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省草地贪夜蛾的生物型鉴定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大琪 任美凤 +4 位作者 王升琛 蒋晓玲 龙佳敏 张东霞 陆俊姣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8,19,共5页
2019年7月山西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入侵,当地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采用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和磷酸甘油醛异构酶(Tpi)的两个分子标记对山西草地贪夜蛾样本进行遗传特征分析。基于母系遗传特征COⅠ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表明,样本... 2019年7月山西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入侵,当地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采用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和磷酸甘油醛异构酶(Tpi)的两个分子标记对山西草地贪夜蛾样本进行遗传特征分析。基于母系遗传特征COⅠ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表明,样本中水稻型所占比例为97.6%,玉米型所占比例为2.4%;基于父系遗传特征Tpi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则表明所有样本均为玉米型,并在174、175位点存在3种碱基特征:87.80%的样本为玉米型碱基特征(AT),9.76%为水稻型碱基特征(GA),2.43%为杂合型特征(AA)。由此可见,入侵山西的草地贪夜蛾主要是母系水稻型和父系玉米型的杂合型。研究结果可为研究草地贪夜蛾迁飞过程中的种群遗传特征变化提供理论依据,为农业部门监测及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遗传特征 生物型 cOⅠ基因 Tpi基因
原文传递
我国室内常见蜚蠊的分子鉴定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红娜 褚宏亮 +1 位作者 刘大鹏 周明浩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20-22,26,共4页
目的分析我国室内15种常见蜚蠊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序列,为建立蜚蠊分子鉴定方法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检索我国室内常见蜚蠊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应用DNAStar和MEGA 6.0软件进行序列分析,探讨种间... 目的分析我国室内15种常见蜚蠊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序列,为建立蜚蠊分子鉴定方法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检索我国室内常见蜚蠊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应用DNAStar和MEGA 6.0软件进行序列分析,探讨种间差异和遗传关系,利用Neighbor-Joining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我国室内常见15种蜚蠊种平均进化分歧数为0.166,种间差异较大;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同属蜚蠊COⅠ分子标记分类结果与传统形态分类学基本一致,且可信度均>91。结论基于658 bp COⅠ基因序列,可对我国室内部分蜚蠊进行种下水平的分类鉴定,而该基因对于属或科以上水平的区分及少数近缘种的鉴定有所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蜚蠊 分子鉴定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
原文传递
生物分类学的新动向——DNA条形编码 被引量:183
3
作者 肖金花 肖晖 黄大卫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52-855,共4页
过去的一年中 ,DNA条形编码 (DNABarcoding)成为生物分类学中引人注目的新方向。DNA条形编码 ,根据对一个统一的目标基因DNA序列的分析 ,达到物种鉴定的目的 ,它操作的简便性和高效性将以我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加快物种鉴定和进化历史研究... 过去的一年中 ,DNA条形编码 (DNABarcoding)成为生物分类学中引人注目的新方向。DNA条形编码 ,根据对一个统一的目标基因DNA序列的分析 ,达到物种鉴定的目的 ,它操作的简便性和高效性将以我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加快物种鉴定和进化历史研究的步伐 ,但国际上对此的争论也不少。本文综述了DNA条形编码的原理、操作过程及最新进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分类 DNA序列 进化历史 动物学 物种鉴定 操作过程 目标基因 编码 新动向 综述
下载PDF
DNA条形码识别Ⅰ.DNA条形码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62
4
作者 莫帮辉 屈莉 +3 位作者 韩松 何建伟 赵明 曾晓茂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3-306,共4页
DNA条形码(DNA Barcoding)是近年来生物分类学中引人注目的发展热点。本文综述了DNA条形码的发展历史、识别原理以及公共数据库,并讨论了DNA条形码在检疫检验领域的应用前景。DNA条形码与DNA芯片技术的结合,将推动传统物种鉴定方法的更... DNA条形码(DNA Barcoding)是近年来生物分类学中引人注目的发展热点。本文综述了DNA条形码的发展历史、识别原理以及公共数据库,并讨论了DNA条形码在检疫检验领域的应用前景。DNA条形码与DNA芯片技术的结合,将推动传统物种鉴定方法的更新,可在检疫检验领域中实现非专家检定,这对进出口口岸生物监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I(cO I) DNA条形码 DNA芯片
下载PDF
斑腿蝗科Catantopidae七种蝗虫线粒体COⅠ基因的DNA条形码研究 被引量:51
5
作者 潘程莹 胡婧 +1 位作者 张霞 黄原 《Entomotaxonomia》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3-110,共8页
以我国常见的斑腿蝗科Catantopidae7种蝗虫为对象测定了COⅠ基因序列,探讨COⅠ基因作为DNA条形码在识别蝗虫物种方面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斑腿蝗科3属7种的DNA分类和形态学分类基本一致,该基因可以探讨蝗虫属、种分类单元的系统发育问题... 以我国常见的斑腿蝗科Catantopidae7种蝗虫为对象测定了COⅠ基因序列,探讨COⅠ基因作为DNA条形码在识别蝗虫物种方面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斑腿蝗科3属7种的DNA分类和形态学分类基本一致,该基因可以探讨蝗虫属、种分类单元的系统发育问题,为将线粒体基因组的COⅠ基因作为蝗虫DNA条形码进行分类鉴定手段的可行性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翅目 斑腿蝗科 cOⅠ基因 DNA条形码
下载PDF
DNA条形编码技术在动物分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6
作者 王鑫 黄兵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67-72,共6页
DNA条形编码(DNA Barcoding)技术是一种新的生物分类方法,它是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相结合的产物。这一概念认为,就像在商店里扫描仪读取条形码那样,对地球上每一种生物也能通过快速分析其DNA中的一小段(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 DNA条形编码(DNA Barcoding)技术是一种新的生物分类方法,它是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相结合的产物。这一概念认为,就像在商店里扫描仪读取条形码那样,对地球上每一种生物也能通过快速分析其DNA中的一小段(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mt COI)加以识别。在最近3年里,该技术已成为生物分类学中研究的热点。理论上,DNA条形编码在生物分类鉴定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国际上对其的争论也不少。综述了DNA条形编码技术的产生、发展概况、原理与操作及其在动物分类中的应用,突出了该技术在寄生虫分类中应用的意义与可行性,并讨论了DNA条形编码在生物分类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条形编码 动物 寄生虫 分类 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mt cOI)
下载PDF
6种帘蛤科贝类及4个地理种群文蛤线粒体COI基因片段序列分析 被引量:34
7
作者 程汉良 夏德全 +4 位作者 吴婷婷 孟学平 吉红九 董志国 陈淑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9-116,共8页
对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1758)、青蛤(Cyclina sinensis G.,1791)、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 L.,1758)、江户布目蛤(Protothaca jedoensis L.,1874)、薄片镜蛤(Dosinia corrugata R.,1850)和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 对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1758)、青蛤(Cyclina sinensis G.,1791)、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 L.,1758)、江户布目蛤(Protothaca jedoensis L.,1874)、薄片镜蛤(Dosinia corrugata R.,1850)和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 A.,1850)6种帘蛤科贝类和4个地理种群文蛤(大连、连云港、湛江、防城港)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进行了分析,以探讨这一序列在种质鉴定、种群遗传结构和分子系统发生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测序结果表明,所有物种扩增片段长度均为709 bp,序列A+T含量(62.2%-67.6%)明显高于GC含量.物种间共有变异位点311个,其中简约信息位点202个;文蛤4个地理种群间共有变异位点46个,其中简约信息位点2个.此区段共编码235个氨基酸,种间共有氨基酸变异位点85个;文蛤种群间只有1个氨基酸变异位点.以COⅠ基因片段序列为标记,用大竹蛏(Solen grandis)作外群,构建了帘蛤科贝类的系统发生树,其拓扑结构显示4个地理种群文蛤首先聚为1个单元,然后与青蛤聚在一起,最后所有帘蛤科物种聚为一枝,与外群相区别,其结果与传统形态分类基本一致,说明COⅠ基因适合作为该科贝类种群遗传结构和系统发生研究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帘蛤科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 系统发生学 系统发生生物地理学
下载PDF
脾虚一号方对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组织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Ⅳ亚单位的影响 被引量:38
8
作者 吕林 王凤云 +3 位作者 唐旭东 马祥雪 尹晓岚 石啸双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2-108,共7页
目的:探讨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胃组织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V亚单位(COX VA)蛋白和mRNA表达及脾虚一号方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70只7 d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FD模型组(单模型组),脾虚型FD模型组(双模型组),多潘立酮组,脾... 目的:探讨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胃组织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V亚单位(COX VA)蛋白和mRNA表达及脾虚一号方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70只7 d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FD模型组(单模型组),脾虚型FD模型组(双模型组),多潘立酮组,脾虚一号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FD模型组、脾虚证FD模型组给予0.1%蔗糖碘乙酰胺蔗糖溶液灌胃,连续6 d。脾虚证FD模型组正常饲料喂养至6周龄后叠加改良小平台站立,连续14 d。造模结束后分别给予蒸馏水10 m L·kg^(-1)·d^(-1),多潘立酮3.125 mg·kg^(-1)·d^(-1),脾虚一号方1.275,2.55,5.1 g·kg^(-1)·d^(-1),灌胃14 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窦组织COX VA mRNA与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脾虚一号方高剂量组COX VA蛋白平均积分吸光度升高(P<0.05);多潘立酮组、脾虚一号方低、中剂量组COX VA蛋白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而脾虚一号方高剂量组COX VA蛋白表达量则升高(P<0.01);单模型组COX VA mRNA表达量升高最明显(P<0.01)。与双模型组比较,多潘立酮组、脾虚一号方低、中剂量组COX VA蛋白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多潘立酮组、脾虚一号方低、中剂量组COX VA mRNA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而脾虚一号方高剂量组、单模型组则升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脾虚型FD大鼠存在COX VA蛋白的表达量降低,脾虚一号方能够增加COX VA蛋白的表达量,改善能量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证 功能性消化不良 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V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VA 脾虚一号方
原文传递
改良超长方案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 被引量:35
9
作者 龚斐 郭慧 +2 位作者 彭炬 李元 卢光琇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00-309,共10页
目的:探讨改良超长方案降调节结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 MG)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行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术(IVF/ICSI-ET)助孕中的疗效及机理。方法:1将行IVF/ICSI-ET的PCOS患者随机改良超长方案降调后促排卵... 目的:探讨改良超长方案降调节结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 MG)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行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术(IVF/ICSI-ET)助孕中的疗效及机理。方法:1将行IVF/ICSI-ET的PCOS患者随机改良超长方案降调后促排卵组(A组,n=86)和标准的长效长方案促排卵组(B组,n=80);观察比较2种促排方案的实验室及临床结局。2分别于取卵后第6日收集A组和B组中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原因取消移植者的子宫内膜组织各5例(分别为C组和D组),用电子显微镜、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内膜组织胞饮突分布以及同源框A10(HOXA10)、溶血磷脂酸受体3(LPAR3)、环氧化酶2(COX2)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1 Gn用量(IU)、用药时间(d)、h CG注射日E2水平和LH水平、平均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周期取消率、移植胚胎数、重度OHSS发生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A、B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种植率及移植妊娠率(60.65%和79.49%)均高于B组(44.53%和61.19%,P<0.05)。与B组相比,A组患者h CG注射日P水平及P/E2明显降低,子宫内膜(EM)的厚度、形态、血流情况明显改善(P<0.05)。2 C组子宫内膜上出现大量呈蘑菇状、表面光滑、边界清楚的完全发育胞饮突,D组的胞饮突的数量少于C组,且形态发育不佳,还可见少量退化的胞饮突。在着床期C组子宫内膜LPAR3、COX2、HOXA10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D组。结论:对PCOS不孕患者实施IVF/ICSI-ET助孕过程中,采用改良的Gn RH-a超长方案降调节+h MG超促排卵可通过多种机理提高患者的着床率和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IVF/IcSI-ET 子宫内膜容受性 促排卵方案 胞饮突 溶血磷脂酸受体3(LPAR3) 环氧化酶2(cOX2) 同源框AIO(HOXAIO)
原文传递
DNA条形编码在蚜虫类昆虫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0
作者 王剑峰 乔格侠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3-159,共7页
2003年提出的DNA条形编码技术给生物分类研究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蚜虫类昆虫具有多型、转主寄生等复杂的生物学特性,其形态特征多有特化或退化,因此,DNA条形编码在蚜虫类昆虫中的应用必将给蚜虫分类学研究... 2003年提出的DNA条形编码技术给生物分类研究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蚜虫类昆虫具有多型、转主寄生等复杂的生物学特性,其形态特征多有特化或退化,因此,DNA条形编码在蚜虫类昆虫中的应用必将给蚜虫分类学研究带来巨大的活力。文章总结了国际DNA条形编码技术的研究进展和现状,并展望了DNA条形编码在蚜虫类昆虫研究中应用的方向,该研究技术主要用于对蚜虫物种快速准确的鉴定、解决多型性问题、发现隐存分类单元,探讨蚜虫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蚜虫与寄主植物的关系,解释蚜虫地理分布格局和推测近期分化物种的成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蚜虫类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Ⅰ(cOⅠ) DNA条形编码 DNA分类 应用
下载PDF
COI序列:影响动物分类学与生态学的DNA barcode 被引量:28
11
作者 关申民 高邦权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06-1412,共7页
DNA barcode是一段特殊的、可用于物种鉴定的DNA序列。目前在动物中最常用的DNA barcode是细胞色素C氧化酶1号基因(COI)的部分序列。随着标准数据库的建立,基于COI基因的DNA barcode在动物分类学和生态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采用CO... DNA barcode是一段特殊的、可用于物种鉴定的DNA序列。目前在动物中最常用的DNA barcode是细胞色素C氧化酶1号基因(COI)的部分序列。随着标准数据库的建立,基于COI基因的DNA barcode在动物分类学和生态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采用COI基因作为DNA barcode所隐含的涉及线粒体的进化历史、遗传特性和物种成种时间的默认前提,并非完全成立,由此引发了许多问题。本文阐述了基于COI基因的DNA barcode对分类学和生态学的影响,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BARcODE 细胞色素c氧化酶1号基因 应用
下载PDF
DNA条形码及其在海洋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12
作者 李超伦 王敏晓 +1 位作者 程方平 孙松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05-814,共10页
浮游动物的准确鉴定是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的基础。传统的基于形态特征的鉴定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部分类群特别是浮游幼体由于形态差异细微,鉴定存在困难,导致物种多样性被低估。DNA条形码(DNA barcodes)技术为浮游动物物种鉴定提供了一个... 浮游动物的准确鉴定是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的基础。传统的基于形态特征的鉴定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部分类群特别是浮游幼体由于形态差异细微,鉴定存在困难,导致物种多样性被低估。DNA条形码(DNA barcodes)技术为浮游动物物种鉴定提供了一个有力工具,已迅速应用于海洋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本文介绍了DNA条形码的基本概念、优势及局限性,总结了该技术(主要是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一亚基(mtCOI)基因序列片段的DNA条形码)在海洋浮游动物物种快速鉴定、隐种发现、营养关系研究、生物入侵种监测、群落历史演变反演、种群遗传学以及生物地理学中的成功应用。随着DNA条形码数据库信息量覆盖率的不断提高和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DNA条形码将提供除了种类鉴定外更加丰富的信息,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海洋浮游动物的多样性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推动海洋浮游动物生态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条形码 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一亚基基因 物种鉴定 浮游动物生态学
原文传递
DNA条形码技术在深圳鱼肉制品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3
作者 王敏 刘荭 +4 位作者 黄海 赵晓萌 石琼 何舜平 孙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47-251,共5页
以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为目标基因,应用DNA条形码技术鉴别深圳批发市场和超市零售鱼肉制品的种类来源,判别其产品标签是否正确。本研究调查的77份鱼肉制品均能扩增出特异性条带,28份样品与产品标签标示不符,"错贴... 以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为目标基因,应用DNA条形码技术鉴别深圳批发市场和超市零售鱼肉制品的种类来源,判别其产品标签是否正确。本研究调查的77份鱼肉制品均能扩增出特异性条带,28份样品与产品标签标示不符,"错贴"率高达36.36%,其中所有标示"龙俐鱼"的商品都是低价的"巴丁鱼"(Pangasianodon hypophthalmus)。DNA条形码技术可用于鱼肉制品的来源物种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条形码 cOⅠ基因 物种鉴定 鱼肉制品
下载PDF
DNA条形码在鞘翅目昆虫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4
作者 张媛 郭晓华 +1 位作者 刘广纯 张卓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10-416,共7页
近年来,DNA条形码(DNA Barcoding)技术已经成为生物分类学研究中备受关注的新型技术,并在鞘翅目昆虫系统发育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总结了鞘翅目昆虫DNA条形码研究所用COⅠ基因序列,概述了DNA条形码在鞘翅目昆虫的物种分类鉴定、发... 近年来,DNA条形码(DNA Barcoding)技术已经成为生物分类学研究中备受关注的新型技术,并在鞘翅目昆虫系统发育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总结了鞘翅目昆虫DNA条形码研究所用COⅠ基因序列,概述了DNA条形码在鞘翅目昆虫的物种分类鉴定、发现新种和隐存种、系统发育关系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并对DNA条形码研究技术新进展和标准序列筛选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翅目 DNA条形码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Ⅰ(cOⅠ或cox1) 分子系统学
原文传递
条石鲷线粒体COⅠ和Cytb序列的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21
15
作者 孙鹏 尹飞 +1 位作者 彭士明 施兆鸿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7-333,共7页
通过PCR扩增与测序分别获得了长度为642 bp和1 138 bp的条石鲷线粒体COⅠ和Cytb基因片段。分析表明,COⅠ序列共定义了11个单倍型,存在21个多态性位点,发生转换4次,颠换5次。A、T、G、C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4.5%、30.6%、18.8%和26.1%。... 通过PCR扩增与测序分别获得了长度为642 bp和1 138 bp的条石鲷线粒体COⅠ和Cytb基因片段。分析表明,COⅠ序列共定义了11个单倍型,存在21个多态性位点,发生转换4次,颠换5次。A、T、G、C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4.5%、30.6%、18.8%和26.1%。Cytb序列共定义了11个单倍型,存在26个多态性位点,发生转换4次,颠换3次。A、T、G、C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4.9%、28.3%、14.8%和32.0%。基于COⅠ和Cytb两基因序列的单倍型多样性(Hd)、核苷酸多样性(Pi)和平均碱基差异(K)分别为0.795、0.008 83、5.667和0.770、0.003 54、4.025。结果表明,条石鲷群体的COⅠ和Cytb基因片段显示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本研究结果可为条石鲷资源保护及系统进化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石鲷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 细胞色素B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环境DNA技术在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6
作者 李萌 尉婷婷 +3 位作者 史博洋 郝希阳 徐海根 孙红英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80-490,共11页
环境DNA(eDNA)是指生物有机体在环境中(例如土壤、沉积物或水体)遗留下的DNA片段。eDNA技术是指从环境中提取DNA片段进行测序以及数据分析来反映环境中的物种或群落信息。与传统方法相比, eDNA技术具有高灵敏度、省时省力、无损伤等优... 环境DNA(eDNA)是指生物有机体在环境中(例如土壤、沉积物或水体)遗留下的DNA片段。eDNA技术是指从环境中提取DNA片段进行测序以及数据分析来反映环境中的物种或群落信息。与传统方法相比, eDNA技术具有高灵敏度、省时省力、无损伤等优点。目前, eDNA技术已成为一种新的水生生物监测方法,主要应用于水生生物的多样性研究、濒危和稀有动物的物种状态及外来入侵动物扩散动态的监测等。本文从eDNA技术在水生生物多样性监测应用领域的发展历程、eDNA技术的操作流程以及其在监测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方面的应用进展、技术优势和局限性五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最后,本文对eDNA技术在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监测应用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条形码 第二代测序技术 外来入侵物种 淡水生态系统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
原文传递
DNA条形码COI序列在常见肉类鉴别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王爽 李永波 +4 位作者 马超峰 张薇 田晨曦 周巍 张岩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8-193,共6页
为了对常见的4种肉类及相关肉制品进行掺假鉴定,判别与产品标签是否相符,本研究以COI基因为靶基因,建立了4种动物源性食品DNA条形码鉴别技术。分别提取牛、羊、猪、鸭四大物种的基因组DNA为模板,以其COI基因的保守序列区设计6对通用引物... 为了对常见的4种肉类及相关肉制品进行掺假鉴定,判别与产品标签是否相符,本研究以COI基因为靶基因,建立了4种动物源性食品DNA条形码鉴别技术。分别提取牛、羊、猪、鸭四大物种的基因组DNA为模板,以其COI基因的保守序列区设计6对通用引物,结合文献报道及数据库提供的7对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将测序结果提交Gen Bank数据库Blast比对,评价不同DNA条形码的检测鉴别能力。筛选出COI-A为最优序列,在4个物种中扩增效率100%。对抽检的20个批次的肉加工品样品进行检测,鉴定结果约有90%的样品与产品标签标示的成分相符。其中1个批次的牛丸制品因肉类成分含量低未扩增成功,1个批次的牛丸制品检出鸭源成分,判定掺假。DNA条形码技术快速有效,本研究筛选的COI-A序列可直接用于牛、羊、猪、鸭及其肉制品的鉴定,并为其它常见动物源性食品的种类鉴定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条形码 cOI 掺假鉴定
原文传递
广东国境口岸不同蚊种COI序列分析和分子鉴定方法 被引量:19
18
作者 师永霞 相大鹏 +6 位作者 李祖海 洪烨 李小波 幸芦琴 郭波旋 黄吉城 郑夔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03-107,共5页
〔目的〕建立国境口岸不同蚊种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I)分子和氨基酸鉴定方法并分析其系统进化关系。〔方法〕设计1对扩增COI部分编码区的PCR引物,对广州机场、江门和湛江等国境口岸采集的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白纹伊蚊、中华按... 〔目的〕建立国境口岸不同蚊种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I)分子和氨基酸鉴定方法并分析其系统进化关系。〔方法〕设计1对扩增COI部分编码区的PCR引物,对广州机场、江门和湛江等国境口岸采集的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白纹伊蚊、中华按蚊、骚扰阿蚊等成蚊和实验室喂养的蚊幼虫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分析COI核苷酸和氨基酸的系统进化关系。〔结果〕5种蚊种的COI基因扩增片断长度均为415bp,A+T含量为68.77%~70.6%。同源性比较表明,不同蚊种间COI片断碱基变异颠换数都明显高于转化数,核苷酸序列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5.1%~93.7%和92.0%~99.3%。COI核苷酸系统进化关系显示,所有蚊虫的COI分子鉴定与其形态学结果吻合,但骚扰阿蚊位于一单独的分支上,其亲缘关系与其它蚊种最远。COI基因编码的氨基酸系统进化与蚊虫形态学亲缘关系一致,库蚊属、伊蚊属、阿蚊属聚类为库蚊亚科,中华按蚊与其它蚊种的亲缘关系最远。〔结论〕建立的COI核苷酸和氨基酸鉴别技术可成功地应用于国境口岸范围内成蚊和幼蚊的属和种的区分,后者更能区分高级分类阶元亚科和正确反映蚊虫的系统发育关系。这可以弥补蚊虫形态特征信息量的不足等传统分类系统的缺点,为广东口岸和其它国境口岸范围内外来的或新发现的蚊种的鉴别提供了分子水平的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虫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 聚合酶链式反应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DNA条形码技术鉴定中国地方鸡品种的重新评估 被引量:19
19
作者 黄勋和 陈洁波 +2 位作者 何丹林 张细权 钟福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622-2633,共12页
【目的】探讨COI基因作为标准DNA条形码技术鉴定外形差异较小的地方鸡品种的可行性。【方法】以华南地区9种优质地方鸡(怀乡鸡、清远麻鸡、惠阳胡须鸡、中山沙栏鸡、阳山鸡、杏花鸡、五华三黄鸡、文昌鸡和广西三黄鸡)和国外引进品种隐... 【目的】探讨COI基因作为标准DNA条形码技术鉴定外形差异较小的地方鸡品种的可行性。【方法】以华南地区9种优质地方鸡(怀乡鸡、清远麻鸡、惠阳胡须鸡、中山沙栏鸡、阳山鸡、杏花鸡、五华三黄鸡、文昌鸡和广西三黄鸡)和国外引进品种隐性白羽鸡为试验材料,测定标准的DNA条形码技术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COI),同时下载已发表的31条家鸡和原鸡及绿头鸭的COI基因序列,分析品种遗传多样性与遗传距离,构建单倍型中介网络图和系统发生邻接树,界定区分品种特异的单倍型。【结果】除去PCR引物序列,获得了695 bp COI基因片段。根据标准的DNA条形码序列,截取648 bp线粒体COI基因序列进行分析。10个鸡品种203个个体共检测到110个变异位点,占分析位点的16.98%,其中90个单一位点突变,20个简约信息位点。平均核苷酸多样性为0.00394(0.00349—0.00560),平均单倍型多样性为0.832(0.763—0.905),其中五华三黄鸡最高,中山沙栏鸡次之,文昌鸡最低。定义了84种单倍型,单倍型1为9个地方鸡种所共享,出现频率为64次;单倍型9和5为家鸡和隐性白羽鸡共享,出现频率分别为29次和19次;每个鸡品种均有品种特异的单倍型。广西三黄鸡、五华三黄鸡与中山沙栏鸡的单倍型数最多,为13个,隐性白羽鸡与清远麻鸡的最少,为8个。不同品种的单倍型分布差异较大,如杏花鸡的单倍型主要分布在1,清远麻鸡主要分布在1和9,惠阳胡须鸡主要分布在1、5和9,隐性白羽鸡主要分布在9和79。10个鸡种品种间遗传距离范围为0.003—0.006,净遗传距离为0—0.003;鸡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一般大于鸡品种内的遗传距离;绿头鸭与鸡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大于0.2。中介网络图将84个单倍型分为3条进化枝,呈现出一定的品种特异性,如以单倍型9为起点的进化枝没有广西三黄鸡和文昌鸡分布,但另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cOI基因 DNA条形码 地方鸡种 品种鉴定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动物类中药DNA条形码鉴定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0
作者 王孟虎 许亮 +5 位作者 康廷国 常安 陈思有 何婉婉 李庆 郭爽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27-234,共8页
DNA基因鉴定是近年来应用在中药鉴定中较为重要的分子生物技术,该技术能够很好地从基因层面上鉴别药材,具有较高的准确性。DNA基因鉴定包括DNA分子遗传标记,核酸探针杂交,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等,其中发展最快的为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 DNA基因鉴定是近年来应用在中药鉴定中较为重要的分子生物技术,该技术能够很好地从基因层面上鉴别药材,具有较高的准确性。DNA基因鉴定包括DNA分子遗传标记,核酸探针杂交,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等,其中发展最快的为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是利用基因组中一段公认的、相对较短的DNA序列来进行物种鉴定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是传统形态鉴别方法的有效补充。由于不同物种的DNA序列是由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4种碱基以不同顺序排列组成,因此对某一特定DNA片段序列进行分析即能够区分不同物种。Hebert等在2003年提出了通过测定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亚基I(COI)基因序列来鉴定动物的种类。陈士林等则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鉴别动物的基因以COI基因为主,ITS2基因为辅的动物类药材DNA条形码鉴定体系。大量的实验表明,通过DNA条形码来鉴别动物具有准确性、可行性、简便性、通用性,为鉴别动物物种及发现新物种提供了新的方法,为鉴别动物药材的真伪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但由于该技术是通过基因进行鉴定,对实验材料及提取方法有较高要求,对一些年代较久的动物药材,其DNA降解较为严重,为DNA提取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该技术只能鉴别其来源是否准确却不能鉴别其药用部位是否准确,这就需要结合其他鉴别方法来准确鉴别其药用部位。本文通过综合国内外对DNA条形码的研究,为日后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动物 DNA条形码 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亚基I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