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喉貂日活动节律及食性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19
1
作者 朱博伟 王彬 +4 位作者 冉江洪 李波 黄蜂 李晓清 古晓东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2-61,共10页
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采用红外相机技术和粪便分析法(频率法和剩余物干重法)对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黄喉貂不同季节的日活动节律及食物组成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黄喉貂主要在白天活动(昼间独立照片数占总独立照片数的8... 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采用红外相机技术和粪便分析法(频率法和剩余物干重法)对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黄喉貂不同季节的日活动节律及食物组成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黄喉貂主要在白天活动(昼间独立照片数占总独立照片数的85. 64%),不同季节黄喉貂日活动节律无显著差异(χ~2=126. 950,df=132,P=0. 608),但在不同季节其日活动高峰出现时间不同,春季的活动高峰在16:00~19:00(31. 65%),夏季活动高峰在15:00~18:00 (26. 32%),秋季活动高峰在13:00~16:00 (34. 31%),冬季活动高峰在11:00~14:00 (25. 00%),并且冬季夜间活动与其他季节相比明显增多;(2)黄喉貂取食食物有兽类、鸟类、昆虫类和植物类等,但兽类是黄喉貂最主要的食物来源,在一年中以兽类的出现频率最高,为95. 28%,兽类剩余物的总相对干重百分比达80. 99%,其次是植物、鸟类和昆虫;(3)黄喉貂对食物类别的利用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春、夏、秋三个季节黄喉貂粪便中兽类所占比重最多,春季鸟类出现频率较高,冬季黄喉貂粪便中植物所占比重明显增多。本研究表明,黄喉貂在不同季节其日活动节律和食性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这可能与其繁殖特性和生理代谢需求有关。本研究揭示了黄喉貂的日活动节律及食性的季节性变化,充实了黄喉貂的生物、生态学资料,也为该物种的保护管理提供了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喉貂 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日活动节律 食性 季节变化
下载PDF
梵净山东北部同域黔金丝猴与藏酋猴的时空分布格局 被引量:9
2
作者 王丞 李海波 +5 位作者 杨朝辉 毕兴 樊涵 粟海军 胡灿实 张明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7-128,共12页
【目的】研究梵净山东北部同域分布的黔金丝猴和藏酋猴的时空分布格局,了解二者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深认识二者的种间关系及其生存适应特点。【方法】2017—2020年,在梵净山东北部的不同海拔与植被类型中布设了66台红外相机,监测研究黔... 【目的】研究梵净山东北部同域分布的黔金丝猴和藏酋猴的时空分布格局,了解二者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深认识二者的种间关系及其生存适应特点。【方法】2017—2020年,在梵净山东北部的不同海拔与植被类型中布设了66台红外相机,监测研究黔金丝猴和藏酋猴的时空分布。【结果】藏酋猴在研究区域内普遍分布,黔金丝猴则主要分布于远离旅游索道的高海拔区域,且完全重叠于藏酋猴分布范围内。在栖息地选择方面,藏酋猴呈现普遍选择,黔金丝猴呈现专一选择。在植被类型选择上,藏酋猴的分布未见显著差异(P=0.27),黔金丝猴呈极显著差异(P<0.01),在1600~1900 m海拔范围的相对丰富度最高。在植被类型选择上,藏酋猴的分布未见显著差异(P=0.27),黔金丝猴呈极显著差异(P<0.01),在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林的相对丰富度最高。在共现位点中,发现黔金丝猴与藏酋猴15天内相遇的位点有45个,占总监测位点数的68.18%,占黔金丝猴分布总位点数的91.84%,栖息地空间重叠度极高。它们在同一位点的的相遇时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48),平均5~6天一次,且不存在季节性变化(P=0.35)。黔金丝猴与藏酋猴为完全昼行性物种,黔金丝猴日间为晨昏型活动,藏酋猴日间为单峰型活动,二者日活动节律呈极显著差异(P<0.01),重叠度为0.76。二者日活动节律存在季节性变化,季节性重叠程度各有不同(冬=0.64<春=0.68<夏=0.75<秋=0.82),但二者的日活动节律均呈现极显著差异(P春夏秋冬<0.01)。【结论】通过红外相机监测,揭示了梵净山东北部的黔金丝猴与藏酋猴的时空分布特点,表明在时空关系上二者生态位划分明显。同时,对黔金丝猴与藏酋猴的有效保护和监管工作提供了科学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金丝猴 藏酋猴 空间分布 日活动节律 红外相机 梵净山保护区
下载PDF
利用红外相机技术监测道路对野生动物丰富度的影响——以观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道路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苏宇晗 蔡琼 +3 位作者 朱自煜 何祥博 刘雪华 Melissa Songer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9-57,共9页
2014年7月至2018年10月,利用20台红外相机监测陕西观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条内部道路对兽类和鸟类活动的影响。监测期间获得照片16168张,共鉴定到13种兽类和14种鸟类,包括4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7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2014年7月至2018年10月,利用20台红外相机监测陕西观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条内部道路对兽类和鸟类活动的影响。监测期间获得照片16168张,共鉴定到13种兽类和14种鸟类,包括4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7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结果显示,距道路的距离越远,出现的物种种类越多。有2种兽类只活动于距离道路100 m以外的范围,表明特定兽类对道路表现出明显的回避效应;鸟类对道路的回避效应更加明显,有8种鸟类只能在距离道路50 m外被观测到。但夜间车辆减少的道路可为大中型兽类如扭角羚(Budorcas taxicolor)提供夜间移动的便利,使得近道路的扭角羚夜间活动强度增加。与其他距离相比,只有5 m朝向道路的野猪(Sus scrofa)的夜间活动强度有小高峰,以回避该距离上昼间的人为干扰。仅距离道路100 m的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的活动时间与其他研究相似,表明靠近道路的红腹锦鸡改变了活动时间以适应道路带来的干扰。研究结果初步证明道路对鸟兽活动有一定的影响,建议观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全区的道路生态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影响 红外相机技术 陕西观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野生动物 相对丰富度 日活动节律
下载PDF
印度野牛日活动节律和食性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合松 赵倩茹 +6 位作者 代陆娇 段景南 钱寿文 郭金萍 崔现亮 张明海 卢文 《山东林业科技》 2022年第2期22-26,21,共6页
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和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分别采用红外相机技术和粪便分析法对云南省糯扎渡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印度野牛的日活动节律和食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印度野牛昼夜都有活动,但昼夜活动差异不显著,白天活动的高峰在1... 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和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分别采用红外相机技术和粪便分析法对云南省糯扎渡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印度野牛的日活动节律和食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印度野牛昼夜都有活动,但昼夜活动差异不显著,白天活动的高峰在15:00—16:00(9.73%)和18:00—19:00(5.74%)2个时间段,夜间活动的高峰在19:00—21:00(13.67%)、24:00—1:00(5.74%)和3:00—5:00(14.79%)3个时间段,白天9:00—10:00(0.34%)为活动频率最低时间段,夜间活动的最低时间段是2:00—3:00(2%);印度野牛旱季的食物组成中共检测出10科23种植物,其中主要以禾本科和豆科植物为主,禾本科和豆科植物在其旱季的食物组成中的比例高达74.90%。本研究结果为印度野牛后续的保护管理提供了参考资料,也充实了其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野牛 日活动节律 食性 糯扎渡省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不同生态区梨树传粉昆虫调查及其优势传粉昆虫访花行为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郭媛 武文卿 +2 位作者 张旭凤 张云毅 宋怀磊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6期127-131,共5页
为探究梨优势传粉昆虫,在对山西省平川区和近山区的梨树野生传粉昆虫调查的基础上,分析野生传粉昆虫的种类、数量及其访花行为。结果表明,2个调查样地访花昆虫共有4目15科22种。近山区传粉昆虫的种类和数量较平川区丰富。近山区优势传... 为探究梨优势传粉昆虫,在对山西省平川区和近山区的梨树野生传粉昆虫调查的基础上,分析野生传粉昆虫的种类、数量及其访花行为。结果表明,2个调查样地访花昆虫共有4目15科22种。近山区传粉昆虫的种类和数量较平川区丰富。近山区优势传粉昆虫为中华蜜蜂、毛附黑条蜂、黄胸地蜂。3个蜂种均喜欢访问树干中上部花朵;中华蜜蜂访问上部花、中部花、下部花的比例分别为36.9%、51.1%、12.0%;毛附黑条蜂访问上部花、中部花、下部花的比例分别为46.5%、38.0%、15.5%;黄胸地蜂访问上部花、中部花、下部花的比例分别为41.2%、37.6%、21.2%。中华蜜蜂[(11.95±0.87)朵/min]和毛附黑条蜂[(12.52±2.16)朵/min]的传粉频率显著高于黄胸地蜂[(6.64±0.56)朵/min],中华蜜蜂是梨传粉的理想昆虫。研究可为明确山西省梨树野生传粉昆虫现状、建立野生传粉昆虫数据库及梨授粉用蜂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树 优势传粉昆虫 访花频率 日活动规律 访花行为
下载PDF
四川岷山小麂的种群性比、社会结构和活动节律 被引量:9
6
作者 陈尔骏 官天培 李晟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共11页
小麂(Muntiacus reevesi)主要分布在东亚长江以南的地区,是我国分布范围最广的麂属物种。本研究基于四川省岷山山脉6个自然保护区2011—2020年的红外相机调查数据,共布设有效调查位点726个,完成75320个相机日的有效调查工作量;在其中13... 小麂(Muntiacus reevesi)主要分布在东亚长江以南的地区,是我国分布范围最广的麂属物种。本研究基于四川省岷山山脉6个自然保护区2011—2020年的红外相机调查数据,共布设有效调查位点726个,完成75320个相机日的有效调查工作量;在其中133个相机位点上拍摄到小麂照片和视频20236份,独立探测1903次。分析结果显示,岷山地区野生小麂种群中成年个体雌雄性比为1.13∶1。小麂的集群类型多样,以单只活动为主,占总探测次数的91.97%;其次为雌雄对,占总探测次数的6.15%;其余较为少见的集群模式有母幼群、父幼群、家庭群、双雌、双雄与单雄双雌,合计占总探测次数的2.88%。岷山地区小麂的日活动节律呈双峰型,分别在日出前后的06:00—09:00和日落前后的17:00—19:00各存在1个活动高峰,为典型的晨昏活动型;小麂不同季节的日活动节律之间存在差异,以冬季与夏季间的差异尤为明显。本研究基于大数据量的野外实地调查记录,探明了岷山地区小麂种群的性比、社会结构和日活动节律,为该小型鹿科物种野外种群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蹄类 性别比例 日活动节律 红外相机技术 野生动物监测 岷山山脉
下载PDF
同域分布水鹿和毛冠鹿活动节律的比较研究——基于红外相机数据 被引量:8
7
作者 贾国清 杨旭 +5 位作者 李永东 王宇 郑笑傲 蒋勇 杨彪 李生强 《四川林业科技》 2022年第2期38-46,共9页
为了探究同域分布的水鹿(Cervus equinus)与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的日活动节律、时间生态位分化及共存机制,于2017年5月-2018年4月,在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利用红外相机对二者进行持续监测。采用核密度估计方法(Kernel... 为了探究同域分布的水鹿(Cervus equinus)与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的日活动节律、时间生态位分化及共存机制,于2017年5月-2018年4月,在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利用红外相机对二者进行持续监测。采用核密度估计方法(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和重叠指数(Coefficient of overlap)来对比分析二者的日活动节律。结果表明:水鹿与毛冠鹿均偏向于晨昏活动,但二者的日活动节律相似度较低(Δ=0.80,P<0.01),水鹿日活动节律有3个活动高峰,分别在03:30-04:00、06:00-08:00、18:00-23:30,而毛冠鹿仅有2个活动高峰,分别在07:00-12:00与17:00-21:30。水鹿早上的活动高峰明显比毛冠鹿提前,而晚高峰结束时间比毛冠鹿晚2 h。二者在旱雨季间的日活动节律差异显著(水鹿:Δ=0.93,P=0.03;毛冠鹿:Δ=0.88,P<0.01),二者在旱季早上的活动峰值较雨季晚半小时,毛冠鹿傍晚(19:00)活动峰值比雨季(20:00)提前1h。和雨季相比,二者均在旱季傍晚的活动高峰值更大、活动高峰期更长,而在雨季的活动高峰值和活动高峰期二者之间呈现出相反的趋势。二者间的日活动节律重叠指数较低(Δ=0.80),且旱季的重叠指数(Δ=0.83)和最大活动高峰值(0.12)均高于雨季(Δ=0.74;高峰值为0.10),但整体上和季节间均差异显著(P<0.01)。本研究表明同域分布水鹿和毛冠鹿可以通过时间生态位上的分化来减少二者在食物、空间与时间资源上的竞争以实现共存。研究结果可为同域分布下近缘物种的更深入的共存机制研究和针对性保护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鹿 毛冠鹿 贡嘎山保护区 红外相机 日活动节律 核密度估计 重叠指数 时间生态位分化
下载PDF
枣树访花昆虫多样性及药剂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武文卿 申晋山 +1 位作者 马卫华 邵有全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4-360,共7页
为了解枣树花期的访花昆虫,更好地利用昆虫为其授粉,本文对山西运城市临猗县、晋中市太谷县和吕梁市临县3地枣树的访花昆虫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枣树访花昆虫共计23种,隶属4目12科。运城临猗与晋中太谷间群落相似性最高,相似性系数为0.... 为了解枣树花期的访花昆虫,更好地利用昆虫为其授粉,本文对山西运城市临猗县、晋中市太谷县和吕梁市临县3地枣树的访花昆虫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枣树访花昆虫共计23种,隶属4目12科。运城临猗与晋中太谷间群落相似性最高,相似性系数为0.27,属于中等不相似,其它为极不相似。日活动规律观察表明,膜翅目与双翅目都属于单峰型,活动高峰为9∶30-10∶00、7∶30-8∶00。同一生境下,喷施药剂会影响访花昆虫的数量,一天中喷施清水的枣树访花昆虫244头,喷施药剂的枣树访花昆虫仅61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 访花昆虫 群落相似性 日活动规律 药剂影响
下载PDF
超大城市基于活动的交通需求模型建设——上海的探索与实践
9
作者 张天然 王波 +1 位作者 宋少飞 朱春节 《城市交通》 2024年第4期13-23,12,共12页
基于活动的交通需求模型从人的活动需求本源出发,能很好地刻画活动与出行之间的关系,进而建立城市规划或交通规划方案与居民生活之间的关联。回顾国际上从四阶段交通需求模型到基于活动的模型发展,总结北美基于活动的模型软件的模型特... 基于活动的交通需求模型从人的活动需求本源出发,能很好地刻画活动与出行之间的关系,进而建立城市规划或交通规划方案与居民生活之间的关联。回顾国际上从四阶段交通需求模型到基于活动的模型发展,总结北美基于活动的模型软件的模型特点、开发程序和实践经验。根据超大城市的模型应用需求、数据条件、运算速度和开发效率情况,设计了适用于上海市的基于活动的模型框架结构。基于活动的模型包括重构人口个体数据的人口仿真(合成)模型、强制性活动的中长期模型,以及包含出行链和中间停留点的短期模型等模块。重点介绍了模型参数标定的总体情况,并利用居民出行调查、百度位置服务、手机信令等多源数据对模型结果进行多维度校核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准确度高、运行速度快。最后指出,基于活动的模型优势显著,但其他城市应用时需权衡开发成本和应用的实际效果,建议以四阶段模型为基础开展基于活动的模型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活动的模型 出行链 目的地选择模型 日活动模式 强制性活动 非强制性活动 中间停留点模型
下载PDF
血雉繁殖初期和育雏期的日活动模式及集群行为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段利娟 张玉波 +2 位作者 康东伟 王小蓉 李俊清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6期42-45,共4页
2013年4—7月,利用红外相机在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研究了血雉(Ithaginis cruentus)在繁殖初期和育雏期的日活动模式和集群行为。结果表明,血雉具有明显的昼行性活动规律,繁殖初期的活动高峰为6:00—14:00(n=42,P=84.00%),育雏期的活动高... 2013年4—7月,利用红外相机在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研究了血雉(Ithaginis cruentus)在繁殖初期和育雏期的日活动模式和集群行为。结果表明,血雉具有明显的昼行性活动规律,繁殖初期的活动高峰为6:00—14:00(n=42,P=84.00%),育雏期的活动高峰为6:00—12:00(n=111,P=60.33%),次高峰为12:00—18:00(n=63,P=34.24%)。繁殖初期记录了50群76只血雉,雌雄性比为1∶2.41,集群大小为(1.52±0.68)只/群,以孤雄(n=23,P=46.00%)和混合群(n=29,P=30.00%)为主。育雏期记录了184群321只血雉,雌雄性比为1∶1.81,集群大小为(1.74±1.21)只/群,以孤雄(n=75,P=40.76%)和家庭群(n=51,P=27.72%)为主。在繁殖初期和育雏期,不同集群类型出现的频率差异均极显著(繁殖初期:χ2=17.680,df=3,P<0.01;育雏期:χ2=79.478,df=4,P<0.01)。血雉的集群性较强,即使在以家庭生活为主的育雏期也常集群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雉 红外相机 日活动模式 集群行为 繁殖期
下载PDF
紫金白溪自然保护区白鹇活动节律分析
11
作者 张燕婷 吴林芳 +2 位作者 张志坚 李玉峰 丁向运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0,共6页
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广东省紫金白溪自然保护区内白鹇的日活动节律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白鹇的行为具有明显的昼行性,日活动节律有2个高峰期,分别出现在6∶00—7∶00和15∶00—16∶00,活动低谷期在12∶00... 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广东省紫金白溪自然保护区内白鹇的日活动节律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白鹇的行为具有明显的昼行性,日活动节律有2个高峰期,分别出现在6∶00—7∶00和15∶00—16∶00,活动低谷期在12∶00.白鹇在不同季节内的日活动节律存在变化,冬夏季差异最为显著,日活动节律重叠程度最低(Δ=0.860,P<0.01).在相同季节的不同海拔上白鹇的活动节律也存在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夏季.夏季高海拔带个体活动比低海拔带个体活动频繁,早晨更为活跃;低海拔带个体活动则在午后更为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 白鹇 日活动节律 季节变化 海拔
下载PDF
放归普氏野马哺乳期主要行为及其时间分配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俊杰 胡德夫 +1 位作者 李凯 陈金良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3-17,共5页
2003年7-9月在新疆卡拉麦里保护区针对放归普氏野马群,采用目标法和扫描法系统地研究了哺乳期带不同年龄幼驹雌马主要行为的时间分配及其日活动规律。结果显示,各组雌马主要行为的时间分配差异虽不显著,但仍表现出很明显的规律性,即,带... 2003年7-9月在新疆卡拉麦里保护区针对放归普氏野马群,采用目标法和扫描法系统地研究了哺乳期带不同年龄幼驹雌马主要行为的时间分配及其日活动规律。结果显示,各组雌马主要行为的时间分配差异虽不显著,但仍表现出很明显的规律性,即,带驹母马比无驹母马及带亚成体母马的采食时间长,并随幼驹年龄的增加而减少,而休息时间与之相反,带驹母马的哺乳时间随着幼驹年龄的增加逐渐减少;马群的日活动规律表现为"饮水-采食-休息-采食"模式。结合放归区各相关因素,并与圈养野马的行为比较,分析了导致其结果的可能原因,同时认为,放归区夏季自然资源可满足普氏野马哺乳期的营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氏野马 哺乳期 主要行为 时间分配 日活动规律
下载PDF
千年桐访花昆虫初步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谷丽萍 郑科 +1 位作者 向振勇 景跃波 《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第4期61-64,共4页
于2019年4月设置3个样地对千年桐盛花期的访花昆虫进行调查。调查结果,采集到访花昆虫33种,隶属8目22科,分别为膜翅目、缨翅目、双翅目、鞘翅目、鳞翅目、半翅目、革翅目和蜘蛛目昆虫,其中:鳞翅目的种类最多,为11种,膜翅目种类次之,为8... 于2019年4月设置3个样地对千年桐盛花期的访花昆虫进行调查。调查结果,采集到访花昆虫33种,隶属8目22科,分别为膜翅目、缨翅目、双翅目、鞘翅目、鳞翅目、半翅目、革翅目和蜘蛛目昆虫,其中:鳞翅目的种类最多,为11种,膜翅目种类次之,为8种,双翅目种类位居第三,为5种;采集到的访花昆虫数量排序为:膜翅目>缨翅目>鞘翅目>鳞翅目>其他昆虫,膜翅目是千年桐花期访花传粉的优势昆虫;千年桐4目主要访花昆虫日活动规律为:在上、下午均出现出勤峰值时段,下午峰值高于上午,且出勤峰值时段不完全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年桐 访花昆虫 种类组成 数量占比 优势昆虫 日活动规律 出勤峰值
下载PDF
北京城市中低收入者日常活动时空间特征分析 被引量:58
14
作者 张艳 柴彦威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56-1064,共9页
转型期城市空间制度性及结构性变化以及住房、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往往因忽略城市中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的时空需求而使其陷入可达性及移动性困境,从而导致城市社会不公平问题。个体日常活动行为的时空特征反映了其对城市空间利用... 转型期城市空间制度性及结构性变化以及住房、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往往因忽略城市中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的时空需求而使其陷入可达性及移动性困境,从而导致城市社会不公平问题。个体日常活动行为的时空特征反映了其对城市空间利用的时空需求,是测度可达性与移动性的基本指标,也是衡量社会排斥、社会剥夺、居住隔离的新维度。采用2007年北京城市居民活动日志调查数据,基于时间地理学对微观个体日常活动的分析框架,借助GIS三维可视化技术,从生活时间分配、工作与非工作活动的时空间分布格局、活动空间测度、移动性等方面,对北京城市中低收入者日常活动的时空间特征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城市中低收入者日常活动的时空需求研究,为城市空间优化和时间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中低收入者 日常活动 时空间特征 北京市
下载PDF
网络信息时代女性居民日常活动时空特征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被引量:15
15
作者 和玉兰 甄峰 +1 位作者 朱寿佳 王大为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34,68,共7页
女性主义思潮的兴起引起了地理界及规划界对空间性别差异的关注。随着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渗透到居民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女性居民日常活动时空间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本文利用时间地理学的方法,对2012年南京市网络信息... 女性主义思潮的兴起引起了地理界及规划界对空间性别差异的关注。随着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渗透到居民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女性居民日常活动时空间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本文利用时间地理学的方法,对2012年南京市网络信息时代居民行为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借助GIS工具分别对女性居民工作日、休息日的24小时活动路径进行三维可视化显示,同时对其时空特征进行三维核密度分析。论文研究了信息技术影响下南京市女性居民日常活动的时空间特征,并分析了不同信息化水平女性居民的时空间特征分异,从而为网络信息时代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更人性化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日常活动 时空间特征 信息技术 南京
下载PDF
广州市中产阶层日常活动的时空间特征 被引量:10
16
作者 代丹丹 周春山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53,共9页
本文在对广州36个中产阶层聚居区881个中产阶层工作日与休息日活动日志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时间地理学相关方法,探讨中产阶层日常活动的时间分配、空间分布和移动性特征。研究发现中产阶层工作日活动节奏清晰,休息日活动破碎化,工作... 本文在对广州36个中产阶层聚居区881个中产阶层工作日与休息日活动日志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时间地理学相关方法,探讨中产阶层日常活动的时间分配、空间分布和移动性特征。研究发现中产阶层工作日活动节奏清晰,休息日活动破碎化,工作日工作和休闲时间居多,休息日休闲和社交时间为主,不同属性的中产阶层工作日与休息日时间分配存在差异;此外,中产阶层"近家型"非工作空间特征明显,工作日与休息日活动空间分布集聚度最高的是核心商业区;以私家车和步行为主要的日常出行方式,"少次、多目的"的出行结构突出,日常活动空间移动能力较强。上述中产阶层的时空间特征与中低收入者存在明显不同。研究有助于揭示中产阶层的日常生活规律,为提高城市社会经济活力和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产阶层 日常活动 时空间特征 广州市
原文传递
基于活动的城市出行需求层次选择模型
17
作者 杨超 缪子山 史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04-1509,共6页
以2010年绵阳市传统居民出行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从传统居民出行调查数据中提取基于活动模型建模所需特性数据的方法和流程,并提出了以方式/目的地选择模型、时间选择模型和日活动模式选择模型为主体的层次选择模型结构,就数据处理、模... 以2010年绵阳市传统居民出行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从传统居民出行调查数据中提取基于活动模型建模所需特性数据的方法和流程,并提出了以方式/目的地选择模型、时间选择模型和日活动模式选择模型为主体的层次选择模型结构,就数据处理、模型结构、变量选择、模型标定等提出一个完整的基于活动模型的分析方法,从而实现了基于活动的交通需求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活动的模型 出行需求预测 方式/目的地联合选择 时间选择 日活动模式选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