又因实致虚,虚实相因,相兼为患,损伤肾脏,使... 刘文峰教授认为,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久病之变,其病机可谓是正虚为本,邪实为标,虚实相兼,寒热错杂。虚以脾肾气虚为要,肾气亏虚为本,实则为瘀血、痰浊、痰瘀交阻、邪热浊毒。其机制为因虚致实,又因实致虚,虚实相因,相兼为患,损伤肾脏,使其气化、固摄功能失常,终至肾关开阖失常。其病机演变虽言错综复杂,但寻其规、抓其要,可用"虚、瘀、痰(湿)、热"4个字予以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中医病机 脾肾亏虚 刘文峰
下载PDF
益气健脾消瘀泄浊方治疗慢性肾脏病并发蛋白质能量消耗机制及治法浅探 被引量:11
4
作者 杨丹 鲁科达 +2 位作者 夏虹 貟修远 马书云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9期962-967,976,共7页
[目的]为中医药防治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并发蛋白质能量消耗(protein energy wasting,PEW)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从中医脾肾两脏分析讨论CKD并发PEW的病因病机,提出"祛瘀生新"和"脾主肌肉"... [目的]为中医药防治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并发蛋白质能量消耗(protein energy wasting,PEW)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从中医脾肾两脏分析讨论CKD并发PEW的病因病机,提出"祛瘀生新"和"脾主肌肉"的论治依据,据此运用益气健脾消瘀泄浊方治疗CKD并发PEW,并佐以一则医案加以验证。[结果]CKD并发PEW患者以脾肾亏虚、浊瘀壅滞为基本病因病机,此时先天之本已然衰败,治疗应以培补后天之本为重,并贯穿疾病治疗始终,同时还应兼顾随证而生的浊瘀之邪,将生新与祛瘀结合,以益气健脾消瘀泄浊方通畅肾络,健脾治痿。所举医案中患者诊断为慢性肾脏病4期并蛋白质能量消耗,中医辨为尿浊,属脾肾亏虚、浊瘀壅滞之证,治以益气健脾、消瘀泄浊,以益气健脾消瘀泄浊方为主方治疗,复建脾运,祛除肾中瘀浊,使气血津液化生运行如初,以后天脾气固补先天肾气,顽疾复有转机。[结论]从脾肾亏虚、浊瘀壅滞的基本病机出发,运用益气健脾、消瘀泄浊法治疗CKD并发PEW,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稳定肾功能,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蛋白质能量消耗 脾肾亏虚 浊瘀壅滞 祛瘀生新 脾主肌肉 益气健脾消瘀泄浊方 医案
下载PDF
从“治痿独取阳明”论治脾肾两虚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11
5
作者 吴克亮 林晓生 +3 位作者 肖庆华 张震 王宏波 朱建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49-453,共5页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enile osteoporosis,S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老年全身退化性骨病,以致骨的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骨折发生风险较高。SOP属于祖国医学中"骨痿"、"痿证"、"骨枯"等范...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enile osteoporosis,S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老年全身退化性骨病,以致骨的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骨折发生风险较高。SOP属于祖国医学中"骨痿"、"痿证"、"骨枯"等范畴,该病以肝、脾、肾三脏虚损为本,脾肾两虚证是SOP较为常见的证型。目前关于脾肾两虚型SOP是以肾虚为主要病机,补肾健骨成为主要治法,而从脾胃方面论治本病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首次从"治痿独取阳明"角度论治脾肾两虚型SOP,补益中焦脾胃以益肾,并滋养脏腑,改善机体营养状况,为防治本病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痿独取阳明”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痿证 脾肾两虚
下载PDF
杨文明从“本虚—痰瘀致呆”论治阿尔茨海默病 被引量:7
6
作者 饶志红 杨文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第3期439-443,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退行性疾病,可影响老年人健康及其生活质量。《医宗必读》首次明确指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基于此,杨文明教授提出"脾肾两虚"为AD的病机基础;根据多年的临证经...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退行性疾病,可影响老年人健康及其生活质量。《医宗必读》首次明确指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基于此,杨文明教授提出"脾肾两虚"为AD的病机基础;根据多年的临证经验提出"痰瘀交结"是本病的病机关键,治疗以补肾健脾、豁痰化瘀为原则,创制智脑胶囊,并通过大量实验揭示其作用机制,同时通过临床研究验证其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本虚—痰瘀致呆 脾肾两虚 痰瘀交结 智脑胶囊
下载PDF
益精汤联合西药治疗弱精子症脾肾两虚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杰 王传航 《现代中医临床》 2020年第6期3-7,共5页
目的观察益精汤联合西药左卡尼汀及辅酶Q_(10)治疗弱精子症脾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弱精子症脾肾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剔除脱落病例后治疗组33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予西药左卡尼汀口服液和辅酶Q_(10)... 目的观察益精汤联合西药左卡尼汀及辅酶Q_(10)治疗弱精子症脾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弱精子症脾肾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剔除脱落病例后治疗组33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予西药左卡尼汀口服液和辅酶Q_(10)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精汤。观察前向运动精子(progressive motility,PR)、精子总活力(PR+非前向运动精子(non-progressive,NP)),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PR,PR+NP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R及PR+NP较对照组升高明显,2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33例中,痊愈9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27例,总有效率为81.81%;对照组33例中,痊愈5例,显效3例,有效9例,无效16例,总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51.52%。经秩和检验,Z=-2.754,P=0.006,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33例中,治愈9例,显效3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28例,总有效率为84.85%;对照组33例中,治愈0例,显效1例,有效14例,无效18例,总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45.46%。经秩和检验,Z=-4.077,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益精汤联合西药左卡尼汀及辅酶Q_(10)治疗弱精子症脾肾两虚证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健脾 益精汤 弱精子症 脾肾两虚 左卡尼汀 辅酶Q10
原文传递
张志远标本兼顾治疗哮喘临床经验 被引量:5
8
作者 潘琳琳 周婧 +3 位作者 宫千程 孙孔云 王新彦 刘桂荣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327-329,共3页
张志远教授对哮喘的治疗有独特见解,认为五脏六腑功能失调累及于肺,均可出现咳喘,但治疗不能仅仅局限于肺,哮喘发生的根本为脾肾亏虚或肝火过旺,标为肺失宣降,故哮喘应标本兼治,除治以宣肺平喘外,还应补肾、健脾、清肝,临床常用陈夏六... 张志远教授对哮喘的治疗有独特见解,认为五脏六腑功能失调累及于肺,均可出现咳喘,但治疗不能仅仅局限于肺,哮喘发生的根本为脾肾亏虚或肝火过旺,标为肺失宣降,故哮喘应标本兼治,除治以宣肺平喘外,还应补肾、健脾、清肝,临床常用陈夏六君汤、肾气丸加小青龙汤、清肝平喘方等加减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脾肾亏虚 肝火过旺 补肾健脾 张志远
下载PDF
周青教授从“虚、滞、瘀”辨治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经验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彪 杨扬 +5 位作者 冯恩敏 林群芳 罗新筠 李波男 易晓文 周青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445-1449,共5页
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即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所导致的男性不育,为男科常见疾病。周青教授提出从虚、实两端来认识本病的发生:“虚”为先天肾水与后天脾土出现虚损后,其所生之精不能濡养精索静脉、所化之气不能升发精索静脉内血液... 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即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所导致的男性不育,为男科常见疾病。周青教授提出从虚、实两端来认识本病的发生:“虚”为先天肾水与后天脾土出现虚损后,其所生之精不能濡养精索静脉、所化之气不能升发精索静脉内血液;“实”则包括“滞”“瘀”两方面,肝气郁滞不能疏通血脉,即为“滞”,而“虚”“滞”可导致精索静脉内血行迟缓,凝而为“瘀”,局部血管因此出现扩张,影响睾丸正常功能,最终导致不育发生。“虚、滞、瘀”相互影响,合而为病。治疗上,周青教授倡导虚、实同调,主张益肾生精、健脾升阳疗其虚,行气活血、化瘀通滞治其实。针对临床常见的肾虚血瘀型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自拟益肾填精、活血化瘀之龟鹿桃红方施治,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 脾肾亏虚 气滞血瘀 益肾健脾 行气活血 龟甲胶 鹿甲胶 周青
下载PDF
崔云教授辨治血精症临证经验探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培轮 崔云 +5 位作者 陶方泽 郑军状 刘冰 方腾铎 秦培芝 刘庆华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873-875,880,共4页
[目的]总结崔云教授辨治血精症的经验。[方法]通过跟随崔云教授临证侍诊,收集相关病案,分析崔云教授对血精症病因病机的认识,总结其治疗血精症的学术观点、治疗分型、常用方药,并举案例予以佐证。[结果]崔云教授认为血精症的病机主要为... [目的]总结崔云教授辨治血精症的经验。[方法]通过跟随崔云教授临证侍诊,收集相关病案,分析崔云教授对血精症病因病机的认识,总结其治疗血精症的学术观点、治疗分型、常用方药,并举案例予以佐证。[结果]崔云教授认为血精症的病机主要为肾虚肝郁、热迫血行,湿热蕴结、灼伤血络,脾肾两虚、气不摄血。治疗上,肾虚肝郁型治以滋肾疏肝止血,常用"自拟滋肾疏肝止血方"加减;湿热蕴结型治以清泻湿热、凉血止血,常用"四妙散"加减;脾肾两虚型治以补肾健脾、益气摄血,常用"还少丹"加减。本案患者辨为肾虚肝郁证,治以滋肾疏肝、清浊和络,方用"自拟滋肾疏肝止血方",同时配合心理和饮食起居指导,最终取得良好的疗效,充分验证了上述辨证思路及治疗经验。[结论]崔云教授基于肝肾同源理论,以滋肾疏肝、清浊和络治疗血精症,临证详查病因,遣方用药灵活变通、切中病机,注重心理疏导,其经验值得学习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精症 体质 肾虚肝郁 湿热蕴结 脾肾两虚 医案 崔云 名医经验
下载PDF
芪苓汤治疗脾肾两虚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滕晶 孟国玮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年第4期271-273,共3页
目的观察芪苓汤治疗脾肾两虚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PN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及激素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30例)患者应用肾炎康复片治疗;治疗组(31例)应用自拟方芪苓汤治疗。结果对... 目的观察芪苓汤治疗脾肾两虚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PN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及激素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30例)患者应用肾炎康复片治疗;治疗组(31例)应用自拟方芪苓汤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治疗组为90.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降低药物毒副作用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芪苓汤可改善PNS临床症状,并具有降低尿蛋白、增加血浆白蛋白、降低血脂的作用,还可以减少激素毒副作用,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芪苓汤 脾肾两虚型
下载PDF
马骏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
12
作者 刘礼梅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12期17-19,共3页
马骏教授认为慢性肾炎始发于虚,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日久病深,损阳耗气,阳气衰微,不能化浊,导致湿邪内阻,缠绵不去,进而伤阴损营,精气被夺,由实转虚,正不胜邪,则反复发作,长期不愈,发为本病。以滋阴补肾、益气固精为基本大法,主要辨为脾... 马骏教授认为慢性肾炎始发于虚,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日久病深,损阳耗气,阳气衰微,不能化浊,导致湿邪内阻,缠绵不去,进而伤阴损营,精气被夺,由实转虚,正不胜邪,则反复发作,长期不愈,发为本病。以滋阴补肾、益气固精为基本大法,主要辨为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肾阴阳两虚三型,临证加减。附肾阳虚弱水肿验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炎 水肿 辨证分型 脾肾阳虚 肝肾阴虚 肾阴阳两虚 病因病机 马骏 老中医经验
下载PDF
朱辟疆运用“滋脾固肾方Ⅰ号”治疗慢性肾衰竭经验
13
作者 费佳 马源 朱辟疆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第20期93-95,共3页
文章介绍朱辟疆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经验,朱教授认为慢性肾衰竭以脾肾亏虚为本,湿浊、瘀血、热毒等为标,治疗法则注重补益脾肾为主,加之祛湿泄浊、活血化瘀、清利湿热之法,根据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滋脾固肾方Ⅰ号”,用于治疗慢性... 文章介绍朱辟疆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经验,朱教授认为慢性肾衰竭以脾肾亏虚为本,湿浊、瘀血、热毒等为标,治疗法则注重补益脾肾为主,加之祛湿泄浊、活血化瘀、清利湿热之法,根据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滋脾固肾方Ⅰ号”,用于治疗慢性肾衰竭脾肾气虚之证,并附临床验案一则以嗣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滋脾固肾方Ⅰ号 脾肾亏虚
下载PDF
陈莹教授治疗月经过少经验撷菁
14
作者 李越 陈莹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第1期98-100,共3页
陈莹教授认为月经过少的发生主责于脾肾两虚,且伴有痰瘀之邪阻滞。治疗上顺应胞宫藏泻变化规律,分期论治,经前期及经期,治以理气化痰、活血化瘀为主,经后期及经间期,治以补肾健脾、养血调经为主。用药以自拟补肾化痰方,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 月经过少 分期论治 脾肾两虚 补肾化痰方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中医证候调查 被引量:20
15
作者 刘峘 陈彪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28-729,747,共3页
目的调查帕金森病(PD)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依据Hoehn-Yahr(H&Y)分级标准对125例PD患者进行分级评价,同时根据文献及专家经验研制PD症状定式调查问卷,并由中医师专人按照研究方案进行中医证候及体质问卷调查,将病例报告表汇总... 目的调查帕金森病(PD)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依据Hoehn-Yahr(H&Y)分级标准对125例PD患者进行分级评价,同时根据文献及专家经验研制PD症状定式调查问卷,并由中医师专人按照研究方案进行中医证候及体质问卷调查,将病例报告表汇总后,由研究者统一进行中医辨证,依据选定的标准进行证候诊断。结果125例PD患者中,单证96例(76.8%),复合证候29例(23.2%)。阳性主证依次为脾肾两虚证(22.4%)、肝肾阴虚证(18.4%)、脾肾阳虚证(16%)、气阴两虚证(15.2%)、痰热动风证(12.8%)、气虚血瘀证(4.8%)、阴阳两虚证(4.0%)、脾虚湿盛证(3.2%)、湿热内蕴证(1.6%)、肝郁脾虚证和肝火上炎证(0.8%)。H&Y 1.0~1.5级与H&Y 2.0~3.0级中证候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D早期以肝肾阴虚证为主,痰热、瘀血明显;中期脾肾两虚证为主,痰湿壅盛;晚期以气虚、阳虚为主,渐及阴阳两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证候 肝肾阴虚证 脾肾阳虚证 病因病机
原文传递
健脾补肾通络方治疗脾肾阳虚兼瘀型、进展性IgA肾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22
16
作者 陈万佳 邓跃毅 +7 位作者 张先闻 郑蓉 韩莉 刘睿 陈永乐 蔡小凡 朱佳琳 李周夏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10期876-878,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健脾补肾通络方干预脾肾阳虚兼瘀型、进展性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6月间,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兼瘀型、进展性的原发性IgA肾病共75例。依据治疗方法,将IgA肾病患者分为单纯中药治疗组与中西... 目的:观察中药健脾补肾通络方干预脾肾阳虚兼瘀型、进展性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6月间,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兼瘀型、进展性的原发性IgA肾病共75例。依据治疗方法,将IgA肾病患者分为单纯中药治疗组与中西结合治疗组,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中药组有效率为68.42%,中西结合组有效率为67.57%。两组与治疗前相比较,对于降低尿蛋白、尿红细胞及升高eGFR方面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不同的病理分级,两组的疗效不同。结论:健脾补肾通络方治疗脾肾阳虚兼瘀型进展性IgA肾病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IgA肾病 健脾补肾通络方 脾肾阳虚兼瘀型 中医、中西结合治疗
下载PDF
隔姜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7
作者 丁红 王红 +1 位作者 张田 陶玉雪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509-511,共3页
【目的】观察隔姜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取隔姜灸疗法,对照组31例单纯服用西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本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显效率为90.0%,总有效率为... 【目的】观察隔姜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取隔姜灸疗法,对照组31例单纯服用西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本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显效率为90.0%,总有效率为100%,优于对照组(显效率35.48%,总有效率90.32%)。【结论】隔姜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优于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脾肾阳虚型 隔姜灸
下载PDF
基于脾肾相关论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17
18
作者 吴克亮 吴小绸 +2 位作者 冯文俊 曾意荣 林晓生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411-415,共5页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OP)属于中医"骨痿"的范畴,认为肾虚为SOP发病的根本原因,脾虚为其发病的关键因素,其病机主要以脾肾两脏虚损为本。脾肾二脏为先后天之本,肾主骨生髓,脾主肌肉四肢,脾肾与筋骨相关;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骨骼与...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OP)属于中医"骨痿"的范畴,认为肾虚为SOP发病的根本原因,脾虚为其发病的关键因素,其病机主要以脾肾两脏虚损为本。脾肾二脏为先后天之本,肾主骨生髓,脾主肌肉四肢,脾肾与筋骨相关;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骨骼与肌肉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脾肾两虚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主要证型。故补肾健脾壮骨为SOP的治则,同时应根据其兼夹瘀血、气滞和痰湿等,辅以活血化瘀、行气导滞、化痰祛湿。基于脾肾相关理论优化中医药防治SOP的诊疗方案,可为中医药临床治疗SOP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肾相关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脾肾两虚 补肾健脾壮骨
原文传递
固本安胎汤治疗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结局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马万增 《中医药信息》 2019年第2期73-77,共5页
目的:研究固本安胎汤联合西药治疗先兆流产脾肾两虚证患者的临床结局。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8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固本安胎汤进行辅助治疗,疗程14... 目的:研究固本安胎汤联合西药治疗先兆流产脾肾两虚证患者的临床结局。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8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固本安胎汤进行辅助治疗,疗程14 d,比较两组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性激素水平、妊娠结局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 16%(59/62)和83. 61%(5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临床疗明显效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P <0. 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均明显上升(P <0. 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流产率及早产率低于对照组,足月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 0. 05)。结论:固本安胎汤联合西药治疗先兆流产脾肾两虚证可有效改善内分泌功能和性激素水平,缓解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和保胎成功率,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流产 脾肾两虚 固本安胎汤 中医证候积分 性激素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加味真武汤联合督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消渴病癃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20
作者 黄凤怡 曾丽微 +2 位作者 柳治宇 龚丽 曾纪斌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872-878,共7页
【目的】观察加味真武汤联合督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消渴病癃闭(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排尿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脾肾阳虚型消渴病癃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糖方案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 【目的】观察加味真武汤联合督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消渴病癃闭(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排尿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脾肾阳虚型消渴病癃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糖方案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加味真武汤联合督灸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治疗,连续治疗8周。治疗8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的变化情况,以及美国泌尿协会症状指数(AUA-SI)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情况。【结果】(1)研究过程中,观察组失访7例,对照组失访7例。最终观察组29例、对照组29例纳入疗效统计。(2)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9.66%(26/29),对照组为44.83%(13/29),组间比较,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观察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为86.21%(25/29),对照组为44.83%(13/29),组间比较,观察组的中医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治疗后,2组患者的AUA-SI评分均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在改善AUA-SI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治疗后及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治疗后,2组患者的膀胱残余尿量均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在改善膀胱残余尿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治疗后及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治疗后及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治疗后,2组患者的FPG、2hPG、HbA1c水平均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在改善FPG、2hPG、Hb A1c水平方面稍优于对照组,但组间治疗后及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真武汤 督灸 脾肾阳虚 消渴病癃闭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