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筑陶瓷装饰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7
1
作者 俞康泰 刘儒平 《陶瓷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304-308,共5页
简要介绍了建筑陶瓷领域、日用陶瓷和工艺美术陶瓷领域装饰技术的最新进展,着重介绍了引领陶瓷装饰技术发展和最新潮流的意大利、西班牙在这方面的水平和成果,他们为开放的中国从世界陶瓷大国尽快过渡到世界陶瓷强国提供了借鉴和方向。... 简要介绍了建筑陶瓷领域、日用陶瓷和工艺美术陶瓷领域装饰技术的最新进展,着重介绍了引领陶瓷装饰技术发展和最新潮流的意大利、西班牙在这方面的水平和成果,他们为开放的中国从世界陶瓷大国尽快过渡到世界陶瓷强国提供了借鉴和方向。装饰技术的总体水平包括设计、装饰技法、装饰工艺、装饰材料和装饰机械装备等几大方面,其中设计是龙头,它应包括产品的图案设计、造型设计、色彩的搭配、产品的应用及展示设计等多个方面;装饰技法包括平面装饰和立体装饰、平铺和点缀、多种装饰材料的交替和组合应用等;装饰工艺包括布料(多管布料、多次布料、随机布料、微粉和干粒布料),丝网印刷(平面丝网印刷、辊筒印刷、胶辊印刷),各种施釉工艺,抛光,柔抛,釉抛和半釉抛工艺,磨边和水刀切割,拼花工艺等;装饰材料有各种色料、成釉、金属釉、干粒、印油、渗花液、喷墨印刷用耗材等;装饰机械装备包括各种装饰机械和工模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 色彩 装饰技法 装饰工艺 装饰材料 装饰机械
下载PDF
客家传统服饰装饰浅析 被引量:7
2
作者 赖文蕾 张进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18年第12期40-44,共5页
通过了解中原汉民的传统服饰装饰,对比分析了客家传统服饰装饰的平面装饰与立体装饰的多种形态及装饰所呈现的肌理效果,探究了客家服饰中包含的刺绣、印染、布贴、银饰等不同工艺的装饰手法,感悟在该装饰下所包含的客家人文精神。
关键词 客家传统服饰 装饰手法 客家人文精神
下载PDF
汉代复色低温铅釉陶器初探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天艺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8-88,共11页
复色釉陶是汉代低温铅釉陶中的一个特殊品种,其施釉烧制工艺系在普通单色釉陶的基础上,于一件器物上施加两种及以上釉料,以低温一次入窑烧制而成,呈现出绚丽的艺术效果,达到了汉代釉陶的高峰。此类釉陶主要分布于宝鸡、济源和延安及其... 复色釉陶是汉代低温铅釉陶中的一个特殊品种,其施釉烧制工艺系在普通单色釉陶的基础上,于一件器物上施加两种及以上釉料,以低温一次入窑烧制而成,呈现出绚丽的艺术效果,达到了汉代釉陶的高峰。此类釉陶主要分布于宝鸡、济源和延安及其周边地区;最早出现于西汉中晚期,流行于西汉晚期至东汉初期。就施釉工艺而言,其多色施釉技术与北魏时期的二色釉陶一脉相承,并在北齐时期与新出现的"瓷胎铅釉陶"二次烧制技术相结合,形成了北齐特有的多色瓷胎铅釉陶器,为后来唐三彩的出现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釉陶 复色釉 装饰工艺 唐三彩
下载PDF
皖西大屋民居宅形文化浅析——以天堂寨南河新屋湾明代古民居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金乃玲 车力驰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85-90,共6页
本文以天堂寨南河新屋湾明代古民居为例,通过多次实地调研与资料收集的方法,对其原始性和风土性的住宅形态和其呈现的文化环境特征进行剖析,以点带面,探究皖西传统民居——皖西大屋形成背景及宅形文化。同时皖西大屋民居由多栋房屋、天... 本文以天堂寨南河新屋湾明代古民居为例,通过多次实地调研与资料收集的方法,对其原始性和风土性的住宅形态和其呈现的文化环境特征进行剖析,以点带面,探究皖西传统民居——皖西大屋形成背景及宅形文化。同时皖西大屋民居由多栋房屋、天井及庭院围合而组成的建筑形式及质朴的建筑装饰独具特色,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西大屋 宅形文化 空间组织 装饰技艺
下载PDF
从乾隆花园的营建技艺看一代皇帝的审美取向和艺术追求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越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年第S02期31-37,共7页
乾隆花园坐落于宁寿宫内西路,是宁寿宫中最为独特的院落。论及乾隆花园,就必然涉及宁寿宫整个区域;而宁寿宫又与清朝的一位杰出皇帝——乾隆皇帝密不可分。乾隆拥有权力者所拥有的一切素质和禀赋:智慧、机谋、坚强和野心;同时,他追求禅... 乾隆花园坐落于宁寿宫内西路,是宁寿宫中最为独特的院落。论及乾隆花园,就必然涉及宁寿宫整个区域;而宁寿宫又与清朝的一位杰出皇帝——乾隆皇帝密不可分。乾隆拥有权力者所拥有的一切素质和禀赋:智慧、机谋、坚强和野心;同时,他追求禅道的空灵与虚幻,崇尚儒者的温文尔雅,他对艺术与技术的追求近乎苛刻。正是这样的品质与人格造就了这样近乎完美,且无处不充斥着个人魅力的皇家园林与宫廷陈设,也正是这样登峰造极的技术与艺术带给我们无限的追溯与畅想,她留给我们的是一代帝王和一个时代的辉煌。文章透过乾隆花园空间布局、造园手法和内檐装修的分析,揭示乾隆花园的缔造者——乾隆皇帝的审美取向和艺术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花园 造园手法 装饰工艺
下载PDF
传统粉彩与浅绛彩瓷的装饰技法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常宛路 《陶瓷研究》 2020年第2期93-96,共4页
传统粉彩和浅绛彩瓷都是我国陶瓷彩绘史上意义深远的艺术作品。传统粉彩与浅绛彩瓷在材料上并无本质区别,只是在画面的装饰形式,绘制以及施彩手法上略有差异,是粉彩装饰风格与技法的演变和革新。通过比较两者的装饰技法,可以感受宫廷化... 传统粉彩和浅绛彩瓷都是我国陶瓷彩绘史上意义深远的艺术作品。传统粉彩与浅绛彩瓷在材料上并无本质区别,只是在画面的装饰形式,绘制以及施彩手法上略有差异,是粉彩装饰风格与技法的演变和革新。通过比较两者的装饰技法,可以感受宫廷化审美到中国画审美的演变。追溯新粉彩产生及发展的源头,从而以史为鉴,推陈出新,更好的发展当代粉彩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粉彩 浅绛彩瓷 装饰技法 比较
下载PDF
宜兴彩陶挑毛点技艺在毛衫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胡少华 吴鹏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2-66,共5页
为传承与弘扬宜兴彩陶装饰技艺,为现代针织毛衫的创新设计提供新方法,以现代宜兴彩陶中独特的装饰手法挑毛点技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物调研,阐述宜兴彩陶挑毛点装饰技艺的起源、审美及情感表达,深入挖掘宜兴彩陶挑毛点技艺的装饰艺术特... 为传承与弘扬宜兴彩陶装饰技艺,为现代针织毛衫的创新设计提供新方法,以现代宜兴彩陶中独特的装饰手法挑毛点技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物调研,阐述宜兴彩陶挑毛点装饰技艺的起源、审美及情感表达,深入挖掘宜兴彩陶挑毛点技艺的装饰艺术特色。并通过元素转化将宜兴彩陶挑毛点技艺创新应用于5~14针/25.4 mm针织毛衫平面图案装饰及立体组织变化上,开拓新的针织毛衫设计思路,塑造新的产品风格,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兴彩陶 挑毛点技艺 针织毛衫 装饰手法 创意表达 设计应用
下载PDF
浅谈釉下颜料在浮雕艺术瓷上的装饰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孙静 《陶瓷研究》 2020年第1期116-117,共2页
釉下彩是瓷器釉彩装饰的一种,又称"窑彩"。釉下颜料本是陶瓷器的一种主要绘画颜料,但本文改变它惯有的装饰手法,与浮雕艺术瓷结合,高温一次烧成。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还可再釉... 釉下彩是瓷器釉彩装饰的一种,又称"窑彩"。釉下颜料本是陶瓷器的一种主要绘画颜料,但本文改变它惯有的装饰手法,与浮雕艺术瓷结合,高温一次烧成。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还可再釉上加彩。在制作过程中,从装饰技法、工艺流程和技术上创新,替代大部分颜色釉的不稳定性和流动性等不良弊端,更好地呈现浮雕瓷的空间和艺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釉下颜料 浮雕艺术瓷 装饰技法
下载PDF
徽州漆器髹饰技艺信息可视化设计研究
9
作者 马岳 《黄山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21-25,共5页
目前徽州漆器髹饰技艺正面临失传的窘境,主要存在原材料发生改变、传承人缺失、机械化生产让漆器缺少灵性、传统漆器制作成本高昂等问题。基于此,结合信息可视化设计易读性、准确性和传承性的原则,对徽州漆器髹饰技艺进行信息可视化设计... 目前徽州漆器髹饰技艺正面临失传的窘境,主要存在原材料发生改变、传承人缺失、机械化生产让漆器缺少灵性、传统漆器制作成本高昂等问题。基于此,结合信息可视化设计易读性、准确性和传承性的原则,对徽州漆器髹饰技艺进行信息可视化设计,为保护和传承徽州漆器髹饰技艺提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漆器 髹饰技艺 信息可视化
下载PDF
以科学视角观明式家具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海燕 逯海勇 苗蕾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6-319,共4页
凝聚着实用内涵和精神内涵的明式家具代表着中国古代家具发展的顶峰,更对现代家具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从科学的视角出发,结合实例、数据分析明式家具严密的比例尺度、科学精密的榫卯结构,师法自然的用材之道和繁简相宜的结构装... 凝聚着实用内涵和精神内涵的明式家具代表着中国古代家具发展的顶峰,更对现代家具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从科学的视角出发,结合实例、数据分析明式家具严密的比例尺度、科学精密的榫卯结构,师法自然的用材之道和繁简相宜的结构装饰,借鉴总结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探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家具艺术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尺度 榫卯精密 装饰工艺 文化内涵
下载PDF
“家园”的同构——客厅装饰手法的研究
11
作者 霍甜甜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7年第8期120-121,共2页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内大多数室内设计师越来越盲目追求西方化,忽略了设计装饰下的中国文化内涵。客厅作为家庭中的精神空间之一,已经缺失了它的精神所在。研究如何通过客厅的装饰设计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成为一项急需解决的问...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内大多数室内设计师越来越盲目追求西方化,忽略了设计装饰下的中国文化内涵。客厅作为家庭中的精神空间之一,已经缺失了它的精神所在。研究如何通过客厅的装饰设计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成为一项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客厅装饰手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代客厅装饰的现状,研究了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场"学说、"异质同构"以及"图-底"理论在客厅装饰手法中的应用。最后本文提出在当代客厅装饰中应当凸显"家园"的塑造,重视使用者的情感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厅装饰手法 格式塔心理学 场理论 同构理论 图底关系 家园
下载PDF
陶瓷中国山水画中松树的应用
12
作者 方实 《陶瓷研究》 2020年第5期51-53,共3页
山水画在中国作为独立的画科长盛不衰。山水画中,松树寄情寓意的特殊功用,与人的志向喜好相结合,形成有别其他笔墨语言,不断得到强化和完善。陶瓷中国山水画是陶瓷与中国山水画的艺术。青花,新彩与粉彩等陶瓷装饰为中国山水画开辟了一... 山水画在中国作为独立的画科长盛不衰。山水画中,松树寄情寓意的特殊功用,与人的志向喜好相结合,形成有别其他笔墨语言,不断得到强化和完善。陶瓷中国山水画是陶瓷与中国山水画的艺术。青花,新彩与粉彩等陶瓷装饰为中国山水画开辟了一个新的表现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 松树 陶瓷装饰手法 创作
下载PDF
唐代金银平脱工艺浅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申永峰 刘中伟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1-96,共6页
金银平脱是一种将髹漆与金属镶嵌相结合的工艺技术,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器物装饰技法。考古发掘资料表明,金银平脱技术是由最早出现于商代的金银箔贴花技术发展而来,经由战国、汉代较长时期的发展,到了唐代,这一工艺已得到创造性的运用,成... 金银平脱是一种将髹漆与金属镶嵌相结合的工艺技术,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器物装饰技法。考古发掘资料表明,金银平脱技术是由最早出现于商代的金银箔贴花技术发展而来,经由战国、汉代较长时期的发展,到了唐代,这一工艺已得到创造性的运用,成为极具时代特点的器物装饰技法,对后周边国家和地区以及后世相关装饰工艺产生了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平脱 装饰技法 唐代
原文传递
清式家具的装饰风格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傅毅 杨月华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8年第9期16-17,共2页
我国家具拥有三千多年的悠长历史,已成为兼具美学价值与历史积淀的生活用具。清式家具,一般指清代雍正、乾隆时期所形成的具有当代气息的家具。清式家具的艺术价值略逊于明式家具,但其作为中国古典家具史上最后一个高潮,在历史长河中留... 我国家具拥有三千多年的悠长历史,已成为兼具美学价值与历史积淀的生活用具。清式家具,一般指清代雍正、乾隆时期所形成的具有当代气息的家具。清式家具的艺术价值略逊于明式家具,但其作为中国古典家具史上最后一个高潮,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辉煌的印记。文章以清式家具作为载体,通过艺术化的角度和观点对清式家具的常用选材、装饰纹样、装饰手法进行了探析,解读了其时代特色和装饰特点,阐述了在明式家具影响下的清式家具的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式家具 装饰纹样 装饰手法 艺术风格 特点
下载PDF
中原地区民间斜裁肚兜的结构与工艺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晓鹏 刘慧芳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1-56,共6页
肚兜是中国传统内衣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载体,为了更好地保存和展示中国服饰文化的技术内容,文章采用了实物分析的方法,从造型、色彩、材质等对所收藏的中原地区民间肚兜进行了介绍。通过数据采集和裁片描绘,从技术角度对斜裁肚兜藏品进行... 肚兜是中国传统内衣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载体,为了更好地保存和展示中国服饰文化的技术内容,文章采用了实物分析的方法,从造型、色彩、材质等对所收藏的中原地区民间肚兜进行了介绍。通过数据采集和裁片描绘,从技术角度对斜裁肚兜藏品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了相关的尺寸数据、穿着效果、局部设计的方法。通过对其缝制工艺、装饰工艺和辅助工艺的解析,提出肚兜在制作方面具有合理简化、讲求实际的特点,在装饰方面具有理性、适度、与功能相结合的价值取向,体现了质朴、务实的设计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肚兜 传统服饰 内衣文化 服装结构 装饰工艺
下载PDF
推光漆技艺在漆木家具设计中的模块化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彩霞 谭向东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9年第1期102-103,共2页
山西省平遥县作为我国重要的漆器传承城镇之一,以推光漆髹饰技艺而闻名。本文以平遥推光漆漆木家具作为研究基础,将其髹饰技艺与模块化设计理念相结合,通过对推光漆髹饰技艺在漆木家具中的现行神态以及推光漆家具髹饰技艺模块化的存在... 山西省平遥县作为我国重要的漆器传承城镇之一,以推光漆髹饰技艺而闻名。本文以平遥推光漆漆木家具作为研究基础,将其髹饰技艺与模块化设计理念相结合,通过对推光漆髹饰技艺在漆木家具中的现行神态以及推光漆家具髹饰技艺模块化的存在价值进行研究,进而总结推光漆技艺在漆木家具中的模块化设计原则。此外,以漆木椅类家具为例,通过分析家具结构特点并将其与推光漆髹饰技艺的具体特点相结合来更好地体现推光漆技艺在漆木家具设计中的模块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光漆 髹饰技艺 漆木家具 模块化
下载PDF
论北宋时期河北白瓷装饰工艺的创新发展与历史贡献 被引量:1
17
作者 常樱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2-68,共7页
北宋时期,河北陶瓷生产领先全国。无论是以精细白瓷独树一帜的定窑,还是以化妆白瓷自成一家的磁州窑,都成为其他窑场争相模仿的对象,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以定窑、磁州窑命名的窑系。从装饰工艺角度看,北宋定窑从学习其他窑场的深剔刻... 北宋时期,河北陶瓷生产领先全国。无论是以精细白瓷独树一帜的定窑,还是以化妆白瓷自成一家的磁州窑,都成为其他窑场争相模仿的对象,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以定窑、磁州窑命名的窑系。从装饰工艺角度看,北宋定窑从学习其他窑场的深剔刻、细线划花走向了自我创新,模制、斜刀(双线)刻划花、满壁印花等新工艺造就了精细白瓷的艺术巅峰。磁州窑则在缺乏优质瓷土的条件下,创新出化妆白瓷划花、剔花、白地黑绘花等装饰工艺,以极高的艺术水准成为了“粗瓷细作”的典范。北宋时期的河北白瓷不但成为当时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和风向标,而且为后世软笔工具创作的青花、五彩等陶瓷装饰工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精细白瓷 化妆白瓷 装饰工艺
下载PDF
晋北地区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手法与装饰构件营造特征研究
18
作者 闫永祥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3期76-80,共5页
在传统民居建筑艺术中,建筑装饰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丰富室内居住环境的同时,人们的功能需求由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辐射,以展现建筑空间的文化意蕴。通过对晋北地区传统民居建筑背景、当地特有的雕刻和绘画剪纸等装饰手法、细部装饰... 在传统民居建筑艺术中,建筑装饰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丰富室内居住环境的同时,人们的功能需求由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辐射,以展现建筑空间的文化意蕴。通过对晋北地区传统民居建筑背景、当地特有的雕刻和绘画剪纸等装饰手法、细部装饰构件的营造特征分析,探讨了该地区传统民居言情表意的物态载体,将居住者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底蕴依托建筑构件的符号和形象烘托出来,进而呈现出晋北地区丰富多彩的建筑装饰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居 晋北民居 装饰手法 装饰构件 营造特征
下载PDF
复合型花釉的装饰特征及在教学中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熊何静 钟幸福子 《景德镇陶瓷》 2024年第4期86-88,共3页
复合型花釉是艺术釉中花釉的一个分支,指施两层釉面以上、具有独特花纹的陶瓷釉料。复合型花釉在历史上曾璀璨如星,各窑口所用泥料、釉料虽不同,但都烧制出了风格各异的花釉陶瓷。本文深挖历史上各种复合型花釉,并通过一系列花釉实践方... 复合型花釉是艺术釉中花釉的一个分支,指施两层釉面以上、具有独特花纹的陶瓷釉料。复合型花釉在历史上曾璀璨如星,各窑口所用泥料、釉料虽不同,但都烧制出了风格各异的花釉陶瓷。本文深挖历史上各种复合型花釉,并通过一系列花釉实践方法,为大家介绍了花釉的装饰工艺以及烧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花釉 历史特征 装饰手法
下载PDF
浅谈釉上粉彩人物的创作与审美
20
作者 陈智猛 《景德镇陶瓷》 2024年第4期152-154,共3页
釉上粉彩人物是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中的一种装饰技法,它以细腻的粉彩绘画技巧将人物形象绘制在陶瓷器物表面,通过烧制和釉上施彩的过程,展现出独特的艺术美感。釉上粉彩人物作品通常具有柔和的色彩、精细的线条和生动的形象,富有浓厚的文... 釉上粉彩人物是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中的一种装饰技法,它以细腻的粉彩绘画技巧将人物形象绘制在陶瓷器物表面,通过烧制和釉上施彩的过程,展现出独特的艺术美感。釉上粉彩人物作品通常具有柔和的色彩、精细的线条和生动的形象,富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力。它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技艺,还传递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审美价值观,具有深远的意蕴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釉上粉彩 人物作品 装饰技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