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互联网联网后的高级阶段:企业智能体 被引量:5
1
作者 余少华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共8页
文章提出了工业互联网联网后的高级阶段:企业智能体(EAI)。EAI在属性、历史、两者关系、进化、统计形态和集中控制等角度均不同于智慧企业和一般意义的智能企业。文章给出了EAI的定义,解释了为什么要建设EAI,EAI有什么特点;现阶段如何... 文章提出了工业互联网联网后的高级阶段:企业智能体(EAI)。EAI在属性、历史、两者关系、进化、统计形态和集中控制等角度均不同于智慧企业和一般意义的智能企业。文章给出了EAI的定义,解释了为什么要建设EAI,EAI有什么特点;现阶段如何构建和工程科技问题是什么等问题。文章还特别强调了EAI要建两个关联工厂:智能的和物理的(感知部分)。"全部物理工厂+企业云网+装备+感知+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是EAI的基本单元,EAI可以大大突破传统企业原来的能力和信息力、空间和时间的局限,大大提高企业的竞争效率,大大突破企业原来的市场空间和管理能力。EAI还将重塑企业发展模式,重构企业组织结构,提高企业管理的精准性、高效性和可预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智能体 环境感知 物理世界感知 人类社会感知 网络空间感知 智能工厂 工业互联网
下载PDF
基于回填算法的网络空间安全态势动态感知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涛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48-52,76,共6页
为了提升网络空间安全水平,提出了基于回填算法的网络空间安全态势动态感知方法。在回填算法中引入最早截止时限优先算法与最大权重优先算法,以提升资源利用率。利用改进的黑猩猩算法优化回填算法权重,为网络空间安全态势动态感知任务... 为了提升网络空间安全水平,提出了基于回填算法的网络空间安全态势动态感知方法。在回填算法中引入最早截止时限优先算法与最大权重优先算法,以提升资源利用率。利用改进的黑猩猩算法优化回填算法权重,为网络空间安全态势动态感知任务分配资源。以分配的安全态势动态感知任务资源为数据样本,通过广义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输出网络空间安全态势动态感知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降低安全态势动态感知任务资源分配的截止时限错失率,提升网络资源利用率;在不同类型的网络攻击下,该方法可有效地动态感知网络空间安全态势;在不同的认证方式下,该方法的平均相对误差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填算法 网络空间 安全态势 动态感知 黑猩猩算法 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威胁情报的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感知研究
3
作者 陈明 高金虎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33,共9页
[研究目的]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感知是应对网络安全危机的基础。基于威胁情报的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感知可以有效化解基于安全信息所面临的数据量庞大、非结构化数据众多、难以快速处理等难题。[研究方法]在对大量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充分... [研究目的]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感知是应对网络安全危机的基础。基于威胁情报的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感知可以有效化解基于安全信息所面临的数据量庞大、非结构化数据众多、难以快速处理等难题。[研究方法]在对大量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安全学、情报学、系统工程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构建起基于威胁情报的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感知模型。[研究结论]基于威胁情报的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感知是觉察、理解和预测“物理—社会—信息”三元空间中有关网络空间安全数据的完整过程,对整个交互过程起关键作用的是人的认知水平、注意力和记忆力,以及由此而开展的决策、执行等一系列活动。据此,提出了态势理解、预测以及应急响应支持三条链路的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胁情报 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安全 安全态势 态势感知 应急响应
下载PDF
地图学理论在网络空间地图制图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陈云海 江南 +1 位作者 曹一冰 訾璐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1-306,共6页
将地图空间认知论、地图感受论、地图模型论与网络空间信息的可视化特点相结合,分别从网络空间地图认知、网络空间地图表达和网络空间地图制作3个方面对网络空间地图可视化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初探,提出了网络空间分层模型和网络空间地图... 将地图空间认知论、地图感受论、地图模型论与网络空间信息的可视化特点相结合,分别从网络空间地图认知、网络空间地图表达和网络空间地图制作3个方面对网络空间地图可视化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初探,提出了网络空间分层模型和网络空间地图认知模型、表达模型以及制图流程等观点,可为网络空间地图可视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地图 地图空间认知论 地图感受论 地图模型论 地图制图
下载PDF
威慑战略激化网络空间冲突的认知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子鹏 张光迎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22年第10期117-123,共7页
威慑是典型的国家间互动,其主要目的在于阻止战争,这是诸多国家陆续将威慑理论引入网络空间的主要考量。但是,缺乏共同认知的网络威慑,不仅无法阻止战争,还有可能成为战争的导火索。这是因为威慑并不是通过军事力量的实际较量结果奏效,... 威慑是典型的国家间互动,其主要目的在于阻止战争,这是诸多国家陆续将威慑理论引入网络空间的主要考量。但是,缺乏共同认知的网络威慑,不仅无法阻止战争,还有可能成为战争的导火索。这是因为威慑并不是通过军事力量的实际较量结果奏效,而是通过对较量结果的事前判断产生效果。从历史上看,威慑理论通常是基于破坏能力的降级,即一种军事手段只能慑止破坏性相对较低的战争样式。但是,网络武器出现后,对核武器、常规武器、网络武器的破坏性排序始终没有形成统一认知,导致一国的网络威慑行为可能被他国视为宣战行为。因此,实现网络威慑的关键在于共同认知而非实力。建立共同认知是一个艰难漫长的过程,在此之前,顺畅的沟通机制极为必要,这有助于双方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判、增加互信。而任何提出网络威慑战略的国家,都不应该将打造战略迷雾作为拒绝沟通的理由。一旦某种威慑战略倾向于减少而非增加共同认知,其最终将导向难以避免的战争,从而宣告该威慑战略的破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国际关系 网络威慑 降级原则 共同认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