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面向海量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的洪水淹没区快速生成算法 被引量:21
1
作者 沈定涛 王结臣 +2 位作者 张煜 黄俊 胡承芳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45-652,共8页
常见种子点填充算法在实现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下的洪水淹没区生成时,具有难以处理大数据量、过多的递归计算易导致算法效率较低等缺点。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面向海量DEM数据的洪水淹没区生成算法分块压... 常见种子点填充算法在实现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下的洪水淹没区生成时,具有难以处理大数据量、过多的递归计算易导致算法效率较低等缺点。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面向海量DEM数据的洪水淹没区生成算法分块压缩追踪法,该算法采用条带分块和实时栅格压缩存储技术,以解决海量地形数据下的淹没分析计算问题。最后,通过将本算法与常见种子点填充算法和分块种子点填充算法进行了对比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本算法不仅较好地解决了海量DEM数据下的洪水淹没区生成问题,与常规种子点填充算法和分块种子点填充算法相比亦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量地形数据 淹没分析 种子填充 压缩存储 数字高程模型
原文传递
正射遥感影像地图制作技术在岷江上游滑坡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濮国梁 杨武年 刘汉超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312-317,共6页
正射遥感影像地图是对遥感数字图像进行几何校正和投影差改正 ,并与数字化的简化地形图复合的一种新图 ,或是直接用遥感图像采用特定方法生成的具有地形要素的一种新的图种。该文介绍了陆地卫星 TM正射遥感影像地图的制作 ;利用卫星正... 正射遥感影像地图是对遥感数字图像进行几何校正和投影差改正 ,并与数字化的简化地形图复合的一种新图 ,或是直接用遥感图像采用特定方法生成的具有地形要素的一种新的图种。该文介绍了陆地卫星 TM正射遥感影像地图的制作 ;利用卫星正射遥感影像地图 ,分析、解译出岷江上游地区 87个滑坡和崩塌体。采纳数据融合技术 ,对该区正射遥感影像进行重建 ,突出地形细节 ,提高了滑坡和崩塌体的解译精度。 3S技术结合 ,对岷江上游地区进行了三维重现 ,建立了岷江在汶川 -茂汶段的遥感信息三维模拟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射遥感影像地图 滑坡 崩塌 堵江事件
下载PDF
GF-1遥感大数据自动化正射校正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5
3
作者 叶思菁 张超 +3 位作者 王媛 刘帝佑 杜振博 朱德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266-273,共8页
近年来随着遥感数据的爆炸性增长,快速、稳定的自动化影像正射校正成为遥感大数据处理的重要环节。该文在分析GF-1遥感大数据组织方式与元数据特征的基础上,将有理多项式模型正反变换与数字高程数据提取结合,设计实现自动化正射校正系统... 近年来随着遥感数据的爆炸性增长,快速、稳定的自动化影像正射校正成为遥感大数据处理的重要环节。该文在分析GF-1遥感大数据组织方式与元数据特征的基础上,将有理多项式模型正反变换与数字高程数据提取结合,设计实现自动化正射校正系统,并以提高正射校正计算效率与稳定性为目标,研究待校正影像对应数字高程数据快速提取方法,待校正影像分块读取策略等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20景覆盖不同地形区域GF-1 8 m多光谱正射校正影像选择均匀分布的检查点,以Google Earth影像中同名点坐标为真值,分析校正误差及收敛情况,试验结果 X(纬线方向)方向和Y(经线方向)方向最大误差均小于16.863 m,距离误差小于23 m,并且92.25%的检查点误差小于16 m(2个像元)。该文提出的自动化正射校正方案在山地地形与平原地形均表现出良好的校正精度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数据处理 正射校正 数字高程模型 提取 RPC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GF-1
下载PDF
无人机载雷达在露天矿边坡位移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贺凯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8-120,124,共4页
将无人机载雷达技术应用在露天煤矿边坡位移监测中,通过对机载激光雷达系统组成和测距原理的研究,以及数据生成环节和数据处理流程的研究,获取露天矿边坡的数字高程模型。通过对点云数据的分析表明,该技术可获取矿山边坡的数字高程模型... 将无人机载雷达技术应用在露天煤矿边坡位移监测中,通过对机载激光雷达系统组成和测距原理的研究,以及数据生成环节和数据处理流程的研究,获取露天矿边坡的数字高程模型。通过对点云数据的分析表明,该技术可获取矿山边坡的数字高程模型及边坡形态,为矿山边坡变形监测与灾害预报提供有效的预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载雷达 露天矿山边坡 边坡位移监测 点云数据 数字高程模型
下载PDF
基于DEM的鄱阳湖区沟谷网络提取及沟壑密度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张秀平 许小华 +1 位作者 钟发牯 张生 《江西水利科技》 2011年第2期83-86,共4页
利用鄱阳湖区1:250 000比例尺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采用水文分析方法提取了鄱阳湖区沟谷网络,并以提取的沟谷网络数据为基础,计算出了鄱阳湖区沟壑密度,分析了沟壑密度空间分布规律,由此而得出了鄱阳湖区河谷分布密集的特征,为鄱阳... 利用鄱阳湖区1:250 000比例尺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采用水文分析方法提取了鄱阳湖区沟谷网络,并以提取的沟谷网络数据为基础,计算出了鄱阳湖区沟壑密度,分析了沟壑密度空间分布规律,由此而得出了鄱阳湖区河谷分布密集的特征,为鄱阳湖区的水利工程设计和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数字高程模型 沟谷网络 沟壑密度
下载PDF
机载LiDAR点云体元化及其在3D滤波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王丽英 徐艳 李玉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73-182,共10页
相较于规则格网、不规则三角网和点云等数据结构,体元的优势在于其既是真3D结构同时又隐含有邻域关系。提出了一种二值(1和0)3D体元数据结构模型以重构机载Li DAR点云,在此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体元的3D滤波算法。该算法首先选取... 相较于规则格网、不规则三角网和点云等数据结构,体元的优势在于其既是真3D结构同时又隐含有邻域关系。提出了一种二值(1和0)3D体元数据结构模型以重构机载Li DAR点云,在此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体元的3D滤波算法。该算法首先选取高程最低目标体元作为地面种子体元,然后标记与其3D连通的"1值"体元集合为地面体元。采用ISPRS标准测试数据验证提出算法。结果的定量分析表明算法平均Kappa系数在相对平坦、不连续及陡坡地形分别为92.94%、60.43%和73.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元 数据结构 滤波 数字高程模型 机载激光雷达
下载PDF
基于高精度地基LiDAR技术的活动断层错断地貌研究——以冷龙岭活动断裂带为例 被引量:7
7
作者 康帅 张景发 +2 位作者 崔效峰 姜文亮 焦其松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1-71,共11页
高精度地形测量是活动断裂带定量研究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强震活动形成的错断地貌进行测量分析,可以估算断层位移,分析断层破裂的历史过程,揭示强震复发特征。激光雷达测距技术(LiDAR)为研究断层破裂特征提供了重要手段。选取青藏高原东... 高精度地形测量是活动断裂带定量研究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强震活动形成的错断地貌进行测量分析,可以估算断层位移,分析断层破裂的历史过程,揭示强震复发特征。激光雷达测距技术(LiDAR)为研究断层破裂特征提供了重要手段。选取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冷龙岭活动断裂为研究目标,利用地基LiDAR对一些典型错断地貌进行了测量,并就地基LiDAR构建活动断层三维错断地貌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测量得到的点云数据进行点云匹配、镶嵌、植物滤除以及不规则三角网建模处理,得到了0.05m空间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划分了地貌单元,识别了断层陡坎与断层错断冲沟等地貌,实现了对断裂微地貌形态的高清晰度三维再现,并据此揭示了沿断裂带存在的多次地震事件,断裂主要表现为左旋走滑活动,并具有微小的倾滑运动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龙岭断裂 点云数据 不规则三角网 数字高程模型
下载PDF
实景三维立体地形数据体系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德元 王宝山 +1 位作者 赵栋梁 曹鹏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1年第S01期256-258,共3页
实景三维立体地形数据体系建设以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中数字高程模型、正射影像和矢量数据为基础,其成果可全方位地展现资源建设区域的地理信息特征和地形、地物最基础的信息。本文主要对数据体系建设中资源三号卫星立体影像数据联合区域... 实景三维立体地形数据体系建设以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中数字高程模型、正射影像和矢量数据为基础,其成果可全方位地展现资源建设区域的地理信息特征和地形、地物最基础的信息。本文主要对数据体系建设中资源三号卫星立体影像数据联合区域网平差、不同类别区域的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正射影像和矢量生产、数据库设计与建设、数据集成管理和服务统计分析展示等关键技术流程进行优化研究,为将来实景三维数据应用于自然资源确权、旅游、公安、应急、历史名城等更多专业应用服务领域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景三维 立体地形数据 数字高程模型
下载PDF
机载激光雷达林区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9
作者 苏永涛 邢艳秋 +2 位作者 焦义涛 邢万里 尤号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0-34,共5页
选择地处草原和森林过渡地带的上库力农场作为研究区(E120°36'50.48″~120°52'56.53″,N50°21'11.08″~50°24'32″),由机载激光雷达Leica ALS60采集实验数据,对Terra Solid分类获取的地形点建立数... 选择地处草原和森林过渡地带的上库力农场作为研究区(E120°36'50.48″~120°52'56.53″,N50°21'11.08″~50°24'32″),由机载激光雷达Leica ALS60采集实验数据,对Terra Solid分类获取的地形点建立数字高程模型(DEM);利用IDL编译一次样条有限元内插法对点云数据进行分块处理,分析生产DEM的精度。结果表明:1.0、1.5、2.0 m三种不同分辨率的DEM精度,分别为0.034、0.078、0.096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激光雷达 点云数据 数字高程模型 一次样条有限元法
下载PDF
一种多进制小波变换DEM数据简化方法
10
作者 王宇宙 赵宗涛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7-108,111,共3页
通过对DEM数据的二维多进制小波变换系数特征的讨论,针对三维地理景观的动态、实时绘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进制小波变换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压缩方法,给出了DEM数据多进制小波系数编码压缩算法及其算法实验结果。
关键词 多进制小波 小波变换 数据压缩 数字高程模型
下载PDF
基于ArcGIS的河道地形图高程数据质量检查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少聪 陈细润 胡创 《水利水电快报》 2020年第10期15-18,共4页
高程是描述河道数字化地形图的基础数据,其数据质量直接影响河道地形图的成果应用,因此河道数字化地形图的高程数据质量检查尤为重要。但在河道地形图生产过程中,由于地形数据量大且复杂,高程数据的质量检查与修改工作十分困难。以溪洛... 高程是描述河道数字化地形图的基础数据,其数据质量直接影响河道地形图的成果应用,因此河道数字化地形图的高程数据质量检查尤为重要。但在河道地形图生产过程中,由于地形数据量大且复杂,高程数据的质量检查与修改工作十分困难。以溪洛渡库区部分河道地形图为例,利用ArcGIS软件提取河道地形图中的高程数据,借助ArcGIS中的3D analyst工具建立河道数字高程模型,并对其分层设色;通过颜色对比,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到异常的点或线,高效完成河道地形图高程数据质量检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程数据检查 河道地形图 ArcGIS软件 3D analyst 数字高程模型
下载PDF
基于MapGIS的气象预报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2
作者 秦凯 吴艳果 《地理空间信息》 2007年第5期61-63,共3页
介绍了以MapGIS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平台所开发的气象预报分析系统(WeatherGIS)的组织结构,数据录入、来源数据编辑、数据处理、结果数据编辑、数据输出、系统设置等模块的主要功能,以及系统应用状况。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气象预报 数据处理 数字高程模型
下载PDF
工程测绘中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姚显瑞 《科技资讯》 2024年第9期29-31,共3页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无人机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成为现代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工程测绘领域,传统的测绘方法往往耗时耗力,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而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的出现,为工程测绘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因此,旨...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无人机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成为现代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工程测绘领域,传统的测绘方法往往耗时耗力,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而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的出现,为工程测绘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因此,旨在深入研究工程测绘中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的应用,探讨其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测绘 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 数据获取 数字高程模型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DEM一体化融合技术构建水利枢纽三维地形技术研究与应用
14
作者 阿曼·热夏提 董改改 《价值工程》 2024年第8期122-124,共3页
本文通过研究多尺度DEM一体化融合技术,构建了水利枢纽的三维地形模型,并深入研究了该技术在数字孪生乌鲁瓦提水利工程汛期模拟、汛期预演、汛期预警中的应用。首先对不同尺度DEM数据进行预处理,如数据清洗和去噪,以提高数据质量,然后... 本文通过研究多尺度DEM一体化融合技术,构建了水利枢纽的三维地形模型,并深入研究了该技术在数字孪生乌鲁瓦提水利工程汛期模拟、汛期预演、汛期预警中的应用。首先对不同尺度DEM数据进行预处理,如数据清洗和去噪,以提高数据质量,然后采用多尺度分析方法,将不同尺度的DEM数据进行一体化融合,得到更准确、全面的地形信息。该技术的核心是基于多分辨率频域融合方法,将高分辨率DEM数据与低分辨率的DEM数据结合起来。通过分析不同尺度上的地形特征,可以提取出更丰富的地貌信息,为水利工程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DEM 融合技术 数字孪生 数据底板 数字高程模型
下载PDF
基于三维GIS的煤矿数据集成自动化监测系统
15
作者 苏雄 李小龙 贺杰伟 《自动化与仪表》 2024年第3期121-125,共5页
为了有效监控煤矿中人员、设备的安全性,该文设计基于三维GIS的煤矿数据集成自动化监测系统。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煤矿,利用各类传感器采集顶板压力、煤尘、瓦斯等监测数据,提出无线传感器节点定位算法,将RSSI测距定位方法与Euclidea... 为了有效监控煤矿中人员、设备的安全性,该文设计基于三维GIS的煤矿数据集成自动化监测系统。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煤矿,利用各类传感器采集顶板压力、煤尘、瓦斯等监测数据,提出无线传感器节点定位算法,将RSSI测距定位方法与Euclidean算法相结合,确定传感器节点位置;利用OPC技术集成各类异构煤矿监测数据,引入三维GIS监测平台,通过数字高程模型构建煤矿模型,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结果,实现煤矿监测数据的可视化。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煤矿数据集成的自动化监测误差能够控制在0.05%范围内,针对异常监测结果进行预警,能够有效实现煤矿可视化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GIS 煤矿 数据集成 自动化监测 无线传感器 数字高程模型
下载PDF
天然次生林的土地分类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友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2期30-33,共4页
:以凉水林场地形图、林相图、航空像片、1989年的小班调查薄等资料为基础建立了以栅格数据为基础的数字化高程模型,产生了具有栅格数据结构的坡度、坡向数据文件,并和以林班号、小班号为标识符的属性数据文件一体化,然后应用二倍的公息... :以凉水林场地形图、林相图、航空像片、1989年的小班调查薄等资料为基础建立了以栅格数据为基础的数字化高程模型,产生了具有栅格数据结构的坡度、坡向数据文件,并和以林班号、小班号为标识符的属性数据文件一体化,然后应用二倍的公息服从于 χ2 分布进行因子筛选,以信息增量为相似系数作为天然次生林地分类的量化指标,进行地类的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次生林 栅格数据结构 森林 土地分类
下载PDF
中小比例尺地形图数据更新方法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萃莲 付治河 顾春梁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2年第9期200-202,共3页
主要介绍利用大比例尺地形图缩编更新制作中小比例尺地形图的方法,并以1∶2 000比例尺地形图缩编更新制作1∶5 000 DLG为例,阐述了其制作步骤及精度分析。
关键词 源数据 缩编更新 数字线化图 数字高程模型 精度检测
下载PDF
卫星遥感影像在高压送电线路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瑾瑜 《山东电力技术》 2007年第5期30-32,共3页
在500kV滕州~临沂~日照~黄岛工程勘测设计中,利用卫星遥感影像进行路径方案优选、并实现了实景的三维漫游和大比例尺平断面数据提取,为设计专业提供了准确的测量数据,极大提高了线路勘测设计水平和精度。
关键词 VirtuoZo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DEM 正射影像 矢量化 线划图
下载PDF
Global Mapper软件在新建铁路预可研阶段选线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小刚 《高速铁路技术》 2017年第4期34-37,共4页
新建铁路项目前期投入较少的人力、物力,缩短项目周期是设计单位所需解决的问题,因此选线过程中快速生成多方案的地形DEM数据模型尤为重要。Global Mapper软件作为一款小型地理信息软件,应用软件专题地图制作功能,可绘制项目地理位置示... 新建铁路项目前期投入较少的人力、物力,缩短项目周期是设计单位所需解决的问题,因此选线过程中快速生成多方案的地形DEM数据模型尤为重要。Global Mapper软件作为一款小型地理信息软件,应用软件专题地图制作功能,可绘制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线路平纵断面缩图,易于操作,出图效率高。该软件支持栅格、矢量、高程数据等多种显示和处理,应用全球免费的STER数据,可以高效生产研究区域内的DEM高程模型,能够达到铁路项目预可研以及部分项目可研阶段的精度要求,具有实用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bal MAPPER STER数据 地形图 数字高程模型 铁路选线
下载PDF
一种多源DEM数据无缝拼接融合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胜旋 关永贤 王克平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7-60,共4页
针对两个存在重叠区域的多源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据,经过坐标转换、高程统一、加密抽稀等初步处理后,在重叠区域内绘制一条多段重叠线并进行等间距节点插值,插值间距与DEM的网格间距一致。然后利用这些节点分别从两个DEM曲... 针对两个存在重叠区域的多源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据,经过坐标转换、高程统一、加密抽稀等初步处理后,在重叠区域内绘制一条多段重叠线并进行等间距节点插值,插值间距与DEM的网格间距一致。然后利用这些节点分别从两个DEM曲面上提取高程值,通过分析同一节点上两个DEM的高程偏差,最后分别对两个DEM重叠线缓冲区内的网格节点进行高程值调整,距离重叠线越近的网格节点,调整幅值越大,反之越小。利用本技术可实现两个DEM在重叠线处实现无缝拼接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拼接 无缝融合 数据融合 数据拼接 数字高程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