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基因结合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克霞 陈琳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7期487-489,共3页
目的筛选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基因结合蛋白,探索CagA致病机理。方法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以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片段作为固相筛选分子,对噬菌体人胃细胞cDNA文库进行4轮"吸附-洗脱-扩增"富集,噬斑裂解液PCR扩增后... 目的筛选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基因结合蛋白,探索CagA致病机理。方法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以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片段作为固相筛选分子,对噬菌体人胃细胞cDNA文库进行4轮"吸附-洗脱-扩增"富集,噬斑裂解液PCR扩增后,进行DNA序列分析和同源性生物信息学搜索,确定编码结合蛋白的种类。结果噬菌体经富集后,筛选出36个阳性克隆,构建了克隆载体。序列测定后经过同源性搜索,确定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共编码核纤层蛋白B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两种已知蛋白。结论用噬菌体人胃cDNA文库筛选得到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DNA结合蛋白,为研究CagA致病机理,幽门螺杆菌疫苗的研制和治疗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展示 幽门螺杆菌 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 结合蛋白
下载PDF
血清CagA抗体、G-17、PINP在结直肠癌和腺瘤性息肉中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王晓倩 于宁 +4 位作者 李华 朱淑娜 刘琼 翟颖 杜洁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11期1334-1339,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抗体、胃泌素-17(G-17)、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在结直肠癌和腺瘤性息肉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77例结直肠癌患者及105例腺瘤性息肉患者作为... 目的探究血清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抗体、胃泌素-17(G-17)、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在结直肠癌和腺瘤性息肉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77例结直肠癌患者及105例腺瘤性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在医院体检的83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agA抗体、G-17和PINP对腺瘤性息肉和结肠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腺瘤性息肉组和结直肠癌组血清CagA抗体阳性率及G-17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结直肠癌组高于腺瘤性息肉组(P<0.05),血清PINP表达水平则与之相反;血清CagA抗体、G-17和PINP表达与息肉直径、结直肠癌分化程度及Dukes分期有关(P<0.05);血清CagA抗体、G-17和PINP单独检测腺瘤性息肉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47、0.704和0.656,而三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829,三者联合检测优于血清CagA抗体、G-17和PINP各自单独检测(Z_(三者联合-CagA抗体)=4.099、Z_(三者联合-G-17)=4.317,Z_(三者联合-PINP)=4.942,P均<0.001);血清CagA抗体、G-17和PINP单独检测结肠癌的AUC分别为0.665、0.659和0.826,而三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900,三者联合检测优于血清CagA抗体、G-17和PINP各自单独检测(Z_(三者联合-CagA抗体)=6.196、Z_(三者联合-G-17)=5.988,Z_(三者联合-PINP)=3.992,P均<0.001)。结论血清CagA抗体、G-17和PINP与腺瘤性息肉和结直肠癌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能够辅助临床诊断腺瘤性息肉和结直肠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 胃泌素-17 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 结直肠癌 腺瘤性息肉
下载PDF
CK2介导幽门螺杆菌CagA蛋白诱导人胃腺癌上皮细胞内IL-8表达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顾岚 陈颖 +1 位作者 周仁民 林琼 《癌症进展》 2019年第22期2652-2655,共4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K2在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蛋白诱导人胃腺癌上皮细胞(AGS)中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中的作用。方法培养人AGS细胞,依据CagA蛋白加入与否分为S1组(加入CagA蛋白)、S2组(未加入CagA蛋白);依据是否转染或加...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K2在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蛋白诱导人胃腺癌上皮细胞(AGS)中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中的作用。方法培养人AGS细胞,依据CagA蛋白加入与否分为S1组(加入CagA蛋白)、S2组(未加入CagA蛋白);依据是否转染或加入p65 siRNA、CagA分为A1组(未转染p65 siRNA且未加入CagA)、A2组(转染p65 siRNA但未加入CagA)、A3组(未转染p65 siRNA但加入CagA)、A4组(转染p65siRNA且加入CagA);依据芹菜素(apigenin)、CagA加入与否分为B1组(未加入apigenin和CagA)、B2组(加入apigenin但未加入CagA)、B3组(未加入apigenin但加入CagA)、B4组(加入apigenin和CagA)。根据p65 siRNA转染情况分为A组(转染ConsiRAN但未转染p65 siRNA)、B组(转染p65 siRNA但未转染ConsiRAN);将加入CagA蛋白0、20 min时的细胞分为C组、D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IL-8蛋白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β-actin、p65和p65-p的表达,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相对荧光强度。结果 S1组AGS细胞中IL-8蛋白的表达水平为(871.25±12.89)pg/ml,高于S2组的(119.00±12.7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和A2组细胞的IL-8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4组细胞的IL-8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A3组(P﹤0.01)。B组细胞的p65蛋白表达水平低于A组。B1组和B2组细胞的IL-8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4组细胞的IL-8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B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细胞的p65-p蛋白表达水平高于C组,B4组细胞的p65-p蛋白表达水平低于B3组。B1组和B2组细胞的相对荧光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4组细胞的相对荧光强度水平明显低于B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K2可能参与了CagA诱导AGS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激活及IL-8表达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蛋白 蛋白激酶CK2 核因子κB 白细胞介素-8
下载PDF
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A抗体阳性Hp感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邵光威 《青岛医药卫生》 2019年第4期241-245,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A(CagA)抗体阳性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发病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AMI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AM... 目的探讨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A(CagA)抗体阳性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发病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AMI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AMI组(n=82)和非AMI组(n=52)。采集患者血液并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等血清项目,收集患者Hp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A(CagA)抗体、尿素酶A亚单位抗体、尿素酶B亚单位抗体、重组细胞空泡毒素抗原抗体数据,并按照不同分组类别对比各组AMI发病率。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糖尿病史、AMI家族史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占比、高血压史、长期吸烟史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和非AMI组LDL-C、Hcy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HDL-C指标水平为(1.10±0.11)mmol/L,低于非AMI组(3.67±0.46)mmol/L,CRP指标水平为(89.16±20.34)mg/L,高于非AMI组(3.24±0.3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共检测出88例患者发生Hp感染,感染率为65.67%;根据Hp感染分组,Hp阳性组AMI发病率为64.29%,高于Hp阴性组18.75%;Hp阳性患者中CagA抗体阳性组AMI发病率为75.86%,高于CagA抗体阴性组AMI发病率4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CagA抗体阳性、长期吸烟史是造成AMI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MI患者HDL-C及CRP水平变化较非AMI患者明显,CagA抗体Hp感染与AMI发病密切相关,且CagA抗体阳性、长期吸烟史是造成AMI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CagA抗体阳性可以作为预测AMI发病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A 阳性Hp感染 急性心肌梗死 发病影响
下载PDF
CagA^+幽门螺杆菌根除前后对胃溃疡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hsCRP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朱观宇 李康 刘旭明 《新医学》 2013年第5期314-317,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幽门螺杆菌(Hp)根除前后对胃溃疡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高敏CRP(hsCRP)的影响。方法:55例Hp+CagA+胃溃疡患者为根除治疗组,同期就诊的55例Hp-CagA-胃溃疡患者为对照组,根除治疗组患者研... 目的:探讨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幽门螺杆菌(Hp)根除前后对胃溃疡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高敏CRP(hsCRP)的影响。方法:55例Hp+CagA+胃溃疡患者为根除治疗组,同期就诊的55例Hp-CagA-胃溃疡患者为对照组,根除治疗组患者研究开始时根除Hp治疗采用三联疗法,包括阿莫西林(1 g,2次/日)、克拉霉素(500 mg,2次/日)及埃索美拉唑(20 mg,1次/日),疗程7 d。随访3个月,研究前后同时检测两组患者血清hsCRP及MMP-9。结果:研究开始时,根除治疗组血清胆固醇、hsCRP及MMP-9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结束时,两组血清胆固醇、hsCRP及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研究前比较,根除治疗组研究结束时血清胆固醇、hsCRP及MMP-9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通过根除Hp+CagA+,可降低胃溃疡患者血清hsCRP及MMP-9水平,降低患者的炎症损伤,因此可促进溃疡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 胃溃疡 基质金属蛋白酶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cagⅡ对胃上皮细胞IL-8基因转录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淑德 许国铭 +2 位作者 李兆申 Crabtree JE Neelam B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30-233,共4页
目的 探讨HpcagⅡ对胃上皮细胞IL 8基因转录的影响及信号传导机制。 方法 构建cagⅡ基因位点缺失Hp突变株及带有IL 8报告基因的人胃癌细胞系L5F11,用液体闪烁计数仪测定荧光素酶 (IL 8转录 )活性 ,用ELISA法测定IL 8蛋白浓度。结果 ... 目的 探讨HpcagⅡ对胃上皮细胞IL 8基因转录的影响及信号传导机制。 方法 构建cagⅡ基因位点缺失Hp突变株及带有IL 8报告基因的人胃癌细胞系L5F11,用液体闪烁计数仪测定荧光素酶 (IL 8转录 )活性 ,用ELISA法测定IL 8蛋白浓度。结果 所有Hp突变株诱导荧光素酶活性与IL 8蛋白浓度较亲代菌株 2 6 6 95均降低 [(0 .13± 0 .0 1)× 10 6cpm比 (0 .5 9± 0 .0 5 )× 10 6cpm (P <0 .0 1) ;(0 .73± 0 .13)ng/ml比 (2 .2 2± 0 .6 5 )ng/ml,(P <0 .0 5 ) ]。PTK抑制剂herbimycinA不仅抑制Hp诱导的荧光素酶活性 [(0 .71± 0 .18)× 10 6cpm比 (1.5 1±0 .2 3)× 10 6cpm ,(P <0 .0 5 ) ],而且抑制IL 8蛋白表达 [(0 .83± 0 .41)ng/ml比 (3.2 2± 0 .5 9)ng/ml,(P <0 .0 5 ) ],但herbimycinA对TNFα诱导的荧光素酶活性及IL 8蛋白表达均无影响 (P均 >0 .0 5 ) ;PKA抑制剂H7抑制TNFα诱导的荧光素酶活性 [(0 .74± 0 .16 )× 10 6cpm比 (2 .6 2± 0 .2 6 )× 10 6cpm ,(P <0 .0 0 1) ]及IL 8蛋白表达 [(1.45±0 .38)ng/ml比 (4 .12± 0 .43)ng/ml,(P <0 .0 1) ],而对Hp诱导的荧光素酶活性无影响 (P >0 .0 5 )。 结论 HpcagⅡ中的多个基因能够调节胃上皮细胞IL 8基因转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cagⅡ 胃上皮细胞 白细胞介素-8
原文传递
HopQ与人CEACAM1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马凯 王鸽 +3 位作者 孙建兵 汪亚辉 刘宏斌 惠玲 《医学综述》 2019年第17期3433-3437,共5页
幽门螺杆菌(Hp)是人胃上皮细胞的特异性定植菌,是胃炎、消化道溃疡、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其所携带的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 A)是致病的关键。Hp通过其外膜黏附蛋白Hp外膜蛋白Q(Hop Q)作用于细胞膜受体蛋白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EA... 幽门螺杆菌(Hp)是人胃上皮细胞的特异性定植菌,是胃炎、消化道溃疡、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其所携带的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 A)是致病的关键。Hp通过其外膜黏附蛋白Hp外膜蛋白Q(Hop Q)作用于细胞膜受体蛋白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EACAM1)上,诱导反式二聚化的CEACAM1解聚,以单体的形式结合并将毒力因子Cag A注射入受体细胞。Hop Q具有不同的亚型、地区分布差异和多种生物学功能,不同亚型对Cag A的转移能力完全不同。这种相互作用促进了Cag A通过CagⅣ型分泌系统的易位。Hop Q-CEACAM1作用点可能成为治疗Hp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 幽门螺杆菌外膜蛋白Q 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 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Ⅳ型分泌系统
下载PDF
细胞毒力因子CagA上调人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TET2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昕 付华林 +2 位作者 郅晓 金卫林 崔大祥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3-158,共6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ytotoxin associated gene A,CagA)与胃黏膜中TET2(ten-eleventranslocation 2)蛋白表达的关系,以及TET2在CagA致癌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方法:Real-time PCR检测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和胃癌...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ytotoxin associated gene A,CagA)与胃黏膜中TET2(ten-eleventranslocation 2)蛋白表达的关系,以及TET2在CagA致癌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方法:Real-time PCR检测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和胃癌细胞株MGC-803中TET2 mRNA的表达水平,细胞免疫染色法检测TET2蛋白的细胞定位及表达。将pEGFP-CagA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GES-1细胞,用200μmol/L H2O2处理GES-1细胞建立氧化应激模型,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TET2 mRNA在GES-1细胞的表达水平低于胃癌MGC-803细胞(1.00±0.08 vs 1.68±0.07,P<0.05),TET2蛋白在GES-1细胞表达水平低于胃癌MGC-803细胞(8.09±3.57 vs14.60±2.31,P<0.05)。与阴性对照组pEGFP-N1相比,pEGFP-CagA转染组GES-1细胞中TET2 mRNA表达水平升高(1.00±0.04 vs 0.06±0.00,P<0.05),TET2蛋白表达水平也升高(16.45±4.40 vs 10.82±3.39,P<0.05),ROS积累水平升高(18.39±4.52 vs 15.31±4.40,P<0.05),细胞周期检测出现明显的凋亡峰。氧化应激(H2O2处理)模型中GES-1细胞与空白对照GES-1细胞相比,TET2 mRNA水平升高(1.44±0.02 vs 1.00±0.04,P<0.05),TET2蛋白表达水平增高(15.72±4.52vs 11.74±4.34,P<0.05)。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毒力因子CagA可诱导GES-1细胞ROS增高和细胞周期的失衡,氧化应激可以诱导TET2表达上调,TET2可能参与CagA的致癌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 幽门螺旋杆菌 TET2蛋白 胃癌 MGC-803细胞株 GES-1细胞株 活性氧
下载PDF
幽门螺旋杆菌空泡/细胞毒素的研究现状
9
作者 龙敏 龙北国 别平华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3-5,共3页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呈全球性分布,多数地区感染率约为50%,但并非所有人发生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这与该菌产生细胞毒素的能力有关。本文综述了幽门螺旋杆菌产生的空泡/细胞毒素(VacA)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的性质...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呈全球性分布,多数地区感染率约为50%,但并非所有人发生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这与该菌产生细胞毒素的能力有关。本文综述了幽门螺旋杆菌产生的空泡/细胞毒素(VacA)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的性质及与临床的关系、CagA阳性菌株在中国人中的流行情况。根据VacA和CagA基因,及它们表达活性产物与否,可将该菌分为两大类型:Ⅰ型具有编码CagA的基因,表达CagA蛋白和空泡毒素,Ⅱ型没有编码CagA的基因,不表达CagA蛋白和空泡毒素,其中Ⅰ型菌株毒力和致病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 空泡/细胞毒素 细胞毒素相关蛋白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cagⅡ对胃上皮细胞IL-8基因转录的影响机制
10
作者 李淑德 许国铭 +2 位作者 李兆申 J.E Crabtree B.Neelam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1999年第2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Hp cagⅡ对胃上皮细胞IL-8基因转录的影响及信号传导机制。[方法]构建cagⅡ基因位点缺失Hp突变以及带有IL-8报告基因的人胃癌细胞系L5F11,用液体闪烁计数仪测定荧光素酶(IL-8转录)活性.川ELISA法测定IL-8蛋白浓度。[结果]所... [目的]探讨Hp cagⅡ对胃上皮细胞IL-8基因转录的影响及信号传导机制。[方法]构建cagⅡ基因位点缺失Hp突变以及带有IL-8报告基因的人胃癌细胞系L5F11,用液体闪烁计数仪测定荧光素酶(IL-8转录)活性.川ELISA法测定IL-8蛋白浓度。[结果]所有HP突变株诱导荧光素酶活性与IL-8蛋白浓度较亲代菌株26695均降低(0.13±0.01vs 0.59±0.05×10^4epm.P<0.01;0.73=0.13vg 2.22±0.65ng/ml.P<0.05)。PTK抑制berbimycin A不仅抑制Hp诱导的荧光素酶活性(0.71±0.18vs1.51=0.23×10^6epm,P<0.05).而且抑制IL-8蛋白表达(0.83±0.41vs3.22±0.59ng/ml,P<0.05),但berbimycinA对TNFa诱导的荧光素酶活性及IL-8蛋白表达均无影响(P均>0.05);PKA抑制剂H7抑制NTFa诱导的荧光素酶活性(0.74±0.16vs2.62±0.26×10^6epm.P<0.01)及IL-8蛋白表达(1.45±0.38vs4.12±0.43ng/ml,P<0.01).而对Hp诱导的荧光素酶活性无影响(P>0.05)。[结论]Hp cag Ⅱ中的多个基因能够调节胃上皮细胞IL-8基因转录,且这一作用主要经蛋白酯氨酸激酶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8 agⅡ 胃上皮细胞 荧光素酶 诱导 基因转录 蛋白表达 幽门螺杆菌 抑制 蛋白浓度
下载PDF
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A抗体阳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发病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高峰 季汉华 陈刚 《中国医药》 2017年第5期720-724,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A(CagA)抗体阳性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于民航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拟诊为ACS的患者170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ACS组(... 目的探讨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A(CagA)抗体阳性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于民航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拟诊为ACS的患者170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ACS组(112例)和非冠心病组(58例)。免疫印迹法测定患者的Hp抗体谱,并同步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血尿酸、c反应蛋白等,并加以比较。Hp阳性患者根据CagA状态又可分为CagA抗体阳性组和CagA抗体阴性组,进行组问比较。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ACS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总人群的Hp阳性率为70.O%(119/170),CagA抗体阳性率为51.2%(87/170)。ACS组男性、吸烟比例高于非冠心病组,HDL—C低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1%(74/112)比58.6%(34/58)、51.8%(58/112)比20.7%(12/58)、(1.2±0.3)mmol/L比(1.3±0.3)mmol/L](P〈0.05)。CagA抗体阳性组ACS患病率明显高于CagA抗体阴性组[73.6%(64/87)比57.8%(48/83)](P〈0.05)。校正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家族史、总胆固醇、HDL—C、LDL-C后,CagA抗体阳性的Hp感染与ACS发病呈明显正相关(P=0.037)。结论CagA抗体阳性Hp感染与ACS发病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幽门螺杆菌 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A
下载PDF
免疫印迹法测定血清幽门螺旋杆菌抗体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伍建业 马淑珍 +3 位作者 施嫣红 邬斌贝斌 牛培勤 郭传勇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60-62,共3页
目的研究幽门螺旋杆菌(Hp)抗体在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及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阳性情况;探讨不同类型Hp感染与胃肠疾病发病的关系及免疫印迹法测定血清HP抗体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160例血清标本(包括慢性胃炎组、消化... 目的研究幽门螺旋杆菌(Hp)抗体在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及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阳性情况;探讨不同类型Hp感染与胃肠疾病发病的关系及免疫印迹法测定血清HP抗体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160例血清标本(包括慢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组、胃癌组及正常对照组)中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CagA)、空泡毒素(VacA)、尿素酶A(UreA)、尿素酶B(UreB)以及鞭毛蛋白抗体的表达情况,计算阳性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各患病组CagA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鞭毛抗体和VacA抗体,各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UreA、UreB抗体阳性率正常对照组明显低于患病组(P<0.05)。结论Ⅰ型Hp感染是胃肠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免疫印迹法用于HP感染的普查,分型以及治疗后的复查有其独特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 抗体 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 空泡毒素 免疫印迹法
下载PDF
民航飞行员CagA阳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谢菲 陈红艳 +1 位作者 李谦 陈刚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8年第8期938-940,共3页
目的探讨民航飞行员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A(cag A)抗体阳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6年10月在民航医学中心鉴定所体检的40岁及以上男性飞行员409例,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Hp)抗体谱,同时... 目的探讨民航飞行员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A(cag A)抗体阳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6年10月在民航医学中心鉴定所体检的40岁及以上男性飞行员409例,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Hp)抗体谱,同时收集受检者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病史,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S)。根据Cag A状态可分为cag A抗体阳性组和cag A抗体阴性组,进行组间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Hp感染率为62.8%(257/409),Cag A抗体阳性率41.8%(171/409)。颈动脉粥样硬化组高血压、冠脉粥样硬化(狭窄)发病率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P<0.05),两组间在年龄、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脂存在统计学差异。Cag A抗体阳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27.49%)高于Cag A抗体阴性组(18.9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Cag A阳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P=0.028)。结论在民航飞行员中Cag A阳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员 颈动脉粥样硬化 幽门螺杆菌 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A
下载PDF
健康体检人群不同分型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浚沅 贺永梅 +1 位作者 侯晓琳 崔梅花 《中国综合临床》 2021年第6期555-559,共5页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不同分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12月在航天中心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成年人4602名数据进行研究,采用免疫印迹法进行血清Hp抗体...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不同分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12月在航天中心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成年人4602名数据进行研究,采用免疫印迹法进行血清Hp抗体分型的检测,收集肝脏超声检查结果及血液生化检查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体检人群中血清Hp抗体阳性者为2018例,血清Hp抗体阴性者为2584例。通过血清Hp抗体分型检测,根据是否表达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ytotoxin-associated gene A protein,CagA)与空泡毒素将2018例血清Hp抗体阳性者分为Ⅰ型组1088例(53.9%,1088/2018)、Ⅱ型组930例(46.1%,930/2018)。Ⅰ型组与Ⅱ型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收缩压及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空腹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舒张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腰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研究对象MS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3%(199/1088)与19.0%(177/930),P=0.67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过年龄、性别及MS相关指标等变量校正后,不同血清Hp抗体分型与MS不存在相关性(OR=1.194,95%CI 0.842~1.693,P=0.319)。结论不同分型的Ⅰ型和Ⅱ型Hp感染与MS不存在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细胞毒素相关蛋白 空泡毒素 代谢综合征
原文传递
幽门螺杆菌东亚型菌株GZ7/cagA^(+)和GZ7/ΔcagA源外膜囊泡的蛋白组学比较
15
作者 彭国玲 周佳 +3 位作者 廖永慧 谢渊 周建奖 赵艳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36-644,共9页
目的通过分离、鉴定和比较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蛋白(cagA)、阳性幽门螺杆菌(H.pylori)、东亚型菌株GZ7/cagA^(+)及其cagA敲除菌株GZ7/ΔcagA来源的外膜囊泡(OMVs)中的差异表达蛋白(DEPs),分析cagA基因对OMVs中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超... 目的通过分离、鉴定和比较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蛋白(cagA)、阳性幽门螺杆菌(H.pylori)、东亚型菌株GZ7/cagA^(+)及其cagA敲除菌株GZ7/ΔcagA来源的外膜囊泡(OMVs)中的差异表达蛋白(DEPs),分析cagA基因对OMVs中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超速离心法分别提取GZ7/ΔcagA和GZ7/cagA^(+)的OMVs,通过透射电镜和纳米颗粒追踪技术鉴定其形态和粒径,使用Western blot技术验证两组OMVs中cagA蛋白的表达,分析OMVs的蛋白质组学;对蛋白组学数据进行质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鉴定后,以上调蛋白倍数变化(FC)>2.0、下调蛋白FC<0.5,FDR≤0.05为筛选条件筛选DEPs,利用OmicsBean在线工具、Gene Ontology和KOBAS对DEPs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免疫荧光鉴定OMVs细胞在细胞中的定位,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仪检测细胞活性。结果通过电镜和粒径证实成功分离纯化了OMVs;蛋白质组分析发现,GZ7/cagA^(+)-OMVs组与GZ7/ΔcagA-OMVs组比较有79个DEPs,其中38个蛋白下调、41个蛋白上调;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DEPs主要与丙酮酸代谢、丙酸代谢、糖酵解/糖异生及柠檬酸循环等代谢途径有关;免疫荧光和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证实H.pylori来源的OMVs能进入细胞并定位在线粒体并抑制细胞增殖。结论cagA能影响H.pylori分泌的OMVs中蛋白质的成分,DEPs可能促进cagA^(+)H.pylori在胃黏膜上的定植及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蛋白 胃癌 蛋白组 差异表达蛋白 线粒体
下载PDF
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及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永敏 江伟 《医学综述》 2010年第19期2896-2898,共3页
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及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是幽门螺杆菌重要的毒力因子,具有遗传基因多态性和地区分布的差异,与消化道溃疡、胃炎、胃癌及一些非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影响胃损害的严重程度及最终临床结局。其致病机制主要与影... 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及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是幽门螺杆菌重要的毒力因子,具有遗传基因多态性和地区分布的差异,与消化道溃疡、胃炎、胃癌及一些非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影响胃损害的严重程度及最终临床结局。其致病机制主要与影响多条细胞信息传递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 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 毒素相关基因致病岛
下载PDF
布拉酵母菌辅助治疗对老年CagA和VacA阳性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IL-6和IL-8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晨熙 孔凡庭 +6 位作者 朱新影 王魁向 孔凡磊 周培培 刘艳玲 赵巍 赵东强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1191-1196,共6页
目的评价布拉酵母菌(S.boulardii)对老年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ytotoxin-associated gene A protein,CagA)和空泡毒素(vacuolating cytotoxin A,VacA)阳性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患者炎症因子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以探讨S.boulardii治疗H.p... 目的评价布拉酵母菌(S.boulardii)对老年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ytotoxin-associated gene A protein,CagA)和空泡毒素(vacuolating cytotoxin A,VacA)阳性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患者炎症因子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以探讨S.boulardii治疗H.pylori I型高毒力株感染的机制。方法选择我院200例CagA和VacA阳性的老年H.pylori感染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成四联组和S.boulardii组。四联组患者采用铋剂四联疗法,S.boulardii组在铋剂四联疗法基础上加用S.boulardii。比较两组患者H.pylori根除率、胃黏膜组织学评分、临床疗效评分、不良反应、血清白细胞介素(IL)-6及IL-8水平、肠道菌群分布。结果(1)S.boulardii组H.pylori根除率按方案(PP)分析和按意向性(ITT)分析均高于四联组(85.1%vs 72.8%;80.0%vs 6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S.boulardii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7.0%)低于四联组(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40,P=0.004)。(3)治疗后,两组患者胃黏膜组织学评分、临床症状评分、血清IL-6及IL-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S.boulardii组低于四联组(均P<0.05)。(4)治疗后,四联组患者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较治疗前减少,肠杆菌、肠球菌数量较治疗前增加(均P<0.05);而S.boulardii组患者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较治疗前增加(均P<0.05),肠杆菌、肠球菌数量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boulardii辅助四联疗法可提高老年患者H.pylori I型高毒力株的根除效果,减轻患者胃黏膜组织炎症,降低不良反应,其机制可能与S.boulardii下调免疫炎症介质表达和改善肠道菌群分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 空泡毒素 肠道菌群 布拉酵母菌
原文传递
免疫印迹试验在诊断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运生 周少明 +1 位作者 刘彬 孙玲玲 《实用医技杂志》 2006年第11期1818-1819,共2页
目的:评价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lotting)在诊断不同年龄组及不同病理表现儿童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50例有消化道症状的患儿,进行胃镜检查并取病变处胃黏膜组织行病理学检查,以及13C尿素呼气... 目的:评价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lotting)在诊断不同年龄组及不同病理表现儿童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50例有消化道症状的患儿,进行胃镜检查并取病变处胃黏膜组织行病理学检查,以及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reabreathtest,13CUBT)、血清免疫印迹试验及胃液HPDNAPCR检查。结果:在4岁~6岁和6岁~12岁组患儿中,13CUBTHP检出率明显高于免疫印迹试验(P<0.01);在12岁~18岁组患儿中,13CUBTHP检出率与免疫印迹试验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细胞毒性基因相关蛋白(Cytotoxinassociatedgeneprotein)阳性的HP感染在溃疡病组明显高于慢性胃炎组和正常组(P<0.05),慢性胃炎组CagA(Cytotoxinassociatedgeneprotein,CagA)阳性HP显著高与正常组(P<0.05)。结论:在12岁以上的少年患儿中,免疫印迹试验可作为快速诊断HP感染的可靠手段,并且能判断出是否为产毒菌株感染。在12岁以下的儿童中,免疫印迹试验最好与13CUBT联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印迹试验 ^13C-尿素呼气试验 幽门螺旋杆菌 细胞毒性基因相关蛋白 儿童
下载PDF
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的cagA基因和血清CagA抗体状况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尤历 刘厚钰 +1 位作者 陈梅芳 周康 《镇江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和血清CagA抗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测定 62株由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患者感染HpcagA基因 ;用酶免疫方法测定同一患者血清CagA抗体。结果 :HpcagA基因阳性率为 5 6.45 ...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和血清CagA抗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测定 62株由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患者感染HpcagA基因 ;用酶免疫方法测定同一患者血清CagA抗体。结果 :HpcagA基因阳性率为 5 6.45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患者感染HpcagA基因阳性率分别为 5 5 .5 6%、5 4.17%和 63 .64 % ,三种疾病患者之间感染Hp的cagA基因阳性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患者血清Cag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70 .3 7%、79.17%和 40 .0 0 % ,血清CagA抗体总阳性率为 68.85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患者之间血清CagA抗体阳性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十二指肠疾病 Ca基因 CAGA抗体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CagA抗体检测的间接ELISA法建立及评价
20
作者 李玉萍 成蕾 +3 位作者 王洪涛 乔苗苗 熊丹 林骏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3年第4期304-310,共7页
目的制备高纯度、具有生物活性的CagA蛋白,建立间接ELISA法检测CagA抗体,并对该方法进行评估。方法构建重组表达质粒CagA-PET28a,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利用蛋白纯化液相色谱仪进行镍亲和层析纯化后再进行离子交换层析纯... 目的制备高纯度、具有生物活性的CagA蛋白,建立间接ELISA法检测CagA抗体,并对该方法进行评估。方法构建重组表达质粒CagA-PET28a,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利用蛋白纯化液相色谱仪进行镍亲和层析纯化后再进行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利用验证后的蛋白建立了间接ELISA法,通过与市售试剂盒进行比对,对间接ELISA法进行评价。结果成功表达并纯化出了高纯度的CagA蛋白,分子量为130 kD,纯度为99.87%。利用该抗原建立了间接ELISA法,并对204例待测血清进行检测。与Mikrogen公司血清学检测试剂盒的结果比较,阳性符合率为86.5%,阴性符合率为91%,总符合率为88.7%。对伯劳特公司提供的参考品进行检测,表明该间接ELISA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且最低检测限检测结果符合预期。结论利用重组CagA蛋白建立的检测患者血清中CagA抗体的方法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且重复性较好,最低检测限与市售试剂盒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 蛋白重组表达 间接ELISA 血清学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