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雪莱的《为诗辩护》 被引量:3
1
作者 沈楠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28-30,共3页
雪莱的文论作品《为诗辩护》以其语言之优美隽永,内容之丰富深刻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拟从《为诗辩护》中对现代性危机的透视以及它的文论思想等几个角度进行梳理,揭示了这篇文献的深刻内涵和伟大意义。
关键词 雪莱 《为诗辩护》 现代性危机 “广义的诗”
下载PDF
郭沫若早期美学观与雪莱《为诗辩护》 被引量:2
2
作者 顾国柱 王志清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8年第1期72-75,共4页
郭沫若早期美学观受到雪莱美学名著《为诗辩护》很大影响。郭沫若把雪莱强调的想象、感情情调结合起来,再加上雪莱所说的"诗的才能所含有的""本能性与直觉性"以及"武断地由想象产生的"语言,构成了他认为... 郭沫若早期美学观受到雪莱美学名著《为诗辩护》很大影响。郭沫若把雪莱强调的想象、感情情调结合起来,再加上雪莱所说的"诗的才能所含有的""本能性与直觉性"以及"武断地由想象产生的"语言,构成了他认为是诗的"本体"的几个因素。郭沫若的艺术社会职能观,在总体性的性质和特点上,同样受到雪莱明显而直接的影响。然而郭沫若也并没有以学院派的方式完整地接受雪莱的理论体系,两者在某些方面有着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雪莱 美学观 《为诗辩护》
下载PDF
从《沧浪诗话·诗辨》看创作与鉴赏的一体特征
3
作者 马洁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2期97-100,共4页
在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过程中 ,由于对和谐统一的审美情趣的极力追求 ,造就了中国古代文论的创作与鉴赏的一体特征。本文从《沧浪诗话·诗辨》这个切入点来展现这一特征 。
关键词 <<沧浪诗话·诗辨>> 文学创作 文学鉴赏
下载PDF
从《别掀开这彩绘的画纱》与《为诗辩护》探析雪莱的“诗性真理”观
4
作者 邹妙童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1-6,共6页
18世纪末兴起的浪漫主义运动被看作是对启蒙理性主义的反拨。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浪漫主义诗人,雪莱与其他浪漫主义文人一道呼吁社会关注相对于“科学真理”“理性真理”而存在的“诗性真理”。以雪莱的十四行诗《别掀开这彩绘的画纱》与... 18世纪末兴起的浪漫主义运动被看作是对启蒙理性主义的反拨。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浪漫主义诗人,雪莱与其他浪漫主义文人一道呼吁社会关注相对于“科学真理”“理性真理”而存在的“诗性真理”。以雪莱的十四行诗《别掀开这彩绘的画纱》与文论《为诗辩护》为例,探析雪莱在这两个作品中所表现的诗性真理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性真理 波希·比希·雪莱 《别掀开这彩绘的画纱》 《为诗辩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