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解构主义对传统翻译理论的冲击 |
李红满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1 |
56
|
|
2
|
解构主义翻译观刍议——兼论韦努蒂的翻译思想和策略 |
任淑坤
|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04 |
36
|
|
3
|
功能语言学与后解构主义时代的翻译研究 |
王东风
|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4
|
|
4
|
论德里达的“确当的翻译” |
金兵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6 |
17
|
|
5
|
从现代到后现代:《小世界》的两种声音 |
李增
马晓明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7
|
|
6
|
关于中西哲学与文化的对话 |
王元化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9
|
|
7
|
教学“泛娱乐化”:隐忧与化解 |
杨晓奇
|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7
|
|
8
|
“后戏剧”与中国文化语境 |
丁罗男
|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5
|
|
9
|
虚无主义的历史流变与当代表现 |
刘森林
|
《学术前沿》
CSSCI
|
2015 |
15
|
|
10
|
论解构主义文学批评 |
王侃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14
|
|
11
|
后现代美学视野中的解构主义时装 |
苏洁
|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3
|
|
12
|
安德森的《林中之死》的元小说特征 |
封一函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0 |
11
|
|
13
|
解构主义建筑美学初论 |
万书元
|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11
|
|
14
|
从反人文主义到一种狭义的后人类:跨越拟人辩证法 |
张春晓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1
|
|
15
|
立体·构成·解构——立体主义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影响的探讨 |
李晓琼
|
《中外建筑》
|
2005 |
7
|
|
16
|
解构主义建筑浅析 |
陈周燕
高洁
|
《山西建筑》
|
2008 |
9
|
|
17
|
《白鲸》译本的解构主义解析 |
文军
王雅娟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8
|
|
18
|
解构主义·语言与翻译·误读与困境 |
马志刚
|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5 |
5
|
|
19
|
亨利·大卫·梭罗:行走在瓦尔登湖畔孤独的“解构主义者” |
潘惠霞
高洋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20
|
解构主义再循迹——从尼采到德里达和希利斯·米勒 |
毛崇杰
|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