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raocular inflammation after Ultrasound Cyclo Plasty for the treatment of glaucoma 被引量:11
1
作者 Marco Pellegrini Stefano Sebastiani +1 位作者 Giuseppe Giannaccare Emilio C.Campo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9年第2期338-341,共4页
This is a prospective interventional clinical study evaluating intraocular inflammation developed after Ultrasound Cyclo Plasty(UCP) for the treatment of glaucoma. Eighteen eyes of 18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UCP se... This is a prospective interventional clinical study evaluating intraocular inflammation developed after Ultrasound Cyclo Plasty(UCP) for the treatment of glaucoma. Eighteen eyes of 18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UCP second-generation probes(Eye OP1). After treatment, the mean intraocular pressure(IOP)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from 26.8±7.2 to 18.8±6.1 mm Hg at day 1 and to 14.7±3.4 mm Hg at month 6(all P<0.001). Mean laser flare-cell photometry value steeply increased after surgery from 12.1±7.5 to 64.1±53.9 ph/ms(P=0.001) at day 1, and then progressively decreased to respectively 60.6±49.7 at day 7, 43.5±38.5 at day 14 and 28.2±18.3 at month 1(all P<0.05), returning at levels similar to baseline ones at month 3 and month 6(respectively 16.7±6.2 and 12.8±10.2, both P>0.05).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postoperative increase of aqueous flare values and anterior chamber depth(R=-0.568, P=0.014). This timeframe may be considered reasonable for repeating UCP treatment, when requi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SOUND cyclo PLASTY GLAUCOMA INTRAOCULAR pressure CILIARY body INTRAOCULAR inflammation laser flare-cell photometry
下载PDF
含RGD序列环肽以及类似物的合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宇 杨大成 +1 位作者 肖晴 钟裕国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39-247,共9页
通过文献检索 ,总结了含RGD序列环肽以及类似物的合成方法 .该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较多 ,生物活性较好 。
关键词 RGD序列 类似物 环肽 合成 DMP728 cyclo 含硫环肽
下载PDF
Ethylene Oligomerization by 8-Aminoquinoline Nickel Dichloride Complex Supported on β-Cyclodextrin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湧 朱宁 +1 位作者 李子龙 孙文华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91-493,共3页
Cyclodextrin was pretreated by methylaluminoxane (MAO) and subsequently reacted with 8 aminoquinoline nickel dichloride complex to yield the supported catalyst, which was characterized by ICP, IR and XPS methods. Usi... Cyclodextrin was pretreated by methylaluminoxane (MAO) and subsequently reacted with 8 aminoquinoline nickel dichloride complex to yield the supported catalyst, which was characterized by ICP, IR and XPS methods. Using MAO as cocatalyst,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this supported catalyst was investigated at various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Al/Ni molecular ratio.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espite possessing a number of polar groups, the supported catalyst displayed relatively high activity over 1×10 5 g ethylene/(mol Ni·h) under mild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hylene oligomerization supported catalyst β cyclo dextrin
原文传递
Preparation and reaction of bis (perfluoroalkanesulfonyl) methyl halides
4
作者 朱士正 许国林 +2 位作者 钦朝岳 许勇 储千里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64-271,共8页
Halogenation of the potassium or silver salts of bis(trifluoromethanesulfonyl)methane (CF3SO2)2CH2 and its cyclo analogues 1 with N-fluoro-bis(trifluoromethanesulfonyl)imine [(CF3SO3)2NF], chlorine or bromine gave goo... Halogenation of the potassium or silver salts of bis(trifluoromethanesulfonyl)methane (CF3SO2)2CH2 and its cyclo analogues 1 with N-fluoro-bis(trifluoromethanesulfonyl)imine [(CF3SO3)2NF], chlorine or bromine gave good yields of the corresponding α-halo disulfone (CF3SO2)2CHX and cyclo analogues 9, 10. The chemical transformation of these fluorinated α-halo-disulfones are describ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LOGENATION cyclo analogues α-halo-disulfone chemical transformation
全文增补中
Attempt to Built 13-Hydroxy-9,15-cyclo GA Skeletons
5
作者 JiangPingLIU LewisN.MANDER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1152-1153,共2页
An easy and mild way to construct 13-hydroxy-9,15-cyclo GA skeletons was reported and it could be used as a general protocol in the synthesis of GAs with this structure.
关键词 Gibberellin(GA) cyclopropyl skeleton cyclo GA structure.
下载PDF
赛博时空里的体温─cyclo.小组与媒体艺术的数字美学 被引量:1
6
作者 封帆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0-92,共3页
文章利用编程环境Max/MSP重建媒体艺术家池田亮司与卡斯滕·尼柯莱在作品cyclo.id(vol.01)中收录的两组利萨茹图形,用实例带领读者进入cyclo.小组的创作语境中,体会媒体艺术严谨科学的创作态度与研究方法及其作品中的数字美学,讨论... 文章利用编程环境Max/MSP重建媒体艺术家池田亮司与卡斯滕·尼柯莱在作品cyclo.id(vol.01)中收录的两组利萨茹图形,用实例带领读者进入cyclo.小组的创作语境中,体会媒体艺术严谨科学的创作态度与研究方法及其作品中的数字美学,讨论媒体艺术的实践对传统美学边界的拓展和数字美学对当下艺术与设计艺术创作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艺术 数字美学 Max/MSP 利萨茹图形 池田亮司 cyclo
原文传递
THE PREDATOR-PREY MODEL WITH TWO LIMIT CYCLES (Ⅰ) 被引量:1
7
作者 韩莉 任永泰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87年第21期1509-1510,共2页
Dubois and Closset (1975) proposed the following predator-prey system model;
关键词 Dubois PREDATOR UNSTABLE VOLTERRA otherwise LETTER cyclo
原文传递
“空白”的反映 诗意的震撼——“空白”理论视角下的《三轮车夫》
8
作者 王怡周 刘大年 《中州大学学报》 2010年第5期55-57,共3页
"空白"在中国古代的很多作品中都含蓄地传达着作品的思想,西方接受美学中伊瑟尔最早提出了"空白点"一词,实际上是指"空白"给文学作品带来的含蓄美。欧美现当代文学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将作品... "空白"在中国古代的很多作品中都含蓄地传达着作品的思想,西方接受美学中伊瑟尔最早提出了"空白点"一词,实际上是指"空白"给文学作品带来的含蓄美。欧美现当代文学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将作品比作镜子,反映的是现实生活、现实社会,而作者则是灯,作者的创作、作者的灵魂将灯点亮,没有灯,镜子便不能反映。陈英雄通过写实般的镜头记录、质朴的台词处理、简单的情节架构、卑微的人物设置等质朴的"空白"表现之灯,含蓄地用《三轮车夫》这面"作品之镜"反映了越南生活的贫苦、黑暗等,完成了影片的"后殖民主义批判"。这面"空白"之灯同时为观众留下了足够的二度创造空间,读者的思想与影片充分交融,形成了自己的认识。《三轮车夫》这面明镜便将该片的意旨反映到了观众的思想深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白”理论 《三轮车夫》 创作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OF PYROLYTIC PRODUCTS OF POLYTRIFLUOROCHLOROETHYLENE
9
作者 黄维垣 胡昌明 汤济宏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66年第8期362-365,共4页
Pyrolysis of polytrifluorochloroethylene under reduced pressure has given a series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perhalocarbons; nevertheless, study of the sepa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se pyrolytic products has been ... Pyrolysis of polytrifluorochloroethylene under reduced pressure has given a series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perhalocarbons; nevertheless, study of the sepa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se pyrolytic products has been rather scarce. Recently we reported the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4,4-dichloroperfluorobutene-1 from the pyrolytic mixture. The present note deals with the separation and structural determination of some other components. From the relatively low boiling fractions of the pyrolytic mixture about twenty pure compounds were separated by fractional distillation and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Among these perhalocarbons characterized, five are perhaloalkanes, six mono-olefins, one cyclo-olefin, and two dienes. Besides the cyclo-olefin, 4-chloroperfluorocyclopent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TILLATION cyclo SEPARATED ISOLATION OLEFIN scarce BOILING FRACTIONAL deals twenty
原文传递
食管癌环氧化酶-2高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46
10
作者 吴清明 李胜保 +3 位作者 王强 王德华 李晓斌 刘重贞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COX-2在食管癌中的表达以及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COX-1,COX-2在24例食管癌中的表达。结果 COX-2在食管癌中的表达率为91.7%,主要为癌组织的表达,而在癌旁正常组织中无表达或弱表达... 目的探讨COX-2在食管癌中的表达以及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COX-1,COX-2在24例食管癌中的表达。结果 COX-2在食管癌中的表达率为91.7%,主要为癌组织的表达,而在癌旁正常组织中无表达或弱表达。COX-2的高表达与淋巴结的转移有关(t= 5.05,P<0.05),而与年龄(t=0.44)、性别(t=0.51)、癌肿的大小(t=0.53)、浸润深度(t=0.11)、分化程度(t=0.82)及临床病理分期(t=0.71)均无关(P>0.05)。结论食管癌中COX-2的高度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COX-2选择性抑制剂是防治食管癌的可行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酶 免疫组织化学 淋巴转移 食管癌
下载PDF
毛竹笋化学成分研究(Ⅰ) 被引量:45
11
作者 杜文鹏 徐彭 +3 位作者 刘波 徐向红 赖学文 李斌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4-338,共5页
目的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笋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反复硅胶柱色谱、开放性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其进行提取、分离和纯化,并结合核磁共振(NMR)、质谱等现代波谱技术对所得化合物进行... 目的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笋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反复硅胶柱色谱、开放性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其进行提取、分离和纯化,并结合核磁共振(NMR)、质谱等现代波谱技术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毛竹笋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为脱氧胸腺嘧啶核苷(1)、尿嘧啶(2)、胸腺嘧啶(3)、香草酸(4)、对羟基苯甲醛(5)、腺嘌呤核苷(6)、尿嘧啶核苷(7)、2′-O-甲氧基尿嘧啶核苷(8)、对羟基苯甲酸乙酯(9)、环(L-丙氨酸-L-缬氨酸)(10)、环(L-苯丙氨酸-L-亮氨酸)(11)、酒渣碱(12)、ethyl 4-(sulfooxy)benzoate(13)、吲哚-3-甲酸甲酯(14)、顺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15)、反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16)、2-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17)、对羟基苯乙腈(18)。结论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毛竹笋中分得,化合物6~18为首次从刚竹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笋 香草酸 腺嘌呤核苷 环(L-丙氨酸-L-缬氨酸) 酒渣碱 吲哚-3-甲酸甲酯 顺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
原文传递
多蕊商陆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29
12
作者 熊江 周俊 +2 位作者 戴好富 谭宁华 丁中涛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01-405,共5页
从多蕊商陆 (Phytolaccapolyandra)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到一个新的环二肽、两个已知的环二肽的混合物以及两个甾体化合物。根据化学和光谱数据 ,它们的化学结构分别确定为 :环 (脯氨酸 -酪氨酸 ) (1)、环 (丙氨酸 -亮氨酸 ) (2 )、环 (... 从多蕊商陆 (Phytolaccapolyandra)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到一个新的环二肽、两个已知的环二肽的混合物以及两个甾体化合物。根据化学和光谱数据 ,它们的化学结构分别确定为 :环 (脯氨酸 -酪氨酸 ) (1)、环 (丙氨酸 -亮氨酸 ) (2 )、环 (丙氨酸 -异亮氨酸 ) (3)、α -菠甾醇 (4)和α -菠甾醇吡喃葡萄糖甙 (5 )。在商陆科植物中 ,环肽成分是首次被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蕊商陆 化学成分 环二肽 环(脯氨酸-酪氨酸) 中药材
下载PDF
烷氧基封端聚硅氧烷及其脱醇型RTV-1硅橡胶的研制 被引量:29
13
作者 何业明 张银华 +1 位作者 赵勇刚 徐珊 《有机硅材料》 CAS 2013年第3期175-181,共7页
通过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107硅橡胶)与烷氧基硅烷的"封端"反应,制得烷氧基封端聚硅氧烷;再配合纳米碳酸钙、交联剂和钛酸酯催化剂,制得脱醇型单组分室温硫化(RTV-1)硅橡胶。探讨了封端剂类型、纳米碳酸钙和交联剂用... 通过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107硅橡胶)与烷氧基硅烷的"封端"反应,制得烷氧基封端聚硅氧烷;再配合纳米碳酸钙、交联剂和钛酸酯催化剂,制得脱醇型单组分室温硫化(RTV-1)硅橡胶。探讨了封端剂类型、纳米碳酸钙和交联剂用量、钛酸酯种类和用量对硅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环己酮肟为催化剂、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封端剂,对黏度20 000 mPa.s的107硅橡胶进行封端制成的烷氧基封端聚硅氧烷(PDMS-4)最适合作脱醇型RTV-1硅橡胶的基胶;当PDMS-4用量为100份、纳米碳酸钙用量为100~130份、交联剂用量为5份、螯合型钛酸酯用量为4.0~5.0份时,脱醇型硅橡胶在生产过程中无"黏度高峰"效应,硫化速度适中,触变性较好,储存期长达1年;邵尔A硬度大于35度,拉伸强度大于2.0 MPa,拉断伸长率大于400%;无需添加增粘剂,对玻璃、铝合金、PC、ABS等材料具有良好的粘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端 脱醇 室温硫化 硅橡胶 钛酸酯 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环己酮肟
下载PDF
黄连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李志峰 王琦 +3 位作者 冯育林 饶毅 杨世林 裴月湖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73-1275,共3页
目的研究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黄连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与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黄连95%乙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部分分离得... 目的研究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黄连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与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黄连95%乙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部分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顺式阿魏酰基酪胺(1)、唐松草林碱(2)、(S)-2-吡咯烷酸-5-甲酸乙酯(3)、5-羟基吡啶-2-甲酸甲酯(4)、3-吲哚甲醛(5)、环-(苯丙-亮)二肽(6)、环-(苯丙-缬)二肽(7)、开环异落叶松脂醇(8)、n-butyl 3-O-feruloylquinate(9)、methyl 3-O-feruloylquinate(10)。结论化合物1~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N-顺式阿魏酰基酪胺 (S)-2-吡咯烷酸-5-甲酸乙酯 环-(苯丙-亮)二肽 开环异落叶松脂醇
原文传递
三棱的环二肽类成分抗凝活性 被引量:21
15
作者 刘贝 王淑美 +4 位作者 王佰灵 许亚韬 闫二磊 胡旭光 梁生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4-39,共6页
目的研究从三棱中分离得到的环-(酪氨酸-亮氨酸)、环-(苯丙氨酸-苯丙氨酸)和环-(苯丙氨酸-酪氨酸)这3个环二肽类成分的体外抗凝活性。方法使用试剂盒测定三棱乙醇提液分离得到3个环二肽类成分对取自雄性SD大鼠腹主动脉贫血小板血浆的凝... 目的研究从三棱中分离得到的环-(酪氨酸-亮氨酸)、环-(苯丙氨酸-苯丙氨酸)和环-(苯丙氨酸-酪氨酸)这3个环二肽类成分的体外抗凝活性。方法使用试剂盒测定三棱乙醇提液分离得到3个环二肽类成分对取自雄性SD大鼠腹主动脉贫血小板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结果环-(酪氨酸-亮氨酸)、环-(苯丙氨酸-苯丙氨酸)和环-(苯丙氨酸-酪氨酸)均可使大鼠血浆PT、APTT和TT显著延长(P<0.1)。前二者未呈现出量效关系,后者呈现正性量效关系。结论三棱的环二肽类成分均具有抗凝活性,以环-(苯丙氨酸-酪氨酸)的抗凝作用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棱 环-(酪氨酸-亮氨酸) 环-(苯丙氨酸-苯丙氨酸) 环-(苯丙氨酸-酪氨酸) 抗凝血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凝血酶时间
下载PDF
多棘蜈蚣化学成分的研究(I) 被引量:24
16
作者 付银丹 李振麟 +1 位作者 濮社班 钱士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726-1729,共4页
目的研究多棘蜈蚣Scolopendra multiden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反相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中低压制备色谱、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多棘蜈蚣乙醇冷浸提取物中... 目的研究多棘蜈蚣Scolopendra multiden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反相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中低压制备色谱、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多棘蜈蚣乙醇冷浸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尿嘧啶(1)、7,8-二甲基异咯嗪(2)、吲哚-3-乙酰胺(3)、N-乙酰基-2-苯基乙胺(4)、(3S)-1,2,3,4-四氢-β-咔啉-3-羧酸(5)、环(L-异亮-L-脯)二肽(6)、环(L-亮-L-脯)二肽(7)、环(L-苯丙-L-脯)二肽(8)、环(L-苯丙-L-酪)二肽(9)、环(L-缬-L-脯)二肽(10)。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多棘蜈蚣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棘蜈蚣 化学成分 SephadexLH-20柱色谱 化合物结构 分离纯化 制备色谱 硅胶柱色谱 反相柱色谱
原文传递
环脂肽类抗生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7
作者 刘伯宁 石磊 蒋沁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20-524,共5页
2003年新抗生素达托霉素的上市,使环脂肽类化合物成为医药研发的热点。本文跟踪了国外环脂肽类抗生素研究的最新进展,从结构特征、物化性质、抗菌活性,构效关系以及生物合成等方面对该类抗生素进行了小结,并对达托霉素的药效学研究和临... 2003年新抗生素达托霉素的上市,使环脂肽类化合物成为医药研发的热点。本文跟踪了国外环脂肽类抗生素研究的最新进展,从结构特征、物化性质、抗菌活性,构效关系以及生物合成等方面对该类抗生素进行了小结,并对达托霉素的药效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作了重点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脂肽类抗生素 达托霉素 抗菌活性 生物合成 药效学
下载PDF
谱相关的原理、功能与α截面谱表示 被引量:11
18
作者 罗利春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2177-2182,共6页
讨论了Gardner原始文献未论述的谱相关的数学起源与物理功能问题 .指出谱相关的物理功能为一个广义 2倍频与自混频器 .讨论了信号谱相关的优势与局限 .给出了Gardner原始文献所遗漏的循环频率α截面的谱相关表示 .
关键词 α截面 谱表示 谱相关 可调和 物理功能 数学原理 无线电通信 信号谱 信号分析 随机过程
原文传递
帕瑞昔布钠治疗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2
19
作者 邓新波 许太武 孙臻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对于术后疼痛的治疗.方法8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胆囊切除术,按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又分为Ⅰ、Ⅱ两组,每组n=20)和开腹组(又分为Ⅲ、Ⅳ两组,每组n=20),所有病人均采用全麻插管靶控全凭静脉麻醉,Ⅰ组、Ⅲ组术毕前10 ...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对于术后疼痛的治疗.方法8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胆囊切除术,按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又分为Ⅰ、Ⅱ两组,每组n=20)和开腹组(又分为Ⅲ、Ⅳ两组,每组n=20),所有病人均采用全麻插管靶控全凭静脉麻醉,Ⅰ组、Ⅲ组术毕前10 min分别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特耐)40 mg,Ⅱ组、Ⅳ组为对照组未给予.评估术后60 min疼痛强度(Prince-Henry评分)、镇痛补救措施、观察不良反应等.结果术后60 min内的各时段Ⅰ、Ⅱ组病人评分比较P<0.05;Ⅲ、Ⅳ组病人比较评分P>0.05,镇痛补救措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清醒室观察及术后24 h未发现病人消化道、凝血功能变化出现症状.结论术毕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特耐)40 mg有一定镇痛作用,但是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镇痛疗效较弱,尤其是有手术切口更不适合单独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酶抑制剂 镇痛 胆囊切除术
下载PDF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康柏西普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被引量:21
20
作者 罗顺利 许泽广 梁春正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76-1078,共3页
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康柏西普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56例(56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后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B组给予睫状体冷凝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视... 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康柏西普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56例(56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后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B组给予睫状体冷凝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视力、眼压、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A组视力提高者10眼(35.7%),不变者16眼(57.1%),下降者2眼(7.2%);B组视力提高者3眼(10.7%),不变者17眼(60.7%),下降者8眼(28.6%);两组视力提高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视力提高率较B组高。A组手术成功率为92.9%,显著高于B组(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2周、3个月眼压与术前相比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两组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两组眼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组均显著低于B组。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4%,显著低于B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康柏西普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好、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康柏西普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睫状体冷凝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