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1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巨厚黄土层宽条带开采地表移动规律及参数优化
被引量:
16
1
作者
余学义
郭文彬
+1 位作者
赵兵朝
刘樟荣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0,共5页
为了有效地控制地表移动变形以保护地表建筑物,保证煤炭资源的采出率,最大限度地减小开采损害的影响,应用宽条带开采方案,以彬长矿区的采矿地质条件为工程背景,研究厚黄土层下开采的地表移动规律。通过在开采区域地表布设监测点的方法,...
为了有效地控制地表移动变形以保护地表建筑物,保证煤炭资源的采出率,最大限度地减小开采损害的影响,应用宽条带开采方案,以彬长矿区的采矿地质条件为工程背景,研究厚黄土层下开采的地表移动规律。通过在开采区域地表布设监测点的方法,结合亭南煤矿现场观测实测数据并对其进行理论分析,描述了深部大采深宽条带开采的地表移动规律,给出了彬长矿区地表移动变形的重要参数,主要影响半径为295 m,主要影响范围角正切值为1.93,地表沉陷范围343 m,边界角为58.96°。运用概率积分和威尔逊理论得出该矿区多个条带工作面开采时,煤柱宽度和采出宽度的最佳匹配计算方法,基于协调开采原则得出了合理的条带开采参数。结果表明,将研究得到的地表移动参数应用于生产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所得的地表移动参数对该矿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厚黄土层
深部开采
宽条带开采
地表移动
概率密度函数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部条带采空区注浆效果综合评价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
15
2
作者
王兵强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8-104,共7页
注浆技术已成为采空区特别是深部采空区治理的主要方法之一,同时在边坡加固、地基处理、地下工程防渗堵水等工程中应用效果良好。采空区特别是深部条带采空区注浆工程具有较大的隐蔽性和复杂性,规范给定的检测指标大多只能在施工完成后...
注浆技术已成为采空区特别是深部采空区治理的主要方法之一,同时在边坡加固、地基处理、地下工程防渗堵水等工程中应用效果良好。采空区特别是深部条带采空区注浆工程具有较大的隐蔽性和复杂性,规范给定的检测指标大多只能在施工完成后对注浆效果进行评价,无法在注浆过程中指导质量控制,评价工作缺乏及时性和全面性。为科学评价深部条带采空区注浆效果,在深入剖析目前常用注浆效果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从材料、制浆和灌浆3个直接影响采空区注浆质量的关键环节论述施工过程控制要点,并运用注浆过程分析法、检查孔法、变形监测法及物探法对注浆效果进行检测评价,形成"即时检测+工后检测"的综合检测评价方法,以实现由点到面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分析和评价体系,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指导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条带开采
采空区
注浆效果
物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部条带开采覆岩“三带”探测及量化评判
被引量:
13
3
作者
刘震
王玉涛
+1 位作者
刘小平
王晓东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23,共7页
为研究深部条带开采覆岩裂隙发育高度这一采空塌陷区治理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综合运用工程地质钻探、钻孔电视与煤田测井3种方法对济宁煤田某煤矿覆岩采动裂隙进行探测与分析。结果表明:缓倾斜(煤层平均倾角6°)、深埋(平均埋深538 m...
为研究深部条带开采覆岩裂隙发育高度这一采空塌陷区治理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综合运用工程地质钻探、钻孔电视与煤田测井3种方法对济宁煤田某煤矿覆岩采动裂隙进行探测与分析。结果表明:缓倾斜(煤层平均倾角6°)、深埋(平均埋深538 m)、采留比1∶2(采50 m留100 m)的条带式采动下,覆岩“三带”特征显著,空间整体呈“波浪式”破坏形态,地下采空区无明显空洞;垮落带发育高度为8.45 m,为采高的3.0倍,断裂带发育高度为57.55 m,为采高的20.6倍;覆岩“三带”发育高度判别的8个量化指标中,钻孔电视法比工程地质钻探法、煤田测井法精确度高。探测结果较为准确可靠,为深部条带采空塌陷区治理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条带开采
工程地质钻探
钻孔电视
煤田测井
“三带”
量化评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筑物下深部煤层二次条带开采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方新秋
邹永洺
+1 位作者
程远伟
杨海新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3-230,共8页
为解决林西矿建筑物下煤炭资源回收的问题,结合其埋深大、顶板坚硬的地质条件,提出先采用较小采宽和较大留宽进行条带开采,等地表变形稳定后,对条带开采的保留煤柱进行二次条带开采。以关键层理论为基础,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
为解决林西矿建筑物下煤炭资源回收的问题,结合其埋深大、顶板坚硬的地质条件,提出先采用较小采宽和较大留宽进行条带开采,等地表变形稳定后,对条带开采的保留煤柱进行二次条带开采。以关键层理论为基础,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的方法研究了条带开采和二次条带开采;得出以亚关键层1为开采设计依据;确定了条带开采方案,采宽60 m,留宽120m;二次条带开采时采用窄煤柱沿空掘巷,采宽60 m,留宽55 m。研究结果表明:亚关键层1控制着地表下沉变形;条带开采和二次条带开采引起的地表变形对建筑物的损坏均在Ⅰ级损坏内。在林西矿九东区域进行了工业性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坚硬顶板
关键层理论
条带开采
二次条带开采
原文传递
深部条带开采高位关键层离层区周边冲击危险性研究
被引量:
8
5
作者
姜福兴
温经林
+2 位作者
白武帅
王桂利
李明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0-47,共8页
近年来深部条带开采矿井发生了多起冲击地压事故.事故数据表明,在具有高位关键层的深部条带开采矿井,冲击事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冲击集中发生在已开采区域周边位置.通过建立关键层离层力学模型,分析了关键层极限跨度与采场尺寸的关系...
近年来深部条带开采矿井发生了多起冲击地压事故.事故数据表明,在具有高位关键层的深部条带开采矿井,冲击事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冲击集中发生在已开采区域周边位置.通过建立关键层离层力学模型,分析了关键层极限跨度与采场尺寸的关系和关键层挠度与关键层下方煤柱压缩量的关系,探讨了高位关键层离层形成条件和离层对周边区域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揭示了深部条带开采关键层离层区周边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研究表明:条带煤柱在两侧采空区传递应力作用下被压缩,导致关键层离层形成应力传递结构.该结构将关键层上方岩层的载荷传递到离层区周边区域,使周边区域应力集中程度明显增加,从而导致该区域冲击地压频繁发生.关键层离层区周边冲击危险性与关键层离层跨度和关键层上方岩层厚度成正相关.研究成果对于类似条件下冲击地压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
条带开采
关键层
离层
冲击地压
应力转移
原文传递
密集建筑物下大采深条带开采研究
被引量:
6
6
作者
余学义
毛旭魏
+1 位作者
鲁楠
郭强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76,93,共7页
为了研究密集建筑物下大采深条带开采方案的合理性,以高家堡煤矿一盘区为研究背景,选取朱家沟村庄下开采为研究对象,基于概率密度函数基本理论分析条带采宽和留宽的合理范围并提出方案。在保证地表村庄建筑物不发生破坏的前提下,应用威...
为了研究密集建筑物下大采深条带开采方案的合理性,以高家堡煤矿一盘区为研究背景,选取朱家沟村庄下开采为研究对象,基于概率密度函数基本理论分析条带采宽和留宽的合理范围并提出方案。在保证地表村庄建筑物不发生破坏的前提下,应用威尔逊理论对各个方案的煤柱稳定性进行初步筛选。应用FLAC3D数值模拟,对不同采、留宽条带开采参数及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进行了预计模拟以确定最终方案,并通过地表沉陷预计软件(YLH-12)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条带开采采宽取120m,留宽130m,能够实现在地表村庄建筑物下的安全经济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深
条带开采
数值模拟
地表沉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部条带采空区稳定性评价及地表利用分析
被引量:
3
7
作者
张振振
吴璋
李建文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8-61,共4页
针对条带采空区在大埋深条件下的稳定性问题,以开采条件、稳定性地表变形、煤柱稳定性等判别因素,对岱庄煤矿采空区进行了稳定性评价。为保障场地安全及以后的建设使用,以场地稳定性及工程重要程度判别、工程类比法、采空区特征及活化...
针对条带采空区在大埋深条件下的稳定性问题,以开采条件、稳定性地表变形、煤柱稳定性等判别因素,对岱庄煤矿采空区进行了稳定性评价。为保障场地安全及以后的建设使用,以场地稳定性及工程重要程度判别、工程类比法、采空区特征及活化影响因素分析法、地表剩余移动变形判别法等方法进行采空区场地对工程建设的影响评价,来评价场地建设利用的适宜性;适应建设规划的采空区治理标准和处理方法,有利于整体的沉陷治理和建设再利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采空区
条带开采
稳定性评价
地表变形
沉陷治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井采空区宽条带煤柱受力状态研究
被引量:
2
8
作者
刘文宝
刘增平
+1 位作者
陈绍杰
李博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22-24,29,共4页
为研究深井采空区宽条带煤柱受力状态,对唐口矿千米深矿井宽条带开采采空区煤柱受力状态进行了实际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距煤柱边缘6~8m区域为压力峰值区,距边缘10m区域承栽附加应力较小;在锚网带支护系统作用下,煤壁边缘并不完...
为研究深井采空区宽条带煤柱受力状态,对唐口矿千米深矿井宽条带开采采空区煤柱受力状态进行了实际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距煤柱边缘6~8m区域为压力峰值区,距边缘10m区域承栽附加应力较小;在锚网带支护系统作用下,煤壁边缘并不完全坍塌垮落;越靠近煤柱内部,其实际支撑能力越欠,在距边缘1m区域的煤柱实际强度约为10.2MPa;深井覆岩外应力拱所需承载的覆岩重量要比浅井大得多,煤柱外应力场峰值和影响范围都明显大于浅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
宽条带开采
采空区煤柱
受力状态
支撑能力
内外应力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部条带开采地表移动预计研究的探讨
被引量:
2
9
作者
鲍红波
李鲲鹏
《太原科技》
2009年第1期90-91,93,共3页
条带开采作为"三下"条煤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在我国煤矿区广泛采用。在综合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深部条带开采地表移动预计的先进理论和方法、深部条带开采深度采宽及预计参数确定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对深部条带开采的前景...
条带开采作为"三下"条煤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在我国煤矿区广泛采用。在综合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深部条带开采地表移动预计的先进理论和方法、深部条带开采深度采宽及预计参数确定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对深部条带开采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条带开采
地表移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部大采宽开采条件下地表沉陷的数值计算分析
被引量:
1
10
作者
袁越
李树清
+2 位作者
赵延林
朱永建
王卫军
《矿业工程研究》
2017年第3期1-6,共6页
为研究深部大采宽条带开采条件下,采深、采高对下沉系数及地表移动变形的影响,以某矿十采区为工程原型,采用大型三维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建立了不同采深、采高的10个计算模型,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拟合计算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沉陷盆...
为研究深部大采宽条带开采条件下,采深、采高对下沉系数及地表移动变形的影响,以某矿十采区为工程原型,采用大型三维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建立了不同采深、采高的10个计算模型,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拟合计算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沉陷盆地水平移动的正负拐点分别偏向两侧的煤柱,随采深的加大,偏移距离有所增大,说明地表变形范围有向外扩展的趋势.地表最大变形随着采深的增加线性减少,而随着采高的增大线性增加;地表下沉系数与采深呈线性递减的关系,而与采高则呈非线性衰减的关系.在满足允许地表变形情况下,可适当提高开采厚度,充分解放建筑物下的压煤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矿井
条带开采
大采宽
地表沉陷
数值计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地表沉陷控制的巨厚松散层下深部条带开采优化研究
11
作者
袁勋
杨双锁
+2 位作者
李春明
马耀荣
糜瑞杰
《煤炭技术》
CAS
2019年第7期62-64,共3页
以某煤矿巨厚松散层下深部开采为研究背景,为了得到条带开采的最佳设计方法,利用数值模拟,结合现场实测资料,对条带开采的采出率和条带尺寸进行研究.利用条带开采作为巨厚松散层下深部开采地表沉陷的控制方法,必须保证留设煤柱在高地应...
以某煤矿巨厚松散层下深部开采为研究背景,为了得到条带开采的最佳设计方法,利用数值模拟,结合现场实测资料,对条带开采的采出率和条带尺寸进行研究.利用条带开采作为巨厚松散层下深部开采地表沉陷的控制方法,必须保证留设煤柱在高地应力的条件下有足够强度,同时保证采出条带宽度不致使厚松散层发生大的压缩变形,加大地表沉陷剧烈程度.模拟结果表明,控制煤炭采出率为50%,条带宽度为80 m时的地表沉陷控制效果最佳,开采最为经济合理.研究结果可为巨厚松散层下深部条带开采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松散层
深部开采
地表沉陷
条带开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部全煤柱间歇开采数值模拟研究
12
作者
拓万兵
谭志祥
李培现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8-51,共4页
为解决建筑物下深部压煤量较大,煤炭资源回采率低的问题,利用深部开采地表不易达到充分采动的原理,结合条带开采与全柱开采的优点,提出建筑物下深部压煤全煤柱间歇开采技术。结果表明:利用全煤柱间歇开采技术进行深部煤层开采,能充分利...
为解决建筑物下深部压煤量较大,煤炭资源回采率低的问题,利用深部开采地表不易达到充分采动的原理,结合条带开采与全柱开采的优点,提出建筑物下深部压煤全煤柱间歇开采技术。结果表明:利用全煤柱间歇开采技术进行深部煤层开采,能充分利用极不充分采动地表变形较小的特点,使建筑物只受第一阶段的静态变形和全柱联合开采阶段的动态变形影响,地表动态变形及最终变形量均较小,减轻或消除了采动对地面受护对象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全煤柱间歇开采
数值模拟
条带开采
静态变形
动态变形
原文传递
云南大红山铁矿Ⅰ~#铜矿带深部回采工艺优化
13
作者
邢志华
段鑫
+1 位作者
余贤斌
沙斌
《现代矿业》
CAS
2018年第9期88-91,共4页
调查分析了大红山铁矿Ⅰ~#铜矿带矿岩强度、构造弱面及矿岩稳定性情况。针对目前该矿采用的点柱式上向分层充填法的多个生产环节均需在空场下作业的现状,对Ⅰ~#铜矿带深部回采工艺进行了优化,即矿体厚大部分(厚度大于7 m)采用分段空场...
调查分析了大红山铁矿Ⅰ~#铜矿带矿岩强度、构造弱面及矿岩稳定性情况。针对目前该矿采用的点柱式上向分层充填法的多个生产环节均需在空场下作业的现状,对Ⅰ~#铜矿带深部回采工艺进行了优化,即矿体厚大部分(厚度大于7 m)采用分段空场嗣后尾砂充填法开采;厚度中等矿体(厚度为4~7 m)采用点柱式上向分层充填法开采;矿体较薄部分(厚度小于4 m)采用条带式回采工艺,并适当降低采场跨度。上述工艺的应用,有助于确保该矿带安全开采,提高开采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点柱式上向分层充填法
分段空场嗣后尾砂充填法
条带式回采工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FLAC在矿区地表沉降测量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14
作者
庞广彦
《江西测绘》
2021年第1期28-32,共5页
为了深入了解深部条带开采地表变形特征,有效控制煤矿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变形,防止矿区开采灾害的发生。以山东某矿地质采矿条件为研究基础,采用FLAC数值模拟软件结合TATLAB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模拟研究,最后得到不同采动程度等因素对矿区...
为了深入了解深部条带开采地表变形特征,有效控制煤矿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变形,防止矿区开采灾害的发生。以山东某矿地质采矿条件为研究基础,采用FLAC数值模拟软件结合TATLAB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模拟研究,最后得到不同采动程度等因素对矿区深部条带开采地表变形特征的影响,为后续的深部条带开采地表沉陷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条带开采
地表移动变形规律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深部条带开采下沉系数与采厚关系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
17
15
作者
郭文兵
刘义新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254-258,共5页
以峰峰万年矿的地质采矿条件为原型,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深部大采宽条带开采数值模拟模型,对开采厚度与下沉系数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采深和采出率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地表下沉值和水平移动值均随采厚的增加而增大,...
以峰峰万年矿的地质采矿条件为原型,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深部大采宽条带开采数值模拟模型,对开采厚度与下沉系数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采深和采出率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地表下沉值和水平移动值均随采厚的增加而增大,而下沉系数随采厚的增加以非线性关系逐渐减少.下沉系数与开采厚度关系的确立,对深部大采宽条带开采地表移动变形预计及优化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条带开采
地表沉陷
数值模拟
采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采深条带开采宽度确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
7
16
作者
何荣
郭增长
陈俊杰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155-159,共5页
在建筑物下开采深部压煤通常采用条带开采法控制地表移动变形量,条带开采工作面倾斜方向容易形成极不充分工作面,结合某煤矿建筑物下深部压煤条带开采试验,深入研究和探索深部条带开采采宽和留宽确定方法及其协调关系,并与下沉系数法、...
在建筑物下开采深部压煤通常采用条带开采法控制地表移动变形量,条带开采工作面倾斜方向容易形成极不充分工作面,结合某煤矿建筑物下深部压煤条带开采试验,深入研究和探索深部条带开采采宽和留宽确定方法及其协调关系,并与下沉系数法、压力拱计算值法相比较,得出该煤矿条带开采的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极不充分开采法确定开采宽度对于条带开采设计是十分有效的,能有效地控制地表移动和变形程度.本方法对于指导相似地质条件下开采建筑物下压滞的大量煤炭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条带开采
极不充分开采
采动程度
地表变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露天煤矿窄坑平移横采-汽车内排开采程序
被引量:
7
17
作者
路占元
董向忠
丛德俊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259-261,265,共4页
为了提高煤炭产业经济效益,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多台阶多煤层深露天煤矿的全新的开采程序——窄坑平移横采-汽车内排开采程序,把几种常见的工艺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解决了多台阶多煤层深露天煤矿减少外排的问题,介绍了该开采程序的工艺及其...
为了提高煤炭产业经济效益,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多台阶多煤层深露天煤矿的全新的开采程序——窄坑平移横采-汽车内排开采程序,把几种常见的工艺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解决了多台阶多煤层深露天煤矿减少外排的问题,介绍了该开采程序的工艺及其与以往开采程序的不同之处,分析了该开采程序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露天煤矿
窄坑平移横采
内排土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部矿井条带煤柱稳定性监测及变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
4
18
作者
刘虎
李民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0-33,共4页
为了安全回采深部矿井条带开采技术条件下的煤柱,在唐口煤矿4301工作面条带煤柱采用钻孔压力计和大量程位移监测仪进行了受力变形长期监测,通过监测数据,对其稳定性及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合条带煤柱的宏观破坏特征,发现深井条带煤柱...
为了安全回采深部矿井条带开采技术条件下的煤柱,在唐口煤矿4301工作面条带煤柱采用钻孔压力计和大量程位移监测仪进行了受力变形长期监测,通过监测数据,对其稳定性及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合条带煤柱的宏观破坏特征,发现深井条带煤柱与浅部煤柱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越靠近煤柱内部,其实际支撑能力越大;在距离煤柱边缘9—10m的部位,煤柱进入弹性核区;煤柱水平变形是非连续、阶跃式、突变式的。在浅部表现为弹性的各类岩石,在矿井深部因受到较浅部大得多的压力会表现塑性的同时,这些岩石的弹性、脆性、冲击性在深部矿井也将表现的更加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
条带煤柱
长期强度
稳定性监测
变化规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部厚矿体条带开采矿柱长期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
3
19
作者
张贵银
《中国钼业》
2022年第5期8-13,共6页
某矿山面临村庄下压矿开采难题,为最大限度地回收“三下(位于地表水体、建筑物和铁路下)”压覆矿产资源,该矿山村庄下压矿采用条带开采方案,留设矿柱的长期稳定性对地表建筑物破坏程度起到决定性作用。根据建立的矿柱尖点突变破坏模型可...
某矿山面临村庄下压矿开采难题,为最大限度地回收“三下(位于地表水体、建筑物和铁路下)”压覆矿产资源,该矿山村庄下压矿采用条带开采方案,留设矿柱的长期稳定性对地表建筑物破坏程度起到决定性作用。根据建立的矿柱尖点突变破坏模型可知:条带开采留设矿柱中间弹性核区与两侧塑性区宽度比值远大于矿柱突变失稳临界点是矿柱保持长期稳定的前提。通过对某矿条带矿柱失稳FLAC^(3D)数值模拟研究和矿柱稳定性现场监测结果分析表明:按照采宽120 m、矿柱90 m条带开采设计方案,矿柱弹性核区宽度为40 m,所占矿柱宽度比例44.4%,矿柱长期稳定性较好;实现了在保护地表建筑物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三下”矿产资源回收率,对建设绿色矿山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厚矿体
条带开采
矿柱稳定性
数值模拟
现场监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部大采宽条带开采地表移动破坏规律研究
被引量:
2
20
作者
张贵银
史玉林
尚继斌
《铜业工程》
CAS
2022年第4期27-32,共6页
某矿面临村庄建筑物压矿开采难题,为最大限度地回收“三下”压覆矿产资源,该矿一期设计采用条带开采(采宽70m,矿柱140m),待地表移动变形稳定后,对保留的140m矿柱从同一侧进行二次条带开采(采宽50m,剩余矿柱90m),而二次开采的采动影响势...
某矿面临村庄建筑物压矿开采难题,为最大限度地回收“三下”压覆矿产资源,该矿一期设计采用条带开采(采宽70m,矿柱140m),待地表移动变形稳定后,对保留的140m矿柱从同一侧进行二次条带开采(采宽50m,剩余矿柱90m),而二次开采的采动影响势必会危害地表建筑物的安全,因此需提前研究采动影响与地表移动变形之间的关系。但是,基于浅部地表岩移经验公式对该矿采动影响的计算结果存在较大误差,说明经验公式已不适用于深部大采宽厚矿体条带开采。通过对该矿其他采区的实测数据及国内部分深部条带开采统计数据回归分析,提出了新的适用于深部厚矿体条带开采岩移参数计算公式。按照新的岩移参数公式预测了该矿二次条带开采地表移动变形值,为保护村庄建筑物安全,进一步回收部分矿柱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提高资源回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厚矿体
二次条带开采
移动变形
岩移参数
统计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巨厚黄土层宽条带开采地表移动规律及参数优化
被引量:
16
1
作者
余学义
郭文彬
赵兵朝
刘樟荣
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西安科技大学教育部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实验室
呼伦贝尔学院矿业学院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472104
40572155)
+1 种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资助项目(NJZY249)
陕西省重点实验室科研计划资助项目(13JS066)
文摘
为了有效地控制地表移动变形以保护地表建筑物,保证煤炭资源的采出率,最大限度地减小开采损害的影响,应用宽条带开采方案,以彬长矿区的采矿地质条件为工程背景,研究厚黄土层下开采的地表移动规律。通过在开采区域地表布设监测点的方法,结合亭南煤矿现场观测实测数据并对其进行理论分析,描述了深部大采深宽条带开采的地表移动规律,给出了彬长矿区地表移动变形的重要参数,主要影响半径为295 m,主要影响范围角正切值为1.93,地表沉陷范围343 m,边界角为58.96°。运用概率积分和威尔逊理论得出该矿区多个条带工作面开采时,煤柱宽度和采出宽度的最佳匹配计算方法,基于协调开采原则得出了合理的条带开采参数。结果表明,将研究得到的地表移动参数应用于生产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所得的地表移动参数对该矿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巨厚黄土层
深部开采
宽条带开采
地表移动
概率密度函数法
Keywords
super
thick
loess
layer
deep
mining
wide
strip mining
surface
movement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method
分类号
TD32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部条带采空区注浆效果综合评价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
15
2
作者
王兵强
机构
中煤科工集团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出处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8-104,共7页
基金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创业资金专项重点项目(2018-2-ZD007)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基金(2020XAYJS02)。
文摘
注浆技术已成为采空区特别是深部采空区治理的主要方法之一,同时在边坡加固、地基处理、地下工程防渗堵水等工程中应用效果良好。采空区特别是深部条带采空区注浆工程具有较大的隐蔽性和复杂性,规范给定的检测指标大多只能在施工完成后对注浆效果进行评价,无法在注浆过程中指导质量控制,评价工作缺乏及时性和全面性。为科学评价深部条带采空区注浆效果,在深入剖析目前常用注浆效果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从材料、制浆和灌浆3个直接影响采空区注浆质量的关键环节论述施工过程控制要点,并运用注浆过程分析法、检查孔法、变形监测法及物探法对注浆效果进行检测评价,形成"即时检测+工后检测"的综合检测评价方法,以实现由点到面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分析和评价体系,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指导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
深部开采
条带开采
采空区
注浆效果
物探
Keywords
deep
mining
strip mining
goaf
grouting
effect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分类号
TD823.6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部条带开采覆岩“三带”探测及量化评判
被引量:
13
3
作者
刘震
王玉涛
刘小平
王晓东
机构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23,共7页
基金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019XAYZD05)。
文摘
为研究深部条带开采覆岩裂隙发育高度这一采空塌陷区治理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综合运用工程地质钻探、钻孔电视与煤田测井3种方法对济宁煤田某煤矿覆岩采动裂隙进行探测与分析。结果表明:缓倾斜(煤层平均倾角6°)、深埋(平均埋深538 m)、采留比1∶2(采50 m留100 m)的条带式采动下,覆岩“三带”特征显著,空间整体呈“波浪式”破坏形态,地下采空区无明显空洞;垮落带发育高度为8.45 m,为采高的3.0倍,断裂带发育高度为57.55 m,为采高的20.6倍;覆岩“三带”发育高度判别的8个量化指标中,钻孔电视法比工程地质钻探法、煤田测井法精确度高。探测结果较为准确可靠,为深部条带采空塌陷区治理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关键词
深部条带开采
工程地质钻探
钻孔电视
煤田测井
“三带”
量化评判
Keywords
deep
strip mining
engineering
geological
drilling
borehole
television
coalfield
well
logging
“three
zones”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分类号
TD823.6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筑物下深部煤层二次条带开采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方新秋
邹永洺
程远伟
杨海新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开滦矿业集团林西矿业有限公司
出处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3-23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504014)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
江苏省“青蓝工程”项目
文摘
为解决林西矿建筑物下煤炭资源回收的问题,结合其埋深大、顶板坚硬的地质条件,提出先采用较小采宽和较大留宽进行条带开采,等地表变形稳定后,对条带开采的保留煤柱进行二次条带开采。以关键层理论为基础,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的方法研究了条带开采和二次条带开采;得出以亚关键层1为开采设计依据;确定了条带开采方案,采宽60 m,留宽120m;二次条带开采时采用窄煤柱沿空掘巷,采宽60 m,留宽55 m。研究结果表明:亚关键层1控制着地表下沉变形;条带开采和二次条带开采引起的地表变形对建筑物的损坏均在Ⅰ级损坏内。在林西矿九东区域进行了工业性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深部开采
坚硬顶板
关键层理论
条带开采
二次条带开采
Keywords
deep
mining
hard
roof
key
strata
theory
strip mining
secondary
strip mining
分类号
TD823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原文传递
题名
深部条带开采高位关键层离层区周边冲击危险性研究
被引量:
8
5
作者
姜福兴
温经林
白武帅
王桂利
李明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苏美达国际技术贸易有限公司
临沂矿业集团古城煤矿
甘肃靖远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红会一矿
出处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0-47,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8014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740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634001)
文摘
近年来深部条带开采矿井发生了多起冲击地压事故.事故数据表明,在具有高位关键层的深部条带开采矿井,冲击事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冲击集中发生在已开采区域周边位置.通过建立关键层离层力学模型,分析了关键层极限跨度与采场尺寸的关系和关键层挠度与关键层下方煤柱压缩量的关系,探讨了高位关键层离层形成条件和离层对周边区域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揭示了深部条带开采关键层离层区周边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研究表明:条带煤柱在两侧采空区传递应力作用下被压缩,导致关键层离层形成应力传递结构.该结构将关键层上方岩层的载荷传递到离层区周边区域,使周边区域应力集中程度明显增加,从而导致该区域冲击地压频繁发生.关键层离层区周边冲击危险性与关键层离层跨度和关键层上方岩层厚度成正相关.研究成果对于类似条件下冲击地压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深井
条带开采
关键层
离层
冲击地压
应力转移
Keywords
deep
mine
strip mining
key
strata
abscission
layer
rock
burst
stress
transfer
分类号
TD324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原文传递
题名
密集建筑物下大采深条带开采研究
被引量:
6
6
作者
余学义
毛旭魏
鲁楠
郭强
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76,9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74230)
文摘
为了研究密集建筑物下大采深条带开采方案的合理性,以高家堡煤矿一盘区为研究背景,选取朱家沟村庄下开采为研究对象,基于概率密度函数基本理论分析条带采宽和留宽的合理范围并提出方案。在保证地表村庄建筑物不发生破坏的前提下,应用威尔逊理论对各个方案的煤柱稳定性进行初步筛选。应用FLAC3D数值模拟,对不同采、留宽条带开采参数及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进行了预计模拟以确定最终方案,并通过地表沉陷预计软件(YLH-12)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条带开采采宽取120m,留宽130m,能够实现在地表村庄建筑物下的安全经济开采。
关键词
大采深
条带开采
数值模拟
地表沉降
Keywords
mining
in
deep
strip mining
number
simulation
surface
subsidence
分类号
TD823.6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部条带采空区稳定性评价及地表利用分析
被引量:
3
7
作者
张振振
吴璋
李建文
机构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8-61,共4页
文摘
针对条带采空区在大埋深条件下的稳定性问题,以开采条件、稳定性地表变形、煤柱稳定性等判别因素,对岱庄煤矿采空区进行了稳定性评价。为保障场地安全及以后的建设使用,以场地稳定性及工程重要程度判别、工程类比法、采空区特征及活化影响因素分析法、地表剩余移动变形判别法等方法进行采空区场地对工程建设的影响评价,来评价场地建设利用的适宜性;适应建设规划的采空区治理标准和处理方法,有利于整体的沉陷治理和建设再利用过程。
关键词
深部采空区
条带开采
稳定性评价
地表变形
沉陷治理
Keywords
deep
mine
goaf
strip mining
stability
evaluation
surface
deformation
subsidence
control
分类号
TD32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井采空区宽条带煤柱受力状态研究
被引量:
2
8
作者
刘文宝
刘增平
陈绍杰
李博
机构
淄博矿业集团唐口煤业有限公司
山东科技大学矿山灾害预防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22-24,29,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874070)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2008F01)
+1 种基金
矿山灾害预防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MDPC0806)
山东科技大学"春蕾"计划项目(2008AZZ008)
文摘
为研究深井采空区宽条带煤柱受力状态,对唐口矿千米深矿井宽条带开采采空区煤柱受力状态进行了实际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距煤柱边缘6~8m区域为压力峰值区,距边缘10m区域承栽附加应力较小;在锚网带支护系统作用下,煤壁边缘并不完全坍塌垮落;越靠近煤柱内部,其实际支撑能力越欠,在距边缘1m区域的煤柱实际强度约为10.2MPa;深井覆岩外应力拱所需承载的覆岩重量要比浅井大得多,煤柱外应力场峰值和影响范围都明显大于浅井。
关键词
深井
宽条带开采
采空区煤柱
受力状态
支撑能力
内外应力拱
Keywords
deep
mine
wide
strip mining
pillar
in
gobs
stress
state
supporting
capacity
internal-external
stress
arch
分类号
TD823.6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部条带开采地表移动预计研究的探讨
被引量:
2
9
作者
鲍红波
李鲲鹏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学院
出处
《太原科技》
2009年第1期90-91,93,共3页
文摘
条带开采作为"三下"条煤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在我国煤矿区广泛采用。在综合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深部条带开采地表移动预计的先进理论和方法、深部条带开采深度采宽及预计参数确定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对深部条带开采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深部开采
条带开采
地表移动
Keywords
deep
mining
strip mining
surface
movement
分类号
TD32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TD823.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部大采宽开采条件下地表沉陷的数值计算分析
被引量:
1
10
作者
袁越
李树清
赵延林
朱永建
王卫军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南方煤矿瓦斯与顶板灾害预防控制安全生产重点实验室
湖南科技大学煤矿安全开采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湖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出处
《矿业工程研究》
2017年第3期1-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34006
51504091
+1 种基金
51374106)
湖南省教育厅一般科研资助项目(15C0551)
文摘
为研究深部大采宽条带开采条件下,采深、采高对下沉系数及地表移动变形的影响,以某矿十采区为工程原型,采用大型三维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建立了不同采深、采高的10个计算模型,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拟合计算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沉陷盆地水平移动的正负拐点分别偏向两侧的煤柱,随采深的加大,偏移距离有所增大,说明地表变形范围有向外扩展的趋势.地表最大变形随着采深的增加线性减少,而随着采高的增大线性增加;地表下沉系数与采深呈线性递减的关系,而与采高则呈非线性衰减的关系.在满足允许地表变形情况下,可适当提高开采厚度,充分解放建筑物下的压煤量.
关键词
深部矿井
条带开采
大采宽
地表沉陷
数值计算
Keywords
deep
mine
strip mining
large
mining
width
ground
subsidence
numerical
calculation
分类号
TD327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地表沉陷控制的巨厚松散层下深部条带开采优化研究
11
作者
袁勋
杨双锁
李春明
马耀荣
糜瑞杰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重庆大学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煤炭技术》
CAS
2019年第7期62-64,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414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1710111)
文摘
以某煤矿巨厚松散层下深部开采为研究背景,为了得到条带开采的最佳设计方法,利用数值模拟,结合现场实测资料,对条带开采的采出率和条带尺寸进行研究.利用条带开采作为巨厚松散层下深部开采地表沉陷的控制方法,必须保证留设煤柱在高地应力的条件下有足够强度,同时保证采出条带宽度不致使厚松散层发生大的压缩变形,加大地表沉陷剧烈程度.模拟结果表明,控制煤炭采出率为50%,条带宽度为80 m时的地表沉陷控制效果最佳,开采最为经济合理.研究结果可为巨厚松散层下深部条带开采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厚松散层
深部开采
地表沉陷
条带开采
Keywords
thick
unconsolidated
formation
deep
mining
ground
subsidence
strip mining
分类号
TD327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部全煤柱间歇开采数值模拟研究
12
作者
拓万兵
谭志祥
李培现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出处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8-51,共4页
文摘
为解决建筑物下深部压煤量较大,煤炭资源回采率低的问题,利用深部开采地表不易达到充分采动的原理,结合条带开采与全柱开采的优点,提出建筑物下深部压煤全煤柱间歇开采技术。结果表明:利用全煤柱间歇开采技术进行深部煤层开采,能充分利用极不充分采动地表变形较小的特点,使建筑物只受第一阶段的静态变形和全柱联合开采阶段的动态变形影响,地表动态变形及最终变形量均较小,减轻或消除了采动对地面受护对象的损害。
关键词
深部开采
全煤柱间歇开采
数值模拟
条带开采
静态变形
动态变形
Keywords
deep
mining
whole
pillar
intermittent
min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strip mining
static
deformation
dynamic
deformation
分类号
TD822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原文传递
题名
云南大红山铁矿Ⅰ~#铜矿带深部回采工艺优化
13
作者
邢志华
段鑫
余贤斌
沙斌
机构
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出处
《现代矿业》
CAS
2018年第9期88-91,共4页
文摘
调查分析了大红山铁矿Ⅰ~#铜矿带矿岩强度、构造弱面及矿岩稳定性情况。针对目前该矿采用的点柱式上向分层充填法的多个生产环节均需在空场下作业的现状,对Ⅰ~#铜矿带深部回采工艺进行了优化,即矿体厚大部分(厚度大于7 m)采用分段空场嗣后尾砂充填法开采;厚度中等矿体(厚度为4~7 m)采用点柱式上向分层充填法开采;矿体较薄部分(厚度小于4 m)采用条带式回采工艺,并适当降低采场跨度。上述工艺的应用,有助于确保该矿带安全开采,提高开采效率。
关键词
深部开采
点柱式上向分层充填法
分段空场嗣后尾砂充填法
条带式回采工艺
Keywords
deep
mining
Point
column
upward
stratified
filling
method
Sublevel
open
stoping
andsubsequent
tailings
filling
method
strip mining
technique
分类号
TD853.34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FLAC在矿区地表沉降测量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14
作者
庞广彦
机构
菏泽市测绘研究院
出处
《江西测绘》
2021年第1期28-32,共5页
文摘
为了深入了解深部条带开采地表变形特征,有效控制煤矿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变形,防止矿区开采灾害的发生。以山东某矿地质采矿条件为研究基础,采用FLAC数值模拟软件结合TATLAB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模拟研究,最后得到不同采动程度等因素对矿区深部条带开采地表变形特征的影响,为后续的深部条带开采地表沉陷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
深部开采
条带开采
地表移动变形规律
数值模拟
Keywords
deep
mining
strip mining
Law
of
surface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D325.2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原文传递
题名
深部条带开采下沉系数与采厚关系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
17
15
作者
郭文兵
刘义新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254-25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2177)
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612002100)
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072102290004)
文摘
以峰峰万年矿的地质采矿条件为原型,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深部大采宽条带开采数值模拟模型,对开采厚度与下沉系数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采深和采出率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地表下沉值和水平移动值均随采厚的增加而增大,而下沉系数随采厚的增加以非线性关系逐渐减少.下沉系数与开采厚度关系的确立,对深部大采宽条带开采地表移动变形预计及优化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
深部条带开采
地表沉陷
数值模拟
采厚
Keywords
deep
strip
pillar
mining
surface
subsidence
numerical
stimulation
mining
height
分类号
TD32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采深条带开采宽度确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
7
16
作者
何荣
郭增长
陈俊杰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出处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155-159,共5页
基金
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0423022300)
矿山空间信息技术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KLM200805)
河南理工大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Q2008-7)
文摘
在建筑物下开采深部压煤通常采用条带开采法控制地表移动变形量,条带开采工作面倾斜方向容易形成极不充分工作面,结合某煤矿建筑物下深部压煤条带开采试验,深入研究和探索深部条带开采采宽和留宽确定方法及其协调关系,并与下沉系数法、压力拱计算值法相比较,得出该煤矿条带开采的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极不充分开采法确定开采宽度对于条带开采设计是十分有效的,能有效地控制地表移动和变形程度.本方法对于指导相似地质条件下开采建筑物下压滞的大量煤炭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深部条带开采
极不充分开采
采动程度
地表变形
Keywords
deep
strip
pillar
mining
super
-
subcritical
exploitation
mining
degree
surface
distortion
分类号
TD823.6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露天煤矿窄坑平移横采-汽车内排开采程序
被引量:
7
17
作者
路占元
董向忠
丛德俊
机构
黑龙江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
出处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259-261,265,共4页
文摘
为了提高煤炭产业经济效益,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多台阶多煤层深露天煤矿的全新的开采程序——窄坑平移横采-汽车内排开采程序,把几种常见的工艺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解决了多台阶多煤层深露天煤矿减少外排的问题,介绍了该开采程序的工艺及其与以往开采程序的不同之处,分析了该开采程序的优越性。
关键词
深露天煤矿
窄坑平移横采
内排土场
Keywords
deep
strip
coal
mine
narrow
pit
translation
horizontally
mining
inner
spoil
banks
分类号
TD824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部矿井条带煤柱稳定性监测及变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
4
18
作者
刘虎
李民
机构
山东唐口煤业有限公司
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0-33,共4页
文摘
为了安全回采深部矿井条带开采技术条件下的煤柱,在唐口煤矿4301工作面条带煤柱采用钻孔压力计和大量程位移监测仪进行了受力变形长期监测,通过监测数据,对其稳定性及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合条带煤柱的宏观破坏特征,发现深井条带煤柱与浅部煤柱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越靠近煤柱内部,其实际支撑能力越大;在距离煤柱边缘9—10m的部位,煤柱进入弹性核区;煤柱水平变形是非连续、阶跃式、突变式的。在浅部表现为弹性的各类岩石,在矿井深部因受到较浅部大得多的压力会表现塑性的同时,这些岩石的弹性、脆性、冲击性在深部矿井也将表现的更加突出。
关键词
深井
条带煤柱
长期强度
稳定性监测
变化规律
Keywords
deep
mine
coal
pillar
of
strip mining
long
term
strength
stability
measuret
variation
law
分类号
TD322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部厚矿体条带开采矿柱长期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
3
19
作者
张贵银
机构
中国黄金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钼业》
2022年第5期8-13,共6页
文摘
某矿山面临村庄下压矿开采难题,为最大限度地回收“三下(位于地表水体、建筑物和铁路下)”压覆矿产资源,该矿山村庄下压矿采用条带开采方案,留设矿柱的长期稳定性对地表建筑物破坏程度起到决定性作用。根据建立的矿柱尖点突变破坏模型可知:条带开采留设矿柱中间弹性核区与两侧塑性区宽度比值远大于矿柱突变失稳临界点是矿柱保持长期稳定的前提。通过对某矿条带矿柱失稳FLAC^(3D)数值模拟研究和矿柱稳定性现场监测结果分析表明:按照采宽120 m、矿柱90 m条带开采设计方案,矿柱弹性核区宽度为40 m,所占矿柱宽度比例44.4%,矿柱长期稳定性较好;实现了在保护地表建筑物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三下”矿产资源回收率,对建设绿色矿山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深部厚矿体
条带开采
矿柱稳定性
数值模拟
现场监测
Keywords
deep
thick
ore
body
strip mining
pillar
stability
numerical
simulation
field
monitoring
分类号
TD853.399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部大采宽条带开采地表移动破坏规律研究
被引量:
2
20
作者
张贵银
史玉林
尚继斌
机构
中国黄金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烟台金曼投资有限公司
山东金邑矿业有限公司
出处
《铜业工程》
CAS
2022年第4期27-32,共6页
文摘
某矿面临村庄建筑物压矿开采难题,为最大限度地回收“三下”压覆矿产资源,该矿一期设计采用条带开采(采宽70m,矿柱140m),待地表移动变形稳定后,对保留的140m矿柱从同一侧进行二次条带开采(采宽50m,剩余矿柱90m),而二次开采的采动影响势必会危害地表建筑物的安全,因此需提前研究采动影响与地表移动变形之间的关系。但是,基于浅部地表岩移经验公式对该矿采动影响的计算结果存在较大误差,说明经验公式已不适用于深部大采宽厚矿体条带开采。通过对该矿其他采区的实测数据及国内部分深部条带开采统计数据回归分析,提出了新的适用于深部厚矿体条带开采岩移参数计算公式。按照新的岩移参数公式预测了该矿二次条带开采地表移动变形值,为保护村庄建筑物安全,进一步回收部分矿柱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提高资源回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深部厚矿体
二次条带开采
移动变形
岩移参数
统计分析
Keywords
deep
thick
ore
body
secondary
strip mining
moving
deformation
rock
movement
parameter
statistical
analysis
分类号
TD851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巨厚黄土层宽条带开采地表移动规律及参数优化
余学义
郭文彬
赵兵朝
刘樟荣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深部条带采空区注浆效果综合评价技术与应用
王兵强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深部条带开采覆岩“三带”探测及量化评判
刘震
王玉涛
刘小平
王晓东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建筑物下深部煤层二次条带开采研究
方新秋
邹永洺
程远伟
杨海新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3
9
原文传递
5
深部条带开采高位关键层离层区周边冲击危险性研究
姜福兴
温经林
白武帅
王桂利
李明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8
原文传递
6
密集建筑物下大采深条带开采研究
余学义
毛旭魏
鲁楠
郭强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8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深部条带采空区稳定性评价及地表利用分析
张振振
吴璋
李建文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深井采空区宽条带煤柱受力状态研究
刘文宝
刘增平
陈绍杰
李博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深部条带开采地表移动预计研究的探讨
鲍红波
李鲲鹏
《太原科技》
200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深部大采宽开采条件下地表沉陷的数值计算分析
袁越
李树清
赵延林
朱永建
王卫军
《矿业工程研究》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基于地表沉陷控制的巨厚松散层下深部条带开采优化研究
袁勋
杨双锁
李春明
马耀荣
糜瑞杰
《煤炭技术》
CAS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深部全煤柱间歇开采数值模拟研究
拓万兵
谭志祥
李培现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2
0
原文传递
13
云南大红山铁矿Ⅰ~#铜矿带深部回采工艺优化
邢志华
段鑫
余贤斌
沙斌
《现代矿业》
CAS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FLAC在矿区地表沉降测量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庞广彦
《江西测绘》
2021
0
原文传递
15
深部条带开采下沉系数与采厚关系的数值模拟
郭文兵
刘义新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大采深条带开采宽度确定方法研究
何荣
郭增长
陈俊杰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深露天煤矿窄坑平移横采-汽车内排开采程序
路占元
董向忠
丛德俊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CAS
2007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深部矿井条带煤柱稳定性监测及变化规律分析
刘虎
李民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深部厚矿体条带开采矿柱长期稳定性研究
张贵银
《中国钼业》
202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深部大采宽条带开采地表移动破坏规律研究
张贵银
史玉林
尚继斌
《铜业工程》
CAS
202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