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7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文化传统与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建设——叶澜教授专访 被引量:49
1
作者 叶澜 罗雯瑶 庞庆举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3期83-91,共9页
中国的教育学自诞生就带着“引进情结”。叶澜教授致力于从“教育学中国化”到“建立中国教育学”的事业,在30余年的持续研究中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双向互动的基础上,努力改变教育学缺乏中国特征、缺乏原创性的状况,并将中... 中国的教育学自诞生就带着“引进情结”。叶澜教授致力于从“教育学中国化”到“建立中国教育学”的事业,在30余年的持续研究中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双向互动的基础上,努力改变教育学缺乏中国特征、缺乏原创性的状况,并将中国哲学、文化传统融入对“教育”这一教育学基本概念的内涵构建,提出“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的中国式表达。她认为,教育对于个体生命的最高价值,在于培育生命之自觉。中国教育学的建设需要研究者在中外比较中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独特性及影响有深入认识的基础上,发扬传统的“践行”精神,扎根中国教育实践,以形成教育学的独特文化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统 中国教育学 教育学话语体系 生命自觉 实践
下载PDF
百年中国: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 被引量:42
2
作者 刘梦溪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10,共10页
在晚清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变迁中 ,1 894- 1 895年的中国甲午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文化与社会问题的关节点。在文化传统中 ,信仰和崇拜的因素很重要。在现代文明秩序的建构与文化传统的流失和重建问题上 ,又有着“大传统”和“小传统”的破... 在晚清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变迁中 ,1 894- 1 895年的中国甲午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文化与社会问题的关节点。在文化传统中 ,信仰和崇拜的因素很重要。在现代文明秩序的建构与文化传统的流失和重建问题上 ,又有着“大传统”和“小传统”的破坏和发展问题 ,五四时期的反传统 ,是学问与知识的清理 ,六、七十年代的反传统 ,则是无知者对传统的毁坏。近代以来的批判传统及现代化过程中隐含着两个问题 :一、如何重新诠释文化传统的价值 ?二、民族文化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文化传统 认同危机 传统的流失与重建
下载PDF
文化自觉与文化传承 被引量:39
3
作者 张继梅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3-66,共4页
"文化自觉"与"文化传承"是近年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理论界对此也展开了众多研究和讨论。但综观当前的研究发现,人们对于文化自觉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联性强调和关注的还不够。要实现文化自觉就离不开文化... "文化自觉"与"文化传承"是近年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理论界对此也展开了众多研究和讨论。但综观当前的研究发现,人们对于文化自觉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联性强调和关注的还不够。要实现文化自觉就离不开文化传承,同样文化的传承也离不开文化的自觉。当然,无论是文化自觉还是文化传承,最终都离不开文化创新,但文化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却是文化自觉与文化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觉 文化传承 文化传统
下载PDF
家国情怀的结构及其教育路径 被引量:37
4
作者 赵志毅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6-102,共7页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华民族家国情怀的具体表现。随着改革深入发展,以自由、民主、法治为核心的现代家国理念建构起来。将传统家国情怀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整合,推动中国特色的国家认同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认同是当代中国...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华民族家国情怀的具体表现。随着改革深入发展,以自由、民主、法治为核心的现代家国理念建构起来。将传统家国情怀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整合,推动中国特色的国家认同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认同是当代中国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国情怀 结构 文化传统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全球伦理”与“文明冲突” 被引量:24
5
作者 汤一介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79-83,共5页
1993年 9月在美国芝加哥世界宗教大会上发表的《走向全球伦理宣言》 ,希望能在不同文化传统中找到某些维护世界和平的伦理原则 ,找到“一种最低限度的基本共识”。这是一个值得认真讨论的非常重大的课题。对此本文提出四点看法 :寻求伦... 1993年 9月在美国芝加哥世界宗教大会上发表的《走向全球伦理宣言》 ,希望能在不同文化传统中找到某些维护世界和平的伦理原则 ,找到“一种最低限度的基本共识”。这是一个值得认真讨论的非常重大的课题。对此本文提出四点看法 :寻求伦理观念上的“最低限度的共识”很有意义 ,因为人类在伦理问题上必定有其共同的方面 ,必定存在可以为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与国家共同接受的伦理准则 ;寻求“全球伦理”需从各个民族文化传统中吸取资源 ,在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的伦理价值的基础上 ,发掘和利用有利于构建全球伦理的思想和观点 ;寻求“全球伦理”必须关注当今人类存在的重大问题 ,如“和平与发展”问题、政治问题、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环境问题等 ;“和而不同”应是寻求“全球伦理”的原则 ,此原则不仅对消除不同国家与民族间的矛盾、冲突、战争有正面的积极意义 ,而且亦是推动各国家、各民族文化健康发展的动力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伦理 文明冲突 文化传统 "和而不同"
下载PDF
传统文化视野下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价值观的构建 被引量:32
6
作者 何亮 杨世如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5-108,共4页
作为立体的文化现象,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简称民运会)价值取向是决定其发展的核心问题。民运会价值观的构建,应当基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这个整体的文化传统之上。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整体健康观、泛道德色彩、与农耕文化紧密结... 作为立体的文化现象,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简称民运会)价值取向是决定其发展的核心问题。民运会价值观的构建,应当基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这个整体的文化传统之上。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整体健康观、泛道德色彩、与农耕文化紧密结合和多元化个性的文化传统。原生态因素的保留和弘扬是民运会价值取向的基本理念;民运会与西方竞技运动格格不入的特质,决定了其在价值观上应当弱化现代体育的竞技特性,对于休闲娱乐的推崇则顺应了时代要求,因而具有潜在的普适价值;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多元化的文化传统,决定了民运会应当追求一种具有民族文化个性的竞技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 文化传统 文化结构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下载PDF
论宪政模式选择中的本土文化传统因素 被引量:16
7
作者 殷啸虎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8-44,共7页
随着我国民主宪政制度的发展和宪政观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宪政模式的选择问题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而在这个问题上,本土文化传统因素的影响至关重要。西方国家与近代中国宪政的发展历史证明,本土固有的文化传统及其特异性,直接决定... 随着我国民主宪政制度的发展和宪政观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宪政模式的选择问题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而在这个问题上,本土文化传统因素的影响至关重要。西方国家与近代中国宪政的发展历史证明,本土固有的文化传统及其特异性,直接决定了宪政发生与发展的道路,以及宪政模式的基本特征。因此中国要选择符合自己国情的宪政模式,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宪政制度,首先必须对本土文化传统因素及其影响问题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政模式 本土文化 文化传统
原文传递
中国阐释学建构的若干难题 被引量:29
8
作者 张江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6-42,177,共8页
建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的当代中国阐释学面临六大难题:一、基础建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重在方法论还是本体论;三、与语言文字学研究之关系;四、多学科交叉与相融;五、理论的实践与应用;六、形态的系统和完备性。其中的核心... 建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的当代中国阐释学面临六大难题:一、基础建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重在方法论还是本体论;三、与语言文字学研究之关系;四、多学科交叉与相融;五、理论的实践与应用;六、形态的系统和完备性。其中的核心和要害是,中国学术传统中虽无阐释学的概念和学科,但有丰富的阐释学思想和经验,这是构建当代中国阐释学的可靠资源和坚实基础。我们要学习借鉴西方,但不是用西方阐释学的已有框架来裁剪或规制中国阐释学经验和思想;应立足于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实践,提取和改造中国传统阐释学资源,从本体论到方法论,提出和建构我们自己的概念、范畴、命题,以至完备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阐释学 文化传统 方法论 本体论
原文传递
水洞沟旧石器考古研究的新进展与新认识 被引量:29
9
作者 高星 王惠民 关莹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1-132,共12页
水洞沟遗址在中国旧石器考古学研究中倍受关注的同时也倍受争议。争议的核心是其旧石器遗存的技术特点、文化属性、来龙去脉和与西方旧石器文化的关系。争议缘起于对核心遗址——第1地点地层、时代和文化演替了解与认识的局限性与模糊... 水洞沟遗址在中国旧石器考古学研究中倍受关注的同时也倍受争议。争议的核心是其旧石器遗存的技术特点、文化属性、来龙去脉和与西方旧石器文化的关系。争议缘起于对核心遗址——第1地点地层、时代和文化演替了解与认识的局限性与模糊性。本文在近年来对遗址区系统调查和多个地点系统发掘与研究的基础上,对水洞沟遗址群的旧石器时代文化及相关问题提出一系列新的认识,包括水洞沟是一个由多处地点构成的大型露天遗址群;先民生存活动不局限在一个时期,文化遗存至少分属7个时段,据此可建立4万年来区域人群演化序列;遗址保留的人类文化遗产丰富多样,除不同技术体系的石制品,还有骨器、装饰品、复杂用火遗存,以及对居址复杂利用、对石料热处理和采食植物性食材的诸多信息,反映古人群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和特定的行为方式;该地区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不同时段存在不同技术体系的考古学文化组合,出现过勒瓦娄哇+石叶的技术体系与小石片技术体系的交替,反映末次冰期期间东北亚人群复杂、能动的适应、迁徙、交流过程;该地区的勒瓦娄哇+石叶的技术体系与本土传统石器工业不存在渊源关系,应是从西方—西北方向迁移过来的古人群的遗留,其出现的时间可能早于原先的认定,而且在消失后没有对本土文化产生明显的影响;石叶技术组合固然代表一支来自西方的早期现代人群的迁徙和扩散,但移居者没有对本土人群实现整体替代,反而被后者取代;后者在石器技术上保持固有的传统,但文化遗存中出现小型精制石器、装饰品、石料热处理等早期现代人的行为表征,反映出这里的现代人起源与扩散模式不是简单的外来移民替代,相反,本土人群连续演化是主旋律。因而,"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理论在该地区有着更坚实的考古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洞沟 旧石器时代晚期 石叶技术 人群迁徙 文化传统
下载PDF
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协商”与“选举”之辩——兼评“协商民主优先论” 被引量:28
10
作者 申建林 蒋田鹏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3-28,共6页
在协商民主研究热中,众多学者提出并论证了"协商民主优先论",这种以中国非竞争性集权体制、多元化的利益关系,传统文化土壤为由,而倡导的避开选举民主而优先走上协商民主发展之路的观点,是难以成立的。协商民主优先论既曲解... 在协商民主研究热中,众多学者提出并论证了"协商民主优先论",这种以中国非竞争性集权体制、多元化的利益关系,传统文化土壤为由,而倡导的避开选举民主而优先走上协商民主发展之路的观点,是难以成立的。协商民主优先论既曲解了协商民主本身的观念,也背离了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之间的内在逻辑。作为代议制核心架构的选举民主是现代政治民主的标志,具有逻辑上的先在性,没有选举民主及其所维护的代议制,协商民主会因为缺乏公民平等政治权利的保障而丧失有效运行的制度空间;而没有选举与投票环节,协商民主将议而难决。选举民主是一条无法绕行的必经之路,只有同时推动选举民主,其他民主形式才可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选举民主 国情 文化传统
下载PDF
中华老字号文化传统、创新与能力动态分析 被引量:28
11
作者 刘海兵 冯文静 张文礼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0-153,共14页
本文力图归纳中华老字号企业文化传统活化的理论逻辑,在深入探讨战略、文化传统、创新及能力纵向演化基础上,架构一个基于战略、文化传统、创新和能力的SAIC模型,用以阐释中华老字号文化传统如何形成企业能力。依据这一研究框架,文章对... 本文力图归纳中华老字号企业文化传统活化的理论逻辑,在深入探讨战略、文化传统、创新及能力纵向演化基础上,架构一个基于战略、文化传统、创新和能力的SAIC模型,用以阐释中华老字号文化传统如何形成企业能力。依据这一研究框架,文章对在文化传统活化方面有代表性的中华老字号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做了1948-2017年探索性案例研究。研究结论发现,"相机抉择"观是其基本的战略观,这种战略观既是适应市场环境生存的需要,同时又使中华老字号完成了文化传统从"资源的警觉"到"资源的建构";提出了文化传统活化机理SAIC模型,即战略演进会触发文化传统活化,文化传统活化由文化传统警觉和文化传统激活两阶段实现,同时文化传统活化的过程激发了技术、制度、文化及市场等要素创新,从而积累并提升了企业能力,企业能力还会反馈于企业战略;中华老字号文化传统需要通过"翻越历史的藩篱"寻找"沉睡的资源"重建,并随着企业发展而逐步完善,是一个集传统工艺、质量、品牌及文化等属性的有机统一体;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应不同的战略、文化传统活化、创新行为和能力,同时创新体系经历了"单一创新——组合创新"的变迁。本文的理论贡献在于:丰富了战略演进的理论基础,总结了中华老字号战略、文化传统、创新和能力的变迁轨迹,建构了文化传统内核,对文化传统活化机理做了开拓性分析并提出了SAIC模型,提出了案例引发的管理启示,为中华老字号浴火重生,实现追赶、超越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老字号 文化传统 创新 能力 案例研究
原文传递
学前教育理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路向 被引量:27
12
作者 刘晓东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49,共7页
改革开放政策使学前教育的理论发展和观念变革在过去三十年中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在学前教育学术界,还存在忽视、轻视甚至敌视理论研究的情况。学前教育学科应当加强理论建设,尤其是基础理论建设,努力形成"学术共同体",形成... 改革开放政策使学前教育的理论发展和观念变革在过去三十年中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在学前教育学术界,还存在忽视、轻视甚至敌视理论研究的情况。学前教育学科应当加强理论建设,尤其是基础理论建设,努力形成"学术共同体",形成自己的理论话语体系。学前教育学科应当与学前教育实践密切联系,更要对学前教育现实有所反省、有所批判、有所改造。中国儿童教育现代化,离不开教育理论的现代化,离不开对西方儿童教育的现代观念和现代立场的学习与改造,同时又要注意,中国传统文化有丰富的思想资源可以接引、支援儿童教育的现代观念和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文化传统 方法论 学科建设
下载PDF
人文环境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分析——兼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人文因素 被引量:13
13
作者 傅正华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5-42,共8页
本文在界定科学技术发展人文环境的基础上,详细地分析了人文环境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指出,人文学科的普遍繁茂必然会促进科学技术的昌盛;民族文化传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式和道路将产生深刻影响;社会价值观念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具... 本文在界定科学技术发展人文环境的基础上,详细地分析了人文环境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指出,人文学科的普遍繁茂必然会促进科学技术的昌盛;民族文化传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式和道路将产生深刻影响;社会价值观念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发展 人文环境 人文学科 人文素养
下载PDF
科学教育中科学精神的地位及养成 被引量:22
14
作者 蔡铁权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9-93,共15页
弘扬科学精神是科学技术界的重要任务之一,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是科学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学术界对科学精神内涵阐释的介绍,又对处于历史文化境脉中的西方科学精神源流的梳理,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科学精神的论辩,从而对科学精神具有比较全... 弘扬科学精神是科学技术界的重要任务之一,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是科学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学术界对科学精神内涵阐释的介绍,又对处于历史文化境脉中的西方科学精神源流的梳理,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科学精神的论辩,从而对科学精神具有比较全面的理解和正确的定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我国基础科学教育中实践科学精神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希冀科学精神的养成从课程到教学、从理论到实践,从理念到策略都能得到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统 科学技术 科学教育 教育改革 科学精神
原文传递
美国一流大学本科课程纵向结构特点初探 被引量:21
15
作者 张红霞 《高等理科教育》 2010年第5期67-72,共6页
世界一流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是通过贯穿本科四年的一系列结构严谨的课程体系得以实现的,其中新生研讨课、通识教育课程、本科生科研、大四顶峰课程等"四大类"特殊课程计划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与专业课相互支持,使本科四年的课... 世界一流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是通过贯穿本科四年的一系列结构严谨的课程体系得以实现的,其中新生研讨课、通识教育课程、本科生科研、大四顶峰课程等"四大类"特殊课程计划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与专业课相互支持,使本科四年的课程体系循序渐进、体系完整,使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教育目标得到了保证。相比较而言,我国的课程问题反映出我们需要从文化传统上对知识观进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一流大学 课程连贯性 课程梯度 文化传统 学科与专业
下载PDF
融于自然山水的中国古代城市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军 《新建筑》 2000年第4期1-4,共4页
中国古代城市与自然山水相得益彰、和谐相处,在选址、规划、水利和交通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创造发展了辉煌的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和学说。这其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分析了古代城市... 中国古代城市与自然山水相得益彰、和谐相处,在选址、规划、水利和交通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创造发展了辉煌的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和学说。这其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分析了古代城市是如何与自然山水和谐共存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城市 自然山水 选址 规划 文化传统 中国
下载PDF
和而不同:生命伦理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被引量:18
17
作者 陈竺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6年第4期3-4,10,共3页
和而不同,可以理解为多样性的统一,或多样性的协调。它对认识和处理生命伦理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极富教益:一方面,充分考虑生命伦理的世界性,通过交流和协商,求得共识、达成协议。即使不能达成协议,也要增进相互的了解和理解;另一方面,它... 和而不同,可以理解为多样性的统一,或多样性的协调。它对认识和处理生命伦理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极富教益:一方面,充分考虑生命伦理的世界性,通过交流和协商,求得共识、达成协议。即使不能达成协议,也要增进相互的了解和理解;另一方面,它允许各个国家和民族从自身的国情和文化传统出发,允许对生命伦理问题有不同的理解和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伦理学 克隆伦理 和而不同 世界性 民族性 文化传统 国家人类基因组 人的权利和尊严 世界生命伦理学大会
下载PDF
多模态视频话语分析对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启示——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被引量:18
18
作者 严慧仙 《外语电化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9-74,共6页
本文对中央电视台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及其加长版视频进行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及其话语建构策略的多模态分析,解读了饮食文化所折射的家园认同、"礼"性和谐、历史传承、多元共存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及其多模态话语建构手段... 本文对中央电视台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及其加长版视频进行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及其话语建构策略的多模态分析,解读了饮食文化所折射的家园认同、"礼"性和谐、历史传承、多元共存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及其多模态话语建构手段。基于这一多模态话语分析,文章结合实例提出在外语教育中应如何利用文化视频多模态分析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如何通过视频内容细读进行文化知识教学、如何通过多模态手段分析解释跨文化表达的话语策略、如何通过文化视频多模态解读练习并强化跨文化知识与策略意识、如何通过文化人类学迷你课堂与视频制作发展跨文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统 多模态话语分析 跨文化能力 外语教育
原文传递
现代景观设计中地域特色的创作手法初探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立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4493-4495,共3页
地域性是景观设计的基本属性之一,通过对地域性景观设计的探讨,以及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实例的深入剖析,提出可以从自然环境、文化传统以及技术与材料三方面入手,创作反映“此时此地此景”的地域景观设计作品。
关键词 景观设计 地域特色 自然环境 文化传统 材料与技术
下载PDF
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绍东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4-99,共6页
秦国在早期的历史发展中 ,形成了崇武尚战、重功利而轻伦理、宗法观念相对淡薄、注重实际、讲求实效的文化传统。商鞅变法充分顺应了这种传统 ,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把秦国引向了日益发展壮大、最后统一全国的道路。商鞅还注重对秦国文化... 秦国在早期的历史发展中 ,形成了崇武尚战、重功利而轻伦理、宗法观念相对淡薄、注重实际、讲求实效的文化传统。商鞅变法充分顺应了这种传统 ,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把秦国引向了日益发展壮大、最后统一全国的道路。商鞅还注重对秦国文化传统的改造与整合 ,把其中的积极因素上升为国家的统一政策 ,制订出具体而详尽的措施保证其贯彻执行 ;利用政权的力量抑制其消极、落后的内容 ,发扬其能够服务于新制度的内容 ,使新制度与新文化结合起来共同推动了秦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乘势而行、借势而进、因势利导 ,是商鞅变法成功不可忽视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鞅变法 文化传统 功利主义 国家实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