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1篇文章
< 1 2 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械结合面静动态特性研究回顾及展望 被引量:58
1
作者 张学良 徐格宁 温淑花 《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276-281,共6页
介绍了结合面的基本概念 ,全面回顾分析并总结了结合面静动态特性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机械结合面 接触刚度 接触阻尼 振动
下载PDF
颗粒阻尼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59
2
作者 鲁正 吕西林 闫维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共7页
介绍颗粒阻尼技术基本概念、耗能机理及国内外应用与研究概况;系统阐述颗粒阻尼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发展,简述多自由度结构附加颗粒阻尼器离散元模拟方法;重点介绍颗粒阻尼技术应用于土木工程实例及相应研究,指出其在应用中的... 介绍颗粒阻尼技术基本概念、耗能机理及国内外应用与研究概况;系统阐述颗粒阻尼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发展,简述多自由度结构附加颗粒阻尼器离散元模拟方法;重点介绍颗粒阻尼技术应用于土木工程实例及相应研究,指出其在应用中的诸多优点及使用潜力,针对研究的难点与不足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阻尼 非阻塞性颗粒阻尼 冲击阻尼 离散单元法 振动控制
下载PDF
高分子阻尼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3
作者 吕生华 梁国正 范晓东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6,共6页
介绍了高分子材料的阻尼原理和评价方法 ,综述了高分子阻尼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讨论了设计制备高性能阻尼高分子材料的原理和方法。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 阻尼材料 振动 噪音 杂化 互穿聚合物网络
下载PDF
汽轮机阻尼围带长叶片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43
4
作者 谢永慧 张荻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86-90,共5页
为了获得阻尼围带叶片的振动特性,提高汽轮机阻尼叶片的设计水平,采用扭曲梁单元模型,推导了阻尼围带的刚度和阻尼矩阵,建立了阻尼围带长叶片振动分析模型,并且在分析阻尼围带叶片整圈节径振动时采用了波传递方法进行降阶,以提高计算效... 为了获得阻尼围带叶片的振动特性,提高汽轮机阻尼叶片的设计水平,采用扭曲梁单元模型,推导了阻尼围带的刚度和阻尼矩阵,建立了阻尼围带长叶片振动分析模型,并且在分析阻尼围带叶片整圈节径振动时采用了波传递方法进行降阶,以提高计算效率。360mm阻尼围带叶片的分析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然后再详细分析了某阻尼围带末级长叶片的振动特性,获得了叶片的扭转恢复角、静频和动频以及节径振动的坎贝尔图,其中静频和动频与三维模型计算结果对比表明了发展出来模型计算结果的合理性。文中建立的模型也可以推广应用于具有其它阻尼器叶片的动力分析,作为阻尼叶片优化设计的基础,为阻尼叶片设计提供实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阻尼叶片 振动特性 数值分析
下载PDF
压电智能柔性梁振动主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吴大方 刘安成 +1 位作者 麦汉超 房元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0-163,共4页
利用压电陶瓷作为作动器 ,对柔性悬臂梁进行了振动主动控制研究 .分析了压电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 .采用独立模态控制法对柔性悬臂梁的前两阶模态实施主动控制 .实验结果表明 ,通过振动主动控制明显增加了柔性悬臂梁的结构阻尼 ... 利用压电陶瓷作为作动器 ,对柔性悬臂梁进行了振动主动控制研究 .分析了压电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 .采用独立模态控制法对柔性悬臂梁的前两阶模态实施主动控制 .实验结果表明 ,通过振动主动控制明显增加了柔性悬臂梁的结构阻尼 ,取得了十分有效的振动抑制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结构 振动 控制问题 压电陶瓷
下载PDF
路基压实黄土动力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0
6
作者 李又云 谢永利 刘保健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37-1046,共10页
在大量动三轴试验的基础上,对压实黄土的动力特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压实黄土的动应力-应变曲线在一定条件下近似为双曲线模型,并得到部分试样的模型参数取值。压实黄土动弹性模量随着动应变的增加而减小,逐渐趋于稳定,并且在不同... 在大量动三轴试验的基础上,对压实黄土的动力特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压实黄土的动应力-应变曲线在一定条件下近似为双曲线模型,并得到部分试样的模型参数取值。压实黄土动弹性模量随着动应变的增加而减小,逐渐趋于稳定,并且在不同干密度、不同含水率及不同围压状态下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阻尼比受含水率、固结应力比、干密度及围压等因素的影响,综合反映为随动应变的增加而增加,取值为0.2~0.3,但离散性较强。振陷变形与干密度、含水率及荷载作用次数有着密切关系,干密度愈大,含水量越小,振动次数愈大;在同等的应力条件下,振陷变形愈小,并且存在一临界动应力。当动应力小于该值时,振陷变形较小,与动应力近似线性关系;当动应力大于该值时,振陷变形增加较快,呈现明显的非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压实黄土 动弹性模量 固结应力比 阻尼比 振陷变形
下载PDF
减震沟对爆破震动减震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8
7
作者 方向 高振儒 +2 位作者 龙源 毛志远 刘维柱 《工程爆破》 2002年第4期20-23,42,共5页
减震沟是降低爆破地震效应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结合工程项目实际,进行减震沟的爆破实验,对有无减震沟的爆破地震波进行了现场测试,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研究减震沟对爆破震动作用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合理利用减震沟可明显降低爆... 减震沟是降低爆破地震效应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结合工程项目实际,进行减震沟的爆破实验,对有无减震沟的爆破地震波进行了现场测试,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研究减震沟对爆破震动作用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合理利用减震沟可明显降低爆破地震强度,改变地震波频率结构,分散能量,有利于减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震效果 爆破实验 减震沟 爆破震动 回归分析 地震波 核电站 石方爆破
下载PDF
机载光电侦察平台复合减振设计 被引量:37
8
作者 王平 王伟 +2 位作者 丁金伟 程志峰 刘家燕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3-89,共7页
为减小振动对机载光电侦察平台成像质量和稳定精度的影响,对光电平台进行了复合减振设计。分析了复合减振原理,针对以往单级隔振系统存在的缺点在平台内框架和外框架之间设计了二级减振系统,更加有效地隔离了外框架传递到内框架上的振... 为减小振动对机载光电侦察平台成像质量和稳定精度的影响,对光电平台进行了复合减振设计。分析了复合减振原理,针对以往单级隔振系统存在的缺点在平台内框架和外框架之间设计了二级减振系统,更加有效地隔离了外框架传递到内框架上的振动。采用二维参数优化方法计算出了复合减振系统的最优固有频率比fopt为1.43,最优阻尼比ζopt为0.243。最后,通过振动试验验证了光电平台复合减振效果。与以往单级隔振系统相比,复合减振系统的最大振动传递率降低了50%,振动传递率小于1的频率范围更宽,高频时传递率的衰减程度也大大优于单级隔振系统。得到的结果表明了光电平台复合减振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平台 复合减振 振动传递率 减震器
下载PDF
大跨度斜拉桥斜拉索阻尼减振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9
作者 汪正兴 王波 柴小鹏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19,共7页
斜拉索振动机理复杂且危害严重,需要采取附加阻尼技术抑制斜拉索的振动,对斜拉索的振动特性和阻尼器的减振机理进行研究总结。首先计算34座斜拉桥最长索的Scruton数,与已有的理论分析、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工程实践结论进... 斜拉索振动机理复杂且危害严重,需要采取附加阻尼技术抑制斜拉索的振动,对斜拉索的振动特性和阻尼器的减振机理进行研究总结。首先计算34座斜拉桥最长索的Scruton数,与已有的理论分析、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工程实践结论进行验证,确定了斜拉索可能发生的涡激振动、风雨振、参数共振和内共振、尾流驰振等各自对应的抑振目标阻尼参数;然后对常见阻尼器的阻尼作用机理、位移传递形式、耐久性分别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各种阻尼器的适用范围,并从作用机理和试验验证两方面重点介绍了杠杆质量阻尼器的减振效率的优越性;最后提出斜拉索阻尼减振技术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斜拉索 振动特性 减振机理 阻尼参数 杠杆质量阻尼器 振动控制
下载PDF
磁流变阻尼器对斜拉索振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王修勇 陈政清 +1 位作者 高赞明 倪一清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2-28,48,共8页
大跨度斜拉桥拉索的风雨振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应用磁流变阻尼器进行拉索振动控制是一种新的探索。本文采用模态坐标表示的拉索运动方程和Bingham模型,对磁流变阻尼器-拉索系统的阻尼特性进行了全面仿真模拟,得到了阻尼器安装位... 大跨度斜拉桥拉索的风雨振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应用磁流变阻尼器进行拉索振动控制是一种新的探索。本文采用模态坐标表示的拉索运动方程和Bingham模型,对磁流变阻尼器-拉索系统的阻尼特性进行了全面仿真模拟,得到了阻尼器安装位置、外部激励大小及阻尼器输入电压等参数对系统前三阶模态阻尼比的影响规律,介绍了在洞庭湖大桥应用磁流变阻尼器进行拉索振动控制的试验研究情况,试验与仿真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仿真计算模型和方法是正确的和可行的。对磁流变阻尼器减振效果的仿真计算表明,该阻尼器具有很好的减振性能。在实际风雨振发生时实测的加速度响应进一步印证了仿真结果,表明应用磁流变阻尼器能很好地抑制拉索风雨振现象,磁流变阻尼器将是抑制拉索风雨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这些对于应用磁流变阻尼器进行拉索振动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器 斜拉桥 风雨振动 振动控制
下载PDF
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的减振机理 被引量:31
11
作者 陈小平 王平 陈嵘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9-72,共4页
为了揭示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的减振机理,为轨道减振设计提供理论依据,运用模态分析法,分析扣件刚度、块下胶垫刚度及部件刚度匹配对轨道减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扣件刚度对钢轨570 Hz以下的振动具有较好的减缓作用,对钢轨的高频振... 为了揭示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的减振机理,为轨道减振设计提供理论依据,运用模态分析法,分析扣件刚度、块下胶垫刚度及部件刚度匹配对轨道减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扣件刚度对钢轨570 Hz以下的振动具有较好的减缓作用,对钢轨的高频振动基本没有减缓作用;降低块下胶垫刚度能提高块下胶垫的减振效果;扣件与块下胶垫刚度同取为20-40 kN/mm时,钢轨与支承块将产生共振作用,较高的扣件刚度与较低的块下胶垫刚度相匹配,能提高轨道的减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振 机理 弹性支承块 模态分析 无砟轨道
下载PDF
具有分支电路的可控压电阻尼减振技术 被引量:19
12
作者 王建军 李其汉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89-403,共15页
对近10年来国内外关于具有分支电路的可控压电阻尼减振技术研究的进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评述和讨论。文中首先说明了具有分支电路的压电阻尼减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形式,然后较为全面的评述不同形式基本分支电路压电阻尼系统的基本特... 对近10年来国内外关于具有分支电路的可控压电阻尼减振技术研究的进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评述和讨论。文中首先说明了具有分支电路的压电阻尼减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形式,然后较为全面的评述不同形式基本分支电路压电阻尼系统的基本特点和研究进展,在讨论了以基本分支电路压电阻尼系统为基础的各种具有可控特性的分支电路压电阻尼系统(包括半主动的和主动-被动杂交的分支电路压电阻尼系统)的研究与发展之后,说明了这种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最后建议了今后应深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电路 压电阻尼 可控特性 减振技术 振动控制 压电材料
下载PDF
压电驱动器用于薄板型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陈伟民 管德 +1 位作者 李敏 诸德超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9-112,共4页
对一个带有压电铺层的悬臂层合板进行了振动主动控制的分析和试验。不但采用了速率反馈 ,还用现代控制理论的设计方法研究了最优控制问题 ,设计了相应的数字式控制试验系统 ,进行了试验验证 ,并对 2种控制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压电驱动器 机电耦合 阻尼 速率反馈 压电铺层 悬臂层合板 薄板型结构振动控制
下载PDF
基于悬臂梁的颗粒阻尼实验 被引量:26
14
作者 夏兆旺 单颖春 刘献栋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737-1741,共5页
以填充颗粒的悬臂梁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结构阻尼随颗粒各参数呈非线性变化的特性;同时,还系统研究了颗粒参数和结构参数的变化对结构减振效果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颗粒阻尼可以使得梁的阻尼比最大增加到492%;颗粒密度越大减振效果越... 以填充颗粒的悬臂梁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结构阻尼随颗粒各参数呈非线性变化的特性;同时,还系统研究了颗粒参数和结构参数的变化对结构减振效果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颗粒阻尼可以使得梁的阻尼比最大增加到492%;颗粒密度越大减振效果越好;在填充率为70%左右时系统的阻尼比最大;在振幅较大的位置打孔洞填入颗粒材料时,颗粒减振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悬臂梁 颗粒阻尼 减振 非线性
下载PDF
城市复杂环境下基坑土石方爆破振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熊祖钊 易流 +2 位作者 黄小武 钟冬望 马建军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5-49,共5页
以武汉南国昙华林基坑土石方爆破工程为背景,介绍了城市复杂环境下建筑基坑土石方爆破工程中爆破振动的控制措施。重点研究了不同装药结构和开挖减震沟对爆破振动峰值的影响,并对现场试验监测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选择两层装药... 以武汉南国昙华林基坑土石方爆破工程为背景,介绍了城市复杂环境下建筑基坑土石方爆破工程中爆破振动的控制措施。重点研究了不同装药结构和开挖减震沟对爆破振动峰值的影响,并对现场试验监测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选择两层装药时测点的振动峰值明显小于连续装药时的振动峰值,振动降低率为18.7%;减震沟降低爆破振动效果明显,同一测点的振动峰值降低率为30.5%。在城市复杂环境下实施基坑土石方爆破,改良装药结构和开挖减震沟可以有效降低爆破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复杂环境 控制爆破 装药结构 减震沟 爆破振动
下载PDF
强夯加固机理及其环境影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24
16
作者 蔡袁强 王大力 +1 位作者 徐长节 陈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159-162,共4页
采用大变形几何非线性有限元法分析强夯加固机理及其振动对环境影响。在强夯计算模型中,引入P波阻尼和S波阻尼的概念来说明土体的材料阻尼特性,同时运用改进人工边界法来模拟波在人工边界上的传播。采用速度和加速度作为强夯振动对环境... 采用大变形几何非线性有限元法分析强夯加固机理及其振动对环境影响。在强夯计算模型中,引入P波阻尼和S波阻尼的概念来说明土体的材料阻尼特性,同时运用改进人工边界法来模拟波在人工边界上的传播。采用速度和加速度作为强夯振动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标准,得出强夯的最小安全距离。隔振沟是一种有效的隔振方法,分析了隔振沟隔振效果的各种影响因素,对实际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 材料阻尼 人工边界 衰减 隔振
下载PDF
氧化锌晶须/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减振性能 被引量:21
17
作者 张文 陈长勇 +3 位作者 金增平 汤慧文 王军 李树尘 《青岛化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4期361-364,共4页
对氧化锌晶须/环氧树脂复合板材减振阻尼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自由振动实验表明,渗入氧化锌晶须的环氧树脂阻尼效果明显,阻尼系数随晶须渗入量增加呈线性关系。分析认为,氧化锌晶须渗入在复材中将形成微观的阻尼结构,起到降低固有... 对氧化锌晶须/环氧树脂复合板材减振阻尼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自由振动实验表明,渗入氧化锌晶须的环氧树脂阻尼效果明显,阻尼系数随晶须渗入量增加呈线性关系。分析认为,氧化锌晶须渗入在复材中将形成微观的阻尼结构,起到降低固有振动频率和增大衰减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晶须 复合材料 减振 阻尼材料 环氧树脂
下载PDF
地铁基坑爆破中减振孔的降振效果实测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丁松波 吴从师 +1 位作者 罗杰峰 傅鹃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5-89,共5页
结合某地铁工程实际,在爆破区与受保护区之间合理布置减振空孔,孔径、孔深和孔距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对现场有无减振孔爆破进行振动测试,对采集数据进行拟合分析计算,得出本工程减振孔的减振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减振孔的最大减振率达到22.... 结合某地铁工程实际,在爆破区与受保护区之间合理布置减振空孔,孔径、孔深和孔距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对现场有无减振孔爆破进行振动测试,对采集数据进行拟合分析计算,得出本工程减振孔的减振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减振孔的最大减振率达到22.4%,降低了振动强度,减少了对近区周边构筑物(如地下连续墙)的损害;随着爆心距的增大,减振效果越来越差,在远处时几乎与无减振孔最大振速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基坑 减振孔 爆破振动 减振率
下载PDF
混杂纤维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杨霜 孙康 吴人洁 《纤维复合材料》 CAS 2002年第1期6-10,共5页
为了使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同时能对其阻尼性能进行设计 ,本文讨论了混杂纤维复合材料配方、铺层设计、外界温度、频率等对材料阻尼性能的影响。采用声频内耗仪和扭摆强迫共振测试材料的阻尼值 。
关键词 铺层角 振幅 温度 混杂纤维复合材料 阻尼性能 研究
下载PDF
阻尼沥青路面降噪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周海生 吕伟民 +1 位作者 葛剑敏 王佐民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11,共4页
为了评价阻尼路面的减振性能,通过轮胎振动衰减实验,分析轮胎/路面试件系统的阻尼系数,三种材料AC试件、阻尼路面试件、水泥板试件,其中轮胎/阻尼路面试件系统的阻尼最大;通过整车激振实验,分析振动系统中力传递的特性。根据轮胎不同位... 为了评价阻尼路面的减振性能,通过轮胎振动衰减实验,分析轮胎/路面试件系统的阻尼系数,三种材料AC试件、阻尼路面试件、水泥板试件,其中轮胎/阻尼路面试件系统的阻尼最大;通过整车激振实验,分析振动系统中力传递的特性。根据轮胎不同位置处以及车体的振动加速度频普,比较AC试件、阻尼路面试件两种材料的振动传递特性,认为阻尼路面材料减振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沥青混凝土 阻尼路面 阻尼 减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