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国红色旅游景区旅游流网络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丛丽 李淑瑜 +1 位作者 洪静萱 张巍瀚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8-194,共7页
红色景区旅游流空间结构研究是旅游地理学的重要内容,目前针对全国尺度的红色旅游景区的旅游流网络空间结构特征尚不明晰。文中以全国红色旅游路线产品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网络大数据收集、社会语义网络和地理学空间分析等方法,收集主... 红色景区旅游流空间结构研究是旅游地理学的重要内容,目前针对全国尺度的红色旅游景区的旅游流网络空间结构特征尚不明晰。文中以全国红色旅游路线产品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网络大数据收集、社会语义网络和地理学空间分析等方法,收集主要源于携程网、红色旅游网、百强旅行社官网等的全国2100条红色旅游线路,共5588个景区,分析其旅游流网络空间结构特征。主要结论包括:1)全国红色旅游流网络空间呈现出"核心聚集、边缘分散"的格局,属于典型的"核心-边缘"结构。2)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小聚集大分散的格局,以胡焕庸线为界,呈现典型东西分异的空间特征。3)全国红色旅游流网络结构差异明显,内部形成了不同的区域性核心子网络。4)依据旅游流网络密度不同,将红色旅游流景区空间分布分为三级聚类。最后提出相应建议,以期对我国红色旅游景区旅游流网络空间的合理化构建提供借鉴和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旅游 旅游流 网络空间结构
原文传递
网络社会学专题--青少年网民的网络交往结构 被引量:22
2
作者 黄少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9-78,共10页
采用浙江、湖南、甘肃三省青少年的问卷资料,对青少年网民的网络交往结构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发现,网络空间已经成为青少年网民进行日常社会交往的一个新场域,网络交往不仅有助于青少年维系已有的社会关系,而且还进一步扩展了青少... 采用浙江、湖南、甘肃三省青少年的问卷资料,对青少年网民的网络交往结构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发现,网络空间已经成为青少年网民进行日常社会交往的一个新场域,网络交往不仅有助于青少年维系已有的社会关系,而且还进一步扩展了青少年网民的社会关系网络;主导青少年网民网络互动的基本原则,主要是追求互动本身的快乐,网络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青少年网民的社会交往规则;对许多青少年网民而言,网络不仅是一个互动媒介,而且是一个自我呈现的媒介,网络交往使青少年更加开放、多元、弹性地呈现自我;青少年网民在网络空间的社会交往,以个人兴趣、感受和情感表达为主要内容,是一个陌生人之间个人兴趣、感受和情感分享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网民 网络交往 网络语言 交往结构 交往方式 自我呈现
下载PDF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005年~2015年旅游经济网络特征与效应演化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喻琦 叶持跃 +3 位作者 马仁锋 黄欢欢 张珂 尹秀秀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5-121,共7页
以泛长三角41个城市为例,用旅游经济引力模型和网络模型分析2005年、2010年、2015年泛长三角旅游经济网络结构特征演化.研究发现:1)泛长三角旅游经济联系量不断增长,上海等城市占比缩小,垄断地位减弱,旅游联系日趋紧密,整体上呈现平衡... 以泛长三角41个城市为例,用旅游经济引力模型和网络模型分析2005年、2010年、2015年泛长三角旅游经济网络结构特征演化.研究发现:1)泛长三角旅游经济联系量不断增长,上海等城市占比缩小,垄断地位减弱,旅游联系日趋紧密,整体上呈现平衡发展的趋势;2)网络呈现东部密集,西部稀疏,中间密集,南北稀疏的不均衡格局,边缘城市孤岛状态逐渐消退,网络整体性与网络密度趋高;3)核心—边缘区节点城市发展稳定、联系越发紧密、互动性增强,核心区成员数量增加,网络发展渐趋平衡,核心区带动作用增强,"涓滴效应"日益显著;4)节点网络中心性隐喻了长三角城市定位呈阶梯状格局,细分为5个角色群体以定位各节点城市的地位与属性.其中上海节点中心性各项指标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上海、杭州、苏州、南京共同扮演着旅游核心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分析法 GIS空间分析技术 引力模型 网络空间结构 旅游经济联系
下载PDF
基于网络空间结构的长江经济带城市影响区划定 被引量:13
4
作者 涂建军 朱月 +2 位作者 李琪 刘莉 向文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5-73,共9页
以长江经济带129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运用城市综合实力指数模型测度其综合实力并划分实力等级,通过经济辐射场强模型和线性平均方向模型分别测度城市影响力的大小和方向,以揭示城市网络空间结构特征,最后采用加权Voronoi图模型划分城市... 以长江经济带129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运用城市综合实力指数模型测度其综合实力并划分实力等级,通过经济辐射场强模型和线性平均方向模型分别测度城市影响力的大小和方向,以揭示城市网络空间结构特征,最后采用加权Voronoi图模型划分城市影响区。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城市实力等级数量上呈"2+5+13+109"金字塔型,空间上核心、次核心、节点城市呈带状和点状集聚在长江干流沿线及干支流交汇处,边缘城市呈块状集聚在上中游,形成以上海为"火车头",以重庆、成都、武汉、苏州等为"动力车厢"的动车组式城市网络空间格局。(2)长江经济带形成了"3+1+n"城市网络空间结构,包括3大核心区、1条主轴线、n条辅轴线;在空间形态上呈"高联系集聚化、低联系分散化"的空间网络特征,且辐射力和受力具有"马太效应",但仍存在强辐射力城市周边"灯下黑"现象。(3)城市辐射力和受力方向与长江延展方向一致,分别逆、顺长江流向,说明存在城市影响力方向按长江流向的"传导效应"。(4)长江经济带可划分为"4+5"共9大影响区,包括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区等4个核心区及长三角城市群边缘区等5个边缘区,城市影响范围已打破省界,初步形成跨行政界线的流域经济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影响区 网络空间结构 城市影响力 流域经济 长江经济带
原文传递
赛博空间指挥控制问题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刚 任清华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1年第3期243-247,共5页
赛搏空间指挥控制是赛博空间资源和力量的部署和运用问题。从赛博空间和赛搏空间指挥控制的内涵解析入手,系统分析了赛博空间指挥控制的复杂性特征,提出了赛博空间指挥控制的时空转换功能、适应性功能和系统整合功能。重点研究了赛博空... 赛搏空间指挥控制是赛博空间资源和力量的部署和运用问题。从赛博空间和赛搏空间指挥控制的内涵解析入手,系统分析了赛博空间指挥控制的复杂性特征,提出了赛博空间指挥控制的时空转换功能、适应性功能和系统整合功能。重点研究了赛博空间指挥控制的结构模型,在解析层次化结构的指挥控制模型和异构类结构的指挥控制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机理的赛搏空间指挥控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博空间 指挥控制 复杂性 结构模型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建设网络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策略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温馨 高维新 朱金勋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3-58,96,共7页
从智慧经济、智慧生活、智慧技术和智慧治理4个维度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建设水平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测度模型、修正引力模型等分析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建设网络空间结构。结果发现:(1)2010—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建设快速发... 从智慧经济、智慧生活、智慧技术和智慧治理4个维度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建设水平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测度模型、修正引力模型等分析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建设网络空间结构。结果发现:(1)2010—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空间集聚明显,以香港、深圳、广州和佛山等为珠江东翼城市枢纽,中山、肇庆、江门和珠海等珠江西翼城市为重要节点。(2)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建设联系强度逐渐增强,协同网络呈现出多核心、网络化、一体化的演变趋势。然而,受制于体制机制障碍,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建设网络疏密程度不同。(3)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建设水平的相互作用强度呈梯度分布特征。基于研究结果,粤港澳大湾区应依托现有的智慧城市联系网络,以核心城市为增长极,在合作统筹协调机制的建立、规划引导的强化、合作平台的搭建等内生作用和外生作用的共同影响下,分级分类稳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网络空间结构 优化策略 粤港澳大湾区
下载PDF
网电空间认知电子战技术 被引量:7
7
作者 苏抗 朱伟强 《航天电子对抗》 2014年第2期27-29,36,共4页
首先探讨了网电空间与认知电子战的内涵与联系,阐述了认知电子战属于网电对抗领域的观点,即认知电子战通过学习、评估、决策的融合,构建信息对抗的闭环,进而引导网电空间内的感知与攻防;随后,结合认知电子战技术发展现状、趋势以及闭环... 首先探讨了网电空间与认知电子战的内涵与联系,阐述了认知电子战属于网电对抗领域的观点,即认知电子战通过学习、评估、决策的融合,构建信息对抗的闭环,进而引导网电空间内的感知与攻防;随后,结合认知电子战技术发展现状、趋势以及闭环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战场网电认知的信息对抗平台架构,分析了平台功能需求与关键技术;最后,展望了研究成果在网电对抗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电空间 认知电子战 闭环 架构 功能 关键技术
下载PDF
基于社团结构的网络空间复杂网络多尺度构建算法
8
作者 胡涛 李响 +1 位作者 王丽娜 芦鹏飞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52-57,共6页
网络空间要素及要素间关系构成的复杂网络进行可视化对感知网络结构和发现网络空间规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网络空间复杂网络可视化时出现的大量节点和连边相互压盖造成的视觉混乱问题和基于层次聚类思想的社团划分算法构建的多尺度网络... 网络空间要素及要素间关系构成的复杂网络进行可视化对感知网络结构和发现网络空间规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网络空间复杂网络可视化时出现的大量节点和连边相互压盖造成的视觉混乱问题和基于层次聚类思想的社团划分算法构建的多尺度网络只能得到有限的尺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社团结构的网络空间复杂网络多尺度构建方法。该方法基于改进的LFM社团发现算法,结合节点综合重要性进行社团核心节点的选取和依据社团间连边数量设定阈值建立重要节点不同层次连边,通过调整参数实现网络空间复杂网络多尺度构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构建多尺度网络过程中能够保留网络空间中的重要节点,相较于基于层次聚类思想的Louvain社团发现算法能够发现更多尺度的网络结构,且具有较好的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社团结构 LFM社团发现算法 节点重要性 多尺度构建
下载PDF
内生安全赋能网络弹性的构想、方法与策略
9
作者 邬江兴 邹宏 +2 位作者 薛向阳 张帆 尚玉婷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6-115,共10页
网络弹性工程是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针对数字化转型、新发展形势下的网络安全挑战所采取的技术性措施,旨在以网络弹性标准为依托,构建数字技术准入“壁垒”,同时从应用服务侧和设备供应侧同时发力,提高自身数字设施和数字产品的... 网络弹性工程是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针对数字化转型、新发展形势下的网络安全挑战所采取的技术性措施,旨在以网络弹性标准为依托,构建数字技术准入“壁垒”,同时从应用服务侧和设备供应侧同时发力,提高自身数字设施和数字产品的安全能力。本文着眼网络弹性工程实施对我国发展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影响和挑战,递次阐述了弹性、网络弹性、网络弹性工程的概念,从网络弹性工程的政策驱动、战略考量、发展困境等方面剖析了国外网络弹性工程的应用进展;基于内生安全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异构冗余架构,描述了内生安全赋能网络弹性的内在机理,阐释了内生安全赋能网络弹性的基本构想与应用方法。研究建议,加快技术创新,抵消发达国家网络弹性工程的组合效应;推动建立中国特色网络弹性政策法规体系;建立相应监管体系,明确网络安全责任边界;建立可量化、可验证、具有公信力的测试评价体系;采取市场化金融手段,多路径助力网络弹性实施,以期系统性增强我国网络弹性,推动网络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内生安全 网络弹性 结构加密 动态异构冗余架构
下载PDF
战场网电空间层次与对抗功能需求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苏抗 黄岩 王奎 《航天电子对抗》 2013年第3期36-38,共3页
在战场主要网电目标工作机制与信号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战场环境的网电空间信息层次结构。分析了不同信息层次网电探测、攻击与防御的功能需求以及实施有效对抗所需的关键支撑技术,为战场网电对抗系统研制提供必需的信息... 在战场主要网电目标工作机制与信号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战场环境的网电空间信息层次结构。分析了不同信息层次网电探测、攻击与防御的功能需求以及实施有效对抗所需的关键支撑技术,为战场网电对抗系统研制提供必需的信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电空间 信息对抗 层次 功能 战场
下载PDF
诽谤罪价值构造的结构变化——以媒介作为变量的考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冯建华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0-52,118,共14页
传播媒介是影响诽谤罪发展演变的重要变量。在现代报刊尚未盛兴的“前大众传播时代”,诽谤罪主要被封建统治阶层作为钳制言论的“利器”。随着传统媒体时代的到来,大众媒介成为信息流动和民意表达的重要载体。由于媒介资源的稀缺性,表... 传播媒介是影响诽谤罪发展演变的重要变量。在现代报刊尚未盛兴的“前大众传播时代”,诽谤罪主要被封建统治阶层作为钳制言论的“利器”。随着传统媒体时代的到来,大众媒介成为信息流动和民意表达的重要载体。由于媒介资源的稀缺性,表达权相对处于优先保护地位,名誉权往往是作为前者的限制条件而存在。进入“人人都是自媒体”的互联网时代,为了平衡表达权与名誉权日趋扩大的势差,诽谤罪的价值构造进入一种新的冲突状态,由此带来表达权与名誉权的比例关系发生了结构变化。在特定媒介时空条件下,相较表达权,名誉权不仅被转而置于优先保护地位,而且其比重及机率或会逐渐加大。刑法对于网络空间公民名誉权进行有针对性的倾向性保护,并不仅仅是为了追求个案的公正,更是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诽谤罪 价值构造 表达权 名誉权
原文传递
新时代高校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治理路径探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曹静 方璐 杨正宇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1年第2期55-59,66,共6页
本文从高校网络空间的信息传播结构出发,从传播过程、传播体制和传播环境结构出发探索新时代高校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治理路径。新时代下维护高校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应构建完善的领导机制,推进安全管理体制制度建设,提高信息价值质量... 本文从高校网络空间的信息传播结构出发,从传播过程、传播体制和传播环境结构出发探索新时代高校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治理路径。新时代下维护高校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应构建完善的领导机制,推进安全管理体制制度建设,提高信息价值质量,提升信息发布者和接收者的质素与能力,以应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中的问题,回应新时代对高校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网络空间 意识形态安全 传播结构
下载PDF
6G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内生安全技术 被引量:4
13
作者 季新生 黄开枝 +2 位作者 邬江兴 陈亚军 游伟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2023年第2期2-12,共11页
6G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面临因网络高度暴露、节点高速运动、计算资源受限等特点带来的安全挑战,且新架构、新应用、新技术也将引入新的安全问题,亟须提出普适性安全理论,一体化解决其功能安全及网络安全问题。为此,首先阐述网络空间内生... 6G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面临因网络高度暴露、节点高速运动、计算资源受限等特点带来的安全挑战,且新架构、新应用、新技术也将引入新的安全问题,亟须提出普适性安全理论,一体化解决其功能安全及网络安全问题。为此,首先阐述网络空间内生安全主要理论基础,提出6G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内生安全架构;然后,在网络空间内生安全理论的指导下,从星载系统、6G地面移动网、星地链路探讨相关安全理论与技术构想;最后,从安全认证、高安全通信加密等方面分析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通信/安全一体化的认证加密机制,及传统安全与内生安全技术的交叉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网络空间内生安全 DHR构造 通信/安全一体化
下载PDF
网络空间国家主权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兼论结构功能主义分析框架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盛文楷 肖光荣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2期145-160,共16页
当前国内外关于网络空间国家主权研究的成果主要体现于:正当性论争、概念界定、价值探讨、基本特征概括、面临挑战的评估以及维护路径的探索等六大方面,学者们围绕相关内容的探讨,不仅为网络空间国家主权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也对推动... 当前国内外关于网络空间国家主权研究的成果主要体现于:正当性论争、概念界定、价值探讨、基本特征概括、面临挑战的评估以及维护路径的探索等六大方面,学者们围绕相关内容的探讨,不仅为网络空间国家主权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也对推动当前网络空间国家主权治理的实践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当前关于网络空间国家主权研究存在的不足有:关于网络空间国家主权正当性的论证流于表面,概念界定不够严谨,研究方法较为单一,成果形式不够丰富,基础研究有待完善。针对存在的问题,应当从唯物史观视角自然呈现网络空间国家主权的正当性,进一步严谨界定基本概念,综合运用有效的研究方法,扎实开展专门性研究,深入剖析网络空间国家主权的“结构”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国家主权 网络空间国家主权结构 网络空间国家主权功能
下载PDF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在结构和治理逻辑 被引量:5
15
作者 葛大伟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86-93,共8页
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完善国际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建设向世界贡献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思想来源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具体实践,具有以安全为基石、发展为内容、法治为保障、价值为纽带的结... 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完善国际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建设向世界贡献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思想来源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具体实践,具有以安全为基石、发展为内容、法治为保障、价值为纽带的结构特征。在习近平总书记网络空间治理的战略擘画中,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蕴涵了物质层面、治理层面、价值层面等多维度的关系系统,遵循"网络+政治""网络+经济""网络+文化"统筹发展的治理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零和博弈、赢者通吃的国际关系旧观念的全面超越,为世界人民构建更加公平正义的互联网治理新秩序框定了共同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内在结构 治理逻辑
下载PDF
Research on Cyberspace Mimic Defense Based on Dynamic Heterogeneous Redundancy Mechanism 被引量:1
16
作者 Junjie Xu 《Journal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2021年第7期1-7,共7页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network technology, the methods and types of cyber-attacks are increasing rapidly. Traditional static passive defense technologies focus on external security and known threats to the target sy...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network technology, the methods and types of cyber-attacks are increasing rapidly. Traditional static passive defense technologies focus on external security and known threats to the target system and cannot resist 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s. To solve the situation that cyberspace security is easy to attack and difficult to defend, Chinese experts on cyberspace security proposed an innovative theory called mimic defense, it is an active defense technology that employs “Dynamic, Heterogeneous, Redundant” architecture to defense attacks. This article first briefly describes the classic network defense technology and Moving Target Defense (MTD). Next, it mainly explains in detail the principles of the mimic defense based on the DHR architecture and analyzes the attack surface of DHR architecture. This article also includes applications of mimic defense technology, such as mimic routers, and mimic web defense systems. Finally, it briefly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research on mimic defense, expounds the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in mimic defense, and looks forward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mimic defen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berspace Mimic Defense Dynamic Heterogeneous Redundancy structure Defense Technology Network Security
下载PDF
网络空间拟态防御建模与量化评估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海龙 任权 伊鹏 《中兴通讯技术》 2022年第6期57-62,共6页
针对网络空间未知漏洞后门等不确定性扰动问题,拟态防御技术基于动态异构冗余架构与拟态伪装机制实现了对随机或非随机扰动的有效管控。针对上述内生安全问题,首先采用Petri网、鞅以及概率论等理论与技术来评估与仿真系统的安全性,并对... 针对网络空间未知漏洞后门等不确定性扰动问题,拟态防御技术基于动态异构冗余架构与拟态伪装机制实现了对随机或非随机扰动的有效管控。针对上述内生安全问题,首先采用Petri网、鞅以及概率论等理论与技术来评估与仿真系统的安全性,并对评估结果与实际部署进行了策略分析,同时对比了不同理论工具在量化可用性、攻击成功概率以及逃逸概率等指标时存在的优缺点。最后,针对现有理论与技术在不同场景适用性存在的不足以及实际部署量化问题,展望了后续拟态防御系统在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内生安全 拟态构造 建模方法 评估
下载PDF
论信息空间营造与陕西产业结构调整
18
作者 郝渊晓 赵彦 雷润玲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38-41,45,共5页
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从信息空间营造入手,通过解析产业结构从工业化到信息化的转变,分析了信息空间营造与产业结构转移的互动作用。接着利用信息空间营造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这种相互作用,最终阐明信息空间营造从带动传统产业结构升级、... 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从信息空间营造入手,通过解析产业结构从工业化到信息化的转变,分析了信息空间营造与产业结构转移的互动作用。接着利用信息空间营造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这种相互作用,最终阐明信息空间营造从带动传统产业结构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促使产业结构软化这几方面推进了产业结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空间 信息空间营造 产业结构调整
下载PDF
城市信息地理研究综述
19
作者 张敏 吕拉昌 《高师理科学刊》 2007年第6期60-64,76,共6页
回顾了近20年来国内外地理学界关于网络信息空间与城市发展的研究成果,对信息时代地理空间与城市结构及其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并提出要建立一门新的学科——城市信息地理学.
关键词 信息与通信技术 赛博空间 城市空间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