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减速与媒介时间性 被引量:41
1
作者 张磊 《全球传媒学刊》 CSSCI 2020年第2期4-20,共17页
减速作为加速社会的例外状态,提供了难得的反思机会。本文以哈特穆特·罗萨的社会加速理论为起点,梳理了围绕速度及加速形成的思想谱系,指出了媒介在其中的特殊作用。在海德格尔、基特勒等人的理论光照下,本文认为,数字媒介作用于时... 减速作为加速社会的例外状态,提供了难得的反思机会。本文以哈特穆特·罗萨的社会加速理论为起点,梳理了围绕速度及加速形成的思想谱系,指出了媒介在其中的特殊作用。在海德格尔、基特勒等人的理论光照下,本文认为,数字媒介作用于时间,成为源始时间和时间经验之间的操控性中介。本文以"媒介时间性"这一概念来替代"媒介时间",将之作为生存境况,强调它意味着时间尺度从人与自然的关联中剥离,也由此指出,媒介在时间性上的替代性和创造性使用有助于形成社会的良性减速,从而带来驻足沉思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加速 速度学 社会减速 媒介时间 媒介时间性 媒介物质性
下载PDF
机器人加减速阶段的S曲线优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陈雪 《机械传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7-160,共4页
在分析S曲线控制方法的基础上,针对机器人在启动、停止的过程中出现加减速时间过长以及振动剧烈,从而导致机器人运动精度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时间最优和冲击最小的5阶S曲线。在保证机器人运动最大速度恒定前提下,以最少加减速时间和... 在分析S曲线控制方法的基础上,针对机器人在启动、停止的过程中出现加减速时间过长以及振动剧烈,从而导致机器人运动精度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时间最优和冲击最小的5阶S曲线。在保证机器人运动最大速度恒定前提下,以最少加减速时间和运动平滑性为优化指标,对改进5阶S曲线进行了设计。最后对改进S曲线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现对于常规5阶曲线,经过优化后的5阶S曲线加速减速时间明显缩短,并且加速度曲线更加平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曲线 加减速 时间最优 仿真
原文传递
一种评价发动机实际技术状况的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更云 何来龙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67-70,共4页
通过系统的实验,建立了某一型号发动机对应于不同使用时间的空载减速时间数据库,然后在未知某同类型发动机实际使用时间的情况下,通过测取此发动机的空载减速时间,能较正确的评价此发动机的实际技术状况.
关键词 减速时间 发动机 评价方法
原文传递
变频器应用中产生过电压故障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被引量:4
4
作者 毕立海 孙钰锋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07年第1期124-125,129,共3页
变频器过电压故障现象是变频器运行中的常见故障现象之一。变频器过电压故障主要原因为变频器所拖动的电机在减速时或正常工作的需要处于发电运行状态,将发电产生的电量向变频器中直流侧的电容器充电,在直流母线侧形成“泵升电压”,从... 变频器过电压故障现象是变频器运行中的常见故障现象之一。变频器过电压故障主要原因为变频器所拖动的电机在减速时或正常工作的需要处于发电运行状态,将发电产生的电量向变频器中直流侧的电容器充电,在直流母线侧形成“泵升电压”,从而产生过电压。消除过电压主要通过设置变频器的减速时间、能量消耗、回馈电网制动以及共用直流母线吸收再生能量几种方法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器 过电压 泵升电压 频率变换转折点 减速时间 能量消耗
下载PDF
反推力装置对民航飞机减速性能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敬杰 张鑫 +2 位作者 孟超 田琦楠 徐丹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28-734,共7页
为评估反推力装置提供的反向推力与其结构件质量增加对民航飞机减速性能的综合影响,借助克兰菲尔德大学发动机总体性能仿真软件Turbomatch,参考CFM56发动机建立正、反推力状态发动机模型,并以A320飞机为配装对象开展研究。将风扇及涡轮... 为评估反推力装置提供的反向推力与其结构件质量增加对民航飞机减速性能的综合影响,借助克兰菲尔德大学发动机总体性能仿真软件Turbomatch,参考CFM56发动机建立正、反推力状态发动机模型,并以A320飞机为配装对象开展研究。将风扇及涡轮直径做为特征参数,完成推进系统质量的初步估算。对比飞机在干燥跑道及雨雪条件下常规着陆过程中滑跑距离及减速时间,完成反推排气角度、跑道条件等影响因素对反推力装置提升飞机减速性能收益分析。研究表明:配装反推力装置轴向排气角度越小,飞机减速性能更加。以55°排气角度为基础,减小10°的排气角度可带来约7%的减速收益。反推力装置在湿滑跑道的减速收益更大,比干燥跑道滑跑距离缩短约41%,滑跑时间缩短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陆减速距离 减速时间 反推力装置 涡扇发动机 排气角度
原文传递
提升机恒力矩减速转换装置控制系统设计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袁旭东 《机械管理开发》 2023年第11期185-186,189,共3页
为解决提升机传统恒力矩制动系统所存在的振动、冲击剧烈的问题,提出在传统二级制动的基础上增加一套液压系统达到恒减速制动的目的。根据提升机制动要求完成了恒力矩减速制动系统的设计,并完成关键液压元器件的选型;对模糊PID和模糊神... 为解决提升机传统恒力矩制动系统所存在的振动、冲击剧烈的问题,提出在传统二级制动的基础上增加一套液压系统达到恒减速制动的目的。根据提升机制动要求完成了恒力矩减速制动系统的设计,并完成关键液压元器件的选型;对模糊PID和模糊神经网络PID策略的控制效果进行对比,并优选模糊神经网络PID控制策略;通过构建实验平台对恒力矩减速转换系统的制动效果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升机 恒力矩 恒减速 超调量 响应时间
下载PDF
制动减速度与制动响应时间的匹配设计及优化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门育鹏 杨慧敏 戴君 《汽车科技》 2021年第1期58-62,共5页
制动减速度和制动响应时间作为商用车制动系统两项重要技术指标,直接影响车辆行车安全。本文通过对某款8×8车型的制动减速度与制动响应时间进行匹配设计、测试分析及设计优化,最终使制动减速度达到理想状态,制动响应时间大幅缩短,... 制动减速度和制动响应时间作为商用车制动系统两项重要技术指标,直接影响车辆行车安全。本文通过对某款8×8车型的制动减速度与制动响应时间进行匹配设计、测试分析及设计优化,最终使制动减速度达到理想状态,制动响应时间大幅缩短,制动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进一步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系统 制动减速度 制动响应时间 安全性
下载PDF
变频器的加减速功能
8
作者 王超 《建材世界》 2010年第1期120-123,共4页
介绍了变频器中的加、减速时间,加、减速方式的相关功能。
关键词 加速时间 减速时间 加速方式 减速方式
下载PDF
润滑油温度对柴油机减速过程影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更云 王旭东 +2 位作者 陈曼青 何来龙 王普凯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8-271,共4页
润滑油温度影响柴油机空载减速过程曲线的变化。为了提高利用柴油机空载减速过程评价柴油机技术状况的准确性,通过对某特种车辆柴油机在不同润滑油温度下的减速过程曲线研究,将不同润滑油温度下测试的空载减速曲线作归一化处理,得出了... 润滑油温度影响柴油机空载减速过程曲线的变化。为了提高利用柴油机空载减速过程评价柴油机技术状况的准确性,通过对某特种车辆柴油机在不同润滑油温度下的减速过程曲线研究,将不同润滑油温度下测试的空载减速曲线作归一化处理,得出了归一化处理的计算方法,提高了空载减速过程曲线的重复性,减少了不同润滑油温度下空载减速时间绝对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减速时间 柴油机 润滑油温度 技术状况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n the Effect of Lubricating-Oil Temperature on Deceleration Process of the Diesel Engine 被引量:1
10
作者 ZHANG Geng-yun WANG Xu-dong CHEN Man-qing HE Lai-long WANG Pu-ka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CAS 2009年第4期251-255,共5页
下载PDF
Profiling elite male 100-m sprint performance:The role of maximum velocity and relative acceleration 被引量:1
11
作者 Robin Healy Ian C.Kenny Andrew J.Harrison 《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 SCIE 2022年第1期75-84,共10页
Purpose:This study aimed to determine the accuracy of a 4 split time modelling method to generate velocity-time and velocity-distance variables in elite male 100-m sprinters and subsequently to assess the roles of key... Purpose:This study aimed to determine the accuracy of a 4 split time modelling method to generate velocity-time and velocity-distance variables in elite male 100-m sprinters and subsequently to assess the roles of key sprint parameters with respect to 100-m sprint performance.Additionally,this study aimed to asses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faster and slower sprinters in key sprint variables that have not been assessed in previous work.Methods:Velocity-time and velocity-distance curves were generated using a mono-exponential function from 4 split times for 82 male sprinters during major athletics competitions.Key race variables-maximum velocity,the acceleration time constant(τ),and percentage of velocity lost(vLoss)-were derived for each athlete.Athletes were divided into tertiles,based on 100-m time,with the first and third tertiles considered to be the faster and slower groups,respectively,to facilitate further analysis.Results:Modelled split times and velocities displayed excellent accuracy and close agreement with raw measures(range of mean bias was-0.2%to 0.2%,and range of 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ICCs)was 0.935 to 0.999)except for 10-m time(mean bias was 1.6%±1.3%,and the ICC was 0.600).The 100-m sprint performance time and all 20-m split times had a significant near-perfect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maximum velocity(r≥-0.90)except for the 0 to 20-m split time,where a significantly large negative correlation was found(r=-0.57).The faster group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maximum velocity andτ(p<0.001),an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for vLoss(p=0.085).Conclusion:Coaches and researchers are encouraged to utilize the 4 split time method proposed in the current study to assess several key race variables that describe a sprinter’s performance capacities,which can be subsequently used to further inform trai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celeration Modelling Race phases Reaction time Split times
下载PDF
基于视频检测技术的城市快速路车流减速波传播特性
12
作者 袁月明 关伟 吴建平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7-61,68,共6页
选取一段频繁发生车流减速波现象的城市快速路作为数据采集地点,结合视频检测技术进行微观减速波数据采集与处理.基于减速波传播过程中车辆速度和加速度的数据分析,得出驾驶员在波传播过程中的微观行为特征,在此基础上给出减速波传播过... 选取一段频繁发生车流减速波现象的城市快速路作为数据采集地点,结合视频检测技术进行微观减速波数据采集与处理.基于减速波传播过程中车辆速度和加速度的数据分析,得出驾驶员在波传播过程中的微观行为特征,在此基础上给出减速波传播过程中驾驶员反应过程的具体描述,分为感知阶段、决策阶段和控制阶段;进一步从驾驶员感知时间、减速波传播速度和传播图像3方面对减速波传播特性进行研究,可为减速波微观仿真与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速波 微观行为 感知时间 传播速度 传播图像
下载PDF
停车视距制动模型 被引量:45
13
作者 袁浩 史桂芳 +1 位作者 黄晓明 程建川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59-862,共4页
从运动学原理出发,对停车视距的制动模型进行了改进,用制动减速度综合考察汽车制动这一复杂过程,规避了制动摩擦系数这一难以动态测量的变化参数.新的制动模型将汽车制动过程分为3个阶段:制动反应时间阶段、制动力上升时间阶段和全制动... 从运动学原理出发,对停车视距的制动模型进行了改进,用制动减速度综合考察汽车制动这一复杂过程,规避了制动摩擦系数这一难以动态测量的变化参数.新的制动模型将汽车制动过程分为3个阶段:制动反应时间阶段、制动力上升时间阶段和全制动时间阶段,推导了在制动力上升时间阶段和全制动时间阶段的制动距离,得出新的停车视距计算公式.并与现有标准和规范的取值进行了比较,研究了差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车速的增大,修正后取值与规范计算值的差异趋于增大;当车速小于60km/h时,修正取值与规范计算值的差值较小;当车速大于80km/h时,差值明显增大.在设计条件允许时可适当减小视距取值以降低工程造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车视距 减速度 制动反应时间
下载PDF
NURBS曲线高速高精度插补及加减速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李思益 罗为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42-1147,共6页
为满足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线高速高精度插补加工的需要,针对目前参数曲线插补加减速控制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方法。该方法考虑了高速高精度加工中容易超限的弓高误差和机床所能承受的法向加速度等因素,使进给速度既符合加减速... 为满足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线高速高精度插补加工的需要,针对目前参数曲线插补加减速控制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方法。该方法考虑了高速高精度加工中容易超限的弓高误差和机床所能承受的法向加速度等因素,使进给速度既符合加减速的要求,又能随曲线曲率自适应调整,因而可在提高轮廓加工精度同时,显著地减小加工过程对机床的冲击。同时,采取了改进、简化算法,实现了快速、实时自适应的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线插补的加减速控制。实例表明,该方法在实时插补过程中,满足了速度和加减速的要求,保证了插补加工的高速与高精度,且实现了速度的平滑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有理B样条 曲线插补 加减速控制 实时自适应控制 弓高误差 法向加速度
下载PDF
侵彻多层混凝土目标弹丸过载特性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虞青俊 李玉龙 +2 位作者 金连宝 邓琼 刘璞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17,22,共6页
研究了侵彻多层混凝土目标弹丸的过载特性,针对几种典型的弹丸初速度、混凝土靶板厚度以及混凝土强度,采用GRAFOR Ver.5商业程序进行了计算,得到了各种条件下的弹丸侵彻加速度过载曲线,分析了过载曲线的特征,为智能灵巧型引信提供设计... 研究了侵彻多层混凝土目标弹丸的过载特性,针对几种典型的弹丸初速度、混凝土靶板厚度以及混凝土强度,采用GRAFOR Ver.5商业程序进行了计算,得到了各种条件下的弹丸侵彻加速度过载曲线,分析了过载曲线的特征,为智能灵巧型引信提供设计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过载曲线 引信 侵彻
下载PDF
基于牛顿迭代法的S形加减速时间算法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杨亮亮 许守金 +1 位作者 史伟民 葛宏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12-916,942,共6页
S形加减速控制涉及求解多元高次方程或者不等式,且要求求解出来的最终解是非负数,为此根据时间最优原则和速度、加速度的限制条件,把S形加减速控制中所涉及的五元非线性方程组分解为2个二元非线性方程组和1个一元线性方程。采用牛顿迭... S形加减速控制涉及求解多元高次方程或者不等式,且要求求解出来的最终解是非负数,为此根据时间最优原则和速度、加速度的限制条件,把S形加减速控制中所涉及的五元非线性方程组分解为2个二元非线性方程组和1个一元线性方程。采用牛顿迭代法和迭代修正的方式逐步求解出符合要求的加减速时间,进而求出速度曲线,进行插补运算。仿真与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简明高效、运行稳定,能够满足高速高精数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形加减速控制 五元非线性方程 牛顿迭代法 时间最优原则
下载PDF
基于加减速时间控制的S形速度规划新算法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郑仲谦 王兴飞 +1 位作者 李松 李迪 《机电工程》 CAS 2014年第4期425-430,共6页
针对使用S形曲线加减速控制的7阶段模型时参数设定复杂以及使用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加减速时间控制的5阶段S曲线柔性加减速控制方法。S形曲线加减速控制的7阶段模型可以解决直线加减速方法中加速度、速度不连续导致的冲击问题,但是其... 针对使用S形曲线加减速控制的7阶段模型时参数设定复杂以及使用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加减速时间控制的5阶段S曲线柔性加减速控制方法。S形曲线加减速控制的7阶段模型可以解决直线加减速方法中加速度、速度不连续导致的冲击问题,但是其规划参数的设定复杂,使用过程中容易出错。通过对原有的S形曲线加减速控制的7阶段模型进行分析,建立了加减速时间与加速度、加加速度的函数关系,在保证速度控制平稳运行的前提下,使参数设定大大简化,使用更为方便;同时,解决了基于加减速时间控制的规划方法无法适用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利用基于加减速时间控制的5阶段模型控制方法可以在保证加速度、速度曲线连续,提高系统柔性的前提下,使参数设定更为简单直观,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曲线柔性加减速 加减速时间 规划算法
下载PDF
数控系统加减速控制与程序段终点速度规划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楚辉 邬义杰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6-57,60,共3页
加减速控制是CNC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以前的加减速控制技术通常或单独采用前加减速控制 ,或单独采用后加减速控制。本文提出一种采用前加减速控制 ,同时结合运用后加减速控制算法原理的策略 ,并且在加工前选择速度曲线模型 ,以提高数... 加减速控制是CNC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以前的加减速控制技术通常或单独采用前加减速控制 ,或单独采用后加减速控制。本文提出一种采用前加减速控制 ,同时结合运用后加减速控制算法原理的策略 ,并且在加工前选择速度曲线模型 ,以提高数控系统的加工精度、实时性和通用性。同时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在数控系统加工过程中 ,在程序段终点处存在速度无规则突跳的现象 ,讨论了该现象所带来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系统 加减速控制 终点速度规划 实时性 柔性 数控加工
下载PDF
基于新型加减速曲线和实时控制方案的步进电机运行平稳性及噪声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小虎 王鹤 许家林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907-1911,共5页
基于步进电机的加减速曲线和控制方案两方面对步进电机的运行平稳性及噪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首先通过角加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式(a-ω方程)构造出不产生柔性冲击的S型、e/e型及Cos型步进电机加减速曲线;其次优化步进电机控制方案,包括... 基于步进电机的加减速曲线和控制方案两方面对步进电机的运行平稳性及噪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首先通过角加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式(a-ω方程)构造出不产生柔性冲击的S型、e/e型及Cos型步进电机加减速曲线;其次优化步进电机控制方案,包括改善步进电机速度过渡的平滑性,运用迭代算法简化计算以提高控制器的运算速度,采用实时计算的方式节省存储资源。噪声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驱动方案相比,采用Cos型加减速曲线和实时控制方案的步进电机系统运行平稳,启动过程噪声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进电机 加减速曲线 迭代算法 实时控制 噪声
下载PDF
基于Sigmoid函数的S型加减速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方佳伟 蔡锦达 +1 位作者 姚莹 张大伟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33-938,共6页
针对机械设备运动的平稳性问题,提出了基于Sigmoid函数的S型加减速控制方法,以减小机械设备启停阶段的抖动以及抖动时间。从位移、速度、加速度以及加加速度等方面论证了该控制方法的可行性;采用非等时离散化的时间规划方法对加减速的... 针对机械设备运动的平稳性问题,提出了基于Sigmoid函数的S型加减速控制方法,以减小机械设备启停阶段的抖动以及抖动时间。从位移、速度、加速度以及加加速度等方面论证了该控制方法的可行性;采用非等时离散化的时间规划方法对加减速的时间分段进行了优化与改进;采用时间与速度数组遍历查询的方法进行了程序设计;通过基于ARM9微控制器的龙门式点样仪进行了实验测试;利用激光跟踪仪对实验进行了测量。研究结果表明:基于Sigmoid函数的S型加减速控制方法相比于阶跃信号控制方法可降低机械设备启停阶段62.5%的抖动,相比于7段加减速控制方法可降低33.3%的抖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GMOID函数 S型加减速 时间规划 ARM9 龙门式点样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