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遗产文化景观及其国际新动向 被引量:103
1
作者 韩锋 《中国园林》 2007年第11期18-21,共4页
文化景观是当前国际风景园林界和遗产界的热点。以文化景观的实践领域——世界遗产文化景观为切入点,来梳理文化景观的理论和实践脉络,剖析文化景观议题的意义,分析国际发展动向,从而为建立中国国家景观保护体系提供参考框架,使中国的... 文化景观是当前国际风景园林界和遗产界的热点。以文化景观的实践领域——世界遗产文化景观为切入点,来梳理文化景观的理论和实践脉络,剖析文化景观议题的意义,分析国际发展动向,从而为建立中国国家景观保护体系提供参考框架,使中国的景观保护为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的文化多样性作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文化景观 背景 理论支持 国际动向
下载PDF
《欧洲风景公约》:关于“文化景观”的一场思想革命 被引量:52
2
作者 麦琪·罗 韩锋 徐青 《中国园林》 2007年第11期10-15,共6页
《欧洲风景公约》对欧洲的景观有了一个较之从前更为全面的理解。这个公约所包含的思想已开始反映在欧洲各国政府、环境机构以及欧洲大多数对景观感兴趣的相关团体的工作中。景观没有必要划分为"自然的"或"文化的"2... 《欧洲风景公约》对欧洲的景观有了一个较之从前更为全面的理解。这个公约所包含的思想已开始反映在欧洲各国政府、环境机构以及欧洲大多数对景观感兴趣的相关团体的工作中。景观没有必要划分为"自然的"或"文化的"2类,因为欧洲所有的景观都已经或多或少地受到人类的影响。因而",文化景观"的术语显得过于累赘,所有欧洲景观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文化性。然而,对景观进行分类仍然是个复杂的问题。不同的个人、组织和文化往往依据自身对自然长期的、不同程度的干预和联想发展出自身的价值。《欧洲风景公约》不期望一种景观价值凌驾于另一种之上,事实上《,欧洲风景公约》认识到,与那些通常被标识为具有全球重要性的景观一样,地方的和退化的景观对于社区或文化、社区居民或外来的造访者具有同样的重要性。这个公约在全欧洲的政府中将"普通"景观与"特殊"景观同等对待,这是具有革命性的创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欧洲风景公约》 文化景观 未来
下载PDF
文化景观视角下我国城乡历史聚落“景观-文化”构成关系解析——以西南地区历史聚落为例 被引量:48
3
作者 肖竞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89-97,共9页
以文化景观"物质—价值"合一的视角重新考查我国城乡历史聚落。希望通过对其环境、格局、簇群、街道、地标以及活态行为6大景观载体表征及其文化意涵的梳理与解析,从价值传承的角度厘清城乡历史聚落保护实践的目标对象与行动... 以文化景观"物质—价值"合一的视角重新考查我国城乡历史聚落。希望通过对其环境、格局、簇群、街道、地标以及活态行为6大景观载体表征及其文化意涵的梳理与解析,从价值传承的角度厘清城乡历史聚落保护实践的目标对象与行动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景观 历史聚落 景观表征 文化意涵
原文传递
历史城镇“景观-文化”构成关系与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41
4
作者 肖竞 李和平 曹珂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1-90,共10页
从文化景观"物质-价值"合一、"主体-客体"相互作用的理论视角,重新审视、梳理我国历史城镇的遗产对象,将其分为"可视的"景观要素与"无形的"文化内涵两大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结合城镇格局、... 从文化景观"物质-价值"合一、"主体-客体"相互作用的理论视角,重新审视、梳理我国历史城镇的遗产对象,将其分为"可视的"景观要素与"无形的"文化内涵两大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结合城镇格局、簇群地段、街巷场所、地标节点四大载体层级,分别阐述了上述两大系统中各种景观、文化要素的构成关系与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景观 历史城镇 景观媒介 文化内涵 构成机制
下载PDF
文化景观与亚洲价值:寻求从国际经验到亚洲框架的转变 被引量:36
5
作者 肯.泰勒 韩锋 田丰 《中国园林》 2007年第11期4-9,共6页
历史景观及其遗产价值,即现在所指的文化景观,是当今文化遗产保护和规划的核心。国际社会对文化景观的认知,尤其在1992年的世界遗产中,发展出3类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景观。虽然"景观"这个词来自古老日耳曼—盎格鲁语系,由... 历史景观及其遗产价值,即现在所指的文化景观,是当今文化遗产保护和规划的核心。国际社会对文化景观的认知,尤其在1992年的世界遗产中,发展出3类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景观。虽然"景观"这个词来自古老日耳曼—盎格鲁语系,由于其起源的不同而在亚洲遭遇困难,但文化景观在国际上依然发展迅速。和日耳曼—盎格鲁文化不同的是,亚洲的文化景观随时间演进,反映了完美的人和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它们不仅是有形的文化作品,也是联想性无形价值观的文化作用的结果。在这点上,与西方的文化景观不同,亚洲文化景观是"形成身份标识的动态过程"中的一个部分[1]。这些文化景观浸染着价值体系、传统知识体系以及其他抽象体系的有组织的哲学和文化观①。期望能及时地引起对亚洲地区价值的关注,这种价值与创造景观持续性过程密切相关。我们面临的挑战和迫切性是如何将文化景观作为有持续生命力的历史,把古迹历史作为人类整体文化发展和成就的杰出代表来进行维护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文化景观 亚洲模式 桥梁
下载PDF
关于生态城市的思考 被引量:18
6
作者 Shmuel Burmil 彭敏 《规划师》 2003年第1期11-14,共4页
城市是目前人类的主要居住形式,因此城市应是可居住和可持续的。生态城市是对城市环境的一种新的诠释。这种新的诠释包括两个方面:城市与周围环境的统一、城市本身的景观。这就要求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能周全地考虑资源、建造时间上和空... 城市是目前人类的主要居住形式,因此城市应是可居住和可持续的。生态城市是对城市环境的一种新的诠释。这种新的诠释包括两个方面:城市与周围环境的统一、城市本身的景观。这就要求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能周全地考虑资源、建造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桥梁,在城市与周围环境之间、城市内部不同的体系之间建立联接点,创造可持续的人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城市 自然景观 文化景观 城市资源 人居环境
下载PDF
基于文化景观的旅游化讨论(英文) 被引量:19
7
作者 Myriam Jansen-Verbeke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34-941,共8页
文化景观在建立和吸引新的和多样化的旅游市场方面确实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这个观点促使地方当局鼓励当地管理人员和企业家进一步探索和发展该地区的旅游潜力。从旅游的角度看,这个新"产品"的主要兴趣点是文化和自然风光、期望... 文化景观在建立和吸引新的和多样化的旅游市场方面确实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这个观点促使地方当局鼓励当地管理人员和企业家进一步探索和发展该地区的旅游潜力。从旅游的角度看,这个新"产品"的主要兴趣点是文化和自然风光、期望和经验以及保护传统和注入创新的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在各种景观中引入新的职能也导致当地人和游客的象征性价值的改变。这一区域性做法的一个主要假设在于文化和自然资源的共生和保护是加强区域特征的关键因素。本文讨论的重点是对改变文化景观这一不可逆转的旅游化过程的解释。了解这一转变过程对于规划和设计可持续的旅游目的地,以及最重要的制定有效的管理工具是必要的。文化景观向旅游景观的转变需要深刻地了解当地情况和外部影响,尤其是对资产的现实评估。在这个过程中,当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是理想情况,但很难实现。其中,教育水平的差异、金融参与的多少、所有制形式、传统习惯以及最重要的遗产地原真文化都可能产生价值和期望的分歧。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再评估,可以促使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并激励公众的文化创新意识和行为,同时,再评估可以增强当地社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旅游和遗产,无论在哪,无论强调哪一方面,无可置疑的是文化景观受到了旅游的冲击。随着旅游的发展,决策者和旅游业者也逐渐意识到这点。然而,文化景观在文化旅游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增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也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如协调保护和开发之间的矛盾。总之,教科书中没有每一个景点发展旅游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的描述,也没有"最好"的遗产管理的蓝本。今后这一领域研究的首要任务是深入探讨和分析从文化景观向旅游景观、从生产景观向休闲景观、从一个综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景观 遗产 旅游化
原文传递
民族民间体育文化景观研究——以彝族摔跤“格”为个案 被引量:14
8
作者 花家涛 戴国斌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0-594,共5页
运用田野调查与参与观察法,结合文献资料,以彝族摔跤为个案,探究民族民间体育文化景观表征民族精神信仰以及建构身份认同的方式与途径.研究发现,借助服饰的符号景观,展示"威武"、"潇洒"的英雄形象,通过技能的体征景... 运用田野调查与参与观察法,结合文献资料,以彝族摔跤为个案,探究民族民间体育文化景观表征民族精神信仰以及建构身份认同的方式与途径.研究发现,借助服饰的符号景观,展示"威武"、"潇洒"的英雄形象,通过技能的体征景观,以及"规约"的风度景观,展示"强劲体魄"之体征、"无往不胜"之气概,依靠"日常生活、人生礼仪"等场合的"舞台"景观营造"英雄无处不在、人人皆可成英雄"之氛围.研究认为,彝族式摔跤所展演的文化景观是其"崇武尚力"民族精神崇拜的表征,也是摔跤在民俗活动中建构身份认同所呈现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民间体育 文化景观 彝族 摔跤
下载PDF
风景园林学的领域与特性——兼论Cultural Landscapes的困境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绍增 《中国园林》 2007年第11期16-17,共2页
通过划分风景园林学的领域,以及分析该领域中各个时段和各个区域的人为和自然因素的比例变化,有助于理清当前人们对于culturallandscapes的理解中存在的一些混乱。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学科领域 概念混乱 人文景观
下载PDF
文化景观与自然纪念地 被引量:6
10
作者 路易奇.扎赫日 韩锋 田丰 《中国园林》 2007年第11期1-3,共3页
阐述了《世界遗产公约》对于人类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及其所取得的成就,简要回顾了世界遗产文化景观概念的发展过程、分类。根据世界遗产文化景观在国际地区分布、种类的不同,指出国际上对于文化景观概念由于文化背景而导致的理解上的差异... 阐述了《世界遗产公约》对于人类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及其所取得的成就,简要回顾了世界遗产文化景观概念的发展过程、分类。根据世界遗产文化景观在国际地区分布、种类的不同,指出国际上对于文化景观概念由于文化背景而导致的理解上的差异,以及由此造成的在遗产实践领域的困难,解释了文化景观清查卡的设想和内容以及对于全球文化景观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文化景观 文化背景 自然纪念地
下载PDF
基于GIS的南京市历史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琪 《江苏科技信息》 2020年第33期80-84,共5页
地名作为一种文化景观,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特征。文章以南京市历史地名为离散点,运用数理统计和GIS核密度分析法,对南京市历史地名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文化景观类地名数量多于自然景观类。自然景观类地... 地名作为一种文化景观,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特征。文章以南京市历史地名为离散点,运用数理统计和GIS核密度分析法,对南京市历史地名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文化景观类地名数量多于自然景观类。自然景观类地名反映出南京市多低山、丘陵、缓岗以及水网密布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文化景观类地名以建筑与交通、人物与才德等命名的较多,主要集中在南京市中部地区,与人口密度和人类活动频繁程度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名 文化景观 GIS 空间分布 南京市
下载PDF
虎丘秋:明清时期的虎丘与苏州城市人文景观
12
作者 陈宝良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30,共11页
胜景、人文与游人相合,构成了一座城市的人文风景线。明清时期,扬州清明、西湖春、秦淮夏、虎丘秋并称,成为城市人文景观的典范。苏州人文胜景的形成,得益于经济的繁盛与百姓的富庶。苏州是明清雅文化的典范,更是天下时尚的引领者。苏... 胜景、人文与游人相合,构成了一座城市的人文风景线。明清时期,扬州清明、西湖春、秦淮夏、虎丘秋并称,成为城市人文景观的典范。苏州人文胜景的形成,得益于经济的繁盛与百姓的富庶。苏州是明清雅文化的典范,更是天下时尚的引领者。苏州人好游成风,形成“游春玩景”之俗,尤以虎丘的秋天为盛。所谓“虎丘秋”,既是苏州的一处人文胜景,也是苏州的城市名片,甚至是苏州的文脉所在。虎丘秋天的人文胜景,显已成为苏州景观的文化意象。虎丘人文风景线有两条:一是虎丘山寺,二是七里山塘。对“虎丘秋”的诠释,旨在揭示苏州地域文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虎丘 虎丘秋 人文景观
下载PDF
文化景观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毅 郑军 吕睿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17,共5页
真实性与完整性是提名遗产地能否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重要条件,文化景观遗产作为"自然与人的共同作品",其真实性完整性呈现出与其它遗产不同的特点。研究相关国际论著成果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对文化景观遗产的评估报告,... 真实性与完整性是提名遗产地能否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重要条件,文化景观遗产作为"自然与人的共同作品",其真实性完整性呈现出与其它遗产不同的特点。研究相关国际论著成果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对文化景观遗产的评估报告,分析《世界遗产名录》中各类文化景观特征各异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对文化景观保护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景观 真实性 完整性
原文传递
“地方性”视角下碎片化历史街区的历史价值评估体系建构——以福建省福宁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14
作者 高畅 夏青 +1 位作者 杨丹妮 田征 《城市学报》 2024年第2期71-79,共9页
由于我国早期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相当一部分历史街区因缺乏保护而展现出碎片化的特点。随着当前旧城更新的不断推进,相较于针对那些文物遗存丰富、传统风貌集中的历史街区的研究,如何合理评估那些具有“碎片化”特征的历史街区的价值... 由于我国早期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相当一部分历史街区因缺乏保护而展现出碎片化的特点。随着当前旧城更新的不断推进,相较于针对那些文物遗存丰富、传统风貌集中的历史街区的研究,如何合理评估那些具有“碎片化”特征的历史街区的价值,挖掘其独特特色,并实现有效的保护和更新利用,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文章利用文化地理学研究中的“地方性”主题理论,从解读“地方性”特征的内涵出发,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从历史沿革、地域特性、区域形象和人与地方的关系四个层面,探索性地构建了碎片化历史街区的历史价值评估框架和历史遗存的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同时,为了促进“地方感”的形成并增强“地方认同”,文章提出了街区保护与更新利用的关键点,并结合福建省霞浦县福宁古城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实践进行案例分析,希望能为相似类型的碎片化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模式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 碎片化 文化景观 历史价值评估 保护与利用
下载PDF
太行八陉与山西传统文化景观构成探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郭永平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9-55,共7页
从历史上看,以"太行八陉"为交通线而形成的错综复杂的族群互动和贸易往来使得晋冀豫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的联系更加紧密。随着现代交通体系的进入且不断拓展,区域社会中原有的网络和流动的关系正经历着深刻的重构。开展太行八... 从历史上看,以"太行八陉"为交通线而形成的错综复杂的族群互动和贸易往来使得晋冀豫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的联系更加紧密。随着现代交通体系的进入且不断拓展,区域社会中原有的网络和流动的关系正经历着深刻的重构。开展太行八陉与山西传统文化景观构成的研究,就需要将道路遗产这样的文化景观置于整体的、流动的、时空结合的状态中,考察道路与景观媒介、族群认同、宗教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在此基础上,要进行"风景道建设",在保护道路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完整性的同时,提振地方经济、重塑族群认同,推动乡村振兴与区域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八陉 文化景观 道路遗产 “风景道”建设
原文传递
基于中国古代自然审美方法的“潇湘八景”审美意境生成及特征解析
16
作者 王泽飞 王贞 +1 位作者 程曦 万敏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24年第6期112-115,共4页
近年来我国的八景文化景观研究在建筑科学与人文艺术学领域涌现了不少优秀成果,但对八景审美意境的研究却较为薄弱。文章将中国古代自然审美方法作为理论工具,以“潇湘八景”为例来剖析我国传统八景独特的审美意境,研究工作主要涉及:归... 近年来我国的八景文化景观研究在建筑科学与人文艺术学领域涌现了不少优秀成果,但对八景审美意境的研究却较为薄弱。文章将中国古代自然审美方法作为理论工具,以“潇湘八景”为例来剖析我国传统八景独特的审美意境,研究工作主要涉及:归纳审美意境之构成要素;探析审美意境之生成规律;总结审美意境之内涵特征。文章认为,中国古代自然审美方法可以有效挖掘八景文化的美感特征,为我国八景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有效的研究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意境 文化景观 中国古代自然审美方法 潇湘八景
原文传递
孔子故里文化景观发展的历史层累及其机制效应 被引量:5
17
作者 唐顺英 周尚意 刘丰祥 《热带地理》 2016年第2期166-173,共8页
曲阜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孔子故里""东方圣城""儒家文化发源地"等多个文化符号。然而,曲阜今日的景观格局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为什么有些景观保留了下来,且影响日益扩大,... 曲阜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孔子故里""东方圣城""儒家文化发源地"等多个文化符号。然而,曲阜今日的景观格局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为什么有些景观保留了下来,且影响日益扩大,而有的却湮没无闻?其背后的运行机制是什么?这些便是文章要探索的问题。已有关于文化景观的研究对景观的层累特性以及形成原因多有涉及,但较少分析层累过程中景观的筛选问题以及具体的机制效应。采用文献分析法,利用历史文物、历史文献和规划资料,以曲阜为例分析了城市文化景观的历史层累过程及其机制。结论如下:1)国家文化认同需要是造就曲阜文化景观历史层累及演变的主要原因。历史上,国家对儒学正统的不断强化,使曲阜与孔子和儒学有关的景观地位被不断抬高,而其他人文景观则被有意无意地忽略,导致最终消失。2)经济动机是当代曲阜文化景观维护与建设的重要标准。在当代,曲阜人文景观建设以服务旅游经济为目的,儒家文化的物质表征成为招揽游客的招牌和被消费的对象。3)鉴于曲阜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其人文景观被贴上了孔子与儒学的标签;但从另一方面看,这也限制了其城市景观多元化发展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景观 历史层累 机制 孔子 曲阜
下载PDF
国家公园文化景观治理维护策略研究——以《五渔村干石墙修筑手册:梯田维护准则》解读为核心
18
作者 李汀珅 谭雪红 张明皓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3年第4期79-90,共12页
本研究选取五渔村国家公园干石墙梯田作为维护实例,全面解读《五渔村干石墙修筑手册:梯田维护准则》的详细内容。首先,从类型学特征界定、构件技术术语解析、施工技术组织规则整理开始,对传统营造技艺的调查方式进行论述;其次,结合受力... 本研究选取五渔村国家公园干石墙梯田作为维护实例,全面解读《五渔村干石墙修筑手册:梯田维护准则》的详细内容。首先,从类型学特征界定、构件技术术语解析、施工技术组织规则整理开始,对传统营造技艺的调查方式进行论述;其次,结合受力因素判别、结构材料病害梳理、劣化表征因素辨别,对文化景观病害机理的研究方法进行循证,进而归纳干石墙梯田的修复操作,对治理维护措施的制定逻辑进行全面阐释;最终,在管理体系和治理维护等方面提出符合我国的国家公园文化景观适应性管理的优化措施和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文化景观 干石墙梯田 治理维护 适应性管理
下载PDF
地名文化景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俊玲 乔诗尧 《绿色科技》 2022年第7期143-146,共4页
指出了地名文化景观是在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共同影响下,由人类创造出来的具有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的文化现象,为探寻地名文化景观的研究脉络、当前研究现状及以后的发展方向,对地名及地名文化景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阐述了不同阶段地名... 指出了地名文化景观是在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共同影响下,由人类创造出来的具有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的文化现象,为探寻地名文化景观的研究脉络、当前研究现状及以后的发展方向,对地名及地名文化景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阐述了不同阶段地名文化景观的研究重点、研究内容及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了地名文化景观的研究情况,能够反映出其研究内容逐渐深入,方法逐步多元,对地名管理起到积极作用,并且总结了出目前对地名文化景观的研究主要包括反映人地关系、映射空间认知与地方认同、体现地域文化、传承与保护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名 文化景观 GIS
下载PDF
文化景观遗产视野下的木拱桥遗产保护动向探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龙松亮 王丽娴 张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20626-20628,共3页
文化景观遗产研究和实践逐渐步入浙闽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日程。50多年的木拱桥遗产保护历程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其遗产保护实践的各个阶段都与"景观"原意密切相关,可以证明木拱桥文化景观遗产底蕴深厚,文化景观遗产视野下的木... 文化景观遗产研究和实践逐渐步入浙闽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日程。50多年的木拱桥遗产保护历程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其遗产保护实践的各个阶段都与"景观"原意密切相关,可以证明木拱桥文化景观遗产底蕴深厚,文化景观遗产视野下的木拱桥保护工作值得研究。木拱桥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工作强调整体性保护,而不是孤立地保护桥的单体。参考世界遗产整体性保护方法,其核心保护目标应该是整体性聚居环境景观的维护和恢复。木拱桥遗产保护不仅需要探索其建构技术,为该技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打下基础;并对留存的古代木拱桥遗产作为历史建筑遗产价值展开充分讨论,认为要在3个层面上分步实施,最终达到保护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木拱桥 遗产 文化景观 整体性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