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正义视角下的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功能及其发挥 被引量:26
1
作者 巩红冬 鲍嵘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2019年第3期39-48,共10页
空间正义理论为全面而深刻地认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功能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传承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三大社会服务功能,而民族文化传承在三大社会服务功能中的核心地位是由民族地区职... 空间正义理论为全面而深刻地认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功能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传承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三大社会服务功能,而民族文化传承在三大社会服务功能中的核心地位是由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形塑的空间的特殊性决定的。偏重培养经济建设单一主导型人才、注重学生技术技能训练的片面发展是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功能的发挥可以通过技术传承、精神传承和语言传承的路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承 民族地区 职业教育 空间正义
下载PDF
场景理论视域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承空间建构
2
作者 罗佳宁 罗亮 +1 位作者 石雪菲 孙晋海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21,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场景理论视域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承空间建构、困境及策略。空间建构:社区空间提供生产和交流互动平台,基础设施是文化传承的物质表现形式,多样性人群是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力量,文化活动是...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场景理论视域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承空间建构、困境及策略。空间建构:社区空间提供生产和交流互动平台,基础设施是文化传承的物质表现形式,多样性人群是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力量,文化活动是参与体验的载体,文化价值观是传承的灵魂。建构困境:原始场域消失,传承空间狭窄;基础设施缺乏,传承载体受限;传承者流失,受众崇尚偏移;活动形态繁杂,传承项目失衡;社会认可度低,价值观趋于功利。建构策略:实体与虚拟相结合,加强场域的联动性;建设基础服务设施,提高设施的保障性;多元群体形成合力,促进参与的全员性;组织宣传文化活动,明确活动的指向性;挖掘非遗文化内蕴,把握价值的引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传承空间 场景理论
下载PDF
文脉传承视角下寿县历史城区空间界面更新策略
3
作者 刘仁义 张晓妍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19,33,共10页
空间界面是表现地域文化的重要窗口,是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乡建设的迅猛推进,历史空间界面遭受破坏的现象愈发严重。作为安徽省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县是楚文化的故乡,其历史城区目前面临空间界面文化挖掘不足、... 空间界面是表现地域文化的重要窗口,是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乡建设的迅猛推进,历史空间界面遭受破坏的现象愈发严重。作为安徽省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县是楚文化的故乡,其历史城区目前面临空间界面文化挖掘不足、文脉断裂、空间活力不足等困境。从文脉传承视角出发,通过对物质空间要素的归纳与整理,分析其本质特征,研究其空间界面风貌及空间活力提升策略,以减少“失真”“失意”,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当代地域建筑创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县 文脉传承 空间界面 街巷 院落
下载PDF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湘西南传统苗侗聚落空间文脉传承策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解明镜 向卉文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4-160,共7页
传统聚落是人民在生产、生活中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承载着民族的生存智慧和文化特色,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价值。湘西南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具有众多典型的传统聚落,选取绥宁县4个传统村落为研究样本,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聚落建筑... 传统聚落是人民在生产、生活中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承载着民族的生存智慧和文化特色,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价值。湘西南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具有众多典型的传统聚落,选取绥宁县4个传统村落为研究样本,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聚落建筑空间网络结构展开研究,并揭示其特征价值下的深层次文化内涵。结果表明聚落空间形态受到自然人文双重因素影响,自然环境奠定其整体空间格局,但内部空间节点传承着苗侗民族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部分空间节点设计体现出防御性价值。进一步基于文脉传承视角下,提出聚落空间保护和文化振兴策略。研究成果在丰富地区少数民族聚落研究理论、传统聚落空间网络保护体系构建等方面具有实践意义,对乡村振兴规划、民族文化传承具有启示作用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脉传承 传统苗侗聚落 建筑空间 社会网络
下载PDF
基于历史文化传承的城市空间再生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献婧 《城市建筑空间》 2023年第8期78-79,共2页
为避免城市空间同质化,深入研究在城市空间再生设计中坚持传承历史文化的必要性,总结历史文化传承与城市空间再生设计的有效途径,包括打造城市空间色彩、塑造建筑景观风貌、强化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借助文化产业提升城市空间品... 为避免城市空间同质化,深入研究在城市空间再生设计中坚持传承历史文化的必要性,总结历史文化传承与城市空间再生设计的有效途径,包括打造城市空间色彩、塑造建筑景观风貌、强化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借助文化产业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坚持空间可持续性设计、关注空间人性化设计等方面,为城市空间再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承 城市空间 再生设计 景观风貌
下载PDF
沿江城市在长江文化传承创新中的时代价值——以武昌古城为例
6
作者 傅才武 《决策与信息》 2023年第12期5-11,共7页
近代以来,城市化一直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主战场,也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主体形态。随着大城市在物理空间越来越拥挤,越来越多的城市从开发物理空间为主的传统赛道,转到了一个以文化城市建设驱动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赛道。随着长江国家... 近代以来,城市化一直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主战场,也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主体形态。随着大城市在物理空间越来越拥挤,越来越多的城市从开发物理空间为主的传统赛道,转到了一个以文化城市建设驱动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赛道。随着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战略的确立和武汉成为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先行示范区的核心地,武昌古城进入到一个重要的历史窗口,它不仅是长江文化的核心载体,也是长江文化和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还承担着探索建设新时代长江文化新形态的历史任务。作为千年古城,武昌古城保存了长江参与中华民族建构的历史记忆、中华民族近代转型的历史记忆和中华民族作为“诗性民族”的文化基因,形成了一种承载长江历史文脉的复合文化空间。建城1800年来,武昌古城经历了从农耕社会政治-军事中心功能结构,到近代政治-经济中心功能结构,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生产中心功能结构,再到21世纪初经济-文化功能城市结构的转型和演进,形成了以楚河汉街为代表的工业生产功能社区转型文旅休闲社区,以昙华林为代表的用“绣花”功夫“微改造”而成的历史文化街区等众多新型文化空间。在这一转型过程中,长江文化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成为区域社会发展的结构性推动力量,在武昌古城的发展进程中展现出独特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昌古城 长江文化 文化传承创新 文化空间 文化城市
下载PDF
身体视角下的民俗技艺传承--以席狮舞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文鸿 吴琦 +1 位作者 李雪 佛锋义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1-118,共8页
以席狮舞为个案,从身体视角考察民俗技艺的习得、身体实践与地方社会互动的过程与文化意义。席狮舞传承包括入门、训练、展演等3个阶段:①弟子投师后,经历皈依、小庙日课、香花见习等一系列身心磨砺,并由身体和精神的双重转换而得以入门... 以席狮舞为个案,从身体视角考察民俗技艺的习得、身体实践与地方社会互动的过程与文化意义。席狮舞传承包括入门、训练、展演等3个阶段:①弟子投师后,经历皈依、小庙日课、香花见习等一系列身心磨砺,并由身体和精神的双重转换而得以入门;②在小庙内部席狮训练中,其身心规训表现为传承人身体之社会性与生理性的互动协商,旨在以技艺娴熟而强化席狮文化认同;③在席狮村落展演中,表演者不仅通过视、听等具身体验展现“刻写”在身体里的孝、义等教化之理,而且也将席狮文化传播于民众并将其转化为地方文化认同,最终指向“俗艺归善”的身体文化理想。民俗技艺传承者的身体既被文化刻写,也是文化认同的载体,还是传递、形塑地方文化的道具。身体视角的研究是未来保护及赓续民俗技艺、丰富本土身体研究话语体系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狮舞 民俗技艺 身心规训 文化传承 文化认同 社会空间
下载PDF
刘氏竹编在川菜餐饮空间设计中跨界融合研究
8
作者 邓贵艳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3年第15期183-185,共3页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川菜餐饮空间中的非遗文化保护和延续受到了强烈冲击,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互相博弈,同质化的空间格局成为川菜餐饮空间的主要趋向,其餐饮空间文化的独特性、多样性面临濒危边缘。川菜行业正在快速发...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川菜餐饮空间中的非遗文化保护和延续受到了强烈冲击,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互相博弈,同质化的空间格局成为川菜餐饮空间的主要趋向,其餐饮空间文化的独特性、多样性面临濒危边缘。川菜行业正在快速发展趋于饱和,川菜餐饮空间存活面临严峻挑战,探索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川菜餐饮空间新路径势在必行。以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为导向,以川菜餐饮空间有机更新为目标,通过对刘氏竹编及川菜餐饮空间文化背景进行梳理,针对当下川菜餐饮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非遗文化植入川菜餐饮空间设计创新发展的有效策略,为川菜饮食空间非遗特色空间营造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氏竹编 文化传承 川菜 餐饮空间
下载PDF
文化传承视角下工贸型传统村落空间环境设计策略研究——以禹州市扒村为例
9
作者 罗诗曼 张蔚萍 董凯权 《包装与设计》 2023年第4期112-113,共2页
传统村落凝结着中国传统文化。然而,目前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普遍面临建设性破坏、空间风貌同质化、文化传承日趋式微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禹州市扒村为例,对其人居环境现状进行分析,从建筑、公共空间、文化景观三方面探讨了现存... 传统村落凝结着中国传统文化。然而,目前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普遍面临建设性破坏、空间风貌同质化、文化传承日趋式微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禹州市扒村为例,对其人居环境现状进行分析,从建筑、公共空间、文化景观三方面探讨了现存的问题,并分别从传统建筑修缮、公共空间优化、乡土景观保护与传承三个层面提出传统村落空间环境设计策略,以期助力当地的人居环境提升与文脉延续,同时为工贸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承 传统村落 乡村景观 公共空间 扒村
原文传递
文化传承背景下的西岛民宿空间环境设计策略
10
作者 张宏博 江雷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3年第20期164-166,共3页
当前,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我国民宿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但部分民宿过于注重追求利益,而忽视了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未意识到文化传承在民宿空间设计中的重要性,导致出现了多种环境设计问题。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民... 当前,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我国民宿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但部分民宿过于注重追求利益,而忽视了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未意识到文化传承在民宿空间设计中的重要性,导致出现了多种环境设计问题。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民宿设计师更应该注重民宿文化氛围的打造,厘清文化传承的内涵和演变,将其灵活运用在民宿的空间环境设计中,为消费者创建更加舒适美好的居住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承 西岛民宿 民宿空间 环境设计
下载PDF
文脉传承下的传统村落空间规划方法建构 被引量:2
11
作者 龚晓芳 董建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45-50,共6页
鉴于以往传统村落的文脉传承效果不理想,进行传统村落空间规划研究。根据新型城镇理论对传统村落空间布局提出的要求以及现今村落建设出现的问题,引出文脉传承在传统村落建设中的重要性,从而以文脉传承为本从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建设... 鉴于以往传统村落的文脉传承效果不理想,进行传统村落空间规划研究。根据新型城镇理论对传统村落空间布局提出的要求以及现今村落建设出现的问题,引出文脉传承在传统村落建设中的重要性,从而以文脉传承为本从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建设现状、本土文化、记忆场所、住区空间等方面探寻传统村落的文脉传承因子,并从宏、中、微观三层面进行融入以探讨传统村落空间规划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文脉传承 新常态 空间规划
下载PDF
以文化传承为导向的乡村公共空间整合策略研究——以苏州三山岛为例
12
作者 严婷 谢欢 《城市建筑》 2022年第21期5-8,共4页
乡村是一种传统的居住地,其传统产业形式以农业为主。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这给原有的乡村公共空间带来了改变和影响,同时也给当地原有的文化带来了冲击。三山岛地处太湖之中,历史悠久,是太湖文化的重要... 乡村是一种传统的居住地,其传统产业形式以农业为主。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这给原有的乡村公共空间带来了改变和影响,同时也给当地原有的文化带来了冲击。三山岛地处太湖之中,历史悠久,是太湖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近年来,年轻人的离开以及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给文化的传承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迎合旅游经济的发展,三山岛原有的古街、传统的公共空间遭到破坏。因此,在此前提下,本研究以苏州三山岛为例,对岛上所承载的太湖文化进行梳理与整合,再将其与现有物质空间相结合,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对乡村公共空间进行梳理与设计,提出乡村公共空间整合的策略,为传承太湖文化提供设计策略上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承 乡村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整合
下载PDF
基于文化传承的聚落公共空间整合策略探讨——以汨罗江流域长乐镇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嘉宝 李果 《小城镇建设》 2020年第2期46-53,共8页
面对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聚落文脉断裂、聚落文化可识别性和社会凝聚力降低等问题,以公共空间整合为导向的思路可以对聚落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提供一些帮助。本文基于文化传承视角,以汨罗江流域典型聚落湖南省汨罗市长乐镇为例,从自然山水... 面对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聚落文脉断裂、聚落文化可识别性和社会凝聚力降低等问题,以公共空间整合为导向的思路可以对聚落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提供一些帮助。本文基于文化传承视角,以汨罗江流域典型聚落湖南省汨罗市长乐镇为例,从自然山水文化、聚落聚居文化和地域民俗文化三个方面探讨长乐镇公共空间整合策略。研究结果有助于提升长乐镇的社会凝聚力和文化传播能力,全面推进聚落的紧密关联和文脉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承 聚落 公共空间 整合 长乐镇
下载PDF
文化传承视角下旅游城镇的规划策略研究——以龙井市东盛涌镇为例
14
作者 杨彧 黄恺扬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72-78,86,共8页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文化已成为城镇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型城镇的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城镇特色文化的传承,将文化植入旅游产品,实现城镇文化与旅游的协同发展.本文基于东盛涌朝鲜族小镇的实际规划项目,从文化学角度分析了城镇...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文化已成为城镇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型城镇的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城镇特色文化的传承,将文化植入旅游产品,实现城镇文化与旅游的协同发展.本文基于东盛涌朝鲜族小镇的实际规划项目,从文化学角度分析了城镇的规划,发掘了规划中文化传承的思路和方法,并对规划构筑的文化旅游体系进行了梳理,据此提出了此类城镇规划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承 文化空间 城镇规划 旅游体系
下载PDF
“空间重新构筑”理论与未来“空间设计”趋势的解读
15
作者 常晓庚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5年第4期45-47,共3页
文章意在结合时代背景的前提下探讨城市体系下建筑设计的处境;通过对"重塑建筑研究体系"以及"建筑空间设计学科的构成形态"等问题的思考,探讨当代中国空间设计的发展方向与精神传承,以及中国城市发展阶段的空间呈... 文章意在结合时代背景的前提下探讨城市体系下建筑设计的处境;通过对"重塑建筑研究体系"以及"建筑空间设计学科的构成形态"等问题的思考,探讨当代中国空间设计的发展方向与精神传承,以及中国城市发展阶段的空间呈现形式的方向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发展 文化传承 时代精神 未来空间构筑
原文传递
文化传播视角下广州城中村村口空间改造策略探究——以广州海珠区石基村为例
16
作者 蓝茵 《城市建筑》 2022年第14期55-57,共3页
在众多城中村改造中,村口空间往往是被忽略的,城中村村口集中呈现了当地的文化内涵与文明进程,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国家对传统文化保护越来越重视的形势下,村口的功能不仅是人车过往的起止点,还代表了城中村的形象,也代表了城市的形象... 在众多城中村改造中,村口空间往往是被忽略的,城中村村口集中呈现了当地的文化内涵与文明进程,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国家对传统文化保护越来越重视的形势下,村口的功能不仅是人车过往的起止点,还代表了城中村的形象,也代表了城市的形象,可以作为村内文化传播的途径之一。本文尝试从文化传播的视角,以广州海珠区石基村为例,结合实地调研分析现状,对城中村村口空间改造设计策略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承 城中村改造 村口空间设计
下载PDF
非遗传承视角下的历史古镇文化空间生产过程——以崇州市怀远古镇为例 被引量:9
17
作者 赵炜 杨文艳 吴潇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2年第2期7-14,共8页
非遗文化空间的生产过程被挤压乃至消解,是历史古镇发展中的常见现象,具体表现在非遗传承断层与文化空间失活、非遗过度产业化和空间文化性丧失、文化空间同质化与非遗认同感降低等方面。厘清非遗与文化空间之间“空间、要素、主体”三... 非遗文化空间的生产过程被挤压乃至消解,是历史古镇发展中的常见现象,具体表现在非遗传承断层与文化空间失活、非遗过度产业化和空间文化性丧失、文化空间同质化与非遗认同感降低等方面。厘清非遗与文化空间之间“空间、要素、主体”三方面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非遗文化—生产主体—空间”三元辩证的文化空间生产分析框架;以崇州怀远古镇为例,对民间力量主导下的自发建构、政府与本土企业合作的资源集聚,以及借助外力对文化空间符号化与商业化拓展构想等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空间生产过程与实践结果进行剖析;从文化空间演化、文化空间符号化逻辑、文化生产参与主体三个方面,揭示了历史古镇文化空间生产过程的典型机制。对历史古镇构建具有非遗特色的文化空间格局和场所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传承 文化空间 空间生产 怀远古镇
下载PDF
街巷里的生活记忆中的景观——成都铁像水街设计与营造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翔 李智 《建筑与文化》 2015年第5期212-215,共4页
关于老成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记忆,或是轻盈精巧的民居建筑,或是闲适自得的市井生活,或是精致可口的美食美味。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鳞次栉比的高楼出现的同时是许多传统街巷空间和生活文化方式的消失。成都铁像水街设... 关于老成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记忆,或是轻盈精巧的民居建筑,或是闲适自得的市井生活,或是精致可口的美食美味。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鳞次栉比的高楼出现的同时是许多传统街巷空间和生活文化方式的消失。成都铁像水街设计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兼容并蓄,成功的打造出开放、多元、动感的高情感生活磁力场,在满足现代人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前提下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城市记忆的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承 记忆复苏 街巷空间 闲适生活
下载PDF
汉堡美术馆新馆的空间文脉传承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邓琳爽 《山西建筑》 2008年第32期36-37,共2页
通过对汉堡美术馆新馆的分析,剖析了德国理性主义建筑大师Oswald Mathias Ungers对历史和文脉的理解,以及主要建筑思想,阐述了新馆与周围文脉及传统空间形式的关系,并指出Ungers设计的建筑空间不是再现历史,而是成为历史中的一部分。
关键词 历史文脉 建筑空间 完美形式 中心 空间的嵌套
下载PDF
培育特色小镇、重塑传统聚落——以九寨沟县漳扎镇彭丰村改造实践为例
20
作者 岳欢 《中外建筑》 2019年第4期86-88,共3页
特色小镇建设和传统聚落复兴都是当下我国城镇化转型发展背景下的热点话题,如何将两者结合时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首先通过梳理特色小镇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和现阶段发展状况明确我国特色小镇的发展方向,其次强调传统聚落发展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建设和传统聚落复兴都是当下我国城镇化转型发展背景下的热点话题,如何将两者结合时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首先通过梳理特色小镇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和现阶段发展状况明确我国特色小镇的发展方向,其次强调传统聚落发展特色小镇的潜在优势,最后结合九寨沟县漳扎镇彭丰村改造为例将特色小镇与传统聚落进行结合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小镇 传统聚落 文化传承 空间塑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