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放工作面坚硬顶板切顶卸压护巷技术研究
1
作者 张建静 王成帅 +3 位作者 吴雪峰 任世杰 郭亮 刘志鹏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10期12-16,21,共6页
针对锦程煤矿10-205坚硬顶板综放工作面开采引起的采区轨道巷变形与破坏难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坚硬顶板切顶卸压护巷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爆破切顶方案卸压效果差,其根本原因在于切顶高度偏小,未... 针对锦程煤矿10-205坚硬顶板综放工作面开采引起的采区轨道巷变形与破坏难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坚硬顶板切顶卸压护巷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爆破切顶方案卸压效果差,其根本原因在于切顶高度偏小,未能有效阻断上覆岩层应力传递;分析提出了10-205工作面坚硬顶板爆破切顶优化参数,即切顶高度为22.6 m,切顶角度为12°;采用深浅孔联合爆破切顶卸压技术进行了工程应用,采区轨道巷顶底板移近量由856 mm下降至315 mm,两帮移近量由625 mm下降至275 mm,巷道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护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硬顶板 切顶卸压 护巷 应力集中
下载PDF
密集钻孔弱化底分层顶板沿空留巷技术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东印 张景轩 +3 位作者 郑立军 王伸 王文 黄祖军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1-118,125,共9页
为了保证古汉山矿高应力厚煤层底分层沿空留巷工序安全顺利进行,结合再生顶板的破碎情况和瓦斯条件,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试验验证了古汉山底分层沿空留巷采用密集钻孔切顶卸压的必要性;通过采用砌体梁滑移失稳条件和数值模拟试验的... 为了保证古汉山矿高应力厚煤层底分层沿空留巷工序安全顺利进行,结合再生顶板的破碎情况和瓦斯条件,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试验验证了古汉山底分层沿空留巷采用密集钻孔切顶卸压的必要性;通过采用砌体梁滑移失稳条件和数值模拟试验的方法分析优化了密集钻孔的倾斜角度、深度、间距,并将此钻孔参数应用到现场工程实践中。现场留巷稳定后巷道两帮收缩量为656 mm,顶底收缩量为545 mm,能满足安全和生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开采 底分层 沿空留巷 密集钻孔 切顶卸压
下载PDF
大采高坚硬顶板工作面巷道围岩控制技术 被引量:14
3
作者 马文伟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4-103,共10页
当深部采煤工作面顶板上覆岩层中存在厚度较大的坚硬岩层时,坚硬岩层不易垮落,回转下沉过程中会造成采煤工作面和煤柱内支承应力急剧增加,造成矿压显现异常明显,巷道围岩控制难度大。以存在坚硬顶板的保德煤矿3304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 当深部采煤工作面顶板上覆岩层中存在厚度较大的坚硬岩层时,坚硬岩层不易垮落,回转下沉过程中会造成采煤工作面和煤柱内支承应力急剧增加,造成矿压显现异常明显,巷道围岩控制难度大。以存在坚硬顶板的保德煤矿3304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实践等方法,提出切顶卸压、留设合理煤柱宽度、强帮强角锚杆支护相结合的巷道围岩控制方案,研究合理参数对巷道围岩的控制效果。结果显示,切顶高度为16 m,切顶角度为10°,护巷煤柱宽度为7 m时,巷道围岩的控制效果较好;采用强帮强角支护技术后,巷道围岩的整体性增强,最大顶底板移近量和两帮移近量差值降低76.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硬顶板 沿空掘巷 矿压显现 切顶卸压 围岩控制
下载PDF
煤矿水力压裂切顶卸压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军磊 任伟 +1 位作者 何志远 杨旭东 《能源与环保》 2021年第7期282-286,共5页
为了改善留巷的应力状态,降低巷道维护难度,保证矿井安全生产,以煤矿实际巷道工程概况为基础,分析了水力压裂切顶卸压前后的应力分布,研究了试验机具与设备,设计了压裂参数及水力压裂切顶技术施工工艺,并分析了水力压裂切顶技的安全技... 为了改善留巷的应力状态,降低巷道维护难度,保证矿井安全生产,以煤矿实际巷道工程概况为基础,分析了水力压裂切顶卸压前后的应力分布,研究了试验机具与设备,设计了压裂参数及水力压裂切顶技术施工工艺,并分析了水力压裂切顶技的安全技术措施。研究为类似矿井地质条件的巷道切顶卸压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切顶卸压 应力分布 施工工艺 安全技术措施
下载PDF
坚硬顶板下综放工作面过空巷关键技术 被引量:12
5
作者 孙晓明 张勇 +3 位作者 吴修光 桂兵 卢昊 杨鸣鹤 《煤矿安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7-91,共5页
针对工作面过空巷易出现矿压显现剧烈及空巷围岩大变形等问题,基于岩层运动中心建立的矿山压力理论为指导思想,以切顶短臂梁为理论基础,提出了综放工作面过空巷切顶卸压+恒阻大变形锚索支护技术。利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巷... 针对工作面过空巷易出现矿压显现剧烈及空巷围岩大变形等问题,基于岩层运动中心建立的矿山压力理论为指导思想,以切顶短臂梁为理论基础,提出了综放工作面过空巷切顶卸压+恒阻大变形锚索支护技术。利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巷道围岩的稳定性、估算出周期来压步距及构建空巷理论力学模型,通过预裂爆破和等压小煤柱技术,使得超前支撑压力峰值处于空巷前方的煤壁深处,同时结合恒阻大变形锚索耦合支护技术控制巷道顶板的大变形。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约23.4 m,周期来压时超前支承压力位于煤壁前方12 m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大变形 短臂梁 切顶卸压 恒阻大变形锚索 耦合支护
原文传递
承压水矿区切顶沿空留巷底板破坏理论与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薛卫峰 王苏健 +5 位作者 黄克军 冀瑞君 刘美乐 任亚龙 席小平 王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581-588,共8页
为了研究承压水体上切顶沿空留巷底板破坏特征,基于矿山压力、弹性力学理论,考虑了沿空留巷条件下沿倾向方向上一个工作面顶板提前垮落对上覆岩层的支承作用,分别构建了周期来压时采场底板力学计算模型,理论计算采后底板分别在走向方向... 为了研究承压水体上切顶沿空留巷底板破坏特征,基于矿山压力、弹性力学理论,考虑了沿空留巷条件下沿倾向方向上一个工作面顶板提前垮落对上覆岩层的支承作用,分别构建了周期来压时采场底板力学计算模型,理论计算采后底板分别在走向方向与倾向方向的破坏形态;采用钻孔压水试验与直流电法观测等多种实测手段验证了奥灰承压水体上开采底板破坏深度。研究表明:(1)理论计算采后底板沿工作面走向和倾向破坏形态:常规留设煤柱开采方式分别呈"勺形"和"倒马鞍形"、切顶沿空留巷开采方式均为"勺形";(2)常规留设煤柱开采方式底板破坏深度最大位置在工作面超前位置,切顶沿空留巷开采方式底板破坏深度最大位置在沿空留巷侧;(3)理论计算切顶沿空留巷开采较常规留设煤柱开采最大底板破坏深度减小1.8 m,减小百分比为13.8%,现场实测中切顶沿空留巷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分别比条件相近的采用常规留设煤柱方式开采的董家河煤矿22507工作面、王村煤矿13506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分别减小了2.06 m与1.86 m,减少百分比分别为19.1%与17.5%。理论计算与现场实测均表明切顶沿空留巷开采较常规留设煤柱开采方式底板破坏深度有着明显的减小,顶板定向切缝技术切断采空区部分顶板和巷道顶板之间的联系,使巷道上方一定范围内的顶板形成短臂梁结构,降低了煤壁侧的应力集中程度,无超前掘巷卸压效应和顶板切缝效应是导致切顶沿空留巷开采集中应力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2者均有利于减弱超前集中应力及侧帮集中应力,降低了底板最大破坏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顶卸压 沿空留巷 承压水 底板破坏 钻孔直流电击
下载PDF
大采高切顶卸压留小煤柱护巷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郭海豹 王渊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6-50,共5页
为了解决大采高工作面沿空掘巷小煤柱载荷过大导致护巷困难的问题,通过对某矿101工作面采空区侧向悬顶断裂结构分析以及建立小煤柱载荷计算模型,提出采用爆破切顶预裂技术,以此降低基本顶的应力传递,达到主动调控压力,降低煤柱上方的载... 为了解决大采高工作面沿空掘巷小煤柱载荷过大导致护巷困难的问题,通过对某矿101工作面采空区侧向悬顶断裂结构分析以及建立小煤柱载荷计算模型,提出采用爆破切顶预裂技术,以此降低基本顶的应力传递,达到主动调控压力,降低煤柱上方的载荷。在理论计算煤柱宽度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切顶高度的影响效应,得出沿空掘巷小煤柱合理宽度留设8 m,切顶深度20 m,小煤柱所处位置支承压力最小。对切顶效果监测表明,随着爆破切顶的进行,顶板周期来压稳定且时间较短,说明切顶卸压技术使得顶板的结构联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合理的切顶参数使得顶板更易垮落,对小煤柱巷道围岩的控制起到了有效的控制作用。小煤柱围岩监测表明:随着101回风巷切顶进行,102运输巷围岩在101工作面后方150 m外基本稳定,顶底板移近量最高稳定在104.7 mm,两帮移近量稳定在83.9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 小煤柱 切顶卸压 煤柱载荷 数值模拟 围岩控制
下载PDF
坚硬顶板切顶卸压技术对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赵常辛 李晓旭 +2 位作者 石蒙 冀瑞锋 张焱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7-154,共8页
针对特厚煤层坚硬顶板、宽煤柱条件下临空巷道面临的高围岩应力、大变形等问题,以老石旦煤矿16403综放工作面为工程研究背景,从宽煤柱顶板侧向破断结构角度对临空巷道大变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对16402运... 针对特厚煤层坚硬顶板、宽煤柱条件下临空巷道面临的高围岩应力、大变形等问题,以老石旦煤矿16403综放工作面为工程研究背景,从宽煤柱顶板侧向破断结构角度对临空巷道大变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对16402运输巷实施不同切顶卸压方案时,临近采空区的16403回风巷侧向顶板采动应力传递规律,并在现场施工水力压裂钻孔进行切顶卸压,实现临空巷道围岩变形控制。研究结果表明:“低位坚硬岩层悬臂梁+高位坚硬岩层砌体梁”破断结构是特厚煤层宽煤柱临空巷道大变形的主要原因,可采用切顶卸压技术破坏宽煤柱顶板侧向破断结构来控制临空巷道围岩大变形;切顶角变化可使关键块B长度发生改变,切顶角越大,则关键块B长度越小,临空侧顶板载荷向煤柱传递的程度越弱,临空巷道围岩承受的采动应力越小,切顶角为100°时临空巷道围岩垂直应力与变形量最小;在16402运输巷以切顶角100°施工水力压裂钻孔后,16403回风巷顶底板变形量较未实施切顶卸压的16402回风巷减小86.5%,两帮变形量减小87.1%,临空巷道围岩稳定性得到极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留煤柱护巷 临空巷道 围岩变形控制 切顶卸压 水力压裂
下载PDF
切顶卸压无煤柱开采矿压显现特征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冯烜 《煤》 2022年第1期29-33,共5页
针对某矿切顶卸压无煤柱开采技术条件,采用理论分析、现场监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矿压显现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沿空留巷段可分为初次来压、矿压显现强烈及一般3个危险区,巷道变形发展主要分为掘进变形、采前变形、掘巷渐... 针对某矿切顶卸压无煤柱开采技术条件,采用理论分析、现场监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矿压显现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沿空留巷段可分为初次来压、矿压显现强烈及一般3个危险区,巷道变形发展主要分为掘进变形、采前变形、掘巷渐次变形与变形稳定4个阶段,其中掘巷渐次变形阶段对巷道影响最为严重。切顶卸压可以有效切断顶板的应力传播路径,使应力集中向支架远端的实体煤层中传导,提高支架的支撑效果。工作面滞后40~100 m范围内,煤壁侧应力与顶板累计沉降值显著增加,此阶段顶板岩梁运动剧烈,需要加强支护。研究成果可为矿山沿空留巷巷道施工与支护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顶卸压 无煤柱 矿压 现场监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无巷旁充填支护沿空留巷顶板断裂位置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殷帅峰 石建军 +1 位作者 冯吉成 刘锦荣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3-198,共6页
针对葛泉矿1528工作面无巷旁充填沿空留巷顶板控制难题,通过建立煤层界面应力力学模型和留巷煤体塑性区演化数值模型对基本顶断裂位置进行了力学解析和数值计算,结合基本顶断裂位置影响因素关键性分析,提出了无巷旁充填沿空留巷强力切... 针对葛泉矿1528工作面无巷旁充填沿空留巷顶板控制难题,通过建立煤层界面应力力学模型和留巷煤体塑性区演化数值模型对基本顶断裂位置进行了力学解析和数值计算,结合基本顶断裂位置影响因素关键性分析,提出了无巷旁充填沿空留巷强力切顶支架围岩控制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距留巷煤壁2.4 m位置基本顶开始塑性破坏,且剪应力达到最大值,数值模拟结果与基于煤体弹塑性交汇位置计算得到的基本顶断裂位置基本吻合;基本顶断裂位置关键影响因素为煤层厚度、开采深度、煤层界面力学性质及应力集中系数;沿空留巷采空一侧由π型钢梁和单体液压支柱构成的强力切顶支架改变了基本顶的切落位置,卸压作用显著,保障了无巷旁充填沿空留巷的安全稳定,为地质生产条件相似矿井提供给了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留巷 无巷旁充填支护 断裂位置 切顶卸压
下载PDF
厚煤层破碎煤体水力压裂切顶卸压护巷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庞凤岭 薛彦平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7-190,共4页
针对厚煤层破碎煤体生产过程中顺槽动压显现和大变形、支护困难等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开滦矿区某矿5.9 m厚煤层破碎煤体巷道大变形大结构顶板弱化卸压转移围岩应力研究,提出厚煤层破碎煤体水力压... 针对厚煤层破碎煤体生产过程中顺槽动压显现和大变形、支护困难等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开滦矿区某矿5.9 m厚煤层破碎煤体巷道大变形大结构顶板弱化卸压转移围岩应力研究,提出厚煤层破碎煤体水力压裂切顶卸压护巷关键技术,研究表明:厚煤层最大垂直应力及塑性区分布与切顶措施有着直接的联系,切顶后并未形成明显的应力集中区,最大垂直应力由最大时32 MPa降为最低时17.5 MPa,平均切顶后相对未切顶卸压了20%,切顶后巷道两帮位移量变化不显著,但顶底板位移量降幅达到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煤层破碎煤体 切顶卸压 数值模拟 现场试验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群切顶留巷覆岩应力及变形响应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红运 刘延保 +3 位作者 李勇 潘瑞凯 王辉 曹树刚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13,19,共7页
为了深入了解近距离煤层群切顶留巷上覆岩层应力及变形演化规律,以白皎煤矿B_(4)煤层、B_(3)煤层、B_(2)煤层切顶成巷巷道2442、2443及2444运输平巷为研究对象,开展了3层煤回采巷道开挖物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上煤层巷道切顶后,顶板... 为了深入了解近距离煤层群切顶留巷上覆岩层应力及变形演化规律,以白皎煤矿B_(4)煤层、B_(3)煤层、B_(2)煤层切顶成巷巷道2442、2443及2444运输平巷为研究对象,开展了3层煤回采巷道开挖物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上煤层巷道切顶后,顶板卸压;煤层开挖后,采空区顶板垮落并支撑巷道顶板,顶板增压;煤层继续开挖,覆岩断裂,顶板卸压;巷道顶板应力依次经历卸压、增压及卸压过程,其中,高位顶板应力增加较大,应力较高。(2)中部巷道切顶及煤层开挖后,上覆岩层压力同时向上煤层巷道围岩及本巷道采动破碎压实围岩转移,并在两巷道之间的上覆岩层中形成应力增高区。(3)下煤层巷道切顶及煤层开挖后,巷道围岩破坏严重,无集中应力,受前两次开挖卸压影响较大。(4)上覆岩层沿层理面出现错动变形,同时出现垂直拉伸剪切裂纹,采动影响越大,裂纹扩展程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群 切顶留巷 采动影响 顶板卸压 压力转移 拉伸剪切裂纹
下载PDF
两次采动影响下小煤柱巷道切顶卸压围岩控制技术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汉璞 张百胜 +2 位作者 郭俊庆 杨依卓 崔俊彪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0-97,共8页
为解决多次采动影响下留小煤柱巷道矿压显现剧烈、围岩变形量大的问题,提出了“切顶卸压+顶、帮锚索补强”联合控制技术。以贾家沟煤矿10115运输巷为工程背景,分析了切顶卸压位置、高度与巷道围岩垂直应力分布的关系,给出切顶卸压关键参... 为解决多次采动影响下留小煤柱巷道矿压显现剧烈、围岩变形量大的问题,提出了“切顶卸压+顶、帮锚索补强”联合控制技术。以贾家沟煤矿10115运输巷为工程背景,分析了切顶卸压位置、高度与巷道围岩垂直应力分布的关系,给出切顶卸压关键参数,并研究了留小煤柱巷道在切顶卸压后受两次采动影响下的矿压显现规律。结果表明:切顶卸压后,煤柱上的应力峰值随切顶深度的增加呈指数降低;10115运输巷在邻近工作面一次采动过程中巷道围岩变形依次呈现出无变形、缓慢变形、快速变形和围岩稳定的变化规律,本工作面二次采动过程中巷道围岩变形依次呈现出明显变形和剧烈变形的规律;巷道围岩在受二次采动影响时变形更加剧烈,巷道变形量为一次采动时的3.0~7.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顶卸压 小煤柱 矿压显现 二次采动 综放工作面 围岩控制
下载PDF
无煤柱切顶沿空留巷底板破坏规律 被引量:7
14
作者 薛卫峰 侯恩科 王苏健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33-1139,共7页
为深入揭示切顶沿空留巷底板破坏发育特征,掌握底板破坏发育规律,以澄合矿区董东煤矿50107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利用孔间电阻率成像、钻孔窥视、压水试验等综合探查手段对工作面沿倾向方向及垂直方向底板破坏发育特征与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 为深入揭示切顶沿空留巷底板破坏发育特征,掌握底板破坏发育规律,以澄合矿区董东煤矿50107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利用孔间电阻率成像、钻孔窥视、压水试验等综合探查手段对工作面沿倾向方向及垂直方向底板破坏发育特征与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沿倾向方向,切顶侧与未切顶侧底板破坏发育深度在工作面中部为8.0 m,最大破坏发育深度位于巷道两侧各自工作面边缘,分别为9.0 m与9.5 m,破坏发育深度呈现由工作面边缘向中部逐渐变小直至稳定的变化规律;沿垂直方向,自上而下整体裂隙以垂直裂隙为主,在不同岩性间的层间裂隙局部发育,采动裂隙发育至垂深8.7 m处,垂深10.9 m以下石英砂岩中发育边缘光滑、连通性较差的原生裂隙;切顶作用对于底板破坏发育的影响范围包含巷道两侧15 m范围以内,巷道两侧底板破坏发育深度有显著差别,切顶侧采空区底板最大破坏发育深度较未切顶侧有一定降低,减小幅度0.5 m,切顶作用在一定程度降低底板破坏发育深度;巷道两侧底板破坏发育深度不同的根本原因:顶板进行切缝卸压,在一定程度上阻断巷道两侧工作面顶板的应力传递,进而促使巷道及切顶侧工作面适当范围内的采动压力进一步减弱,在此效应的影响下切顶侧顶板垮落较为充分,采空区的重新压实限制底板垂向移动的自由空间,很好地抑制底板破坏深度的进一步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顶卸压 沿空留巷 承压水 底板破坏 电阻率成像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超前定向预裂切顶卸压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亮 《煤》 2019年第9期9-11,共3页
针对动压巷道变形严重的问题,提出综采工作面定向预裂切顶卸压技术,通过切断顶板,将应力往工作面深部转移,降低区段煤柱的应力集中,控制回采巷道的大变形;其关键技术参数包括切顶高度、切顶角度、炮孔间距、装药量等。通过在漳村煤矿260... 针对动压巷道变形严重的问题,提出综采工作面定向预裂切顶卸压技术,通过切断顶板,将应力往工作面深部转移,降低区段煤柱的应力集中,控制回采巷道的大变形;其关键技术参数包括切顶高度、切顶角度、炮孔间距、装药量等。通过在漳村煤矿2601风巷实施定向预裂切顶,对2603运巷的巷道变形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变形量控制在了200~300mm,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预裂 切顶卸压 区段煤柱 顶板控制
下载PDF
预裂深孔爆破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沈雪梅 《煤炭与化工》 CAS 2023年第2期23-26,共4页
沁新煤矿为缓解采掘接替失衡局面,减少巷道掘进工程量,结合矿井煤层顶底板地质条件,设计“预裂深孔爆破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方案,以1025工作面作为试验地点开展了沿空留巷技术试验。通过对1025下顺槽进行补强支护后,在顺槽采空侧顶... 沁新煤矿为缓解采掘接替失衡局面,减少巷道掘进工程量,结合矿井煤层顶底板地质条件,设计“预裂深孔爆破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方案,以1025工作面作为试验地点开展了沿空留巷技术试验。通过对1025下顺槽进行补强支护后,在顺槽采空侧顶板施工深孔预裂爆破,实现对工作面顶板的预裂卸压,使工作面在回采过后采空区顶板岩层沿预裂爆破设计位置垮落,垮落后的矸石在靠近采空侧充填巷帮支护后方空间,形成下一工作面的回风顺槽。留巷后经过3个月的维护管理及矿压观测,1025下顺槽留设巷道围岩基本稳定,巷道顶帮变形量在可控范围内,满足回风顺槽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裂深孔爆破 切顶卸压 沿空留巷 围岩稳定
下载PDF
ZDY750L型钻机在110工法爆破孔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盼 阚志涛 张幼振 《煤炭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96-198,共3页
110工法爆破孔施工对钻孔间距、角度、深度、直径、垂直度、平整度等参数都有很高的要求,常规钻机很难满足。介绍了ZDY750L型钻机在禾草沟煤矿110工法爆破孔施工中的应用及其试验效果,可为同类煤矿110工法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110工法 切顶卸压 爆破孔施工 沿空成巷
下载PDF
沿空留巷密集孔切顶卸压技术实践 被引量:5
18
作者 何文帅 袁红平 +1 位作者 党永超 颜少波 《陕西煤炭》 2022年第6期125-129,共5页
以某矿116综采工作面为背景,对密集孔切顶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密集孔切顶技术与110工法的技术对比分析,确定了密集孔切顶技术的相关参数,并对成巷后的支护方案进行优化。实践表明,密集孔切顶角度、密集孔切顶高度和密集孔切顶钻孔间距分别... 以某矿116综采工作面为背景,对密集孔切顶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密集孔切顶技术与110工法的技术对比分析,确定了密集孔切顶技术的相关参数,并对成巷后的支护方案进行优化。实践表明,密集孔切顶角度、密集孔切顶高度和密集孔切顶钻孔间距分别为15°、8.67m和100mm时,116工作面密集孔切顶技术即可实现预期目标。分析认为,合理运用密集孔切顶技术可代替定向预裂爆破技术。通过对密集孔切顶技术进行实践验证,成功保留巷道150m,为特殊地质条件煤矿使用沿空留巷技术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留巷 密集孔切顶技术 无煤柱开采 切顶卸压
下载PDF
定向预裂切顶沿空掘巷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乐辉 《能源与环保》 2019年第6期154-158,共5页
为了解决九里山矿沿空掘巷巷道支护压力大、变形量大、支护困难、维修工程量大的问题,基于切顶卸压原理和定向预裂爆破技术,结合九里山矿15091回风巷顶板岩层情况,确定了预裂爆破的深度,采用了双缝定向预裂管有效控制爆破产生裂隙的方向... 为了解决九里山矿沿空掘巷巷道支护压力大、变形量大、支护困难、维修工程量大的问题,基于切顶卸压原理和定向预裂爆破技术,结合九里山矿15091回风巷顶板岩层情况,确定了预裂爆破的深度,采用了双缝定向预裂管有效控制爆破产生裂隙的方向,实现了定向爆破。制定了切顶沿空掘巷施工方案,确定了定向预裂爆破参数及沿空掘巷巷道支护形式与参数,并通过矿压观测,对沿空掘巷成巷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定向预裂切顶爆破后,成巷不稳定时间由30 d缩短到20 d,短时间内巷道进入稳定期;沿空掘巷巷道两帮移近量最大为326 mm,较未切顶巷道减少了112 mm;顶板最大移近量为135 mm,较未切顶巷道减少了80 mm,巷道变形量明显减少,巷道维修量也大幅减少,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预裂 沿空掘巷 切顶爆破 矿压观测 切顶卸压
下载PDF
特厚高位顶板切顶自成巷围岩控制技术
20
作者 张文杰 何满潮 +1 位作者 王炯 程满江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7-687,共11页
为解决传统留煤柱沿空留巷煤炭采出率低、采掘接续紧张、煤柱应力集中、巷道支护难度大等棘手的难题,以响水煤矿播土区东二采区120313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短臂梁顶板围岩破坏机制力学模型受力分析与计算、FLAC3D数值模拟巷道顶板切顶... 为解决传统留煤柱沿空留巷煤炭采出率低、采掘接续紧张、煤柱应力集中、巷道支护难度大等棘手的难题,以响水煤矿播土区东二采区120313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短臂梁顶板围岩破坏机制力学模型受力分析与计算、FLAC3D数值模拟巷道顶板切顶卸压效果分析、现场实验的研究过程,确定巷道主动支护参数、顶板爆破参数、挡矸参数和临时支护参数,提出中厚煤层巷道特厚高位顶板“恒阻大变形锚索+巷道顶板双向定向预裂爆破+巷帮补强支护+可伸缩性U型钢挡矸+单体液压支柱临时支护”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结果表明:根据顶板的力学性质,特厚高位顶板单根恒阻大变形锚索补偿支护力所需最大值为309 kN;回风巷道顶板切顶与未切顶比较,切顶时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最大值减小15%,巷道侧向支承压力最大值减小27%;巷道变形得到有效的控制,在滞后工作面160~175 m范围内巷道围岩趋于稳定。该工作面单位煤柱长度回收煤炭12.48 t,提高了区段煤炭采出率,降低了采矿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臂梁 补偿支护 切顶卸压 数值模拟 围岩稳定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