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储藏温度对3种海水鱼产生生物胺的规律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丁海燕 孙晓杰 +5 位作者 宁劲松 盛晓风 赵艳芳 尚德荣 康绪明 李兆新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2-177,共6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3种典型海水鱼在不同温度储藏时,肌肉中生物胺产生的规律。研究发现:随着储藏温度的升高,鱼肉腐败加速,生物胺含量增加速率上升;其中尸胺、组胺和酪胺受温度影响较大,是衡量水产品腐败的主要指标;亚精胺的产...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3种典型海水鱼在不同温度储藏时,肌肉中生物胺产生的规律。研究发现:随着储藏温度的升高,鱼肉腐败加速,生物胺含量增加速率上升;其中尸胺、组胺和酪胺受温度影响较大,是衡量水产品腐败的主要指标;亚精胺的产生受温度影响较小。因此,低温储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保鲜方法。在不同储藏温度条件下,不同鱼种产生的生物胺种类也不相同;4℃储藏发生腐败后,鲐鱼主要产生尸胺和酪胺,蓝点马鲛产生组胺,大黄鱼产生尸胺、组胺和酪胺;20℃时,随着腐败的加剧,鲐鱼和蓝点马鲛主要产生尸胺和组胺,大黄鱼产生尸胺。因此,食用不新鲜的青皮红肉鱼中毒,不能仅仅视为组胺引起的中毒,而应该是多种生物胺共同引起的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鱼 青皮红肉鱼 生物胺 温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