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舞龙习俗的文化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生逻辑 |
吕韶钧
彭芳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7
|
|
2
|
贵州丹寨“锦鸡舞”鸟图腾文化考 |
王声珅
|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0
|
|
3
|
田野中的舞蹈——对舞蹈民族志的思考 |
王超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9
|
|
4
|
认同的政治:大众媒介视野中广场舞纠纷的软性治理——以武汉广场舞报道为例 |
张钢花
张德胜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7
|
|
5
|
“文化外交”视野下的新中国舞蹈国际影响力研究(1949—1966年) |
武艳
|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广场舞群体年轻化现象的样态特征、生成逻辑与治理启示——基于重庆市20支舞队的田野考察 |
余思均
熊禄全
|
《山东体育科技》
|
2024 |
0 |
|
7
|
身体视角下的民俗技艺传承--以席狮舞为例 |
李文鸿
吴琦
李雪
佛锋义
|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8
|
论舞蹈语言的符号性认同 |
刘厦静
王列生
|
《当代舞蹈艺术研究》
|
2021 |
3
|
|
9
|
“舞龙”对促进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作用研究 |
傅雪祥
毕玉祥
|
《武术研究》
|
2018 |
3
|
|
10
|
论扎迪·史密斯新作《摇摆时光》中舞蹈的多重隐喻功能 |
王卓
|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
2020 |
3
|
|
11
|
民国时期上海舞女身份研究 |
任文惠
|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2
|
仪式表演视角下连南瑶族自治县排瑶“耍歌堂”舞蹈文本阐释 |
李婷
代宏
|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13
|
为何而舞:中国苗族舞蹈艺术的展演与族群认同 |
曹端波
王唯惟
|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
2015 |
2
|
|
14
|
舞蹈的本质——西方舞蹈哲学研究综述 |
孙晓牧
|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
2019 |
1
|
|
15
|
醒狮传承者的身份趋向与群体特征 |
谢中元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 |
2
|
|
16
|
中国舞蹈人类学研究热点透视(2017—2021) |
朱奕
谈瀚镁
|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
2023 |
0 |
|
17
|
文化认同视阈下广场舞软性治理联动机制构建 |
孙丽红
邱建钢
|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18
|
传承·创新·交融:中越麒麟舞的具身认知与文化认同 |
彭瑞琪
|
《晋中学院学报》
|
2023 |
1
|
|
19
|
先秦舞者的身份及其地位 |
魏代富
赵璐
|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20
|
伊犁哈萨克黑走马舞的文化阐释 |
任慧婷
|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
2016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