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二选一赌博实验范式设计及验证
1
作者 古玥琳 肖晓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38,共11页
目的设计和验证一种小鼠赌博实验范式,为精神疾病模型相关的决策冲动行为提供客观的评估手段。方法本研究使用C57/BL6J小鼠验证实验范式。实验范式分为六个阶段任务,并设定每个阶段的完成标准与评价指标。阶段一为限食阶段,控制小鼠体... 目的设计和验证一种小鼠赌博实验范式,为精神疾病模型相关的决策冲动行为提供客观的评估手段。方法本研究使用C57/BL6J小鼠验证实验范式。实验范式分为六个阶段任务,并设定每个阶段的完成标准与评价指标。阶段一为限食阶段,控制小鼠体质量为初始值的85%;阶段二为装置适应阶段,小鼠只在操作箱内取食;阶段三为触屏取食阶段,分为三个任务(初始触屏任务、二选一触屏任务和单一选择触屏任务),训练小鼠触摸屏幕上的白色方块取食。阶段四为基础触屏任务,小鼠同样触摸白色方块取食,但增加了任务间的间隔时间且不设置不同的奖励和风险大小;阶段五为强制选择任务,强制小鼠触摸白色方块取食,学习不同方块代表的奖励和风险大小;阶段六为自由选择任务,小鼠自由选择高风险和低风险的方块获得不同大小的奖励,评价小鼠的决策冲动行为。结果各小鼠的装置适应阶段适应效果良好;触屏取食任务训练次数均大于130次/d;基础触屏任务正确率高于80.00%,错过率低于20.00%;强制选择任务的训练次数高于80次/d,正确率稳定在100.00%;自由选择任务训练次数高于60次/d,高风险选择比例在20.00%~30.00%。结论相较于其他范式,此范式训练后小鼠的准确率更高,避免了惩罚机制,提供了一种奖励依赖的决策冲动行为研究方法,对深入理解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神经机制及其治疗方法的开发具有理论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范式 决策冲动 小鼠 奖励 斯金纳箱
原文传递
内侧前额皮层−伏隔核环路在决策冲动中的作用:基于动物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卓利楠 曾祥玉 +3 位作者 吴冰 牛荣荣 于萍 王玮文 《心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6-571,共16页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行为控制不足与决策冲动密切相关,后者受内侧前额皮层(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与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NAc)调节。为调查ADHD决策冲动与mPFC-NAc间功能耦...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行为控制不足与决策冲动密切相关,后者受内侧前额皮层(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与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NAc)调节。为调查ADHD决策冲动与mPFC-NAc间功能耦合的关系,研究采用ADHD模型SHR(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大鼠,结合延迟折扣任务和在体电生理,研究发现,与对照Wistar(WIS)大鼠相比,SHR大鼠对延迟大奖赏的选择百分比降低;WIS大鼠mPFC-NAc的Theta频段相干值表现为延迟选择时显著大于立即选择时、首次选择时大于连续选择时、转换试次时大于连续试次时,而SHR大鼠在上述条件均低于WIS大鼠。回归分析发现mPFC-NAc的相干差值与延迟大奖赏选择率显著正相关。结果表明mPFC-NAc间功能联系减弱是ADHD决策冲动缺陷的重要环路基础,该缺陷与其深度信息加工以及策略转换能力受损有关,扩展了ADHD决策冲动的认知和神经机制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决策冲动 内侧前额皮层 伏隔核 神经振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