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我国行政法规的宪法基础 被引量:11
1
作者 邹奕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3-91,共9页
基于人民主权的价值理念和权利保障的现实要求,追问我国行政法规的宪法基础确有必要。一方面,现行《宪法》创设了"行政法规"这一法的形式,这是行政法规存在的基本前提。现行《宪法》颁行前国务院的规范性文件不宜推定或默认... 基于人民主权的价值理念和权利保障的现实要求,追问我国行政法规的宪法基础确有必要。一方面,现行《宪法》创设了"行政法规"这一法的形式,这是行政法规存在的基本前提。现行《宪法》颁行前国务院的规范性文件不宜推定或默认为具有行政法规的性质和效力。另一方面,行政法规的制定以宪法为根本依据。根据现行《宪法》第89条的阐释,国务院有权直接依据宪法制定行政法规。但在事项范围上,行政法规不得逾越和侵入宪法设定的"边界"和"禁区",在具体内容上,行政法规也不得与宪法发生直接或间接的抵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法规 现行宪法 规范性文件
原文传递
我国宪法监督体制的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9
2
作者 刘志刚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18年第3期99-110,共12页
我国宪法监督体制最早确立于1954年宪法,现行宪法对其进行了适度拓展。现行宪法确立的宪法监督体制存在许多问题,2000年《立法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文件对其进行了完善,但依然没有能够彻底解决我国宪法监督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现行宪法... 我国宪法监督体制最早确立于1954年宪法,现行宪法对其进行了适度拓展。现行宪法确立的宪法监督体制存在许多问题,2000年《立法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文件对其进行了完善,但依然没有能够彻底解决我国宪法监督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现行宪法颁布实施前后,学界围绕宪法监督体制的健全与完善提出了种种设想,但最终均未被采纳。未来我国宪法监督体制的健全与完善应当立足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在人大制度的框架体系内加以健全与完善,建立以立法机关为主导、以司法机关为补充的宪法监督体制。对党内法规的宪法监督权应当由中共中央行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监督体制 五四宪法 现行宪法 立法法 复合型宪法监督体制
下载PDF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 充分发挥宪法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武增 《中国法律评论》 CSSCI 2022年第5期1-9,共9页
2022年是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现行宪法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根本法基础,其五次修改都体现了党和人民事业的历史进步。四十年来,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益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得... 2022年是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现行宪法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根本法基础,其五次修改都体现了党和人民事业的历史进步。四十年来,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益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不断落实深化,宪法实施的实践不断丰富。站在新的起点上,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加强宪法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不断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宪法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行宪法 宪法实施 合宪性审查 国家治理现代化
原文传递
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与历史视野——理解现行宪法文本的三重视角 被引量:6
4
作者 常安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70-184,共15页
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历史视野,可以成为理解现行宪法文本的三重方法论视角。以国家建设为线索阅读现行宪法文本,序言,可被视为制宪权与国家建设方案记载;国家机构条款,是国家治理的宪法制度供给;国家结构形式条款,体现了国家建设的空... 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历史视野,可以成为理解现行宪法文本的三重方法论视角。以国家建设为线索阅读现行宪法文本,序言,可被视为制宪权与国家建设方案记载;国家机构条款,是国家治理的宪法制度供给;国家结构形式条款,体现了国家建设的空间维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条款等内容,则起到了塑造国家认同的作用。至于如何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建设取得成功的缘由,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的本质属性以及基本经济制度等条款的宪制意义,则需要“以社会主义为方法”。最后,还需要在历史视野中理解现行宪法,历史解释本身即宪法解释的基本方法;成文宪法本身,也是阐释现代中国从哪里来、走向何方的这一宪制成长根本性命题的民族史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行宪法 国家建设 社会主义 历史视野
下载PDF
我国宪法监督制度40年: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4
5
作者 范进学 马冲冲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0-77,186,187,共20页
我国以最高代表机关及其常设机关为监督主体的宪法监督体制是由1982年《宪法》正式确立的。根据宪法规范,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始终被安置于广义的合法性审查制度之中,并由《立法法》和《法规、司法解释备案审查工作办法》以及全国各省、... 我国以最高代表机关及其常设机关为监督主体的宪法监督体制是由1982年《宪法》正式确立的。根据宪法规范,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始终被安置于广义的合法性审查制度之中,并由《立法法》和《法规、司法解释备案审查工作办法》以及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地方规范性文件加以具体化、制度化,从而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合宪性审查制度。《宪法修正案(2018年)》将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确立为宪法监督专责机构,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健全与完善,未来应进一步扩大合宪性审查的对象范围,强化合宪性审查程序的专门性、统一性与规范性,注重发挥国家机关在合宪性审查工作中的职责功能,强化合宪性审查决定的法律效力,以有效保障公民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行宪法 宪法监督 合宪性审查 宪法和法律委员会
下载PDF
在宪法轨道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年 被引量:2
6
作者 任喜荣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2-56,共15页
我国现行宪法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产物。现行宪法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经历了五次修改,确保了宪法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通过宪法的全面实施,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全面纳... 我国现行宪法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产物。现行宪法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经历了五次修改,确保了宪法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通过宪法的全面实施,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全面纳入依宪治国轨道。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宪法意识、坚定宪法自信的宪法文化基础已经形成。作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正在得到系统性落实。四十年的宪法发展史证明,现行宪法是使国家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法制保证。面向未来,宪法应该更加注重实施和监督,通过发挥“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更好展现国家根本法的力量,更好发挥国家根本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章程 国家根本法 现行宪法 宪法自信
原文传递
宪法原理与第四次修宪
7
作者 卢正涛 杨武松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25-28,共4页
现行宪法是 1982年颁布实施的。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对宪法的部分条款进行修改 ,使宪法规范反映变化了的社会现实 ,是保持宪法权威的必要之举。 2 0 0 4年的第四个宪法修正案是在遵循现行宪法原理下制定的 ,它的通过使宪法的原理得到进... 现行宪法是 1982年颁布实施的。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对宪法的部分条款进行修改 ,使宪法规范反映变化了的社会现实 ,是保持宪法权威的必要之举。 2 0 0 4年的第四个宪法修正案是在遵循现行宪法原理下制定的 ,它的通过使宪法的原理得到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行宪法 宪法原理 宪法修正案
下载PDF
试论公民财产权的宪法保护——兼谈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三项内容
8
作者 环建芬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26-30,共5页
本文针对现行宪法有关公民财产权宪法保护存在的问题、重视公民财产权宪法保护的意义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结合这些内容,指出2004年全国人大宪法修正案的特点及其作用。
关键词 公民财产权 宪法保护 2004年 宪法修正案 公共财产权 人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下载PDF
关于宪法的学理评价及修改、完善建议——国内学者以宪法修改为主题的研究成果辑要
9
作者 夏泽祥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5-140,共6页
 现行宪法是我国建国以来最好的一部宪法,但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坚持了"国家至上"的价值取向;权利与权力关系失衡;权力分配体制不明确;有关的法律程序缺失;宪法监督制度粗疏;立宪技术不发达。学者们从宏观角度对下一步宪法修...  现行宪法是我国建国以来最好的一部宪法,但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坚持了"国家至上"的价值取向;权利与权力关系失衡;权力分配体制不明确;有关的法律程序缺失;宪法监督制度粗疏;立宪技术不发达。学者们从宏观角度对下一步宪法修改提出了建议: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产权与政权的关系为出发点;完善立宪技术。同时,他们建议确立人权保障制度,建立"立法试验区"制度,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宪法的司法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学理评价 修改建议 价值取向 权力分配体制 监督制度 人权保障制度 产权关系 政权
下载PDF
浙南沿海地区成年人群体质与体育锻炼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姜伯乐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524-1526,共3页
对浙江省南部沿海地区城市成年人群体质和体育锻炼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浙南沿海地区城市成年人群体质总体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低于浙江省平均水平,女性好于男性。成年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为14.08%,男性患高血压病率高于女性、城市... 对浙江省南部沿海地区城市成年人群体质和体育锻炼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浙南沿海地区城市成年人群体质总体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低于浙江省平均水平,女性好于男性。成年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为14.08%,男性患高血压病率高于女性、城市体力劳动者高于城市非体力劳动者(P<0.01);城市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较高,然而体质状况不理想,主要原因是缺乏科学的锻炼指导。通过调查分析,为浙江南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南沿海地区 城市成年人群 体质现状 健康行为 体育锻炼
原文传递
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的宪法保障 被引量:9
11
作者 公丕祥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14,共12页
现行《宪法》第五个修正案,把中共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载入国家根本大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为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南;在现行《宪法》总纲中增写&... 现行《宪法》第五个修正案,把中共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载入国家根本大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为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南;在现行《宪法》总纲中增写"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的重要内容,借以强化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的根本政治保证;基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之深刻把握,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宪法表述,确证了新时代中国现代化的战略安排和战略目标,昭示了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的战略方向,因而是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的根本法治保障,在当代中国宪法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伟大社会革命 宪法修正案 宪法保障
原文传递
我国现行宪法上革命规定的意涵及其功能实现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航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4-72,共9页
革命在近代中国具有特殊的地位,从《共同纲领》到现行宪法均规定了革命,构成了颇具中国特色的宪法话语。现行宪法中的革命有多重含义,主要包括作为确认改变社会性质的革命、非暴力形式的自我完善的革命、作为政权取得正当性证成的革命... 革命在近代中国具有特殊的地位,从《共同纲领》到现行宪法均规定了革命,构成了颇具中国特色的宪法话语。现行宪法中的革命有多重含义,主要包括作为确认改变社会性质的革命、非暴力形式的自我完善的革命、作为政权取得正当性证成的革命以及作为一种价值追求的革命。在规范意义上,宪法上的革命规定具有确认性规范、授权性规范和权义复合性规范三重特性。宪法上的革命如要充分发挥其作用首先要理解现行宪法为国家发展和变革预留的空间,进而探寻由执政党、不同的国家机关以及人民群众参与的革命规定的实践机制,最后是要发挥宪法作为根本法的作用,为革命作用的发挥划定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行宪法 革命 改革 现代化建设
下载PDF
某仪表厂房空调冷热源及气流组织方案比较
13
作者 任晓玲 《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 2008年第4期62-65,共4页
选取了一个南方私营企业的多层仪表厂房,对其空调冷、热源及气流组织方式提出了三个方案,从技术角度、初投资费用及年运行费用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对第一方案中的三种气流组织的优缺点也进行了分析,为今后类似项目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仪表厂房 冷、热源 初投资费用 年运行费用 气流组织
下载PDF
我国现行宪法修改的特点
14
作者 李彩艳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66-68,共3页
我国现行宪法自1982年12月颁布以来经历了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四次修改,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一经制定便是较具稳定性的文件,不能也不应朝令夕改.宪法的尊严性强化了它的稳定性,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面貌的迅猛变化,就不... 我国现行宪法自1982年12月颁布以来经历了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四次修改,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一经制定便是较具稳定性的文件,不能也不应朝令夕改.宪法的尊严性强化了它的稳定性,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面貌的迅猛变化,就不可避免地使宪法产生某些落后于现实的地方,以至突破了宪法的承受力和能容力.因此,我国现行宪法修改有如下特点:1、宪法修改具有极强的限制性;2、宪法修改的适应性;3、宪法修改的补漏性;4、宪法修改的连续性;5、宪法修改的原则性与兼容性;6、宪法修改具有严格的程序性(不成文宪法例外);7、宪法修改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现行宪法 宪法修改 特点
下载PDF
国家根本任务中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15
作者 刘怡达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22年第6期118-128,共11页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是贯彻执政党的主张,也是在完成我国《宪法》确定的国家根本任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内外对“高度民主”已形成共识,“八二宪法”将此种共识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表现出来,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作为国家根本任务的...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是贯彻执政党的主张,也是在完成我国《宪法》确定的国家根本任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内外对“高度民主”已形成共识,“八二宪法”将此种共识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表现出来,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作为国家根本任务的重要方面规定在序言中。随着执政党对中国社会主义方位的重新审视,1993年修宪调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目标,把“高度民主”替换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民主”。“民主”只是国家根本任务的一个具体目标,其他目标的达成可为其提供助力,特别是居于首位的“富强”。国家根本任务被规定在现行《宪法》序言第7自然段,该自然段规定的四项基本原则,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确定了领导力量、指导思想、道路选择和根本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根本任务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 现行宪法
原文传递
280连拉连退中型拉丝机的电气改造
16
作者 蒋永军 鲍启伟 《电线电缆》 2013年第5期28-29,33,共3页
生产企业多年前的老设备,机械上还可以使用,但电气控制落后,报废了可惜,就一台老的电线电缆拉丝生产设备,通过采用先进的可编程控制器、触摸屏加变频器控制其运行,来探讨一下旧设备的改造。
关键词 280连拉连退中型拉丝机 西门子PLC 欧陆直流控制器 变频器参数设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