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文化育人 被引量:139
1
作者 刘献君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共8页
文化育人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它主要体现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文化是教育之根等方面。认识文化育人,要理解文化"有而无在"、"整体性"、"差异性"、"渗透性"等特性,要站... 文化育人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它主要体现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文化是教育之根等方面。认识文化育人,要理解文化"有而无在"、"整体性"、"差异性"、"渗透性"等特性,要站在文化的高度,遵循文化的规律,运用文化的方式,探索文化育人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文化 文化育人
原文传递
论课堂教学中的文化育人 被引量:61
2
作者 郭元祥 刘艳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37,共7页
文化过程与人的发展过程存在一种“生动的循环”关系,文化对于人发展的意义在于“以文化人”,即引导主体获得人类和民族文化的同一性,发展人的文化素养,建立主体的文化自信,实现人的文化本质。知识的文化属性和教学的文化品格决定课堂... 文化过程与人的发展过程存在一种“生动的循环”关系,文化对于人发展的意义在于“以文化人”,即引导主体获得人类和民族文化的同一性,发展人的文化素养,建立主体的文化自信,实现人的文化本质。知识的文化属性和教学的文化品格决定课堂教学是文化育人的根本途径。课堂教学中的文化育人,本质上是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一种特殊的文化实践过程,其基本方式是文化理解与认同、文化反思与批判、文化觉醒与自信。挖掘课程知识的文化元素,增强课堂教学的文化敏感性;促进学生与文化的相遇,引导文化回应性学习;聚焦于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学生课堂文化实践,是课堂教学中文化育人的根本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育人 教学的文化性 文化实践 深度教学
下载PDF
文化育人的哲学省思 被引量:35
3
作者 李建国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15,共8页
文化育人内含着文明的教育化和教育的文明化两个维度,且这两个维度已构成当下中国教育所普遍面临的双重诉求。文化育人通过文化的外在给与与文明化的内在生成方式,化育人"个体人格"的和谐一致,引导人"类身份"的文... 文化育人内含着文明的教育化和教育的文明化两个维度,且这两个维度已构成当下中国教育所普遍面临的双重诉求。文化育人通过文化的外在给与与文明化的内在生成方式,化育人"个体人格"的和谐一致,引导人"类身份"的文化确认,进而培育文明而有教养的人。文化育人在更深层面关系到每一个个体的文化身份认同与文化身份归属,在更高层面则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乃至民族核心价值观的塑造与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提升。当代中国应大力探索文化育人的基本规律,挖掘并发挥文化育人的最大功效,通过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碰撞与交融以化解人的文化身份焦虑,提升社会整体的文明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文化 文化育人
原文传递
高校文化建设作用与文化育人职责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善勇 赵敏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25-28,32,共5页
文化的重要作用要求自觉进行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必须以培育核心价值观为重点,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导向... 文化的重要作用要求自觉进行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必须以培育核心价值观为重点,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导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教育是发挥文化建设作用和承担文化育人职责的必然要求,需要明确目的内容、创新多种方式、强化实施管理、落实条件保障进行两者的融合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建设 文化育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