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AMAGE AND CREEP MODEL FOR ROCK SALT AS WELL AS ITS VALIDATION 被引量:24
1
作者 Wu Wen Hou Zhengmeng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797-1804,共8页
The constitutive model Hou/Lux,based on continuum damage mechanics and on the material model Lubby2 is presented and the damage,the healing of damage,the tertiary creep and the creep rupture of rock salt described. An... The constitutive model Hou/Lux,based on continuum damage mechanics and on the material model Lubby2 is presented and the damage,the healing of damage,the tertiary creep and the creep rupture of rock salt described. An application shows how phenomena observed in laboratory tests on axially perforated cylinder sample, such as softening, dilatancy, spalling and radial deformation into the axial bore as well as spalling can be numerically simulated with the model Hou/Lux. Furthermore,it is then evaluated against the measured permeability and stress profiles of a 37-year-old drift at the Sondershausen minein,Germany. Satisfactory agreement is obtained between the calculated and measured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岩 损伤 蠕变 本构模型
下载PDF
热氧老化沥青多次损伤-愈合性能 被引量:5
2
作者 向浩 张文武 +2 位作者 刘鹏 李韦剑 何兆益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92-598,605,共8页
为研究沥青在多次损伤条件下的愈合性能,采用动态剪切流变(DSR)仪中的时间扫描模式对沥青进行损伤愈合循环加载试验,以沥青愈合期间的复数模量恢复程度(即愈合指数)为愈合指标,分析了不同热氧老化程度下70^#基质沥青与SBS改性沥青多次... 为研究沥青在多次损伤条件下的愈合性能,采用动态剪切流变(DSR)仪中的时间扫描模式对沥青进行损伤愈合循环加载试验,以沥青愈合期间的复数模量恢复程度(即愈合指数)为愈合指标,分析了不同热氧老化程度下70^#基质沥青与SBS改性沥青多次损伤愈合性能规律,并结合沥青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试验,以特征官能团峰面积比定量分析了沥青功能基团的组成和含量对其自愈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沥青愈合指数随损伤愈合次数的增加而减小,首次损伤时沥青愈合指数减小程度最大.老化程度对沥青愈合指数影响显著,表现为老化程度越高愈合指数越小.SBS改性沥青多次损伤愈合和老化后的愈合性能均优于70^#基质沥青,SBS改性剂可增强沥青的抗疲劳损伤能力和抗老化能力.沥青中大分子含量越高,分子扩散速率越慢,自愈能力越弱;轻长型分子含量越高,分子扩散速率越快,自愈能力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 损伤愈合 动态剪切流变仪 傅里叶红外光谱
下载PDF
Aggregate Engineering in Supramolecular Polymers via Extensive Non-covalent Networks
3
作者 Xin Huang Dong Lv +2 位作者 Li-Qing Ai Shuk Han Cheng Xi Yao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1310-1318,I0007,共10页
Aggregate engineering of non-covalent networks endows supramolecular polymers with thermo-mechanical versatility,stimuli-responsive phase transitions and intrinsic damage-healing capabilities.However,most non-covalent... Aggregate engineering of non-covalent networks endows supramolecular polymers with thermo-mechanical versatility,stimuli-responsive phase transitions and intrinsic damage-healing capabilities.However,most non-covalent networks are vulnerable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which suppresses the robustness of supramolecular polymers.Herein,ureidocytosine(UCy)motifs,which are capable of forming extensive non-covalent networks and thus robust molecular aggregates via multivalent hydrogen bonds and aromatic stackings,are proposed to enable precise programming of the thermo-mechanical versatility.Molecular simulations reveal that the enthalpic contributions from the UCy aggregates play dominant roles to compensate the entropic loss from the redistributions of polymeric spacers and stabilize the non-covalent networks over wide temperature windows.Such aggregate-level strategy offers prospects for applications which require thermo-mechanical versatility of supramolecular polymers,such as 3D printing,microfabrication and damage-healing coa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gregate engineering damage-healing Extensive non-covalent network Ureidocytosine Supramolecular polymers
原文传递
热老化下纳米蒙脱土/SBS复合改性沥青愈合性能及微观机制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程培峰 杨宗昊 +1 位作者 张展铭 徐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0-115,共6页
为研究热氧老化对纳米蒙脱土(MMT)改性沥青多次损伤愈合性能的影响,基于动态剪切流变仪、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以及凝胶色谱试验,研究了沥青微观形貌、化学结构以及分子量分布对其愈合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纳米改性沥青在不同老... 为研究热氧老化对纳米蒙脱土(MMT)改性沥青多次损伤愈合性能的影响,基于动态剪切流变仪、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以及凝胶色谱试验,研究了沥青微观形貌、化学结构以及分子量分布对其愈合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纳米改性沥青在不同老化时间的多次损伤愈合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改性沥青的愈合性能呈下降趋势,且随着损伤次数的增加,老化时间对SBS改性沥青愈合性能的影响逐渐加剧。而MMT可以增强沥青的抗老化能力,在短期老化阶段沥青的轻质组分变化受到抑制,沥青中的分子链数量、支链长度及小分子含量受老化时间的影响较小,从而减小了老化时间对沥青愈合性能的影响。但随着老化时间的继续延长,沥青中以片层状分布的MMT同沥青相分离,导致其抗老化性能减弱,因此长期老化对MMT改性沥青多次愈合性能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热氧老化 纳米蒙脱土(MMT) 多次损伤愈合 微观机理
下载PDF
沥青砂浆多次损伤自愈合性能 被引量:6
5
作者 崔亚楠 于庆年 +2 位作者 韩吉伟 张淑艳 陈瑞璞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158-2165,共8页
沥青砂浆由沥青、细骨料及填料三部分组成,对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为对比分析自愈温度、自愈时间、老化程度及损伤程度对两种沥青砂浆愈合性能的影响,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法设计沥青砂浆小梁弯曲损伤愈合试验,选出最... 沥青砂浆由沥青、细骨料及填料三部分组成,对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为对比分析自愈温度、自愈时间、老化程度及损伤程度对两种沥青砂浆愈合性能的影响,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法设计沥青砂浆小梁弯曲损伤愈合试验,选出最显著影响因素,进行多次间歇期的损伤自愈合试验。利用J积分理论对沥青砂浆的愈合程度进行价评,将断裂韧性Jc作为沥青砂浆损伤愈合的评价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断裂韧性Jc能够表征沥青砂浆内部能量释放过程,可以很好的评价沥青砂浆的愈合能力;老化程度是影响沥青砂浆愈合性能的主要因素,与基质沥青砂浆相比,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改性沥青砂浆在多次损伤自愈合后的愈合性能更好;随着损伤次数的增大两种沥青砂浆的愈合度都显著下降。试验结果可为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及路面养护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砂浆 多次损伤自愈合 BOEF弹性地基梁 J积分 热老化
原文传递
基于介观力学信息的颗粒材料损伤-愈合与塑性宏观表征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增会 李锡夔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4-296,共13页
本文在二阶计算均匀化框架下提出了颗粒材料损伤-愈合与塑性的多尺度表征方法.颗粒材料结构在宏观尺度模型化为梯度Cosserat连续体,在其有限元网格的每个积分点处定义具有离散颗粒介观结构的表征元.建立了表征元离散颗粒系统的非线性增... 本文在二阶计算均匀化框架下提出了颗粒材料损伤-愈合与塑性的多尺度表征方法.颗粒材料结构在宏观尺度模型化为梯度Cosserat连续体,在其有限元网格的每个积分点处定义具有离散颗粒介观结构的表征元.建立了表征元离散颗粒系统的非线性增量本构关系.表征元周边介质作用于表征元边界颗粒的增量力与增量力偶矩以表征元边界颗粒的增量线位移与增量转动角位移、当前变形状态下表征元离散介观结构弹性刚度、以及凝聚到表征元边界颗粒的增量耗散摩擦力表示.基于平均场理论与Hill定理,导出了基于介观力学信息的梯度Cosserat连续体增量非线性本构关系.在等温热动力学框架下定义了表征颗粒材料各向异性损伤-愈合和塑性的损伤、愈合张量因子与综合损伤、愈合效应的净损伤张量因子和塑性应变.此外,定义了损伤和塑性耗散能密度与愈合能密度,以定量比较材料损伤、愈合、塑性对材料失效的效应.应变局部化数值例题结果显示了所建议的颗粒材料损伤-愈合-塑性表征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材料 梯度加强Cosserat连续体 离散颗粒集合体 二阶计算均匀化 各向损伤--愈合与塑性表征 热动力学
下载PDF
地震条件下损伤-愈合模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浪平 尹祥础 梁乃刚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2期3956-3962,共7页
脆性介质的损伤与破坏是力学中极为复杂、极具挑战性的难题之一,而地震是一类典型脆性介质的突发破裂或失稳。在地震等灾变发生前都会出现一定的前兆现象,地震之后地壳介质又会缓慢愈合,地壳介质的损伤愈合过程对地震预测具有重要的研... 脆性介质的损伤与破坏是力学中极为复杂、极具挑战性的难题之一,而地震是一类典型脆性介质的突发破裂或失稳。在地震等灾变发生前都会出现一定的前兆现象,地震之后地壳介质又会缓慢愈合,地壳介质的损伤愈合过程对地震预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首先介绍V.Lyakhovsky等提出的损伤流变模型,且结合岩石破坏声发射实验数据分析该模型的特点;进一步基于损伤力学,从Helmholtz自由能出发,并考虑地质材料的可愈合效应,建立一维损伤-愈合模型,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得到地质材料的损伤-愈合模式。用常数加载率的线性载荷叠加一个正弦扰动来模拟固体潮引力,模拟计算该加载条件下材料的损伤-愈合过程;同时也考察了整个损伤愈合演化过程中加卸载响应比值的变化情况,发现在灾变发生之前加卸载响应比值会出现明显异常、回落的现象。再次验证了加卸载响应比作为一种重要的前兆现象,能够定量地刻画介质的损伤演化过程,这也为加卸载响应比方法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物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力学 损伤-愈合模型 加卸载响应比 Helmholtz自由能 愈合效应 声发射实验 地震预测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多次损伤愈合作用下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的改变 被引量:2
8
作者 何栋奎 尤卫群 《市政技术》 2022年第9期45-49,共5页
沥青混合料愈合以后强度能够恢复至初始水平,但其内部抗裂性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多次损伤愈合后,沥青混合料的强度损失速率会迅速增大。因此,通过构建沥青混合料多次损伤愈合的本构模型,探讨了多次损伤愈合后,沥青混合料数字试件内部裂... 沥青混合料愈合以后强度能够恢复至初始水平,但其内部抗裂性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多次损伤愈合后,沥青混合料的强度损失速率会迅速增大。因此,通过构建沥青混合料多次损伤愈合的本构模型,探讨了多次损伤愈合后,沥青混合料数字试件内部裂缝演变机制以及组分性能的改变。研究结果表明:多次损伤愈合后,沥青混合料内部裂缝扩展的范围增大、裂缝数量增多,损伤部位的刚度有所降低。该结果可为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自愈合 离散元 多次损伤愈合
下载PDF
基于能量耗散理论的纳米改性沥青多次损伤愈合性能研究
9
作者 程培峰 杨宗昊 +1 位作者 张展铭 徐进 《公路工程》 2022年第3期148-153,202,共7页
为了分析纳米改性沥青多次损伤愈合规律,以愈合前后累积耗散能比作为愈合指标,基于能量耗散理论研究了沥青的损伤愈合过程,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以时间扫描模式进行损伤-愈合加载试验,对影响纳米改性沥青多次损伤愈合性能的因素进行单因... 为了分析纳米改性沥青多次损伤愈合规律,以愈合前后累积耗散能比作为愈合指标,基于能量耗散理论研究了沥青的损伤愈合过程,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以时间扫描模式进行损伤-愈合加载试验,对影响纳米改性沥青多次损伤愈合性能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灰关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纳米蒙脱土(MMT)可以促进沥青内部微裂纹的愈合,经过3次损伤后MMT/SBS复合改性沥青相比SBS改性沥青的愈合性能提升效果最为显著。单因素分析显示,适当提高愈合温度、延长愈合时间对纳米改性沥青的多次损伤愈合性能有促进作用;随着损伤度的增大、老化时间的增长,纳米改性沥青的愈合性能呈下降趋势。灰关联分析显示影响纳米改性沥青多次损伤愈合性能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是老化时间;损伤度的影响仅次于老化时间,同愈合性能关联显著;愈合时间的影响则不明显;单次损伤下愈合温度同愈合性能关联显著,但随着损伤次数的增加,愈合温度的影响不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纳米材料 多次损伤愈合性能 耗散能 灰关联分析
下载PDF
不同温度条件下盐岩卤水浸泡后损伤自恢复特性 被引量:6
10
作者 康燕飞 陈结 +4 位作者 姜德义 刘伟 范金洋 吴斐 蒋昌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01-609,共9页
为了研究地下盐穴开挖扰动区(EDZ)损伤盐岩在盐穴综合利用过程中的自恢复特性,设计了损伤盐岩在卤水温度作用下的自恢复试验。结果表明:损伤盐岩经过卤水浸泡后在不同温度下烘干时力学性质可以得到恢复,在试验温度范围35~80℃内,其恢... 为了研究地下盐穴开挖扰动区(EDZ)损伤盐岩在盐穴综合利用过程中的自恢复特性,设计了损伤盐岩在卤水温度作用下的自恢复试验。结果表明:损伤盐岩经过卤水浸泡后在不同温度下烘干时力学性质可以得到恢复,在试验温度范围35~80℃内,其恢复效果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强。经过恢复处理的损伤盐岩试件二次加载时的声发射特征显示,其Felicity比低于0.1,Kaiser效应基本不成立,说明损伤盐岩在自恢复处理过程中其内部损伤在细观尺度上发生愈合。根据损伤盐岩试件自恢复处理后的细观形貌特征,总结出盐岩损伤恢复3种不同的细观机制:基于扩散作用的损伤微裂纹愈合,基于NaCl晶体重结晶作用的微裂隙充填以及破碎区NaCl晶体颗粒的愈合黏结。盐岩损伤恢复过程中,裂纹中充填的饱和卤水为裂纹中的物质传递提供了通道,同时提供了大量的结晶基础物质,为盐岩损伤愈合奠定了基础。温度的升高为盐岩损伤恢复提供了更高的能量,提升了损伤愈合速度,同时使氯化钠重结晶密度增加,从而提高了损伤恢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穴 盐岩 开挖扰动区 损伤恢复
下载PDF
水稳碎石材料细观修复行为及最佳修复时机
11
作者 赵晓康 董侨 +1 位作者 董是 陈雪琴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88,共11页
为了探究水稳碎石(CSM)材料的细观修复行为及最佳修复时机,基于损伤-愈合模型对其修复效果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首先,基于离散元法(DEM)建立CSM的二维半圆弯曲(SCB)数值试件,引入损伤因子模拟材料的局部损伤与愈合效应,进而构建细观尺... 为了探究水稳碎石(CSM)材料的细观修复行为及最佳修复时机,基于损伤-愈合模型对其修复效果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首先,基于离散元法(DEM)建立CSM的二维半圆弯曲(SCB)数值试件,引入损伤因子模拟材料的局部损伤与愈合效应,进而构建细观尺度的损伤-愈合数值模型。其次,通过虚拟SCB疲劳试验实现不同程度的荷载损伤,基于愈合变量来表征损伤修复过程,模拟局部损伤愈合行为。然后,基于损伤-愈合模型开展不同损伤状态下的修复效果评估,分析初始损伤状态、愈合程度对修复效果的影响规律,并进一步研究了CSM材料的最佳修复时机。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损伤-愈合模型能够再现CSM材料在细观尺度上的损伤与愈合行为,初始损伤状态和愈合程度对修复效果的影响具有非线性,在70%~85%的疲劳寿命阶段,局部损伤修复对结构强度的提升作用较为显著。基于对损伤修复效果的数值分析,推荐将70%~85%的疲劳寿命作为CSM材料的最佳修复时机,此外,选择强度优良、数量充足的愈合剂可以最大程度地提升局部损伤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稳碎石 损伤愈合 修复时机 离散元法 半圆弯曲
下载PDF
缢蛏多巴胺受体基因及其在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杜蕴超 谢淑媚 +2 位作者 何圣耀 牛东红 李家乐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54,共10页
多巴胺受体(dopamine receptor)作为生物体中重要的神经递质受体,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代谢等多个生理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本研究从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转录组文库中筛选获得多巴胺受体基因的部分片段,结合RACE(rapid-... 多巴胺受体(dopamine receptor)作为生物体中重要的神经递质受体,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代谢等多个生理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本研究从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转录组文库中筛选获得多巴胺受体基因的部分片段,结合RACE(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和降落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技术,克隆得到缢蛏两个多巴胺受体的选择性多聚腺苷酸化(alternative polyadenylation,APA)的变异体,命名为ScDopR2a和ScDopR2b,长度分别为1824bp和2758bp。两个变异体均包含相同的5′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s,UTR)(24bp)和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1440bp),共编码479个氨基酸残基。但是两个变异体的3′UTR长度不同,分别为360bp和1294bp,其中ScDopR2b在polyA尾前插入936bp。在同源的ORF区设计引物,采用实时定量PCR分析多巴胺受体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多巴胺受体基因在水管、鳃、斧足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在该基因序列3′UTR插入片段区域设计特异引物检测ScDopR2b的组织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水管、鳃、斧足的表达量仍高于其他组织,表达趋势与ORF区大致相同。进一步设计缢蛏组织损伤实验,对进水管前端进行损伤处理,在处理后的第4h、8h、12h、24h、48h、60h和72h取样,荧光定量检测结果显示,同源区表达量在12h和48h呈上调,在8h、24h和72h下调,且ScDopR2b表达趋势与同源区表达模式大致相同。研究结果表明,缢蛏多巴胺受体参与了损伤修复过程,其表达特征可能与多巴胺作为补偿性神经递质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缢蛏 多巴胺受体 选择性多聚腺苷酸化 损伤修复
下载PDF
老化沥青砂浆损伤愈合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崔亚楠 敖日其楞 于庆年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69-1074,1087,共7页
为研究老化作用对基质沥青砂浆和SBS改性沥青砂浆损伤自愈性能的影响,从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两方面,选取不同的影响因素,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采用UTM-100万能试验机对两种沥青砂浆进行损伤—愈合—再损伤试验,选取破坏应变... 为研究老化作用对基质沥青砂浆和SBS改性沥青砂浆损伤自愈性能的影响,从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两方面,选取不同的影响因素,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采用UTM-100万能试验机对两种沥青砂浆进行损伤—愈合—再损伤试验,选取破坏应变和断裂韧性作为自愈合评价指标对其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以破坏应变作为愈合指标评价基质沥青砂浆的愈合性能不够准确全面,而断裂韧性能更合理的呈现两种沥青砂浆在不同条件下的愈合规律和差异;在4个影响因素中,老化程度对两种沥青砂浆损伤愈合影响最大;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SBS改性沥青砂浆有较好的抗疲劳和抗开裂的能力,而与基质沥青砂浆相比愈合效果不明显,愈合温度、愈合时间、老化程度、损伤程度四个影响因素下基质沥青砂浆拥有更好的愈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沥青砂浆 SBS改性沥青砂浆 损伤自愈合 断裂韧性 破坏应变
下载PDF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N EVOLUTION PROCESS FOR DAMAGE MICROCRACK HEALING
14
作者 黄佩珍 李中华 孙军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54-263,共10页
Based on the thermal kinetic and mass conservation, a series of controlling equations for the finite element are derived and related programs are developed to simulate the damage microcrack healing process controlled ... Based on the thermal kinetic and mass conservation, a series of controlling equations for the finite element are derived and related programs are developed to simulate the damage microcrack healing process controlled by surface diffusion. Two kinds of typical models for microcrack splitting are proposed, i.e., the grain boundary energy existing on the crack surface and residual stresses applying on the crack surface. And the conditions of microcrack splitting in the two models are given as a function of the microcrack aspect ratio. The microcrack with traction-free surfaces will directly evolve into a sphero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CRACK damage healing microcrack splitting and spheroidization surface diffusion finite element method
下载PDF
缢蛏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及其在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15
作者 何圣耀 杜蕴超 +1 位作者 牛东红 李家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881-2889,共9页
2肾上腺素能受体(Beta-2 adrenergic receptor)是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s),与生物体的生长、内分泌和代谢等生理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本研究从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转录组文库中筛选得到缢蛏β2肾上腺... 2肾上腺素能受体(Beta-2 adrenergic receptor)是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s),与生物体的生长、内分泌和代谢等生理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本研究从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转录组文库中筛选得到缢蛏β2肾上腺素能受体的片段序列。通过PCR和RACE技术获得β2肾上腺素能受体的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ScADRB2,其长度为1 497 bp,包括148 bp的5’UTR、191 bp的3’UTR以及1 158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85个氨基酸。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cADRB2 m RNA在血淋巴、外套膜、斧足、鳃、肝胰腺、性腺和水管的表达量。结果表明,该基因在外套膜的表达量最高,其次为斧足,在水管和性腺中的表达量较低,而在血淋巴、肝胰腺和鳃中的表达量最低。设计组织损伤实验,损伤缢蛏的进水管,在处理后第8小时、第24小时、第36小时、第48小时、第60小时和第72小时分别取样。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其在8 h和24 h时表达量较高,在36 h时表达量显著下调,在48 h时表达量有所上升,在60 h、72 h又有所下调。研究结果表明,缢蛏的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可能参与了损伤修复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缢蛏 肾上腺素能受体 损伤修复
原文传递
微胶囊自修复混凝土的实验研究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15
16
作者 万健 韩超 《新型建筑材料》 2014年第5期40-42,55,共4页
介绍了混凝土微胶囊自修复技术的机理,选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脲醛树脂包覆的环氧树脂微胶囊,并通过在混凝土中掺入该微胶囊制得自修复混凝土。通过研究微胶囊对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的影响,确定了微胶囊适宜掺量为3.0%,评价了自修复混凝土对... 介绍了混凝土微胶囊自修复技术的机理,选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脲醛树脂包覆的环氧树脂微胶囊,并通过在混凝土中掺入该微胶囊制得自修复混凝土。通过研究微胶囊对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的影响,确定了微胶囊适宜掺量为3.0%,评价了自修复混凝土对受载损伤和环境损伤的修复性能:受载损伤后48h的抗折强度恢复率为75.6%,冻融循环实验后动弹性模量平均恢复率可达6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损伤 自修复 微胶囊 耐久性
下载PDF
土木工程材料自愈合行为的若干力学问题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朱兴一 鲁乘鸿 +1 位作者 戴子薇 李峰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2802-2819,共18页
为适应未来基础设施和工业化建造需求,如何改变传统土木工程结构和材料组成,打造全新的具有智能能力的基础设施,已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工程结构的抗损坏能力直接影响国家的社会成本和经济效益.为了减少维修养护费用、提升结构的服役寿命... 为适应未来基础设施和工业化建造需求,如何改变传统土木工程结构和材料组成,打造全新的具有智能能力的基础设施,已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工程结构的抗损坏能力直接影响国家的社会成本和经济效益.为了减少维修养护费用、提升结构的服役寿命,一种可行的方案是建造能够进行损伤自我愈合的拟生命系统.近几年来,微胶囊、电沉积、感应加热、微生物自愈合等技术被应用于土木工程与道路工程中,有望提升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及稳定性,延长服役寿命.但是,为提升自愈合工程材料的使用性能、精准预估裂纹扩展轨迹、精确预测材料的使用寿命,需要进一步从机理上解释自愈合行为.本文首先总结了自愈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应用的发展历程及研究进展,随后从损伤力学和断裂力学角度出发,分析了在解释和预测自愈合行为时所面临的若干力学问题,并对现有考虑自愈合效应的本构模型及数值算法进行了梳理.为了进一步明确各内外因素对裂纹扩展-愈合的正负耦合效应,从力学角度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愈合 本构模型 连续损伤自愈合模型 多尺度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高寒高海拔地区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凝土损伤自愈合性能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马海鹏 余沛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803-2810,共8页
为探究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凝土在不同损伤程度及冻融循环、紫外辐射老化作用下的损伤自愈合性能,利用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及扫描电子显微镜从宏、微观角度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分析试件愈合前后疲劳损伤速率v D及累计耗散能E CD分别得到相应的... 为探究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凝土在不同损伤程度及冻融循环、紫外辐射老化作用下的损伤自愈合性能,利用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及扫描电子显微镜从宏、微观角度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分析试件愈合前后疲劳损伤速率v D及累计耗散能E CD分别得到相应的愈合系数R HI,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能提高普通基质沥青混凝土的损伤自愈合性能,其损伤愈合系数最大值为96%;在相同环境因素中,试件的损伤程度与愈合系数成反比;在相同的损伤程度下,冻融循环对试件的愈合性能影响最大,损伤愈合系数下降幅度最高达到4%;利用累计耗散能作为评价指标,可以更精确地表征沥青混凝土的损害自愈合性能。通过扫描电镜图像分析,从微观上解释了玄武岩纤维对于沥青混凝土紫外辐射老化及冻融作用前后自愈合性能的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凝土 四点弯曲疲劳试验 损伤自愈合性能 累计耗散能 冻融循环
下载PDF
基于转化膜成膜机制的工艺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宋佳慧 刘喆 +3 位作者 崔秀芳 金国 王海斗 徐滨士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68-576,共9页
镁/铝合金表面转化膜在成膜过程中由于存在剧烈的析氢反应以及成膜结束后的失水收缩现象,导致该种转化膜存在结构疏松、连续性差、结合力低等缺点。从转化膜成膜机制角度出发结合3种主要的失效现象(局部损伤、失水收缩致开裂以及结构疏... 镁/铝合金表面转化膜在成膜过程中由于存在剧烈的析氢反应以及成膜结束后的失水收缩现象,导致该种转化膜存在结构疏松、连续性差、结合力低等缺点。从转化膜成膜机制角度出发结合3种主要的失效现象(局部损伤、失水收缩致开裂以及结构疏松导致的脱落),对其失效机理进行详细阐述。同时基于这3种失效机理,简明扼要地介绍目前针对这3个方面所采取的损伤修复、转化膜致密化以及界面结合力增强方面转化膜成膜工艺优化的研究进展,并对转化膜后续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膜机制 损伤自修复 致密化 界面结合力
下载PDF
盐岩三轴蠕变与损伤恢复变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任奕 徐邓 +2 位作者 刘建锋 张强星 吴池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89-1795,共7页
地下盐岩储气库建设在我国能源储备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盐岩蠕变特性对地下盐岩储气库长期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长期荷载作用下盐岩蠕变变形与损伤恢复特征,进行了不同围压、定偏应力的三轴蠕变及损伤恢复试验,损伤恢复时长超... 地下盐岩储气库建设在我国能源储备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盐岩蠕变特性对地下盐岩储气库长期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长期荷载作用下盐岩蠕变变形与损伤恢复特征,进行了不同围压、定偏应力的三轴蠕变及损伤恢复试验,损伤恢复时长超过150 d。研究结果表明:(1)高偏应力作用下,盐岩试样出现了明显的蠕变变形,轴向变形在30~40 d达到7%,体积变形先压缩后发生扩容;(2)低偏应力作用下,盐岩轴向蠕变变形量较小,体积变形持续压缩并趋于稳定;盐岩体积应变增幅随围压增大而逐渐增大,损伤恢复阶段试验达到150 d时,围压10、15、20、25 MPa对应体积应变分别相对增大1.06%、1.31%、1.30%及1.42%,盐岩体积应变增幅与围压之间呈正线性相关;(3)根据盐岩损伤恢复过程中体积变化特征及盐岩体积变形速率曲线,将盐岩损伤恢复划分为损伤快速恢复与损伤缓慢恢复两个阶段;盐岩损伤恢复主要发生在损伤快速恢复阶段,该阶段的体积增幅均达到全恢复过程的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岩 围压效应 损伤恢复 蠕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