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高深知识到大学课程:一个学术性的生成过程 |
李枭鹰
|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3
|
|
2
|
课程意识的涵义、价值与生成 |
王长江
王恩军
李新乡
|
《现代教育论丛》
|
2007 |
7
|
|
3
|
课程知识的特征与生成过程 |
肖川
曹广祥
|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9
|
|
4
|
新中国中小学三代体育课程的历史省思 |
黄爱峰
顾渊彦
|
《浙江体育科学》
|
2004 |
6
|
|
5
|
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与课程实施 |
刘旭东
|
《当代教师教育》
|
2014 |
11
|
|
6
|
新时代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生成路径探析——基于学生发展视角 |
戴碧瑶
|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20 |
10
|
|
7
|
论课程对教学的基本预设及其利用 |
丁念金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8
|
学校课程文化及其生成 |
姜新生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
2010 |
5
|
|
9
|
论大学课程生成残缺之症结 |
唐德海
|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10
|
课程文化的内涵、价值取向与生成路径 |
杨霞
范蔚
|
《教育与教学研究》
|
2023 |
1
|
|
11
|
课堂教学有效动态生成的实施策略——基于新课程语文学科的研究 |
糜洛施
曹明富
|
《教育与教学研究》
|
2011 |
4
|
|
12
|
信息检索课的后现代生成开放性思考——基于后现代课程观 |
陈晓红
何雪梅
高凡
|
《四川图书馆学报》
CSSCI
|
2012 |
4
|
|
13
|
比较研究视角下的学前课程与教材编制及其启示 |
黄瑾
龚泉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14
|
课程即意义生成 |
王威
杨道宇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5
|
课程思政的生成逻辑与建构路径 |
邹蒲陵
|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0 |
2
|
|
16
|
试论学校课程中的代际之维 |
班建武
李凡卓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7
|
对地市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课程缺失的思考 |
王富平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2
|
|
18
|
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内容生成方式新探 |
姜月
|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9
|
体育课程意义的重构与生成——基于社会学角度的解析 |
朱敏
|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
2007 |
1
|
|
20
|
浅谈新课程视角下的教学生成——以中学政治课为例 |
陈美兰
|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10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