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违约金司法酌减的限制与排除 被引量:42
1
作者 罗昆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5-126,共12页
经由实证分析可知,因违约金酌减规则模糊、主次规则不当、理论基础薄弱、指导思想误读多重原因,我国司法实践中违约金酌减存在裁判尺度不一、系争违约金大概率被酌减的问题,这既影响司法权威又损及违约金制度的功能。为解决此问题,在理... 经由实证分析可知,因违约金酌减规则模糊、主次规则不当、理论基础薄弱、指导思想误读多重原因,我国司法实践中违约金酌减存在裁判尺度不一、系争违约金大概率被酌减的问题,这既影响司法权威又损及违约金制度的功能。为解决此问题,在理论层面须澄清有关违约金制度的两项基本观念,即以不酌减为原则以酌减为例外、以赔偿性违约金为原则以惩罚性违约金为例外。在具体制度层面需从正反两个角度完善违约金酌减制度,一是采事前判断模式、区分两种性质的违约金分别规定不同的酌减规则、进一步完备酌减违约金的考量因素等以限制酌减违约金;二是从反面明确若干不得酌减违约金的典型情形以排除酌减违约金。以此为基础对我国现行违约金酌减规则予以限缩解释是当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此问题的务实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约金 酌减 实际损失 解释
原文传递
干旱与可持续发展及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被引量:41
2
作者 邓振镛 董安祥 +2 位作者 郝志毅 张毅 尹宪志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7-190,共4页
讨论了干旱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介绍了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全国受旱、成灾状况以及干旱气候资源。分析表明 ,在干旱严重发生地区 ,采用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农业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干旱 抗旱减灾 生态环境 农业结构
下载PDF
无渗透无侵害钻井液及其渗滤性能评价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22
3
作者 罗向东 陶卫民 +3 位作者 刘鹏 郭延辉 窦体强 王彬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8,共4页
无渗透无侵害钻井液通过在常规钻井液中加入无渗透钻井液处理剂转化而成,是一种能够满足钻井工程要求的宾汉塑性流体,其滤液几乎不渗入地层,采用砂床评价方法测得的滤失量趋近于零,固相颗粒对地层几乎不产生侵害,能最大程度地防止储层... 无渗透无侵害钻井液通过在常规钻井液中加入无渗透钻井液处理剂转化而成,是一种能够满足钻井工程要求的宾汉塑性流体,其滤液几乎不渗入地层,采用砂床评价方法测得的滤失量趋近于零,固相颗粒对地层几乎不产生侵害,能最大程度地防止储层渗透率降低,实现无损害钻井。介绍了一种无渗透钻井液处理剂OCL BST及用其配制的无渗透钻井液,评价了该钻井液的渗滤性能。OCL BST由水溶和油溶性聚合物及生物聚合物、阳离子胶体等原料组成,在常规钻井液中加入OCL BST就可以将体系转换为无渗透钻井液,采用中国产FA型砂床无渗透滤失仪测得该体系滤失量趋近于零,从而实现了无损害钻井技术。无渗透钻井液是一种与传统钻井液不同的体系,需用新方法对其渗滤性能进行评价,国外用砂床代替滤纸作为渗滤介质对无渗透钻井液进行滤失试验并研制出了相应的仪器,中国也随之研制出了类似的评价仪器。对评价无渗透钻井液渗滤性能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处理剂 常规钻井 滤失量 储层渗透率 钻井工程 固相颗粒 塑性流体 渗滤 代替 性能
下载PDF
含初始缺陷钢结构损伤累积至断裂及后期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吴德飞 童根树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60-167,共8页
为分析钢结构损伤累积至断裂的演变过程,从含初始缺陷钢结构的敏感性出发,提出了基于钢结构动态损伤响应分析的断裂数值模拟理论框架,指出该问题的实质就是求解钢结构在工作应力远低于屈服应力的情况下发生断裂对应于初始缺陷对疲劳寿... 为分析钢结构损伤累积至断裂的演变过程,从含初始缺陷钢结构的敏感性出发,提出了基于钢结构动态损伤响应分析的断裂数值模拟理论框架,指出该问题的实质就是求解钢结构在工作应力远低于屈服应力的情况下发生断裂对应于初始缺陷对疲劳寿命增加的百分数。设定初始缺陷为敏感激励参数,并给出疲劳寿命、强度退化以及二者间的数学计算模式。应用确定安全期限的缺陷敏感性理论,运用强度退化方法计算并比较不同初始缺陷情况下钢结构抗断裂韧性和疲劳寿命数值之间的偏差,表明了本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这些结论可为钢结构安全设防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累积损伤 损伤响应 缺陷敏感性 强度退化
下载PDF
损伤识别一种改进的残余力向量法 被引量:13
5
作者 杨秋伟 刘济科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3-85,共3页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残余力向量法用于工程结构损伤识别.分析了利用结构有限元模型缩聚技术给残余力向量法所造成的误差,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残余力向量法.以平面桁架结构为算例,比较了改进方法与原方法的损伤识别结果.结果表明,改进的方法合...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残余力向量法用于工程结构损伤识别.分析了利用结构有限元模型缩聚技术给残余力向量法所造成的误差,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残余力向量法.以平面桁架结构为算例,比较了改进方法与原方法的损伤识别结果.结果表明,改进的方法合理可靠、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残余力向量 模型缩聚 Guyan法
下载PDF
西部煤炭集约化开采损伤传导机理与源头减损关键技术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全生 郭俊廷 +3 位作者 张凯 阎跃观 张村 徐祝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636-3644,共9页
科学认识开采损伤传导机理是井下安全生产、含水层保护及地表附属物减损理论发展及减损关键技术提出与实践的核心问题,研究西部煤炭集约化开采损伤传导机理与源头减损关键技术,对协调我国能源需求保障和矿区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 科学认识开采损伤传导机理是井下安全生产、含水层保护及地表附属物减损理论发展及减损关键技术提出与实践的核心问题,研究西部煤炭集约化开采损伤传导机理与源头减损关键技术,对协调我国能源需求保障和矿区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集约化开采特征和现有减损技术特点,基于神东矿区集约化开采现场实测与模拟,研究了西部集约化开采损伤规律,揭示覆岩损伤传导机理。研究表明,神东矿区集约化开采具有矿压显现强烈、覆岩损伤严重、移动周期短、地表变形剧烈、地表裂缝发育等规律;发现神东上湾煤矿“基本顶破断-关键层断裂-地表主裂缝”呈“331”周期性传导规律,得出西部煤炭集约化开采覆岩及地表损伤具有周期性对应传导关系。揭示了覆岩损伤逐层上传、分区耗散的机理;提出了采动损伤能及极限损伤能临界值计算方法;建立了覆岩“三带”不同分区损伤系数与开采空间关系的损伤耗散模型,得出源头减损是控制开采损伤的主要途径。兼顾集约化开采特征,分别围绕覆岩损伤控制、地表变形控制等不同目的,提出了开采工艺参数优化、覆岩承载结构稳定性维持和变形调控减损的集约化开采源头减损关键技术,并给出工作面采高、面长及推进速度的合理区间。运用该方法对上湾煤矿12402工作面进行了开采优化,并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比分析了优化前后覆岩损伤程度和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集约化开采 损伤传导 源头减损 减损技术 神东矿区
下载PDF
Radiation exposure and reduction in the operating room: Perspectiv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in spine surgery 被引量:10
7
作者 Ankur S Narain Fady Y Hijji +3 位作者 Kelly H Yom Krishna T Kudaravalli Brittany E Haws Kern Singh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17年第7期524-530,共7页
Intraoperative imaging is vital for accurate placement of instrumentation in spine surgery. However, the use of biplanar fluoroscopy and other intraoperative imaging modalities is associated with the risk of significa... Intraoperative imaging is vital for accurate placement of instrumentation in spine surgery. However, the use of biplanar fluoroscopy and other intraoperative imaging modalities is associated with the risk of significant radiation exposure in the patient, surgeon, and surgical staff. Radiation exposure in the form of ionizing radiation can lead to cellular damage via the induction of DNA lesions and the produc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These effects often result in cell death or genomic instability, leading to various radiation-associated pathologies including an increased risk of malignancy. In attempts to reduce radiation-associated health risks, radiation safe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in the medical field. All practitioners, regardless of practice setting, can practice radiation safety techniques including shielding and distance to reduce radiation exposure. Additionally, optimization of fluoroscopic settings and techniques can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method of radiation dose reduction. New imaging modalities and spinal navigation systems have also been developed in an effort to replace conventional fluoroscopy and reduce radiation doses. These modalities include Isocentric Three-Dimensional C-Arms, O-Arms, and intraoperativ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hile this influx of new technology has advanced radiation safety within the field of spine surgery, more work is still required to overcome specific limitations involving increased costs and inadequate trai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AOPERATIVE imaging Ionizing radiation DNA damage GENOMIC instability SHIELDING Distance DOSE reduction SPINAL navigation
下载PDF
土工格栅强度损伤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蒋文凯 阮志新 +1 位作者 邓卫东 张娟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6年第3期421-424,共4页
针对国内对土工格栅铺设损伤的研究所得出的多是一些定性结论,缺乏定量结论的问题,展开了土工格栅强度损伤特性的试验研究.通过对应用于公路路堤加筋的工程条件下的4种不同类型、不同原材料的土工格栅的铺设损伤模拟试验,得到了在5种典... 针对国内对土工格栅铺设损伤的研究所得出的多是一些定性结论,缺乏定量结论的问题,展开了土工格栅强度损伤特性的试验研究.通过对应用于公路路堤加筋的工程条件下的4种不同类型、不同原材料的土工格栅的铺设损伤模拟试验,得到了在5种典型路堤填料下的几种典型土工格栅的强度损伤特性,并给出了相应的土工格栅铺设损伤强度折减系数的建议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格栅 加筋 铺设损伤 模拟试验 折减系数
下载PDF
结构损伤识别中的模型缩聚问题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济科 杨秋伟 邹铁方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8,共5页
将逐级近似模型缩聚法用于工程结构损伤识别问题中。以一个平面桁架结构为算例,比较了残余力向量法在各级缩聚模型下的损伤识别结果。结果表明:无论对哪种缩聚方法,并非缩聚模型的级数越高损伤识别效果越好,采用逐级近似的GUYAN法时第... 将逐级近似模型缩聚法用于工程结构损伤识别问题中。以一个平面桁架结构为算例,比较了残余力向量法在各级缩聚模型下的损伤识别结果。结果表明:无论对哪种缩聚方法,并非缩聚模型的级数越高损伤识别效果越好,采用逐级近似的GUYAN法时第二级缩聚模型识别精度最高,采用改进GUYAN递推缩聚法时第一级缩聚模型识别精度最好。分析了出现这种结果的深层次原因,指出了在模型缩聚逐级近似过程中存在的对结构损伤识别有利和不利的2种趋势,给出了良好的模型缩聚方法应该满足的2个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模型缩聚 残余力向量法 Guyan法
下载PDF
混凝土经历荷载历史后损伤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逯静洲 林皋 王哲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CAS 2004年第4期277-287,共11页
混凝土在各种加载形式下的损伤机制越来越受到工程界的关注.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混凝土损伤特性的研究方法,并从数学形式的角度追溯了损伤变量的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损伤的新概念与研究损伤的技术路线,即分... 混凝土在各种加载形式下的损伤机制越来越受到工程界的关注.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混凝土损伤特性的研究方法,并从数学形式的角度追溯了损伤变量的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损伤的新概念与研究损伤的技术路线,即分别用经历过荷载历史后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劣化来定义其抗压损伤和抗拉损伤.然后,对混凝土经历各种三轴受压荷载历史后损伤的演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进一步研究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试件 荷载 损伤变量 受压 抗拉强度 抗压强度 基础 损伤机制 研究 追溯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理论和支持向量机的套管损坏动态预报方法 被引量:11
11
作者 周延军 贾江鸿 李荣华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75,共5页
针对油水井套管损坏受地质、工程综合因素影响,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和时变性的特点,提出基于粗糙集与支持向量机集成的套损动态预报方法。通过粗糙集理论对套损影响因素进行属性约简,确定导致油水井套管损坏的主导因素,进而应用支持向... 针对油水井套管损坏受地质、工程综合因素影响,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和时变性的特点,提出基于粗糙集与支持向量机集成的套损动态预报方法。通过粗糙集理论对套损影响因素进行属性约简,确定导致油水井套管损坏的主导因素,进而应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建立套管损坏动态预报模型,从而克服传统支持向量机无法处理动态数据以及大样本条件下易出现维数灾难的缺点。榆树林油田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预报吻合率达72.7%,可为油田现场调整开发参数、尽早制定套管防护措施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损 粗糙集 属性约简 支持向量机 动态预报
下载PDF
侵权损害完全赔偿原则之新阐释 被引量:10
12
作者 冯德淦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18年第3期12-25,共14页
传统侵权在损害赔偿领域遵循完全赔偿原则,运用"差额说"的损害计算方法,以"全有全无"的方式来确定损害。随着新型侵权的出现和社会价值理念的转变,传统侵权理论开始被不断的质疑,对损害的规范性评价呼声越来越高。... 传统侵权在损害赔偿领域遵循完全赔偿原则,运用"差额说"的损害计算方法,以"全有全无"的方式来确定损害。随着新型侵权的出现和社会价值理念的转变,传统侵权理论开始被不断的质疑,对损害的规范性评价呼声越来越高。学界利用"概率因果关系理论""损害酌减制度"和"动态系统论"开始对完全原则展开批判,认为应当重构损害赔偿原则。检讨之后,不难发现,"动态系统论"因为其自身的缺陷,难以堪当建构的重任,而"概率因果关系理论"也仅仅是完全赔偿原则的内部修正,"损害额酌减制度"则是公法和自然法对侵权法的介入,其本身并未对完全赔偿原则产生冲击。我国侵权法解释论上,应当在坚持侵权法补偿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原则性条款和案例指导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赔偿原则 概率因果关系 损害酌减 动态系统论 法律原则
下载PDF
连续球压痕法评价钢的塑性 被引量:9
13
作者 关凯书 邹镔 伍声宝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8-21,共4页
对B16、Q345R、A106和2.25Cr1Mo四种钢进行了连续球压痕试验,并按照所提出的方法对试验获得的载荷-位移曲线进行处理,通过引入损伤积累理论获得连续球压痕试验的压痕塑性表征参数;同时对四种钢进行了传统单轴拉伸试验以获得它们的断面... 对B16、Q345R、A106和2.25Cr1Mo四种钢进行了连续球压痕试验,并按照所提出的方法对试验获得的载荷-位移曲线进行处理,通过引入损伤积累理论获得连续球压痕试验的压痕塑性表征参数;同时对四种钢进行了传统单轴拉伸试验以获得它们的断面收缩率,将连续球压痕试验得到的压痕塑性表征参数与断面收缩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于断面收缩率大的钢,其压痕塑性表征参数也较大;在因试验条件限制而无法进行单轴拉伸试验时,压痕塑性表征参数可以作为材料塑性评定的补充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球压痕试验 损伤 塑性 断面收缩率
下载PDF
损伤控制序贯微创手术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谭庆强 厉孟 +4 位作者 王平平 吴国兰 赵维龙 曾秀安 贝兴晓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2年第8期785-788,共4页
目的评价损伤控制理论指导下外固定架临时固定序贯微创手术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2—2020-06诊治的11例Tile C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根据损伤控制理论,第一阶段损伤控制治疗,采用各种有效... 目的评价损伤控制理论指导下外固定架临时固定序贯微创手术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2—2020-06诊治的11例Tile C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根据损伤控制理论,第一阶段损伤控制治疗,采用各种有效措施稳定生命体征,临时简单有效固定骨折,控制出血,预防感染治疗;等待患者全身情况稳定后进行第二阶段微创手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采用经皮INFIX支架或钢板固定,骨盆后环骨折采用骶髂螺钉固定。结果本组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手术间隔时间为3~10 d,平均5.6 d。第二阶段微创手术时间97~210 min,平均126 min;术中出血量123~310 mL,平均197 mL。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按Matta标准进行评价:解剖复位6例,复位满意3例,2例因软组织挛缩严重未达到满意复位。1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67~98 d,平均74 d。末次随访时Majeed功能评分75~90分,平均85分。所有患者随访期间无骨折再移位、骨折不愈合发生,活动时无骶尾部明显疼痛。结论采用损伤控制理论联合微创手术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损伤可降低患者死亡风险及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期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le C型骨盆骨折 多发伤 损伤控制 闭合复位 微创手术
原文传递
基于粗集与数据融合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被引量:8
15
作者 姜绍飞 姚娟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07-213,共7页
为了有效地利用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冗余、互补的信息进行结构健康状况评估,该文提出了一种将粗集、数据融合和概率神经网络(PNN)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损伤识别新方法。它先用粗集进行属性约简来降低数据的空间维数,然后运用PNN进行融合计算... 为了有效地利用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冗余、互补的信息进行结构健康状况评估,该文提出了一种将粗集、数据融合和概率神经网络(PNN)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损伤识别新方法。它先用粗集进行属性约简来降低数据的空间维数,然后运用PNN进行融合计算来处理冗余、不确定信息,最后进行融合决策和损伤识别。在粗集属性约简过程中,提出了运用K-均值聚类的方法进行数据离散的处理方法。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对2个数值算例的多种损伤模式进行了识别,并与没有经过粗集处理的PNN损伤识别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该文所提方法不仅可以降低数据的空间维数,而且具有很高的损伤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集:损伤识别 属性约简 概率神经网络 数据融合
原文传递
自由度匹配技术在网壳结构损伤识别应用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伟 高维成 孙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7-111,共5页
测试自由度与有限元模型自由度不匹配是损伤识别技术应用于实际工程的最大障碍,动力模型缩聚和特征向量扩充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手段。提出了基于剩余模态力和最小秩摄动理论的两阶段损伤识别算法,对几种模型缩聚技术和特征向量扩... 测试自由度与有限元模型自由度不匹配是损伤识别技术应用于实际工程的最大障碍,动力模型缩聚和特征向量扩充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手段。提出了基于剩余模态力和最小秩摄动理论的两阶段损伤识别算法,对几种模型缩聚技术和特征向量扩充技术在网壳结构损伤识别应用中的可行性、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单层短程线网壳结构模型的数值模拟,同时考虑测试噪声影响,实现了测试信息不完备情况下的网壳结构损伤识别。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损伤识别算法可以识别出网壳结构的单位置刚度损伤,而且利用Guyan静态缩聚法和Guyan扩充法进行自由度匹配后的损伤识别结果非常准确,它们是网壳结构损伤识别应用中模型自由度匹配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壳 损伤识别 模型缩聚 特征向量扩充 剩余模态力
下载PDF
小波去噪在矿用钢丝绳损伤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闯 华钢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5-107,共3页
介绍了矿用钢丝绳损伤检测系统的设计及小波分析降噪的原理,针对电磁干扰对信号采集的影响,阐述了应用小波分析理论实现降噪的方法。测试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多分辨率分析对损伤信号的分解与重构处理,有效的去除了野点、工频干扰和其他众... 介绍了矿用钢丝绳损伤检测系统的设计及小波分析降噪的原理,针对电磁干扰对信号采集的影响,阐述了应用小波分析理论实现降噪的方法。测试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多分辨率分析对损伤信号的分解与重构处理,有效的去除了野点、工频干扰和其他众多噪声,克服了传统滤波方法的不足,为矿用钢丝绳缺陷信号的定量识别打下可靠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丝绳 损伤检测 小波分析 降噪
下载PDF
复合材料层压板机械连接失效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芳 赵美英 万小朋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0-43,共4页
以Tsai-Wu失效准则为损伤判据,Hashin分类准则为损伤类型判据,采用有限元软件及逐步失效处理方法,建立起层压板损伤发生、扩展过程仿真模型。针对复合材料层压板螺栓连接,采用刚度比率退化法,进行损伤处理及破坏过程数值模拟,求得层压... 以Tsai-Wu失效准则为损伤判据,Hashin分类准则为损伤类型判据,采用有限元软件及逐步失效处理方法,建立起层压板损伤发生、扩展过程仿真模型。针对复合材料层压板螺栓连接,采用刚度比率退化法,进行损伤处理及破坏过程数值模拟,求得层压板螺栓连接结构首层失效强度及最终失效强度。试验结果和分析计算一致,证实了该理论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栓连接 复合材料层压板 损伤扩展 刚度削减 最终失效强度
下载PDF
肩关节前脱位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7
19
作者 曹烈虎 章浩 +5 位作者 张春才 翁蔚宗 李海航 宋绍军 纪方 苏佳灿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14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肩关节前脱位手法复位前的伤情评估及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肩关节脱位患者56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25例。喙突下脱位31例,盂下脱位20例,锁骨下脱位5例,伴有肱骨大结节骨折15例,肱骨头骨折1例,腋神经损伤3例,医源性... 目的探讨肩关节前脱位手法复位前的伤情评估及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肩关节脱位患者56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25例。喙突下脱位31例,盂下脱位20例,锁骨下脱位5例,伴有肱骨大结节骨折15例,肱骨头骨折1例,腋神经损伤3例,医源性肱骨近端骨折2例。结果所有患者在急诊室试行Hippocrates法进行手法复位,48例手法复位成功,8例手法复位失败,其中1例伴有肱骨大结节患者在手术室全麻手法复位,2例臂丛麻醉下手法复位,4例行切开复位,1例肱骨头骨折卡压者行切开复位。结论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前应对伤情进行充分的评估,要认真分析影像资料,进行准确的手法复位。若手法失败,避免造成医源性损伤,应进行进一步的影像检查,必要时在臂丛或全麻下复位,甚至切开复位,并对相关的并发症进行准确的判断,减少医源性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脱位 手法复位 医源性损伤 切开复位
原文传递
基于缩聚模态应变能与频率的结构损伤识别 被引量:7
20
作者 郑飞 许金余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7-123,共7页
在结构损伤识别中,测试振型往往是不完整的,这阻碍了结构损伤识别技术的应用效率。提出了一种采用缩聚应变能与频率相结合的损伤识别定性与定量方法。采用基于Neumann级数展开的方法对有限元模型进行缩聚,定义了单元缩聚模态应变能,并... 在结构损伤识别中,测试振型往往是不完整的,这阻碍了结构损伤识别技术的应用效率。提出了一种采用缩聚应变能与频率相结合的损伤识别定性与定量方法。采用基于Neumann级数展开的方法对有限元模型进行缩聚,定义了单元缩聚模态应变能,并证明了缩聚模态应变能的变化对损伤的敏感性;将单元缩聚应变能变化率作为标识量来识别损伤的位置;在损伤位置初步判定的基础上,采用特征值灵敏度法求解损伤程度。以一简支钢梁为例证明了所提出的方法。结果表明:在测量模态数据有误差的情况下也能较好地给出损伤识别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检测 模型缩聚 Neumann级数 模态应变能 特征值灵敏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